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286298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二讲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二讲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一、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二、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三、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四、在自由创造中产生美,五、从历史的角度看美的产生,本章主要内容,美的产生首先是人的起源的问题,2300,万年前,人科动物与猿类分化;,400,万,370,万年东非古猿开始直立行走;,200,万,170,万年前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人类进入旧石器时期,人类学会制造工具;,75,万,50,万年前,爪哇和北京猿人,能够控制火;,40,万,25,万年前,阿舍利文化,从生理解剖学判断,人已具有语言能力;,4,万,1,万年前,欧洲克罗马依人,有了雕塑品、穴画。中国黄河、辽河流域已有人体装饰品。,一、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达尔文,物种的起源,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早在人类诞生前,自然界的种种事物就有美丑之分,而动物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则是客观存在的,有目共睹的。,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庄子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齐物,),“,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至乐,),要点:动物的,“,审美活动,”,,其对象不过是同种属异性的性特征,而不是美;其感受实际上是基于生理本能的性感,而不是美感。动物基于性本能展示其种属特征的行为,同人类的审美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生理的,自然的、本能的,后者则是心理的、社会的、有意识的。创造美,欣赏美只能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自然风景是种纯粹的自然存在,还不具有社会性,美是一种社会价值,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一、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性感,美感,动物既不会欣赏风景,也不能感受到自然界、人类及其社会生活和其他事物的美。,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第二章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一、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恩格斯说:,没有一只猿的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总之,美必须依赖人类社会而存在。真、善、美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一种社会价值。,美是客观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二、美的本质、人的本质、生活本质的关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的社会性特征),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二、美的本质、人的本质、生活本质的关系,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自由创造,,这既体现了人的本质,也体现了生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二、美的本质、人的本质、生活本质的关系,社,会,环,境,的,变,迁,改革开放前的深圳,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社,会,环,境,的,变,迁,今日深圳,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三、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感性形式,喜悦(美感),原因,自由创造,人类最珍贵的特性,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三、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自由创造:,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自由创造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敢、力量等品质,所以,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四、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理论上三个环节:,生产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自由创造在生产物上必然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人类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四、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生产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1,、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开始的。,2,、,“,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四、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自由创造在生产物上必然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自然界(物),劳动(加工),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劳动物化了),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面向广场的一面,中央稍凸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拉特拉思巨神群像。御座大厅的御座后面,有用,4.5,万可彩石镶成的一幅俄国地图,。,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四、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人类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在对象感性形式中,看到人类的创造劳动,看到人自身的力量、智慧与才能,引起人的无比喜悦,这个对象就被称为美的。