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学》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286597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82 大小: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昆虫学》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森林昆虫学》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森林昆虫学》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园 艺 昆 虫 学,第一章绪 论,园艺昆虫学序论,昆虫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园艺昆虫学的目的与任务,第二章昆虫的形态,昆虫纲特征:,一、体躯左右对称,由一系列含有几要质外壳的体节组成,相邻的节间,以带有一定塑性的节间膜相连。整个体躯,可以明显的区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二、头部有口器,一般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胸部3节,具胸足3对,还常有两对翅;腹部11节,8,9两节有由附肢特化形成的外生殖器。,三、体腔就是血腔,心脏在背面。,四、从幼虫到成虫,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外部和内部变化,即变态。,简言之,昆虫纲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体躯分成明显的头、胸、腹3个体段,具有6足,多数还有两对翅。,第一节昆虫的头部,位于虫体最前端的第一体段是昆虫的头部,常呈半球型,以缢缩的膜质颈部与胸部连接。主要构造包括1个坚硬的头壳、口器、1对复眼、1对触角,有时还有23个单眼。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一、头壳的构造,依据昆虫头壳常见的7条沟或缝,可将它划分为5个域。这7条沟是蜕裂线、颅中沟、额唇基沟、额颊沟、次后头沟,后头沟,颊下沟。,5个大区分别为额唇基区(包括额区和唇基,唇基又可分为前唇基和后唇基)、颅侧区(包括顶和颊)、后头区(包括后头和次后头)、颊下区(可区分为中侧区与口后区)和上唇。,二、头部的感觉器官,(一)触角,1、触角的基本构造,(1)柄节是最基部的一节,常较短。,(2),梗节 是触角的第2节,较小。,(3),鞭节触角的端节,常分成若干亚节,此节在不同昆虫中变化很大。,2、昆虫触角类型,丝 状,:细长,各节近圆筒形,除基部数节外,各节大小相似,见于,竹蝗,等。,刚毛状,:短小如刚毛,基部12节粗短,愈到未端愈细,见于,叶蝉,、,蜻蜓,等。,锯齿状,:鞭节各节端部的一角向外突出,形如锯齿,见于,叩头虫,等。,球杆状,:基部若干节细长,近端部数节逐渐膨大,见于,蝶类,。,锤 状,:类似棒状,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杆状部分也较短,状如锤子,见于一些,甲虫,。,栉齿状,:除基部两节外,其余各节向一边伸出如细枝,状如梳子,见于,花萤,。,羽毛状,:除基部两节外,其余各节向两侧伸出2根细枝状物,渐向端部渐短,形同羽毛,见于,蛾类雄虫,。,环毛状,:除基部两节外,其余各节环生细毛,见于,蚊类雄虫,。,念珠状,:鞭节各节呈球形,状如串珠,见于,白蚁,。,鳃片状,:未端数节扁平如片状并折叠在一起,可以开闭,状如鱼鳃,见于,金龟子类,。,膝 状,:触角柄节特别长大,梗节较小,鞭节各节大小相似,鞭节与梗节间成膝状弯曲,见于,蜜蜂,等。,具芒状,:触角短,一般3节,未端膨大,上有1根侧毛,称,触角芒,,芒上有时还着生细毛,见于,蝇类,。,昆虫触角的类型,3、触角的功能,触角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其表面具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昆虫觅食、求偶、避敌等重要生命活动所必需。由于昆虫触角的变化类型多,是常用的分类特征。,(二)眼,1、复眼,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或稚虫所具。具尾目等昆虫、穴居及寄生性昆虫的复眼退化或消失。,2、单眼,昆虫的单眼包括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它们只能感受光线的强弱与方向而无成像功能。,(1)背单眼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所具。,(2)侧单眼仅为全变态类幼虫所具有,常17对。其数目与排列方式对幼虫的分类与区别有较大用途。,(三)口器,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种类、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其特异类型:,1、咀嚼式口器,2、刺吸式口器,3、虹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第二节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二体段,由3节组成,依次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下方各着生1对附肢,即前足、中足和后足。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常各具有1对翅,即前翅及后翅。