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03国际分工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242972502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03国际分工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03国际分工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03国际分工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国际分工,教学目的要求、难点、重点,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和发展,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分工的发展,第三节 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四节 国际分工理论,第五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思考题,教学目的要求、难点、重点,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掌握国际分工中的主要形式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掌握西方学者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的趋势。,难点,比较成本说,要素禀赋说,产品寿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重点,国际分工的形式,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 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作用:,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3,、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一、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一)萌芽阶段,:,(,16,世纪末, 18,世纪中叶),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二)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分工形式:,宗主国与民地间的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三)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战前),第二次科技革命,国际分工新体系,宗主国与殖民地间之间,工业国同农业国之间,发达国家不同工业部门之间,国际分工的特点,广大亚非拉国家变为畸形,的片面经济,分工中心由英国变为数家,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加强,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分工的发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市场经济是基础,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一)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二)各国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产业内分工,(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分工,(四)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和,公司内分工趋势在加强,(五)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六)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七)国际分工的基础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八)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一)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二)各国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产业内分工,(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分工,(四)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和,公司内分工趋势在加强,(五),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六)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七)国际分工的基础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八)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垂直型分工,Vertical International,Division of Labor,水平型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Division of Labor,混合型分工,Mixed International,Division of Labor,协议型分工,Agreement Sexual,Division of Labor,以跨国公司的全球链进行国际分工,NIKE,办事处,广告代理商,代理销售商,韩国的工厂,独立研发公司,三、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一)被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三)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四)构筑国际分工的纽带在加多,四、变化中的亚太地区国际分工,(一)、多层次的国际分工基本形成,战后亚在地区多次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调整,,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第二次调整,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第三次调整,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第四次调整,从,80,年代初到,97,年。,第五次调整,从,21,世纪初己开始起动。,1,、美国和日本属高层次的国际分工,特点:,1,、发展高附加值资本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发展微电子技术,3,、发展科技城,产业,美国,日本,第一产业,1.7,1.7,第二产业,26.2,36,第三产业,72,62,美国,日本,人,均,31910,美元,32030,美元,2,、“四小龙”处第二层次的国际分工(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四小龙”很早就构建自己的“硅谷”。,99,年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 单位:,%,产业,香港,新加坡,南韩,台湾,第一产业,0.1,0.2,5.0,3.29,第二产业,15.2,35.8,43.5,35.65,第三产业,84.7,64.1,51.5,61.06,香港,新加坡,南韩,台湾,人,均,24570,美元,24150,美元,8490,美元,12872,美元,3,、“东盟四国”处第三层次的国际分工(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70,年代以来,“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经验大大鼓励了东盟四国。,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成 单位,%,产业,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第一产业,10.5,10.7,19.5,17.7,第二产业,40.0,46.0,43.5,30.3,第三产业,49.5,43.3,37,52,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人均,2010,美元,3390,美元,1000,美元,1050,美元,4,、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属第四层次的国际分工,他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他们产业结构的特点: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下降速度缓慢;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占比重不高,上升速度缓慢;第三产业不发达、落后。