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与改进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2763874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55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与改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与改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与改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5/8/14,#,测量、分析和改进,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测量、分析和改进GJB9001B1,范围,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8,引用文件,2,术语和定义,3,质量管理体系,4,管理职责,5,资源管理,6,产品实现,7,2,测量分析与改进,8,范围 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与测量,8.2.4,产品的监视与测量,测量分析与改进目录,Click to add Title,8.1,总则,Click to add Title,8.2,监视与测量,Click to add Title,8.3,不合格品控制,Click to add Title,8.4,数据分析,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Click to add Title,8.5,改进,3,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8.1,总则,4,8.1 总则4,8.1,总则,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a),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标准条款,8.1,总则,5,回目录,标准条款8.1 总则5回目录,理解要点,8.1,总则,识别,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产品符合性测量必需的检验试验,体系符合性监视必需监视的过程的运行,改进有效性监视措施有效性监视和测量,采用,适宜,的,方法,确定适宜的活动方法(测量点、频次、抽样、统计技术)进行监视和测量。,保持,体系的,有效性,形成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机制。,策划,实施 结果,1,2,3,6,回目录,理解要点8.1 总则 策划,策划要求,8.1,总则,策划的通用要求,活动的对象,活动的准则,活动的频次,活动的方法(包括统计技术),活动的地点(阶段),活动的实施者,活动所需的资源与配置,活动所需的文件和记录,活动结果的利用,策划的结果,应形成规定,7,回目录,策划要求8.1 总则,目录,8.2,监视与测量,8、2、1 顾客满意,8、2、2 内部审核,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监,视,与,测,量,8,回目录,目录 8.2监视与测量 8、2、1 顾,术语理解,8.2,监视与测量,监视和测量的区别,监视,指可以定性的,并较难定量判断的的一种验证方法。,可采取检查、观察、审核、调查、评审、评价等方式。通常得到定性的结果。监视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和所有因素。,测量,指可以定量的,是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依据其测量的结果来验证过程或实物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如测量产品特性、测量过程的完成量等,可给出定,量的结果。,9,回目录,术语理解 8.2监视与测量监视和测量的区别监,标准条款,8.2.1,顾客满意,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组织应对顾客反馈作出适当安排,必要时实施改进(见,8.5,),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顾客。,注:,监视顾客感受可以包括从诸如顾客满意度调查、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产品质量方面数据、用户意见调查、流失业务分析、顾客赞扬、索赔和经销商报告之类的来源获得输入。,8.2.1,顾客满意,10,回目录,标准条款 8.2.1顾客满意10回目录,理解要点,8.2.1,顾客满意,3,制定科学的顾客满意度调查方法,是客观、全面评价顾客满意度的基本条件。,确定评价顾客满意所需的信息(产品、服务),确定获取信息(信息来源、渠道)的方法,确定获取信息(统计结果)的利用方法,确定顾客反馈处理(含改进措施)、回复顾客的方法,1,顾客满意程度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重要指标。,2,应关注并监视顾客对公司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期望的感受的相关信息。,11,回目录,理解要点8.2.1顾客满意3制定科学的顾客满意度调查,理解要点,8.2.1,顾客满意,顾客满意,信息收集渠道,顾客对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的反馈,顾客满意评价所需信息,顾客对产品交付,售后服务的反馈,顾客新要求(潜在要求)的相关信息,问卷调查,用户走访,用户代表座谈,新产品使用调查,顾客反馈与报怨,电话访谈记录,规定信息收集责任和实施方法信息的方法,顾客反馈与报怨的及时处理并适时改进,统计收集的信息与数据,售后服务数据统计,与既定的目标值比照测量公司顾客满意程度的变化,改进工作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实施,结果利用,12,回目录,理解要点8.2.1顾客满意顾客满意信息收集渠道顾客,标准条款,8.2.2,内部审核,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产品实现的策划,)、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b),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8.2.2,内部审核,13,回目录,标准条款 8.2.2内部审核13回目录,标准条款,8.2.2,内部审核,组织应策划审核方案,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审核的策划、实施、形成记录以及报告结果的职责和要求。,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见,4.2.4,),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后续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组织应确保内部审核员具有相应的能力。,14,回目录,标准条款 8.2.2内部审核 组,(,1,)编制审核程序文件,(,2,)策划审核方案重点,过程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方法,、时间、资源需求等。,理解要点,(1),8.2.2,内部审核,按策划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进行内部审核,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合格,并通过实施纠正和纠正措施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1,、内部审核的目的,2,、内部审核的策划,15,回目录,(1)编制审核程序文件理解要点(1) 8.2.,内审员,应,具有与审核任务相适应的能力,包括基本素质和知识技能满足要求,对所审核的产品、过程(活动)及相关标准和法规较熟悉,。