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系统测试与分析资料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2763879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DH系统测试与分析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SDH系统测试与分析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SDH系统测试与分析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Unitrans D&T Group,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hank You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光通信,D&T,团队,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SDH,系统,测试,与分析,V1.1,SDH系统测试与分析V1.1,课程内容,SDH,工程测试,MSTP,工程测试,全光网络测试仪,ONT-50,简介,Smartbits,简介,监控通道测试,课程内容SDH工程测试,单板测试项目,光接口,平均发送功率,接收光功率,光输入口允许频偏,电接口,输入口允许频偏值,抖动,光口输出抖动,电口输出抖动,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PDH,输入口抖动和漂移,支路口结合抖动,单板测试项目光接口,光接口,-,平均发送功率,STM-1,STM-4,STM-16,STM-64,长距离,指标,L-1.1/,L-1.2/,L-1.3:,-50,L-4.1/,L-4.2/,L-4.3:,-3+2,L-16.2JE,:,25,L-16.2P/,L-16.1/,L-16.2/,L-16.3,:,-2+3,L-64.1,:,47,L-64.2a,:,-22,L-64.2b,:,-50,L-64.2c1,:,-22,L-64.2c2,:,36,短距离指,标,S-1.1/S-1.2:,-8-15,S-4.1/,S-4.2:,-8-15,S-16.1/,S-16.2/:,-50,I-64.1:-6-1,I-64.2,:,-5-1,S-64.1,:,15,S-64.2a,:,-5-1,S-64.2b,:,-12,光接口-平均发送功率 STM-1STM-4STM-16STM,光接口-接收光功率,接收机过载光功率定义为使,R,点处达到规定的比特误码率(,BER,)所需要的平均接收光功率可允许的最大值,接收机灵敏度定义为使,R,(接收)点处达到规定的比特误码率(,BER,)所需要的平均接收光功率可允许的最小值,BER=110-10,光接口-接收光功率接收机过载光功率定义为使R点处达到规定的比,光接口,-,接收光功率,通过准则,光接口类型,S-1.X,L-1.X,S-4.X,L-4.X,S-16.X,L-16.X,-,-,-,最小过载点,(,dBm,),-,8,-,10,-,8,-8,0,-,9,-,-,-,光接口类型,I-64.2,S-64.1,S-64.2a,S-64.2b,L-64.1,L-64.2a,L-64.2b,L-64.2c1,L-64.2c2,最小过载点,(,dBm,),-,1,-,1,-,8,-,3,-,10,-,9,-3,-,9,-,9,光接口类型,S-1.X,L-1.X,S-4.X,L-4.X,S-16.X,L-16.1,-,-,-,最差灵敏度,(dBm,),-28,-34,-28,-28,-18,-27,-,-,-,光接口类型,I-64.2,S-64.1,S-64.2a,S-64.2b,L-64.1,L-64.2a,L-64.2b,L-64.2c1,L-64.2c2,最差灵敏度,(,dBm,),-14,-11,-18,-14,-19,-26,-14,-22,-22,光接口-接收光功率通过准则光接口类型S-1.XL-1.XS-,光接口-光输入口允许频偏,输入口允许频偏是指当输入口接收到频偏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时,输入口仍能正常工作(通常以设备不出现误码来判断),测试步,连接电路,测试仪按被测接口的速率等级发送光信号,测试图案为,223-1,,被测设备将信号在内部环回,测试仪收端接收测试信号并检测误码。当频偏为零时,应无误码,增加频偏(正方向)直到产生误码,再减少频偏,直到误码刚好消失,,增加频偏(负方向),通过准则,光输入口允许频偏大于,20ppm,光接口-光输入口允许频偏输入口允许频偏是指当输入口接收到频偏,电接口,-,电输入口允许频偏,输入口允许频偏是指当输入口接收到频偏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时,输入口仍能正常工作(通常用设备不出现误码来判断),测试步骤,连接电路,增加频偏(正方向),直到产生误码,再减少频偏,直到误码刚好消失,记录下此时的频偏,测出实际允许正频偏,增加频偏(负方向),直到产生误码,再减少频偏,直到误码刚好消失,记录下此时的频偏,测出实际允许负频偏,通过准则,2048kbit/s,大于,50ppm,34368kbit/s,大于,20ppm,139264kbit/s,大于,15ppm,155520kbit/s,大于,20ppm,电接口-电输入口允许频偏输入口允许频偏是指当输入口接收到频偏,光口输出抖动,抖动是指一个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在时间上偏离理想位置的短期的、非累积性的偏离。,测试步骤,连接电路,按输出口的速率等级,用,SDH,分析仪送入适当的测试信号,并使测试信号的抖动为零,根据被测接口的速率,将抖动测试仪的接收设置为相同速率,并按,G.783,的要求设置好抖动检测仪的滤波器。,从抖动测试仪上读出设备抖动产生值(测试时间为,60s,)。,通过准则,接口,测试滤波器,抖动峰峰值,STM-1,(,O,),500Hz1.3MHz,0.50UI,65kHz1.3MHz,0.10UI,STM-4,1000Hz5MHz,0.50UI,250kHz5MHz,0.10UI,STM-16,5000Hz20MHz,0.50UI,1MHz20MHz,0.10UI,STM-64,20kHz80MHz,0.50UI,4MHz80MHz,0.10UI,18Hz100kHz,0.2UI,光口输出抖动抖动是指一个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在时间上偏离理想位,电口输出抖动,电口最大输出口抖动是指各等级电接口允许的最大抖动水平,连接电路。