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第七章-呼吸道病毒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2534579 上传时间:2024-08-2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学第七章-呼吸道病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病毒学第七章-呼吸道病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病毒学第七章-呼吸道病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呼吸道感染病毒,1,呼吸道感染病毒1www.themeg,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述,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2,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呼吸道感染病毒,是指一大类侵犯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包括:,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间质性肺炎病毒;,其它病毒科,:,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SARS,。,可引起,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3,呼吸道感染病毒是指一大类侵犯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引起呼吸道局,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4,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4,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禽流感病毒,主要内容,防治原则,5,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禽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1918,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流感大流行:,美国(,1918.2,)欧洲(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非洲、亚洲印度英国俄罗斯、亚洲中国、菲律宾、大洋洲至新西兰澳大利亚(,1919.1,);全世界人口(当时,20,亿)的,40%,被感染,死亡人数,4000,万,超过一战中死亡人数的总和(,1000,万)。,1947,、,1957,、,1968,和,1977,年都发生过甲型流感的世界大流行,:,均起源于亚洲;,1957,年以来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均起源于我国。,6,流行性感冒病毒1918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感染人和猪,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只感染人类,不引起严重的疾病。,甲型流感病毒,是造成人类流感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真正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7,流行性感冒病毒7,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球形,(80-120nm),或丝状,(4000nm);,甲型流感病毒(,21400,),8,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8,核心,:,-RNA,(,总长,13600bp,片段长,890-2341bp),甲、乙型分,8,个片段,丙型分,7,个片段,RNA,多聚酶,(PA,PB1,PB2),核衣壳:,RNA,与核蛋白,(NP),组成核衣壳,(RNP),,呈,螺旋对称,NP,为可溶蛋白,抗原性稳定,具有,型特异性,。,NP,抗体,无保护作用,用于诊断和病毒型的鉴定,由于病毒,分节段复制,,成熟时再重新装配于子代病毒体中,所以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重配,,抗原变异而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生物学性状,9,核心: -RNA(总长13600bp,片段长890-234,甲型流感病毒体结构图,PA,PB1,PB2:,多聚酶,HA,:,血凝素,NP,:核蛋白,衣壳成分,NA,:,神经氨酸酶,M1:,基质蛋白,与病毒包装、,出芽与形态,7,天连锁酒店,有关,M2:,有离子通道功能,启动脱壳,NS1,抑制细胞,mRNA,翻译,NS2,功能不详,生物学性状,1-3,4,5,6,7,8,10,甲型流感病毒体结构图PA,PB1,PB2:多聚酶生物,内层:,基质蛋白,M1,,抗原性稳定,,有型特异性,可保护核心,维持病毒形态,促进病毒装配。,外层:,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M2,嵌于包,膜的膜蛋白,形成膜通道,,利于脱壳。,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两者数量之比约为,5,1,;是划分,亚型的依据,,抗原性极易变异。,包膜:双层结构,+,两种刺突,11,内层:基质蛋白M1,抗原性稳定,有型特异性包膜:双层结构,流感病毒(,H,刺突和,N,刺突),12,流感病毒(H刺突和N刺突)12,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占病毒蛋白,25%,,与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有关。呈柱状,由,3,条糖蛋白链以非共价键形式连接成三聚体。