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高职教学课件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286560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49 大小:2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基础》高职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9页
《统计学基础》高职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9页
《统计学基础》高职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首页,第,1,章,概述,本章重点,目 录,本章重点,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1.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4,1.1.1,统计的基本含义,1.1.2,统计与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广义上的统计,2,统计工作,3,统计资料,4,统计学,1.1.1,统计的基本含义,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泛指国家经济中所有为了解、研究经济状况所做的统计工作、所取得的统计资料以及所形成的统计科学理论。因此,,“,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1,广义上的统计,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是一种数据收集、加工和提供的过程,是一种使用明确的概念、方法和程序,以有组织、有条理的方式,从一个总体的部分或所有单元中搜集感兴趣的指标信息的调查过程,并包括将这些信息综合编辑成有用的简要形式的所有活动。例如,国家、地区、部门要掌握社会经济运行情况,企业要掌握市场行情,都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查,搜集所需的数据。,2,统计工作,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活动的成果,包括在统计调查中所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经过加工整理汇总的综合统计资料。例如,国家统计局及地方各级统计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各类统计年鉴和统计信息、分析报告以及有关的电子光盘等,3,统计资料,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阐明如何收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4,统计学,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古典统计学时代,2,近代统计学时代,3,现代统计学时代,1.1.2,统计与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古典统计学时代,这个时代大致是从,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其代表学派是“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派”。,(,1,)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或国情学派,产生于,17,世纪封建制的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尔曼,康令,(,H.Gonring,),和高特弗里德,阿亨瓦尔,(,G.Achenwall,),。,(,2,)政治算术派,产生于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第,(,W.Patty,),和约翰,格朗特,(,J.Graunt,),。政治算术学派运用大量观察法、分类法以及对比、综合、推算等方法解释说明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近代统计学时代,这个时代大致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代表学派主要有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1,)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阿道夫,凯特勒,(,A.Quetelet,),。他在统计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把概率论引进了统计学,从而提出了关于统计学的新概念。他创立大数法则,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凯特勒开创了统计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即应用概率论认识随机现象数量规律性的理论和方法。,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期,首创者是德国人克尼斯,(,Kniex,),,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尔、恩格尔。社会统计学派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即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及其发展规律,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是大量观察法。,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3,现代统计学时代,(1)20世纪初,大工业的发展对产品质量检验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只抽取少量产品作为样本对全部产品的质量好坏做了推断。,(2)1907年,“student”发表t分布的论文,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理论,利用t统计量就可以从大量的产品中只抽取较小的样本完成对全部产品质量的检验和推断。 费雪,(,R.A.Fisher,),又对小样本理论进一步研究,给出了,F,统计量、最大似然估计、方差分析等方法和思想,标志着现代统计学的开端。,(,3,),1930,年,尼曼,(,J.Neyman,),与小皮尔逊,(,E.S.Pearson,),共同对假设检验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尼曼,皮尔逊”理论,同时尼曼又创立了区间估计理论。,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4)1950年,美国统计学家瓦尔德把统计学中的估计和假设理论予以归纳,创立了“决策理论”。,(5)20世纪50年代以来,统计理论、方法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2.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1.2.2,统计学的性质,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2.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包括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及其规律性。,2.,研究对象的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3,)具体性,(,4,)社会性,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2.2,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究竟是属于方法论科学,还是属于实质性科学?,这个问题在理论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说法,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全面认识这门学科和为以后的论述铺平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有三种观点:,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第一种,规律派,认为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即通过研究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来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第二种,数理统计学派,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应用数学,是一门通用的数理方法学科。认为并不存在独立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它只不过是数理统计方法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的应用。,第三种,方法论派,认为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是不同的。统计工作研究的是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技术因素相互影响的数量变化。而统计学研究的则是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即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方法论。,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第三种观点与本教材的观点是一致的,本教材认为,统计学属于认识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或者说是对一定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定量认识方法论。从研究领域来讲,它属于社会科学;从研究对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认识方法来讲它属于认识方法论科学。因此,它有两方面的基本特性:一方面是包括阶级性在内的社会性;另一方面是与社会性结合的数量方法。