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概论(3)

上传人:马*** 文档编号:242972886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易概论(3)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周易概论(3)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周易概论(3)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关于,易,象,周易,有所谓”观象系辞”。,“易象”为,周易,的重要特色。所谓“象”、“数” 、“理”、“占”。,王弼之“扫象不谈”。,取象,“拟物取象”:初爻多取在下之物,上爻多取在上之物。,初爻多取在下之物,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坤,卦初六爻:“履霜坚冰至。”,剥,卦初六爻:“剥床以足,蔑贞,凶。”,遯,卦初六爻:“遯尾厉,勿用有攸往。”,大壮,卦初九爻:“壮于趾,征凶,有孚。”,我们看:“潜”、“履”、 “足”、 “尾”、 “趾”等,皆取象于物之下者。,上爻多取在上之物,乾,卦上九爻:“亢龙有悔。”,比,卦上六爻:“比之无首,凶。”,大过,卦上六爻:“过涉灭顶,凶,无咎。”,解,卦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旅,卦上九爻:“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丧牛于易,凶。”,我们看:“亢”、“首”、 “顶”、 “高墉”、 “巢”等,皆取象于物之上者。,取象,“近取诸身”,咸,卦。,初六爻:“咸其拇。”,六二爻:“咸其腓,凶,居吉。”,九三爻:“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四爻:“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五爻:“咸其脢,无悔。”,上六爻:“咸其辅、颊、舌。”,取象,“远取诸物”,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九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爻:“亢龙有悔。”,两种常见的错误,全取,说卦,及汉人的,易,象以解卦爻之辞,凭古,易,的一点断文碎义,苦苦探索那些久已亡佚的取象之法,势必走上支离卦象以就经文,生拉硬扯以顺己意的旧路数。,认为,周易,的卦爻之辞与象毫无关联,干脆全盘否定古人以象解经的传统路子,纯以训诂解经,因古时字少,遂借通假之便随意训释,使训诂学成为一支点木成金的魔术棒。,周易,的取象,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所谈,,周易,的取象计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等七种。,八卦之象,说卦,所记载:,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八卦之象,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八卦之象,因为早在春秋时代,人们即已很熟练地运用这些卦象对,周易,进行分析了。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使筮之,曰,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左传,昭公五年,:“庄叔以,周易,筮之,曰:,离,火也,艮,山也,”,再加,国语,晋语,:“司空季子曰:,震,车也。坎,水也。坤,土也,”,等等。由,左传,国语,的这些记载看,其八卦之象与,说卦,基本相同,因此,早在春秋时代,(,或者更早,),八卦之象就被用来解说,周易,了。,六画之象,两卦相重而生“六画之象”,这就是,系辞,中所谓“八卦相荡”而生成的六十四卦。,六画之象,六画之象包含内外两个经卦,亦称上下两卦。