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评价汇总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2762731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评价汇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土地资源评价汇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土地资源评价汇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第五章 土地资源评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1第五章 土地资源评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2,第一节,土地资源评价概述,2,3,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3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4,二、土地评价的作用与任务,服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交易,土地税收,土地补偿,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管理,估计土地利用,评判经营好坏,4二、土地评价的作用与任务服务土地利用规划,5,三、土地评价的分类,评价目的的不同,评价成果,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5三、土地评价的分类评价目的的不同评价成果,6,四、土地评价的分类,根据土地评价目的,分多目的(综合)和,土地评价的分类,根据土地评价目的,多目的(综合)单目的(单项)评价,如,1,:,100,万土地资源图是评价土地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属综合评价;以种植业为对象的土地评价是单项评价。,按评价对象,分为农用地、林业用地、城镇土地、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的评价。,按评价的时间,分为当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当前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不经大型的改良而处于目前状况下的土地适宜性潜在适宜性评价是指经过大型改良之后在将来某个时候的土地适宜性。,6四、土地评价的分类根据土地评价目的,7,多样性原理,相对性原理,可比性原理,五、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综合性原理,系统分析原理,限制性原理,7多样性原理相对性原理可比性原理五、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综,8,(一)生产性原则,(二)综合性原则,(三)主导因素原则,(五)比较性原则,(六)相对稳定原则,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别在可继获得的利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间进行比较。,土地评价的原则,8(一)生产性原则土地评价的原则,9,评价层次:,评价单元,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地块或实体上,基,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即土地评价单元。或土地评,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度用于制图的,区域,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位。根据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大致有以下五种,方式:,分全国、省、县、乡四个层次。,9评价层次:评价单元 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地块或实体,10,评价单元的选择,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以土壤,地貌,植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划分的依据是土,壤分类体系。,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评价单元;,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10评价单元的选择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11,土地评价系统,指在土地评价工作中评定土地质量的等级序列系统。代表性评价系统有:,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三级序列;,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前苏联的评价系统:土地类、土地级、土地亚级、土地种四级序列;,澳大利亚土地潜力系统: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11土地评价系统,12,土地评价的方法,评 价 方 法,是指通过试验了解土地质,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程度,是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各,种性质(这些性质对土地,用途起着明显的作用)作,出诊断,由此推论土地的,质量。,间接法,直接法,12土地评价的方法评 价 方 法是指通过试验了解土地质是对影,13,土地评价的方法,归类法,针对一定利用方式的土地质量优劣为依据,判断其生产力大小(或适宜性与适宜程度,潜力高低等)。,即根据各类土地在生产实践上的相似性与差别,对土地类型再次进行组合、分类和排队,并作出相应的解释。,13土地评价的方法归类法 针对一定利用方式的土地质量优,14,土地评价的方法,选出决定土地生产力的诸要素,根据各要素性质的特点定出评价标准工资,以对作物的适宜性程度求得不同的指数,然后对各项指数进行算术得出总数,按指数出土地等级。,迄今计量方法的应用主要在于选择评价因素确 定其权值及对单项评价进行综合。,数值法,14土地评价的方法 选出决定土地生产力的诸要素,根据各,15,评价,/,因素选取方法,经验法,多元回归分析,层次分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极限条件法,模糊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15评价/因素选取方法,16,(,2,)评价目标的确定,(,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内容:评价目标;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价地区范围与界线;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评价方法;,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评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划分,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土地资源评价程序,16(2)评价目标的确定(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内容:,17,(,3,)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生物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入、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土地资源评价程序,17(3)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18,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包括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例尺、划分工作阶段。