,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1.3.1,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3.2,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1.1,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统计分组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模型法,5,归纳推断法,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大量观察法,(1)含义,大量观察法是对所要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事物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数学依据,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是关于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分布规律的描述,其基本含义是: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性试验中的频率一般总是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随机变量在多次观测中所得到的平均数也总会稳定在它的期望值附近。,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统计分组法,(,1,)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所研究现象总体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部分,(,或组,),的统计研究方法称为统计分组法。,(,2,)举例,例如,要研究工业行业结构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就必须首先把工业区分为冶金、电力、煤炭、石油、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纺织、造纸等若干部门,然后分别调查和分析各个部门的产量、固定资产、能源消耗、资金占用、利润及职工工资总额等方面的情况。,(,3,)意义,统计分组法在整个统计工作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统计调查离不开分组,在对统计资料的加工整理过程中,统计分组更是关键的环节,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是统计分析的基本工具,在统计分析中综合指标的应用更是建立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之上。,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3,综合指标法,(,1,)含义,综合指标法是指利用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研究和分析的方法。,(,2,)意义,如前所述,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数量性,即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和规律性。而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研究当然离不开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所以,综合指标法理所当然地成为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3,)应用,在统计实践中,广泛应用着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等综合指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上综合反映和分析现象总体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和依存关系等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综合指标法和统计分组法是结合起来应用的。,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4,统计模型法,(,1,)含义,统计模型法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并利用模型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进行数量上的评估和预测。,(,2,)意义,统计模型法是统计研究方法系统化和精确化发展的产物,它把客观存在的总体内部结构、各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一定的数学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统计的认识能力,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5,归纳推断法,(,1,)含义,在统计研究过程中,常常从总体中各单位的特征入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总体的某种信息。这种从个别到一般,从矛盾的特殊性到矛盾的普遍性,从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称为归纳推断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从具体的事实得出一般的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新的知识。,(,2,)应用,归纳推断法既可以用于总体数量特征的估计,也可以用于对总体某些假设的检验。从某种意义上说,统计所观察的资料都是一种样本资料,因而归纳推断法也就广泛地应用于统计研究的许多领域。,(,3,)举例,例如,建立统计模型存在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问题,根据时间序列进行预测也存在原序列的估计和检验问题。因此,可以说归纳推断法是现代统计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1.2,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1,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相结合,2,从个体认识到总体认识,3,从已知量的描述到未知量的推断,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4.1,统计总体和统计单位,1.4.2,标志和指标,1.4.3,变异和变量,1.4.4,统计指标体系,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4.1,统计总体和统计单位,1,统计总体,2,总体单位,3,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统计总体,(,1,)含义,如前所述,统计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在相同性质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这就产生了统计总体的概念。凡是客观存在的、在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单位)组成的整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总体是统计研究的具体对象。,(,2,)分类,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是指总体中的总体单位数可以计数或穷尽的总体。,如果总体中的单位数是一个无穷大量,或准确地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对于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则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或称个体。例如,全部,A,市民营企业中的每一家民营企业、该市所有人口中的每个人都是总体单位,。,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3,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集合同元素的关系,如果说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的元素。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存在没有总体的总体单位,也不存在没有总体单位的总体。,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具体形式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组织(企业或家庭)或时间、空间、行为等。,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的研究目的下,一个事物可以作为总体而存在,然而当研究目的发生变化后,这个事物可能就成为总体单位了。,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4.2,标志和指标,1,标志,2,指标,3,标志和指标的区别与联系,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标志,(,1,)含义,统计是从对个体的观察开始,逐步过渡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的。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或属性的名称。,(,2,)分类, 标志按是否可以用数值表示来看,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类型。,a,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只能用文字而不能用数值表示。,b,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数值表示。,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果按总体单位在标志上的具体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来看,标志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a,不变标志体现为总体的同质性。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总体单位必须有一个或几个不变标志,不变标志是使许多个别单位组合成一个总体的前提。,b,可变标志是指具体表现在总体各个单位上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那些标志。一般来说,组成总体的各个总体单位具有许多可变标志。