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与《战国策》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242973706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语》与《战国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语》与《战国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语》与《战国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语,(一),国语,的成书及体制,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个国家的史事,全书,21,卷。时间上起西周的周穆王,下迄战国初期的鲁悼公,(,约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共,500,多年。,2,、因其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在内容上,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通过一些,人物的言论,(,对话、辩论等,),来反映历史事件,亦被称,春秋外传,。它,首创了国别史的体例,保存了比较丰富的资料,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书籍。,3,、,国语,的作者,自古至今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班固,认为是左丘明所作。,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国语,十三篇,左丘明撰。,班固,汉书,艺文志,今人普遍认为:,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成书于战国初年 。,二、,国语,内容,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休戚相关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众口铄金。,鲁语,记鲁国之事,多是一事一议的小故事,并非完整的历史记录。和衷共济、奔走相告。,晋语,篇幅最长,共有,9,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晋献公诸子争位、骊姬进谗言、太子申生被迫自杀、,重耳流亡等,故事波澜起伏、精彩纷呈。,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郑语,是八国国语最短的一篇,并且只记载一件事,也就是郑桓公与太史伯商量郑国东迁之事 。,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引以为戒,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如火如荼 。,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不知所终,三、,国语,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儒家重民、尚礼、崇德的思想。虽然在许多地方强调天命,但在神与人的关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1,、,周语,邵公谏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宣之使言” ,从人民的言论中考察国家的兴衰、政治的得失,国君只有体察民情,因势利导,行民所善、去民所恶,增加人民的财富衣食,国家才能长治久安。,2,、,越语,勾践灭吴,在被吴国打败后,采取一系列安抚子民的措施。,四、,国语,的文学成就,1,、,国语,记言为主,其内容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富于形象性。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暢整饰,颇有气势。,2,、,国语,在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很有特点,有时通过一系列的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写得生动活泼。,醒,以戈逐子犯。,左传,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晋语,重耳、子犯相骂对话,幽默有趣,在写出了重耳流亡集团的内部冲突中,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晋献公诸子争位的叙述,展示了春秋时期一场复杂政治斗争的生动画卷,描绘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3,、在记言记事上,对历史真实的基础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骊姬夜半而泣,谗太子申生,骊姬夜泣及其谗言,非第三者能知,显然是作者援情度理的虚构,刻画出一个口蜜腹剑、阴险狠毒的人物形象。,晨往,则寝门辟矣。盛服将朝,早而假寐。麑退而叹曰:“赵孟敬哉!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镇也。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享一名于此,不如死。”触庭槐而死。,晋语五,晋灵公使鉏麑刺赵宣子,4,、,国语,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有将某个人的言行集中在一起写在一个篇幅上。,如,晋语三,写惠公、,晋语四,专写晋文公、,晋语七,专记悼公事,,吴语,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勾践等等。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为后世的传记文学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但它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而仅仅是材料的汇集,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一),国语,和,左传,相同点,:,1,、以民为本,民重神轻思想,.,2,、崇尚礼仪道德,.,3,、揭露暴君丑行,颂扬爱国壮举,.,四、,国语,与,左传,比较,(二),国语,和,左传,不同点,:,1,、,国语,国别体,; ,左传,编年体,.,2,、,国语,记言为主,; ,左传,记事为主,.,3,、,国语,语言质朴,贴近生活,贴近口语,;,左传,语言较有文采,文学性强,艺术性高,.,整体说来,,左传,在文学成就上更胜一筹,战国策,是一本国别体史书,依国别、按时序编订,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个军政大事,共,33,卷。时间上,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六国。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一、,战国策,体例,二、,战国策,作者,其中文章作者并非一人,或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记述,或是策士自己所记。初名,国策,、,国事,等,,最后由西汉刘向整理考订后成书,取名为,战国策,。,“,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刘向,战国策叙录,三、,战国策,的思想倾向,战国策,的思想与,左传,、,国语,不一样,其书思想内容较为驳杂,儒、墨、道、法、兵各家的思想都有所反映,然而其主要的倾向则是,反映了鲜明的纵横家思想,,即在政治观上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审时度势,在人生观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功名显达,争名逐利,重视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苏秦 :“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秦策一,张仪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秦策一,四、,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一),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苏秦、张仪,勇毅之士荆轲、聂政,先民后君的赵威后,高洁之士鲁仲连,战国四公子等很多。,1,、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某些话语皆是虚构而成,虽不合史著,但叙事生动,有利于塑造形象。,2,、,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始将连横,3,、,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齐策,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他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事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二)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1,、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大量运用对偶排比、长于铺张渲染。,苏秦始将连横,中第一段,鲁仲连义不帝秦,列举了周烈王之斥齐威王,殷纣王之醢(,hi,)鬼侯、脯鄂侯、拘文王,齐闵王之欲仆妾邹鲁等,肆意夸张铺隐,极言尊秦之害。,2,、,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战国时期,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经问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话:,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战国策,战国策,中的成语,安步当车,齐策四,;不遗余力,赵策三,不翼而飞,秦策三,;侧目而视,秦策一,反璞归真,齐策四,;高枕无忧,魏策一,狐假虎威,楚策一,;画蛇添足,齐策二,挥汗成雨,齐策一,;狡兔三窟,齐策四,门庭若市,齐策一,总体说来,,战国策,文章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 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