胸部坚硬,连接紧密,内骨骼上着生有强大的肌肉,利于支撑和支持足和翅的运动,所以胸部是昆虫运动的中心。,一、胸部的构造,昆虫的每一胸节都由背板、侧板、腹板所组成。,二、足,(一)足的构造,1、基节是第一节,短而粗,但捕食性的种类前足基节一般较长。,2、转节常为最小的一节,少数昆虫又分为两节。,3、腿节长而大,通常是最大的1节,能跳跃的昆虫,腿节特别发达。,4、胫节通常细而长,常具刺,端部常有能活动的距。,5、跗节由1-5个小节组成,形状及被毛等变化较大。,6、前跗节即末跗节端部的1对爪和1个中垫。,(二)足的类型,1、步行足,2、跳跃足,3、捕捉足,4、开掘足,5、游泳足,6、抱握足,7、携粉足,8、攀握足,三、翅,(一)翅脉,1、脉相:翅脉在翅上的分布型式称为脉相,2、翅的分区用各部分名称,3、昆虫翅的模式脉相,(二)、翅的类型,1、膜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蜻蜓、草蛉、蜂的前后翅、蝗虫的后翅等。,2、鳞翅膜质,因密被鳞片外观多不透明;如蝶、蛾的翅。,3、鞘翅全部硬化,坚硬,主要用于保护后翅与背部;如鞘翅目昆虫的前翅。,4、覆翅革质,多不透明或半透明,主要起保护后翅的作用;如蝗虫、叶蝉类的前翅。,5、半鞘翅其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大多数蝽类的前翅。,6、毛翅,7、缨翅,8、棒翅,(三)翅的联锁,1、翅缰型后翅基部1,3,根长刚毛(翅缰)钩挂于前翅腹面,Cu,脉上的短刚毛列或鳞毛上。,2、翅轭型前翅后缘基部的指状突挟持后翅前缘。,3、翅钩型后翅前缘中部的钩列下挂于前翅后缘的卷褶上。,4、翅褶型后翅前缘的耳状卷褶钩于前翅的卷褶上,5、翅贴型后翅肩区扩大贴附于前翅后缘下。,第三节昆虫的腹部,腹部是昆虫体躯的第3体段,以节间膜与胸,部相连,一般由9,11,节外加1个尾节构成,其,内部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末端有外生殖器,所以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一、腹部的构造,二、腹部的附器,(一)雌性外生殖器,(二)雄性外生殖器,三、其他附器,(一)尾须,(二)腹足,第三章昆虫体内器官和功能,第一节昆虫的体壁,昆虫的体壁是体躯最外层的组织,由皮细胞层及其分泌物组成,担负眼肤和骨骼两种功能,又称外骨骼。它既能保护内脏,又能防止失水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和外物的侵入;体壁及其内陷而形成的内骨骼,又用以附着肌肉和各种感觉器官;未硬化的表皮层,对体躯的弯曲和伸缩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而在新表皮形成过程中或是铁饥饿情况下,内表皮可溶化重新吸收,是供应生化合成所需原料的贮存体之一;一些皮细胞可特化成各种感觉器和附腺。,一、体壁的构造,昆虫的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可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二、表皮的化学成份,(一)几丁质,昆虫表皮的主要成分之一,占表皮干重的25%40%。,(二)蛋白质,是昆虫表皮各层的主要成分,约占表皮干重的一半以上,一般来说,未硬化的表皮所含蛋白质种类较多,蛋白质成分随昆虫的发育阶段而变化。,(三)脂类,主要以蜡的形式存在于上表皮中。,(四)多元酚及其氧化酶,(五)色素,昆虫表皮中含有各种色素,如黑色素、类胡萝卜素和嘌呤衍生物等,第二节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及其相关的唾,腺。其功能是借消化酶的作用,将摄入的大分,子及颗粒食物分解成能为肠壁吸收进血液的简,单成分,同时排除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和生理,代谢废物。,一、消化道,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包括咽喉、食道、嗉囊、前胃、贲门瓣,昆虫的胃,分泌消化酶,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场所,排除食物残渣,从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以维持体内不分的平衡,二、唾腺,唾腺是开口于口腔中的多细胞腺体,按开,口位置可区分为上颚腺、下颚腺和下唇腺3类。,其主要功能是润滑口器、溶解食物和分泌消化,酶。,三、食物的消化环境及昆虫的营养,1、肠腔的理化环境,肠腔进行食物消化依赖消化酶系、维持酶性活性稳定的,pH,值及其缓冲和氧化还原机制。昆虫的消化酶主要有淀粉、麦芽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昆虫中肠液的,pH,值一般在6,8,的范围内。,2、昆虫的营养,昆虫对基本营养的要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无机盐、特殊的微量物质。,消化系数(取食物干重排泄物干重),/,取食,物干重,X,100%,食物转化率(虫体增加干重,/,消耗食物的干重),X100,%,营养比率(可被消化的糖类可被消化的脂,肪,X2.25,),/,可被消化的蛋白,X100%,第三节排泄系统,排泄器官的功能是移除二氧化碳和氮素代谢废物,调节体液中水分和无机盐类的平衡,保持血液具有相对稳定的渗透地压和化学组成,使各器官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一、马氏管,吸收血液中的,N,素代谢废物尿酸等并移至后肠随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调节血液中的离子平衡维持体液的渗透压。,二、其他排泄器官的排泄物,(一)体壁、气管系统等器官的排泄作用,体壁通过扩散的方式排出体外的物质包括,CO,2,,多余的,H,2,O,,脱皮前未被吸收的外表皮及几丁质、蜡质、部分氮素及无机盐、钙盐等。