据,左传,国语,记载,春秋时代的人称内卦曰“贞”,称外卦曰“悔”。,六画之象,汉人在其注释,周易,经文的著作中,认为每个卦体的阴阳爻画之间,还有着,“承”、“乘”、“比”、“应”、“据”、“中”,的关系。自汉人始,迄清人止,历代的易学家在注释经文,阐述,易,象时,他们都离不开运用这些关系来分析每卦的卦象。,“承”,所谓“承”,一般指一卦的卦体中,若阳爻在上,阴爻在下,则此阴爻对于上面的阳爻称之谓“承”。,古人称之谓“初承二”。,“承”,随,卦六二爻:“系小子,失丈夫。”虞翻注曰:“承四隔三,故失丈夫。”,(,周易集解,随卦,),意思是说,在,随,卦中,六二爻是阴爻,位置在下,九四爻是阳爻,象征“丈夫”,位置在上,六二爻“承”九四爻,又被六三爻在中间阻隔,因而“失丈夫”。,“承”,谦,卦初六爻辞中“谦谦君子”一句,,周易集解,引荀爽注曰:“初在最下为谦,二阴承阳亦为谦,故曰谦谦也。二阴一阳,相与成体,故曰君子也。”意思是说,在,谦,卦卦体中,初六爻为阴爻,位置在最下,本有谦让的意思。初六爻与六二爻都“承”九三阳爻,也有谦旨,故称之谓“谦谦”,,“乘”,所谓“乘”,一般指六画之象中,若阴爻在上,阳爻在下,则此阴爻对下面的阳爻称之谓“乘”。,古人称“上乘五”。,“乘”,屯,卦中,六二爻为阴爻,初九爻为阳爻,六二爻在初九爻之上,故曰“二乘初”。他注此卦上六爻“乘马班如”一句,亦曰:“乘五也。”意思是说,,屯,卦上六爻为阴爻,九五爻为阳爻,上六爻在九五爻之上,故注谓“乘五也”,指上六阴爻“乘”九五阳爻 。,“乘”,若一个卦体中,几个阴爻都在一个阳爻之上,则这几个阴爻对这一阳爻都可以称“乘”。如,谦,卦六五爻辞中“不富以其邻”一句,,周易集解,引荀爽曰:“邻谓四与上也,自四以上乘阳。”意思说,对于六五爻来说,“邻”是指六四爻与上六爻,因为这两爻都与六五爻相邻,故说“邻谓四与上也”。同时,在,谦,卦卦体中,自六四爻起,它与六五爻及上六爻都“乘”九三阳爻,故谓“自四以上乘阳”。,“比”,所谓“比”,指在一卦的卦体中,其相邻两爻若是有一种相亲密的关系,称之为“比”。如其初爻与二爻;二爻与三爻;三爻与四爻;四爻与五爻;五爻与上爻等都可以称“比”。若相邻两爻,一爻为阴,一爻为阳,较善于得“比”。,“比”,虞翻多以此注,易,。如,比,卦六四爻:“外比之贞吉。”虞翻注曰:“在外体故称外,得位比贤,故贞吉也。”意思说,在,比,卦中,六四爻位置在外卦,所以说“在外体”,六四爻是阴爻,位置在第四爻,第四爻是“阴位”,今阴爻而居阴位,故称“得位”,又因六四爻与九五爻有相“比”的关系,故称“得位比贤”。,“应”,易纬,乾凿度,:“三画以下为地,四画以上为天。”“动于地之下则应于天之下,动于地之中则应于天之中,动于地之上则应于天之上。”这就是说,在六画之象中,其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之间,汉人认为有着一种呼应的关系。这种呼应关系被汉代易学家称之谓“应”。,“应”,临,卦初九爻:“咸临,贞吉。”虞翻注谓:“得正应四,故贞吉也。”意思说,初九爻为阳爻,又在阳位,阳爻居阳位,故谓“得正”。在这一卦中,初九爻应六四爻,故谓“应四”。六四爻为阴爻,又居阴位,也“得正”,由初九爻与六四爻这样两个“得正”的卦爻互“应”,虞翻认为这就是此爻“贞吉”的原因。,“应”,睽,卦卦辞中有“小事吉”一语,,周易集解,引郑玄注曰:“二五相应,君阴臣阳。”意思是说,在这一卦体中,九二爻与六五爻有着相“应”的关系。六五爻为“君”,(,汉人以第五爻为天子,详见后,),,然而却是阴爻,九二爻是阳爻,但却是臣爻,同时,又是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互相“失位”,所以此卦只能“小事吉”了。,“据”,所谓“据”,在一卦的卦体中,一般指阳爻立于阴爻之上,则此阳爻对于下面的阴爻称之谓“据”。,古人解,易,之书称谓“二据初”。,“据”,以,蒙,卦为例,,周易集解,引虞翻注该卦九二爻曰:“应五据初。”意思是说,在这一卦体中,九二爻应六五爻,故曰“应五”。同时,九二爻为阳爻,初六爻为阴爻,九二阳爻既在初六阴爻之上,就是九二爻“据”初六爻了,故谓“据初”。,“据”,在一个卦体中,若只有一个阳爻,其余都是阴爻,而此阳爻的位置在卦体中又比较偏上,则此阳爻对其余阴爻皆可以称“据”。如,豫,卦九四爻“由豫,大有得”一句,,周易集解,引虞翻注曰:“据有五阴,坤以众顺。”