,按输出口的速率等级,用,SDH,分析仪送入适当的测试信号,并使测试信号的抖动为零。,根据被测接口的速率,将,SDH,分析仪的接收设置为相同速率,并按,G.783,的要求设置好,SDH,分析仪的滤波器。,从,SDH,分析仪上读出设备抖动产生值(测试时间为,60s,),通过准则,接口,测试滤波器,抖动峰峰值,STM-1,(,E,),500Hz1.3MHz,0.50UI,65kHz1.3MHz,0.075UI,140Mbit/s,200Hz3.5MHz,1.5UI,10kHz3.5MHz,0.075UI,34Mbit/s,100Hz800kHz,1.5UI,10kHz800kHz,0.15UI,2Mbit/s,20Hz100kHz,1.5UI,18kHz100kHz,0.2UI,电口输出抖动电口最大输出口抖动是指各等级电接口允许的最大抖动,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采用正弦调制相位的数字测试信号来规范和测试。,连接电路,在设备输入口送入,STM-N PRBS,测试信号,并使输入信号无抖动,调整光衰减器,使网元设备设备和,SDH,测试仪均无误码,选中,SDH,测试仪的输入抖动容限测试项,设置测试频点,开始测试,,SDH,测试仪会自动完成整个测试,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采用正弦调制,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STM-N,再生中继器通过准则,频率(,Hz,),幅度,10f12.1,24,90UI,(,0.25,s,),12.1f2000,3.010,4,f,-1,2000f20k,3.010,4,f,-1,20kf400k,1.5UI,400kf4M,6.0,10,5,f,-1,4Mf80M,0.15UI,f1,(,kHz,),f2,(,kHz,),A1,(,UI,P-P,),A2,(,UI,P-P,),STM-1,A,65,6.5,0.15,1.5,B,12,1.2,0.15,1.5,STM-4,A,250,25,0.15,1.5,B,12,1.2,0.15,1.5,STM-16,A,1000,100,0.15,1.5,B,12,1.2,0.15,1.5,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 STM-N再生中继器通过准则频率(,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A0,(,18s,),A1,(,2s,),A2,(,0.25s,),A3,A4,STM-1,2800,311,39,1.5,0.15,STM-4,11200,1244,156,1.5,0.15,STM-16,44790,4977,622,1.5,0.15,f0,f12,f11,f10,f9,f8,f1,f2,f3,f4,STM-1,1.2,10,-5,1.7810,-4,1.610,-3,1.5610,-2,0.125,19.3,500,6.5k,65k,1.3M,STM-4,1.2,10,-5,1.78,10,-4,1.6,10,-3,1.56,10,-2,0.125,9.65,1000,25k,250k,5M,STM-16,1.210,-5,1.7810,-4,1.610,-3,1.56,10,-2,0.125,12.1,5000,100k,1M,20M,STM-N,终端复用器通过准则,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A0(18s)A1(2s)A2(,PDH,输入口抖动和漂移,输入口抖动和漂移容限是指在一定的性能范围内,该接口所能承受的最大抖动和漂移值,连接电路,将,SDH,测试仪连接到被测设备支路口,选择适当的接口码型与,PRBS,信号,此时设备应无误码。,将仪表抖动产生打开,选择测试频段内的某一频率,逐渐增加抖动幅度,直到产生误码;再减少抖动幅度,直到误码消失。记录此时的抖动幅度。,取另一频率点,重复上步骤(获得完整的输入抖动容限曲线。,PDH输入口抖动和漂移输入口抖动和漂移容限是指在一定的性能范,PDH,输入口抖动和漂移,通过准则,接口速率,(,kbit/s,),UI,p-p,频率(,Hz,),伪随机,信号,A0,A1,A2,A3,f10,f9,f8,f1,f2,f3,f4,2048,36.9,18,0.2,18,4.8810,-3,0.01,1.667,20,2.4k,18k,100k,2,15,-,1,34368,618.6,1.5,0.15,ffs,ffs,ffs,ffs,100,1k,10k,800k,2,23,-,1,139264,2506.6,1.5,0.075,ffs,ffs,ffs,ffs,200,500,10k,3500k,2,23,-,1,PDH输入口抖动和漂移 通过准则接口速率UIp-p频率(Hz,支路口结合抖动,结合抖动是支路映射和指针调整结合作用,在设备解复用侧的,PDH,支路输出口产生的抖动,测试步骤,连接电路。,SDH,测试仪发送相应结构的测试信号,信号不加频偏。设置测试序列参数,如下表,按,PDH,支路输出口等级,选用合适的测量滤波器,选择四种指针调整序列之一(如下图)对支路输出口连续进行不少于,120,秒的测量,读出此时最大输出抖动峰,-,峰值,改变发送信号的频偏。通常,,2M,信号的频偏,f,选取,5ppm,、,10ppm,、,15ppm,、,20ppm,;,34M/45M,信号的频偏,f,选取,5ppm,、,10ppm,、,15ppm,、,20ppm,。