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2537558 上传时间:2024-08-2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6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化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化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各种化验指标临床意义,李小冬,2015.11.1,8,指导老师:李菲,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1各种化验指标临床意义李小冬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2,各种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六项,血沉,常见肿瘤指标临床意义,肝、肾功能电解质生化,腹水、胸水常规及生化,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2各种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3,血常规,主要内容:,红细胞的计数,白细胞的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的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细胞),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3血常规主要内容: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4,各细胞的细小分类:,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积,平均血小板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4各细胞的细小分类: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计数淋,5,让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作用,?,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身体里主要是携带氧,如红细胞,血红蛋白低提示有贫血,,缺血。,白细胞系统:,在人体内主要是杀菌的作用,白细胞总数过高疑有感染且多为细菌性,过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血小板:,主要负责人体的凝血功能,过低可能有出血倾向,过高有血栓或梗塞倾向。,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5,5让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作用?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5,6,红细胞,RBC,的计数,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RBC:相对增多多因血浆容量减少,见于严重,呕吐,腹泻等;,绝对增多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6,6红细胞RBC的计数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10,7,血红蛋白,H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减少:,各原因引起的贫血,,,出血。,血红蛋白含量,轻度,110g/L 90g/L,中度,90g/L 60g/L,重度,60g/L 30g/L,极度 ,30g/L,贫血的分级,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7,7血红蛋白H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8,白细胞的计数,WBC,参考值:(,4-10,),10,9/L,白细胞又称白血球,是血液里的免疫性细胞,在人体内主要是杀菌的作用,对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多,:常见于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减少,:感冒、麻疹、伤寒、疟疾、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等,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8,8白细胞的计数WBC参考值:(4-10)109/L李小冬,9,轻度感染,:,WBC,可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中度感染,:,WBC,可达,(10,20)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并伴有核左移,;,严重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WBC,明显增高可达,(20,30)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并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改变,;,上述情况说明机体反应良好。,感染过重,:,WBC,不高,但核左移明显,患者可能处于中毒性休克状态,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9,9轻度感染:WBC可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李小冬化验,10,中性粒细胞,正常值,占白细胞,50-70%,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增多:,1),急性感染或炎症,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3),急性溶血,4),急性失血,5),急性中毒,6),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 3),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等血液病,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0,10中性粒细胞正常值占白细胞50-70% 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11,淋巴细胞,正常值,(,20-30,),%,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 免疫缺陷、放射病,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1,11淋巴细胞正常值(20-30)% 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12,嗜酸细胞,正常值,(,0.5%-5%,),1.,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2.,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寄生虫病:血吸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嗜酸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嗜酸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2,12嗜酸细胞 正常值(0.5%-5%)李小冬化,13,嗜碱细胞,正常值,(,0.0%-1%,),嗜碱粒细胞的作用不详,当受一定刺激时引起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等各种过敏反应的症状。,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偏高,这可有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过敏性疾病如药物,食物等超敏反应,;,已经其他的血液病,肿瘤,糖尿病,传染病如流感等均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3,13嗜碱细胞正常值(0.0%-1%)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14,单核细胞,正常值,(,0.5%-5%,),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增加 :见于骨髓单核细胞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单核细胞增减少 见于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全骨髓功能不全。,减少: 见于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全骨髓功能不全。,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4,14单核细胞正常值(0.5%-5%)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15,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 100-300) 109/L,血小板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内)等。,血小板减少,:遗传性疾病,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5,15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 100-300) 109,16,尿白细胞一般不超过5个,异常时,考虑泌尿系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尿红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异常,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尿细菌,异常时考虑泌尿系感染。,尿常规,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6,16尿白细胞一般不超过5个,异常时,考虑泌尿系病变,如肾盂肾,17,尿蛋白,定性阴性 定量0-80 mg/24小时,定性阳性 定量超过150 mg/24小时,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尿糖,血糖增高,肾糖阈降低,酮体 脂肪代谢产物,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7,17尿蛋白 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7,18,大便常规,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痔疮,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脓性及脓血便:菌痢、溃结,稀糊状或水样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8,18大便常规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痔疮李小冬化验指,19,白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少见,红细胞:下消化道出血、菌痢、溃结、结肠直肠癌,食物残渣:腹泻、消化不良、胰腺疾病,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9,19白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少见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19,20,血沉,正常值,0-15mm,/,h,血沉是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测量指标,血沉增快,各种炎症,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贫血:轻度贫血对血沉尚无影响,若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因而增快,贫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高胆固醇积压症: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胆固醇明显增高者,血沉每见增快。