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先秦文论1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681774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先秦文论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一章先秦文论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一章先秦文论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第一讲先秦文论先秦文论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发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发育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观点还混杂在经书及育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观点还混杂在经书及子书之中,呈片断、零星的状态,但已经涉及到了子书之中,呈片断、零星的状态,但已经涉及到了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特别是影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特别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道两家文论的传统也是在这一响中国几千年的儒、道两家文论的传统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时期形成的。我们后边两千多年的智慧都以这个阶段为起点,我们后边两千多年的智慧都以这个阶段为起点,而且都没有超越它。而且都没有超越它。有机发展有机发展内在精神内在精神外在形态外在形态先秦先秦文论精神基因的文论精神基因的确立确立(未发)(未发)原始儒、道原始儒、道(子学)(子学)诸子著作、言诸子著作、言论片断论片断两汉两汉走向自觉走向自觉(已发、萌芽)(已发、萌芽)儒学为主儒学为主(两汉经学)(两汉经学)短篇论文短篇论文魏晋南北魏晋南北朝朝文论自觉(文论自觉(枝叶)枝叶)玄学盛行玄学盛行专篇论文专篇论文、系统、系统专著、选本专著、选本唐宋唐宋成熟期成熟期(开花)(开花)儒释道并行儒释道并行诗话、词话诗话、词话明清明清总结期总结期(结果)(结果)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小说评点、曲小说评点、曲论等论等近代近代转型期转型期中、西学碰撞中、西学碰撞西式文论西式文论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是香中之王兰是香中之王 孔子是思想之王孔子是思想之王 孔子版孔子版猗兰操猗兰操习习榖风,以阴以雨。习习榖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年纪逝迈,一身将老。王菲王菲幽兰操幽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韩愈版韩愈版幽兰操幽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有之。君子之伤,君子之守。荠麦之茂,荠麦有之。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学习思路学习思路文论思想的逻辑背景:仁文论思想的逻辑背景:仁文论思想的历史背景:诗以言志文论思想的历史背景:诗以言志文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文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仁仁”为中心,为中心,以以“礼礼”“”“乐乐”为两端建构的诗学体系。为两端建构的诗学体系。一一 、孔子的文论思想、孔子的文论思想一)孔子文论思想的形成:一)孔子文论思想的形成:1 1、孔子文论思想的、孔子文论思想的逻辑逻辑中心:仁中心:仁1 1)哲学思想:仁的承前启后:仁)哲学思想:仁的承前启后:仁 礼乐礼乐礼别异,乐和同。礼主敬,乐主爱。礼别异,乐和同。礼主敬,乐主爱。仁者爱人。宗法、血亲之爱,爱有等差。仁者爱人。宗法、血亲之爱,爱有等差。小链接小链接学而时习之,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悦乎乎“天与人交,人与天交,天生人是顺,人学天与人交,人与天交,天生人是顺,人学天是逆;交则为爻,爻即是学。故孔子只说天是逆;交则为爻,爻即是学。故孔子只说学字,而不以悟道挂招牌。学字,而不以悟道挂招牌。”-(清)方以智(清)方以智东西均东西均学的目的是要学的目的是要“斆斆”,即觉悟也。即觉悟也。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鸟啼花落皆与神,人不能鸟啼花落皆与神,人不能悟悟付飘风付飘风。-辛弃疾辛弃疾仁仁1 1、仁的本义、仁的本义2 2、仁的衍生义、仁的衍生义3 3、从本义到衍生义的思维方、从本义到衍生义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起兴和感兴,感动式,是一种起兴和感兴,感动和生发。和生发。故:仁心荡漾故:仁心荡漾“仁仁”字的方法论启迪:字的字的方法论启迪:字的还原与意义体系的衍生。辞源还原与意义体系的衍生。辞源学考察与词义的生发。学考察与词义的生发。阳明释等差之爱,仁之一字在于阳明释等差之爱,仁之一字在于“渐渐”字。字。问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谓之仁?先生曰: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先生曰: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渐,所以,所以生生不息生生不息。