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环境规划与管理数学基础补充内容

上传人:sx****84 文档编号:242977284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ter环境规划与管理数学基础补充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chapter环境规划与管理数学基础补充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chapter环境规划与管理数学基础补充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多目标决策分析基本概念,决策方法,多目标风险决策分析模型,有限个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第四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数学基础的,补充内容,调查研究,预测技术,价值分析,环境分析,可行性分析,决策技术,可靠性分析,评价标准,研制方案,分析评估,方案优选,实验实证,普遍实施,确定目标,发现问题,反馈,科学决策程序,4.1,基本概念,一、问题的提出,例4.1,环境工程设施设计,某单位计划建造环境工程设施,在已经确定选址及总规定总建筑面积的前提下,作出了三个设计方案,现要求从以下5个目标综合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低造价,(每平方米造价不低于500元,不高于700元);,抗震性能,(抗震能力不低于里氏5级不高于7级);,建造时间,(越快越好);,结构合理,(单元划分、生活设施及使用面积比例等);,造型美观,(评价越高越好),这三个方案的具体评价表如下:,具 体 目 标,方案1,(,A,1),方案2,(,A,2),方案3,(,A,3),低造价(元/平方米),500,700,600,抗震性能(里氏级),6.5,5.5,6.5,建造时间(年),2,1.5,1,结构合理(定性),中,优,良,造型美观(定性),良,优,中,基本特点,目标不至一个,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目标间的矛盾性,具 体 目 标,方案1,(,A,1),方案2,(,A,2),方案3,(,A,3),低造价(元/平方米),500,700,600,抗震性能(里氏级),6.5,5.5,6.5,建造时间(年),2,1.5,1,结构合理(定性),中,优,良,造型美观(定性),良,优,中,目标体系,是指由决策者选择方案所考虑的目标组及其结构;,备选方案,是指决策者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决策准则,是指用于选择的方案的标准。通常有两类:最优准则,满意准则。,多目标问题的三个基本要素,二、几个基本概念,1)劣解和非劣解,如某方案的各目标均劣于其他目标,则该方案可以直接舍去。,这种通过比较可直接舍弃的方案称为,劣解,。,如图中,A、B、C、D、E、F、G,均为劣解。,非劣解:,既不能立即舍去,又不能立即确定为最优的方案称为非劣解。,如图中,H、I,。,第一目标值,第二目标值,A,B,C,D,E,F,G,H,I,对于,m,个目标,一般用,m,个目标函数,,,它满足,刻划,其中,x,表示方案。,最优解:,设最优解为,2)选好解,在处理多目标决策时,先找最优解,若无最优解,就尽力在各待选方案中找出非劣解,然后权衡非劣解,从中找出一个按某一准则较为满意的解,这个过程称为“选好解”。,单目标辨优,多目标辨优权衡(反映了决策者的主观价值和意图),4.2 决策方法,一、化多目标为单目标的方法,二、重排次序法,三、分层序列法,一、化多目标为单目标的方法,主要目标优化兼顾其它目标的方法,线性加权和法,3.,平方和加权法,4.,乘除法,设有,m,个目标,f,1,(,x,),,f,2,(,x,), ,,f,m,(,x,),; 均要求为最优,但在这,m,个目标中有一个是主要目标,例如为,f,1,(,x,),,并要求其为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使其它目标值处于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即,就可把多目标决策问题转化为下列单目标决策问题:,1. 主要目标优化兼顾其它目标的方法,设有一多目标决策问题,共有,f,1,(,x,),,f,2,(,x,),,f,m,(,x,),等,m,个目标,则可以对目标,f,i,(,x,),分别给以权重系数,(,i,=1,,2,, m),然后构成一个新的目标函数如下:,2. 线性加权和法,计算所有方案的,F,(,x,),值,从中找出最大值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技巧:,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或由于各个目标的,量纲不同,,或有些目标值要求最大而有些要求最小,则可首先将目标值变换成效用值或无量纲值,然后再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新的目标函数值并进行比较,以决定方案取舍。,并要求,min,F,(,x,),。其中 是第,i,(,i,=1,2,m),个目标的权重系数。,3. 平方和加权法,设有,m,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现要求各方案的目标值,f,1,(,x,),,f,2,(,x,),,f,m,(,x,),与规定的,m,个满意值,f,1,*,,f,2,*,,f,m,*,的差距尽可能小,这时可以重新设计一个总的目标函数:,4.乘除法,并要求,min,F,(,x,),。