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化学02 - 2012生物化学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242865306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酸化学02 - 2012生物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核酸化学02 - 2012生物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核酸化学02 - 2012生物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第五章 核酸化学,Nucleic Acids,第三节 核酸的性质及纯度的测定,DNA,、,RNA,都是极性化合物,都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核酸的钠盐比自由核酸易溶于水;,核酸、核苷酸、碱基在水中的溶解度依此减小;,不同核酸在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一、核酸的溶解性:,核酸的酸碱性质,核酸的碱基、核苷、核苷酸均可发生解离,pH 4,时全部解离,呈多阴离子状态,二,.,核酸的水解,1,、酸水解,DNA,或,RNA,在酸性条件下都可被完全水解,生成戊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碱(嘌呤碱和嘧啶碱)及磷酸;糖苷键比磷酸酯键易水解;嘌呤碱的糖苷键比嘧啶碱的糖苷键易水解;嘌呤碱与脱氧核糖的糖苷键最易水解。,如:用,98,100,的甲酸密封加热处理核酸至,175,C,,,2,小时,,DNA/RNA,都完全水解。,用三氟乙酸于,155,C,加热,DNA60,分钟,或处理,RNA80,分钟,此时嘧啶碱的回收率显著提高。,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磷酸酯键、糖苷键都可被水解,水解,2,、碱水解,:,RNA,的磷酸酯键易被碱(,KOH,),水解,,生成,2-,核苷酸或,3,核苷酸;,DNA,对碱稳定,,磷酸酯键不易被碱水解,。这是因为,DNA,的,脱氧核糖无,2,-OH,,,不能形成碱水解的中间产物,故对碱有一定抗性。在,1M,NaOH,加热,100,C,,,4,小时条件下,,可得到小分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由于,核苷酸,是两性电解质,在不同,pH,的溶液中,解离程度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兼性离子,对于含,A,、,G,、,C,的核苷酸而言,,pI,= pK,1,+ pK,2,2,当环境,pH ,pI,时, 核苷酸,-,pH,pH,离子化程度,pH,离子化程度,pH,尿苷酸碱基碱性极弱,实际测不出含氮环的解离曲线,故不能形成兼性离子。,核苷酸中磷酸基在糖环上的位置对其,PK,值,略有影响:距离小,由于静电场的作用,,PK,值应越,大。,利用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一定,PH,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解离特性,可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和电泳等方法分级分离之。,核苷酸的滴定曲线:,酸碱滴定可用于确定参与酸碱反应的基团的性质。,天然,DNA,与变性,DNA,的滴定曲线是不同的,双链解开后碱基即可参与酸碱滴定。,DNA,的酸碱滴定曲线对了解,DNA,的酸碱变性很有帮助。,三、紫外吸收,最大吸收波长:,260nm,核酸定量分析,核酸定性分析,核酸的紫外吸收,-,由碱基的共轭体系决定,由于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所以碱基、核苷、核苷酸、核酸都在,240,290nm,范围内有特征吸收。组分结构不同,紫外吸收也就不同。如,max AMP257nm,、,GMP,为,256nm,、,CMP,为,280nm,、,UMP,为,262nm,。,通常测定核酸及核苷酸选用,260nm,波长。,核酸的紫外吸收,应用:,1,、不同核苷酸有不同吸收特性,,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性、定量测定。,1,OD,相当于:,50g/ml DNA,40g/ml RNA,2,、,确定所提取的核酸是否纯品。,1,),DNA,:,1.8,纯品,OD,260,/OD,280,1.8 RNA,污染,1.8 pro,污染,2,),RNA,:,OD,260,/OD,280,2.0,纯品,OD,是,optical density,(光密度)的缩写,表示被检测物吸收掉的光密度,核酸的紫外吸收,四、变性、复性、分子杂交,1,、,DNA,变性(,DNA,denaturation,):,DNA,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中的氢键断裂,碱基堆积力遭到破坏,双螺旋结构解体,双链分开形成单链的过程。