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建农技推广新体系为突破口开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新局面.doc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24238388 上传时间:2021-06-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构建农技推广新体系为突破口开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新局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构建农技推广新体系为突破口开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新局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构建农技推广新体系为突破口开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新局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构建农技推广新体系为突破口开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新局面以构建农技推广新体系为突破口开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新局面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20_年10月)近年来我们县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事业站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构建全新的农技推广体系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全面转变工作职能竭力服务“三农”发展取得可喜的进展。到目前为止以“优化县级、强化区域、取消乡级、完善村屯”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不仅理顺了体制健全了机制而且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工作成效十分显著。我们的作法是:一、主动探索把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作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突破口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后各站所普遍存在体制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人浮于事、服务质量较差、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把原来的农技推广站并入农业中心极大地削弱了农技推广工作。一是农技推广体系残破不堪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农技推广体系的状况可以说是“网破、线断、人散”。所谓“网破”就是县、乡、村、屯的四级农技服务网络已不复存在机构只有县、乡两级不能有效覆盖全县;“线断”是指村屯出现断档农技服务工作不能延伸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人散”是指大部分原来的农技推广队伍不稳人员流失。机构改革后我县10个农村乡镇中8个乡镇都只有一名农技专业人员在岗另外两个乡镇则没有专人抓。二是农业灾害频发的严重后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由于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盲目施用化肥加之对各种病虫害缺乏有效的监控和预测多种病虫害极易大面积发生。去年我县就发生了严重的水稻稻瘟病和大豆菌核病由于农技服务力量弱化防灾减灾措施无法落实到位损失十分惨重。三是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强烈愿望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群众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科技、用科技科学种田致富的意识不断增强。而农技推广体系断层使农民与科技人员的联系缺失农民群众渴望获得高水平农业科技服务的愿望难以实现。面对这种形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领包乡镇县领导深入乡村进行了全面调研并组织相关同志到辽宁省辽阳市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调研和学习大家一致感到必须对现有农技推广体系进行改革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为此我们确定了从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入手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趟路子的工作思路。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改革方案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今年年初就扎实启动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二、改管并举在完善新的农技推广体系中探索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新途径实践中我们积极研究乡镇事业单位的工作运行规律集中在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上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摸索经验为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积累经验。1、改革体制建立县乡村屯四位一体的服务网络。一是优化县级。把县农科所并入县农技推广中心重新明确工作职能撤销原来分工过细的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新组建了测试中心、植保站、科研所和综合办。二是强化区域。根据行政区划和农产品区域分布跨乡镇组建了上集、阁山、靠山三个区域中心站分别重点研究推广水稻、大豆和瓜菜生产适用技术。从县推广中心择优选派12人从原来各乡镇的农技推广人员中择优选聘15人到三个区域中心站工作。三是取消乡级。就是把乡镇农业中心的农技推广职能划出归属区域中心站。四是完善村屯。根据屯型大小在每个屯选定23户科技示范户每个村都成立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分别设会长1人。全县现成立农技推广协会76个选定科技示范户307户。2、创新机制保证改革不流于形式。好体制必须有好机制才能健康运行。因此工作中我们在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建立完善了一系列配套机制。一是死编活人。