惟其。惟其渐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渐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的。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的。孝弟为仁之本,是指仁有个发端处,方能生生不息。孝弟为仁之本,是指仁有个发端处,方能生生不息。王阳明全集(上)王阳明全集(上)“诗诗以感为体,令人感发兴起以感为体,令人感发兴起此心之所以能此心之所以能感者,便是仁,故感者,便是仁,故诗诗教主仁。教主仁。”马一浮的意思就马一浮的意思就是说,是说,诗诗的本质是兴发感动,能令人感发兴起,的本质是兴发感动,能令人感发兴起,仁心本质的苏醒。仁心本质的苏醒。马一浮说:马一浮说:“人心若无私系,直是人心若无私系,直是活泼泼活泼泼地,拨着便地,拨着便转,触着便行,所谓转,触着便行,所谓感而遂通感而遂通,才闻彼,即晓此,才闻彼,即晓此,何等俊快,此便是兴。何等俊快,此便是兴。须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须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方是兴也。兴便有仁的意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方是兴也。兴便有仁的意思,是天理发动处,其机不容己。思,是天理发动处,其机不容己。诗教从此流出,即诗教从此流出,即仁心从此显现。仁心从此显现。”-马一浮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复性书院讲录 说文说文释:天神,引出萬物者也。释: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示示”;上面两横,两横上面一横短,下面;上面两横,两横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古字叫一横长,古字叫“上上”,上天;下面三条表,上天;下面三条表示示“上天垂相上天垂相”,用现在的话来讲叫,用现在的话来讲叫“自然自然现象现象”。“申申”,三个关口,一条线贯通的。通达宇,三个关口,一条线贯通的。通达宇宙自然现象就叫做宙自然现象就叫做“神神”。2 2、孔子文论思想的社会、孔子文论思想的社会背景背景:诗言志(略):诗言志(略)(注:详细可参见朱自清:(注:详细可参见朱自清:诗言志辨诗言志辨)1 1)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国语国语左传左传)出现的文论思想出现的文论思想 用诗用诗:断章取义,赋诗言志。:断章取义,赋诗言志。“献诗讽谏说献诗讽谏说”和和 “观诗知政说观诗知政说”郑伯享赵孟郑伯享赵孟(诗以言志)(诗以言志)、季札观乐、季札观乐 “赋诗断章,余取所求赋诗断章,余取所求”左传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襄公二十八年 2 2)诗经诗经中诗论观念的萌芽中诗论观念的萌芽 作诗作诗:言志与美刺的特点。:言志与美刺的特点。“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尚书虞书虞书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周南、召南召南,曰:,曰:“美哉!始基之矣,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为之歌邶邶、鄘鄘、卫卫,曰:,曰:“美哉,渊乎!忧而不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卫风乎!乎!”为之歌为之歌王王,曰:,曰:“美哉!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为之歌郑郑,曰,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为之歌齐齐,曰,曰,“美哉,泱泱乎!大风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为之歌小雅小雅,曰:,曰:“美哉!思而不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民焉。”为之歌为之歌大雅大雅,曰:,曰:“广哉,熙熙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季札观乐季札观乐(左传左传):先秦最早关于音乐的批评标准与方法:将歌先秦最早关于音乐的批评标准与方法:将歌乐舞当作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映。通过乐声来观乐舞当作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映。通过乐声来观看政治的兴衰。看政治的兴衰。“诗言志诗言志”尚书尚书尧典尧典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正直而温良正直而温良),宽而栗(),宽而栗(坚毅坚毅),刚而无虐(),刚而无虐(暴虐暴虐),简),简而无傲(而无傲(傲慢无礼傲慢无礼)。诗言志,歌永()。诗言志,歌永(延长延长)言,声依永)言,声依永(配合延长声音的需要配合延长声音的需要),律和(),律和(调和调和)声。八音克()声。八音克(能够能够)谐,无相夺伦(谐,无相夺伦(不要互相扰乱秩序不要互相扰乱秩序),神人以和。夔曰:於!),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我国最早对诗歌的定义:我国最早对诗歌的定义:诗言志,歌永言诗言志,歌永言志者,心之所之也,心的活动,有目的的活志者,心之所之也,心的活动,有目的的活动。动。永言,拉长语言,有腔调,有音节。永言,拉长语言,有腔调,有音节。诗歌:诗与乐不分家。诗歌:诗与乐不分家。