,.,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生产劳动中的产品并不都是美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劳动中的产品都能体现人的自由创造,除了自由创造的内容以外,还有一个自然形式问题,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都是自由创造的结果,但只有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才能使人感到舒畅和自由,才能给人美感。 因此,有些产品虽较有实用价值,但形式并不美,不能成为美的对象。,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五、从历史的角度看美的产生,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旧石器时代早期:打制石器,粗糙、实用,少有审美价值。,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山西许家窑猿人:使用石器为石球,规则、对称、实用,具有,一定的美的因素。,山西丁村猿人:使用石器为大三棱尖状器,锐利、坚实,均衡、对称。,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发明了钻孔和磨制技术,,代表作:骨针。骨针光滑、匀称,审美因素明显。,新石器时代半坡村和大汶口的石器,大多为磨制石器。代表作:,玉斧。造型规整、匀称;色彩滢润、光泽斑斓,质地坚硬易碎,加工难度大,是美的杰作。,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一种解释:,“,羊大为美,”,。,一种解释:,带装饰的舞人之形。,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彩陶的特点:,1,、造型和装饰具有更多自由和想像成分,2,、自觉、娴熟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彩陶图案来源:,1,、直接反映自然形象;,2,、几何图形的纹饰;,3,、与生产技术过程相联系。,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结,论,:,美产生于劳动;,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美与真、善的关系,一,.,真是指客观规律;善是指功利;美是指在实践中真善的形象体现。,二,.,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与真、善关系的看法:,1.,美与真善无关。,康德认为美是完全不涉及利害计较,完全不涉及概念的一种快感,一种纯形式。无利害计较即无善,而所谓概念即理性概念,即是真,真都是用概念来表达的,不涉及概念,即是说美与真也无关系。,2.,强调美与真善的关系,甚至认为美与真善不分。布瓦洛说:“处处能把善和真与趣味融成一片”,“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3.,是认为美和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狄德罗认为:“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我们比较赞同狄德罗的美和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观点。,美与善的关系:,一、美与善的,区别,:,1.,从功利关系上看,善直接和功利相联系;而美的功利则是潜伏的,2.,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看,善可以不讲形式,不顾及形式;而美则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3.,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认识和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总之,美与善是有差异的,美而不善,善而不美,。,二、美与善的,联系:,1.,美以善为前提。鲁迅说:“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美的东西必须以对人没有害,即有善处,为前提。就美的内容看,美的事物是一种肯定的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2.,美与善的统一:尽善尽美,3.,美与善的深层关系:美是道德的象征,美与真的关系:,美与真的,区别,:,1.,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2.,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们去追求真理,了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而美却是欣赏的对象,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3.,美与真的冲突:表现为哲学和诗的矛盾。,美与真的,联系,1.,从联系的方面看,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的基础。,2.,美与真的统一:表现为艺术与哲学的和谐共处,3.,美是真理的显现:艺术是真理的一种显现方式。,美与丑的关系,一、关于丑的界定:,1.,荷迦兹认为丑是自然的一种属性,适宜可以产生美,,不适宜则会变成丑。,他说:“赛马的马的周身上下的尺寸,都最适宜于跑得快,因此也获得了一种美的一惯的特点。,把战马的美丽的头和秀美弯曲的颈放在赛马的马的肩上,,不但不能增加美,反而变得更丑了。因为大家的论断一定会说这是不适宜的。”(见,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2.,鲍姆嘉通认为“完善的外形,就是美,,相应不完善就是丑,。因此,美本身就使观者喜爱,丑本身就使观者嫌厌。”又说:“美学的目的是(单就它本身来说的)感性知识的完善(这就是美),应该避免的感性知识的不完善就是丑。” (,见,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3.,谷鲁斯则是从主观的感受来规定丑的本质,他认为:“丑这个范畴是在审美的外观上肯定会,使高级感官感到不快的东西。”,(转引,近代美学史评述,),4.,克罗齐认为美是成功的表现,,丑是一种不成功的表现。,(,美学原理,),罗丹,说:“所谓丑,是毁形的、不健康的,令人想起疾病、衰弱和痛苦的,是正常、健康和力量的象征与条件相反的,驼背是丑的,跛脚是丑的,褴褛的贫困是丑的。”(,罗丹论艺术,),5.,马克思、恩格斯则把丑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并从历史的发展中说明丑的根源。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旧制度,不过是历史戏剧中的,丑角,,当时德国在各个社会领域中都充满了,卑鄙、虚伪的事物,,它引起了人们的,憎恨和厌恶,。,恩格斯则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则对资本主义的丑恶从两个方面作了深刻剖析。说资产阶级“在这种,贪得无厌和利欲熏心,的情况下,人的心灵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是清白的。”