,产业,越南,缅甸,第一产业,25.4,59.9,第二产业,34.4,8.9,第三产业,40.1,31.2,越南,柬埔寨,老挝,人均,370,美元,260,美元,290,美元,五 、金字塔型的国际分工,美 国,英 国,德 国,日 本,中 国,第一层次是美国,垄断了全球的资讯行业,当今国际分工金字塔顶端的是美国,是它创造了新经济,并把人类带进了信息社会,第二层次是英国,提供新金融服务。,如果说美国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中主要从事知识与信息产品的生产,那么英国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中主要提供新的金融服务。,第三层次是德国,高附加值资本密集产品直接把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组合成为先进的生产力等因素确定了德国在国际分工的这个层次上长期占据垄断的地位。,第四层次是日本,高附加值最终消费品。主要从事资本要素密集、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均比较高的最终消费品的生产。,第五层次是中国,简单的直接消耗有形物与最直接资源的消费品,。,21,世纪初,第五次国际产业(技术)结构大调整、大转移刚刚开始,十年后,亚太地区产业结构会带来什么变化,我们将试目以待。,六、,中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一)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1,、抓住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心,二百年来世界工厂的重心不断地大调整、大转移。开始在英国,接下来在美国,然后在日本、东南亚这样一些国家。,中国已具备了承接世界工厂大转移的环境条件,而最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的地带,一个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2,、多层次参加国际分工,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是特指突出高科技产业。,多层次参与,必然是多层次梯级升级。,劳动力多是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3,、作为农业大国,应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如何提高农业在国际分地位,我认为:,第一、以对外贸易一深加工一农业为一体化,参与国际竞争。,第二、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产品,提高竞争,第三、搞好农业生态系统工程,促进农业良性,4,、提高科技实力与引进先进技术并举,改变国际分工的地位。,我国,50,多年来己建立了一支较大的科级研队伍,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有的取得世界级水平。但从目前总体来看,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其次,科研的普及也很有限。,5,、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时也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是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容易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二)、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还存在多大差距?学术界对不同的观点,:,1,、中 国 真 能 成 为 世 界 工 厂 吗,?,有些学者持否定的态度,有三个基本观点,:,(,1,)中 国 目 前 像 日 本,1970,年代中 期,(,2,)离 生 产 强 国 有 距 离,(,3,)成 为,世 界 工 厂,条 件 不 充 分,2,、中国目前像日本,1970,年代中期,许多特征相类似即,、,奠定重化工业基础的任务已经完成,、,开始转向以机械电子产品 为主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制成品特别是家电、电子通信、机械产品出口的 比重大幅度上升,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特征有所显现。但与日本比,没较突出的特征,3,、离 生 产 强 国 有 距 离,、,人 均 劳 动 生 产 率 低,、,企 业 规 模 偏 小,、,技 术 水 平 低 下,、,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发 展,、,关 键 核 心 技 术 与 装 备,、,制 造 业 结 构 仍 然 偏 轻,、,转移是来料加工装配等工序,4,、成 为,“,世 界 工 厂,”,条 件 不 充 分,资 源 优 势,减弱,开 放 的 市 场,金 融 实 力,技 术 创 新 能 力,政 府 的 政 策,国 有 企 业 改 革 远 未 到 位,(三)、广东全力打造“世界制造中心”,1,、制造业:广东重要支柱,、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实力日增。,19802001,年,广东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9%,。,在市场竞争中,一批实力强大的制造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广东工业的龙头。,从,80,年代的“珠江水、广东粮”,到,90,年代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广东制造业在全国工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制造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优化。,第一,各类企业并存发展,“三资”第一。,国有控股企业占,21.0%,;集体企业,6.8%,;股份制企业占,20.5%,;“三资”企业,59.5%,,其中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8% .,第二,多种产业并行发展,九大产业形成,形成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造纸、医药、汽车等九大产业,.,第三,制造业聚集珠三角。,2,、广东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机遇和条件,首先,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实力。,其次,从国际和国内需求看,全球制造业的未来需求量巨大。,第三,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大量熟练工人以及优良投资环境可以吸引跨国投资。,3,、广东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面临的挑战,第一,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看,“广东制造”的产品竞争力还不够强。,第二,从投资的国内竞争力看,广东面临来自“长三角”的挑战,第三,从自身投资环境看,广东还需进一步完善软硬环境。,4,、广东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对策,首先,从发展战略来思路考虑,其次,从发展的布局考虑,需要继续建设一些专业化、配套化的制造基地。,第三,提高“广东制造”产品核心竞争力,:,一是按世贸规则办事,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二是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产业竞争优势,三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四是迎接全面开放的挑战,.,五是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换,(四)、中国应成为何种世界制造中心,世界制造中心分为两种不同性质。 第一种,技术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第二种,成本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两种不同内容的世界制造中心,世界制造中心从其制造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机器设备制造中心。,第二类是消费品制造中心。,第三节 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一、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生产力,二、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三、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因素,四、国际分工深入发展重要条件:,资本国际化,五、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生产关系,六、推动或阻碍国际分工:,经济贸易政策,第四节 国际分工理论,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规模经济,产品周期,产业内贸易等,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又,名,国富论,。