,(二)贮存排泄体,昆虫体内生理活动所产生的某些中间代谢物或代谢废物,不直接排出体外,而是被隔离、限制、贮存于特定的组织或细胞内,这种排泄方式称为贮存排泄。,第四节昆虫的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门和气管系统所组成,担负输送氧气到需气组织以及从虫体内排出,CO,2,的功能。包括物理呼吸及呼吸代谢两种方式。,一、呼吸方式,呼吸方式,气门气管呼吸,体壁呼吸,气管呼吸,物理鳃呼吸,气门,气管,微气管,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物理呼吸昆虫体内和气体和外界环境气体的呼吸换气过程称为物理呼吸。,呼吸代谢,O,2,与呼吸基质产生酶促反应降解为水和,CO,2,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第五节循环系统,在代谢过程中将营养物质及无机盐和水分运送到各组织、激素传送到作用部位、代谢物携带到其他组织或排泄器官以进行中间代谢或排出体外,移除残死细胞、修复伤口和产生免疫,但无输送,O,2,功能。,循环系统,背血管,血液循环,血液,动脉,心脏,血浆,血细胞,第六节昆虫的神经系统,昆虫的神经系统联系着体壁表面和体内各式各样的感受器的反应器,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引起电位改变产生冲动,再由神经细胞产生激应,将冲动传导到肌肉、腺体等反应器,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活动。,一、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它包括一个神经细胞体及由此发出的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又可分为轴突(主干部分)、树状突(传入神经冲动)和端丛(传出神经冲动)。,二、神经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神经系统从形态上可分为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按功能分,感觉神经元,是传导体表或体内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到中枢神经节的神经组织,一般分布于体躯的外周部位、体壁的内面、消化道壁上和生,殖器官表面等,为双极或多极的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神经节内的神经冲动传至反应器的神经组织,一般位于神经节内四周边缘,神经鞘下,常为单极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一般位于脑或神经节的周缘经,,为单极神经元,其树状突和端丛分别联络着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起联络作用。,三、刺激引起的反应在神经上的传导,1、反射弧:,2、刺激在神经上的传导,3、突触传导,第七节感觉器官,分布于昆虫体躯、附肢及体内器官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的感受与反应器构成了昆虫的感觉系统,感觉器是环境与神经间的联系桥梁,其作用是通过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互作以调节昆虫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求取生存。,一、分类,按接受刺激,的种类与性质,视觉器感觉光波、光量子,感触器接受接触、压力、震动等分,子的运动或碰撞的机械刺激,听觉器接受震动频率与强度,化感器感受化学物质刺激,二、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1、听器主要是通过吸入或呼出空气、体躯与物体撞击、特殊结构如鼓膜振动、翅振、体躯不同部位相互磨擦等。,2、感化器主要包括嗅觉器和味觉器。,3、视觉器主要包括单眼和复眼。,第八节昆虫的内分泌呼吸系统,一、内分泌器官,昆虫体内能够分泌特殊的生理活性微量物质即激素来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脱皮变态、生殖、滞育等重要的生命过程,这些器官所组成的发育调控系统称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组织包括脑神经分泌群、咽下神经节、心咽体、前胸腺、一些体神节、绛色细胞、脂肪体等,二、重要的内分泌腺,1、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活化激素)。功能:激发前胸腺分泌脱皮激素,刺激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还能促进呼吸代谢的作用。,2、心侧体分泌利尿激素、心跳加速因子、高血糖激素和蜕皮激素等。,功能:贮存和释放促前胸腺激素的功能。,3、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JH),4、前胸腺分泌脱皮激素(,MH),三、外激素,主要包括性外激素、告警激素、标迹外激素、集结外激素等,第四章昆虫的生物学,第一节昆虫生殖方式,一、两性生殖,二、孤雌生殖(单性生殖),三、多胚生殖,四、卵生与卵胎生,偶发性孤雌生殖,专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第二节昆虫的胚胎发育,卵的构造,二、胚胎发育,昆虫的胚胎发育可分为3,4,个连续阶段,即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和无足期。