意思是说,在这一六画之象中,九四爻为阳爻,它一爻可以“据”其他五阴,,豫,卦内卦为坤,坤为众,故谓“据有五阴,坤以众顺”。,“中”,所谓“中”,又被汉以来的易学家们称为“居中”“得中”“处中”等,一般系指一卦卦体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但也有例外,),,因为第五爻为外卦之“中”,第二爻为内卦之“中”。,“中”,临,卦九二爻“咸临吉,无不利”,,周易集解,引虞翻注曰:“得中多誉。”意思是说,九二爻位置在内卦之“中”,故曰“得中多誉”。,以上我们简略叙述了“六画之象”中的,“承”,“乘”,“比”,“应”,“据”,“中”,。如果我们看汉唐以来各家,易,注,必然会遇到他们运用这些术语分析卦象,阐释经文。故应对这些术语有个粗浅的了解,以便于掌握自汉唐至明清传统研究,周易,的方法。,方位之象,何谓“方位之象”,?,方位之象指八经卦所象征的八个方位。即:乾为西北;坎为正北;艮为东北;震为正东;巽为东南;离为正南;坤为西南;兑为正西。,至宋,这“方位之象”又有“先天方位”与“后天方位”之分。,说卦,中论述的八卦方位被称作“后天方位”。按宋人的说法,这“先天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兑东南。,象形之象,何谓“象形之象”,?,举,鼎,卦为例,,鼎,卦之所以称“鼎”,恐怕就是因为组成该卦的六个爻画俱有“鼎”的形象。我们看:初六爻像“鼎”之足,九二爻、九三爻及九四爻像“鼎”之腹,六五爻像“鼎”耳,上九爻像“鼎”之铉。,爻位之象,所谓“爻位之象”,据,易纬,乾凿度,,在每卦的六个爻画中,古人以初爻为“元士”,以第二爻为“大夫”,第三爻为“公”,四爻为“诸侯”,五爻为“天子”,上爻为“宗庙”。,互体之象及应用,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杜预注“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曰:“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是也。”,互体之象及应用,系辞,中说:“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三与五同功而异位。”及,说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这些话很可能说的“互体之象”,不然何以“非其中爻不备”,?,何以“同功而异位”,提出了“二与四”“三与五”,?,特别是这个“迭用柔刚”的“迭”字,更是发人深思。,互体之象及应用,郑玄在,礼记正义,缁衣,中注,恒,卦九三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曰:“互体为乾,乾有刚健之德。体在巽,巽为进退,是不恒其德也。又互体为兑,兑为毁折,是将有羞辱也。”意思是说,在,恒,卦中,九二爻、九三爻与九四爻互体为经卦乾。,互体之象及应用,颐,卦,其卦辞中有“观颐自求口实”一句,,周易集解,引郑玄注曰:“自二至五有二坤。”,互体之象及应用,贲,卦初九爻:“贲其趾,舍车而徒。”虞翻曰:“应在震,震为足,故贲其趾。”意思是说,在这一卦体中,初九爻的应爻是六四爻,而九三爻与六四爻、六五爻互体成震,六四爻作为初九爻的应爻,位置居互体得出的经卦震之“中”,故谓“应在震”。而在,说卦,中震为足,虞翻认为这就是爻辞称“贲其趾”的原因所在。,互体之象及应用,东汉人讲,易,,除用“互体之法”解卦外,如上所述,又用“连互”之法解释着一些卦爻辞的来源。这种“连互”之法既然被东汉的一些易学大家所运用,其法恐怕也有所本。只有魏人王弼不信互体之说,他注,易,排斥互体不用。,反对之象,所谓“反对之象”,系将一个六画之象颠倒过来,这样就成了另一新的卦体。举,否,卦为例,将,否,卦的六个爻画颠倒过来,这样便成了,泰,卦。这种六个爻画的颠倒,古人又称之谓“倒象”“反易”。,反对之象,在这种互为反对之象的两卦中,其前一卦初爻爻辞的吉凶,绝大部分和后一卦上爻爻辞的吉凶相同。例如,屯,卦初九爻:“盘桓,利居贞,利建侯。”,蒙,卦上九爻:“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反对之象,最有意思的是:有些卦的爻辞干脆就在其反对之象的另一卦里又写上了。