,当有,m,个目标,f,1,(,x,),,f,2,(,x,),,f,m,(,x,),时,其中目标,f,1,(,x,),,f,2,(,x,),,f,k,(,x,),的值要求越小越好,目标,f,k,(,x,),,f,k+1,(,x,),,f,m,(,x,),的值要求越大越好,并假定,f,k,(,x,),,f,k+1,(,x,),,f,m,(,x,),都大于0。于是可以采用如下目标函数,,重排次序法是直接对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待选方案的解重排次序,然后决定解的取舍,直到最后找到“选好解”。,下面举例说明重排次序法的求解过程。,二、重排次序法,例4.2,设某新建厂选择厂址共有,n,个方案,m,个目标。由于对,m,个目标重视程度不同,事先可按一定方法确定每个目标的权重系数。若用,f,ij,表示第,i,方案第,j,目标的目标值,则可列表如下。,(1),无量纲化,。为了便于重排次序,可先将不同量纲的目标值,f,ij,变成无量纲的数值,y,ij,。,变换方法,:对目标,f,j,,如要求越大越好,则先从,n,个待选方案中找出第,j,个目标的最大值确定为最好值,而其最小值为最差值。即:,并相应地规定,而其它方案的无量纲值可根据相应的,f,的取值用线性插值的方法求得。,对于目标,f,i,,如要求越小越好,则可先从,n,个方案中的第,j,个目标中找最小值为最好值,而其最大值为最差值。可规定,(2) 通过对,n,个方案的两两比较,即可从中找出一组,“非劣解”,,记作,B,,然后对该组非劣解作进一步比较。,(3) 通过对非劣解B的分析比较,从中找出一,“选好解”。,最简单的方法是设一新的目标函数:,若,F,i,值为最大,则方案,i,为最优方案。,三、分层序列法,分层序列法是把目标按照重要程度重新排序,将重要的目标排在前面,例如已知排成,f,1,(,x,),,f,2,(,x,),,f,m,(,x,),。然后对第,1,个目标求最优,找出所有最优解集合,用,R,1,表示,接着在集合,R,1,范围内求第,2,个目标的最优解,并将这时的最优解集合用,R,2,表示,依此类推,直到求出第,m,个目标的最优解为止。将上述过程用数学语言描述,即,这种方法有解的前提是,R,1,,,R,2,,,R,m-1,等集合非空,并且不至一个元素。但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很难做到。于是又提出了一种允许宽容的方法。所谓“宽容”是指,当求解后一目标最优时,不必要求前一目标也达到严格最优,而是在一个对最优解有宽容的集合中寻找。这样就变成了求一系列带宽容的条件极值问题。,4.3 多目标风险决策分析模型,设有方案,A,,自然状态有,l,个,目标有,n,个,该方案在第一个自然状态下各目标的后果值为,11,12,,,1n,,,第二个自然状态下各目标的后果值分别为,21,22,,,2n,,,等等。第,l,个自然状态下各目标的后果值分别为,l,1,l,2,,,l,n,p,1,p,2,p,l,l,1,l,2,,,l,n,21,22,,,2n,11,12,,,1n,A,该方案第一个目标的期望收益值为,一般地,假设有,m,个备选方案,,n,个目标,第,i,个备选方案面临,l,i,个自然状态。该模型可表述为下图。,第二个目标的期望收益值为,第,n,个目标的期望收益值为,多目标风险型决策模型,各方案中各目标的期望收益值分别为, ,这样,便把有限个方案的多目标风险型决策问题转化成为有限方案的多目标确定型决策问题:,问题:从现有的,m,个备选方案 中选取最优方案(或最满意方案),决策者决策时要考虑的目标有,n,个: 。决策者通过调查评估得到的信息可用下表表示,4.4 有限个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1. 基本结构,这一表式结构可用矩阵表示为,称为,决策矩阵,,是决策分析方法进行决策的基础。,决策准则:,其中 为第,j,个目标的权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决策矩阵中,各目标采用的单位不同,数值及其量级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使用原来目标的值,往往不便于比较各目标。,第二,权重如何确定?,w,1,w,2, w,n,2. 决策矩阵的规范化,x,y,(1,2),x,y,把一个向量化为单位向量,1)效用值法,2)向量规范化,把造价向量(,500,,,700,,,600,)规范化,把造价向量(,500,,,700,,,600,)规范化,一般地,,b,ij,无量纲,在区间(0,1)内。但变换后各属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不是统一的,其最大者不一定是1,最小者不一定是0,有时仍不便比较。,还有一个问题,上面例子中的造价是越小越好,而抗震性能是震级越高越好,这样二者不统一,还需作处理。,3)线性变换,如目标为效益(目标值愈大愈好),可令,如目标为成本(目标值愈小愈好),令,如收益向量,(20,40,30),如造价向量,(500,700,600),首先,选聘,L,个专家(即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实际工作者),请他们各自独立地对,n,个目标 给出相应的权重。,3. 确定权的方法,设第,j,位专家所提供的权重方案为:,,,满足,则汇集这些方案可列出如表所示。,1) 专家法,目标,权重,专家,给定允许,,,若,如果检验不通过,则需要和那些对应于方差估值大的专家进行协商,充分交换意见,再让他们重新调整权重,更新权重方案表。重复上述过程,最后得到一组满意的权重均值作为目标的权重。,方法实用,但L不能太小。,检验:,则取各目标的权重为,2)环比法,这种方法先随意把各目标排成一定顺序,接着按顺序比较两个目标的重要性,得出两目标重要性的相对比率环比比率,然后再通过连乘把此环比比率换算为都以最后一个目标基数的定基比率,最后在归一化为权重。设某决策有五个目标,下面按顺序来求其权重,见下表。,否则, ,即 。