(附图),第三节昆虫的胚后发育,一、概念,1、胚后发育:幼体自卵内孵化出后发主有到羽化出成虫为止的整个过程。,2、孵化:胚胎发育完成后,幼虫即破卵壳而出的过程。,二、幼虫,(一)脱皮与虫龄,1、脱皮:,2、虫龄:,3、龄期:,(二)、幼虫的类型,1、全变态的幼虫,2、不全变态的若虫,(三)幼虫的生长规律,三、蛹期,1、离蛹,2、围蛹,3、被蛹,四、成虫,主要有发育成熟型、可取食型及继续发育与补充营养型三种。,第四节昆虫的变态,昆虫个体生长发育包括从卵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生命过程,该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的变化,所以将胚后发育过程中同一虫体从幼期的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一、不全变态,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二、全变态,全变态,复变态,第五节昆虫的行为与多型现象,一、昆虫的行为和习性,(一)反射行为,(二)本能与趋性,1、本能,2、趋性主要包括趋光性、趋温性、趋湿性及趋化性。,(三)生活节律,(四)社会性行为,二、多型现象,1、性二型:,幻灯片 86,2、多型现象:,三、拟态与保护色,1、拟态:,2、保护色:,第六节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一、基本概念,1、世代:昆虫由卵到成虫产卵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2、生活史:一种昆虫在1年内的发育史,或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二年的越冬虫态结束为止的发育经历。,3、化性:,二、世代重叠与局部世代,1、越冬代,2、世代重叠,3、局部世代,三、休眠与滞育,(一)概念,1、休眠:,2、滞育:,(二)休眠与滞育的区别,(三)滞育的类型,根据滞育在年生活史中出现的稳定性可分为:兼性滞育和专性滞育两种。,(四)滞育发生的条件,引起滞育的条件主要有光周期、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五)滞育代谢,第四章昆虫的分类,第一节分类原理,一、昆虫分类的基本概念,(一)基本原理,昆虫所具有的反映其血缘关系的共性、与反映其种类特征的特性就是进行分类的科学依据。,(二)目的和任务,一是区别和利用;二是建立系统关系;三是阐明物种的形成、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三)分类阶元,二、命名原则,(一)物种的命名,所有昆虫的学名名称必须由拉丁或拉丁化的词构成,并以第一个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的符合动物命名法规的可用学名为有效名,一个分类单元只能有一个有效名。,种以上分类单元用单名法如:,Orthoptera,种则用双名法如:,Velarifictonus,ornatus,(Shiraki,),(二)模式标本,1、模式标本:当第一次发表新种时所根据的标本称为模式标本。,1、正模标本:原始发表时所用的单一标本。,2、配模标本:同时所用的另一异性标本。,3、副模标本:同时所参考的其余同种标本。,模式标本应注明产地、采集日期、寄主、采集者等。正模、配模、副模分别用红、蓝、黄色标签标注。,三、昆虫纲的分类特征,1、形态特征外部及内部形态、外生殖器等。,2、幼期特征胚胎期、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各种特征。,3、行为特征鸣声、气味、及交配和趋性行为。,4、生态特征生态位、食性、与取食方式及寄生物等。,5、地理分布特征形态差异性、生殖隔离、分布性。,6、细胞学特征细胞结构、染色体组配及生殖细胞特征。,7、生物化学特征蛋白质、核酸等。,8、遗传特征刚刚起步。,第二节 昆虫的分目,昆虫纲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分为,34,目,1,原尾目,Protura,2,弹尾目,Cinura,3,双尾目,Diplura,4,缨尾目,Thysanura,5,蛩蠊目,Grylloblattodea,6,蜚蠊目,Blattodea,7,等翅目,Isoptera,8,螳螂目,Mantodea,9,竹节虫目,Phasmida,10,直翅目0,rthoptera,11,纺足目,Embiodea,12革翅目,Dermaptera,13,缺翅目,Zoraptera,14,啮虫目,Corrodentia,15,食毛目,Mallophaga,16,虱目,Anoplura,17,襀翅目,Plecoptera,18,蜉蝣目,Ephemerida,19,蜻蜓目,Odonata,20,缨翅目,Thysanoptera,21,半翅目,Hemlptera,22,同翅目,Homoptera,23蛇蛉目,Raphidodea,24,广翅目,Megaloptera,25,脉翅目,Neuroptera,26,长翅目,Mecoptera,27,毛翅目,Trichoptera,28,鳞翅目,Lepidoptera,29,鞘翅目,Coleoptera,30,拈翅目,Strepsiptera,31,膜翅目,Hymenoptera,32,双翅目,Diptera,33,蚤目,Siphonaptera,34.,石蛃目,Archeognatha,第二节与园艺有关的重要目,下面9个目几乎包括了大多数农林害虫和益虫。,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0,rthoptera,包括,蝗虫、螽蟖、蟋蟀、蝼蛄,等。,全世界已知,22,500,余种,我国记载有,500,多种,包括很多重要的农业和林业害虫。,直翅目,0,rthoptera,体,中型至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翅2对,,前翅,狭长、革质,起保护作用,称,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常作扇状折叠,常有无翅或短翅种类。