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2759935 上传时间:2024-09-02 格式:PPT 页数:188 大小:8.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 書式設定, 書式設定,第 2 ,第 3 ,第 4 ,第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 書式設定, 書式設定,第 2 ,第 3 ,第 4 ,第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 書式設定, 書式設定,第 2 ,第 3 ,第 4 ,第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1,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2,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4,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P,7,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在可研报批);,分类管理,分级审批,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度(,机构、人员,),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P7法律强制性,5,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13-28,环境法体系,相关政策,(补充,了解,),产业政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标准体系,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13-28环境法体系,6,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P1,7图2-1,三级五类,GB,DB,HJ,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 P17图2-1 三级五类GBDBHJ,7,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应当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分析影响,可附专项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只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 P,8,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 P8,8,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P,29,参考P30图3-1,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与委托,分类管理;,委托具有,环评资质,的单位,二、,环评机构开展工作,形成环评文件,工作程序参考P31图3-2,三、,环评文件,的质量管理,专家,评审,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审批,分级审批;报批时间,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P29参考P30图3-1,9,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P,30,结合P31图3-2,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制定环评工作方案;,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进一步开展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环评文件编制阶段,:,汇总、分析,上阶段工作得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具体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已代替HJ/T2.1-199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P30结合P31图3-2,10,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P3,2,文本部分,:,总则,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环保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公众参与,方案比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附图、附件部分:,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平面布置图,项目工艺流程图,主要污染源分布图,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环境影响预测图,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P32文本部分:附图、附件部分,12,技术方法部分要点,掌握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单因子指数法及应用,理解,工程分析的目的及主要内容,理解环境影响识别,目的及,思路,掌握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技术方法部分要点掌握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和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4,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特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较节省人力、物力、时间,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可弥补资料搜集法的不足,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点,特别是不易开展现场调查的地区的环境状况,局限,只能获取第二手资料,往往不全面,需要补充,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受资料判读和分析技术的制约,精度不高,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调查,区域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特点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可弥补,15,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P38,单因子指数,超标倍数,(补充了解),超标倍数=单因子指数1,P,:某评价项目的,单因子指数,,数值大小可判断该评价项目达标与否,C,:该评价项目的,实测值或预测值,Cs,:该评价项目的,标准值,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P38 单因子指数 P:某评价项目的单,16,工程分析,P41,工程分析的作用:,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为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环保设计,的,优化提供,依据,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工程分析 P41工程分析的作用:,17,典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参考P43表4-1,工程概况 P44-45,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结合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及污染物种类等,污染物分析,P46-50,尽量给出定量,分析结果,作为预测的基础数据,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P50-51,结合国内外相关清洁生产标准分析,环保措施设施方案分析 P52,分析环保方案的可行性及是否需改进或替代方案,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P52,分析项目内部布局及与外环境关系的合理性,典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18,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P,34,环境影响识别,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分析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可能的范围。,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预防对策具有针对性。,环境影响识别内容,影响因子,的识别,,影响程度,的识别(可分级);,项目阶段: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P34环境影响识别,19,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环境影响识别表(列表清单法),包含了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表格。识别时,用,识别表,中的各项内容逐一对建设项目提出询问,判断建设项目对其是否产生影响;然后对有影响的各项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环境影响和次要的环境影响,;据此,确定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重点,和有关方面。,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环境影响识别表(列表清单法),20,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21,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P3,7,数学模式法,用某领域内的系统理论进行推理,建立数学物理方程(,数学,模型,),通过,解析求解或数值求解,来作预测。