,背景,:,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财富的积累必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分工。,基本思想,:,每个国家都应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出口那些在生产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那些在生产技术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各国按照各自有利条件(绝对成本低)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一,个,例,证,英、葡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国家,劳动力,呢绒,酒,英国,100,100,90,葡萄牙,100,80,100,呢绒的生产成本:,英国,=100/100=1,葡萄牙,=100/80=1.25,酒的生产成本:,英,=100/90=1.11,葡萄牙,=100/100=1,英国呢绒的生产有绝对优势,,葡萄牙酒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英、葡两国劳动分工后,国家,呢绒,酒,英国,200,葡萄牙,200,按,1:1,的比例进行交换,国家,呢绒,酒,英国,100,100,葡萄牙,100,100,两国分工都得到了利益,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贸易利益呢?,背景,:,反对“谷物法,”,内容:,1,、九大假设,2,、基本思想,各国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利,即“,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主张自由贸易。,一个例证,产品,英国,葡萄牙,合计,分工前,呢绒,100,人劳动,1,年,生产,1,个单位,90,人劳动,1,年,生产,1,个单位,2,单位,酒,120,人劳动,1,年,生产,1,个单位,80,人劳动,1,年,生产,1,个单位,2,单位,分工后,呢绒,220,人劳动,1,年,生产,2.2,单位,2.2,单位,酒,170,人劳动,1,年,生产,2.125,单位,2.125,单位,分工后两国所费劳动人数较分工前并未增加,但酒从,2,单位增加,到,2.125,单位,增加了,0.125,;而毛呢从,2,单位增加到,2.2,,增加,了,0.2,单位,葡英两国进行交换,均属有利可图。,评 价,1,、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2,、未能揭示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真 正原因。,3,、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忽略了比较 优势的动态演化。,4,、假定与实际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一、,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研究,国际分工,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来源于,产业革命,三、初级阶段的,形式与形成因素,四、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Heckscher,-Ohlin Theorem,),俄林,(,Betil,Gotthard Ohlin,1899-1979),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假设,:,6,个条件,主要内容:,狭义 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广义 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基本思想,:,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该,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决定的。,评价:,1,、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不足,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商品相对价格,要素价格,技术,要素供给,要素的派生需求,商品的最终需求,消费偏好,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1,)价格的国际绝对差。,(,2,)成本的国际绝对差。,(,3,)比较成本差异。,(,4,)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5,)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供求比例。,(,6,)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国际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两个国家的工人取得同等的实际工资、资本获得同样的利息和地租。,各自经常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商品生产,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外国产品,使本国这类要素价格不断下跌。,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里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assly,.W. Leontief,里昂惕夫之谜,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逻辑似乎使人相信它的正确性,但对其理论的验证却发生了疑问。,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国应出口能密集地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需要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当把这一理论应用于资本充裕的美国时,无疑美国的贸易格局应该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从理论上也相信这一结论。,一国应当生产和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该国相对昂贵和稀缺的要素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迷的产生过程和验证过程,1954,年,,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和,1951,年的统计资料,运用自己研究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赫克歇尔哦林原理进行验证。他选择了,200,个行业中最有代表性的进出口产品,比较了每生产,100,万美元出口商品所需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以及每生产,100,万美元与进口相竞争的商品(即进口替代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验证的 结果令人吃惊。,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利用经验数字对这个模型进行验证。试图从实证角度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他所创造的投入一产出分析法,以美国的情况为案例,计算了在,1947,年和,1951,年生产每百万美元美国出口商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竞争商品所需资本和劳动数量,发现美国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项目,1947,年,1951,年,出口,商品,进口,商品,进口与出 口,出口,商品,进口,商品,进口与出 口,资本,(美元),2550780,3091339,1.21,2256800,2303400,1.02,劳动,(人,/,年),182.313,170.004,0.93,173.91,167.81,0.96,人平均年资 本 量,13991,18184,1.30,12997,13726,1.06,生产每百万元典型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劳动,(,Leontief Paradox,),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要量,人平均年,资本量,资本(美元),劳动(人,/,年),出 口,2550780,182.313,13991,13726,167.81,2303400,3091339,2256800,170.004,173.91,12977,18184,进口替代,出 口,进口替代,1947,年,1951,年,里昂惕夫之谜,也就是说,,1947,年,美国的进口竞争商品生产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要比出口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多出,3094,。