,除蝼蛄类,前足,为,开掘式,外,大多种类,后足,发达为,跳跃式,。雌虫腹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有翅种类具,听器,,很多种类雄虫具,发音器,。,直翅目,0,rthoptera,渐变态,。,若虫,的形态、生活环境、取食习性,和成虫均相似,。若虫一般有5龄,第2龄后出现,翅芽,,并有逆转现象,也就是后翅在外,前翅在内。,卵产于土内或土上,,有的产于,植物组织内,。,螽蟖、蟋蟀等为,散产,蝗类多,集中,产于由性副腺分泌物掺和土粒形成的,卵囊,内。,直翅目,0,rthoptera,多数种类生活于地面上,但也有生活于地下或树上的。,多数为,植食性,,少数为捕食性。,本目昆虫一般,以卵越冬,。,多为,1年1代,,偶有2代,或23年1代。,重要科及其特征,1、蝗亚目,(1)蝗科,(2)菱蝗科,2、蝼蛄亚目,(1)蝼蛄科,(2)蚤蝼科,3、螽斯亚目,(1)螽斯科,(2)蟋蟀科,(3)树蟋科,等翅目,Isoptera,通称,白蚁,。,全世界已知,2,000,种以上。,绝大部分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危害较严重。,等翅目,Isoptera,体多为,小,型,柔,软,,色,浅,。,口器,咀嚼式,。,触角,念珠状,有翅,或,无翅,有翅者,翅2对膜质,其形状、大小和脉序都很,相似,;,翅常可沿着基缝处脱落。,蚁后,腹部常极端膨大。,渐变态,。,重要科及其特征,1、鼻白蚁科2、白蚁科,3、木白蚁科4、草白蚁科,半翅目,Hermiptera,通称,蝽象,或,蝽,等。,体小至大型,多呈椭圆形成盾形,略为扁平。头部前端较窄。,口器,刺吸式,,,由头端生出,;下唇延长成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变成的4根,口针,。,触角,丝状,,4-5节。,前胸背板宽大,中胸,小盾片,发达。,翅2对,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栖息时平覆体背。,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某些种类具,臭腺,。,半翅目,Hermiptera,渐变态,。,多数种类1年1代,以,成虫越冬,。,除少数为水生外,大部分为陆生,一般吸食植物汁液,有的能,传播病害,,部分种类为,肉食,性,本目中有不少种类为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蝽科,Pentatomidae,本科为半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体扁平,盾型,前胸背板六边形;触角5节,极少数4节;小盾片发达,三角形或舌状,但仅能盖住腹部长度的1,2;膜区上一般有5条纵脉,多从一基横脉上发出。臭腺发达。大部分种类植食性。,长蝽科,Lygaeidae,小至中型。体卵圆形或长卵形。体色有褐、黑或红色等。触角4节,多着生于头部下侧处。前翅膜片常有4-5支纵脉。跗节3节。多为植食性,有的危害种实。林业上有名的如,竹后刺长蜡,,能对竹造成严重危害。,猎蝽科,Reduviidae,又名,食虫蝽,,中至大型,除少数种类体较宽外,大部分较细长。头部较窄,后部细缩如颈状。喙短,基部弯曲,不紧贴腹面,有翅种类在翅膜片上有2或3个翅室。腹部较宽略凹,两侧露于腹外。本科的多数种类以捕食其它昆虫为食,但在热带产的锥蝽属,Triatoma,的一些种类和,长,红猎蝽,,吸食啮齿类动物以及人的血液,并可传播锥虫病,普通种类有,棘猎蝽,。,盾蝽科,Scutelleridae,体多为中型,盾形或长形。小盾片极为发达,覆盖翅全部和整个腹部。跗节3节。本科昆虫以南方较为多见,能危害各种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等,如危害油桐和油茶的,宽盾蝽,。,网蝽科,Tingidie,体小而扁。触角4节,以第3节为最长。头部、前胸背板和前翅呈,网纹,。前胸背板大,向后盖及小盾片。跗节2节。常于叶的背面危害,受害叶上多残留褐色排泄物。卵产于植物组织内。重要种类如,梨网蝽,。,重要科及其特征,1、蝎蝽科,2、网蝽科,3、花蝽科,4、盲蝽科,5、猎蝽科,6、姬蝽科,7、长蝽科,8、红蝽科,9、缘蝽科,10、蝽 科,同翅目,Homoptera,常见种类如,蝉,、,叶蝉,、,蚜,、,木虱,、,粉虱,、,蚧,等。,体,微小至大型,。,头部为,后口式,,口器为,刺吸式,,但从头的,后端生出,。,复眼多,发达,,单眼有或无。,触角为刚毛状或丝状等。,前翅全部为,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休止时作,屋脊状,覆叠,也有不少种类完全无翅。,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体上常有,蜡质,被盖。,同翅目,Homoptera,同翅目的大多数种类为,渐变态,,有些则为,过渐变态,。,多为,植食性,种类,吸食植物汁液,有的还能传播植物病害。大多数种类营,两性生殖,,在蚜、蚧类则有,孤雌生殖,,有些种类繁殖量大,生活史复杂,并有,转换寄主,习性,有的还能在植物上形成,虫瘿,。本目包括了许多农林业的重要害虫。,蝉亚目,木虱亚目,蚧亚目,蚜总科,Aphidoidea,体微小、柔软。触角,丝状,,通常6节,但也有3节或5节的;其端节可分为基部和鞭部2段;节上具,感觉器,,其数目、形状和位置为分类上重要特征。跗节2节,第1节极小。多数种类的第6腹节背侧有,腹管,1对,可分泌蜡质及信息警戒激素等,绝大多数种类,有,具翅,和,无翅,的个体。翅2对,膜质,前翅大于后翅,,脉序较简单,。,蚜虫多发生在植物的芽、嫩茎或枝叶上,有的种类能产生,虫瘿,。蚜虫的年生活史复杂,能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进行,世代交替,。