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套教学课件《植物病虫害防治》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2865392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89 大小: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套教学课件《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89页
整套教学课件《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89页
整套教学课件《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植物病害防治,绪 论,一,、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常会遭到各种,病、虫、草,为害,使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降低经济价值;在防治病、虫、草害的过程中,用药不当,常会使植物产生,药害,,或导致,人、畜中毒,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在中国历史上,蝗灾肆虐上千年而得不到有效治理,人们流离失所,哀鸿遍野。,20,世纪,40,年代,我国辽宁由于,苹果树腐烂病,大发生,造成,几十万株苹果树死亡,。,19,世纪中叶,马铃薯晚疫病在欧洲大流行,导致,爱尔兰大饥荒,,使,25,万人,饿死,数百万人背井离乡。,1860,年,葡萄根瘤蚜,由美国传入法国,,25,年后使,10,多万,k,葡萄毁灭。,据统计,,1984,1986,年我国园林植物病、虫害普查统计,在,1256,种园林观赏植物上就发现,病害,5508,种,,,虫害,8265,种,。,花卉上的病毒病等目前仍然是生产上的技术难题。,水仙病毒病,在我国水仙栽培区普遍发生,占栽培面积的,70,80,,鳞茎带毒率高达,80,以上,产量损失,10,以上。,仙客来病毒病,在发病严重的城市病株率高达,65,以上,导致品种严重退化。菊花、香石竹、一串红、山茶、月季等多种花木病毒病均有日益严重的趋势。,虽然病、虫、草为害对园林植物造成很大的威胁,但只要掌握园林植物病、虫、草的特征特性、发生规律,并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完全可以被控制或将其降低到最低限度。,吊兰日灼病(生理性病害),美人蕉花叶病,马蹄莲花叶病,仙客来花叶病,雪松根腐病,柑橘溃疡病,乌头黑斑病,法国冬青叶斑病,广玉兰叶斑病,海棠褐斑病,芦荟炭疽病,牡丹白纹羽病,菊花镰孢枯萎病,仙客来镰孢枯萎病,柳树细菌性枯萎病,栓,皮,栎,白,粉,病,金盏菊白粉病,黄栌白粉病,梅疮痂病,瓜叶菊根结线虫病,牡丹根结线虫病,大叶黄杨炭疽病,桃缩叶病,竹丛枝病,佛肚竹叶锈病,杨树叶锈病,竹秆锈病,二、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植物病虫防治,是以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爆发、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是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植物病虫防治主要包括,植物昆虫基础知识;,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植物病虫害症状及形态识别、发生特点、防治方法等内容。,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本学科还与许多其他新兴科学和技术密切相联。如利用黑光灯、性外激素、激光等现代科学技术诱杀害虫或使其产生遗传性生理缺陷,导致雄虫不育,大大提高了防治害虫的水平和效果。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已初步应用于病虫害流行预测的领域。电子显微镜技术、超薄切片和负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分子生物学、色谱分析、氨基酸分析、核酸蛋白分析及电泳等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园林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三、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我国植保工作要适应,21,世纪新形势的要求,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速推广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新品种以及新的高效施药器械等,以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化学农药造成的植物产品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每年有几十万吨化学农药在田间使用,其中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所占的比例较高,杀虫剂占农药总量的,70,,有机磷占杀虫剂的,70,,高毒品种又占有机磷农药的,70,的状况还十分突出。如何避免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值得更加重视的问题。,努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发挥,生物防治和园林栽培技术防治等其他综合措施的作用,达到既有效防治有害生物,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的范围之内,大力推广无公害产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生产绿色食品,是植保工作者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我国园林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的研究正在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如在防治策略上,由追求短期行为开始向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方向发展。辩证地看待环境、植物、病害、害虫、杂草、天敌等和园林植物病、虫、草害各种防治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控制病、虫、草害的基础抓起,把病、虫、草害防治纳入园林植物生产的总体规划中去。,如采用,选育良种、高温灭毒、通风透光、降温控湿、松土施肥、喷保护剂,等栽培措施,改善园林植物生长的条件,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抗虫和抗逆能力。,在农药选择上,积极选用生物源农药和与环境相容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环保型,化学农药。,在施药技术上,推广,点片施药、局部施药、轮换施药,。,在施药方法上,提倡,注射法、埋施法、灌根法、涂干法,等,力求把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在防治手段上,由,单一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方向发展。如果树病虫害防治,应将品种选择、日常管理、冬夏修剪、果实套袋、树下种草与病虫防治综合考虑,才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观赏植物病虫防治,不应只考虑单一病虫和单一植物多种病虫,而应更多的,防治景观区域内多种植物的多种病虫,。在效果评价上,由单项指标评价向多指标综合评价方向发展,不追求所谓,100,的理想防效,而应严格按照防治指标用药,将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即可。