,HA,主要功能,:凝集人和动物红细胞(血凝);吸附宿主细胞,感染第一步;具有抗原性,产生保护性抗体,中和病毒。能抑制血凝现象,称为血凝抑制抗体。,13,血凝素 (Hemagglutinin,HA) 占病毒蛋白25,流感病毒血凝素空间结构图,每个亚单位由一条重链(,HA1,)和一条轻链(,HA2,)经精氨酸和二硫键连接而成,HA,裂解精氨酸,活化为由二硫键连接的,HA1,和,HA2,后才具有感染力,HA1,可与上皮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结合;,HA2,疏水端具有,膜融合,性,可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释放核衣壳,。,14,流感病毒血凝素空间结构图 每个亚单位,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为糖蛋白,占病毒蛋白,5%,,呈蘑菇状,由,4,个立体亚单位组成四聚体,具有酶活性,抗原性易发生变异。,NA,亚单位头部含有酶活性中心和抗原位点。,NA,主要功能:参与病毒释放:水解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N-,乙酰神经氨酸,; ,促进病毒扩散;具有抗原性,其抗体能抑制酶水解,不能中和病毒。,15,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为糖蛋白,占病,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空间结构图,16,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空间结构图16,分型、命名与变异,根据,NP,和,M1,蛋白抗原性不同,,将其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将甲型分为,16,个,HA,亚型,(H1,H16),和,9,个,NA,亚型,(N1,N9),。人间流行只有,H1,、,H2,、,H3,和,N1,、,N2,。乙和丙型未发现亚型。,1980,年,WHO,命名法,:,7,天连锁酒店,型别,/,宿主,/,分离地点,/,病毒株,/,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如,:A/HongKong/1/68(H3N2),17,分型、命名与变异根据NP和M1蛋白抗原性不同,将其分为甲(A,变 异,流感病毒,HA,和,NA,易发生变异,,HA,变异更快,抗原变异形式,:,抗原漂移,抗原转变,18,变 异流感病毒HA和NA易发生变异,HA变异更快18,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即亚型内变异;,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抗原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属量变,引起甲型流感周期性的局部中小流行。,19,抗原漂移 (antigenic drift)变异幅度小或连续,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当宿主细胞被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感染时,病毒基因组,8,个,RNA,片段发生,基因重组,,有可能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子代病毒。,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也易发生,基因置换,。,20,抗原转变 (antigenic shift)抗原转变可引起H,点突变:,幅度小,,量变,抗原漂移, 小流行,基因重组:,幅度大,,质变,抗原转变, 大流行,每,2,5,年出现一个新的变异株,由于人群完全没有免疫力,新亚型可引起世界大流行,随后该亚型进入抗原漂移阶段,直到出现新亚型。,21,点突变:21,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情况,22,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情况22,1977,年,H1N1,感染者均为,30,岁以下青年人,表明过去感染有保护力;,H1N1,、,H3N2,同时流行。,1998,年甲,3,亚型(,A3,,,H3N2,)国际代表株变异(武汉株悉尼株),造成该株在亚洲部分地区和次年在西欧等地的暴发流行。,23,1977年H1N1感染者均为30岁以下青年人,表明过去感染有, 所有哺乳动物的流感病毒均来源于,禽类,(鸭);是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存库,。,猪,对人、,7,天连锁酒店官网,哺乳动物和禽类流感病毒均敏,感,各亚型病毒可在猪中进行,基因重组,。,种系变异学说,24, 所有哺乳动物的流感病毒均来源于禽类种系变异学说24,H,5,N,1,H,3,N,2,H,1,N,1,基因,重组,禽,人,( H,5,N,1,具人,体,接受器,),超級病毒,猪,25,H5N1H3N2 基因重组禽人 ( H5N1 具人体接受器,培养特性,:,在鸡胚和培养细胞(,无明显,CPE,)中增殖。,血凝,: 4,流感,V.HA,RBC.HA,受体,(,粘蛋白,)RBC,凝集,;,37,NA(,水解粘蛋白受体,),流感,V,RBC,解离,可作为病毒,生长的指标,血凝抑制,: HA,抗,HA,RBC,不凝集,用于,血清学诊断,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日光和脂溶剂敏感。,生物学性状,26,培养特性:在鸡胚和培养细胞(无明显CPE)中增殖。生物学性,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为患者、隐性感染者或动物;,经,飞沫传播,;潜伏期为,1-4,天,流行季节为冬季。,流感,V(HA),柱状纤毛上皮细胞粘蛋白受体结合,NA,介导进入细胞,核内复制出芽释放,;,流感,V(NA),水解粘蛋白受体末端,N-,乙酰神经氨酸,利于病毒扩散,;,流感,V,仅在局部增殖,,不引起病毒血症,;,传染性强,重者可致病毒性肺炎。,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多见于细菌性感染等并发症)。