有的由于生活场所转移而产生,季节迁移,现象。蚜虫的繁殖量极大。它不但能刺吸植物危害,而且在植物上,分泌蜜露,,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或阻碍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同时,有利于病菌繁殖,使植物,发生病害,。有的蚜虫本身还可直接,传播,植物,病害,。蚜虫1年发生许多代,多的可达,20-30,代。本科中有许多种类是农林业上的大害虫。如,桃蚜,,,葡萄根瘤蚜,,,苹果绵蚜,和,红松球蚜,。,脉翅目,Neuroptera,草蛉,、,褐蛉,、,粉蛉,、,蚁蛉,等组成。,体型,中等,(1030,mm)。,头,下口式,,很活动。,触角长而显著,,丝状,、,念珠状,、,栉齿状,或,棒状,。,前后翅大小和形状,相似,。翅,膜质,,,翅脉密而多,网状,上有很多横脉,,边缘多分叉,。翅呈屋脊状覆盖于腹背上。,成虫具,咀嚼式,口器,幼虫具钳状,刺吸式,口器。,跗节5节。爪2个。,脉翅目,Neuroptera,蚁蛉幼虫陆生,捕食蚁类及落入其圆锥形陷阱其它昆虫。陷阱通常建在沙地里。草蛉幼虫陆生捕食蚜虫、蚧虫及小型鳞翅目幼虫。,完全变态,。,卵多数长卵形,有的有,长柄,。,幼虫行动活泼,。,裸蛹,具丝质茧。,幼虫和成虫均,肉食性,。许多种类可以用于生物防治。,常见种类有:中华草蛉、大草蛉、丽草蛉、普通草蛉等。,鞘翅目,coleoptera,通称,甲虫,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占昆虫总数的,1/4多,。,大小和形态变化大,体壁坚硬。头部发达,有的延伸成,喙状,,复眼显著,一般无单眼,触角多为11节,但形状不一。,口器,咀嚼式。,前胸发达,小盾片呈三角形外露。,前翅硬化成角质,称,鞘翅,,后缘平直,平时两翅的后缘于体背中部并合成一直线,盖住中、后胸及腹部和后翅。,跗节4或5节。,鞘翅目,coleoptera,本目除少数为复变态外,均为,全变态,。,大部陆栖,少数为水生。,完成1个世代的时间长短下一,随环境、食料、虫种而定,可从1个月(米象)到几年(吉丁虫)。,幼虫为,寡足型,,少数为,无足型,。,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捕食性的如,步甲,、,瓢虫,等,有益于农林业;食植性的包括了许多重要农林业上的害虫,如,金龟,甲、,叩头甲,、,象甲,、,叶甲,、,天牛,和,小蠹,等。,鞘翅目,coleoptera,鞘翅目分为2个亚目:,肉食亚目,Adephaga,:,腹部第1节腹板被后足基节窝,分割,为左右2片。触角多为,丝状,跗节5节。幼虫多为,蛃型,。胸足有跗节,有爪1或2个。成虫和幼虫都很,活泼,,适于,捕食,生活,也有植食性种类。常见的有,步甲科,Carabidae,、,虎甲等,。,多食亚目,Polyphaga,:,腹部第1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窝分割。触角多种类型。跗节分为3-5节不等。幼虫有多种体型,具有胸足时,无明显跗节只有1爪。除包括,瓢虫科,、,郭公虫,科等一些有益种类外,大多是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多食亚目,Polyphaga,天牛,科,Cerambycidae,:,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和云斑天牛,瓢虫,科,Coccinelidae,:,异色瓢虫、澳洲瓢虫 ;二十八星瓢虫,吉丁虫,科,Buprestidae,:,杨树吉丁虫,杨十斑吉丁虫,柑桔爆皮虫,叩头虫,科,Elateridae,:,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花金龟,科,Cetoniidae,:,小青花潜以及白星花潜,鳃角金龟,科,Melolonthidae,:,大栗鳃金龟,丽金龟,科,Rutelidae,:,四纹丽金龟,多食亚目,Polyphaga,芫菁,科,Meloidae,:,中华芫菁以及绿芫菁,叶甲,科,Chrysomelidae,:,榆紫叶甲,杨叶甲,象虫,科,Curculionidae,:,橡实象甲和松树皮象,郭公虫,科,Cleridae,:,伪斑蟊和非蚁,长蠹,科,Bostrychidae,:,竹长蠹和双齿长蠹,小蠹,总科,Scolytoidea,小蠹,科,Scolytidae,:,白桦小蠹,果树小蠹,齿小蠹,科,Ipidae,:,松纵坑切梢小蠹,华山松大小蠹,云杉八齿小蠹,鳞翅目,Lepidoptera,通称,蛾,和,蝶,。,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大目,。,体小至大型。,复眼发达,,单眼有或无。触角细长,有线状、羽状、球杆伏等。,口器,虹吸式,,能卷伸自如,有些种类的口器则,退化,。,一般有翅2对,,膜质,,翅面、身体以及附肢等密被,鳞片,,故有此目名。休止时,翅作,屋脊状,覆叠(蛾类)或,竖立,体背两侧(蝶类)。,跗节5节,有的前足退化或节数减少。,幼虫,蠋型,,,3对胸足,,,2-5对腹足,,,趾钩,。,鳞翅目,Lepidoptera,全变态,。,幼虫,陆生,,仅少数水生。,绝大部分为,植食性,,除极少数成虫能危害外,均以,幼虫危害,。,生活史长短随地区、种类而定,一般以幼虫或蛹越冬,有的则以卵或成虫越冬。,幼虫生活习性和取食方式,多样化,:大多在,植物表面,取食,咬成,孔洞缺刻,;有的营,隐蔽,生活,,卷叶,,,潜叶,,,钻蛀种实、枝干,;或在土内危害植物的,根、茎部,等。,本目有许多种类为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球角亚目,Rhopalocera,又称,蝶类,。,身体通常,纤细,。,触角前面数节逐渐膨大,呈,棒状,或,球杆状,。,前、后翅,无特殊的连锁构造,,后翅肩角常扩大,飞行时前翅贴接在后翅上面。,均在,白天活动,,翅面常具有,鲜艳,的色彩。本亚目包括,10余科,,在林业上重要的有下列3个科 。