对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各区域中心站的编制采取定编不定人的办法实行动态管理以利于人员的补充和合理流动。二是竞聘上岗。县乡村屯四级农技推广人员均按照既定工作方案经过严格选聘上岗。县中心核定编制37个41人参加竞聘。对此我们采取外地出题封闭考试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纪检委、人事局全程监控把关的办法确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落聘的4人待岗只发基本工资三年内单位有空岗允许其参与竞岗未能重新上岗者三年后交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三个区域中心站选聘的27人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对各乡镇落聘的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由乡镇政府安排其它工作取消其相应的技术岗位待遇。各屯科技示范户的选定通过本人申请、群众举荐、村委会筛选、区域中心站考核的办法层层把关产生。村科技推广协会会长则由全体科技示范户选举产生。三是工资活发。对县乡村屯四级科技推广人员我们都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办法。把工作完成情况与其经济报酬直接挂钩以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县中心和区域站人员我们将其津贴的30和奖金作为岗位工资活发的部分视工作情况兑现实行上下浮动。示范户和会长也视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包括补贴在内的各项待遇。四是合同管理。所有上岗人员均签订严格的用人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管理照章办事。3、政策保障给予改革全方位的支持。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是机构升格。将县农技推广中心确定为正科级单位三个区域中心站确定为副科级单位三个区域中心站的站长上挂县中心的副主任。二是强化管理。将区域中心站的人、财、物、事四权上收由县推广中心垂直领导所在乡镇协管。在经费上区域中心站对县推广中心实行报帐制由县中心在财政结算中心统一核算。三是资金支持。区域中心站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按实际聘用的在职人数核定。在此基础上财政每年还为每个区域中心站增拨经费1万元。对乡镇竞聘上岗的区域中心站人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屯科技示范户给半垧平价机动地每年给予200元的科技示范补助。村农技推广协会会长给1垧平价机动地每年给予400元的科技示范补助。四是帮助解决办公场所。县里通过多方努力为三个区域中心站都暂时解决了办公用房保证工作所需。三、彰显成效改革后的农技推广体系迸发出强大的活力我县农技推广新的机制体制运转以来成效立竿见影。 1、构建了全新的农技推广体系。通过优化县级强化区域完善村屯形成了完整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彻底解决了村屯断层的问题实现了对农民群众的零距离服务。通过取消乡级的农技推广服务职能由县中心垂直管理从而解决了都管都不管的问题使体制更加完善、科学。特别是改革后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得以壮大专业人员达到27人村屯两级达到383人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乡镇有人在岗没人干活、村屯两级没人管的问题。2、切实提高了农技服务质量。新的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后改进了服务方式优化了服务方法不仅使农民群众现实得到了实惠而且留下了一支不走的科技队伍。区域中心站向农民发放服务咨询卡公布农技人员的电话号码农民遇到疑难问题直接打电话咨询电话说不明白农技人员直接到现场指导。过去搞培训只能在村里把群众集中起来蜻蜓点水一晃而过而现在直接到农民家里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一杆子插到底极大提高了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仅年初以来全县农技培训就达到3.5万人次占全县总户数的80基本达到了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过去农技推广只能抓到乡级现在是县中心抓区域站科技人员包村、包片包屯、包示范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直接做给群众看由过去的指挥员变成了战斗员。像乡村的协会会长今年大胆引进8个品种进行水稻超稀植示范最后在群众的参与下优选出两个品种准备明年在全村大面积推广。长山一部的示范户今年采用两段式育苗种植水稻45亩带动全村两段式育苗种植面积1050亩每亩增产200斤。3、调动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制定区域中心站、农技推广协会、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以及实行三年合同管理、末位淘汰等工作机制既解决了人浮于事、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又使科技人员有了危机感感到不干不行、干不好不行从而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同时区域中心站给农技推广人员搭建了广阔的创业舞台使大家的专业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有干事的环境有工作待遇有社会地位有成就感真正有了“回家”的感觉工作很有干劲。像县中心选聘到乡镇区域站的一名科技人员把正在哈尔滨私企打工的爱人找回来照顾孩子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地干工作。一名原在后头乡的科技人员被选聘的区域中心站两周后就把家搬到了镇。此外由于经常接触群众面对群众的咨询许多技术人员怕被群众问住主动学习的意识也普遍增强。今年在科技人员的要求下我们先后举办了四期技术人员培训班并把三人送到东北农大学习。特别是水稻稻瘟病有所抬头时我们把省水稻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农科所的研究员请到棱给技术人员“补脑”、“充电”。4、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科学完善的体制、公平合理的机制、心顺气畅的环境加快了全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全县共建立科技示范园区84个面积22800亩新技术20多项。其中推广水稻超稀植面积3万亩两段育苗示范2000亩平均增产20。大豆45cm窄行密植面积15万亩平均增产10。科学测土配方4000样面积40万亩。病虫草害防治面积达到220万亩次使一度显露的水稻稻瘟病和大豆菌核病得到有效遏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今年我县农业获得了大丰收粮豆总产将突破6亿斤大关创10年来最好水平。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