,四、学习植物保护的目的和方法,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病、虫、草害,掌握植物病虫害的一般规律,结合植物生产实际,制定出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植物免受或少受病、虫、草的为害,为人民生活及生产服务。,植物病、虫、草生活在一个由自然环境、植物、病害、杂草、害虫、天敌等因子组成的生态系统内。学习植物病虫害,要与植物学、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植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生态学、生物统计、化学等相关学科密切联系,为学习植物病、虫、草害防治奠定基础。,五、参考书,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徐明慧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年版;,2.,观赏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主编,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3.,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王瑞灿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4.,草坪建制与养护管理,陆庆轩主编,辽宁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5.,城市绿地植物病害及其防治,宋瑞青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版;,6.,城市绿地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迟德富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版;,7.,化学除草应用指南,张殿京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一、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品质变劣、产量降低、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与损伤的区别?,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二、植物病害的类型,由生物性病原引起,有传染性,有病征,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无传染性,无病征,(一),按照病原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病害又根据病原物类别细分为,真菌,病害、,原核生物,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真菌病害又可再进一步细分为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炭疽病等。,(二),按照寄主作物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以分为大田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以及林木病害等。,(三),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植物病害可分为气传病害、土传病害、水传病害、虫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四),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以划分为叶部病害、果实病害、根部病害等。,此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育期、病害的传播流行速度和病害的重要性,等进行划分。如苗期病害、主要病害、次要病害等。,三、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依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一)生物性病原,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病原物也被称为寄生物,它们所依附的植物简称寄主。病原物主要有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毒、植物病原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二)非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指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不适;水分、营养失调;土壤、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使植物表现出病态。,四、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是指植物生病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外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现象。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植物生病后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现象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发病部位表现的特征称为,病征,。,(一)植物病害的病状,变色,植物病部细胞内的色素发生改变,一般并不引起细胞死亡。常见的变色病状有黄化、花叶、褪绿、紫化、红化等。,坏死,植物病部细胞和组织死亡,但并不解离。常表现有斑点、叶枯、溃疡、立枯、猝倒等。其中斑点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茎、叶和果实等器官上。,腐烂,植物病组织细胞死亡并解离。含水分较多的柔软组织多发生湿腐;而含水分少且比较坚硬的组织则发生干腐,如苹果青霉病。,萎蔫,植物因缺水而使枝叶萎垂。一种是因土壤缺水引起的生理性萎蔫;另一种是植物的根或茎部的维管束受到病原物的侵害,影响水分运输而引起的萎蔫。萎蔫可以是全株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细胞或组织生长过度或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成畸形。植株的徒长、矮缩,叶片扭曲,根部癌肿都是畸形。,(二)植物病害的病征,霉状物,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霉层。如霜霉、白霉、黑霉、灰霉、青霉、绿霉等。,粉状物,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粉末状物。粉状物可着生于植物表面,也可在植物表皮下或组织中产生,以后表皮破裂而散出。,粒 状 物,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点状或粒状物。有的暴露于病部表面,有的半埋或埋藏在植物组织表皮下。,菌脓,植物病部产生含细菌的脓状黏液,干燥后形成黄褐色胶粒或菌膜。,六、,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要素:病原、感病植物、环境条件。,a,病原,(pathogeny),:,什么叫病原?