测出一组结合抖动值,在这组数据中,某个特定频偏下,抖动会较大,进一步在该特定频偏附近以较小的频偏步阶(如,1ppm,),细心地找到最大的抖动峰,-,峰值,选择另一种指针调整序列,重复步骤(,3,)(,5,)的过程,3,次,最终找出四种指针调整序列中最大的抖动峰,-,峰值,即是此,PDH,支路输出口的结合抖动值,支路口结合抖动结合抖动是支路映射和指针调整结合作用,在设备解,支路口结合抖动,对,TU,指针,T1,10s,对,AU,指针,T1,10s,T2,0.75s,T2=34ms,T3,2ms,T3,0.5ms,设置测试序列参数,支路口结合抖动对TU指针T110s对AU指针T110sT,支路口结合抖动,通过准则,PDH,接口,(,kbit/s,),比特率容差,(,ppm,),高通滤波器,20dB/10,倍频程,最大峰峰值组合抖动,UI,p-p,f1,(,Hz,),f3,(,Hz,),f4,(,Hz,),f1f4,(,UI,p-p,),f3f4,(,UI,p-p,),2048,50,20,18k,100k,0.4,0.4,0.4,0.075,0.075,0.075,34368,30,100,10k,800k,0.4,0.4,0.4,0.75,0.075,0.075,0.075,0.075,139264,15,200,10k,3.5M,0.4,0.4,0.4,0.75,0.075,0.075,0.075,0.075,测试序列,a,b,c,d,a,b,c,d,支路口结合抖动 通过准则PDH接口比特率容差高通滤波器20d,系统测试项目,定时与同步,选择和切换定时源,时钟板倒换,误码测试,公务性能,通道保护倒换测试,复用段保护倒换测试,保护倒换时间测试,系统测试项目定时与同步,定时与同步-选择和切换定时源,指,SDH,设备能够根据定时源的优先级以及当前时钟源的状态,选择时钟源,测试过程,利用,SDH,设备网管提供定时源配置功能,为网元配置多种定时源。,查询网元当前定时源。模拟操作(如断纤),使当前工作时钟丢失。通过网管,可查询到同步定时源丢失的告警。,查询网元当前定时源。记录定时源信息。,恢复原工作时钟(如,将光纤插回光接口),查询网元当前定时源,记录定时源信息。,利用网管提供的时钟源保护倒换功能,切换时钟源。,通过准则,使用主时钟时,全网时钟可以同步。,一旦检测到当前首选同步源时钟丢失,设备可选择下一个最优先级的同步时钟源。当最高优先级的时钟源恢复后,能自动或手动倒回最优先级时钟。,定时与同步-选择和切换定时源指SDH设备能够根据定时源的优先,定时与同步-时钟板倒换,在全网时钟同步的状态下,对设备的主备时钟板进行倒换测试。检查主备时钟板是否可以正常倒换,以及倒换完毕后,全网的时钟是否同步,测试过程,确保全网时钟同步。,在网管中,进入时钟源对话框的单板选择页面。,查询网元的当前工作时钟板。,下发时钟板倒换命令。,查询网元的当前工作时钟板。,通过准则,主、备用时钟板可正常倒换。,倒换完毕,全网的时钟同步。,注意事项,使用主时钟或备时钟时,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判断全网的时钟源是否同步:通过网管的时钟源配置中的当前定时源进行查询;通过网管性能值查询是否存在指针调整性能。,SDH,设备中无指针调整性能值表示时钟源同步;在,SDH,网络中挂表,使用在线测试方式,检查是否有指针调整。无指针调整表示时钟源同步,定时与同步-时钟板倒换在全网时钟同步的状态下,对设备的主备时,误码测试,对于配置有保护的网络,应完成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的误码测试。,测试步骤,利用现有网络进行测试。测试前,将对端网元的被测支路环回,按被测支路等级,,SDH,测试仪(误码仪)选择适当的,PRBS,,从被测系统输入口发送测试信号,测试时间为,24,小时。,查看并记录测试结果。,通过准则,24,小时无误码出现,误码测试对于配置有保护的网络,应完成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的误码,公务性能,对除本端网元设备以外的所有站点进行呼叫、通话测试,测试过程,利用现有网络进行测试,并已利用网管的公务设置功能,为每个网元设置公务号码,启用群呼功能。,点呼测试:公务电话摘机,听到拨号音后,拨网管中所设置的被叫网元的,3,位公务号码,进行呼叫。,群呼测试:公务电话摘机,听到拨号音后,拨,#M1M2M3Q1Q2Q3,,进行群呼。,通过准则,点呼测试时,主叫方拨号后,被叫方听到振铃声,摘机接听通话清晰,挂机后主叫方听到忙指示音。,群呼测试时,主叫方拨号后,所有网元均听到振铃声,任何一网元摘机接听通话均清晰,且同时支持几人通话,所有被叫方挂机后主叫方听到忙指示音。,公务性能对除本端网元设备以外的所有站点进行呼叫、通话测试,通道保护倒换测试,测试步骤,图案发生器和误码检测器分别是,SDH,测试仪的发送和接收部分;,SDH,分析仪设置成通过模式,按支路接口等级,由,SDH,测试仪在,A,点向被测系统支路输入口送测试信号,并在,C,点支路输出口用误码检测器监视,断开,B,、,C,点间的光纤,用,SDH,测试仪以及网管系统监视,判断环路的连续性是否得以维持,图中,SDH,分析仪分别加入,LOS,、,LOF,、,MS-AIS,和误码,判断环路的连续性是否得以维持,通过准则,环路的连续性继续维持,通道保护倒换测试测试步骤,复用段保护倒换测试,图案发生器和误码检测器分别是,SDH,测试仪的发送和接收部分;,SDH,分析仪设置成通过模式,测试步骤,网管监视系统工作正常。,按支路接口等级,由,SDH,测试仪在,A,点向被测系统支路输入口送测试信号,并在,C,点支路输出口用误码检测器监视。,断开,B,、,C,点间的光纤,用,SDH,测试仪以及网管系统监视,判断环路的连续性是否得以维持。,图中,SDH,分析仪分别加入,LOS,、,LOF,、,MS-AIS,和误码,判断环路的连续性是否得以维持。,通过准则,环路的连续性继续维持,复用段保护倒换测试图案发生器和误码检测器分别是SDH测试仪的,保护倒换时间测试,在,SDH,标准中,没有业务丢失时间的标准要求。实际的业务丢失时间近似等于或略大于保护倒换时间,所以测试业务丢失时间可以作为测试保护倒换时间的替换方法,测试过程,本测试与保护倒换测试同时进行。在网络发生保护倒换时,利用,SDH,测试仪读取业务丢失时间。,通过准则,倒换时间小于,50ms,保护倒换时间测试在SDH标准中,没有业务丢失时间的标准要求。,课程内容,SDH,工程测试,MSTP,工程测试,全光网络测试仪,ONT-50,简介,Smartbits,简介,监控通道测试,课程内容SDH工程测试,MSTP,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最小帧长度,最大帧长度,异常包检测,流量控制(全双工),自协商功能,带宽可配,带宽共享,端口业务汇聚,多路径传输,LCAS,功能,用户安全隔离,以太网业务保护(采用,SDH,保护方式),吞吐量,丢包率,时延,背靠背缓存能力,VLAN,功能,STP,生成树功能,二层交换功能,远程,PING,功能,VLAN Stacking,功能,端口镜像功能,以太网告警,MSTP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最小帧长度吞吐量,最小帧长度,测试目的,测试设备所能够处理的最小的帧长度。