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243445296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7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6/5/7,#,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德国模式,德国模式的历史渊源:,德国,模式是指“二战”后形成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主要在欧洲大陆国家运作,包括荷兰、瑞士、奥地利、瑞典、法国等国。德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晚,于英、法,,19,世纪初,德国才走上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纵观德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德国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社会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和初显成效的阶段,其特征是自由主义思潮在秩序政策中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其特点是走上了同凯恩斯主义相结合的道路,。,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德国模式又开始推行“多一点市场、少一点国家”的经济政策,并由此进入由政府全面干预转向减少干预和放松管制的新阶段。,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被认为是一种理想模式,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弗莱堡学派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基础是把市场上的自由与社会平衡结合起来,其最高指导思想是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结合,个人利益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实质上它是一种国家有所调节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只是在市场调节无效时才由国家进行必要的调节和干预,其目标是形成有秩序的竞争,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社会保障以及收入和财产的合理,分配。,社会市场经济是既不同于国家完全不干预的自由经济,也不同于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而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以社会安全为保障,国家进行适度调节和干预的市场经济”。用通俗公式表示,即:,市场经济机制社会保障政府适度调节,德国模式的基本特征:,纵观德国模式的发展,可以看出:从自由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到凯恩斯主义的制度化和,普遍化,,,再到新自由主义的回潮乃至第三条道路的确立,,,该模式的经济社会政策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革新,。,但不论如何发展,其基本框架和基本特征则基本不变,:,(一)、,坚持自由竞争原则,在市场调节无效,时,,借助国家力量干预。确立“完全竞争”秩序。,(二)、注重,社会保障和维护社会的公正平等,,,企业内部实行“共同决策制”,雇员享有共决权。,(,三,),、,企业融资主渠道是银行,银行具有高度独立性和权威性,。,且同企业保持着“紧密性关系”。,德国模式的“利弊得失”,德国模式在欧洲经济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二战以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欧国家借助这一模式度过了一个发展黄金期,实现了持续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局面;在“二战”后的,50,年中,为联邦德国带来了持续的富裕和繁荣,。,一、德国模式的可取之处(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1,、,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坚持市场自由原则同社会公平原则相结合,能做到自由、效率和社会秩序三者和谐统一,对稳定经济政策大有益处,。,2,、,德国模式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长期利益,而不是股东的眼前利益,公司经营更多的是为雇员而不是为股东谋取利益,并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高。,3,、德国模式建立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之上,不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有利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长期发展,。,4,、,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的“共同决策制”,减少了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冲突,,,提高了雇员的地位和劳动积极性,提高了职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间接或直接地提高了企业效率,监事会决策能得到迅速执行,,,同时也避免了因失业而引起的工人运动和社会动荡。,5,、,德国模式通过国家的力量,构架了无所不包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人一生都有生活保障,特别使雇员及社会弱者得到很大的照顾,兼顾了社会公平,,,防止了中低收入者负担过重、贫富差距拉大的弊端,有利于保证社会和谐协调发展。,二、德国模式的弊端,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为特征的模式开始显现问题,,,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特别是对劳务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较多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造成劳动力成本过高和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缺乏动力,。,2,、德国的高福利制度在缩小贫富差距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其一,高福利使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其二,高福利使失业者悠闲自在、高枕无忧,在实践中产生了“奖懒罚勤”的消极社会效果,。,其三,高税收又使企业和工作者不堪重负、怨声载道,不利于发挥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激发就业积极性,。,更严重的是高税收使工资附加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昂贵,产品在全球化大潮中失去竞争力,。,此外,高税率使,居,民可支配收人减少,造成内需低迷,,,影响扩大,生产和,提高就业,。,3,、日益加重的赋税压抑了人们工作和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4,、职工共同决策制度也有其弊端:其一,监管会规模较大,存在各种利益冲突,决策时往往要瞻前顾后,兼顾各方利益要求,决策过程较长,。,其二,公司经营战略保守。职工代表是很明显的风险厌恶者,因为职工已经将其所有的人力资本投入到了公司,。,其三,卸任的公司总经理大部分成为监事会成员,监事会与管委会之间过于密切的联系对监事会的权力行使有一定负面影响,。