诗学体系:孔子文论以论诗学体系:孔子文论以论诗诗为中心,孔门为中心,孔门诗教以诗教以“仁仁”为中心,以为中心,以“礼礼”“”“乐乐”为两端:为两端:用诗用诗(诗之为用,指诗的社会功能,是诗教(诗之为用,指诗的社会功能,是诗教最根本的目的)最根本的目的)解诗解诗(如何解读)(如何解读)评诗评诗(如何评价)(如何评价)诗的理想诗的理想(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标准)注意其思想体系和逻辑性。注意其思想体系和逻辑性。思想的结构与发思想的结构与发端处,端处,一一如花之谨严有序。如花之谨严有序。二)孔子的文论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孔门诗教)二)孔子的文论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孔门诗教)1 1、解诗、解诗(区别作诗、用诗)(区别作诗、用诗)子子夏夏问问曰曰:“巧巧笑笑倩倩兮兮,美美目目盼盼兮兮,素素以以为为绚绚兮兮。”何何谓谓也也?子子曰曰:绘绘事事后后素素。曰曰:礼礼后后乎乎?子子曰曰:起起予予者者商商也也!始始可可与与言言诗诗已矣。已矣。(八佾八佾)解读的思维方式:断章取义、误读,解读的思维方式:断章取义、误读,“兴兴”解。解。孔门起兴:孔门起兴:以仁解诗以仁解诗。1 1)本本义义:语语出出周周礼礼考考工工记记,后后世世有有两两种种理理解解,先先素后绘(朱熹)与先绘后素(郑玄、何晏)。素后绘(朱熹)与先绘后素(郑玄、何晏)。素素 绘绘 素素2 2)喻义:喻礼与仁,)喻义:喻礼与仁,仁仁 礼礼 仁仁 礼后于仁;礼后于仁;礼达于仁礼达于仁 又如:子贡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何如?”子曰: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子贡曰:“诗诗云: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往而知来者。”论语论语学而学而 兴,自由的联想,感发,发端。如王国维从菡萏香销联想到美人迟暮,也是兴,是古代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特色。2 2、评诗:以礼、乐为标准,重中和之美、评诗:以礼、乐为标准,重中和之美(1 1)合乎礼义(思想)合乎礼义(思想)诗三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为政)邪:邪:本义本义:“思无邪思无邪”一词出自一词出自鲁颂鲁颂駧駧篇:篇:“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发语词。邪,不正当,偏离。思无邪,马行直前思,发语词。邪,不正当,偏离。思无邪,马行直前的意思。的意思。引申义引申义:是从思想感情的诚正角度来理解的。既要求是从思想感情的诚正角度来理解的。既要求作品思想的内容符合儒家礼教,又要求情感的艺术表作品思想的内容符合儒家礼教,又要求情感的艺术表达符合达符合“中和中和”之美。之美。无邪,一,无邪,一,“直直”、“诚诚”义,义,“思无邪者,诚也。思无邪者,诚也。”(程伊川);二,(程伊川);二,“正正”,归于雅正,得其情性之,归于雅正,得其情性之正。正。朱熹注:朱熹注:“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而已。”(2 2)正乐(乐音)正乐(乐音)“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 关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八佾)(淫:过渡,放纵。雨下三日为淫、霖。)(淫:过渡,放纵。雨下三日为淫、霖。)“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韶舞,放郑声,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卫灵公)“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乐音要中正平和,有节制,勿使放荡无度,以乐音要中正平和,有节制,勿使放荡无度,以致引起对己对人的损伤。言志要归于雅正。致引起对己对人的损伤。言志要归于雅正。音与义皆有音与义皆有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温柔敦厚温柔敦厚”的诗教理的诗教理论。论。3 3、诗的理想:、诗的理想:“尽善尽美尽善尽美”“文质彬彬文质彬彬”说说1 1)子谓:子谓:“韶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尽美矣,又尽善也。”谓:谓:“武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八佾)“美美”是对艺术的审美评价和要求(文),是对艺术的审美评价和要求(文),即美学标准;即美学标准;“善善”是对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要求,是对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要求,要合于礼(质),即社会标准。要合于礼(质),即社会标准。美、善相提,但美从属于善。美、善相提,但美从属于善。2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雍也)“质质”指质地,原始本质,质朴、拙野,是内容;指质地,原始本质,质朴、拙野,是内容;“文文”,礼义修养,外在的文饰,是形式;,礼义修养,外在的文饰,是形式;“野野”,粗野;,粗野;“史史”,虚浮。,虚浮。二者关系:文质并重。二者关系:文质并重。“文犹质,质犹文。虎豹之鞟文犹质,质犹文。虎豹之鞟(去毛的兽皮),犹犬羊之鞟(去毛的兽皮),犹犬羊之鞟”。