,测试仪表,SmartBits,测试步骤,组网,配置被测试设备的正常业务,对,SmartBits,进行设置,对发送字节从大到小调节,直到找到设备能够处理的最小字节,预期结果,64,字节,最小帧长度测试目的,最大帧长度,测试目的,测试设备所能够处理的最大的帧长度,测试步骤,测试仪表及设备连接同最小帧长度,对,SmartBits,进行设置,对发送字节从小到大调节,直到找到设备能够处理的最大字节,预期结果,1532,字节,最大帧长度测试目的,异常包检测,测试目的,异常包即是指各种不符合要求的包。在正常包中按一定比例插入各种异常情况的包,进行发送,测试设备在各种异常包插入比例下的工作情况,测试步骤,测试仪表及设备连接同最小帧长度,对,SmartBits,进行设置,在正常包中按一定比例插入各种异常情况的包,进行发送,预期结果,异常包不能通过,异常包检测测试目的,流量控制(全双工),测试目的,测试采用,pause,功能在全双工以太网链路上实现流量控制。防止瞬时过载导致缓冲区溢出时不必要的帧丢弃。,测试仪表及组网同最小的帧长度测试,测试过程,配置被测试设备的正常业务。,设置数据网络分析仪的突发流量大于当前设备配置带宽。,查看,SmartBits,的接收短期内是否有丢包,以及发送流量的端口是否收到被测试设备发回的流控帧。,预期结果,没有丢包。,测试说明,需要将仪表的流控功能使能,流量控制(全双工)测试目的,自协商功能,测试目的,测试自协商功能,允许一个网络设备能够将自己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信息传达给网络对端,并接受对方可能传递过来的相应信息。双方最终协商一个两端都支持的最优端口工作方式进行通信,测试仪表及组网同最小的帧长度测试,测试过程,配置被测设备和分析仪的对应端口为自协商工作模式。,观察双方的协商结果,通过测试仪收发数据,验证结果。,配置被测设备和分析仪的对应端口为相同的强制模式。,观察双方的协商结果,通过测试仪收发数据,验证结果。,预期结果,双方为自协商工作模式时,协商为全双工方式;当双方为相同的强制模式时,协商为此模式。,自协商功能测试目的,带宽可配,测试目的,系统根据接入业务量的大小,配置相应的传输带宽,保证传输带宽的充分利用。测试仪表及组网同最小的帧长度测试,测试过程,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设置以太网业务带宽为以下颗粒带宽:,10M/100MVC12-nC,(,n=148,)。,利用,SmartBits,进行吞吐量测试设置。,执行吞吐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改变映射带宽,重复上述步骤,预期结果,可配置不同的带宽,带宽可配测试目的,带宽共享,测试目的,测试一个网元上的几个以太网端口是否可以共享两个网元之间的同一个路径的带宽,测试过程,连接组网配置,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SmartBits,通过端口,1,和端口,2,同时向网元,2,发送数据业务,1,和数据业务,2,,从网元,1,接收业务,3,。记录业务,3,的接收流量、业务,1,和业务,2,的发送流量,并比较是否相等,带宽共享测试目的,带宽共享,SmartBits,只向网元,2,发送数据业务,1,,停止业务,2,的发送。从网元,1,接收业务,3,。记录业务,3,的接收流量与业务,1,的发送流量,以及是否相等。,SmartBits,只向网元,2,发送数据业务,2,,停止业务,1,的发送。从网元,1,接收业务,3,。记录业务,3,的接收流量与业务,2,的发送流量,以及是否相等。,分析测试结果,判断业务,1,与业务,2,是否能够共享路径带宽。,预期结果,能够实现带宽共享,测试说明,为便于查看结果,业务,1,和业务,2,的流量要小于路径带宽,两个业务的流量和需要大于路径带宽。,将仪表的流控功能使能,带宽共享SmartBits只向网元2发送数据业务1,停止业务,端口业务汇聚,测试目的,测试传输网上多个分支网元的业务是否可以汇聚到中心网元的一个端口输出。端口汇聚方式:,n10/100M10/100M,测试步骤,配置网元,1,和网元,2,到网元,3,的业务。,SmartBits,向网元,1,和网元,2,发送数据业务,从网元,3,接收业务。,记录接收的业务,3,是否为发送的业务,1,、业务,2,的汇聚。,预期结果,能够实现业务汇聚。,测试说明,同带宽共享测试,端口业务汇聚测试目的,多路径传输,目的,采用虚级联映射方式时,同一以太网业务的映射颗粒可以分别经过不同的物理路径进行传输,充分利用传输的多余带宽。,测试步骤,配置网元,1,的业务颗粒分别经由不同的,2,个路径到达网元,2,。,SmartBits,发送数据业务。,分析接收的业务是否有丢包。,制造故障使其中一条路径失效。,分析接收的业务是否正常。,预期结果,业务正常,多路径传输目的,LCAS功能,测试目的,在不配置,SDH,保护和以太网保护的条件下,当其中一条路径失效时,能否自动降低带宽,保证业务不中断,当路径故障排除后,能否自动恢复原有的带宽,保证业务不中断,测试步骤,测试连接同多路径传输测试,配置网元,1,的业务颗粒分别经由不同的两条路径到达网元,2,。,启用网元的,LCAS,功能。,SmartBits,发送数据业务,记录接收的业务流量。,制造故障使其中一条路径失效。分析接收的业务是否断掉,记录这时的流量。,制造故障使其中一条路径失效。,恢复失效的路径连接,记录业务流量是否恢复。,预期结果,路径失效时,业务不能断掉。失效路径恢复后,能够实现业务流量的恢复。,LCAS功能测试目的,用户安全隔离,测试目的,同一设备上不同端口之间的业务是否能够完全隔离。不限制厂家采用的用户隔离的方式,测试步骤,组网配置,配置网元,1,和网元,2,的隔离业务,1,与业务,2,SmartBits,发送数据业务,对接收的业务进行分析,判断业务,1,与业务,2,是否隔离,预期结果,能够通过物理通道实现业务隔离,用户安全隔离测试目的,以太网业务保护(采用SDH保护方式),测试目的,直接利用,SDH,提供的保护实现以太网业务的保护,,SDH,保护包括通道保护、复用段保护、子网连接保护,测试步骤,配置正常业务通道和保护业务通道。,SmartBits,发送流量。,断掉正常业务通道的光纤,或插入各种信号劣化指示。,统计,SmartBits,流量接收状况,包括是否业务继续以及倒换丢包数目。,预期结果,以太网业务能够保护,以太网业务保护(采用SDH保护方式)测试目的,吞吐量,测试目的,被测设备以太网端口不丢包的最大转发速率。,通过配置被测设备,1,到被测设备,2,的以太网点到点业务,分别测试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的情况下,以太网端口的吞吐量。,测试步骤,配置网元,1,到网元,2,通道业务。