非侵染性病原、侵染性病原,生物性病原:,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类病毒、线虫、高等寄生性植物,非生物性病原:,营养;水分;温度;有毒物质;肥害;药害,b,感病植物,(,susceptible plant),:,什么叫寄主(,host),和受害植物?举例。,c,环境条件:,举例。,d,病害三角关系,a b,面积代表病害程度,c,a,病原,b,感病植物,c,环境,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的病因分析,植物病害的分类,植物病害的症状,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小 结,1.,理解和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病害与机械损伤和虫伤的区别,2.,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病原和非生物病原。,3.,两大类植物病害,(1),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定义和特征,(2),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定义和特征,4.,植物传染性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病原、寄主和环境。又称病害三角关系。,5.,什么是症状,、病状、病征?,病状的类型有哪些?病征有哪些?,定义,病状的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病征: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和颗粒状物,菌脓等。,一、植物病原真菌,(一)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真菌是植物病害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有固定的细胞核;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典型的营养体为菌丝体;繁殖体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1.,真菌的营养体,典型的营养体都是呈纤,细的管状体,称为菌丝,多,根菌丝交织集合成团称为菌,丝体。,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将菌丝分隔成多个细胞,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通常认为是一个多核的大细胞,称为无隔菌丝。,寄生真菌以菌丝侵入寄主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当菌丝体与寄主细胞壁或原生质接触后,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菌丝体内。生长在细胞间的真菌,特别是专性寄生菌,还可在菌丝体上形成,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和水分。,真菌吸器的类型,1,.,分支状,2,.,球状,3,.,指状,1,2,3,营养体的主要功能和变态,a,子座:抵抗不良外界环境;具有繁殖功能,b,菌核:抵抗不良外界环境,c,菌索:抵抗不良外界环境;可在土壤中扩展,真菌的菌丝体,2.,真菌的繁殖体,真菌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后,即进入繁殖阶段,形成子实体。大多数真菌只以一部分营养体分化为繁殖体,其余营养体仍然进行营养生长。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孢子的功能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产生无性孢子,产生有性孢子,真菌的无性繁殖体,无性繁殖是指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无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中,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复产生多次。但其抗逆性差,环境不适宜很快失去生活力。,真菌无性孢子类型,真菌的有性繁殖体,有性繁殖指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真菌的性细胞,称为,配子,,性器官称为,配子囊,。,真菌的有性孢子多数在一个生长季节产生一次,且多在寄主生长后期,它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对不良环境的忍耐力,常是越冬的孢子类型和次年病害的侵染来源。,真菌的有性孢子,1.,卵孢子,2.,接合孢子,3.,子囊孢子,4.,担孢子,3.,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生活史,。真菌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产生无,性孢子,产生有,性孢子,菌丝体,形成新的,菌丝体,萌发,进入有性阶段,生活史,有些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完成生活史,称,单主寄生,,大多数真菌都是单主寄生。,有的真菌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交替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4,真菌的生理和生态,培养:大多数可人工培养,营养:,PDA,温度:,25,度,光照:暗培养,PH: 5.0-6.5,(,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真菌分类尚未形成公认的分类系统,以,G.E.Ainsworth,的,真菌辞典,(,1971,)为依据,根据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的孢子类型将真菌分为五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亚门 菌丝 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鞭毛菌亚门 无隔,卵,孢子 游动孢子,接合菌亚门 无隔 接合孢子 孢囊孢子,子囊菌亚门 有隔,单核 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担子菌亚门 有隔,双核 担孢子,半知菌亚门 有隔,单核 不发达 分生孢子,1.,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营养体是单细胞或者是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繁殖形成卵孢子。大多数生于水中,少数具有两栖和陆生习性。常引起根部病害,如腐霉属和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1.,腐霉属,(,1,)孢子囊(,2,)孢子囊萌发形成泡囊(,3,)游动孢子,2.,霜霉属,(,1,)孢囊梗和孢子囊(,2,)孢子囊(,3,)卵孢子,腐霉属,Pythium,菌丝发达,无特殊分化的孢囊梗。球状、棒状或卵形的孢子囊顶生或间生在菌丝上,成熟时一般不脱落。分布极为广泛,有些种类可以寄生高等植物,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引起腐烂。如瓜果腐烂病菌。,疫霉属,Phytophthora,孢囊梗开始分化而与菌丝不同,孢子囊球形、卵形或梨形,成熟时脱落或不脱落,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如马铃薯晚疫病菌。,2.,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在孢子囊内产生不游动的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接合菌绝大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弱寄生菌。