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1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296467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21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1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1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1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学习目标,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内外的实践情况。,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机制。,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优化学科教学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主动的适应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原教育部长 陈至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是其却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正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学习革命,诞生了知识经济,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人的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应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和反思性、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必要的,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则将教师的“主导作用”改为“指导作用”要更恰当些)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作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于革新传统教学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很深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型的教学媒体提供了课程教学内容表现形式与教材模式的多样化;,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教学媒体扩展为新的教育环境,并引起了教学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导致了整个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人们教育思想、观念和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的改变。,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优化学科教学的需要,为学科教学提供了现代教育观念和背景,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辅助信息。,可以提供多媒体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进行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提供进行教与学的有效工具和手段,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应有助于挖掘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能自觉发现社会需求,能根据需要,自我制定学习目标,能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自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敏锐观察,求异思想,丰富联想,个性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利用信息工具创造作品,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创造个别化学习环境,基础设施(CERNET城域网校园网),平台,资源库,平台,学习者界面,学习者界面,学习空间,通讯,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利用则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生活等)。,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终身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能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批判性学习,(信息分析),创造性学习,(信息重组),综合学习过程,继承性学习,(信息获取),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1)利用资源进行学习;,(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 讨论式的学习;,(5)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1. 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集成性、交互性、个性化、超媒体或超文本性等特点。,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因材施教,有利于教育的个别化和个性化;能够实现教学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能够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够有利于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主动认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有:操练与练习、指导、咨询、模拟、问题求解、游戏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与学,平台+资源,通讯+工具,收集/利用/发现/创作/展示/评价/,讨论/合作,S,S,S,教师,学生,1. 计算机辅助教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重点科研项目,该项目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把语文教育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在小学阶段要求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中学阶段则要求作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其主要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以下简称为主导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1. 计算机辅助教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试验范围从小学到高中,覆盖全国22个省市共500多所中小学校,其影响已扩展至香港、台湾和海外的新加坡等华人区。,在实验效果方面,学生不论在识字、阅读还是在作文教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得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1. 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5年联合从美国引进的工具平台类优秀教学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教师利用该工具平台既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编制与开发课件,又可便于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1996年“中心”推出几何画板的汉化版以来,很快受到数学教师的欢迎,经过“中心”近几年举办多期有关几何画板的应用培训班及部分学校的积极试验,目前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革新的思想已开始为教师们所接受,并已逐渐在全国不少中学的教学中应用和推广(有些学校不仅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而且在物理和化学教学中也在积极试用)。,1. 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几何画板可以为做“数学实验”提供理想的环境。用画板几分钟就能实现动画效果,还能动态测量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通过拖动鼠标可轻而易举地改变图形的形状,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画板让学生作数学实验。这样,就可用新型教学结构取代主要靠教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结构。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主要不是讲什么、怎样讲,而是如何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如何指导学生做实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这样,教师就要由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2. 网络化教育,网络化教育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网络环境下,特别是基于Internet上开展基于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是近来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热点,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研究性学习如下图所示:,主题/目标,网站,资源,课件,资源,素材,资源,网络环境/资源共享/创作工具,调查,分组活动(角色扮演、竞争、设计等),形成/展示作品,意义建构,评价作品,创作作品,2. 网络化教育,实例1:在美国,某初中的学生通过E-mail与科学家及其他学生共同研究“国际北冰洋工程”,通过Internet学生们可以与远在俄罗斯进行北极探险训练的学生共享数据,对探险者们提出问题并接收到反馈信息,由此可以进行他们自己的湖泊研究课程。,实例2:在美国,一个由校长、教师、课程设计人员和图像媒体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计划成立了一个地区性工作人员持续发展工作室,着重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有关信息来源于ERIC和其他国家级信息资源库PEOPLE AS SPEAKERS,资源为学生所用。计划完成后,收集的信息经过比较后又分别发布到网上。,实例3:我国广州天河恒福中学在2000年3月的港粤教育展中推出的生物课芽,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局域网以及每个工作站可接Internet的条件,使用IE5.0浏览器浏览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人人对话”等多种方式,自主地、协作地、多元地体现个性的探究学习,构建网络教学新模式。,3. 教育资源库辅助教学,教育资源库是专门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发的集海量资源、教育教学应用和信息技术使用指导为一体的大型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管理和学习平台,对教师与学生分别起着不同的辅助作用,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表现形式。,3. 教育资源库辅助教学,教育资源库为“整合”提供了一个数字化教育信息环境。,教育资源库可以提高在“整合”过程中所需要高质量的教师素质。,教育资源库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机制,信息技术是整合的物质条件,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整合的实现机制,学习资源扩充是整合的动力机制,教师能力是整合的实施机制,2.1信息技术是整合的物质条件,信息技术是整合的硬件环境建设,信息技术是多元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必备物质条件,信息技术是整合中必须的教学手段,和学习工具,2.1.1信息技术是整合的硬件环境建设,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校园网络建设,校园广播、电视设施的建设,校园远程教育系统设施的建设,校园管理控制系统的建设,2.1.2信息技术是多元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必备物质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决定了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当前,为了整合的有效实施,必须加大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投入的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应提倡利用卫星电视、网络教育等远程资源。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应该尽量地开发和利用观念形态的、隐性的课程资源,立足本地本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的、历史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当然,我们重视整合中课程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所有教师都去开发新的资源,而是要求广大教学工作者适当的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有利工具,广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作为交流手段,促进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地区间、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2.1.3,信息技术是整合中必须的教学手段和学习工具,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2.1.3,信息技术是整合中必须的教学手段和学习工具,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2.2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整合的实现机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课程改革具体还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2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整合的实现机制,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成为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二是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否则网络平台下学习方式是无法实现的。,三是要积极建立以区域为主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城域网,为学校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网络资源,构建适合中学生的学生网站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2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整合的实现机制,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实施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注意学科差异、年级的差异、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注意师生,家长领导观念的转变。,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注意地区发展差异,硬件及网络发展的差异对整合效果和整合方式的影响;注意国家、地方的教育方针政策及中考政策和教育评价对整合的影响;还要注意恰当的引导和监督学生正确合理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尽可能减少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2.3学习资源扩充是整合的动力机制,为解决好整合中的资源问题,第一是“拿来主义”,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第二是购买资源库,国内有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库有一定水平,很多素材能被老师直接使用或稍加改造即可被使用,像K12资源库、科利华、清华同方等;第三是教师自己开发,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再由教师自己开发。利用这三种渠道建设起来的资源库的质和量都是很高的,并在不断修改、更新、交流、共享。,2.4教师能力是整合的实施机制,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决定整合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根本保证。教师会计算机操作,还只是掌握利用进行传播的手段。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才是教师信息素质的主要内涵。教师的教育观念,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素养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能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的整合。,1. 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2.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3.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国际社会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它的“2061计划”中专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并于1996年成立了评价和监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情况的组织。该组织对整合的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并每年发表一个报告,对本年度整合情况进行总结。,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于1998年6月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课题立项。 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除了概念引用了国外的概念外,在具体教学模式方面也向美国学习了很多东西。Web Quest模式就是美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经过引进和本土化之后,迅速成为一种在我国普及化的教学模式。,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经验趋向成熟、独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趋向个性化、协作化,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反思我国近20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对于国外的经验要借鉴和吸取有益的部分,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可以断定,未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路绝不会停止发展,并且它发展的趋势会让整合本身的概念更加丰富。,思考与练习,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你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什么必要性和重要性?,谈谈你对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的理解和看法。,网络化教育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方面,请举例说明网络化教育的优势和意义。,简要说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什么说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整合的实现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