,分别配置映射带宽大于,/,小于,/,等于端口速率。,从端口,1,发送不同帧长度的数据(,64/128/256/512/1024/1518,)。,测试不丢包的最大转发速率。,预期结果,符合预定带宽,测试说明,测试时长,60,秒。,吞吐量测试目的,丢包率,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下的丢包率。,测试步骤,配置网元,1,到网元,2,通道业务。,分别配置映射带宽大于,/,小于,/,等于端口速率。,包长,64/256/1518,字节,发送速率从端口吞吐量到线速递增。,测试丢包率。,预期结果,丢包率为,0,。,测试说明,测试时长,10,秒,丢包率测试目的,时延,测试目的,测试以太网业务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情况下的时延。,测试步骤,配置网元,1,到网元,2,通道业务。,分别配置映射带宽大于,/,小于,/,等于端口速率。,以端口吞吐量发送数据,包长,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测试时延。,预期结果,根据线路速率估计的结果。,测试说明,测试时长,10,秒,时延测试目的,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突发数据的缓存能力。长度固定的数据包以最小间隔速率(即对应介质的最大速率)向设备发包,不丢包的最大数目。,测试步骤,网元,1,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1,配置,1,个,VC12,,网元,2,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1,配置,1,个,VC12,网元,1,和网元,2,以太网板的用户端口均设置为接入模式。,网元,1,和网元,2,配置为无保护的链路。,对,SmartBits,进行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设置。,测试采用,7,个典型字节,64,、,128,、,256,、,512,、,1024,、,1280,、,1518,。,测试的流量设置为线速。,SmartBits,以,single Burst,方式发送,1000M,的固定流量,找到不丢包的一次突发的最大包数,该包数即为背靠背缓存包数,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目的,背靠背缓存能力,预期结果,测试说明,测试时间设置为,10,秒,分别进行单向和双向流量测试。,禁止流控功能。,包长(,byte,),背靠背缓存包数(个),64,4225,128,2110,256,1054,512,527,1024,263,1280,210,1518,177,背靠背缓存能力预期结果包长(byte)背靠背缓存包数(个)6,VLAN,功能,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802.1Q VLAN,功能的支持情况。,测试步骤,配置网元,1,到网元,2,通道。,配置,SmartBits,端口,1,所连端口属于,VLAN3,。,配置,SmartBits,端口,2,所连端口属于,VLAN4,。,配置,SmartBits,端口,3,所连端口属于,VLAN3,。,配置,SmartBits,端口,4,所连端口属于,VLAN4,。,步骤,6,从端口,1,向端口,3,和端口,4,发送,VLAN3,数据。,步骤,7,从端口,2,向端口,3,和端口,4,发送,VLAN4,数据。,VLAN功能测试目的,VLAN功能,预期结果,如果,VLAN,基于,802.1Q,实现,应获得以下结果:,步骤(,6,)中,端口,3,收到端口,1,发送,VLAN3,的数据,端口,4,无法收到。,步骤(,7,)中,端口,4,收到端口,2,发送,VLAN4,的数据,端口,3,无法收到。,如果基于端口实现,应获得以下结果:,步骤(,6,)中,端口,3,收到端口,1,发送的所有数据,端口,4,无法收到。,步骤(,7,)中,端口,4,收到端口,2,发送的所有数据,端口,3,无法收到。,VLAN功能预期结果,STP,生成树功能,测试目的,STP,生成树是指为了避免网络拓扑环路形成广播风暴而采用的一种网络拓扑形成算法。测试该算法是否能有效防止网络风暴。,测试步骤,网元,1,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1,配置,46,个,VC12,、系统端口,2,配置,17,个,VC12,;网元,2,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1,配置,46,个,VC12,、系统端口,2,配置,17,个,VC12,;网元,3,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1,配置,17,个,VC12,、系统端口,2,配置,17,个,VC12,配置网元,1,的用户口,1,和系统端口,1,、系统端口,2,的,VLAN ID=2,,网元,2,的用户口,1,和系统端口,1,、系统端口,2,的,VLAN ID=2,,网元,3,的用户口,1,和系统端口,1,、系统端口,2,的,VLAN ID=2,STP生成树功能测试目的,STP生成树功能,启用网元,1,、网元,2,、网元,3,的,STP,功能。,网元,1,、网元,2,、网元,3,以太网板的用户端口均设置为干线模式。,网元,1,、网元,2,、网元,3,配置为无保护的链路。,设置,SmartBits,在端口,3,发送,DST,:,00-00-00-00-00-02,,,SRC,:,00-00-00-00-00-03,的数据包。,设置,SmartBits,在端口,2,发送,DST,:,00-00-00-00-00-03,,,SRC,:,00-00-00-00-00-02,的数据包。,观察端口,1,、端口,2,、端口,3,的收发包情况。,断开端口,2,和端口,3,的工作通道,即网元,1,和网元,2,之间光纤。,观察端口,1,、端口,2,、端口,3,的收发包情况,分析业务是否能继续。,恢复断掉的光纤,分析业务是否中断。观察端口,1,、端口,2,、端口,3,的收发包情况。,预期结果,能够通过,STP,实现保护和恢复,倒换时间单位为秒。,测试说明,需要启用网元,1,、网元,2,、网元,3,的,STP,功能。,STP生成树功能启用网元1、网元2、网元3的STP功能。,二层交换功能,测试目的,测试设备是否具有二层交换功能。