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2)

上传人:只**** 文档编号:242763815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本章是在上一章所阐明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剖析,说明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阐明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及与此密切联系的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简单商品流通公式:,资 本 流 通 公 式:,W,G,W,G,W,G,(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1,、共同点:,W,G,W,G,W,G,2,、区别:,从商品的流通形式上看;,具有不同的目的和内容;,简单商品流通是有限的,,而资本流通是无限的。,资本与货币的区别,就在于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货币是在价值增殖的运动中转化为资本的。,(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资本总公式:,G,W,G,(,G+G,),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增殖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相矛盾。,3,、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第一,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第二,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等价交换,当然不能产生剩余价值,不等价交换,无论是贱买还是贵买,,也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4,、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5,、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第一,价值的增殖不会发生在,G,上;,第二,价值的增殖不会发生在,WG,这一阶段;,第三,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GW,这一阶段中的,W,上。,G,W,G,劳动力,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第一,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第二,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人类社会由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 (劳动力的恢复,再生产),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延续),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必须的费用。,(满足复杂劳动的需求),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概念:,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随着消费,其他商品的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不会产生新的价值。但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却能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这个新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总结,W,G,W,G,W,G,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矛盾,:,价值增殖和,等价交换,解决,条件,:,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生产资料,劳动力,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劳动过程,抽象劳动,价值,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当然不能满足于价值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即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一)、,劳动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即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生产使用价值,(产品),的过程,。,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2,)工人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经济强制性劳动,(二)、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1,、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价值,商品的,价值量,凝结的抽,象劳动量,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过去已经消耗在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例,1,:,某纺纱厂,每天支付给一个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是,3,元,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工人劳动,6,个小时就可以创造出来。如果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10,斤棉纱,需要消耗,11,斤棉花,价值为,10,元;机器设备的磨损部分价值为,2,元。,棉纱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棉花的价值,机器设备的价值,+,15,=,预付资本量,劳动力价值,生产资料,+,=,3,10,2,3,12,15,例,2,:,事实上,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获得了一天的劳动力的使用权,不会让工人只劳动,6,小时。假定资本家让工人劳动,12,小时。,棉纱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棉花的价值,机器设备的价值,+,30,=,预付资本量,劳动力价值,生产资料,+,=,6,20,4,3,24,27,=,3,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2,、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联系,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工人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一)、资本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资本除表现为货币以外,还表现为一定的物,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形式。这些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把这些生产资料,作为价值增殖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从本质上讲,资本是靠剥削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但这种关系被物的外壳所掩盖。,(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货币,商品,生产资料,劳动力,1,、划分的标准:,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部分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掉,价值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使用价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的资本;其价值由雇佣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来;而且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用,c,来表示,用,v,来表示,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这种区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对于分析一系列重大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一)、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m,=,m,v,1,、,(,m/v,)这种形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表明在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占有多少,工人得到多少。,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2,、,=,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形式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表明在一个工作日里,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替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二)、剩余价值量,1,、概念:,资本家在一定时间内雇佣的全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绝对数量。,2,、公式:,M,代表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总量,M=,(,m/v,),V=,mV,总结,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货币,商品,生产资料,劳动力,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概念:,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或,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实现途径,例,3,:,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12,小时,6,小时,6,小时,100%,15,小时,6,小时,(不变),9,小时,150%,(二)、工作日,工作日,最低界限,最高界限,必要劳,动时间,生理,界限,社会道,德界限,1866,年,5,月,1,日,美国全国工人代表大会要求把,8,小时工作日制定为美国各州的正常工作日。,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概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例,4,:,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12,小时,6,小时,6,小时,100%,12,小时,不变,4,小时,8,小时,200%,2,、实现途径,在购买劳动力商品时,通过压低劳动力的价格,低于劳动力价值购买劳动力,通过侵占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际上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工作日,3,、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劳动力价值,生活资料的价值,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二)、超额剩余价值,1,、概念:,由于资本家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举例:,劳动生产率,生产皮鞋,生产资料转移价值,新创造价值,个别价值,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工人在,8,小时工作日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9,元,新创造价值,3,元;假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求超额剩余价值。,原来,提高,2,18,6,24,24,0,4,36,6,42,48,6,2,、来源,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个别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原因,而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则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不断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第一,超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和动机;而相却是众多资本家追求超的结果。,第二,超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结果;而相却是全,社会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必要劳动,时间,进而降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第三,超归个别资本家所有;而相则归整个资产阶,级占有。,(三)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从两者之间的联系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又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第一,机器再先进也是生产资料,以不变资本形式存,在,不会发生增殖 。,第二,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第三,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体系,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第四,即使自动化生产在某一部门普及,该部门得到,的剩余价值也只不过是由于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从其他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过来的。,五、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方面和主要环节;,最后,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最后灭亡的全过程。,总结,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前提,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实现,途径,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长度,能无限延长吗,?,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前提,工作日长度不变,实现,途径,压低劳动,力价格,降低劳动,力价值,实现条件,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剩余价值规律,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时所支付的可变资本的转化形式。,1,、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第一,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第二,劳动要当作商品出卖,必须在出卖之前就已独立存在。,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2,、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第一,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劳动力买卖,完全和其他一切商品的买卖一样,资本家付出一定量货币,买到工人一定时间内为他,劳动的能力,。,第二,工资的实际运动也造成了假象。,第三,工资的支付方式也造成了工资是工人劳动报酬的假象。,看不见,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的长短来支付的工资。如月工资、周工资、小时工资等。,根据工人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以计时工资为基础,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三、工资量及其变动趋势,1,、名义工资:,2,、实际工资:,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能够买到的各种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1,3,、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v+m,)中,工人所得的工资和资本家所得利润相比较的相对量。,=,名义工资,/,物价水平,资,本,主,义,工,资,总结,本质,形式,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资量及其变动趋势,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思 考 题,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2,、剩余价值为什么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4,、比较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6,、试用劳动二重性原理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7,、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