,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3,)构成,任何标志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名称,二是具体表现。,图,1,:品质标志的构成,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图,2,:数量标志的构成,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由于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为一个数值,因此又称为标志值。在同一总体内,对于名称相同的标志,无论总体单位数有多少个,只能算是一个标志,而标志的具体表现则与总体单位数量有关。,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4,)相联系的概念,与标志相联系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标志表现。标志表现,是指总体单位特征在某一标志上的具体表现。标志表现和标志一样,也分为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两种类型。,例如,一个人的性别是“男”、年龄“,50,岁”、民族“汉族”;某企业是“股份制公司”、年产值“,1,亿元”。,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指标,(,1,)含义,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例如,要表明,A,市全部民营企业这个总体的数量特征,其数量表现可以有:该市,2005,年底有民营企业,3.9,万家,全年总产值,870,亿元,职工人数,52.04,万人,人均产值,3.6,万元,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2,)构成,单就指标本身而言,其构成主要有两部分:指标名称,指标内容和所包括的范围,即指标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指数量的特征,是指标量的规定性。指标离不开数值。,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现象中的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在一定的地点、时间、条件下存在的,其量的表现就必然带有特定场合和特定历史的痕迹。所以,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除了包括指标名称、指标数值外,还应包括计量单位、指标的时间范围、指标的空间范围及指标的计算方法等方面的要素。,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3,)分类,按其反映的事物性质不同,可分为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按其反映社会经济的功能不同,可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按其数量对比关系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3,标志和指标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中的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联系,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即统计指标的数值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也可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例如,,A,市民营企业的产值是由该市每家企业的产值汇总而来的;该市的民营企业数则是由总体单位数汇总而来的。,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当原来的总体变成为总体单位时,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这时,指标名称变成数量标志名称,指标数值变成标志值);反之,亦然。,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4.3,变异和变量,1,变异,2,变量,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变异,(,1,)含义,当各个总体单位在某一品质标志上的具体表现都相同时,则为不变标志。例如,,A,市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性质都是民营,因此,对每一家该市的民营企业来说,其企业性质这个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都是相同的。,当各个总体单位在某一品质标志上的具体表现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时,则为可变标志,这个可变标志就称为变异。因此可以说,变异是指可变的品质标志。例如,把所有,A,市的民营企业作为一个统计总体,那么“厂址”、“企业类型”等就是变异。,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构成,变异也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变异的名称,二是变异的具体表现。,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变量,(,1,)含义,同理,当各个总体单位在某一数量标志上的具体表现(标志值)都相同时,则为不变量。假如,A,市的民营企业上交的税率都是,23%,,则这些企业就税率这个数量标志来说,其具体表现(标志值)都是相同的,那对于所有该市民营企业这个总体而言,税率就是一个不变量。,当各个总体单位在某一数量标志上的具体表现(标志值)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时,则这个数量标志就称为变量。因此,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例如,把所有,A,市的民营企业作为一个统计总体,那么“生产能力”、“年产值”、“销售收入”、“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就是变量。,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构成,变量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变量的名称,二是变量的具体表现,即变量值。,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3,)分类,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变量按其所受因素影响的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4.4,统计指标体系,1,含义,统计指标体系,是指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例如,一家民营企业把产品产量、净产值、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消耗、成本、销售收入等统计指标联系起来就组成了指标体系,这便于人们全面、准确地评价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4.4,统计指标体系,1,含义,统计指标体系,是指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例如,一家民营企业把产品产量、净产值、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消耗、成本、销售收入等统计指标联系起来就组成了指标体系,这便于人们全面、准确地评价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类型,由于社会经济现象内在联系的不同特点,统计指标体系的形成一般有两种类型:,(,1,)数学式联系的指标体系,例如,“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期初库存量,+,本期购进量,=,本期销售量,+,期末库存量”等。,(,2,)框架式联系的指标体系,例如,国家统计局与原国家计委于,1995,年联合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指标体系就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大方面,其指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居住水平、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城乡交通状况、恩格尔系数、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教育娱乐支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的百分比率等。,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3,分类,(,1,)指标体系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经济指标体系和科学技术统计指标体系。,(,2,)指标体系按其考核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中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3,)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描述性指标体系、评价性指标体系和决策性指标体系。,1.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目 录,1.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THANK YOU,退出,目 录,首页,第2章,统计调查,本章重点,目 录,本章重点,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1,专门调查,2.3,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2,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1.1,统计调查的意义,2.1.2,统计调查的种类,2.1.3,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1.1,统计调查的意义,1,含义,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它和一般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2,基本任务,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所确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各种具体的调查方式,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个单位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表现,是尚待整理、需进一步系统化的第一手资料。