选择一组权 ,使,比较各目标的相对重要度,,( )第,i,个目标对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估计值;,这两个目标的权重和的比;,如果决策人对 ( )的估计一致,则,3)权的最小平方法,如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解此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则拉格朗日函数为:,为最小,其中,满足,4. 强制决定法,此法要求把各个目标进行两两对比,两个目标比较,重要者记1分,次要者记0分。,举例说明。考虑一个机械设备设计方案决策,设其目标有:灵敏度、可靠性、耐冲击性、体积、外观和成本共6项,首先画一个棋盘表格如下,其中打分所用列数为15(如目标数为,n,,则打分数为,n,(,n,-1)/2)。,在每个列内只打两个分,即在重要的那个目标行内打1分,在次要的那个目标行内打0分。该列的其余各行任其空着。,表中总分列为各行得分之和,修正总分列是为了避免使权系数为0而设计的,其数值由总分列各数分别加上1得到,权重为各行修正总分归一化的结果。,4.5,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AHP,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萨蒂最早提出的一种多目标评价决策法。,特点,:,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评价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基本思想,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和因素,在同层次各要素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以获得不同要素和不同备选方案的权重。,定量信息要求较少,但要对,问题的本质,包含的要素,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掌握透彻。,步骤,:,1) 对构成决策问题的各种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总目标,子目标评价准则方案,2)对同一层次的要素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评定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并据此建立判断矩阵;,3)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度;,4)对重要度进行综合,对各方案进行优先排序。,一、多级递阶结构,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的系统,其多级递阶结构一般可以分成三层,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为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想达到的目标。,准则层,为针对目标评价各方案时所考虑的各个子目标(因素或准则),可以逐层细分。,方案层,即解决问题的方案。,层次结构往往用结构图形式表示,图中标明上一层次与下一层次元素之间的联系。如果上一层的每一要素与下一层次所有要素均有联系,称为,完全相关结构,。,层次结构往往用结构图形式表示,图中标明上一层次与下一层次元素之间的联系。如果上一层的每一要素与下一层次所有要素均有联系,称为,完全相关结构,。,目 标,准则1,准则3,准则2,方案1,方案2,方案1,目标层A,准则层C,方案层P,完全相关性结构图,综合决策,某地要改善一条河道的过河运输条件,为此需要确定是否要建立桥梁或隧道以代替现有的轮渡。,在此问题中过河方式的确定取决于过河的效益与代价(即成本)。通常我们用费效比(即效益/代价)作为选择方案的标准。为此分别给出了两个层次结构(图 1.1.2 和图 1.1.3)。它们分别考虑了影响过河的效益与代价的因素,这些因素可分为三类: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决策的制定将取决于根据这两个层次结构确定的方案的效益权重与代价权重之比,即如能知道底层方案,D,i,(,i,= 1, 2, 3)对最高层,A,j,(,j,= 1, 2)的权系数,w,ij,(,i,= 1, 2, 3,,j,= 1, 2),则可根据如下的决策公式,S,i,=,w,i,1,/,w,i,2,,,i,= 1, 2, 3,对三个方案进行排序、选择。,工作选择,可供选择的单位P,1,P,2 ,,P,n,贡,献,收,入,发,展,声,誉,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层次结构模型,准则层A,方案层B,目标层Z,若上层的每个因素都支配着下一层的所有因素,或被下一层所,有因素影响,称为,完全层次结构,,否则称为,不完全层次结构,。,某城市闹市区域的某一商场附近,由于顾客过于稠密,常常造成车辆阻塞以及各种交通事故。市政府决定改善闹市区的交通环境。经约请各方面专家研究,制定出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A1:在商场附近修建天桥一座,供行人横穿马路;,A2:同样目的,在商场附近修建一条地下行人横道;,A3:搬迁商场。,现试用决策分析方法对三各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一个完全相关性结构的案例,这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改变闹市区交通环境这一总目标下,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制定了以下5个分目标作为对备选方案的评价和选择标准:,C1:通车能力;,C2:方便过往行人及当地居民;,C3:新建或改建费用不能过高;,C4:具有安全性;,C5:保持市容美观。