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2971711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篇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概念:,过电压,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可能危及绝缘的各种高电压,绝缘配合,-,确定各种设备应有的绝缘水平,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研究各种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发展过程、影响因素、防护措施等。,第,7,章 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波的传播过程,图,7-1,波颜均匀无损导线传播示意图,必须用分布参数电路分析,线路上电压、电流是距离和时间的函数,图,7-2,电压波沿线路的分布,即:,7.1,波沿均匀无损单导线的传播,一、波动方程及其解,图,7-3,均匀有损单导线分布参数等值电路,图,7-4,均匀无损单导线分布参数单元等值电路,均匀有损单导线分布 参数等值电路,忽略对地电导、导线电阻,均匀无损单导线分布 参数等值电路,由图可得:,推导可得:,-,波动方程,解得通解:,注:前行波,沿,x,轴正向传播;反行波,沿,x,轴反向传播,简记为:,二、波速 波阻抗,波速,电缆:,架空导线:,H/m,F/m,其值决定于导线周围的介质,波阻抗,单位:,特点:其值决定于导线周围介质和几何尺寸,与线路长,度无关(电压波与电流波之间的一个比例常数),不产生能量损耗,单导线:,Z=500,,考虑电晕影响,取,Z=400,分裂导线:取,Z=300,架空线路:,电缆:,L,0,小,,C,0,大,Z=1050,7.2,行波的折射和反射,不同波阻抗的线路连接点,节点,行波的,折射,和,反射,行波投射到节点时,电磁能量重新分配,节点处出现电压(电流),折、反射,一、折射系数和反射系数,无穷长直角波,u,1f,沿线路,Z,1,传向线路,Z,2,-,电压反射系数,-,电压折射系数,u,1f,图,7-5,波从线路,1,传向线路,2,二、几种特殊端接情况下的波过程,(,一,),线路末端开路,图,7-6,线路末端开路时波的折、反射,v,1,u,1f,u,1b,A,i,1f,i,1b,v,1,A,(a),电压波形图,(b),电流波形图,(,二,),线路末端短路,图,7-7,线路末端短路时波的折、反射,v,1,i,1f,i,1b,A,u,1f,u,1b,v,1,A,(a),电压波形图,(b),电流波形图,(,三,) Z,2,Z,1,图,7-8 z,2,Z,1,图,7-9 z,2,z,1,时电压和电流折、反射波形图,A,U,1f,v,1,Z,1,Z,2,A,i,1f,v,1,Z,1,Z,2,i,1f,v,1,v,2,i,2,i,1b,A,U,1f,v,1,v,2,u,2,u,1b,(a),电压波形图,(b),电流波形图,三、集中参数等值电路(彼得逊法则),u,1f,图,9-10,波从线路,1,传向线路,2,已知波通过节点后各线路上,Z,2,的折射电压:,求,Z,2,的折射电压时,可将其转化为集中参数的等值电路来分析:,2u,1f,Z,1,Z,2,等效电源,u,2,图,9-11,彼德逊等值电路,彼德逊等值电路:,等效电源,电源电压,2u,1f,电源内阻为,Z,1,图,7-11,线路接有集中参数的彼德逊等值电路,适用范围:,节点后各线路无反射波(或反,射波未到考查点),线路中接有集中参数的元件,四、波通过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一)波通过串联电感,据彼德逊等值电路有:,图,7-5,波通过串联电感,解得:,Z,2,上的折射电压,-,线路时间常数,线路,1,中的反射电压波:,t=0,线路,2,上折射电压上升速率(陡度)最大值:,可见,最大陡度与,Z,2,和,L,有关,,L,越大,陡度降低越多,(二)波通过并联电容,据彼德逊等值电路有:,解得:,图,7-6,波通过并联电容,因:,有:,-,线路时间常数,-,线路时间常数,Z,2,