常引起种实腐烂。接合菌亚门真菌主要是,根霉属,Rhizopus,无隔菌丝分化出假根和匍匐丝,假根相对处向上长出孢囊梗。孢囊梗单生或丛生,分枝或不分枝,顶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球形,囊轴明显,成熟后囊壁消解或破裂,散出许多孢囊孢子。接合孢子表面有瘤状突起。,黑根霉:,菌丝发达无隔,产生接合孢子和孢囊孢子,有假根。引起种子鳞茎霉烂。,3.,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它子囊菌的营养体都是分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的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等。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裸生。,子囊菌亚门真菌,1.,白粉菌属(,1,)闭囊壳和附属丝(,2,)子囊和子囊孢子,2.,核盘菌属(,1,)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2,)子囊盘(,3,)子囊、子囊孢子和侧丝,外囊菌类:不形成子囊果,子囊裸生,在植物表面呈栅栏状排一层。引起植物叶片枝梢畸形。如桃杏的缩叶病。,白粉菌类;子囊产生在闭囊壳内,在植物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寄主组织吸取营养,在寄主表面产生一白色霉层。属专性寄生。,球壳菌类:子囊产生于烧瓶状的子囊壳中。无性产生各种分生孢子。引起植物叶斑,枝干腐烂等。如各种炭疽病,烂皮病等。,腔菌类:子囊束生于子囊腔(子座形成的空腔)内,引起植物叶病斑,煤污病等。,4.,担子菌亚门,asidiomycotina,营养体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一般不发达;有性繁殖除锈菌外,多产生担子和担孢子。,锈菌:,属担子菌,专性寄生,产生锈褐色症状,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有转主寄主现象。,5,种孢子类型分别为;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并且在两个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如玫瑰锈病、天鹅绒草锈病等。,转主寄主现象:锈菌的生活史要在两种不同寄主上完成的现象。,蜜滴状性孢子 黄色粉末锈孢子,风 栎树叶片上,黄色孢子堆夏孢子,菌丝扩展,松针侵入 风 冬孢子堆,担孢子,5.,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营养体为多分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多数种类有性阶段尚未发现,少数发现有性阶段的,其有性阶段多属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能引起各种叶斑病,如月季黑斑病。,半知菌亚门真菌,1.,丝核菌属的菌丝和菌核,2.,轮枝孢属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3.,链格孢属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4.,尾孢属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一般由细胞壁和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细胞质所组成的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无真正的细胞核,核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围,形成一个椭圆形或近圆形的核质区。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以及无细胞壁的菌原体等。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是仅次于真菌和病毒的第三大类病原生物,侵染植物可引起许多重要病害。,(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1.,细菌是引起植物病害最多的一类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1,5m,,少数是球状。大多有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为极鞭;着生在菌体四周的称为周鞭。细菌鞭毛的有无、着生位置和数目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的重要性状。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多为阴性,少数为阳性;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大多数为好气性,少数为兼性厌气性;一般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一般性状:,属原核生物界,单细胞;,形状:,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植物病原细菌都为杆状,一般无荚膜,也不形成芽孢,大多数有鞭毛(分为极毛和周毛);,繁殖方式:,裂殖,生理特性:,喜中性偏碱环境;,温度要求:,26-30,,不耐高温,细菌的主要类群,一般采用伯杰氏提出的分类系统,分为,5,个属:,1.,棒杆菌属:,G,+,。大多无鞭毛,2.,假单胞杆菌属:,G,-,,极生鞭毛数根,菌落白色,3.,黄单胞杆菌属:,G,-,,鞭毛,1,根,菌落黄色,4.,野杆菌属:,G,-,,鞭毛周生,引起植物组织肿瘤或畸形,5.,欧氏杆菌属:,G,-,,鞭毛周生,引起植物组织腐烂或萎蔫,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特点:,斑点:,引起各种花木如栀子花的叶斑病,病斑周围往往有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有菌浓溢出。黄单孢杆菌与假单孢杆菌,腐烂:,如花卉鳞茎,块根的腐烂,主要由细菌分泌果胶酶引起,果胶酶破坏细胞的中胶层使细胞分离。欧氏杆菌属,枯萎:,细菌侵入周围微管束系统,破坏输导组织使之枯萎。由假单孢杆菌和棒杆菌属细菌引起。,肿瘤:,细菌侵入以后产生一种胞质分裂素,使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形成肿瘤。如多种植物的根癌病。由野杆菌属和假单孢杆菌属细菌引起。,传播:细菌靠雨水飞溅,昆虫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2.,植物类菌质体,(,MLO,),植物类菌质体是,1967,年才被确定为病原物的。以前这类病害都被认为是病毒病害。现在已发现很多植物病害都由植物类菌质体引起。,约有,300,种高等植物发生了类菌原体病害,重要的有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桑萎缩病等。,A,一般性状:,单细胞。没有细胞壁,只有三层单位膜。,80-800nm,形态多样: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繁殖方式:二均分裂、出芽生殖和形成小体后再释放出来。,B,培养特性:人工较难培养;形成,“,油煎荷包蛋,”,状菌落。对四环素类敏感,而对青霉素具有抗药性。,C,引起的病害症状特点:为系统侵染。均属于黄化型侵染病害,其症状有丛枝、矮化、黄化等症状。,D,传播:主要靠叶蝉类昆虫和无性繁殖材料进行传播。,3.,类立柯次氏体(类细菌):,类立柯次氏体(类细菌)是一种和细菌差不多但比细菌小的生物。比较重要的植物病害有柑橘黄龙病和柑橘青果病等。,类立柯次氏体引起黄化,萎缩,枯萎等症状,传播方式,主要靠昆虫和无性繁殖材料进行传播,。,三、植物病原病毒,植物病原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一类重要病原物。