,改变闹市区交通环境(G),通车能力C1,方便市民C2,改建费用C3,安全性C4,市容美观C5,天桥A1,地道A2,搬迁A3,二、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计算各要素权重的重要依据。,1. 建立判断矩阵,设对于准则,C,,其下一层有,n,个要素,A,1,,,A,2,, , A,n,。以上一层的某一要素,C,作为判断准则,对下一层的,n,个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矩阵的元素值,其形式如下:,C,A1,A2,A3,An,a,ij,表示以判断准则,C,的角度考虑要素,A,i,对,A,j,的相对重要程度。若假设在准则,C,下要素,A,1,,,A,2,,,A,n,的权重分别为,w,1,w,2,w,n,,即,w,=,(,w,1,w,2, ,w,n,),T,则,a,ij,=,w,i,/,w,j,,矩阵,称为,判断矩阵,。,若假设在准则,C,下要素,A,1,,,A,2,,,A,n,的权重分别为,w,1,w,2,w,n,,即,w,= (,w,1,w,2,w,n,),T, 则,a,ij,=,w,i,/,w,j,,,a,ij,应该满足:,1),a,ii,= 1;2),a,ij,=1/,a,ji;,3),a,ik,a,kj,=,a,ij,2) 判断尺度,判断矩阵中的元素,a,ij,是表示两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尺度,称做,判断尺度,,其取值如表所示。,判断,尺度,定义,判断,尺度,定义,1,对C而言,A,i,和A,j,同样重要,7,对C而言,A,i,比A,j,重要的多,3,对C而言,A,i,比A,j,稍微重要,9,对C而言,A,i,比A,j,绝对重要,5,对C而言,A,i,比A,j,重要,2,4,6,8,介于上述两个相邻判断尺度之间,三、相对重要度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计算,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和决策时,需要知道,A,i,关于,C,的相对重要度,也就是,A,i,关于,C,的权重,即已知,求,由,=,n,知,,n,为矩阵,A,的一个特征值,,W,是矩阵,A,的对应于特征值,n,的特征向量。,AW,=,nW,成立,这样的数,称为方阵,A,的,特征值,,非零向量,x,称为,A,的对应于,的,特征向量,。,假设,A,是,n,阶矩阵,如果数,和,n,维非零列向量,x,,使关系式,矩阵 A 的特征向量,即,特征方程,时,,A,具有唯一的非零最大特征值 ,且,当矩阵A的元素 满足,由于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W,,为此,可先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即可求出,A,i,关于,C,的相对重要度。,由于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W,,为此,可先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即可求出,A,i,关于,C,的相对重要度。,求,A,的最大特征值和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单位化,得权重向量,W,设某一,AHP,判断矩阵为,计算该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的步骤如下:,1. 方根法,1)计算矩阵,A,的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2) 计算,M,i,的,n,次方根,i,= 1,2,n,3)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即令,从而得到另一向量,即为所求。,4),计算,A,的最大特征值,由,例,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解,:(1),求,A,中各行元素之乘积,M,1,=1/15,M,2,=15,M,3,=1,(2)求,M,i,的,n,次方根(,n,3,),(3) 对向量,w,(0),(0.4055, 2.4662, 1),T,作归一化处理,M,1,=1/15,M,2,=15,M,3,=1,即为所求特征向量。,w,(0.4055, 2.4662, 1),T,4) 求,0.1047,0.6370,0.2583,精度比较:,注:乘幂法为“计算方法”中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里取精度为0.0001。,求解步骤如下:,1)将判断矩阵,A,中各元素按,列,作归一化处理,得另一矩阵,B=(,b,ij,),,其元素一般项为,2)将矩阵,B,中各元素按,行,分别相加,其和为,2. 和积法,3) 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得,向量,即为所求。,4)求 的方法与方根法相同,即,对前例用和积法求得的结果如下:,这样就提示我们可以用 的关系来度量偏离相容性的程度。,四、相容性判断,若矩阵,A,完全相容,则有 ,否则,由于判断矩阵的三个性质中的前两个容易被满足,第三个“一致性”则不易保证。