,内审员应具有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资格证书。,理解要点,(2),8.2.2,内部审核,审核计划、内审员、检查表、审核记录、不符合报告、纠正措施及其实施、验证的证据,、,审核报告,。,5,、审核记录,3,、审核员资格和能力,内审时发现不合格,与该不合格有关的,部门领导,应针对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本着举一反三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避免此类不合格重复发生。,公司,应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措施有效实施,并记录和报告验证的结果,。,4,、不合格的处置,16,回目录,内审员应具有与审核任务相适应的能力,包括基本素质和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目的,评价依据,实施者,方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比较,从战略高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审核准则,和依据:,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组织的追求,。,系统、独立地获取客观证据,与审核准则对照,形成文件化的审核发现,(检查记录、不符合项),和结论,。,对输出,结果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有效实施和保持作出结论,并形成记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的决策。并形成记录。,以数据分析为决策依据,从战略高度评审质量方针,、,目标适宜性和达成情况,对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依据,内外部环境变化,提出体系、过程、产品的改进和资源的需求,。,高管理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审核员,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符合性和有效性,17,回目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目的评价依据实施者 方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质量管理体系与约定的质量体系标准或文件的要求严重不符,造成系统性失效的不合格(可能需要由多个一般不合格去说明);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合格项。,每个部门出现同一条款的问题;同一个部门发生了很多不同条款的问题。,同过程,/,要素的不符合重复出现,自我完善机制明显不健全。,体系性不合格(,A,),质量体系文件与选定的质量体系标准或相关法规,合同的要求不符。,实施性不合格(,B,),未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或实际执行不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效果性不合格(,C,),虽按文件规定运作,但缺乏有效性。,内部审核不合格判定,不合格分类,严重不合格判定,18,回目录,质量管理体系与约定的质量体系标准或文件的要求严重不符, 体,标准条款,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为确保过程达到所策划的结果,组织应:,a),识别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规定各部门在过程监视和测量中的职责(见,5.5.1,);,b),确定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频次和判定准则;,c),保持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记录以及采取措施的记录(见,4.2.4,)。,注:,当确定适宜的方法时,建议组织根据每个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监视和测量的类型与程度。,19,8.2.3,过程的监视与测量,回目录,标准条款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98.2.3过程的监,理解要点,8.2.3,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目的,为过程控制提供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过程的能力。,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策划,1,)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的过程都应监视;,针对不同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特定环节的测量要求。,重点监视和测量的过程:特殊过程、产品功能的形成过程等。,2,)确定监视和测量的项目及标准(期望的结果),3,)确定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审核、工作检查、观察、测量、调查、验证、有效性分析、记录分析等。,过程测量与监视信息的利用,分析测量与监视结果,其结论与标准(目标)比较,评价过程能力,发现差距,适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1,2,3,20,回目录,理解要点 8.2.3过程的监视与测量,标准条款,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c,)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人员(见,4.2.4,)。,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对产品检验、试验和需顾客检验验收的项目以及所需建立的记录应在文件中作出规定。,组织应对检验印章实施控制。,当产品未完成所有要求的验证活动,需例外放行时,应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征得顾客同意,并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能追回和更换产品。,21,8.2.4,产品的监视与测量,回目录,标准条款 218.2.4产品的监视与测量回目,理解要点,8.2.4,产品的监视与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仅针对最终产品,也包括采购的产品和过程中,的产品。,2,3,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是用于验证产品特性是否满足产品要求的活动。,1,依据,对,7.1,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确定:,规定接收,准则,、相应的检验和试验规范(如产品标准、验收条件、检验规程等),;,规定在各阶段应进行的检验和试验项目,(如,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等,);,明确需经顾客检验验收的项目,每项检验和试验应达到的要求,;,明确,实施产品监视和测量,的,人员;,监视和测量要形成,的结果和证据(验收结论和记录)。,22,回目录,理解要点 8.2.4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产品,理解要点,8.2.4,产品的监视与测量,应对检验印章实施控制。规定检验印章的发放条件,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的要求,确保检验印章能清楚地起到对产品,符,合性鉴定和明确放行责任者的作用。