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物,其结构简单,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寄生于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病毒比细菌更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形态完整的病毒称作病毒粒体。高等植物病毒粒体主要为杆状、线条状和球状等。其繁殖方式为复制增殖。,病毒作为活体寄生物,在其离开寄主细胞后,会逐渐丧失侵染力。不同种类的病毒对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有差异。,(一)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所引起的症状和诊断:,变色(花叶和黄化),坏死(过敏反应),畸形(缩叶、果肿等)。花叶症状为病毒病害所特有,不引起丛枝。,诊断:根据以上症状,不形成病征,具有传染性。,几个概念,:,带毒现象,;,潜症阶段,传播和侵染:,a.,机械传播;,b.,无性繁殖器官传播(嫁接,扦插等);,c.,种子和花粉传播;,d.,介体传播(主要有蚜虫,叶蝉等刺吸式昆虫,还有线虫、螨类和真菌等)。病毒主要从伤口侵入,造成系统侵染。如香石竹,郁金香,仙客来等花卉的病毒病。,1.,钝化温度(失毒温度),把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 min,后,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以摄氏度表示。,2.,稀释限点(稀释终点),把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加水稀释,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大稀释限度。,3.,体外存活期(体外保毒期),在室温,(,20,22,),下,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二)植物病毒的体外稳定性,(,三,),重要的植物病毒及所致病害,1.,烟草花叶病毒属,烟草花叶病毒(,TMV,)为直杆状。寄主范围广,属于世界性分布。依靠植株间的接触、花粉或种苗传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引起番茄、马铃薯、辣椒等茄科植物的花叶病。,2.,马铃薯,Y,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PVY,)为线状。主要以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绝大多数通过接触传播,个别可以种子传播。大部分病毒有寄主专化性。如马铃薯,Y,病毒主要侵染马铃薯、番茄等茄科植物,可在茄科植物和杂草上越冬。,3.,黄瓜花叶病毒属,黄瓜花叶病毒(,CMV,)为球状。主要以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也可由汁液接触传播,少数可由土壤带毒而传播。黄瓜花叶病毒寄主包括十余科上百种植物,且常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使病害症状复杂多变。,四、植物病原线虫,(一)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大,多数植物病原线虫体形细长,两端稍尖,形如线状,多为乳白色或无色透明,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线虫,体长约,0.3,lmm,,个别种类可达,4mm,,宽约,30,50m,。雌雄同型的线虫雌成虫和雄成虫皆为线形,雌雄异型的线虫雌成虫为柠檬形或梨形,雄成虫为线状。,对园林植物危害较严重的线虫病害有仙客来、牡丹、月季等根结线虫病,菊花叶枯线虫病、水仙茎线虫病、松材线虫病等。,植物病原线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虫态。,卵常为椭圆形,半透明,产在植物体内、土壤中或留在卵囊内;幼虫有,4,个龄期,,,l,龄幼虫在卵内发育并完成第一次蜕皮,,2,龄幼虫从卵内孵出,再经过,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植物病原线虫一般为两性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植物病原线虫在土壤中的活动性不强,其主动传播距离非常有限;,被动传播,是线虫的主要传播方式。,(二)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目前全世界正式报道的植物病原线虫有,260,多个属,,5700,多种。,1.,茎线虫属,雌、雄虫均为线形,虫体纤细。可以为害地上部的茎、叶和地下的根、鳞茎和块根等,有的可以寄生昆虫和蘑菇等。该类线虫的为害症状是组织坏死,有的可在根上形成肿瘤。如水仙、郁金香茎线虫病。,2.,根结线虫属,雌雄异型。雌虫膨大呈梨形,雄虫为蠕虫型。为害植物后,受害的根部肿大,形成瘤状根结。如各种花卉的根结线虫病。,3.,滑刃线虫属,雌、雄虫均为线型,细长。如菊花叶线虫。引起植物枯萎等症状。,五、寄生性种子植物,由于叶绿素缺乏或根系、叶片退化,必须寄生在其他植物上以获取营养物质的植物,称为寄生性植物。大多数寄生性植物为双子叶植物,可以开花结籽,又称为寄生性种子植物。,(一),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根据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依赖程度,可将其分为,全寄生,和,半寄生,两类。,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寄主植物营养物质的争夺,。一般全寄生的寄生性种子植物致病力强,而半寄生的寄生性种子植物则主要寄生在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上,寄生初期对寄主无明显影响,当群体较大时会造成寄主生长不良和早衰,发病速度较慢。除了争夺营养物质外,还能将病毒从病株传到健株上。,寄生性种子植物依靠风力或鸟类传播,或当寄生性植物种子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将种子弹射出去而传播。,(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属,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于山茶、石榴、木兰等木本植物上。,菟丝子科寄生植物:只有个属,约有种,为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没有根和叶。主要危害草本植物,以豆科植物为主,还寄生于菊科、藜科等植物。常危害一串红、翠菊、美女樱、长春花等观赏植物。,六、非生物性病原,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优良性状。但当植物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在形态上就会表现症状,这种由于非生物因素直接引起的病害为非侵染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1,营养失调:,植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和一些微量元素(铁、硼、锰、锌等)。,A,缺氮:表现叶片黄化,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等症状。,B,缺磷:主要表现为叶部变紫色或深绿色。,C,缺钾:植物叶片尖端或边缘黄化,焦枯;叶脉仍为绿色。,D,缺镁:最初叶脉绿色,叶肉黄色;引起黄化病。,E,缺铁:主要是土壤,pH,太高,可溶性铁变为不可溶性铁,植物不能吸收,所以防治时要增施有机肥。植物缺铁时先在新叶表现症状。,2,水分失调:即水分过多或过少。,水分不足或剧烈干旱可导致植物枯萎死亡。,水分过多,可导致土壤中氧气不足,使植物根部窒息形成变色腐烂或死亡。木本植物中,悬铃木、合欢、女贞、青桐等易受涝害,而枫杨、杨树、柳树、乌桕等有较强的耐水性。