如判断矩阵,A,被判断为,A,有偏差,则称,A,为,不相容判断矩阵,,这时就有,度量相容性的指标为,C.I.,(Consistence Index),,,一般情况下,若,C.I.0.10,,就可认为判断矩阵,A,有相容性,据此计算的,W,是可以接受的,否则重新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判断矩阵的维数,n,越大,判断的一致性将越差,故应放宽对高维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要求,于是引入修正值,R.I,,见下表,并取更为合理的,C.R,为衡量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维数,1,2,3,4,5,6,7,8,9,R.I,0.00,0.00,0.58,0.96,1.12,1.24,1.32,1.41,1.45,五、综合重要度的计算,方案层,n,个方案对准则层的各准则的相对权重为:,设有目标层,A,、准则层,C,、方案层,P,构成的层次模型(对于层次更多的模型,其计算方法相同),准则层,C,对目标层,A,的相对权重为:,A,C,1,C,2,C,3,C,4,P,1,P,2,P,3,p,11,p,12,p,13,p,14,c,1,c,2,c,3,c,4,P,1,对A的权重为,:,p,11,c,1,+,p,12,c,2,+,p,13,c,3,+,p,14,c,4,对层次总排序也需作一致性检验,检验仍象层次总排序那样由高层到低层逐层进行。,设层中与相关的因素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在单排序中经一致性检验,求得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 ,( ),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 ( 已在层次单排序时求得),则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为,当 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并接受该分析,分别分别表示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分别表示苏杭、北戴河、桂林。,案例1,旅游问题,(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3)计算层次单排序的权向量和一致性检验,成对比较矩阵 的最大特征值,表明 通过了一致性验证。,故,则,该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对成对比较矩阵 可以求层次,总排序的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计算 可知 通过一致性检验。,对总目标的权值为:,(4)计算层次总排序权值和一致性检验,又,决策层对总目标的权向量为:,同理得, 对总目标的权值分别为:,故,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作为最后的决策依据。,故最后的决策应为去,桂林,。,又 分别表示苏杭、北戴河、桂林,,即各方案的权重排序为,挑选合适的工作。经双方恳谈,已有三个单位表示愿意录用某毕业生。该生根据已有信息建立了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案例2,1 1 1 4 1 1/2,1 1 2 4 1 1/2,1 1/2 1 5 3 1/2,1/4 1/4 1/5 1 1/3 1/3,1 1 1/3 3 1 1,2 2 2 3 3 1,A B,1,B,2,B,3,B,4,B,5,B,6,B,1,B,2,B,3,B,4,B,5,B,6,(方案层),1 1/4 1/2 1 1/4 1/5,4 1 3 4 1 1/2,2 1/3 1 5 2 1,B,1,C,1,C,2,C,3,C,1,C,2,C,3,B,2,C,1,C,2,C,3,C,1,C,2,C,3,1 3 1/3 1 1/3 5,1/3 1 7 3 1 7,3 1/7 1 1/5 1/7 1,1 1 7 1 7 9,1 1 7 1/7 1 1,1/7 1/7 1 1/9 1 1,B,5,C,1,C,2,C,3,B,6,C,1,C,2,C,3,B,3,C,1,C,2,C,3,B,4,C,1,C,2,C,3,C,1,C,2,C,3,C,1,C,2,C,3,C,1,C,2,C,3,C,1,C,2,C,3,层次总排序)如下表所示,。,准则,研究课题 发展前途 待遇情况 同事 地理位置 单位名气,总排序权值,准则层权值,0.1507 0.1792 0.1886 0.0472 0.1464 0.2879,方案层,单排序,权值,工作1,工作2,工作3,0.1365 0.0974 0.2426 0.2790 0.4667 0.7986,0.6250 0.3331 0.0879 0.6491 0.4667 0.1049,0.2385 0.5695 0.6694 0.0719 0.0667 0.0965,0.3952 0.2996 0.3052,根据层次总排序权值,该生最满意的工作为工作1,案例 3,某单位准备挑选一位负责人,,根据组织章程,上级提出了挑选负责人的十二条标准(1)忠诚正派;(2)责任心强;(3)虚怀若谷;(4)有远见;(5)有组织协调能力;(6)知人善用;(7)多某善断;(8)精通业务;(9)学历高,知识面广;(10)具有现代管理知识;(11)身体健康;(12)年龄合适。,在报名竞争的总经理人选中,根据上级任命的人事小组评选结果,得分最高的三人总分一样,其得分如下:,标准候选人得分,1,2,3,4,5,6,7,8,9,10,11,12,总分,甲,9,6,7,8,4,9,8,5,8,6,8,7,85,乙,8,9,9,7,8,7,6,8,5,6,5,7,85,丙,8,8,7,7,5,8,5,7,6,6,9,9,85,为了从中选出一人为负责人,应进行权重分析。若得到十二个指标的权重,便可详细区分。