,首选考虑此方法,,但需注意假设条件和模式参数,物理模拟法,采用,实物模型,(如水工模型)来进行预测,关键是,模型与原形的相似,类比分析,法,已知的相似工程,兴建前后对环境的影响,专业判断法,为主观预测方法,如专家咨询法,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P37数学模式法,2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分类,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掌握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理解地表水环评专项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理解,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条件的确定,理解混合过程段,掌握混合过程段的计算,掌握河流完全混合模型、河流一维稳态模型,理解河流S-P模型的应用,,,了解其他水质模型及适用范围,掌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应用要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污染源和污染物,23,环评中对水体污染源与污染物的分类 P94,环评中对水体污染源与污染物的分类 P94,2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2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项目工程分析,区域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评价结论及建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26,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P,101,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评价,划分依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和简单),地表水域规模(地表水体的大小规模),地表水水质要求(,I,V,类),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P101,27,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P,103,调查内容,水域功能及水环境敏感目标,水文特征,现有污染源,水质现状,调查方案,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 P103调查内容,28,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时间的确定 P106,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初步确定河流、湖泊、水库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同时确定最能代表这三个时期的季节或月份。(海湾按大潮期、小潮期划分),评价等级不同,,对各类水域调查时期,要求不同,。,参考,表6-8,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时间的确定 P106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初步,29,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一,级,二,级,三,级,河,流,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限,调查,河,口,一般情况,为一个潮汐年的,丰水期,.,平水期限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湖,泊,水,库,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限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限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海,湾,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限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一 级,30,地表水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确定,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湖泊、水库以及海湾,的水环境现状调查,确定,调查半径或面积,(以排污口为圆心),地表水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确定排污口,31,地表水水质调查与监测,水质调查参数的选择,P108,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包括现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地表水水质调查与监测水质调查参数的选择 P108,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P,109,评价依据,基本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有关法规及当地的环保要求;,评价区内不同功能的水域应采用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P109评价依据,33,水质现状评价方法 P109,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式6-33,),单因子评价指数:,I,i,i,/,S,i,特殊情况(,DO,、,pH,),对,溶解氧,:,对,pH,:,评价:,I,i,值越小水质越好, I,i, 1,则超标,水质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水质现状评价方法 P109对溶解氧:对pH:评价:Ii值越小,34,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P,110,预测条件的确定,:,预测范围,与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或略小,预测点,敏感点;现状监测点;水质、水文突变;混合过程段;排污口局部可能超标区,预测时期,水体自净能力,最小、一般,和最大,预测阶段,建设过程、,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预测因子,预测方法的选择,:,数学模型,、物理模拟、类比调查,预测结果的评价,:单因子指数法,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P110预测条件的确定:,35,水环境影响预测阶段与时期 P111,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的水环境影响,且该阶段按,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情况预测,建设阶段超过一年的大型建设项目,若产生堆积物或土方量较大,且受纳水体水质要求在,类以上时,需预测,建设施工阶段,的水环境影响,个别建设项目还应预测,服务期满后,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如矿山开发等。,评价等级一、二级项目,应分别预测建设项目在,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或二级但评价时间较短,时,可以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预测阶段与时期 P111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36,水质模式中坐标系的建立,P113,以排放点为,原点,Z轴铅直向上,,X、Y轴为水平方向,X方向,与主流方向一致,Y方向,与主流,方向,垂直,水质模式中坐标系的建立 P113以排放点为原点,37,污水与河流水体的混合 P111,污水与河水的,混合过程,通常包括:,竖向混合阶段;横向混合阶段;纵向混合阶段,使用水质模式时应注意,预测点的位置:,混合过程段,;,完全混合段(充分混合段),污水与河流水体的混合 P111污水与河水的混合过程通常包,38,混合过程段,与,充分混合段,P110,充分混合:,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充分混合。,混合过程段,:从排放口开始到其下游充分混合段之间的河段。,混合过程段距离,x,n,的计算,P,110,(,式,6-39,),a,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B,河流宽度,,m,E,y,废水与河水的横向混合系数,,m,2,/s,u,x,河流的平均流速,, m/s,混合过程段与充分混合段 P110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39,河流完全混合模式,P,113,适用条件,:,(1)废水与河水,迅速完全混合后,的污染物浓度计算;(2)污染物是,持久性污染物,,废水与河水经一定的时间(距离),完全混合,后的污染物浓度预测。,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稳态),C,废水与河水完全混合后污染物的浓度,mg/L,Q,h,排污口上游来水流量,m,3,/s,C,h,上游来水的水质浓度,mg/L,Q,p,污水流量,m,3,/s,C,p,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mg/L,式6-41,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P113适用条件:(1)废水与河水迅速完全,40,一维稳态,衰减,模式,与S-P模式中BOD预测模式(P97式6-11)相同:,。