本义:论人的修养本义:论人的修养衍生义:论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衍生义:论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礼乐的严格规定:礼乐的严格规定:在祭祀、宴享、朝贺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祀天:祀天:“奏黄钟、歌大吕、舞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大夏”祭地:祭地:“奏太簇、歌应钟、舞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咸池”“礼礼”是是“乐乐”的内容,的内容,“乐乐”是是“礼礼”的表现。的表现。由此可见文质彬彬意味着礼乐的和谐。由此可见文质彬彬意味着礼乐的和谐。4 4、诗的功用:教化、诗的功用:教化1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诗教(审美)诗教(审美)-礼教(立善)礼教(立善)-乐教(审美)乐教(审美)过程:感兴(内)过程:感兴(内)-确立(外)确立(外)-完成(内)完成(内)理解:理解:兴兴,感感,情情感感诱诱导导,感感发发志志意意。以以美美启启善善、真真。情情情情感感感感性性性性。立立,立身处世,依于礼,立身处世,依于礼,强制性。强制性。强制性。强制性。“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成成,完成。,完成。情感的升华情感的升华情感的升华情感的升华。2 2)“兴、观、群、怨兴、观、群、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阳货)释义:释义:“兴兴”:感兴,感发:感兴,感发“观观”:观就是观察,能观各国政治而知其得失,观就是观察,能观各国政治而知其得失,也可考见人的品行志向,即知世、知人。知人论世。也可考见人的品行志向,即知世、知人。知人论世。也有观赏义。也有观赏义。“群群”:群居相切磋,聚集士人、切磋砥砺、交流思:群居相切磋,聚集士人、切磋砥砺、交流思想的作用,诗的社会交际功能。想的作用,诗的社会交际功能。“怨怨”:指得是对社会政治的怨刺和作者的牢骚不平。:指得是对社会政治的怨刺和作者的牢骚不平。朱朱注注“怨怨而而不不怒怒”。怨怨有有抱抱怨怨之之意意,是是带带有有情情感感的的批评批评评评价价:孔孔子子从从伦伦理理教教化化的的角角度度言言。后后人人从从审审美美的的角角度度言言。在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情感及文学批评上的影响深远。在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情感及文学批评上的影响深远。“诗尚比兴,多就眼前事物,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诗尚比兴,多就眼前事物,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故举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也。故举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也。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人可以渐跻于化境,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其仁,诗教本于性广大其心,导达其仁,诗教本于性情,不徒务于多识也。情,不徒务于多识也。”“多识于鸟兽之名多识于鸟兽之名”跟跟“事父事父”、“事君事君”的思路是一致的思路是一致的:的:“事父事君事父事君”是把仁心推展到社会,是把仁心推展到社会,“多识于鸟兽之多识于鸟兽之名名”则是把仁心推展到自然。所谓则是把仁心推展到自然。所谓“俯仰之间,万物一体,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鸢飞鱼跃,道无不在”,是说学,是说学诗诗之后人们能识别出之后人们能识别出天地之性,生发出物我相关的仁义之心,而把大自然的生天地之性,生发出物我相关的仁义之心,而把大自然的生命看作自家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命看作自家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万物一体万物一体”;同时,;同时,将大自然的种种型态看作自家精神情感的一部分,这就是将大自然的种种型态看作自家精神情感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所谓“道无不在道无不在”。钱穆钱穆论语新解论语新解 意谓将此意谓将此仁心仁心推及天地人之间。推及天地人之间。中国古代多山水花鸟画题材及表现上,花鸟山水烟霞,少肖像及人生动题材及表现上,花鸟山水烟霞,少肖像及人生动作描写。作描写。心灵悠游于自然万类之中,于山水花鸟之中得其心灵悠游于自然万类之中,于山水花鸟之中得其神理和情趣。神理和情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总结:总结:孔子的文学批评体系孔子的文学批评体系,以仁学为基础,以,以仁学为基础,以“尽善尽尽善尽美美”为标准,以为标准,以“中和之美中和之美”为审美趣味,强调教为审美趣味,强调教化功能,故其批评标准与审美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化功能,故其批评标准与审美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伦理化倾向。伦理化倾向。强调文学的外部规律强调文学的外部规律。孔子的文学观念注重社会实孔子的文学观念注重社会实用,出发点主要是文学和社会人生的关系,如文艺用,出发点主要是文学和社会人生的关系,如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强调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对其后对其后中国文论影响深远中国文论影响深远。