如,损,卦六五爻:“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损,卦的反对之象是,益,卦。,损,卦六五爻画经颠倒之后,即为,益,卦六二爻画,而,益,卦六二爻辞为:“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反对之象,古人曾运用“反对之象”,探求过一些卦爻之辞的由来。如,临,卦,其卦辞曰:“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十二辟卦中,,观,卦为八月之卦,而,临,卦为,观,卦的“反对之象”,故称“八月有凶”。,不管此解是否有据,总之,有一点是可以确定下来的:,周易,古经的作者,肯定使用了“反对之象”,因为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正是以“反对之象”作基础的。,“象”,自春秋战国起,经汉唐至明清止,以,易,象解释经文,一直是两千多年来,易,学长河中的一支主流,正因如此,它也是今人应该重新探讨和评价的地方。今天,在探讨研究,周易,古经经文时,不应把两千多年来前人有关,易,象的研究统统否定。,关于卦变,说卦,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历来治,易,者认为,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卦与卦间往往有着某种变化联系。此一卦,是由彼一卦变化而来。这种卦与卦之间的变化联系,被称之谓“卦变”。,彖,等对卦变的描述,像,系辞,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以动者尚其,变,。”“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等等。,彖,彖,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彖,蛊,:“刚上而柔下。”,彖,剥,:“柔变刚也。”,彖,复,:“刚反,动而以顺行。”,彖,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彖,恒,:“刚上而柔下。”,彖,升,:“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彖,涣,:“刚来而不穷,柔得乎位而上同。”,彖,贲,:“柔来而文刚。”“刚上而文柔。”等等。,周易古经,之卦变,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辞与爻辞,人们会看到:此一卦的卦爻辞中,往往含有彼一卦卦名。,小畜,卦初九爻:“,复,自道,何其咎,吉。”,履,卦九五爻:“,夬,履,贞厉。”,离,卦初九爻:“,履,错然,敬之无咎。”,蒙,卦六四爻:“,困,蒙吝。”,需,卦初九爻:“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周易古经,之卦变,泰,卦卦辞中有“小往大来”之语,可是当,泰,卦的内卦三阳爻变为外卦,其外卦三阴爻变为内卦而成为,否,卦后,,否,卦卦辞即改成“大往小来”了。显然其卦辞“大”“小”的变化,与其内外卦阴阳爻的变化联系着。,据此看来,前人“卦变”之说,似乎不宜轻易否定。,旁通,“旁通”一词,大概本于,文言,乾,:“六爻发挥,旁通情也。”,以“旁通”解卦,虞翻使用最详。如他的注,易,之文中,经常说,比,卦与,大有,卦“旁通”;,小畜,卦与,豫,卦“旁通”;,履,卦与,谦,卦“旁通”;,同人,卦与,师,卦“旁通”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从,周易集解,所引虞翻注,易,之言中寻出不少。,旁通,所谓“旁通”,由上面的例子已可以看清:系指两个阴阳爻画完全相反的卦。如,乾,卦与,坤,卦“旁通”,是因为,乾,卦的六个爻画全部是阳爻,而,坤,卦的六个爻画刚好相反,全部是阴爻,故,乾,坤,两卦“旁通”,上面所列之例亦同。,旁通,前人以“旁通”解释,周易,经文,用此种卦变之法,寻求着一些卦爻辞之间的关系。如,同人,卦九五爻称“大,师,克相遇”。他们以为这个“师”字的出现,是因为,师,卦与,同人,卦“旁通”的缘故。