,凤蝶,科,Papilionidae,:,黄波罗凤蝶、竹叶青,粉蝶,科,Pieridae,:,菜粉蝶、山楂粉蝶,蛱蝶,科,Nymphalidae,:,紫闪蛱蝶、榆黄黑蛱蝶、枯叶蝶。,异角亚目,Heterocera,身体相对,粗壮,。,触角有,丝状,、,羽状,、,栉齿状,等。,后翅前缘基部常有1根(雄性)或几根,翅缰,,插在前翅下面的,翅缰钩,内,以加强飞行能力。,多在,晚间活动,,翅面色彩一般,不,及,蝶类的,绚丽,。,本亚目包括将近,100科,,最重要的有如下,20余科,。,异角亚目,Heterocera,透翅蛾科,Aegeriidae,:,苹果透翅蛾,白杨透翅蛾,蝙蝠蛾科,Hcpialidae,:,柳蝙蛾、一点蝙蛾,巢蛾科,Yponomeutidae,:,卫矛巢蛾、白头松巢蛾,鞘蛾科,Coleophoridae,:,苹果鞘蛾、兴安落叶松鞘蛾,麦蛾科,Geiechiidae,:,核桃楸麦蛾、山杨麦蛾、红铃虫,木蠹蛾科,Cossidae,:,柳干木蠹蛾、小木蠹蛾,豹蠹蛾科,Zeuzeridae,:,梨豹蠹蛾、多点豹蠹蛾、咖啡黑点蠹蛾,蓑蛾科,Psychidae,:,大蓑蛾、桉蓑蛾,刺蛾科,Limacodidae,:,黄刺蛾、褐边绿刺蛾、扁刺蛾,斑蛾科,Zygaenidae,:,梨星毛虫、竹小斑蛾、重阳木锦斑蛾,卷叶蛾科,Tortricidae,:,油松球果小卷蛾、松叶小卷蛾、梨小食心虫,异角亚目,Heterocera,螟蛾科,Pyralididae,:,松梢螟、油松球果螟、竹螟、梨云翅斑螟、桃蠹螟,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黄褐天幕毛虫、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蚕蛾科,Bombycidae,:,家蚕蛾、野蚕蛾,尺蛾科,Geometridae,:,油梧尺蛾、槐尺蛾、油茶尺蛾,天蛾科,Sphingidae,:,柳天蛾、豆天蛾,大蚕蛾科,Saturniidae,:,乌桕大蚕蛾、银杏大蚕蛾、柞蚕,舟蛾科,Notodontidae,:,杨扇舟蛾、竹镂舟蛾、苹掌舟蛾,灯蛾科,Arctiidae,:,花布灯蛾、粉白灯蛾、美国白蛾,夜蛾科,Noctuidae,:,地老虎、切根虫、竹笋夜蛾、臭椿皮夜蛾,毒蛾科,Lymantriidae,:,舞毒蛾、松茸毒蛾、杨雪毒蛾、木毒蛾,举肢蛾科,Heliodinidae,:,核桃举肢蛾、柿实蛾,潜蛾科,Lyonetiidae,:,杨白潜蛾、桃潜蛾,膜翅目,Hymenoptera,包括各种,蜂类,和,蚂蚁,等,已知种数仅次于鞘翅目和鳞翅目而居,第3位,。,体,微小至中型,,有些姬蜂产卵器甚长,加其体长可达,115,mm,以上。,膜翅目的许多种类在地下、地上筑造各种,巢室,而居。本目中有不少种类营,群居生活,或,社会性生活,,除去一部分种类危害农林业外,,大部分,是,有益,的,其中包括许多,寄生性,益虫,以及,授粉酿蜜,的蜜蜂等。,膜翅目通常分为,广腰,亚目,及,细腰,亚目,,分别包括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科。,膜翅目,Hymenoptera,触角3-70节不等,常为,膝状或丝状,。,口器,咀嚼式,,蜜蜂类为,嚼吸式,。,腹部第1节与胸部愈合,称,并胸腹节,翅2对,,膜质,,,前大后小,;后翅前缘有,小钩列,,可钩连在前翅后缘中部的折上;前翅多有明显的,翅痣,;脉序多特化。,有的,足特化为,跳跃、开掘、捕捉以及携粉足等;,腹部,多变化,,粗壮,或,细瘦,,在细腰亚目中,第1与第2腹节之间细小,第2腹节常呈,柄伏,产卵器多发达,。有锯状、锥状或针状等,可锯开植物组织用以产卵或直接产卵于寄主体内。,除寄生种类为,复变态,外,一般为,全变态,,卵通常为长卵形。,幼虫有二种类型:广腰亚目的幼主为,多足型,,似鳞翅目幼虫,常裸露生活;细腰亚目幼虫为,无足型,,生活于巢穴中或寄生于其它昆虫体内。,蛹为,离蛹,,多有丝质簿茧。,广腰亚目,Chalastogastra,胸、腹部连接处宽阔而不缩小;各足转节2节;翅脉较多,后翅至少有3个基室;产卵器多为,锯状,,幼虫(,伪蠋式,)有胸足,有的还有6-8对腹足,但无趾钩。本亚目幼虫均为,植食性,种类,食叶、蛀茎或形成虫瘿,林业上较重要的有下列3科 。,叶蜂科,Tenthredinidae,:,油茶叶蜂、樟叶蜂,松叶蜂科,Diprionidae,:,黑松叶蜂、新松叶蜂,树蜂科,Siricidae,:,黑顶树蜂、泰加大树蜂,细腰亚目,Clistogastra,胸腹间显著缩小,如细腰,或具柄。各足转节为1节或少数为2节,翅脉多减少,后翅最多只有2个基室。产卵器,锥状或针状,。幼虫,无足,,多居于巢室内或寄生于其它昆虫体内,少数可在植物上作虫瘿或为害种子。林业上较重要的有如下各科。,姬蜂总科,lchneumonoidea,姬蜂科,Ichneumonidae,:,喜马拉雅聚瘤姬蜂、舞毒蛾黑瘤姬蜂,小茧蜂科,Braconidae,:,柄腹小茧蜂、红头小茧蜂,细腰亚目,Clistogastr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小蜂科,Chalcididae,:,广大腿小蜂,跳小蜂科,Encyrtidae,:,大蛾卵跳小蜂、蜡蚧扁角跳小蜂,金小蜂科,Pteromalidae,:,蝶蛹金小蜂、松毛虫楔缘金小蜂,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刺槐种子小蜂、黄楝种于小蜂,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松毛虫赤眼蜂、广赤眼蜂,细蜂总科,Proctotrupoidea,缘腹卵蜂科,Scelionidae,:,黑卵蜂、杨扇舟蛾黑卵蜂,细腰亚目,Clistogastra,蚁总科,Formicoidea,:,黄柑(猄)蚁,瘿蜂科,Cynipidae,:,栗瘿蜂,槲柞瘿蜂,胡蜂总科,Vespoidea,马蜂科,Polistidae,:,角马蜂、陆马蜂,肿腿蜂科,Bethylidae,:,管氏肿腿蜂,蜜蜂总科,Apoidea,蜜蜂科,Apidae,:,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双翅目,Diptera,蚊,、,虻,、,蝇,等,为昆虫纲,第4大目,。