,27,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为患者、隐性感染者或动物;27,免 疫 性,产生针对,HA,、,NA,、,NP,和,M1,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CD4,+,和,CD8,+,T,细胞为主,(亚型交叉免疫),抗,HA,中和抗体,(IgG,、,IgM):,几个月,-,几年,;,S-IgA:,抵抗再感染,几个月。,28,免 疫 性产生针对HA、NA、NP和M1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微生物学检查法,用于鉴别诊断和分型,监测新变异株的出,现、预测流行趋势和提出疫苗预防建议。,1.,病毒分离与鉴定,:,咽拭子,/,咽漱液鸡胚培养,2.,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3.,免疫学检查,:,免疫荧光、酶免疫测定抗原,4.,核酸检查,:核酸杂交、,PCR,或测序,29,微生物学检查法 用于鉴别诊断和分型,,流感病毒鸡胚接种,羊膜,尿囊,30,流感病毒鸡胚接种羊膜尿囊30,防治原则,疫情监测:,世界各地建有流感监测站,在中国,每年秋末至第二年的初春,都会有将近,1/10,的人遭受到流感病毒的因扰,,50,万以上的人会因感染流感病毒而去医院就诊,其中约,1/3,的人需要住院治疗。,1988,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公布的流感疫苗病毒株多来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31,防治原则疫情监测:世界各地建有流感监测站 31,疫苗接种,:,三价灭活疫苗,(,甲型,2,个亚型和,1,个乙型,);,病毒颗粒亚单位和表面抗原,(HA,和,NA),疫苗,药物治疗,:,瑞士豪夫迈,罗氏开发的奥斯他韦(达 菲),抑制神经氨酸酶,。,能有效治疗和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对成人和儿童均有效。,公共场所消毒,:,每,100m,3,空间,2-4ml,乳酸,+10,倍水混匀,加热熏蒸,能灭活空气中的流感病毒。,防治原则,32,疫苗接种:三价灭活疫苗(甲型2个亚型和1个乙型); 防治原,禽流感,33,禽流感33,禽流感(,AvianInfluenza AI,)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引起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根据国际兽疫局,(OIE),制定的标准,分为,不发病、轻型,和,高致病性,三种。高致病性,AIV,被,OIE,列为,I,类烈性传染病,我国为一类动物疫病。,34,禽流感(AvianInfluenza AI)是指由禽流感病毒,病毒变异,病毒复制是通过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完成的,该,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所以流感病毒基因突变的发生频率高,病毒基因组,呈节段分布,,且每段,5,和,3,均具有,相同的核苷酸序列,,从而导致流感病毒容易发生重排的重要原因,。,35,病毒变异病毒复制是通过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完成的,该聚合,36,36,病毒在不同物种间变异,人类驯养猪、鸡等动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畜接触频繁,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也易发生基因置换,获得对人的致病性以及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37,病毒在不同物种间变异人类驯养猪、鸡等动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畜接,猪作为中间宿主,38,猪作为中间宿主38,禽流感病毒传到人的原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HA,切割位点上游含,多个碱性氨基酸,,增强了病毒对组织的广泛嗜性。,决定宿主范围的重要因子,PB2,发生基因突变,,由禽的,Glu627,变为人的,Lys627,HPAI,引起,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种类和数量,的提高,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39,禽流感病毒传到人的原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HA切割,病毒抵抗力,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敏感,常用消毒剂如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对热敏感,,56 30,、,100 2,可使病毒丧失活性,对紫外线敏感,直射阳光下,40-48h,,可灭活病毒,pH,3.0,或,pH,10.0,时即失感染力,对低温抵抗力较强,,4,可保存数周,耐冷冻,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性,1,年以上,分离禽流感病毒应在,P3,实验室进行,40,病毒抵抗力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敏感,常用消毒剂如福尔马林、过,传染源,病禽,和表面健康,带病毒禽,: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病人,:家庭成员同时患病的几率较大,41,传染源病禽和表面健康带病毒禽: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41,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鸡舍、猪圈等处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传播,直接接触,:通过皮肤接触,粪便、羽毛、分泌物中的病毒进入人体,消化道,:进食未加热的病禽或带毒禽肉、蛋或病毒污染的食物,42,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鸡舍、猪圈等处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存,远距离传播,:,鞋、车辆、候鸟,候鸟迁徙路线图,43,远距离传播:鞋、车辆、候鸟 候鸟迁徙路线图4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病后可获得同型与同株的免疫力。