,3,温度的不适:,A,高温伤害,可以在植物的向阳面引起溃疡,土表的高温可以使幼苗茎基部产生烫伤。,B,低温伤害,冻害和霜害。冻害是一年中的极度低温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植物的芽叶和新梢易受害枯死。南方的花卉在北方种植容易发生冻害。霜害是早、晚霜的危害,在秋季植物还没有进入休眠期易发生早霜害;第二年春天,植物开始萌动,新芽抽出受到的霜害为晚霜害(倒春寒)。,4,有毒物质的污染,A,烟害:,大气中污染物种类很多,主要有硫化物、氟化物、氮氧化物等。植物叶片受害后,产生褪绿,枯萎和坏死等症状。,如雪松对,SO,2,较为敏感,受害后针叶尖端坏死;美人蕉、仙人掌类、丁香、山茶、桂花、广玉兰等有较强抗性。唐菖蒲对氟化物敏感,在叶片上形成焦枯症状;杜鹃,蔷薇对氮氧化物(,NO,2,)敏感等。,B,药害和肥害:,农药使用不当所产生的危害为药害;施肥不当引起的植物中毒为肥害。所以在对植物施药和施肥时,要注意用量和注意事项,根据植物的不同时期,不同条件,适当用药和施肥。,植物病毒和类病毒,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寄生性植物,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线虫,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1.,解释名词:,真菌的生活史;转主寄生和单主寄生;,2.,什么是真菌的无性繁殖?无性孢子的类型有哪些?,无性孢子类型:,a.,游动孢子;,b.,孢囊孢子;,c.,分生孢子;,d.,厚垣孢子,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3.,什么是真菌有性繁殖?有性孢子的类型有哪些?,有性孢子类型:,a.,卵孢子;,b.,接合孢子;,c.,子囊孢子;,d.,担孢子,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有哪些?,2.,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和传播特点?,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1.,什么是植物病毒?,其增殖方式是什么?,2.,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播方式?,第三节 植物病毒,1.,说出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列出几种园林植物线虫病。,形态:,同型和异型,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水仙茎线虫病、仙客来等根结线虫病。,第四节 植物病原线虫,2.,植物线虫的,危害特点:,(a,),危害根部的线虫 :根部根结、腐烂等,地上部植物矮小、叶片黄化等,(b),危害地上部的线虫,:,坏死:顶芽和花芽坏死;萎蔫:松材线虫萎蔫病;畸形:瘿瘤、矮缩、茎叶扭曲等。,1.,何谓全寄生、半寄生、根寄生、茎寄生?举例说明。,全寄生:菟丝子(茎寄生)、列当(根寄生)。,半寄生:桑寄生(茎寄生)、槲寄生(茎寄生)。,第五节 寄生性植物,1.,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病因?,营养失调、水分失调、温度不适、光照不适、有害物质,第六节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一、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病原物的寄生性,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活的寄主体内获得营养的能力。,病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是病原物对寄主的破坏和引起病害的能力。,第三章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病原物的寄生性,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大多都是异养生物,必须依靠寄主植物合成的各种营养物质而生存。这些异养生物按其营养方式划分为寄生物和腐生物两种基本类型。从概念上讲,这两种生物是完全不同的。实际上这两个类群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还有很多过渡类型。,陆太尔,1974,年把病原物的寄生类型分为,3,大类:,A,活养生物,(biotroph),:即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中取得营养物质,寄主细胞死亡,它们也随着死亡;人工培养基不能培养。如病毒、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等。,B,半活养生物,(hemibiotroph),:又分两大类,一类以寄生为主,一类以腐生为主。可人工培养;大多植物病原物如叶斑病菌属于这一类。,C,死养生物,(necrotroph),:即专性腐生物;只能在无生命的有机体上生存,不能侵染活的有机体。易人工培养。,病原物的寄生范围:,病原物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一种病原物只能寄生在一定范围的寄主植物上。,寄主范围:一种寄生物所能寄生的植物种的范围称寄主范围或寄主谱。,各种寄生物的寄主范围差别很大,有的一两种,有的上百种。一般来讲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寄生范围窄;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寄主范围宽。,病原物的致病机制:,病原物在寄生过程中,除掠夺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外,还能产生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各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往往是病原物对寄主造成损害的重要原因。,这些物质有:酶(引起腐烂、萎焉症状)、毒素(引起坏死、枯萎等症状)、生长调节物质(引起徒长、丛枝、畸形、矮化等症状)。,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一般死养生物多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而活养生物对寄主的破坏和毒害要缓和,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抗病性,是指寄主植物抵抗或抑制病原物侵染的能力。不同植物对病原物抗病能力的表现有差异。,在适合发病的条件下,植物不被病原物侵染,不发病或无症状表现称,免疫,;,表现为轻微发病的称,抗病,;,发病极轻则称,高抗,;,植物可忍耐病原物侵染,虽然表现为发病较重,但对植物的产量、品质没有明显影响称,耐病,;,寄主植物发病严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称,感病,;,寄主植物本身是感病的,但由于形态、物候或其他方面的特性而避免发病称,避病,。,抗病机制:,A,与植物表面的结构及分泌物的化学性质有关:角质层、木栓层、树皮皮层等。,B,与植物细胞的生化特性有关;,C,植物中固有的化学抗病性:如酚类物质、生物碱、甲壳质酶、,-1,,,3,葡聚糖酶等。,D,诱发的结构抗病性:乳突、木质化、离层、木栓化等。,E,诱发的化学抗病性:过敏性坏死反应、植保素,(phytoalexin),的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等,。,影响植物抗病性的因素,林木对病害的抗病性存在明显的阶段性。 植物生活力与抗病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削弱植物生活力的因素都将增加植物的感病性。 环境因素中的温、湿度、营养状况等都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切不利于抗病因素发展的条件都将削弱植物的抗病性。