,血沉减慢,意义较小,可因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所致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0,20血沉正常值0-15mm/h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0,21,常见肿瘤指标,1.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g/L,。,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AFP,400,g/L,持续,4,周,或,200,400,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ug/L,,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妊娠期妇女也可引起(AFP)升高。,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1,21常见肿瘤指标 1.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肝脏,2.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g/L,。,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22,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2,2.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23,3. 糖类抗原(CA125):35ug/L,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对卵巢上皮癌也很敏感。对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4. 糖类抗原(CA153):25ug/L,主要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对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3,23 3. 糖类抗原(CA125):35ug/L李小冬,5. 糖类抗原(CA199):037U/ml,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会有不同程度升高。,24,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4,5. 糖类抗原(CA199):037U/ml24李小冬化,25,6.糖类抗原(CA50):0-30ug/L,是最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因其广泛存在于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内,它的肿瘤识别谱比(CA199)广,而不是特指某个器官的肿瘤标志物。(CA5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对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居首位,其他为肝癌、卵巢与子宫癌和恶性胸水等。对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肿瘤诊断亦有较高价值。,7. 糖类抗原(CA242):0-20ug/L,用于胰腺癌、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肺癌、肝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242)含量也可见升高。,8. 铁蛋白(SF):女35-55ug/L 男80-130ug/L,铁蛋白升高可见于下列肿瘤: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5,25 6.糖类抗原(CA50):0-30ug/L李小冬化,26,9. 胃癌相关抗原(CA724):0.110U/ml,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若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检出率更高。,10.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0-4u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女性体内不存在。结合FPSA/PSA比值,是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指标。,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2.5ug/L,是小细胞肺癌(SCLC)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6,26 9. 胃癌相关抗原(CA724):0.110U/,27,12. 细胞角蛋白19 (Cy211):0-3.3ug/L,是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肺鳞癌的首选标志物。与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鉴别和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 (Cy211)对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也是很好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7,27 12. 细胞角蛋白19 (Cy211):0-3.3u,28,凝血六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纤维蛋白原,(FIB),国际化标准值,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8,28凝血六项包括: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8,29,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9.9-12.8s,PT,是,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延长见于 :,a,、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关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碍。,b,、,VitK,不足,合成,、,、,、,因子均需,VitK,。,c,、,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广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疗。,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梗、脑血栓形成,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29,29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9.9-12.8s,30,凝血酶时间,(TT),正常值,11-17s,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延长见于 ;,DIC,先容亢进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0,30凝血酶时间(TT)正常值11-17s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3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25.1-36.5s,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延长见于:,a,、凝血因子,、,、,、,缺乏,b,、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减少,c,、有肝素等抗凝物质存在,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e,、,DIC,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1,3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25.1-36.5,32,缩短见于,a),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b,)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2,32缩短见于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李小冬化验指,33,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正常值,0.8-1.1,INR,可有效监测使用抗凝(,“,血液稀释,”,)药物的效果,例如华法林。通常使用抗凝治疗预防有心房纤维性颤动的患者的中风;也用来预防静脉血栓的复发。但是,一旦使用华法林,就应规律性的监测,INR,。如同患者应该知道他们的血压值一样,他们也应该知道自己的华法林用量及,INR,值。静脉血栓及房颤者当,INR,值高于,4.0,时,提示血液凝固需要很长时间,这可能引起无法控制的出血,甚至死亡。而,INR,低于,2.0,不能提供有效的抗凝。,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3,33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正常值0.8-1.1李小冬化验指标临,34,D-,二聚体,正常值,0-500ug,/,l,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会在血浆中增高,所以它是诊断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增高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疾病。,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4,34D-二聚体正常值0-500ug/l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3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正常值,2.0-4.0g/l,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严重肝脏疾病,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5,3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正常值2.0-4.0g/l,肝功能,肝功能试验的分类:,1. 