,DNA,的变性,(,denaturation,),方法:,过量酸,碱,加热,变性试剂如尿素、酰胺以及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变性后其它理化性质变化:,OD,260,增高;粘度下降;比旋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酸碱滴定曲线改变;生物活性改变,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DNA,变性,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当,DNA,的稀盐溶液加热到,80-100,时,双螺旋结构即发生解体,两条链彼此分开,形成无规线团。,80 90 100,100%,50%,OD,260,(,254,),Tm,变性温度范围,融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Tm,):,DNA,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溶液的温度称为融解温度(,Tm,)或解链温度、变性温度。,实验室常用的方法,热变性,影响,T,m,值的因素,(1),溶液的性质,(2)DNA,的性质和组成,大肠杆菌,DNA,在不同浓度,KCl,溶液下的熔融温度曲线,GC,含量越高,,T,m,越大,(,1,)变性后理化性质改变,DNA,溶液的粘度降低,浮力密度增加,旋光偏振光改变,紫外吸收增加(高色效应),高色效应(,hyperochromic,effect,):,DNA,变性后,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增高,称为高色效应或增色效应。,(,2,)变性后的,DNA,一级结构没有改变。,(,3,)融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T,m,):,DNA,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溶液的温度称为融解温度(,T,m,),GC,含量越高,,T,m,越大,DNA,越长,,T,m,越大,溶液离子强度增高,,T,m,值增加,DNA,越纯,相变范围越小,2,、,DNA,复性,DNA,复性,(,renaturation,),的定义,:,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annealing),。,减色效应,(,hypochromic,effect,),:,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DNA,复性,(三),酶水解,磷酸二酯酶是非特异性水解磷酸二酯键的酶,如:蛇毒磷酸二酯酶、牛胰磷酸二酯酶;,核酸酶是专一性水解核酸的磷酸二酯酶。,1,、碱基的解离,嘌呤、嘧啶化合物杂环中的氮以及各取代基具有结合和释放质子的能力,所以这些物质既有碱性解离又有酸性解离的性质。,2,、核苷的解离,糖的存在增强了碱基酸性解离。,核苷酸在,240,290nm,的紫外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峰,不同核苷酸有不同的吸收特性,,Amax,在,260nm,附近,。,不同核苷酸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可以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性、定量或纯度的测定。,1,、 (,1,),A,260,/A,280,1.8 DNA,含量纯,(,2,),A,260,/A,280,2.0 RNA,含量纯,对于纯样:,A,260,1,代表双螺旋,DNA 50ug/mL,单链,DNA 40ug/mL,寡核苷酸,RNA 20ug/mL,对于不纯样:先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然后经溴化乙錠染色,在紫外灯下粗略估含量。,2,、,(,p,),摩尔磷吸光系数,A/CL =30.98A/WL,一般天然,DNA,的(,p,),约为,6600,,,天然,RNA,的(,p,),约为,7700,7800,。,核酸的,(,p,),值较所含核苷酸单体的(,p,),要低,40,50,,单链多核苷酸的(,p,),比双螺旋结构多核苷酸的(,p,),要高。,(p),增色效应,核酸变性,(p),减色效应,核酸复性,五,.,核酸的变性与复性,1.,核酸变性的定义,-,维持核酸空间构象的主要作用力氢键、碱基堆积力发生断裂,双螺旋结构解体,分子由双链变为单链,这个过程称为变性。,2.,引起变性的因素,:,加热、极端的,pH,、,有机溶剂、尿素、甲酰胺等。,3.,变性后的表现,:,分子由具有一定刚性变为无规则线团。,DNA,:,其稀盐溶液加热至,80,100,度,双螺旋结构即发生解体,两条链分开,形成无规则线团。表现出增色效应、粘度降低、浮力密度增大等。,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有一个相变的过程。,(一),DNA,的变性,(,1,),DNA,变性后的表现:,DNA,溶液粘度降低,沉降速度加快,有增色效应,(,由于碱基暴露,DNA A,260,增加,),。,(,2,),T,m,值:,DNA,的热变性是一个跃变过程,当,A,260,光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熔点或熔解温度:,T,m,T,m,:,一般在,82,95,摄氏度左右。,DNA,的,T,m,值与下列因素有关,DNA,的均一性:均质,DNA,温度范围窄,异质,DNA,温,度范围宽,2) G,C,之含量:在一定条件下,,DNA,中,G,C,含量与,T,m,值成正比关系。经验公式:,3),介质中的离子强度:离子强度低,,T,m,低,宽,离子强度高,,T,m,高,窄。