,6,在,规定的监视和测量全部完成,之前向顾客交付时,应经过组织内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还需经过顾客的批准。应对,放行,的产品进行适当标识和记录,目的是当发现问题时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追加和更换产品。,5,组织应保存产品符合接收准则证据(如检验记录等),该证据应指明有授权放行产品的人员。,4,23,回目录,理解要点 8.2.4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应对,检验和试验的区别,项目,检验,试验,目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与产品实物质量与产品标准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确定产品特性),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试验也是检验的方法之一),按照规定程序、方法确定产品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一。,24,回目录,检验和试验的区别项目检验试验目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8.3,不合格品控制,25,回目录,8.3 不合格品控制25回目录,标准条款,8.3,不合格品控制,8.3,不合格品控制,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适用时,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a),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d),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26,回目录,标准条款 8.3不合格品控制 8.3,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的记录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见,4.2.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明确不合格品隔离、标识、记录、审理和处置的要求。,组织应建立不合格品审理系统,并保证其独立行使职权。如要改变其审理结论时,需由最高管理者签署书面决定。,参与不合格品审理的人员,须经资格确认,并征得顾客的同意,由最高管理者授权。,不合格品的审理结论,仅对当时被审理的不合格品有效,不能作为以后审理不合格品的依据,也不影响顾客对产品的判定。,标准条款,8.3,不合格品控制,27,回目录,标准条款 8.3不合格品控制27回目,28,不合格,的,产品,理解要点,8.3,不合格品控制,采购产品,过程产品,最终产品,从顾客处返回不合格品,回目录,28不合格 理解要点 8.3 不合格品控制采,未满足要求。,(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产品缺陷,是特定范围的不合格。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因此往往涉及产品责任,有法律内涵,应当慎用),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返修后还是不合格品),29,理解要点,8.3,不合格品控制,术语(,1,),不合格,缺陷,返工,返修,回目录,未满足要求。(明示的、隐含,按规定要求不能使用或不能经济地进行返修的不合格品。,(回收或销毁),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变更。,(不改变用途),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是在限定的产品数量或期限内并针对特定的用途。不影响预期的使用的目的。,),理解要点,8.3,不合格品控制,术语(,2,),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仅限于商定的时间或数量内。不影响预期的使用的目的,),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偏离许可,降级,废品,30,让步,放行,回目录,按规定要求不能使用或不能经济地进行返修的不合格品。(回收或销,理解要点,8.3,不合格品控制,为防止不合格产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应确保对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加以识别和控制。,不合格品发现,组织应制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程序中应规定对不合格产品隔离、标识、记录、审理和处置的职责、权限和控制要求。,不合格品管理,由于不合格品的程度和影响不同,对不合格品的处置可采取多种方法。,不合格品处置,31,回目录,理解要点 8.3 不合格品控制为防止不合,理解要点,8.3,不合格品控制,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防止不合格品的原预期使用或应用,可采取报废、回收、销毁等方法。,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成为合格品(需再次验证)。,1,对不合格品进行返修,可降级或让步使用,(需再次验证),;,不经返修让步使用或放行。,降级、让步使用、放行的前提是产品尚能满足产品的预期使用要求,须限时、限量,经过,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还需经过顾客批准。,2,3,32,回目录,理解要点 8.3 不合格品控制对不合格品的处,33,理解要点,8.3,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相关记录,不合格的记录,采取纠正,/,纠正措施的记录,采取措施后的验证记录,处置情况的记录,可能时,应保持的其他记录,数据分析与改进,对不合格品的使用,按预期的用途使用。,需要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风险措施,回目录,33理解要点 8.3 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相,8.4,数据分析,34,回目录,8.4 数据分析34回目录,8.4,数据分析,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数据分析应提供有关以下方面的信息:,a),顾客满意(见,8.2.1,);,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见,8.2.4,);,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见,8.2.3,和,8.2.4,);,d),供方,(,见,7.4),;,e),质量经济性。,组织应对产品质量和过程绩效与质量目标进行比较,识别改进机会。,标准条款,8.4,数据分析,35,回目录,标准条款 8.4数据分析35回,理解要点,8.4,数据分析,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寻找和识别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机会和需求。,数据分析目的,1,所收集数据的内容种类应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和识别改进机会有关,一般包括:,与本组织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与本组织体系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同类产品的市场动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过程信息等;,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供方提供的产品及分包过程的有关信息。