,选书记,B1,B2,B3,B4,1,2,3,4,5,6,7,8,9,10,11,12,B,1,:道德水平,B,2,:管理才能,B,3,:学识水平,B,4,:健康水平,目标层,准则层,标准层,A,B1,B2,B3,B4,B1,1,2,2,3,B2,1/2,1,5,2,B3,1/2,1/5,1,2,B4,1/3,1/2,1/2,1,(每行相加),(归一化),维数,1,2,3,4,5,6,7,8,9,R.I,0.00,0.00,0.58,0.96,1.12,1.24,1.32,1.41,1.45,B2,C4,C5,C6,C7,C8,C4,1,3,3,3,1,C5,1/3,1,2,1,1/2,C6,1/3,1/2,1,2,1/3,C7,1/3,1,1/2,1,1/2,C8,1,2,3,2,1,B3,C8,C9,C10,C8,1,1/3,1/2,C9,3,1,2,C10,2,1/2,1,B4,C11,C12,C11,1,3,C12,1/3,1,案例 4,改变闹市区交通环境(G),通车能力,C1,方便市民,C2,改建费用,C3,安全性,C4,市容美观,C5,天桥,A1,地道,A2,搬迁,A3,C1,A1,A2,A3,A1,1,1,5,A2,1,1,5,A3,1/5,1/5,1,C2,A1,A2,A3,A1,1,3,5,A2,1/3,1,2,A3,1/5,1/2,1,C3,A1,A2,A3,A1,1,4,7,A2,1/4,1,4,A3,1/7,1/4,1,G,C1,C2,C3,C4,C5,C1,1,3,5,3,5,C2,1/3,1,3,1,3,C3,1/5,1/3,1,1/3,3,C4,1/3,1,3,1,3,C5,1/5,1/3,1/3,1/3,1,C4,A1,A2,A3,A1,1,1/2,1/3,A2,2,1,1,A3,3,1,1,C5,A1,A2,A3,A1,1,1/2,1/3,A2,2,1,1,A3,3,1,1,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该结构图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归纳如下,3.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从第二层开始用19尺度构造成对比较矩阵。,4.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求最大特征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做一致性比率检验。,利用层次单排序,计算层次总排序,并做一致性检验。,第四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数学基础的,补充内容 2,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人们在进行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层次分析法建模的四个步骤,:,(i)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ii)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iii)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iv)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关键是建立一个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应用AHP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i)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ii)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iii)最底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这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应用层次分析法时遇到困难:,(i)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抽象出较为贴切的层次结构;,(ii)如何将某些定性的量作比较接近实际定量化处理。层次分析法对人们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加工整理,提出了一套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法,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依据。,局限性,主要表现在:(i)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经验,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它至多只能排除思维过程中的严重非一致性,却无法排除决策者个人可能存在的严重片面性。(ii)比较、判断过程较为粗糙,不能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决策问题。AHP至多只能算是一种半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在流域规划中的应用,在流域环境质量评价中,为相对精确地比较不同断面污染程度,必须对其不同污染物的超标情况加以评价并得出综合性结论,然后根据各断面所在水域的保护类别,确定其重要性,最后对流域各断面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排序。因此,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按如下步骤对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流域环境质量评价作为层次分析的目标层(A),将各断面作为层次分析的资源层(B),将各污染物的单因子指数作为层次分析的方案层,建立流域环境质量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图1流域内水质综合评价层次图,思考与练习,试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完成案例,3,,案例,4,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