识别肝实质细胞通透性改变的试验:ALT、AST等升高。,2. 指示肝细胞坏死的试验:血清中出现谷氨酸脱氢酶和线粒体谷草酶。,3. 肝实质细胞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机制障碍的试验:如胆碱脂酶、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等浓度下降。,4. 指示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的试验:如血清ALP和某些胆汁酸增高。,5. 肝脏间质成分增生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中2和球蛋白增加。,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6,肝功能肝功能试验的分类: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6,37,血清总胆红素(STB)和结合胆红素(CB),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5.117.1mol.L(0.31.1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1.76.8mol/L(0.10.4mg/dl),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7,37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7,38,临床意义:,(1.)血清总胆红素(STB)在17.134.2mol/L之间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溶血性黄疸通常171mol/L;,(2.)结合胆红素(CB)及血清总胆红素(STB)小于20%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大于50%为阻塞性黄疸。,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8,38临床意义: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8,39,血清氨基转移酶即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参考值:,ALT : 540U/L,AST : 840U/L,2、临床意义:ALT和AST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肝胆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管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AST升高更明显)。,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39,39血清氨基转移酶即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40,蛋白升高,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血液浓缩引起 (脱水、休克、饮水不足),蛋白降低,肝病,营养不良,蛋白丢过多,消耗增加,血液稀释,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0,40蛋白升高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0,41,肾功能,血清肌酐(Cr)测定,1、参考值:,男性44133mol.L(0.51.5mg/dl),女性70106mol/L(0.81.2mg/dl),2、临床意义:不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升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任何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降至正常1.3及以下)的疾病,如急慢性肾衰。,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1,41肾功能血清肌酐(Cr)测定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1,42,尿素氮(BUN)测定,1、参考值:2.98.2mmol/L(823mg/dl)。,2、临床意义:特异性不如血清Cr。,升高具有临床意义:,蛋白质代谢增加,大量高蛋白饮食、发热、大面积烧伤、甲亢、大手术后等;,肾前性血流量下降,如脱水,休克和心衰等。,肾性:如急慢性肾衰,肾后性:肾脏以下的尿路阻塞性疾病,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2,42尿素氮(BUN)测定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2,43,血清尿酸(UA)测定,1、参考值:90420mol/L。,2、临床意义:升高具有临床意义:,原发性,如原发性痛风;,核酸代谢增加,如白血病、骨髓瘤等;,肾功能损害性疾病;,中毒(如氯仿、四氯化碳、铅)和子痫。,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3,43血清尿酸(UA)测定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3,44,胸水、腹水常规及生化,胸腔积液和腹水均包括两种: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晚期肝硬化;,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淋巴管阻塞,如丝虫病。,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4,44胸水、腹水常规及生化胸腔积液和腹水均包括两种:漏出液和渗,45,鉴别点漏出液和渗出液,1.)原因非炎症、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2.)外观为淡黄浆液性不定,可为黄色、脓性、血性、乳糜性透明度透明或微浑大多数浑浊,3.)比重低于1.018、高于1.018,4.)凝固性不自凝、能自凝,5.)粘蛋白定性试验阴性、阳性,6.)蛋白总量常小于25g/L、常大于25g/L,7.)葡萄糖定量与血糖接近常、低于血糖,8.)有核细胞计数常小于100106/L、常大于100106/L有核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9.)细菌检查无细菌、可找到病原菌,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5,45鉴别点漏出液和渗出液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5,电解质,钾(K+)参 考 值:3.55.5 mmol/L,临床意义:,血清钾升高主要见于:(1)钾摄入过多;(2)肾脏排钾减少;(3)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炎症坏死、化疗时肿瘤细胞破坏、大量输入陈旧库血、挤压综合征、灼伤、运动过度,均可使红细胞或肌肉组织内的钾大量放入细胞外液导致血钾升高。(4)组织缺氧:呼吸或循环功能不全、手术麻醉时间过长、休克,均可导致组织缺氧,此进大量细胞内钾转移至细胞外液,发生高血钾。(5)其他:含钾药物及潴钾利尿剂过度使用,如注射大剂量青霉素钾盐或长期应用安体舒通、甲氨蝶呤等,尤其在合并肾功能受损时可发生高钾血症。,血清钾降低见于:(1)钾盐摄入不足:长期禁食、低钾饮食、厌食等;(2)钾丢失过多: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等;大量应用排钾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醛固酮增多症;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细胞分解过多,大量钾从尿中排出;代谢性碱中毒时肾脏排钾增多;烧伤,腹腔引流,血液及腹膜透析使钾丢失过多;某些药物影响:如大量注射青霉素钠盐时,肾小管会大量失钾。(3)钾在体内的分布异常:心功能不全、肾性水肿或大量输入无钾盐的液体,使细胞外液稀释,血清钾降低;大量应用胰岛素细胞外钾大量移入细胞内以保持细胞内外相对平衡,促使血钾下降;急性碱中毒时细胞外液的钾急剧转入细胞内,引起低血钾;家族性周期性低钾麻痹患者发作时细胞外钾可转入细胞内发生低血钾症,可低至2.5mmol/L,但间歇周期可正常。,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6,电解质钾(K+)参 考 值:3.55.5 mmol/L李小,钠(,Na+,),参 考 值:,136,145 mmol/L,临床意义:血清钠降低见于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失钠;肾炎、肾病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尿崩症、糖尿病等尿路失钠;烧伤、大汗时皮肤失钠。增高见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严重脱水,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等。,CH,(胆固醇),参 考 值:,2.23,5.17 mmol/L,临床意义: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确关系;降低血清胆固醇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及停止粥样斑块的进展。血清胆固醇水平受年龄、性别等影响。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外、血清胆固醇增高多见于继发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和胆道梗阻等。胆固醇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严重低下等。,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7,钠(Na+)参 考 值:136145 mmol/L李小冬化,TG(甘油三酯)参 考 值:0.561.69 mmol/L,临床意义: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受年龄、性别和饮食的影响。血甘油三酯增高可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饮食大量甘油三酯和继发於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和胰腺炎等。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肝功能严重低下等。,高密度脂蛋白 28.660.7mg /d l,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脂症、肝炎、肝癌等,低密度脂蛋白 2.6-3.1 mmol / L,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等,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8,TG(甘油三酯)参 考 值:0.561.69 mmol/L,49,痰培养,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化脓性感染,时呈黄色;,绿脓杆菌感染,时呈黄绿色;,大叶性肺炎,时呈铁锈色;,急性左心衰,时呈粉红色泡沫样痰;,阿米巴肺脓疡,时呈咖啡色。,呼吸系统有病变时痰可呈粘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49,49痰培养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李小冬化验指,50,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50,50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