,确定需要的数据,2,36,回目录,理解要点 8.4数据分析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理解要点,8.4,数据分析,数据的收集,3,明确数据收集的渠道、方法和频次,规定数据的载体(记录)、数据收集渠道和数据收集的方法,确保数据的连续性。,确定提供和收集数据的部门职责、数据承载方式。,对收集物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传递等作出规定;,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和统计技术;,建立起数据与公司目标之间的适当的关系;,应明确数据分析的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职责权限,数据的整理与分析,4,37,回目录,理解要点 8.4数据分析数据的收集3明确数据,应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如提交管理评审),并应为改进寻找机会。,数据分析结果的利用,6,理解要点,8.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5,数据分析应能形成以下方面的直观结果:,顾客满意方面的信息。如趋势和不满意的主要方面,应结合,8.2.1,条的要求进行;,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如不足的主要方面;,产品和过程的特性变差、现状及其趋势。,供方供货产品质量和过程的相关信息。,质量经济性信息,38,回目录,应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如提交管理评审,内涵:,是从经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评价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符合性相关活动的财务反映,包括质量投入、内部损失、外部损失情况及变化趋势的分析报告,包括由于顾客对产品质量不满意减少了市场份额或被迫降价带的损失;以及质量改进带来的收益情况等。,理解要点,8.4,数据分析,常用统计技术,定义,:,组织获得相应质量水平的产品(或服务)所花费的成本,以及质量问题带来的质量损失,为在,产品,质量上的价值量的度量,。,质量经济性,检查表,分层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控制图,直方图,39,回目录,内涵: 是从经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评价与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分层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控制图,直方图,理解要点,8.4,数据分析,检查表(又称查检表),:,收集、整理资料。,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的表格。,尺寸,划伤,材料,其他,A,B,操作者,不合格类,月,日,月,日,尺寸,划伤,材料,其他,分层法(又称层别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例,某产品组装,工序的数据表对,2,月,1,日至,2,月,5,日间所发生的,91,件,不合格品,按“日期、星期”和,“不合格项目”,进行如下分类。,按日期分类,2/1,(星期一):,18,件,2/2,(星期二):,20,件,2/3,(星期三):,20,件,2/4,(星期四):,17,件,2/5,(星期五):,16,件,按不合格项目分类,螺丝松动:,33,件,动作不良:,5,件,里程表有灰尘:,12,件,缝隙不良:,3,件,外面伤:,18,件,零件掉落:,3,件,外面脏污:,2,件,QC,七大手法,柏拉图(又称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故障类别,100,频数,频率,%,累计百分比,%,器材,焊装,钳装,频数,17,6,2,25,68,24,8,100,68,92,20,15,10,5,25,器材,焊装,钳装,100%,质量,特性,机,器,物料,人,员,材料,方法,其它,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伏性的问题。,控制图(又称管控图),识别波动的来源;产品的特性数据依时间顺序标示于图上,并用折线连结,加上中心 线和上、下管制界限,所形成的图表即为管制图。,上控制,界限,(,UCL),下控制界限(,LCL),中心線,(,CL),直方图(数次表),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整理,,从,而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方法。,40,x,y,n,30,n,30,y,x,x,y,n,30,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展示两组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当两个特性值之其中一方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数值时,称为相关,若将此以图表的方式表达出来,便是所谓的散布图。,第一招,:,查检收集数据,第二招,:,柏拉抓住重点,第三招,:,鱼骨追究原因,第四招,:,直方显示分布,第五招,:,管制,查,找异常,第六招,:,散布查看相关,第七招,:,层别分类解析,回目录,检查表分层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控制图直方图理解要点,目录,8.5,改进,持续改进;(8、,5,、1),纠正措施;(8、,5,、2),预防措施;(8、,5,、3),8.5,改进,41,回目录,目录 8.5改进持续改进;(8、5、1)纠正措,标准条款,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组织应编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年度改进计划,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8.5,改进,8.5.1,持续改进,42,8.5.1,持续改进,回目录,标准条款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理解要点,8.5.1,持续改进,改善产品的特性,改进的,重点,提高,QMS,过程的有效性,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永恒的主题,,因为,顾客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为 能,持续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就必须开展持续改进活动。,1,组织应,不断寻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改进的机会,以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改进措施可以是日常渐进的改进活动,也可以是重大的改进活动。,3,43,回目录,理解要点 8.5.1持续改进改善产品的特性,理解要点,8.5.1,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实施,通过数据分析,识,别,产品、过程可,改进,的,机会,,采取改进措施。,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改进方向和追求,。,通过内审,不断发现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通过管理评审,发现,体系的,改进机会,,实施改进。,通过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实施,避免不合格的发生或再发生,持续改进。