,禽流感血清亚型多,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44,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4,流行特征,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全年均可发生,多爆发于,冬、春,季节,来源常不明。,禽感染在先,人感染在后,45,流行特征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全年均可发生,多爆发于,临床表现,病鸡死亡之前常表现出,无毛处皮肤呈青紫色、极度消瘦、下痢、身体蜷缩、共济失调、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46,临床表现46,临床表现,病鸡腿部肌肉出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47,临床表现病鸡腿部肌肉出血,47,首次暴发,1879,年,意大利大量鸡群死亡,1955,年,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更名为禽流感,最严重的暴发,1997,年,3,月,香港,病原为,H,5,N,1,型禽流感病毒,48,首次暴发1879年,意大利大量鸡群死亡最严重的暴发1997年,首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病例,1997,年,5,月,9,日,香港,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A,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H,5,N,1,至当年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49,首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病例1997年5月9日,香港3岁男童,波及最广的暴发,2003,年,3,月,1,日,荷兰,6,个农场中发现了禽流感,H,7,N,7,;,3,月,3,日,,13,个农场;几周内,共有约,900,个农场内的,,1800,多万只病鸡被宰杀,80,人感染,其中,57,岁的荷兰兽医感染死亡,50,波及最广的暴发2003年3月1日,荷兰6个农场中发现了禽流感,WHO,统计,,2003-2008,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已造成,385,人感染,,243,人死亡,平均死亡率,63%,。,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老挝,巴基斯坦,51,WHO统计,2003-2008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已造成38,52,52,韩 国,2003,年,12,月,12,日,汉城附近,在饲养着,2.6,万只鸡的养鸡场中,有,2.1,万只鸡,已死亡。,12,月,13,日东南部庆尚南道梁山地区一家养鸡场有,9000,只鸡,死于禽流感。,53,韩 国 2003年12月12日,汉城附近,在饲,越 南,64,个省市中的,57,个省市已发现了禽流感疫情,至少,2400,万只家禽,被感染致死。此外,全国已有,22,个省市发现了禽流感患者及疑似患者。,感染人数:,137,死亡人数:,27,54,越 南64个省市中的57个省市已发现了禽流感疫情,至少240,全国已有约,470,万只鸡,死亡,其中,40,被证实同时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和纽卡斯尔病毒,印尼,55,全国已有约470万只鸡死亡,其中40被证实同时感染了禽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7,天,平均,1-3,天,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相似,,急性起病,发热,:,大多,38,以上,热程,3-4,天,也可达,7,天,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痛、全身肌肉痛,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半数患者肺部有单侧或双侧,肺炎,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56,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7天,平均1-3天56,重症患者,患者抵抗力低、病毒毒力强,病情进展快,出血征象,,表现为口腔粘膜淤点、淤斑,四肢及胸腹部出血点、淤斑;咳嗽、痰中带血;血尿或血便,血压下降、休克,肺部炎症进行性加重,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下降,肺出血、反应性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败血症休克、多脏器衰竭,57,重症患者患者抵抗力低、病毒毒力强57,病毒分离鉴定,标本采集与处理,:取患者鼻拭子、鼻咽喉拭子、气管分泌物、痰、粪便、脑脊液、眼结膜拭子。