,旁通,另如,屯,卦九五爻“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而,鼎,卦九三爻中也有“雉膏不食”的句子,两卦皆称“膏”,据说也是因为,屯,卦与,鼎,卦“旁通”而得。,上下象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周易集解,引虞翻注此段文字说:“,履,,上下象易也。”意思是说,,夬,卦是由于,履,卦的上下两经卦互相交换位置而得,虞翻的这段注文,恐怕是“上下象易”之本。,上下象易,如上面所举,夬,卦,其内卦,(,即下卦,),为经卦乾,其外卦,(,即上卦,),为经卦兑。,夬,卦是由,履,卦的内卦兑与外卦乾互相交换而得,这种在一个卦体中,用上卦与下卦互相交易而变成另一卦体的方法,古人称作“上下象易”。,如,恒,卦,其上下象易得,益,卦;,咸,卦,其上下象易得,损,卦;,屯,卦,其上下象易得,解,卦等等。,往来,系辞,称:“往来不穷谓之通。”大概这就是谈卦变时,所谓“往来”法之所本。,“往来”,指一个卦体因两爻互易而变成另一卦。,往来,举,屯,卦为例。其初九爻与六二爻两爻互易而成,坎,卦,同样,,屯,卦之六二爻与六三爻、六三爻与六四爻互易,其卦不变,仍为,屯,卦。其六四爻与九五爻互易而得,震,卦;其九五爻与上六爻互易得,颐,卦;上六爻与初九爻互易得,观,卦。再如,蒙,卦,其初六爻与九二爻互易成,颐,卦;九二爻与六三爻互易成,艮,卦;六三爻与六四爻及六四爻与六五爻互易仍为,蒙,卦不变,六五爻与上九爻互易成,坎,卦;上九爻与初六爻互易得,临,卦。,震,颐,观,往来,这种两爻相易而卦变的方式,汉人又称作“之”。所谓“之”,即上面所讲的两爻相易。如,遁,卦“三之二”为,讼,卦。就是因为,遁,卦的六二爻与九三爻互易位置而生成,讼,卦。再如,大壮,卦“四之五”为,需,卦;,遯,卦“上之初”为,革,卦等等。,往来,虞翻善以“往来”法讲卦变。在,周易集解,中,如他注,屯,卦云:“,坎,二之初。”意思是说,,屯,卦是由于,坎,卦初六爻与九二爻互易而得。注,鼎,卦说“,大壮,上之初”。意思是说,,鼎,卦是由,大壮,卦的初九爻与上六爻互换位置而得。,消息,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消”,凡阴爻去而阳爻来为“息”。故“消”“息”,实为卦中阴阳消长变化之名。,易纬,乾坤凿度,说:“圣人因阴阳起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消”“息”之法,据说为西汉孟喜所传,虞翻注,易,则时常用它解释卦变。,如虞翻注,复,卦说:“阳息,坤,与,姤,旁通。”意思是说,,复,卦显示,在,坤,卦中阳爻来而初六阴爻已去。又因,复,卦的阴阳爻与,姤,卦相反,所以,又是,姤,卦的“旁通”卦。出于同样道理,他注,姤,卦说:“消卦也,与,复,旁通。”,十二“消”“息”之卦,前人以此十二“消”“息”卦,分主一年十二月,即:,复,卦一阳息阴,建子,十一月。,临,卦二阳息阴,建丑,十二月。,泰,卦三阳息阴,建寅,正月。,大壮,卦四阳息阴,建卯,二月。,夬,卦五阳息阴,建辰,三月。,乾,卦六阳息阴,建巳,四月。,姤,卦一阴消阳,建午,五月。,遯,卦二阴消阳,建未,六月。,否,卦三阴消阳,建申,七月。,观,卦四阴消阳,建酉,八月。,剥,卦五阴消阳,建戌,九月。,坤,卦六阴消阳,建亥,十月。,并以,泰,大壮,夬,配春,,乾,姤,遯,配夏,,否,观,剥,配秋,,坤,复,临,配冬,谓十二消息相变通而周于四时。,荀爽,荀氏卦变之说,是以,乾,坤,两卦生六子,由此六子“震”“坎”“艮”“巽”“离”“兑”再生其余五十六卦,(,实际上应是,震,坎,艮,巽,离,兑,六卦体生其余五十六卦,),共得六十四卦。,荀爽,如,彖,屯,:“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周易集解,引荀氏注,屯,卦曰:“此本,坎,卦也。案初六升二,九二降初,是刚柔始交也。”意思是说,,屯,卦是因了,坎,卦的初六爻上升到九二爻的位置,其九二爻下降到初六爻的位置而得来。,荀爽,周易集解,引荀氏注,蒙,卦亦云:“此本,艮,卦。案二进居三,三降居二,刚柔得中故能通。”意思是说,,蒙,卦由,艮,卦变化而来,外卦以阴爻之柔为“中”,这样就“刚柔得中故能通”了。,蒙,卦之,彖,说“以刚中也”,也是这个意思。