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董仲舒与汉代哲学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242966722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讲董仲舒与汉代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七讲董仲舒与汉代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七讲董仲舒与汉代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董仲舒与汉代哲学,1,第一节概说,一、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二、汉代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2,一、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韩非子五蠹:“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居马上得之,安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晋卿,为赵襄子所灭)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周穆王封秦的祖先造父于赵城)。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祖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3,新语无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七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5,二、汉代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尚书洪范、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胜: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6,吕氏春秋应同:“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系辞上: “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7,第二节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汉书董仲舒传:“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三个具体问题:,1、“三代受命,其符安在?”;,2、“灾异之变,何缘而起?”;,3、“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8,一、“天人感应”的宇宙论体系,1、宇宙的结构,2、天道与人道,3、天人感应,9,1、宇宙的结构,“臣闻天者,群物之祖也,故徧覆包含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汉书董仲舒传),“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相生),“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是故阴阳出入,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天地阴阳)”,10,五行间架的时空次序,空间:木居东,火居南,金居西,水居北,土居中央。,“天柱地维” 。,时间:木主春气,火主夏气,金主秋气,水主冬气。土兼主四时。,“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五行之义),11,2、天道与人道,。,第一、天哺育万物,表现了天的仁德之性,“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王道通三),12,天覆育万物,“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暖暑清寒,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四时之副),又:“天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汉书本传),13,第二、阴阳二气体现着世间的人伦关系,“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汉书本传),“明阴阳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天地阴阳),14,阳居实而阴居虚,“阴者阳之助也,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天辨在人),“阳始出,物亦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尊阴卑),“天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阴阳位),“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皆为其上阴。”(阳尊阴卑),15,阳主阴从,“贵者居阳之所盛,贱者居阳之所衰。不当阳者,臣子是也,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天辨在人),“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基义),“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同上),16,第三、五行体现了父子之道,“比相生”: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间相胜”: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五行之义),“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也。由此观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天之经也,此之谓也。”(五行对),17,道出于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王者从天意以从事”。尧舜等先王皆“受命于天而王天下”。(见尧舜汤武),“圣人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无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对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对策),“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对策),18,经与权,“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夫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域。不在可以然之域,故虽死亡,终弗为也。”(玉英),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权,谲也(有所变化),尚归之以奉巨经耳。”(玉英),19,3、天人感应,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春秋应天而作新王之事,时正黑统,王鲁,尚黑,绌夏,亲周,故宋。”,同类相动:,“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20,二、人性论和伦理思想,1、人性论,2、伦理思想,21,1、人性论,“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实性),22,性的内容,“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栣,与天道一也。”(深察名号),“栣众恶于内,弗使得发于外者,心也。故心之名栣也。”(深察名号),“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同上),“正名号者于天地。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深察名号),23,人性的善恶问题,“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实性),“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实性),24,王教之必要性,“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今案其真质,而谓民性已善者,是失天意而去王任也。万民之性苟已善,则王者受命,尚何任也?”(深察名号),25,性善之义,深察名号:“天生民有大经,言性者不当异。然其或曰性也善,或曰性未善,则所谓善者各异意也。”,又:“性有善端,动之爱父母,善于禽兽则谓之善。此孟子之善。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谓善。此圣人之善也。吾质之命性者异孟子。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已善。吾上质于圣人之所为,故谓性未善。”,26,性三品说,实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深察名号),27,2、伦理思想,、义利,志功关系,“正其谊(宜,义也)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本传),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篇:“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身之养(莫)重于义),“今人大有义而甚无利,虽贫与贱,尚荣其行以自好而乐生”(同上),“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精华),28,、仁义关系问题。,“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仁义法),“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同上),又:“仁大远,义大近。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仁主人,义主我也。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同上),29,三、正名思想,号与名:,“名众于号,号其大全。名也者,名其别离分散也。号凡而略,名详而目。目者,徧辨其事也。凡者,独举其大也。享鬼神者号一,曰祭。祭之散名,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猎禽兽者号一,曰田。田之散名,春苗,秋蒐,冬狩,夏狝。无有不皆中天意者。是故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深察名号),30,名号皆合天意之根据,“人之为人本于天。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为人者天),“道莫明省身之天。”(同上),31,名号达天意,“治天下之端在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名者,大理之首章也。録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可知,逆顺自著,其几通于天地矣。古之圣人,謞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施命,谓之名。名之为言鸣与命也,号之为言謞而效也。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也。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名则圣人所发天意,不可不深观也。”(深察名号),32,名生于真,“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故百讥有黮黮者,各反其真,则黮黮者还昭昭耳。”(深察名号),“今世暗于性,言之者不同。故不反性之名?性之名非生与?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质朴)。诘性之质与善之名,能中之与?既不能中矣,而尚谓之质善,何哉。”(同上),33,四、社会政治思想和历史观,、君权神授(“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由阳居实,阴居虚得出“任德不任刑”。,、独尊儒术。,三统三正说:,夏 寅(农历正月) 黑,商 丑(农历十二月) 白,周 子(农历十一月) 赤,(三代) (三正) (三统),五德转移:相克。周、 商、 夏,火、 金、 木,34,思考题,1.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2.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3.董仲舒的正名理论。,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