,分离培养,:鼻拭子,咽漱液抗生物处理低温保存,快速送检鸡胚培养,(BSL-3),58,病毒分离鉴定标本采集与处理:取患者鼻拭子、鼻咽喉拭子、气管分,实验室检查,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核蛋白,(,NP,),及,H,A,抗原,抗体检测,:血凝抑制实验(,HI,),,抗体中和试验,(BSL-3),核酸检测,:,RT-PCR,(BSL-2),病毒分离,:,金标准,59,实验室检查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59,诊 断,流行病学史,,曾到过疫点,或与被感染禽类分泌物、排泄物有密切接触或实验室工作人员,7,天内,出现流感样症状,血清,A,型流感病毒抗体、抗原阳性,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RT-PCR,确认,有禽流感病毒,RNA,存在或分离出病毒,符合,1-3,为疑似病例,符合,1-4,为确诊病例,60,诊 断流行病学史,曾到过疫点,或与被感染禽类分泌物、排泄物有,医学观察病例,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一周内出现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普通感冒,其他流感,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支原体肺炎,61,医学观察病例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一周内出现临床表现鉴,预后,病死率,30%,治愈后不留后遗症,影响预后的因素,病毒的亚型:,H5N1,型较重,,,H9N2,和,H7N7,型较轻,治疗是否及时,白细胞降低及淋巴细胞减少,体温,年龄,并发症,基础病,62,预后病死率30%影响预后的因素病毒的亚型:H5N1型较重,H,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着给予吸氧及其他呼吸支持。,抗病毒治疗,63,治疗原则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1.,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抑制病毒穿入和脱壳。早期应用可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病情、改善预后。,剂量:成人每日,100,200mg,,儿童,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副作用。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有癫痫病史者忌用。,抗病毒治疗,64,1.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抗病毒治疗,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成人剂量每日,75mg,,儿童,3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扎那米韦,(zanamivir),,,每日,10mg,,分两次吸入,一次,5mg,,间隔约,12h,,连用,5,天,65,抗病毒治疗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65,抗生素的应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66,抗生素的应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66,中医药治疗,治疗原则,及早使用中医药治疗,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退热类,适用于发热期、喘憋期发热,如:瓜霜退热灵胶囊、紫雪、新雪颗粒等。,中成药应用,67,中医药治疗治疗原则及早使用中医药治疗 中成药应用67,清热解毒类,口服剂可选用清开灵口服液(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颗粒)、银黄颗粒、板蓝根冲剂、抗病毒胶囊(口服液)、藿香正气丸(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羚羊清肺丸、蛇胆川贝口服液等,注射剂可选用清开灵注射剂、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针剂。,中成药应用,68,清热解毒类口服剂可选用清开灵口服液(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清,预防(一),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一旦发现受感染的动物应立即隔离、捕杀、消毒、无害化处理,对患者应隔离治疗,69,预防(一)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69,预防(二),尽量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点,不要与病禽(畜)、死禽(畜)接触,接触禽畜后彻底洗净双手,医务工作者应带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对密切接触者接种疫苗,70,预防(二) 尽量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点70,预防(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能吃半生不熟的鸡肉、鸭肉、鹅肉,买生禽或者肉类一定要买经检疫合格的,煎鸡蛋一定要煎透,生熟案板、餐具分开,71,预防(三)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71,Q&A,问答环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问学问,边学边问。,Heisquickandeagertolearn.Learningislearningandasking.,72,Q&A问答环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问学问,边学边问。,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结束语,73,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感谢聆听,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讲师:,XXXX,日期:,20XX.X,月,74,感谢聆听讲师:XXXX日期:20XX.X月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