上的折射电压:,线路,2,上折射电压上升速率(陡度)最大值:,可见,最大陡度与,Z,1,和,c,有关,,c,越大,陡度降低越多,t=0,线路,1,中的反射电压波,:,7.3,行波的多次折、反射,多种不同波阻抗线路连接,在连接点(节点)之间出现波的多,次折、反射,分析方法:网格图法,u,0,Z,0,A,Z,1,Z,2,B,L,图,7-14,计算波的多次折、反射的网格图法,结点,A,、,B,折、反射系数:,经过,n,次折反射,线路,2,上电压,n, (,t, ,),可见入侵波为无穷长直角波时:,线路上电压最终值与中间线段无关,由初值向最终变化过程中,线路上电压波形与,z,0,有关,将各参数表达式代入,得:,图,7-15,1,2,0,时,u,2,波形图,若,1,2,0,各次折射电压均为正值,,u,2,逐次叠加增大,,但增幅越来越小,最终趋于稳定值。,图,7-16,1,2,0,时,u,2,波形图,若,1,2,0,各次折射电压值正、负交替出现,,u,2,波形振荡变化,但振幅越来越小,最终趋于稳定值。,7.4,波在多导线系统中的传播,n,导线系统,每根导线对地电位决,定于系统中所有导线上的电荷,静电场的麦克斯韦尔方程,q,k,-k,导线单位长度所带电荷,-k,导线自电位系数,-k,、,n,导线间互电位系数,图,7-17 n,根平行导线及其镜像,(,),-k,导线自波阻抗,(,),-k,、,n,导线间互波阻抗,电位方程等式右侧各项同乘以,-k,导线电流,若线路中同时存在前行波和反行波时,则有:,多导线系统波过程分析:,列出电位方程,,加入边界条件求解,例,1,如图示雷击杆塔顶,求线路绝缘所受的过电压,解:,两导线系统,电位方程:,边界条件,:,i,2,=0 (,导线,2,对地绝缘),可得:,-,耦合系数,图,7-18,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耦合系数,线路绝缘承受的过电压:,例,2,平行多导线系统的等值波阻抗,U,0,Z,13,Z,11,Z,33,Z,22,Z,12,Z,23,U,3,U,2,U,1,图,7-19,波沿三相导线同时传播,i,i,3,i,2,i,1,因三相线路对称,即有:,波同时作用于三相电路时,三相等值波阻抗,引起能量损耗的,因素,有:,1),电阻(包括:导线电阻和大地电阻);,2),电导(包括:线路绝缘泄漏电导与介质损耗),3),冲击电晕。,7.5,波在有损线路上的传播,一、线路电阻和电导的影响,引起波的衰减和变形,线路参数满足:,仅有衰减,不会变形(幅值变,形状不变),-,无畸变条件,图,7-20,有损导线分布参数等值电路,二、冲击电晕对导线波过程的影响,冲击电晕,-,雷电压在导线上产生的电晕,影响,3-,使行波波速减小(,0.75C),影响,4-,使行波波阻抗减小,2030%,K,0,-,无电晕时导线耦合系数,决定于导线和避雷线的几何尺寸,相对位置,影响,1-,使导线等值半径增大,导线和避雷线的耦合系数增大,K,1,-,电晕校正系数,影响,2-,使行波衰减和畸变,图,7-21,冲击电晕引起波的衰减与变形,7.5,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变压器绕组遭受线路传入的过电压作用,使绕组中产生电磁振荡过程,-,绕组中的波过程。,导致:主绝缘过电压,纵绝缘过电压。,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与下述因素有关:,1),绕组的接法,星形,(Y),或三角形,(),;,2),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或不接地,),;,3),进波情况,(,一相、两相或三相进波,),。,一、单相绕组中的波过程,简化等效电路:,假定电气参数在绕组各处均相同(即绕组均匀);,2),忽略电阻和电导;,3),不单独计各种互感,而把它们的作用归并到自感中,图,7-22,单相绕组的等效电路,图,7-23 t=0,瞬间绕组等效电路,a.,绕组的初始电位分布,距首端,x,处,电容,k,0,/dx,上电荷:,电容,c,0,dx,上电荷:,由上二式可得:,-,绕组特征系数,其通解为:,A,、,B,常数,由边界条件决定,末端接地,边界条件: 得:,(,1,),末端开路,边界条件: 得:,(,2,),图,7-24,不同,下 绕组电位起始分布,(a),绕组末端接地,(b),绕组末端开路,可见,时,,(,一般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与否,对初始电位影响不大,初始电位,最大梯度,出现在绕组首端,-,平均电位梯度,下降,最大电位梯度下降,起始电位分布的均匀性改善,。