,C,为,X处,污染物的浓度;,Dx,为纵向弥散系数,,u,x,断面平均流速;,K,为污染物衰减系数,模型的适用对象:,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稳态,一维稳态衰减模式 与S-P模式中BOD预测模式(P97式6,41,BODDO,耦合模型(,SP,模型,),P96,模型的解析解 (,式6-11;6-12;6-13;6-14,),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污染物为,耗氧有机物,,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河流为恒定流动,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稳态,),氧垂曲线,与,临界点,(最大,氧亏,值处),BODDO耦合模型(SP模型)P96模型的解析解 (式6,42,水质模型的应用,预测范围、预测因子和预测条件的确定,污染源的简化,水体的简化,水质模型的选择,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水质预测,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水质模型的应用预测范围、预测因子和预测条件的确定,43,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P,121,评价依据的基本资料,:,进行评价的水质参数浓度应是其预测的浓度贡献值与基线浓度之和。,一般情况建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P121评价依据的基本资料 :,44,常用水环境标准 P,1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常用水环境标准 P1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4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P,19,地表水功能类别的划分,各类地表水的水质要求,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P19地表水功能类,46,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4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9-1996P,23,污染物的分类要求,(第一类污染物表 2-,10,;第二类污染物),排污口设置相关规定,各类污水排放的水质分级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9-1996P23污染物的分类,48,排污口设置相关要求,排污口设置相关要求,4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分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分级,5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大气环评专项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理解大气污染源的类型(按排放方式),掌握大气环评专项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和评价范围的确定,掌握,项目工程分析中,点源调查内容,(结合估算模式的运用),理解大气专项现状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理解大气预测条件的确定(预测点,气象资料,预测内容要求等),理解估算模式,的应用,,了解几种进一步预测模,掌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应用,了解常用大气排放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大气环评专项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51,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大气污染源的分类,52,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P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已代替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P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5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版),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住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版)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5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类区适用一级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类区适用一级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标准,55,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5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P76,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的确定,项目工程分析,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污染气象、大气环境质量、地形数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及建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P76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的确定,57,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P77,根据项目初步工程分析的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第i种,污染物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式5-54,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P77根据项目初步工程分析的结果,选择1-,58,估算模式 P85,估算模式 P85,59,风向坐标系,点源,平均风向,右手坐标系,风向坐标系 点源,60,大气污染,源,点源,统计,内容,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及分布平面图;,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 );,烟气出口速度(m/s);,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kg/h 、g/s );,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 kg/h)。,排放工况(连续、间歇),可结合P90表1,大气污染源点源统计内容 可结合P90表1,6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P77,参考表5-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 P77 参考表5-6,62,评价范围的确定,P78,评价范围的确定 P78,63,现状调查与评价,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气象,现状调查与评价调查内容:,6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P79,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 P79,65,污染气象,资料调查,P,80,气象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等相关,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水量,日照等;,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探测资料,污染气象资料调查 P80气象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等,66,气象资料调查要求,气象资料调查要求,67,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6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步骤 P8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步骤 P83,6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P84,预测因子,结合现状评价因子选定,预测范围,覆盖评价范围,如有需要,可,适当调整,计算点(预测点),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环境空气敏感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P84预测因子,70,各种数据的计算,小时平均浓度(一次浓度),日均浓度,年,平均浓度,导则要求:,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逐次计算、逐日计算,;,另选择污染最严重的小时、日气象条件作为,典型小时、典型日气象条件,进行计算,各种数据的计算 