,小至中型,,有些大蚊翅展可达100,mm。,体,短粗,或其它形状。多,黑褐色,,或具,金属光泽,。,习性复杂,,多喜,湿润,。,成虫多食,花蜜,或,腐烂的有机物,;,有的,捕食,其它昆虫(食虫虻、食蚜蝇等),为重要捕食性,天敌,。,有的,吸食人,、,畜血液,(蚊、虻、蚋科等),为重要,医学昆虫,。,有的则营,寄生,性生活(寄蝇、麻蝇科等),为重要寄生性,天敌,。,植食性种类,可潜叶、蛀茎、蛀根、种实、钻蛀果实和作虫瘿等。为重要,农林,害虫。,双翅目,Diptera,头部球形或半球形。复眼发达,雄虫往往,两眼左右相接,。,长角亚目(,蚊,类)的触角,丝状,、,念球状,等;短角亚目(,虻,和,蝇,类)的触角多为3节,有,触角芒,。,口器有,舐吸式,、,刮吸式,以及,刺吸式,等。,只有,1对膜质前翅,,脉序简单,,后翅,退化成,平衡棍,。,腹部未端数节内缩,成为,伪产卵器,。,全变态,,卵,长卵形,,幼虫多,无足型,,少数有伪足。,幼虫有全头型(蚊)、半头型(虻)、无头型(蝇)等类型,低等种类的口器近乎咀嚼式,高等的仅留下1对钩形颚片,称,口钩,。,蝇类末龄幼虫的皮不脱掉,内藏一个离蛹,又名,围蛹,。,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idae,:,麦红吸浆虫、桑瘿蚊,、,柑桔瘿蚊、油松球果瘿蚊,食虫虻,科,Asilidae,:,中华单羽食虫虻、白齿铁食虫虻,实蝇,科,Trypetidae,:,梨实蝇、柑桔小实蝇,食蚜蝇,科,Syrphidae,:,黄颜食蚜蝇、大灰食蚜蝇,寄蝇,科,Tachinidae,:,蚕饰腹寄蝇、伞裙追寄蝇,花蝇,科,Anthomyiidae,:,落叶松球果种蝇、毛笋泉蝇,缨翅目,俗称蓟马,体微上至小型,白、黄褐、红色、锉吸式口器,翅狭长、膜质、翅缘具长毛,纵脉最多2,3,条,为缨翅。足短,跗1,2,个、其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1,2,个。,缨翅目,过渐变态,多孤雌生殖,产卵于植物组织、各种缝隙处,1年1,7,代。以若虫、拟蛹、成虫赵越冬。,多植食性,少数肉食性的捕食蚜、螨、蚧及蓟马等小昆虫的卵及幼虫,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中国200余种,代表种类:麦管蓟马、纹蓟马、茶黄蓟马,第六章昆虫生态学,第一节种群及其研究内容,一、种群数量动态的特征,(一)种群密度,(二)种群数量变化的固有特征,出生率(,B=,N/ t),死亡率(,M=,N,d,/ t),增长率,迁移率,性比,年龄组配,(三)种群的结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分布特征,一、空间分布型,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型,聚集(团状)分布型,第三节与昆虫种群相关的因素,在一个生境内繁衍的种,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可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其生存相联系的气候、土壤、水体等,即非生物性质的因素;另一类是与该种群发生关系的各类生物如食物、天敌等,即生物性质的因素,这些关系可能是相克(如天敌)、竞争(生存空间、食物、光等)、共栖、共生、共食、这些性质不同的关系是生物协同进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一、非生物因素,(一)温度与昆虫的关系,1、温区的概念,温区可划分为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五区。,2、适温区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的关系,(1),V1,/,NV-,发育速率;,N-,发育历期(附图),(2)逻辑斯蒂曲线模式,Y=K,/(1+,e,a-bx,),Y-,发育速率;,K-Y,的上限;,x-,温度;,a,b-,常数;,3、积温与有效积温,(1)积温,K=T,N,(2),有效积温,K=(T-C)N,(3),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K=,n,VT- V T,n V,2,-(V),2,C=,V,2,T,- V VT,n V,2,-(V),2,(4)有效积温的应用,首先确定某一昆虫在某地的发生世代数。,其次推测一种昆虫的地理分布界限。,预测和控制昆虫的发育期。,(二)湿度及降雨和昆虫的关系,1、昆虫获取水分和散失水分,2、部分昆虫对水分的特殊要求,3、湿度对昆虫的影响,温度能影响体内水分平衡,自然会对昆虫的体内代谢起作用。因此与代谢有关的繁殖、生长发育、成活率也会受到外界环境湿度的影响。对裸露生活于植物上的昆虫或虫期与外界环境湿度的变化直接发生联系。,4、降水对昆虫的影响,降水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空气湿度、影响土壤含水量、直接杀死昆虫、影响昆虫活动等。,5、温湿度的综合作用,(1)温、湿度系数,QM,/ ,T,Q,为温湿度系数,,M,为降水量,,T,为该年降雨期的平均湿度总和。,Q,e,=,(M-P),/ ,(T-C),Q,e,为有效温湿度系数,,P,为发育起点,C,以下期间的降雨量,Q,w,=,R.H.,/,T,Qw,为生态温湿度系数,,R.H.,相对湿度,(2)气候图,(三)光照与昆虫生长和发育的关系,1、光的特性与昆虫的行为,人眼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800,400,nm,,,昆虫可见光区一般为650,nm。,2、光周期,短日照滞育型(短于16,17,h);,长日照滞育型(短于13,15,h,);中间型(16,20,h,种群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