,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发病的过程。,侵入前期(接触期),接触,期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感病部位接触,并产生侵入机构为止的阶段。,接触期受温湿度、由气孔排出的挥发性物质、叶面微生物对病原物的拮抗作用等外界环境影响。,接触期的时间长短因病原物而异。,侵入期,侵入期是指病原物从侵入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阶段。,1.,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各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有伤口、自然孔口和直接侵入。,2.,影响侵入的环境条件,影响病原物侵入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潜育期,潜育期,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潜伏期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内进一步繁殖和扩展的时期,也是寄主植物调动各种抗病因素积极抵抗病原为害的时期。,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可在局部侵染,也可扩展至全身,系统侵染病害,从而表现不同的症状。,发病期,发病期,指植物出现明显症状后病害进一步发展的阶段,是病原物大量产生繁殖体,加重为害或开始流行的时期。,潜伏侵染:,病原物侵入植物组织后,由于寄主或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但仍然保持其生命,寄主植物也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叫潜伏侵染。,当寄主处于感病期或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时,病原就又开始活动,打破潜伏侵染而表现症状。,潜伏侵染和潜育期的区别:,很多植物病害都有潜伏侵染现象:炭疽病、轮纹病、溃疡病等。,四、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侵染循环,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病原物的传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如杨褐斑病病害,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绝大多数是在寄主植物体上寄生的。病原物以寄生、休眠、腐生等方式越冬或越夏,而越冬或越夏后的病原物也是植物在生长季内最早发病的初侵染来源。,A,感病植株:如果是多年生的花卉,植物一旦感病,大多病原物就可在植物体内长期存活,成为初次侵染来源。如病毒病等系统侵染性病害。所以清除重病植株,可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B,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 不少病原物可以潜伏在苗木、接穗、鳞茎、块根等无性繁殖材料内部或附着在表面越冬。当使用这些繁殖材料时,不但植株本身发病,而且可以成为田间的发病中心。,C,病株残体:一些弱寄生性的病原物可以在感病寄主的枯枝、落叶、落果和残根上越冬,因这些病原物有一定的腐生能力。所以剪除病植物上的病枯枝,清除地上的枯枝、落叶、落果等并烧毁,可以大大减少初次侵染来源。,D,土壤:一些可以产生休眠器官的病原物或一些寄生性比较弱的病原物,不但可以在土壤里边越冬,还可以在土壤中生长繁殖。对于这一类病原物,可进行土壤消毒,苗圃地轮作可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病原物的传播,越冬过后的病原物,必须传播到新的寄主上才能发生侵染。防止病原物的传播可使病害的侵染循环中断,控制病害的发生。,有些病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进行传播。如真菌的游动孢子,根状菌索,线虫的蠕动等,但这些传播距离有限,只能在小范围蔓延。病原物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被动传播。,A,、风力传播:真菌孢子很小,风可把孢子吹的很高很远。如担孢子、子囊孢子、分生孢子等。,B,、雨水传播:植物病原细菌和大多数分生孢子之间均有胶质存在,只有通过雨水的稀释,溶化后才能从组织中或子实体中散出,然后在雨滴的溅散下传播。雨滴加上风的作用更有利于传播。所以风雨交加是某些病菌传播的最佳时期。,C,昆虫传播:昆虫在植物上取食,同时也可成为病原物的传播介体。昆虫可传播病毒,菌原体、细菌、真菌和线虫等。这类病害在防治中可以考虑消灭介体昆虫。,D,人为传播:人类在商业活动和交流中,常常无意识地帮助了病原物的传播。园林植物在这方面更为重要。可以把病原物从一个地区传带到另一个地区。所以在花卉等园林植物的交流和调运中要实行植物检疫。,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越冬或越夏后,在植物新的生长季节首次引起植物发病的过程称为,初侵染,。,在同一生长季内,由初侵染所产生的病原物通过传播引起的所有侵染皆称,再侵染,。,五、植物病害的流行,在一个地区的一定时间内,植物病害发生面积广,发病程度严重,造成损失巨大的现象称,病害流行,。,病害流行三要素,病原因素:,必须有大量的毒性强致病力强的病原物的存在,并能很快地传播到寄主体上。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力。,植物因素,:,易于感病的寄主植物大量而集中地存在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栽培管理不善,环境条件恶化,使植物抗病性下降,也可以引起病害的流行。,环境因素,:,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强烈削弱寄主植物抗病力,或非常有利于病原物积累和侵染活动的环境条件,都是诱使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主导因素分析,A,病原为主导因子:,病原物的传入和积累。如松材线虫病,松树和气候条件已满足,当病原传入即引起大流行。所以要警惕新的病原物传入。又如梨黑星病的病原物,某一段时间就可造成积累而引起病害流行。,B,寄主为主导因子:,引进了新的寄主、寄主植物抗病力降低或大面积栽培同一种植物等。如锈病,C,环境为主导因子:,尤其气候条件最为重要。如某年分气候条件特别适合于病原物的生长和繁殖(阴雨天多),病害就会造成流行。桃缩叶病、苹果腐烂病。,植物病害的预测,植物病害的预测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每一种病害的预测方法不同,简单的预测方法是凭经验预测;复杂一点的是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经过数学计算,把各种因子归到一个预测式中,进行预测。,病害预测分,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短期预测:,长期预测:,举例:茎腐病,病害预测的主要根据:,1.,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2.,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的特点,3.,病害流行前寄主的感病情况与病原物的数量,4.,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当地的气象预报等,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的抗病性,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植物病害的流行,第三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1.,解释名词,寄生性,寄主范围,转主寄生和单主寄生,致病性,病程,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侵染循环,初侵染和再侵染,潜育期与潜伏侵染,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2.,病原物的致病机制是什么?,3.,什么是植物的抗病性?,抗病机制有哪些?,4.,病程分为哪四个时期?,5.,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有哪些?,6.,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哪些?,7.,什么是病害流行,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是什么?,8.,病原物的侵入途径有哪些?