小时平均浓度(一次浓度),7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要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要求,7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P85,P73-7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P85P73-74,7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86,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等);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项目对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等);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影响(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范围位置等);并绘制预测范围内,浓度等值线图,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P86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74,声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掌握噪声及噪声源的评价量及应用,掌握分贝的求和运算,掌握噪声衰减的机理及,主要,衰减量的计算,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和主要内容,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及评价范围的确定,理解声环评专项现状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掌握声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思路,掌握室外点声源噪声影响预测及交通噪声预测,掌握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点及应用,声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掌握噪声及噪声源的评价量及应用,75,噪声的主观评价,量 P132,级与分贝(dB),声压级Lp、声强级L,I,、声功率级Lw,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统计噪声级,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噪声的主观评价量 P132级与分贝(dB),76,倍频带声压级 P132,频带,为了方便和实用,把,声频的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段,,即频带(或频段、频程),1倍频带,把人耳可听声频范围划,分为10个频带,,每一段的,上下限频率之比为2:1,(1倍频带),倍频带中心频率,取,每一频带上限和下限频率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该频带的中心频率,并以此表示该倍频带;31.5、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Hz,10个倍频带,倍频带声压级 P132频带,77,A计权与A声级 P1,33,人耳对低频声不敏感,对高频声敏感,把,噪声的客观物理量,与,人的主观感觉,结合起来,A计权网络,:,特殊的滤波器,是,根据等响曲线40phon设计,的;在低频有较大衰减,高频不衰减甚至放大;模拟人耳的听觉特性,A声级,:由,A计权网络处理后得到的声级,(L,A,),(dBA),,,A声级与人耳对噪声强度和频率的感觉最相近,应用广泛,,适于评价连续稳态噪声,A计权与A声级 P133人耳对低频声不敏感,对高频声敏感,78,等效连续A声级Leq P1,33,等效连续,A,声级,:,对起伏或不连续的,非稳态噪声,,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个连续不变的,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声级,(,dBA,),等效连续A声级Leq P133等效连续A声级:对起伏或不连续,79,昼,间,等效声级,L,d,和夜间等效声级L,n,夜间(,22,:,006,:,00,),昼间(6:00,22:00),L,d,为白天,T,d,个小时的等效声级,dBA,L,n,为,夜间,T,n,个小时的等效声级,dBA,应用,:声环境质量标准P22表2-6,噪声排放标准P27表2-16、表2-17,昼间等效声级Ld和夜间等效声级Ln 夜间(22:006:0,80,统计声级,(累积百分声级),L,N,P1,33,以噪声级出现的时间累积概率来表示非稳态噪声的起伏,L,10,:,在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声级,L,50,:,在取样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声级,L,90,:,在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声级,通常取,L,10,、,L,50,、,L,90,表示非稳态噪声的,峰值、中值和本底,统计声级(累积百分声级)LN P133以噪声级出现的时间累,81,环评中相关评价量的选用,声源评价量,A,声功率级,(L,AW,),或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A,(,r,)或距离声源,r,处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压级,Lp,(,r,);,声环境质量评价量,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突发噪声:最大,A,声级(,Lmax,),机场,周围受影响区域:,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环评中相关评价量的选用声源评价量,82,分贝的运算 P1,34,分贝的相加,(级在同一点的叠加):,设,n,个声源产生的,同名级,(,声功率级、声强级或声压级,),分别为,L1,,,L2,,,,,Ln,(,dB,),则合成的总声级为:,式,7-6,分贝的运算 P134分贝的相加(级在同一点的叠加):,8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08),84,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噪声限值,P22 表2-6,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噪声限值 P22 表2-6,85,参考导则HJ2.4-2009,参考导则HJ2.4-2009,86,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参考,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和评价范围的确定,工程分析,现状调查与分析,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参考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87,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P1,35,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划分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P135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88,评价范围的确定 P1,36,评价范围一般,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项目(如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的站场等),以该,项目边界往外,200m,为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线状声源,(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各,200m,的评价范围一般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对于建设项目是,机场,的情况,,主要飞行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内的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相应的,二级和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评价范围的确定 P136 评价范围一般根据评,89,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P,137,声环境功能区划情况,敏感目标,现有主要噪声污染源,声环境质量现状,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P137声环境功能区划情况,90,噪声影响预测,内容,P,138,预测范围,一般与评价范围相同。,预测点布设,建设项目厂界(场界、边界),和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应作为预测点。,为了便于绘制等声级线图,,可以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网格的大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噪声影响预测内容 P138预测范围一般与评价范围相同。,91,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 P,139,(式7-15),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 P139(式7-15),92,噪声预测,基本思路,P139,在声环境影响预测中,常,根据,靠近声源某一位置,(参考点)处的已知声级(源强),计算距声源r处,预测点的声级,。,关键在于计算噪声,从参考点至预测点的传播途径中,的,噪声衰减量,。,噪声预测基本思路 P139在声环境影响预测中,常根据靠近声源,93,噪声的衰减 P1,40,几何扩散衰减,空气吸收衰减,遮挡物衰减,地面效应,其他效应引起的衰减,噪声的衰减 P140几何扩散衰减,94,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A,div,对于,点声源,(,无指向性,),从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A,div,=20lg(r,1,/r,2,),式7-,17,当,r,2,=2,r,1时,,L,1,=-6dB,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Adiv对于点声源(无指向性),95,空气吸收衰减A,atm,P1,42,r,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为参考位置距离,(m),a,为空气吸收系数,(dB/km);,a,为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预测计算中,一般根据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选择,相应的空气吸收系数,参考大气吸收系数表(,表7-4,),式7-29,注意书上公式有误,空气吸收衰减Aatm P142r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96,遮挡物衰减A,bar,P1,42,1.,实体屏障,先求出,菲涅尔数,N=2/,(参考图,7-3,),:,声程差,:声波波长,当屏障很长,(,视作无限长,处理时),式7-31,遮挡物衰减Abar P1421.