,荀爽,然而其注,解,卦又云:“,乾,动之,坤,而得众。”注,解,卦之,彖,云:“,乾,坤,交通,动而成,解,。”,(,周易集解,解卦,),若依此注,则,解,卦不是本于六子,而是本于,乾,坤,两卦了。,荀爽,再按之,旅,卦,其注文曰:“谓阴升居五与阳通者也。”这就是说,,旅,卦是由于阴爻上升居第五爻而得。那么,我们看一下:在此卦中,初六爻与六二爻已经都是阴爻,只有九三爻与九四爻是阳爻,而这两爻又以九三阳爻位置居下,因此所谓“阴升居五”,只能是九三爻与六五爻互换,才能出现“阴升居五”。,荀爽,荀氏,讼,卦注文:“阳来居二而孚于初,故曰讼有孚也。”其意是说,,讼,卦是由于阳爻来居第二爻而与初六爻相“孚”。我们看一下,在这一卦中,只有初六爻与六三爻是阴爻,其余全是阳爻。荀氏既称“阳来居二而孚于初”,那么,根据卦变中“往”与“来”的含义,这个“来”字自然是指六三爻与九二爻互易而“孚于初”了。,荀爽,荀爽注,晋,卦又说:“阴进居五,处用事之位。”其意是说,,晋,卦是由于阴爻进而居于第五爻,使自己处在“用事”的地位。那么,在这一卦中,其初六爻、六二爻及六三爻皆为阴爻,若“进”必指与九四爻互易,由九四爻“进”为六五爻,,荀爽,再看他注,损,卦,其文曰:“乾之三居上,孚二阴也。”“乾之三居上”,指内卦乾的九三爻与外卦上六爻互相交换,使原来的上六爻变成了六三爻。那么,是什么卦的九三爻与上六爻相易才能得出,损,卦,?,荀爽,征之荀氏以上所注,则,旅,卦本之,否,卦;,讼,卦本之于,遯,卦;,晋,卦本之于,观,卦;,损,卦本之于,泰,卦。是,旅,讼,晋,损,诸卦之变又本之于十二辟卦了。,虞翻,另一位东汉人虞翻所讲卦变,虽与荀氏有相同之处,但比荀爽更为完备可观。后人认为其主旨是以,乾,坤,两卦生十辟卦。此十辟卦为,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再加,乾,卦与,坤,卦,共为十二辟卦。并由上面的十辟卦变化得其余五十二卦,共为六十四卦。,虞翻,虞翻注一阳之卦,比,卦说:“,师,二上之五得位,众阴顺从,比而辅之。”,虞氏认为,比,卦是由于,师,卦“二上之五”而得,即由,师,卦的九二爻上来与六五爻互易而成。这样,,比,卦由,师,卦变来,而不是由十辟卦中的,复,卦变来了。,虞翻,虞翻注,颐,卦又说:“,晋,四之初,与,大过,旁通。”作为二阳之卦的,颐,卦,虞氏认为此卦是由,晋,卦九四爻与初六爻互易而得出,并与,大过,卦“旁通”而不是来自十辟卦的,临,卦。,虞翻,虞氏注二阴之卦,中孚,卦说:“,讼,四之初也。”就是说,他认为,中孚,卦是由,讼,卦的九四爻与初六爻互易而得。为了证明这种说法的正确,虞翻又说:“二在,讼,时体离为鹤,在坎阴中,有鸣鹤在阴之义也。”,虞翻,虞翻注,小过,卦曰:“,晋,上之三。”他认为,小过,卦是由,晋,卦的上九爻与六三爻互易而得。为了证明这种说法的正确,虞翻又说:“又有飞鸟之象,故知从,晋,来。”意思是说,在,小过,卦卦辞中有一句“飞鸟遗之音”,就是因为在,晋,卦中,其外卦为离,离为飞鸟,因而证明,小过,卦是由,晋,卦变来 。,易数,所谓“数”,主要指筮数。因为归根到底,,周易,是一部筮书。若全面研究,周易,,只讲解经文而不谈及筮数,那是不行的。宋人朱熹特别认识到这点,所以在其,易学启蒙,中专门讲了占筮,并提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新见解。,大衍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大衍之数五十,汉书,律历志,:“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余四十九,所当用也。”,按,汉书,律历志,的说法,五十之数是由元始之象一,与春秋二,三统之三,四时之四相加而得十,再与此五体,(,象一、春秋二、三统三、四时四,及相合而成的十,共五体,),相乘而得,即:,50,(,1,2,3,4,),5,大衍之数五十,周易正义,释此曰:“京房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用四十九焉。”此说与,易纬,乾凿度,同,依京氏说,五十是由十日加十二辰,再加二十八宿而得,即:,50,10(,日,),12(,辰,),28(,宿,),大衍之数五十,周易正义,又引马融之说:“马季长云,易,有太极谓北辰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北辰居位不动,其余四十九转运而用也。”