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标教材七上解析

上传人:gp****x 文档编号:242977804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标教材七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生物课标教材七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生物课标教材七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生物课标教材七上解析,1,总的特点,知识体系的变化,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探究活动的安排,类型丰富,梯度合理,重视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呈现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探究性学习,2,致同学们,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关注生物学的价值,使学生关注生物科技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冲击,教学中可介绍背景资料,让学生讨论。此时不求统一答案,达成上述目的即可。,3,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从宏观引入,有利于激发兴趣,增加对生物界的感性知识,初步了解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调查、实验,建构生物圈的概念,为后续各单元打基础,4,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5,第一节生物的特征,通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讨论什么是生物,分析教材中生物各项特征的图文,讨论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了解什么是观察法,教学中可举例说明观察的重要性,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表意见,6,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是一节活动课,应因地制宜安排,要求学生先设计调查路线、记录表,分工合作,明确安全注意事项,调查中对生物的名称不必苛求,要求注意观察生物的形态和环境,为后边打基础,技能训练可视情况灵活安排,7,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8,本章知识要点,生物圈的范围,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生物依存于一定的环境,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密切关联,构成生物圈,9,本章能力培养目标侧重点,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尝试运用测量等方法收集数据,10,本章情感态度目标侧重点,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观点,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11,第一节生物圈,描述生物圈的范围,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还可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主要是物质和能量,1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上重点是通过探究活动来加深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的理解,说明影响生物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能力上主要是培养设计并实施对照实验的能力,并且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所体验,1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通过资料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通过测量性探究来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认同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为后面打基础,适应和影响都应当鼓励学生补充课本上没有的例子,技能训练意在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应当落实,14,第四节生态系统,通过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等活动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通过实例揭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一节是本单元重点。应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和丰富的资料。关键是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不要陷于细节(如食物链的条数),15,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图文结合展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通过资料分析和正文分析让学生认识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应当注意P31正文中从宏大到微细不同层次的分析。教学中可运用不同生态系统的音像资料,也可安排教学游戏,16,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本单元既要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又要认识细胞如何构成生物体,能力目标主要是观察能力,特别是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情感目标重在理解技术对科学的支持,以及研究细胞的社会价值,17,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18,本章特点,集中训练学生的显微观察和操作能力。,通过观察认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活动应当落实,教学中应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和观察的机会,新教材中学生动作技能的活动不多,应当高度重视,19,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0,课标关于本章的教学要求,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1,本章内容特点,微观、抽象,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没有实验类探究活动,不易获得直接经验,教材力求拉近与生活的联系,细胞本身就像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因此可以用生物体作类比,引导学生联想。,教学中应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避免空讲;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2,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章引言意在揭示细胞是活的,每时每刻都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讲分子的知识是为讲无机物和有机物打基础,细胞不断产生废物,因此需要不断吸收物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学生费解,用生活中现象类比,23,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信息一词也抽象,先联系生活实际来说明,通过克隆羊的资料分析,让学生明确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信息以物质作载体,因此又讲DNA和染色体,最后指出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生物体、生态系统、生物圈都如是,24,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材简要描述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突出了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介绍了癌细胞及癌症防治,体现研究细胞的价值,教学中可辅之以多媒体手段,使细胞分裂过程更直观,25,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26,课标中的相关要求,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27,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建构生物体是有结构层次的这一概念,并理解结构层次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通过观察人体基本组织和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显微镜操作技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观点,28,本章内容特点,名词概念多,第一节是从微观到整体来描述,第二节是从整体到微观来描述,需要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教学中应把握整体性和层次性这个核心,,以此统领整章教学,29,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首先讲细胞分化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都强调按一定的次序组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所谓整体性是指组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形成有机的联系,30,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整体到微观描述,再让学生思考如何从微观到整体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本节没安排实验,教学中应当多借助标本、模型或实物来让学生观察、分析,否则就太抽象了,31,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本节内容比较经典,但与原教材相比做了不少精简,强化了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内容,单细胞生物有没有结构层次呢?同样有,不过与多细胞生物体不同罢了,32,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引言介绍了病毒的发现,简介了病毒的种类、结构和生活,较多地介绍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不一定从病毒的发现入手,可从与病毒有关的病入手,以激发兴趣。在介绍病毒与人类关系时,应注意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33,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34,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认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基本类群,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制造有机物,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等方面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并完成全过程的探究,爱护植被,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35,本单元知识内容的特点,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时,一是注意描述各自的环境特点,让学生分析不同类群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二是注意介绍各类群与人类的关系,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时,注意与农业生产相联系,不是单纯从植物生理角度来讲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是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角度来讲述上述内容,36,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37,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认识这几类植物的形态特点,描述它们各自的环境,思考与环境的适应性,讨论这几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应注意联系本地植物实际,让学生多补充,38,第二节种子植物,通过实验来观察种子的结构,简介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富于人文色彩,实验前应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重点观察一种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一种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书上图片外,还可让学生补充当地有哪些种子植物。可以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名词,39,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本章探究活动较为集中,可结合本地情况灵活安排,4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本章开始部分要求学生种植一种植物,并坚持培育和观察。这一要求意义重大,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进学生对植物的感性认识,并为整章的学习打基础。种植的地点可灵活掌握,要求学生有观察记录,41,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要让学生通过本实验弄清楚对照实验如何设计。,学习如何做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实验具体做法可变通,不一定照课本,42,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此探究的必要性领悟抽样检测的方法。不应与上一个探究合并,探究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测出某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而是领悟抽样检测的方法,课本上的讨论题要让学生充分讨论,43,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这也是一个测量性探究,如果实施起来有困难,也可以不做,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应鼓励学生课下完成。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4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这是本章的重点节,为八下遗传部分和将来上高中后学习遗传规律打基础。,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介绍传粉和受精,介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应围绕“为什么说花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器官”来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构花的概念,45,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本章是从生物圈的高度来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和实验等探究活动较多,教学中应将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作为主线,不是单纯讲述有关的结构和生理,46,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通过图示实验或演示实验来说明植物体内含水。,说明水对植物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说明植物对水的依赖,本节内容从知识上看很简单,教学中应注意使用章引言、技能训练和练习题,使学生确立生物圈的视角,47,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活动来认识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重点是输导组织的导管和筛管,教学中要尽量落实这两个观察。多联系农林业生产实际,48,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先讲绿色植物靠什么机制参与水循环蒸腾作用等,再讲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本节一个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一个“观察与思考”,一个“进一步探究”,其中实验是必做的。,49,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不同于以往教材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独立讲述的作法。本章中光合作用没讲完,其释放氧气的作用将在下一章讲,50,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主要是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知识上要掌握三个要点:一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等有机物,二是光合作用需要光,三是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思考每一步的道理,51,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本节主要讲光合作用对植物和其他生物的意义:构建植物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三个演示实验,说明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讲述了呼吸作用,本节“技能训练”对培养逻辑思维有较高价值,建议重视,52,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要点: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其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这是一个全过程的探究。教材中提示很少,主要由学生设计,53,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简介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介绍甸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调查: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设计: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54,谢谢!,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