统计调查是统计活动过程的第二阶段,它对统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统计质量至关重要。,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3,作用,(,1,)统计调查在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中,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通过统计调查,可以获得有关被调查对象的原始资料,统计工作的其他阶段都是在统计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统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2,)统计调查是影响整个统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只有搞好统计调查,才能保证统计工作达到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统计预测与分析。,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1.2,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2,按调查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3,按调查组织的方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4,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1,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1,)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一一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式。例如,要了解全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就要对全国所有的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都进行登记,这种调查属于全面调查。人口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2,)非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登记的,种调查方式。例如,为了了解职工的家庭生活水平,不一定要对所有职工家庭都进行调查,可以只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职工家庭进行调查;又如,要对市场上流通的饮用水的质量进行调查,可以从全部产品中抽取一部分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统计调查中的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均属于非全面调查。,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按调查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1,)经常性调查,是指随着调查对象的不断变化,而随时将变化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这种调查的目的是要获得关于现象总体全部发展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资料。例如,工业生产中的产品产量、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量等资料的取得,都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经常性调查必须以健全的、系统登记的原始材料为基础。,(,2,)一次性调查,是指间隔一段时间对调查对象进行的调查。这种调查的目的是要获得关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点状态上的水平。例如,全国人口数、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商业网点数等在一定时间内变化不大,可以采用一次性调查取得。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一次性调查又可以分为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两种。,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3,按调查组织的方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1,)统计报表制度,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2,)专门调查,是指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例如,为了配合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而对西部的资源、市场进行的调查就属于专门调查,这种调查多属一次性调查,如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4,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1,)直接观察法,是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计量以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了解农作物的收获量,调查人员可以亲自参加收打和称量;了解工业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可以当场进行观察、计数等。直接观察法可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但需要人力、物力和较长的时间。,(,2,)报告法,是利用各种原始记录和凭证作基础,由调查单位按隶属系统逐级向主管部门或国家统计部门报告有关经济、社会活动成果的一种调查方法。,(,3,)采访法,是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提问,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以取得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又可以分为个别询问、开调查会、被调查者自填法。,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1.3,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1,准确性,2,及时性,3,全面性,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2.1,确定调查目的,2.2.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2.2.3,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2.2.4,确定调查时间与期限,2.2.5,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2.1,确定调查目的,1,含义,调查目的是指某项调查需要摸清的情况和解决的问题。明确地规定调查目的,是统计调查中最根本的问题。它决定着调查工作的内容、范围、方法和组织。例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国人口总量及地区分布、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社会经济结构情况,为制定人口政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信息。,2,要求,调查目的应根据整个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而定。调查目的必须明确具体,不能笼统,以免造成不同的理解。,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2.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1,含义,调查对象是指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单位组成的集合体。调查单位就是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个体单位,即标志的承担者。确定调查对象,就是要确定被研究现象总体的范围,调查对象确定后,调查单位也就随之确定了。,2,举例,例如,调查目的是了解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则调查对象就是所有的工业企业,而每个企业是调查单位,它是所要调查的各个标志的承担者。又如,进行工业设备普查,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而每台设备为调查单位,每台设备是所要调查的各个标志(如设备种类,购置年月,固定资产原值等)的承担者。,3,其他,除确定调查单位外,还需确定填报单位(又称报告单位)。调查单位是调查登记标志的承担者,填报单位则是负责填写调查报告的单位。确定调查单位,就是明确所要搜集的资料落实、依附于谁。确定填报单位,则是为了明确谁来负责执行登记、填写、上报资料的工作。,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2.3,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1,调查项目,(,1,)含义,调查项目是指需要向调查单位调查的内容。,(,2,)要求,所选择的调查项目,必须是能够取得确切资料的,那些无法取得资料的项目就不能作为调查项目。,对每一调查项目应该有确切的涵义和统一的解释,以免调查人员或被调查者按照各自不同的理解进行回答。同时,项目的答案应具有明确的表现形式,通常答案的表现形式有下面几种。文字式:要求用文字回答,如性别、民族等;是否式:要求用是或否回答;划记式:将答案列出,要求被调查者划记;数字式:要求用数字回答。,各个调查项目之间应尽可能相互联系,彼此衔接,以便研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从动态上研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还应该设置为了核对资料所必要的项目。