,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资源评价程序,18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资源评价,19,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和确定、土地用途的要求、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要求,:,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和确定、确定土地用途的要求。,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土地资源评价程序,19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土地资源评价程序,20,土地评价结果汇报,土地评,价图,土地评,价报告,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土地评价的结论,比例尺,图面设计,制图综合,土地资源评价程序,20土地评价结果汇报土地评土地评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评价的过程,21,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21,22,一、土地潜力,土地用于一定方式或在一定管理实践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土地潜力既指土地的好坏,又表示土地的生产能力,它可分成现实条件下的土地生产能力和改变某种限制条件后将来的土地生产能力。,22一、土地潜力,23,二、土地潜力评价类型,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以土地的适应性、限制性、保护、改造的措施来划分土地的等级,它是一个相对等级的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根据气候、土壤等因素,估算出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能生产多少生物或经济产量,它是一个绝对数量的概念。,23二、土地潜力评价类型土地利用潜力评价,24,三、美国的土地利用潜力分类,美国农业部土壤保特局于,1961,年正式颁布的土地潜力分类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它以农业生产为目的,根据土地对作物生长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分成若干个顺序的类别。该系统可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三级。,24三、美国的土地利用潜力分类 美国农业部土壤保特局于196,25,25,26,26,27,三、苏联的土地生产一发生分类系统,土地资源研究在苏联开始较早,但大量的科研工作则在,60,年代以后,在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地理研究所、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及农业部等单位主持下,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大量大比例尺的土地资源及评价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苏联国家地籍簿,它代表了苏联土地资源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水平。,这个土地评价分类首先按各土地带进行,先把全国分成若干土地自然地带,然后再依该系统进行分类和评价。其分类系统由土地类、土地等、土地亚等、土地种四级构成 。,27三、苏联的土地生产一发生分类系统 土地,28,四、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负责,组织全省市土地专家编制的中国,l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分类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5,个续分层次。,28四、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29,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29,30,一、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一、重要概念,自然适宜性,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的适宜程度。,比配,将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地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适宜性结果计算相结合的过程。,30 一、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一、重要概念,31,请分析以下水果的土地利用要求,31请分析以下水果的土地利用要求,32,下图的土地性状适宜橙生长吗?,32下图的土地性状适宜橙生长吗?,33,比配的过程,依 据,土地性状的分析比较,得出,提出,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要求,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33比配的过程依 据土地性状的分析比较得出提出新的土地土地利,34,二、,FAO,的自然适宜性评价,1972,年,10,月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国际专家会议,在多次修改的基础上,,1976,年正式出版了,土地评价纲要,。,FAO,土地适宜性评系统分四级: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和土地适宜性单元。,34二、FAO的自然适宜性评价1972年10月在荷兰瓦格宁根,35,对,FAO,土地评价纲要,的评述,优点,针对特定用途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丰富的信息;,考虑社会经济要素;,强调土地适宜性,增强农民试种新作物和推广新技术的信息。,缺点:,主观性较强,35对FAO土地评价纲要的评述优点,36,土地适宜性评价,36土地适宜性评价,37,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评述,(,1,)评价结果应用广泛;,(,2,)方法简便易行;,(,3,)适当考虑社会经济因素;,(,4,)适用于任何比例尺的评价。,37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评述,38,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工作程序,38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工作程序,39,土宜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的进一步认识,土地自然适宜性一般只考虑某些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宜考虑特定植物的特定品种或特定产品的某些品质性状,或一个地区的土地条件对某些作物不仅具有生理和生态的高度适宜性,而且对该类作物的产品经济特性有着特有的适宜性,因而在此区域形成特有的经济品种。,土宜的概念,39 土宜评价土宜的概念,40,土宜评价,在土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土宜及其特殊性要求,并进一步评价特殊自然条件对土宜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的过程。,土宜评价,生产力,产品的品质,自然适宜性,40 土宜评价 土宜评价生产力产品的品质自然适宜性,41,土宜调查,它是土宜评价的基础,它针对某些土宜而进行的详细土地调查。,作物种类,作物品质,自然条件,土宜调查,土宜要求与土地性状比配,土宜评价结果表达或分类方法,41 土宜调查作物种类作物品质自然条件土宜调查 土宜要求与土,42,第五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42第五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43,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一、概述,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用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单位面积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潜力与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均消费标准之比。