实体屏障 式7-31,97,预测点处声级,的计算 P1,43,若,已知声源r,0,(参考点),处,的,倍频带,( 125-8000Hz的8个倍频带中心频率),声压级Lp,(r,0,):,1、,分别计算预测点的8个倍频带声压级,2、,将预测点的8个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L,A,(r),式7-34,式7-32,预测点处声级的计算 P143若已知声源r0(参考点)处的倍频,98,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课件,99,交通,噪声预测,P146,式7-47,交通噪声预测 P146式7-47,100,交通噪声预测,P146,式7-45,交通噪声预测 P146式7-45,101,声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声源的类别和声环境功能区,确定评价标准,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评价标准,评价项目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给出,厂界及敏感目标的达标分析,分析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下覆盖的面积、影响的人口,;,声环境影响评价 应根据声源的类别和声环境功能区确定评价标准,10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主要内容,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理解生态专项现状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理解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了解常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掌握减缓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掌握替代方案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主要内容,10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流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流程,10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P179,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及评价范围的确定,工程分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影响的减缓措施及替代方案,结论,及建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P179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及评价,105,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P,181,评价等级划分依据,项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 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经过对工程和项目所在地区域的初步分析,根据,工作等级划分表,进行划分,按照其中,较高,的工作级别进行评价。,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P181,106,特殊,生态敏感区,指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和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自然保护区不论级别全部划入特殊敏感区,只要,涉及到特殊敏感区,即为,一级评价,特殊生态敏感区指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107,重要,生态敏感区,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损失和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较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预防,、,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希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108,一般区域,除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外的其他区域,如:,基本农田属于一般区域,一般区域除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外的其他区域,109,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P183,生态现状调查内容,(,修订后,),:,生态背景调查,主要生态问题调查,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P183生态现状调查内容(修订后):,110,生态现状评价,P184,在生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评价区的,生态现状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评价,:,评价应采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表现方式;,阐明生态系统现状,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评价生态系统,总体存在的问题和变化趋势,;,分析评价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涉及,敏感区,和,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可参考P184 表9-9,生态现状评价 P184在生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评价区的生态,111,生态现状评价,评价应采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图件:,基本图件;推荐图件,(参考,P188表9-10,),生态现状评价评价应采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表现方式,112,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P,186,在影响识别、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预测,预测内容,:,分析对工作范围内涉及的,生态系统及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不利影响、不可逆影响和累积影响;,敏感保护目标,应分析项目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预期潜在的后果,;,预测项目对,区域现有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P186 在影响识别、现状调查与评价,11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P,176,列表清单法(定性分析);,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需专业的生态学知识);,类比法(对项目和环境的相似性要求高);,指数法,景观生态学方法(从空间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两方面分析);,系统分析法,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其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P176列表清单法(定性分析);,114,景观生态学方法 P,177,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斑块廊道基底,以及,各,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模块(基底)的确定,拼块(掇块)优势度的计算,功能与稳定性分析,生物恢复力分析,异质性分析,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景观生态学方法 P177,115,生物多样性评价 P,178,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各个物种的相对多度来反应;,表征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当所有物种都以相同比例存在时,具有最大的多样性;,反应各个物种多度的均匀程度,及各个种个体数量间的差异,生物多样性评价 P178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116,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 P178,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各单项指数,的计算,根据EI值结合,生态环境状况分级,表(,表9-5,)确定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 P178EI=0.25生物丰度指,117,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途径 P,189,防护,“预防为主”的思想和政策,预防性保护是优先考虑的措施,恢复,通过事后努力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或环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补偿,重建一种生态系统,以补偿应开发建设活动而损失的环境功能,建设,采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更高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的措施,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途径 