,从降低陡度要求,,越小越好。,波到达绕组首端瞬间,其对来波的影响,可用一等值电容来表示,C,T,。,变压器的入口电容,C-,绕组总的对地电容,F,K-,绕组总的纵向电容,F,额定电压,(,kV,),35,110,220,330,500,入口电容,(,pF,),500,1000,1000,2000,1500,3000,2000,5000,4000,6000,变压器入口电容值,t,b.,绕组的稳态,(,t,),电位分布,末端接地,电位分布,决定于绕组单位长度电阻,末端开路,绕组各点电位相等,0.2,0.6,0.4,0,0.8,1.0,0.2,0.4,0.6,0.8,1.0,0.2,0.6,0.4,0,0.8,1.0,0.2,0.4,0.6,0.8,1.0,t,图,7-25,振荡过程中绕组的电位分布,(,a),绕组末端接地 (,b),绕组末端开路,C .,振荡过程中绕组的电位分布,绕组末端接地:,最大电位出现在距首端,l/3,处,其值可达,1.4U,0,绕组末端开路,:,最大电位出现在末端,其值可达,1.9U,0,结论:,(,1,) 振荡过程中最大电位:,末端开路时出现在绕组末端,其值可达,1.9U,0,绕组末端接地:出现在距首端,l/3,处,其值可达,1.4U,0,(,2,) 振荡过程中最大电位:,末端接地(或开路)均出现在绕组首端,其值为:,(,3,) 振荡过程与入侵波的幅值、波形有关,波头越陡,振荡过程越激烈,绕组各点的最大电位及电位梯度越高。,二、变压器对过电压的内部防护措施,思路:改善变压器绕组电容参数,使起始电位分布和稳态电位分布接近,减弱振荡过程。,(,一,),补偿对地电容电流(横向补偿),采用静电屏、静电环、静电匝措施,以补偿对地电容,C,,以使纵向电容,K,上电压降均匀,从而使起始电位分布均匀化,图,7-,电容补偿原理图,(,a,)全补偿 (,b,) 部分补偿,(,二,),增大纵向电容(纵向补偿),原理:,加大纵向电容,K,0,值,使对地电容,C,0,的影响相对减小,使绕组起始电位分布均匀化(沿绕组压降线性化)。,方法: 采用纠结式绕线(纠结式绕组),三、三相绕组中的波过程,(,一,),星形接法中性点接地,(Y,0,),可视为三个独立的末端接地的绕组,按单相绕组波过程处理,(,二,),星形接法中性点不接地,(Y),如果三相同时进波,与末端绝缘的单相绕组的分析方法相同,中性点处的最大电压可达首端电压的两倍左右,仅有一相进波,因绕组对冲击电压的阻抗远大于线路波阻抗,可视线路波阻抗为,0,,未进波相绕组首端可视为接地,据此分析可知:中性点稳态电压为,U,0,/3,最大电压,2/3 U,0,(,三,),三角形接法(),单相进波:导线,1,进波时,导线,2,、,3,可视为接地,,振荡中最大电压在绕组中部,数值接近,2U0,四、波在变压器绕组间的传递,(,一,),静电感应(电容传递),通过绕组之间的电容耦合而传递过来。,只要用一只阀式避雷器,FV,接在任一相出线端上,就能为整个,三相绕组提供保护。,(,二,),电磁感应(磁传递),因磁耦合产生。,只是在低压绕组进波时,才有可能在高压绕组中引起危险。,依靠紧贴每相高压绕组出线端安装的三相避雷器对过电压进行,保护。,四、波在变压器绕组间的传递,(,一,),静电感应(电容传递),通过绕组之间的电容耦合而传递过来。,只要用一只阀式避雷器,FV,接在任一相出线端上,就能为整个,三相绕组提供保护。,保护。,(,二,),电磁感应(磁传递),因磁耦合产生,。,只是在低压绕组进波时,才有可能在高压绕组中 引起危险。,依靠紧贴每相高压绕组出线端安装的三相避雷器对过电压进行,6.7,旋转电机绕组中的波过程,等值,电路,和,简化电路,如图,6-48,和图,6-49,旋转电机绕组中的波过程与输电线路相似。,用平均波阻抗和平均波速表示绕组的波过程。,波阻抗,Z,与电机的容量、额定电压和转速有关。,Z,随容量的增大而减小、岁额定电压的提高而增大。,波速,v,随容量的增法而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