,测试步骤,配置,SmartBits,的端口,2,和端口,3,向端口,1,发学习包。,步骤,2,从端口,1,向端口,2,发送单播帧,查看端口,2,和端口,3,的收包状态。,步骤,3,从端口,1,向端口,3,发送单播帧,查看端口,2,和端口,3,的收包状态,预期结果,步骤(,2,)中,只有端口,2,能收到包;步骤(,3,)中,只有端口,3,能收到包,二层交换功能测试目的,远程,PING,功能,测试目的,测试设备提供的,PING,功能。,测试步骤,网元,1,启用用户端口,1,和系统端口,1,,网元,2,启用系统端口,1,,系统口之间绑定,N2M,通道带宽。,分别设置单板虚拟局域网模式或虚拟通道模式,被测单板,MAC,地址设置唯一,且非全,0,、组播或广播包。网元,1,以太网板用户端口,1,设为接入模式,,Pvid,4095,;在虚拟局域网配置窗口中,将网元,1,的用户端口,1,和系统端口,1,、网元,2,的系统端口,1,添加到同一,VLAN,中,,VLAN ID=4095,。,网元,1,的以太网板设置,IP,为,10.50.1.1,,网元,2,的以太网板设置,IP,为,10.50.1.2,,,PC,机的网卡绑定,IP,地址,10.50.1.3,。,通过,PC,机,Ping,网元,1,和网元,2,的以太网板。,预期结果,通过,PC,机能够,Ping,通网元,1,和网元,2,的以太网板。,远程PING功能测试目的,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VMAN+VLAN,功能的支持情况,测试环境,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目的,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步骤,步骤,1,网元,1,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1,配置,N1,个,VC12,、系统端口,2,配置,N2,个,VC12,,网元,2,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1,配置,N1,个,VC12,、系统端口,2,配置,N2,个,VC12,步骤,2,网元,1,、网元,2,以太网板的用户端口均设置为虚拟通道模式下的接入模式,步骤,3,配置网元,1,的系统端口,1,的,VWAN ID,11,,系统端口,2,的,VWAN ID,12,步骤,4,配置网元,2,的系统端口,1,的,VWAN ID,11,、系统端口,2,的,VWAN ID,12,步骤,5,配置虚拟通道,VLAN 11,包含网元,1,的用户端口,1/,系统端口,1,和网元,2,的用户端口,1/,系统端口,1,步骤,6,配置虚拟通道,VLAN 12,包含网元,1,的用户端口,2/,系统端口,2,和网元,2,的用户端口,2/,系统端口,2,步骤,7,从端口,1,发送不带,VLAN ID,的数据包。观察端口,3,、端口,4,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步骤,8,从端口,1,发送带,VLAN ID,为任意值的数据包。观察端口,3,、端口,4,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步骤,VLAN Stacking功能,步骤,9,从端口,2,发送不带,VLAN ID,的数据包。观察端口,3,、,4,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步骤,10,从端口,2,发送带,VLAN ID,为任意值的数据包。观察端口,3,、端口,4,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步骤,11,删除虚拟通道,VLAN 11,和,VLAN 12,,重新配置虚拟通道,VLAN 11,包含网元,1,的用户端口,1/,用户端口,2/,系统端口,1,和网元,2,的系统端口,1/,用户端口,2/,用户端口,1,步骤,12,从端口,1,发送不带,VLAN ID,的数据包。观察端口,3,、端口,4,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步骤,13,从端口,1,发送带,VLAN ID,为任意值的数据包。观察端口,3,、端口,4,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步骤,14,从端口,2,发送不带,VLAN ID,的数据包。观察端口,3,、端口,4,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步骤,15,从端口,2,发送带,VLAN ID,为任意值的数据包。观察端口,3,、端口,4,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VLAN Stacking功能步骤9从端口2发送不带VLAN,VLAN Stacking功能,预期结果,步骤(,7,),端口,3,收到端口,1,发送不带,VLAN ID,的数据包,端口,4,无法收到。,步骤(,8,),端口,3,收到端口,1,发送带任意,VLAN ID,的数据包,端口,4,无法收到。,步骤(,9,),端口,4,收到端口,1,发送不带,VLAN ID,的数据包,端口,3,无法收到。,步骤(,10,),端口,4,收到端口,1,发送带,VLAN ID,的数据包,端口,3,无法收到。,步骤(,12,),端口,3,和端口,4,都能收到端口,1,发送不带,VLAN ID,的数据包。,步骤(,13,),端口,3,和端口,4,都能收到端口,1,发送带任意,VLAN ID,的数据包。,步骤(,14,),端口,3,和端口,4,都能收到端口,2,发送不带,VLAN ID,的数据包。,步骤(,15,),端口,3,和端口,4,都能收到端口,2,发送带任意,VLAN ID,的数据包。,测试说明,N1,,,N2=1,,,2,,,47,VLAN Stacking功能预期结果,端口镜像功能,测试目的,测试设备提供的端口镜像功能,测试步骤,如图 连接组网配置,网元,1,与网元,2,通业务。,配置网元,1,的用户端口,1,和网元,2,的用户端口,1,为干线模式。,配置,VLAN 11,包含网元,1,的用户端口,1/,系统端口,1,和网元,2,的系统端口,1/,用户端口,1,。,配置网元,1,的用户端口,2,为用户端口,1,的收的镜像端口。,端口,1,发送数据,观察端口,2,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预期结果,网元,1,用户端口接收的所有数据包,全部能被镜像端口,2,送出,即端口,1,送出的数据包全部被端口,2,收到。