,其四,使德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跨国公司往往为避开职工共同决策制度的适用,,,而选择在德国以外的国家登记注册,这样,,,造成德国企业大量,外,迁,失业人口增加。,日本模式,日本模式的历史渊源,日本,模式,也称东方模式、东亚模式,它以日本为主,包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本质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模式的形成和确立是二战以后的事情,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过渡阶段,即从统制经济向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过渡,时问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为创造奇迹阶段,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日本模式的诸多重要特征得以形成和发展,并促成了经济奇迹的产生,。,第三阶段为放松规制阶段,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沿着放松规制,限制政府主导经济的思路进行改革。,日本模式的基本特征:,二战以来,日本市场经济从统制型转到政府主导型,在政府规制的调控作用下创造了经济奇迹。之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又开始放松规制,限制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但不论如何发展变化,日本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特征则基本不变,。,作为东方国家,日本,模,式显示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重要特征,:,1,、,持,自由竞争原则,强调政府的“主导”或“导向”作用,。,2,、,职工持股,股份分散,法人成为股东且相互持股,。,3,、,强调劳资协调,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公会制。,4,、,企业主要依靠储蓄和银行筹集资金,,,主银行在公司治理中起主导作用。,日本模式的利弊得失:,二战后,日本经济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经过不到,30,年时间,出现了被称为“世界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时期衰退之中,但其总体经济实力仍不容忽视,,,国民生活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现结合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对其可取之处分析归纳如下:,1,、,日本成功的经验证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能从主观上自觉克服市场运行中出现的盲目性,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使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总体上达到高度的衔接,与,默契,为企业决策提供前景性预测,协助和激励企业的运作与发展,,,也使整个社会组织更有效率和活力,,,,从而最终实现其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2,、,企业法人相互持股形成了稳定的股东。股东队伍的稳定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稳定发展,还能有效避免企业被恶意收购,也有利于企业间的团结,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3,、,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还是企业工会制,都体现出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人际管理和协调,这就可以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有利于企业凝聚力形成,同时减少劳资冲突,。,4,、,在企业和银行的关系上,通过主银行融资,能使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得到很好结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以地价、股价急剧上涨为主要标志的泡沫化过程,。,到,90,年代,由于经济泡沫的迅速破灭,又使日本经济陷于长期停滞状态,因此,“曾一度被日本所标榜、为世人所瞩目、令东亚所效仿、甚至受到西方赞叹的日本模式,,,随着日本经济的全面衰退而成为众矢之的”,,以,“追赶战略”为目标,以“后发效益”为基础的,日,本模式逐步暴露,出,一系列弊端。这主要体现在,:,1,、,政府对经济规制过多,使企业难以自由开展经营活动,,,弱化了企业的自立能力,以及,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应变能力。,2,、,主银行制度面临困境与挑战,并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3,、,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是,导致,“大企业病”的制度因素。,对,中国的启示:,综观各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几乎没有哪个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是在自由放任体制下实现的。美国赶超英国是这样,日本追赶美国也是,如此。,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日本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就是最好的实践证明,。,从本质上说,经济特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就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另外,我们必须看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管理中,日本企业尊重人,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强调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分配差距相对较小,这些内容正好符合我国的社会性质。日本企业的许多管理制度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集体决策制等也是符合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因此,,尽管我国企业管理不自觉地倾向欧美,模式,,,但更应该学习和,借鉴,日本模式,。,但是,我们对政府干预程度最强的日本模式又要保持高度警觉,防止落入管制过多的陷阱。必须看到,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靠政府干预、管制来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深刻改变了。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提高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日本不得不实施放松规制的改革,以求迸一步的市场化、自由化,而且连西方老牌市场经济国家也都在致力于更充分的自由化,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中国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争取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因此不应盲目仿效那种已在相当程度上不再适应变化了的条件,且自身也在力图作出重大调整的模式,否则就可能使体制转轨的努力落入“管制的陷阱”,以至走向一种贻害无穷的“管制,(,特权,),主导的市场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