,43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一、概述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44,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PSCL,)的因素,P,(,e,)为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A,为土地面积;,N,为平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PSCL=P,(,e,),A/N,44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PSCL )的因素 P(,45,工作程序,土地资源清查,土地资源物质生产潜力计算,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和分析,气候资源、土壤资源、作物种植制度、土地利用现状清查,要计算在一定物质和技术水平下的物质生产能力,按人均所需的食物消费量来预测一定行政区域内所能承载的人口容量,45工作程序土地资源清查土地资源物质生产潜力计算土地资源人口,46,影响土地生产潜力的因素,(,1,)土地资源的数量,(,2,)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3,)投入水平,(,4,)生活水平,(,5,)时间尺度,46影响土地生产潜力的因素,47,是一种研究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方法。根据比例尺将地面划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大致都相对一致的生态单元,在同一生态单元内,其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相似,因而其土地的生产潜力进一步就决定于灌溉条件的有无和投入的高低。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均消耗计算,以行政单位为统计单元求算出一定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承载力。,研究方法简介,AEZ,法,47研究方法简介AEZ法,48,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计算,(,1,)作物的光温生产力,模拟计算作物的总生长率(,bgm,);,计算实际叶面积下的总生产率(,bg,);,计算呼吸速率,计算作物的净生物量(,bn,),计算光温生产力(,Ymp,),(,2,)作物的光温水生产力,(,3,)作物气候适宜性评价及产量修正,作物光温水土生产潜力计算,投入水平与土地生产潜力,48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计算,49,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1,)计算方式,(,2,)计算标准,(,3,)按行政区进行人口承载潜力的计算和统计,人口承载潜力的区域分析,49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50,第六节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50第六节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51,一、土地可持续利用基本内涵,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状况(生产性、安全性、保持性、可行性、可接受性)进行系统诊断,并寻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途径,是一种针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前瞻性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国际研究的重点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定量评价。,51一、土地可持续利用基本内涵,52,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是土地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和增长,可以从自然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社会的持续性等三个方面研究和评价其系统的持续性。,52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是土地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是实现土地生,53,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土地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评价应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判断,应充分考虑评价区域的特点,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对特定土地利用的评价,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多学科的行动,用系统观点进行评价,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53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土地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54,第七节 土地经济评价,54,55,土地经济评价,运用经济指标对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既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出土地等级或价格;或是通过对土地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与效益,决定土地利用经济可行性,既从经济效益方面确定了土地的适宜性。,55土地经济评价,56,土地经济利用项目经济评价,用经济可比指标对投入,产出的效果的评定,既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对土地作出质量评价,明确提出用劳动耗费率与提供产品或其它效益的对比关系来进行土地质量的评定。,56土地经济利用项目经济评价 用经济可比指标对投入产出的,57,第八节 土地分等定级,57第八节 土地分等定级,58,一、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对城镇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及其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等级,它揭示了城镇不同区位条件下土地价值的差异规律。