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E-mail:,地球表面形态,2010年11月,1,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观察下列图片分别属于哪种地形?,2,山地,3,丘陵,4,平原,5,高原,6,盆地,7,地质作用,:,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热能,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8,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9,2、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的变形变位,(,1)褶皱:,当岩层受到挤压发生的一个弯曲变形叫褶曲,发生一系列弯曲变形的叫褶皱,10,褶皱,背斜,向斜,褶曲,11,(2),断层:,岩层受挤压或拉 伸过度,产生的断裂和错动。,12,地垒:,两个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的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叫做地垒,。,13,地堑:,两个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的岩块相对上升,下降的岩块叫做地堑,。,14,地壳运动,产生,地质构造,褶皱,组成,褶曲,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15,16,3、地震:,当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发生突然断裂或错动,产生的震动传到地面叫地震。,17,18,4、火山,:地壳内部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口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火山口喷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火山,。,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36,观察下列图片所表示的地形,分别属哪种外力作用形成?,37,38,39,黄土高原沟壑,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60,冲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61,四、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地形的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地形高低起伏,外力使地形趋于平坦。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但内力起主导作用。,62,五人类活动 与地表形态,63,64,65,66,67,小结,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比较,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形的影响,形成的地形,内外力的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内部放射能,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形高低不平,高山、高原、盆地、低地,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成岩,使地形趋,于平坦,内外力共同作用于地表,但内力起主导作用,沟谷、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海蚀柱,68,背斜和向斜的比较,向斜,背斜,地表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岩层形态,褶曲,岩层向上拱起,中部老、两翼新,山岭:未侵蚀,或少侵蚀,谷地:侵蚀强烈,岩层向下弯曲,中部新,两翼老,谷地:,山岭:,69,地垒和地堑比较,地堑,地垒,举例,地表形态,定义,构造名称,两个断层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块状,山地,泰山,庐山,两个断层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下降的岩块称地塹,狭长凹陷谷地,汾河谷地,渭河谷地,东非大裂谷,70,强化训练:,1、在下列关于背斜和向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B、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C、在地形上,背斜都成为山岭,向斜都成为谷地,D、一般来说,背斜岩层向下弯曲,向斜岩层向上弯曲,71,2、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A、B、C、D四处属于地堑的是,72,3、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地质构造,的是,A、沙丘和峡谷 B、,褶皱 与地震,C、向,斜与断层 D、地壳运动与背斜,7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B、地表形态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C、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带,D、瀑布、峡谷是风力作用的强烈表现,正确,74,5、下列属于地堑构造的地形是,东非裂谷马里亚纳海沟汾河谷地庐山和泰山,A、 B、 C、 D、 ,正,确,75,6.读下图,回答,:,(1)地构造名称:A_;B_;C_D_.,(2)C处最容易形成的地形是_,原因是_.,(3)东非大裂谷所属地质构造(填字母)_,地垒,地 堑,向斜,背斜,山岭,B,76,E-mail:,同学们再见!,77,78,79,80,8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