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植物病害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242968587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2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植物病害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8植物病害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8植物病害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 植物病害概述,1.,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遭受病原生物的侵袭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致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程劣,甚至全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2.,病程的概念:植物发病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简称病程。,注意:有无病理变化过程是识别植物病害的重要标志。,苹果褐斑病,杨树冻害、日灼图,日灼,冻害,一、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一)基本概念,1.,病原,的概念: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2.,寄主,的概念:被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3.,侵染性病原的概念: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称侵染性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藻类、线虫、螨类等。,杨树花叶病,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5.,非侵染性病原:不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称非侵染性病原。如温度过高引起灼伤;低温引起冻害;土壤水分不足引起枯萎;排水不良、积水造成根系腐烂,直至植株枯死;营养元素不足引起缺素症;还有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农药使用不当等。,(二)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园间常先出现中心病株,在园间可以传播蔓延,有从点到面扩展危害的过程。需注意的是:侵染性病害既有病状又有病症。,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在园间不能传播蔓延。常大面积成片发生,全株发病。需注意的是:非侵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无病症。,需特别注意的是:能否相互传染、有无侵染过程是识别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重要标志。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营养失调,二、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一)病害的症状,1.,症状的概念: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2.,病状的概念: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3.,病症的概念:病症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需注意的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状,而病症只在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较明显;病毒、植原体和类病毒等引起的病害无病症;线虫多数在植物体内寄生,一般体外也无病症;非侵染性病害也无病症。,油茶炭疽病,油茶炭疽病危害状,(二)症状的主要类型,症状表现在植物病害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常见有以下类型:,1.,黄化,2.,花叶,3.,斑点,4.,炭疽,5.,溃疡,6.,腐烂,7.,枯梢,8.,枯萎,9.,畸形,10.,疮痂,11.,肿瘤,12.,丛枝,13.,流脂或流胶,14.,粉霉状物,15.,锈粉,16.,点状物,17.,菌脓,油茶饼病,杨树黑斑型溃疡病,杨水泡型溃疡病,松针褐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发黄渐变褐软腐。球茎内部腐败,产生白色粘稠的糊状物,仙客来软腐病,油茶软府病,根腐病辣椒 番茄,黄瓜灰霉病,角斑,根腐病,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防治方法,1.,精选品种:,2.,种子、插穗消毒:,3.,苗床土壤消毒,每亩用,38%,恶霜嘧铜菌酯,30ml,均匀喷施于地表翻入土中,或用,30%,甲霜恶霉灵均有良效,且可兼治,猝倒病,、,立枯病,。,4.,田间管理,:,5.,药剂防治。,用,30%,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QQ,丰壮苗威,800,倍液喷雾或土壤处理。,发病时:可用,30%,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株;或,38%,的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灌根。,6.,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白纹羽病,(,葡萄,),苹果 梨,煤污,(,烟,),病,兔丝子,桑寄生,第二节 林木病原原核生物及其所致病害,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它的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但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包括细菌、放线菌和菌原体等。