,依马融说,五十是由太极、两仪、日月、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相加而得。即,50,1(,太极,),2(,两仪,),2(,日月,),4(,四时,),5(,五行,),12(,月,),24(,二十四节气,),。,大衍之数五十,周易正义,并引荀爽之说:“荀爽曰: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五十。,乾,初九“潜龙勿用”,故用四十九也。”按荀爽之说,,50,6(,六爻,)8(,八卦,),2(,乾,卦“用九”与,坤,卦“用六”,),。,还引姚信说:“姚信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画之数,故减之而用四十九。”,大衍之数五十,周易集解,引崔憬曰:“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其数十;巽为长阴,其数八;坤为老阴,其数六,八卦之数总有五十。”,大衍之数五十,周易本义,释,系辞,这段文字时,朱熹说:“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则止用四十九,盖皆出于理势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损益也。”,阴阳爻,老阳少阳之数在本卦中皆以卦画“,”,表示,老阴少阴之数皆以卦画“”表示。在变卦中,老阳卦画由阳“,”,变阴“”,老阴卦画由阴“”变阳“,”,,其余少阴少阳不变。这就是“老变少不变”,此为占筮的一条重要原则。,周易,以变为占,故以老阳数“九”作为卦中阳爻的标志,以老阴数“六”作为卦中阴爻的标志。,天地之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汉人又将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看作“生数”,将六、七、八、九、十这五个数看作“成数”,策,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古人称蓍草根数曰“策”,一根蓍草叫一策。如前所述,三变之后所余蓍草若为三十六策,则出老阳一爻。,乾,卦以老阳的策数计算,一卦为六爻,以三十六策乘六,得二百一十六策,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同样道理,若三变之后余二十四策,则出老阴一爻,以二十四策乘六,得一百四十四策,,坤,卦以老阴的策数计算,故曰:“,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万物之数,周易,上下两篇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阳爻一百九十二,阴爻一百九十二。,36,策,192,6912,策,24,策,192,4608,策,4608,策,6912,策,11520,策,若以少阴少阳策数计算,其数亦同:,32,策,192,6144,策,28,策,192,5376,策,5376,策,6144,策,11520,策,“变占”法,凡卦六爻皆不变,则占本卦彖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二爻变,则以本卦二变爻辞占,仍以上爻为主。,“变占”法,三爻变,则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凡三爻变者,每卦能变出二十卦,其“前十卦”,指初爻不变者。“后十卦”,为初爻变者。若变卦在前十卦中,则以两卦之,彖,辞解占,以本卦,彖,辞为主。若变卦在后十卦中,则以变卦,彖,辞为主。,(,详可参看,关于卦变,所附,卦变图,中:“凡三阴三阳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来”之例,),此说为朱熹之言,于古无征。,“变占”法,四爻变,则以之卦二不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