,端口镜像功能测试目的,以太网告警,测试目的,测试网管系统的以太网故障管理能力。,测试步骤,构建测试环境。,从网管界面上进行以下以太网告警测试:,检测到的丢包事件次数高于上限告警。,接收到的坏包字节数高于上限告警。,发送的坏包字节数高于上限告警。,检测到的碰撞次数高于上限告警。,对齐错误数高于上限告警。,校验错误数高于上限告警。,在发送后一个时隙时间内检测到的冲突次数高于上限告警。,由于连续碰撞(超过,16,次)而发送失败的帧数高于上限告警。,被延迟发送的帧数高于上限告警。,检测到的载波冲突次数高于上限告警。,预期结果,具备上述告警。以上告警属于可选告警,部分满足即可。,以太网告警测试目的,GE接口测试项目,GE(1000BASE)平均发送光功率,GE(1000BASE)接收灵敏度,GE(1000BASE)丢包率,GE(1000BASE)吞吐量,GE(1000BASE)时延,GE(1000BASE)背靠背缓存能力,GE接口测试项目GE(1000BASE)平均发送光功率,GE(1000BASE)平均发送光功率,输出光功率指在参考点,Sn,由发送机耦合到光纤的平均功率,测试过程,将光功率计与被测,GE,光口连接,光功率计设置在被测光波长上,待输出光功率稳定,从光功率计读出平均发送光功率,通过准则,1000Base-SX,发送光功率最小值为,-9.5dBm,1000Base-LX,发送光功率为,-11.5dBm-3dBm,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该数据作为参考,GE(1000BASE)平均发送光功率输出光功率指在参考点S,GE(1000BASE)接收灵敏度,接收机灵敏度是在,Rn,参考点上,达到规定的比特差错率(,BER,)所能接收的最低平均光功率。,测试过程,将数据网络分析仪收发接入被测单板的,GE,口,选择适当测试信号,调节可变光衰减器,此时应无误码。,逐渐增加可变光衰减器的衰减量,直到数据网络分析仪出现误码。,断开,R,点,将可变光衰减器与光功率计相连,测出此时的输出光功率即为接收灵敏度,通过准则,1000Base-SX,接收灵敏度不低于,-17dB,1000Base-LX,接收灵敏度不低于,-19dB,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该数据作为参考,GE(1000BASE)接收灵敏度接收机灵敏度是在Rn参考点,GE,(,1000BASE,)丢包率,测试设备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情况下的丢包性能。,测试过程,配置网元,1,到网元,2,通道业务。,系统端口捆绑,8,个,AU4,。,包长,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发送速率,1000M,和,900M,。,测试丢包率,重复上述步骤,将系统端口捆绑,4,个,AU4,,包长,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发送速率,500M,和,450M,,测试丢包率。,通过准则,在映射捆绑带宽大于等于发送速率时,丢包率为,0,。,GE(1000BASE)丢包率测试设备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GE,(,1000BASE,)吞吐量,测试设备以太网端口不丢包的最大转发速率。,测试过程,配置网元,1,到网元,2,通道业务,分别测试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的情况下,以太网端口的吞吐量。通常包长选择,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通过准则,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包长的情况下,各端口吞吐量与相应的映射带宽相当(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GE(1000BASE)吞吐量测试设备以太网端口不丢包的最大,GE(1000BASE)时延,测试以太网业务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情况下的时延。,测试过程,配置网元,1,到网元,2,通道业务。,系统端口捆绑,8,个,AU4,。,包长,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发送速率,1000M,和,900M,。,测试时延。,重复上述步骤,将系统端口捆绑,4,个,AU4,,包长,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发送速率,500M,和,450M,,测试时延。,通过准则,同等情况下时延越小越好(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GE(1000BASE)时延测试以太网业务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GE(1000BASE)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设备对突发数据的缓存能力。长度固定的数据包以最小间隔的速率(即对应介质的最大速率)向设备发包,不丢包的最大数目,GE(1000BASE)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设备对突发数据的缓,GE(1000BASE)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过程,系统端口捆绑,8,个,AU4,网元,1,和网元,2,以太网板的用户端口均设置为接入模式,网元,1,和网元,2,配置为无保护的链路,对,SmartBits,进行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设置,测试采用,7,个典型字节,64,、,128,、,256,、,512,、,1024,、,1280,、,1518,测试的流量设置为线速,SmartBits,以,single