,种子和苗木病害,苗木猝倒病,1,分布与危害,:,广布,危害严重,寄主多,以针叶树为主,.,2,症状,:,因发病时期不同,出现,4,种症状类型,.,3.,病原,:,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类,.,非侵染性,:,水分,温度不适,.,侵染性,:,Fusarium,solani,;,F.oxysporum,Pythium,debaryanum,; P.,aphanidermatum,Rhizoctonia,solani,Alternaria,tenuis,弱寄生菌,土壤习居菌,.,Damping,off caused by,Fusarium,种子发芽时根茎交界部位发生病变后倒伏,4.,病害发展规律,病害的发展和以下情况有关,:,1),前作感病,2),雨天操作,3),圃地粗糙,4),肥料未腐熟,5),播种不及时,5.,防治措施,1),选好圃地,:,避开菌源,;,注意排水条件,.,2),土壤消毒,:,杀灭或抑制病菌,.,3),合理施肥,:,有机肥为主,;,基肥为主,;,有机肥应腐熟,.,4),细致整地,:,避免土壤板结,.,5),及时播种,:,过早,种子易腐,;,过晚,苗木出土后恰逢病菌侵染适期,.,6),药剂预防,:,根据当地病菌的优势种类确定药剂种类,.,7),药剂防治,:,施药土或喷药,.,叶部和果实病害,叶果病害的症状类型,叶斑、炭疽、白粉、锈病、煤污、黄化、花叶、畸形、毛毡病等。,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螨类。,多数症状类型都与某类特定的病原有密切联系。,叶枯病,大苗新移植后多发,白粉病类,powder,mildow,松针锈病,月季黑斑病,姜菊白粉病,叶锈病类,leaf rust:,菊花锈病,叶片上出现浅黄色小斑点,背形成黄褐色至深褐色的疱状突起,病斑组织最后枯死,受害叶萎谢,。,三,.,叶果病害的防治,叶果病害的防治主要在幼苗,幼林,果树,经济林木以及行道树和公园树木上进行,.,叶果病害的防治措施,:,1.,清除侵染来源,2.,喷药保护,:,根据病害的侵染规律,喷洒周到,.,避免药害,.,3.,林业技术措施,:,如合理密植,修枝,降低林内湿度,.,4.,抗病育种,:,如杨树黑斑病的防治,.,林木枝干病害,枝干病害的,症状类型,干锈、溃疡、丛枝、枯萎、瘤肿等。,枝干病害的,病原,:,非侵染因素:低温、干旱、日灼等,侵染因素:真菌、细菌、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干锈病类 (,stem rust),大多转主寄生,病害多年生。,潜育期长。数年完成一个侵染循环。,柱锈菌类(,Cronartium,),担孢子的形成和侵染要求高的湿度和偏低的温度。,防治:,1.,检疫,2 .,避免将易感病树种种植于易发病的生态区。,3.,选育抗病品种,4.,用松焦油原液和不脱酚洗油涂干,或用,300ppm,内疗素注射皮部治疗。,5.,成林后及时修枝、间伐、通风透光。,干锈病类,stem gall rust,梭形锈病,fusiform,rust,栗疫病,chestnut blight,柑橘溃疡病,核桃楸枝枯病,(,Melanconium,jugandinum,),溃疡病类的防治,改善林木的生长条件,加强栽培管理以提高林木的生活力是防治溃疡病的根本措施。,消除诱因。,预防和及时保护伤口。,化学防治辅助治疗。,丛枝病类,(witches broom),病原:主要是类菌原体和真菌。,系统侵染。在带病植物组织生病植株上越冬。,传播:昆虫;接穗、插条、根蘖等繁殖材料。,防治:选用无病繁殖材料;防治媒介昆虫;四环素药物处理;选用抗病品种。,榆树枯萎病,(,Ceratocystis,ulmi,),榆树枯萎病,(,Ceratocystis,ulmi,),栎树枯萎病,Ceratocystis,fagacearum,3,2,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二)植物检疫的任务,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有个方面:,1.,禁止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国内输出。,2.,将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予以清除。,3.,当危险性病虫害及杂草传入新的地区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就地消灭。,第二节 林木病原原核生物及其所致病害,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它的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但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包括细菌、放线菌和菌原体等。,一 、 病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少数为球状。有细胞壁。大多有鞭毛,无芽孢,细胞壁外有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有些细菌中,还有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称为质粒,它编码控制细菌的抗药性、育性或致病性等形状。依革兰氏染色反应分为两类。,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按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1994,),原核生物界分为,4,个门,,7,个纲,,35,个组群。区分组的依据是菌体形态特征、能源及营养利用特性、活动性、革兰氏染色反应、芽孢或外生孢子特点、对氧的需求等表型特征等,近年来还增加了细胞壁成分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DNA-DNA,杂交以及,rRNA,序列分析等内容。,4,个门分别是:薄壁菌门(,Phylum,Gracilicutes,),、厚壁菌门(,Phylum,Firmicutes,)、软壁菌门(,Phylum,tenericutes,)和疵壁菌门(,Phylum,Mendosicutes,).,其中前,3,个门与植物病害有关。,病原细菌的类群,分属于薄壁菌门和厚壁菌门的,18,个属。,薄壁菌门有,12,个属,其中较重要的有,7,个属: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布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黄单孢杆菌属,(,Xanthomonas,),,木质部小菌属,(,Xylella,),(以前称为类立克次氏体或木质部难养菌,可培养),.,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以前称为类细菌或韧皮部难养菌,不能培养)。