不过,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都是从一种理论和概念上对丑进行分析。,6.,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给,丑,下如下一个,定义,:,丑,是在感性的形式中包含着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二、美与丑的关系,1.,美与丑相互依存。,这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就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真的、善的、丑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达,芬奇也讲:“美和丑因互相对照而显著。”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德国的里(立)普斯说:“凡是我们投进了对生命无价值或否定的东西,投进了冲突、缺陷或匮乏的东西,这就是丑。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美的陪衬。”德苏瓦尔也认为“丑是一种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2.,美丑的转化。,当然,美与丑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三、丑与恶的关系,就联系看:丑是恶的一个侧面,是恶的形象表现。,就区别看:(,1,)恶与功利的关系是直接的,丑的形象与功利的关系是间接的,丑虽涉及功利却不等于功利。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丑的时候,这个很可能跟你没有任何关联,当然也就更没有任何利害冲突;但是当我们说某个人恶的时候,这个人一定是与你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情感上的、肢体上的、或者物质利益上的冲突;(,2,)丑须从形象上才能把握,而对恶则可以通过概念去把握。,(,3,)人长相的丑属于人的生理特征,并不一定和恶有必然的联系。此外,有一些事物的形式上的丑也不一定与恶有联系,如人肢体上的残缺,以及某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四、什么是艺术丑?,艺术丑指艺术的丑,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丑的对象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融入正确的审美理想与情感之后,也能变具有审美的价值。所以,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是其描写的对象的性质。,4,、丑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具有审美的价值?,“丑”具有审美价值从大的方面看通常分现实情况和艺术情况两种:,(,1,) 就现实的情况看,丑要具有审美价值,就必须是在丑的形式中具有美的或善的内涵,如长相丑的人具有美的心灵,这时,丑就获得了审美的价值。某些形式丑的东西,如果对人还有用,那么,就还可以让人产生一些好感。,五、丑,“丑”成为美学范畴是更为晚近的事情,表明人对审美对象的把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对丑的欣赏背后,浮现出的是人类自信、自尊的笑容。,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的美学根据:,第一,以丑衬美,突出美;,第二,化丑为美,塑造出艺术的反面典型。,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基本途径:,第一,通过讽刺、幽默等喜剧性手法,对丑的事物直接加以否定,是人们在审美中获得愉悦;,第二,通过典型化的手法,使生活丑转化为艺术典型形象;,第三,通过对比的方法,以丑衬美。,(,2,)就艺术的情况看,则要求:,(,A,),艺术家要在一种进步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去揭露丑和表现丑。,(,B,),艺术家要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去表现丑。,以上两个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丑才可能产生审美的效果。,(,C),在园林艺术中则以形式的,丑怪奇特,为美。,(,D,),戏剧艺术中的,丑角,则以一种滑稽可笑的丑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美的性格与善的品性。,在以上这两种艺术中所谓的丑都不是真正的丑,而是具有某些丑的形式特征的特殊的美。,5,、丑,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的产生,是在近代才开始出现的,是在对立因素的增加与丑的升值的过程中才出现的。虽然早在古典和谐美时代,丑就已经存在,但大多是被作为否定的对象而遭排斥。比如,古希腊的雕塑是极力要避免表现人的丑的,,拉奥孔,就极力避免表现拉奥孔父子的痛苦、挣扎的状态。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丑的升值,出现了美与丑的对立与斗争,从而产生了崇高。随着美丑斗争的进一步发展,丑占了上风,美反而成了陪衬,丑得到了肯定,“这样丑便扬弃崇高,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3,)美与善的关系:,美与善的区别:,(,A,),从功利关系上看,善直接和功利相联系;而美的功利则是潜伏的,(,B,),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看,善可以不讲形式,不顾及形式;而美则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C,),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认识和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总之,美与善是有差异的,美而不善,善而不美。,美与善的,联系,:,()美以善为前提。鲁迅说:“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美的东西必须以对人没有害,即有善处,为前提。就美的内容看,美的事物是一种肯定的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美与善的统一:尽善尽美,(,3,)美与善的深层关系:美是道德的象征,()美与真的关系:,美与真的区别,:()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们去追求真理,了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而美却是欣赏的对象,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美与真的冲突:表现为哲学和诗的矛盾。,美与真的,联系,()从联系的方面看,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的基础。,()美与真的统一:表现为艺术与哲学的和谐共处,()美是真理的显现:艺术是真理的一种显现方式。,六、美与丑的关系,、关于丑的界定:,(),荷迦兹认为丑是自然的一种属性,适宜可以产生美,,不适宜则会变成丑。