,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检查完成情况,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44,回目录,理解要点 8.5.1持续改进持续通过数据分析,标准条款,8.5.2,纠正措施,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当确认供方对不合格负责,适用时,组织应向供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并评价供方措施的有效性。,组织应建立并运行产品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并将与最终产品质量有关的问题及其纠正措施向顾客通报。,45,8.5.2,纠正措施,回目录,标准条款 8.5.2纠正措施a)评审不合格(包,理解要点,8.5.2,纠正措施,46,定义,-,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进行的处置,。,定义,-,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是针对,发现的,不合格对象的不合格事实和现象本身所,实施的处置,,可达到对,当期该,不合格的纠正,但该类不合格,今,后可能还会再发生。,纠 正,纠 正 措 施,纠正措施则是为消除造成不合格事实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通过该措施的实施,可达到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回目录,理解要点 8.5.2纠正措施46定义-,检查和验证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切实有效地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为防止类似的不合格再次发生,应举一反三,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的不合格发生。,确定要采取的纠正措施:从过程控制、控制方法上选择并制定适宜的改进措施。,实施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并对该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2,、制定,纠正措施时,,,要,评估,该不合格的综合影响程度,包括考虑组织的宗旨、信誉、成本、,风险、,经济效益等,,权衡在纠正措施方面的投资。,1,、根据不合格原因分析,评估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对已发现的不合格进行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的不合格,(体系审核、过程监视、数据分析中发现的不合格),不合格报告(生产、检验过程出现的不合格),顾客抱怨和投诉(产品功能、产品质量、服务方面的不满),通过调查分析来确定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必要时以故障重现方法分析和判断。,评审纠正措施的有效性,47,理解要点,8.5.2,纠正措施,评审发现的不合格,分析不合格的原因,评价采取纠正措施的必要性和程度,确定实施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过程控制,闭环,记录不合格现象、原因分析、纠正、纠正措施及实施结果并保存。,记录实施措施结果,回目录,检查和验证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切实有效地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8.5.3,预防措施,组织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c),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e),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注:,识别预防措施的机会可源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风险管理、防错技术和有关产品质量信息等。,48,8.5.3,预防措施,标准条款,回目录,8.5.3预防措施488.5.3预防措施标准条款回,49,预防措施是针对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这时尚不存在不合格,但不合格可能会发生。,确定预防措施时要充分考虑潜在不合格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并处理好风险、利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通常,对可能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潜在不合格,组织会采取力度较强的预防措施。,理解要点,8.5.2,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定义:,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回目录,49预防措施是针对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这时尚不,组织应制定预防措施的形成文件的程序,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或产品中存在的潜在不合格,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措施程序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50,理解要点,8.5.2,预防措施,确定潜在的不合格并分析原因,(一个潜在的不合格可能有多个原因),1,确定防止不合格发生的预防措施的需,要,确定并实施所需的预防措施,组织应将实施预防措施后的结果进行记录,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5,回目录,组织应制定预防措施的形成文件的程序,针对质量管理体系,51,定义,作用,比喻,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治标,就事论事,西药,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治因,中药,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治本,锻练身体,理解要点,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比较,回目录,51定义作用比喻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治标西药,52,项目,不合格品的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对象,不合格品,不合格,潜在的不合格,目的,方法,不合格评审、原因确定、评价、制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记录、评审、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结果。,需要时,修改文件。,理解要点,8.5.2,预防措施,不合格品的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采取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评审、处置,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评价、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记录、评审、验证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结果,需要时,修改文件,回目录,52项目不合格品的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对象不合格品不合格潜,谢谢,53,谢谢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