故应在含盐缓冲液中保存,DNA,(二),RNA,的变性,:,RNA,只有局部双螺旋,变性表现不如,DNA,明显,变性曲线不陡,,T,m,值,较低。但,tRNA,双螺旋区较多,,T,m,值,较高,变性曲线较陡,(三),DNA,的复性:,变性的,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许多物化性质得到恢复的过程,谓之复性,复性的条件:,1.,缓慢冷却,2. DNA,的浓度越大,复性越快,3. DNA,的片段越大,复性越慢,4. DNA,的重复序列越多,复性越快,复性反应的速度,(C,o t1/2,),:,C,o,为变性,DNA,复性时的初始浓度,以核苷酸的摩尔浓度表示;,t,为时间,以秒表示。,C,ot1/2,表示复性一半的摩尔浓度,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heteroduplex,),。,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和,RNA,分子间或者,RNA,与,RNA,分子间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核酸的杂交,DNA-DNA,杂交双链分子,变性,复性,不同来源的,DNA,分子,核酸分子杂交的应用,:,研究基因的位置,确定两种核酸序列的相似性,检测样品中的特异序列,基因芯片技术的基础,核酸探针(,nucleic acid probe,),:,能特异性的探测带某一特定序列的,DNA,或,RNA,分子的标记核酸分子。,3,、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由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形成杂化双链的过程,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基因克隆筛选、酶切图谱制作、特定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突变分析、疾病诊断等,第五节 核酸酶,(nucleases),核酸酶,是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一、种类,1,、根据底物分类,DNase,、,RNase,;,单链核酸酶、双链核酸酶、杂合双链核酸酶,2,、根据催化部位分类:外切核酸酶和内切核酸酶,外切酶:,5,端,3,端或,3,端,5,端核酸外切酶。,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s,),:能够识别,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断开,DNA,双链的一类核酸酶,参与,DNA,的合成与修复及,RNA,合成后的剪接等重要基因复制和基因表达过程,负责清除多余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核酸,同时也可以清除侵入细胞的外源性核酸,在消化液中降解食物中的核酸以利吸收,体外重组,DNA,技术中的重要工具酶,生物体内的核酸酶负责细胞内外催化核酸的降解,二、核酸酶的功能,三、核 酶,催化性,DNA (,DNAzyme,),人工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片段,也能序列特异性降解,RNA,。,催化性,RNA (,ribozyme,),作为序列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降解,mRNA,。,第六节核酸的核苷酸序列测定,一、化学裂解法:标、切、分、染、读,二、酶解法,(,测,RNA),:标、切、分、染、读,三、合成终止法:标、合、分、染、读,Sanger,测定,DNA,核苷酸序列的方法:,DNA,合成终止法(双脱氧,DNA,链合成终止法)。,重要内容:,1,、重要名词:,anticodon,;,DNA,denaturation,;,melting temperature,(,Tm,);,hyperochromic,effect,;,renaturation,;,annealing,;,hybridization,;,ribozyme,2,、结构层次,元素组成:,C,、,H,、,O,、,N,、,P(911%),结构单位:核苷酸(,DNA,和,RNA,组分的异同;核苷酸的功能),一级结构,:,3, 5,磷酸二酯键;,5,端,3,端;,RNA,类型及结构和功能特点,二级结构:,DNA,双螺旋;,tRNA,“,三叶草”,三级结构特点:,DNA,超螺旋结构;,tRNA,“,倒,L”,结构,3,、重要性质:,紫外吸收;变性、分子杂交,一、酸性化合物,两性解离,但酸性强,电泳行为,泳向正极(,pH7-8,),二、高分子性质,粘度,DNARNA,超离心沉降,凝胶过滤,分子大小单位:分子量(道尔顿,,D,)、碱基对数目(,bp,)、离心沉降常数(,S,),沉淀行为,加盐(中和电荷);乙醇,三,.,核酸的水解,紫外吸收,1. DNA,或,RNA,的定量,OD,260,=1.0,相当于,50,g/ml,双链,DNA,40,g/ml,单链,DNA,(或,RNA,),20,g/ml,寡核苷酸,2.,判断核酸样品的纯度,DNA,纯品,:,OD,260,/OD,280,= 1.8,RNA,纯品,:,OD,260,/OD,280,= 2.0,OD,260,的应用,碱基的结构特征,嘌呤碱和嘧啶碱分子中都含有共轭双键体系,在紫外区有吸收(,260 nm,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