,他说:“赛马的马的周身上下的尺寸,都最适宜于跑得快,因此也获得了一种美的一惯的特点。,把战马的美丽的头和秀美弯曲的颈放在赛马的马的肩上,,不但不能增加美,反而变得更丑了。因为大家的论断一定会说这是不适宜的。”(见,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2,)鲍姆嘉通认为“完善的外形,就是美,,相应不完善就是丑,。因此,美本身就使观者喜爱,丑本身就使观者嫌厌。”又说:“美学的目的是(单就它本身来说的)感性知识的完善(这就是美),应该避免的感性知识的不完善就是丑。” (,见,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3,)谷鲁斯则是从主观的感受来规定丑的本质,他认为:“丑这个范畴是在审美的外观上肯定会,使高级感官感到不快的东西。”,(转引,近代美学史评述,),(,4,)克罗齐认为美是成功的表现,,丑是一种不成功的表现。,(,美学原理,),罗丹,说:“所谓丑,是毁形的、不健康的,令人想起疾病、衰弱和痛苦的,是正常、健康和力量的象征与条件相反的,驼背是丑的,跛脚是丑的,褴褛的贫困是丑的。”(,罗丹论艺术,),(,5,)马克思、恩格斯则把丑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并从历史的发展中说明丑的根源。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旧制度,不过是历史戏剧中的,丑角,,当时德国在各个社会领域中都充满了,卑鄙、虚伪的事物,,它引起了人们的,憎恨和厌恶,。,恩格斯则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则对资本主义的丑恶从两个方面作了深刻剖析。说资产阶级“在这种,贪得无厌和利欲熏心,的情况下,人的心灵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是清白的。”不过,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都是从一种理论和概念上对丑进行分析。,(,6,)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给,丑,下如下一个,定义,:,丑,是在感性的形式中包含着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2,、美与丑的关系,(,1,)美与丑相互依存。,这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就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真的、善的、丑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达,芬奇也讲:“美和丑因互相对照而显著。”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德国的里(立)普斯说:“凡是我们投进了对生命无价值或否定的东西,投进了冲突、缺陷或匮乏的东西,这就是丑。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美的陪衬。”德苏瓦尔也认为“丑是一种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2,)美丑的转化。,当然,美与丑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3,、丑与恶的关系,就联系看:丑是恶的一个侧面,是恶的形象表现。,就区别看:(,1,)恶与功利的关系是直接的,丑的形象与功利的关系是间接的,丑虽涉及功利却不等于功利。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丑的时候,这个很可能跟你没有任何关联,当然也就更没有任何利害冲突;但是当我们说某个人恶的时候,这个人一定是与你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情感上的、肢体上的、或者物质利益上的冲突;(,2,)丑须从形象上才能把握,而对恶则可以通过概念去把握。,(,3,)人长相的丑属于人的生理特征,并不一定和恶有必然的联系。此外,有一些事物的形式上的丑也不一定与恶有联系,如人肢体上的残缺,以及某些奇形怪状的东西。,4,、什么是艺术丑?,艺术丑指艺术的丑,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丑的对象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融入正确的审美理想与情感之后,也能变具有审美的价值。所以,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是其描写的对象的性质。,4,、丑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具有审美的价值?,“丑”具有审美价值从大的方面看通常分现实情况和艺术情况两种:,(,1,) 就现实的情况看,丑要具有审美价值,就必须是在丑的形式中具有美的或善的内涵,如长相丑的人具有美的心灵,这时,丑就获得了审美的价值。某些形式丑的东西,如果对人还有用,那么,就还可以让人产生一些好感。,(,2,)就艺术的情况看,则要求:,(,A,),艺术家要在一种进步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去揭露丑和表现丑。,(,B,),艺术家要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去表现丑。,以上两个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丑才可能产生审美的效果。,(C),在园林艺术中则以形式的,丑怪奇特,为美。,(,D,),戏剧艺术中的,丑角,则以一种滑稽可笑的丑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美的性格与善的品性。,在以上这两种艺术中所谓的丑都不是真正的丑,而是具有某些丑的形式特征的特殊的美。,5,、丑,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的产生,是在近代才开始出现的,是在对立因素的增加与丑的升值的过程中才出现的。虽然早在古典和谐美时代,丑就已经存在,但大多是被作为否定的对象而遭排斥。比如,古希腊的雕塑是极力要避免表现人的丑的,,拉奥孔,就极力避免表现拉奥孔父子的痛苦、挣扎的状态。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丑的升值,出现了美与丑的对立与斗争,从而产生了崇高。随着美丑斗争的进一步发展,丑占了上风,美反而成了陪衬,丑得到了肯定,“这样丑便扬弃崇高,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2008-7-3,66,(一)社会客观性,西施,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属性;还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008-7-3,67,(二)自由创造性,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08-7-3,68,(三)多样丰富性,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2008-7-3,69,(四)具体形象性,照 夜 白 图,2008-7-3,70,(五)感染愉悦性,任何一个审美对象都具有感染人、愉悦人和令人喜爱的特性。,德国音乐家梅亚贝尔的故事。,本章到此结束,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