Burst,方式发送,1000M,的固定流量,找到不丢包的一次突发的最大包数,该包数即为背靠背缓存包数,重复上述步骤,将系统端口捆绑,4,个,AU4,,发送速率,500M,,测试时延,预期结果,没有标准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值越大,表示性能越好,测试说明,测试时间设置为,10,秒,分别进行单向和双向流量测试,禁止流控功能,GE(1000BASE)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过程,ATM,接口测试,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光口插入告警、误码功能测试,双向点到点,VP,连接测试,双向点到点,VC,连接测试,连接准许控制(,CAC,)测试,UPC/NPC,测试,VP,交换测试,VC,交换测试,端口环回测试,VPI/VCI,范围测试,VPI,范围测试,VCI,范围测试,VP/VC,组播测试,VP,空间组播测试,VC,空间组播测试,VP,逻辑组播测试,VC,逻辑组播测试,ATM,自动保护测试,层间保护测试,ATM,保护倒换外部命令测试,ATM接口测试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 VC交换测试,双向点到点,VP,连接测试,测试目的,测试,VP,连接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步骤,在被测设备上建立一条双向,VP,连接,通过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向该,VP,连接发送信元,观察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接收的信元,向设备下发释放该连接的命令,观察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接收的信元,通过准则,连接建立时,数据网络分析仪可以接收到信元;连接释放后,网络性能分析仪不能收到信元,双向点到点VP连接测试测试目的,双向点到点,VC,连接测试,测试目的,测试,VC,连接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步骤,在被测设备上建立一条双向,VC,连接。,通过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向该,VC,连接发送信元。,观察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接收的信元。,向设备下发释放该连接的命令。,观察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接收的信元。,通过准则,连接建立时,数据网络分析仪可以接收到信元;连接释放后,网络性能分析仪不能收到信元。,双向点到点VC连接测试测试目的,连接准许控制(CAC)测试,测试目的,CAC,是指,在,ATM,链路发出建立请求后,,ATM,设备通过对系统带宽和资源设置状况的分析,以及对流量参数的判断,决定是否允许建立该链路,测试步骤,在被测设备上建立非,UBR,业务的连接,所建链路的总流量小于设备允许的流量,用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测试,查看每条链路上的业务是否正常。,在被测设备上建立非,UBR,链路,所建链路的总流量超过设备允许的流量,用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测试,查看每条链路上的业务是否正常,通过准则,支持连接准许控制(,CAC,)功能。本测试中,步骤(,1,)业务正常,步骤(,2,)的链路不能建立,连接准许控制(CAC)测试测试目的,UPC/NPC测试,测试目的,UPC/NPC,(用户参数控制,/,网络参数控制),是对流量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行为,,UPC/NPC,的目的:根据协商的参数判断信元是否违规,如果违规,将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保护网络资源,使其不受有意或恶意的侵犯,从而保证每一条连接不会违反流量协议(即,Policing,功能,).,测试步骤,通过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向被测设备发送小于业务流量的信元,观察数据性能分析仪的接收信元,通过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向被测设备发送超出业务流量,20,的信元,观察数据性能分析仪的接收信元,通过准则,对于进行流量守护的,CBR,和,UBR,连接,符合业务流量的信元将被正确传送,超出业务流量的信元将被丢弃。,对于进行流量守护的,rt-VBR,和,nrt-VBR,连接,符合业务流量(,SCR,)的信元将被正确传送,超出业务流量的信元在缓冲区溢出时将被丢弃,UPC/NPC测试测试目的,VP交换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设备能够根据,VPI,域完成路由交换,测试步骤,在被测设备上建立,VP,连接,收发的,VPI,设置为不同的值。,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向被测设备发送信元。,观察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接收的信元。,通过准则,支持,VP,交换,VP交换测试测试目的,VC交换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设备能够根据,VPI,、,VCI,域完成路由交换,测试步骤,在被测设备上建立,VC,连接,收发的,VCI,设置为不同的值。,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向被测设备发送信元。,观察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接收的信元。,通过准则,支持,VC,交换,VC交换测试测试目的,端口环回测试,测试目的,为满足故障诊断和测试的需要,,ATM,的内部系统端口和外部端口应具有环回功能,包括系统端口的内环回、系统端口的外环回、用户端口的内环回、用户端口的外环回,测试步骤,在被测设备建立链路,用数据网络性能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