P189防护,118,替代方案 P,190,生态影响的防护常以替代方案的形式来实现:,选址、选线的替代方案,项目组成和,内容,的替代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替代,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替代方案 P190生态影响的防护常以替代方案的形式来实现:,119,祝大家考试顺利!,祝大家考试顺利!,120,第六章 环境质量的评价,第一节,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第八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二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 环境质量的评价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第八章第一章第,121,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一、环境质量的概念,二、环境质量评价,三、环境质量评价类型,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一、环境质量的概,122,一、环境质量的概念,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一)两种概念,(二)环境质量变化特征,一、环境质量的概念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一)两种概念(二)环,123,1,、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惯性大小的表示,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一)两种描述,2,、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的表示,1、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惯性大小的表示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一,124,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环节:人为作用环境参数变化环境质量变异,1,、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变化,(二)环境质量的变化动因,作用类型: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反作用:正负反馈效应(具有滞后性),2,、自然过程(缓慢或是灾变过程),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环节:人为作用环境参数变化环境质量变,125,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二、环境质量评价,(一)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解,1,、是对一切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动因因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2,、是对环境的结构、状态、质量和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二、环境质量评价(一)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理,126,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二)核心问题,1,、核心问题:研究环境质量的优劣。,2,、标准:是否适合人的发展作为判别标准。,(三)研究目的,1,、为制定城市环境规划、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区域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搞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2,、同时为比较各地区所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二)核心问题1、核心问题:研究环境质量,127,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三、环境质量的类型,(一)按时间划分,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二)按研究范围划分,(三)按要素划分,1,、单要素评价,2,、多要素评价,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三、环境质量的类型(一)按时间划分1、环,128,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一)污染源的调查和分析,(二)环境质量的指数评价,(三)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一)污染源的,129,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污染源评价,(二)评价参数确定,(三)环境质量指数评价,(四)环境质量分级,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污染源评价(二,130,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1,、污染源调查,(一)污染源评价,(,1,)确定污染源并确定主要污染物,(,2,)采用分类调查的方法,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1、污染源调查(一)污染源评价(1)确定,131,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132,1Km,1Km,1Km1Km,133,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2,、污染源评价,(等标指数),(,1,)等标污染指数,N,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指数,,mg/m,3,;,N,ij,=,C,i0,C,ij,C,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m,3,;,C,i0,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1,,,3,2,,,2,4,,,1,5,,,3,6,,,1,7,,,3,8,,,2,9,,,1,10,,,2,11,,,3,12,,,1,13,,,2,14,,,1,15,,,2,16,,,3,17,,,4,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2、污染源评价(等标指数)(1)等标污染,134,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排气筒,(m),一级,二级,三级,1,二,氧,化,硫,1200(,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它含硫化合物生产,),152030405060708090100,1.62.68.8152333476382100,3.05.11730456491120160200,4.17.726456998140190240310,700(,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它含硫化合物使用,),2,氮,氧,化,物,1700(,硝酸、氮肥和火炸药生产,),152030405060708090100,0.470.772.64.67.09.914192431,0.911.55.18.9141927374761,1.42.37.714212941567292,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135,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2,)等标污染负荷,P,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g/d(kg/d),;,C,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排放浓度,大气,mg/m,3,水体,mg/L,;,C,i0,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大气,mg/m,3,水体,mg/L,;,P,ij,=,C,i0,C,ij,Q,ij,Q,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量,,kg/d,。,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2)等标污染负荷Pij第j个污染源,136,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j,个污染源含有,n,种污染物,则该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为:,i,若该地区有,m,个污染源,那么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为:,i,对一个地区的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总等标负荷:,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j个污染源含有n种污染物,则该污染源的,137,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3,)污染负荷比,K,ij,=,P,j,P,ij,第,j,个污染源内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K,j,=,P,P,j,一个区域内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K,i,=,P,P,i,一个区域内某个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3)污染负荷比Kij =PjPij第j,138,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某河边有,A,、,B,、,C,三个工厂,它们向河流中排放废水量分别是,36,、,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