即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的则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由此,里昂惕夫指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生产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这个验证结果,与一般的感觉是不符合的。一般认为,美国资本充足,科技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美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有相对优势,数据验证后,却得出了与结论完全相反的结果:美国事实上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便是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解释,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2.,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3.,技术术差距说,Theory of Technological Cap,4,、需求偏好差异,5,、要素密集性逆转,6,、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新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需求偏好理论,产品周期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代表人物:,格鲁贝尔、克鲁格曼(美国),内容:,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特点:,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具备两个条件:,(相互替代、生产要素相近或相似),形成原因和制约因素,(,3,个方面),(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产业内贸易贸易指数,B=1.0-X-M/(X+M),其中:,X,出口量、,M,为进口量。,产品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1,、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三个时期。,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成熟时期、产品标准化期,2,、三个时期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1,)产品创新时期,技术密集型产品,,创新国出口,模仿国进口,(,2,)产品成熟时期,资本密集型产品,,模仿国出口,创新国和发展中国家进口,(,3,)产品标准化时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新国和模仿国进口,贸易模式图示,需求偏好理论,1,、需求偏好相异理论,在同一价格下,各国消费者即使具有同等购买能力,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原因如下:,地理环境的不同,喜爱偏好的差异,收入水平的差距,各国对商品的需求不同 价格差异 国际贸易,2,、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林德(瑞典),两国的需求偏好一致,他们之间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需求偏好是贸易的基础,而决定的因素是人均收入。,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美国哈佛大学教授),1,、,竞争战略(,1980,),(,Competitive Strategy,),2,、,竞争优势,(,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3,、,国家竞争优势,(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国家竞争优势,1,、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是微观企业竞争优势、中观产业竞争优势和宏观国家竞争优势,的有机整体。既探讨了要素、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又整合了价格因素与非价格因素对竞争优势的决定,又反映了竞争,优势与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波特理论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菱形模型,中,.,(,The,diamondof,national advantage,)。,这四个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及组织,两个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推动阶段 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 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阶段,机遇,企业战略和组织,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政府,钻石系统,与传统的比较优势政府比较,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具有如下特点,前提不同,角度不同,范围不同,性质不同,原因不同,密切联系,评价,发展了传统贸易理论对于在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优势的静态观点,,突破了就单项因素或其简单组合为出发点来展开政府分析的不足。,强调国内因素对于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国家在,决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1.,代表人物:日本小岛清,对外贸易论,2.,说明成本递减下进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与方法。,3.,达成协议的条件:,(,1,)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与地区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产品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能生产。,(,2,)作为协议性分工的商品,应该是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商品。,(,3,)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X,或,Y,商品的利益差别不大。,4,、示意图,I,国,成本,X,商品,X,1,X,2,国,X,2,成本,X,商品,数量,国,成本,Y,商品,Y,1,国,Y,1,Y,2,数量,成本,Y,商品,第五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二、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化,国际分工的类型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与地理方向,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其国际贸易利益,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国际分工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和对外贸易方式,三、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实现的条件,思 考 题,1,、简述“比较成本说”的基本思想,并谈谈中国如何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3,、给定某国某些产业的商品进出口数据,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并进行竞争优势分析。,商品名称,出口额,进口额,新鲜水果,65,54,玩具,56,680,轿车,700,200,电视机,300,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