,厚壁菌门有,6,个属:较重要的有,2,个属: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植物病原细菌的属和种,区分属的依据:,形态特征和培养形状:菌体形状与大小、鞭毛、荚膜、芽孢,在固体和液体培养中的形态特征和色素的产生,.,生化性状:革兰氏染色反应,细胞壁结构与组分,色素和毒素的生化性状、抗原性、代谢类型、对碳源氮源和大分子物质的利用能力与分解产物等。,遗传形状:,DNA,中的,G+C mol%,、寡聚核苷酸序列、以及,DNA-,rRNA,杂交的同源性等。,原核生物的种及种下分类单元,原核生物“种”的概念比动物和植物的“种”概念要模糊得多,因为形态差异不大,“性”的概念也很难应用到分类中。,在细菌“种”的下面,也可以根据寄主范围、生理生化形状、血清学反应、噬菌体反应等进一步区分为“亚种”、“致病变种”、“生化变种”、“血清变种”和“嗜菌变种”等。,致病变种(,pathovar,简称,pv,.,),:,在种下以寄主范围和致病性差异为依据划分的组群。例如,,Pseudomonas,syringae,pv.mori,是,P.,syringae,寄生在桑树上的组群。,杨树根癌病,87,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类菌原体及其所致病害,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 MLO),是属于软壁菌门的原核生物,包括螺原体属(,Spiroplasma,)和植原体属(,Phytoplasma,),.,约有,300,种高等植物发生了类菌原体病害,重要的有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桑萎缩病等。,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MLO,,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多形态质粒。无细胞壁,仅以厚度约,10,纳米单位的膜所包围。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状多样,大多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一般直径为,250400,纳米。,类菌原体的基本特性,无细胞壁,只有单位膜组成的原生质膜包围,在寄主细胞内为球形或椭圆形,繁殖期可以是丝状或哑铃状。螺原体属的菌体为螺旋形。,植原体属目前尚不能人工培养,螺原体属则能培养。螺原体属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状的菌落。,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四环素敏感。,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的筛管和伴胞细胞内,偶尔也在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发现。,泡桐丛枝病,枣疯病,病,枝纤细,从状,叶片小而萎黄。,类菌原体病害的症状和侵染循环,症状:,黄化、丛枝、萎缩和韧皮部坏死,。丛枝上的叶片常表现失绿、变小、发脆等特征。丛枝上的花有时转变为叶,后期果实往往变形。,病程:通过轻微伤口侵入 。潜育期较长。菌体通过韧皮部组织先向下,再向上,增殖到一定浓度时表现症状。,传播:叶蝉、木虱等昆虫;菟丝子;嫁接。,侵染来源:生病植株,传病昆虫,接穗、插条、种根等繁殖材料。,类菌原体病害的防治,严格挑选无病的繁殖材料;对于怀疑有病菌的繁殖材料用高温消毒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用组培苗。,防除传病昆虫。,选育抗病品种。,用四环素处理病苗和繁殖材料。,林木病原病毒及其所致病害,病毒(,virus,)是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病毒的复制依赖于寄主的蛋白质合成系统,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靠脂蛋白双层膜定位在寄主细胞内的位点上。,病毒在林木病害上的重要性较小。杨树花叶病是林木上的重要病害。,病毒的一般性状,病毒是细胞内专性寄生物,但寄主范围一般较广。体积比细菌小得多,其大小一般约,10-30nm,。,病毒的形状可分为等轴的和不等轴的两类。等轴的为球形(多面体),不等轴的为杆状和纤维状。,寄生于植物上的病毒所含核酸绝大多数为,RNA,少数为,DNA.,病毒病的症状和诊断,病毒病绝大多数是,系统侵染,的,但病毒很少进入种子,根尖和梢尖的组织也可能不带毒。发病后一般表现为,系统症状,。无病征出现。,病毒病的症状类型:,叶片变色;畸形;生长停滞,。,病毒病的诊断:症状观察;人工诱发试验。,病毒种类的确定:病毒的传染方式、寄主范围、血清反应、病毒粒体的形态、核酸类型、核酸含量、核酸分子量,核酸序列分析,以及其他一些理化特性(失毒温度、稀释限点、体外保毒期)等。,月季花叶病,病毒病的侵染循环及防治,侵入途径:轻微伤口。侵入后依靠寄主的运输机制被动扩展。潜育期较长。,传播方式:接触传播;嫁接传播;宿主动植物传播,如昆虫、螨、线虫、菟丝子、真菌等。传播病毒的昆虫主要是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种类,如蚜虫、叶跳蝉。,侵染来源:生病植株;植物繁殖材料;媒介昆虫。,防治途径:基本与植物菌原体病害相同,除了四环素药物防治以外。,臭椿花叶病,林木线虫病害,线虫属圆虫动物门线虫纲(,Nematoda,).,整个发育分卵、幼虫和成虫几个时期。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一般经三次脱皮变为成虫。,植物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的。按寄生的方式,可分为外寄生和内寄生两类。,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和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是重要的林木病原线虫。,线虫与其他病原在一起常使病害比单独一种严重得多(复合侵染)。如穿孔线虫(,Radopdolus,similis,)与尖孢镰刀菌香蕉专化性(,Fusarium,oxysporum,f. sp.,cubense,)之间存在联合作用。,黄瓜根结线虫病,寄生性种子植物,常见的有桑寄生(,Loranthaceae,)和菟丝子科(,Cuscutaceae,),.,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严格寄生物。根据对寄主的依赖性不同分为半寄生种子植物(如桑寄生科)和全寄生种子植物(如菟丝子科)。,菟丝子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