,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调查表,调查表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脚三部分组成。,(,1,)表头。用来表明调查表名称以及填写调查单位(填报单位)的名称、性质、隶属关系等。这些资料通常并不用来进行统计分析,但在核实和复查各调查单位时,是不可缺少的。,(,2,)表体。这是调查表的主要部分,包括:要调查的项目和这些项目的具体表现,;,项目的栏号,这是便于在整理调查资料或编写填表说明时引用,;,计算单位,;,等等。,(,3,)表脚。包括调查者(填报人)的签名和调查日期等以便明确责任。如果发现问题,也便于查询。,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2.4,确定调查时间与期限,(,1,)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如产品产量、原材料消耗量、商品销售额等,调查时间就是规定资料所属的时期;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如商品库存量、人口数、企业数等,调查时间就是要规定统一的时点(即标准时点),如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要调查,2010,年,11,月,1,日零点的人口资料。,(,2,)调查期限,就是从开始搜集资料到工作结束的时间。规定这个工作期限,可以统一步调,保证调查资料的时效性。例如,,2016,年社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为,2017,年,1,月底,则调查时间为一年,即,2016,年全年,调查期限为一个月(,2017,年,1,月,1,日至,1,月,31,日)。,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2.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为了使统计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在着手调查之前要事先制定调查工作组织计划,这类工作是很多的。例如,负责全面工作和各阶段工作的机构、人员及其组织领导关系,各调查阶段的时间安排、具体步骤、调查人员的培训、资料的报送关系和报送方法、经费筹措、文件印发、提供或者公布调查成果的时间等。,随着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调查方案也要求日趋周密与科学,应按系统工程的原理和运筹学的方法来安排工作进程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还要对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层层把关,以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大规模或缺少经验的调查,还需要进行试点调查,以便取得经验,完善调查方案。,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3,专门调查,2.3.1,普查,2.3.2,重点调查,2.3.3,典型调查,2.3.4,抽样调查,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3.1,普查,1,普查的意义,2,普查的组织方式,3,普查的组织原则,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1,普查的意义,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耕地普查等。它是用来搜集某些不能或不适宜用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普查通常涉及的是基本的国情与国力,对经济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在,2010,年,11,月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对制定我国的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普查和统计报表虽然都属于全面调查,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统计报表不可能像普查那样掌握如此详尽的资料;与定期报表相比,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以及指标内容要广泛详尽,规模宏大,可以解决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因而不可能经常进行。,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普查的组织方式,(,1,)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派出调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调查。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普查都是采用这种形式。,(,2,)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日常核算资料,或结合清库盘点,由调查单位自填调查表,如历次物资库存普查等。即使是这种形式,也需要组织普查的领导机构并配备一定的专门人员,对整个普查工作进行组织与协调。,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3,普查的组织原则,(,1,)要确定统一的调查时间,即标准时间。,(,2,)力争在短时间内完成。,(,3,)统一规定调查项目。,(,4,)按一定周期进行。,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3.2,重点调查,1,含义,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这部分重点单位在全部单位中虽只是一部分,但其标志值在所研究的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因而能够反映整个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举例,例如,要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可以选择大同、开滦等几个重点煤矿作调查,因为这些煤矿的产量占全部煤炭总产量的绝大比重,可以获得调查任务所需要的资料。,3,目的,反映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4,要求,由于重点调查单位比较少,就允许调查项目多,些,所了解的标志细一些。选中的单位,管理应比较健全,统计力量,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3.3,典型调查,1,典型调查的概念,2,典型调查的作用,3,典型调查的特点,4,典型调查的组织方式,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1,典型调查的概念,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任务,在对所研究现象的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典型调查的作用,(,1,)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具体深入的分析。,(,2,)可以用来研究新事物。,(,3,)可以测算和推断有关总体的数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的数据和情况的真实性。,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3,典型调查的特点,(1)调查单位数少,可以对事物作深入细致的分析;,(2)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并有意识地加以选择,因而调查结果能很好地满足需要;,(3)机动灵活,节约人力和物力,可以提高调查资料的时效性。,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4,典型调查的组织方式,(,1,)划类选典式,如果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总体的概括,而总体的结构又比较复杂,即可以在了解总体大致情况下,把总体划分成若干类型,按各个类型单位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从每一类型中选出若干典型单位进行调查。,(,2,)解剖麻雀式,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则可以选择总体中的中等水平单位作为典型单位,通过“解剖麻雀”,以认识总体的一般水平、内部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解释事物的本质。,(,3,)突出选典式,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失败教训,观察新生事物,就可以选择总体中先进单位、后进单位或新生事物作为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2.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与基本原则,2.2,统计调查方案设计,2.3,专门调查,目 录,2.3.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理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的特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查方式。关于抽样调查,在后面的章节将专门介绍。,THANK YOU,退出,目 录,第,3,章,统计整理,首页,本章重点,目 录,本章重点,统计整理概述,3.1,统计分组与分配数列,3.2,统计汇总与次数分布,3.3,统计表与统计图,3.4,3,.1,统计整理概述,3,.2,统计分组与分配数列,3,.3,统计分组与次数分布,目 录,3,.4,统计表与统计图,3.1,统计整理概述,3.1.1,统计整理的意义,3.1.2,统计整理的步骤,3,.1,统计整理概述,3,.2,统计分组与分配数列,3,.3,统计分组与次数分布,目 录,3,.4,统计表与统计图,3.1.1,统计整理的意义,1,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2,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3,.1,统计整理概述,3,.2,统计分组与分配数列,3,.3,统计分组与次数分布,目 录,3,.4,统计表与统计图,3.1.2,统计整理的步骤,1,设计整理方案,2,审核原始资料,3,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