,城镇土地分等的程序,建立因素因子体系,确定各因子的相应权重,初步划分城镇土地等,对城镇土地等进行调整并定案,编制成果图、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分析并建立评价标准,58一、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对城镇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及其在社会,59,商服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本设施状况,环境条件,定级因素,商服繁华影响度,道路通达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基础设施完善度,公用设施完备度,环境质量优劣度,绿地覆盖度,自然条件优劣度,选择性,必选,至少一个必选,备选,至少一个必选,备选,重要性排序,1,2,或,3,3,或,2,4,权重范围,0.2-0.4,0.1-0.3,0.1-.3,0.03-0.2,城镇土地综合定级因素表,59商服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本设施状况环境条件定级因素商服繁华,60,因素,选择要求,因子及选择要求,城镇区位,必选,交通区位,、城镇对外辐射能力,城镇集聚规模,必选,城镇人口规模,、人口密度、非农产业规模、工业经济规模,城镇基础设施,必选,道路,、供水、供气、排水状况,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备选,城镇非农业产业产出效果、商业活动强度、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强度、劳动力投入强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必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状况、商业活动、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外贸活动,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必选,金融状况,、,邮电服务能力、科技水平,区域土地供应潜力,备选,区域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区域人口密度,60因素选择要求因子及选择要求城镇区位必选 交通区,61,农用地分等定级概述,农用地等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 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农用地级是在行政区(省、县)内,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根据地方土地管理和实际情况需要,遵照与委托方要求相一致的原则,即主要考虑定级目的,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级别。,农用地分等定级,61农用地分等定级概述农用地分等定级,62,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根据土地调查成果、规划土地用途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评定土地等级”。国土资源部“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建立土地等、级、价格体系”。农用地分等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对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农用地分等汇总与建库工作主要是完成全国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农用地分等数据、文字、图件等成果的汇总及数据库建设,并建立全国统一可比的农用地等别体系。,62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根据土地调查,63,农用地分等定级意义与作用,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可以科学量化农用地质量及其分布,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农业土地资源潜力分析、科学核算农用地生产潜力、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征地制度改革、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农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调整农业税赋、农用地估价等众多领域提供科学的依据。,63农用地分等定级意义与作用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64,农用地分等,(,1,)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与指定作物,(,2,)分等因素指标区或样地适用区,(,3,)确定分等因素,(,4,)编制分等因素质量分记分规则表,(,5,)划分分等单元,(,6,)单元因素分值计算方法,(,7,)单元因素分值确定,(,8,)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CLij,),(,9,)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Ri,),(,10,)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Yi,),(,11,)土地经济系数,(,12,)计算分等指数(,Gi,),(,13,)农用地等的确定,64农用地分等(7)单元因素分值确定,65,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光温生产,潜力,土地资源,下垫面质量,本底质量,平均利用水平质量,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平均投入产出水平质量,Cl,Kc,Kl,Klj = Yj / Yj,max,=,基准作物单产/指定作物单产,C,Lij,=w,k,*f,ijk,/100,Kcj=aj / Aj,分等方法,65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光温生产土地资源本底质量平均利用水平质,66,农用地分等汇总,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对各省所提交的省级分等成果进行整理,在此过程中,检查省级分等成果数据的正确性及完善程度,建立国家级成果与省级成果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各省级部门。各省在分等过程中由于对规程的理解有所差异,以及各省分等工作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手段都有所差异,因此需要调整各省农用地等别,形成统一的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以反映全国范围内农用地质量的宏观分布特征,体现农用地质量在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以此科学量化农用地质量及其分布,为落实产业布局及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商品农产品基地、农用地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6农用地分等汇总 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对各省所,67,各省农用地国家级分等汇总的基本工作过程包括,:,资料整理分析、汇总方法研究、数据整理与处理、省际等别控制、数据汇总、图件编绘和报告编写等,几方面的内容。,67各省农用地国家级分等汇总的基本工作过程包括:,68,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的基础对象为满足要求的省级汇总成果。等别面积数据统计汇总应从县级基础单元汇起,才能保证其精度。图形数据可以逐级缩编形成小比例尺挂图。由于等别间距需要调整的客观要求,造成逐级汇总的困难。因此,数据统计汇总的基础为省级数据库挂接的综合单元内部各地类的面积数据,图形汇总对象为省级,1:50,万图件。,68 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的基础对象为满足要求的,69,农用地定级方法,修正法,G、K,Z,、K,F,、K,O,因素法,自然生态(,C,L,+),农业经济,经济区位,样地法,自然生态(,C,L,+),农业经济,经济区位,69农用地定级方法修正法G、KZ、KF、KO因素法自然生态(,70,规程成果,农用地研究相关成果,70规程成果农用地研究相关成果,71,国家级成果全国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分布图,71国家级成果全国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分布图,72,国家级成果全国农用地等别控制图,72国家级成果全国农用地等别控制图,73,国家级成果国家级农用地分等汇总,73国家级成果国家级农用地分等汇总,74,省级成果/野外工作,74省级成果/野外工作,75,75,76,县级农用地自然质量成果,76县级农用地自然质量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