影响病原物侵入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第四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一、生理性病害的诊断方法:,1,、田间观察:观察病害分布的普遍性和病害的严重性;病害的扩展速度;病害的症状特点等。,生理性病害有以下特点:,A,在病害分布上,生理性病害往往是成片的,且有一定规律,与地形地势有一定关系。,B,发病时间与气候条件变化有关。,病害发生突然,一开始就大面积发生;没有从少数到多数,从局部到全体的过程。,2,、症,状的鉴别:,A,发病部位没有病征出现。(真菌细菌病害的发病初期;病毒、类菌质体等病害也没有病征。),B,发病部位比较固定;引起的症状变色部位与健康部位没有明显的界限。(向阳面的日灼病),3,、病因的确定:,已怀疑是生理性病害的,要进一步确定病因。,A,化学诊断法:如土壤的化学分析以确定缺素症。,B,人工诱发:,C,治疗诊断:如喷洒某种元素的盐类,可使症状减轻。,二、,传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1,田间观察: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往往都是分散的,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的过程,即由中心向四周扩展的过程。春季的气候条件对侵染性病害的影响。,2,症状鉴别:虽然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很多,引起的症状也各异,但有很多病害的症状都有其特殊点。如病毒引起花叶;类菌质体引起丛枝;真菌一般有子实体等。,3,、,病原鉴定:,A,病原真菌的鉴定:引起斑点、溃疡、枯萎等症状,症状上有霉状物、粒状物、丝状物等出现,即可初步判定为真菌病害,并可在显微镜下可以鉴定到种。,B,细菌病害:,症状,斑点病有晕圈;腐烂病,面积大而且传播快;枯萎病,横切面上有黑点。显微镜看细菌溢确定细菌病害。,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有斑点、溃疡、萎蔫、瘤肿等。共同特点是病组织呈水渍状,在潮湿条件下,从生病部分的伤口、气孔、皮孔等向外溢出细菌粘液。,取新鲜病组织切开,在显微镜下可见切口处有细菌菌液流出。,C,病毒病害:症状分析,(,变色,;,坏死,;,畸形,),;传染性诊断:汁液接种。,D,类菌质体病害:症状分析,(,丛枝、矮化、黄化,),;四环素治疗诊断。,E,线虫病害:症状分析(肿瘤,枯萎等);线虫分离。,4.,柯赫法则:,Kock,s Postulates,一种新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生物的鉴定。病斑上有真菌子实体,但不一定病斑上所有的真菌都是致病菌,应经过分离培养和接种证实才能确定。,包括四点:,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录相同。,三、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1.,病害标本的采集,(一)采集工具,(1),标本夹,(,2,)标本纸,(二)采集方法与要求,(,1,)掌握适当的采集时期,症状要有典型性。,(,2,)有转主寄主的病害要采集,2,种寄主上的症状。,(,3,)每一种标本只能有,1,种病害。,(,4,)在采集标本时,应同时进行野外记录,包括寄主名称、环境条件、发病情况及采集地点、日期、采集人等。,2,病害标本的制作,(一)干制标本的制作,(二)浸渍标本的制作,(,1,)普通防腐浸渍液,(,2,)绿色标本浸渍液,(,3,)黄色和橘红色标本浸渍液,(,4,)红色标本浸渍液,(,5,)标本瓶的封口,3,病害标本的保存,(,1,)干制标本的保存,纸制标本盒,牛皮纸袋,标本橱,(,2,)浸渍标本的保存,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1.,生理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2.,细菌性病害的简易诊断要点是什么?,3.,科赫法则,4.,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方法有哪些?,第五章,园林植物病害防治,自从,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有机农药以来,有机农药的广泛使用在控制植物病虫害、草害和鼠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和滥用,造成了有害生物的抗性、再增猖獗和农药的残留问题。,抗性,指的是生物长期接受药剂处理使其后代产生抗药性。,再增猖獗,指的是生物群落中原处于自然控制下,不需要采取控制的生物种群,因为农药控制别的有害生物而杀伤了该种群的天敌,亦即消除了该种群的自然控制因素,使该种群很快重新增长,以致形成猖獗为害。再增猖獗与抗药性常相伴而生。因产生抗药性,而加大用药量,进一步杀伤了天敌,导致更大的再增猖獗。如是形成恶性循环。,残留,指的是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一些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自然降解或生物降解的内吸性农药,残留问题尤为严重。有些农药对人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人们不仅因直接接触农产品而受其害;例如,水果、蔬菜不在安全采收期、在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下就采摘上市,供人们食用;同时还通过食物链间接摄入农药;农药随食物链逐级富集,所含浓度越来越大,因而越来越富有危险性。产生抗药性,加大用药量,残留量更大,所以二者是密切相关的。,第一节 综合治理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19,世纪以来,人们对生物防治有了极大的兴趣。,20,世纪,40,年代,由于人工合成了有机杀虫剂,随后又合成了杀菌剂等,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明显,化学防治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但是经过长期大量使用后,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污染环境,并且诱发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以及大量杀伤有益生物。人们终于从历史的经验认识到依赖单一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是不完善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治有害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简称,IPM,的防治策略,,并成为控制植物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方法。,一、综合治理的含义,早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在于使用各种控制措施,并有简单的协调。而在,6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