孔门孔门“诗教诗教”一直被一直被儒家后学们概括发挥儒家后学们概括发挥,直至当今。直至当今。孟子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贡献:孟子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贡献:涉及到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涉及到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的几个基本原则和方法,即著名的的几个基本原则和方法,即著名的“以以意逆志意逆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和和“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说。当然,孟子的这些思想并不就是直接的当然,孟子的这些思想并不就是直接的文论,但这些说法对后世文论的形成有文论,但这些说法对后世文论的形成有直接影响,意义深远。直接影响,意义深远。二二、孟子的文论思想孟子的文论思想一)一)“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说说二)二)“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说三)三)“以意逆志以意逆志”说说主要内容一)一)“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说说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万章万章下)下)1 1)此处是谈尚友之道,时间空间上广交朋友。)此处是谈尚友之道,时间空间上广交朋友。联系论语第一句话来理解。思考联系论语第一句话来理解。思考“友友”的重要地位。的重要地位。2 2)提出三者关系:)提出三者关系:知言知言知言知言的前提是要的前提是要知人知人知人知人,而要知人则,而要知人则要要知世知世知世知世,反过来,即论世方可知其人,知其人方可知,反过来,即论世方可知其人,知其人方可知其言。其言。3 3)文论意义:或以读诗书为目的,则前提要知人知世。)文论意义:或以读诗书为目的,则前提要知人知世。反过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知人知世,尚友则是为尚反过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知人知世,尚友则是为尚道,为安身立命之学。道,为安身立命之学。二)二)“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说 1 1、知言说、知言说 诐诐(片片面面)辞辞知知其其所所蔽蔽,淫淫(夸夸张张)辞辞知知其其所所陷陷,邪邪(歪歪曲曲)辞辞知知其其所所离离,遁遁(躲躲闪闪)辞辞知知其其所所穷穷。生生于于其其心心,害害于于其其政政;发发于于其其政政,害害于于其事。其事。公孙丑上公孙丑上分析:知分析:知“病病”与与“病根病根”之所在之所在 知的能力在于养气。知的能力在于养气。儒家的善体会:儒家的善体会:易易系辞传系辞传: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守者其辞屈。”论语论语为政为政:视其所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察其所安,人人焉庾哉焉庾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公孙丑上公孙丑上: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听其言,读其文,因以窥其心,而知其人。这即是听其言,读其文,因以窥其心,而知其人。这即是所谓由已知而推及未知;由内而外,推己及人。所谓由已知而推及未知;由内而外,推己及人。盖身色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盖身色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乎情性,则自然止乎以牵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仪,并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礼仪,并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故性格故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舒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然舒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性情自然之用也。便有是调,皆性情自然之用也。(明)李贽读律肤说(明)李贽读律肤说好声音有六美:好声音有六美:清、亮、圆、宽、润、劲清、亮、圆、宽、润、劲有六忌:炸、劈、枯、飘、惶、肉有六忌:炸、劈、枯、飘、惶、肉 真性的嗓音:真声,真性丹田之音真性的嗓音:真声,真性丹田之音 世情的嗓音:肉声世情的嗓音:肉声 佛性(真如本性)佛性(真如本性)人性人性 先天之性先天之性 气质之性气质之性 天籁天籁 人籁人籁修即要修到真如本性修即要修到真如本性曹丕文气说主要指气质之性。(后文再讲)曹丕文气说主要指气质之性。(后文再讲)佛教佛教宋儒宋儒道家道家2 2、养气说、养气说 敢敢问问夫夫子子恶恶乎乎长长?曰曰:我我知知言言;我我善善养养吾吾浩浩然然之之气气。敢敢问问何何谓谓浩浩然然之之气气?曰曰:难难言言也也,其其为为气气也也,至至大大至至刚刚,以以直直养养而而无无害害,则则塞塞于于天天地地之之间间。其其为为气气也也,配配义义与与道道,无无是是,馁馁也也。是是集集养养所所生生者者,非非义义袭袭而而取之也取之也。二者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养气是本,知言是用。养气是本,知言是用。养气以知言,因言以知人。养气以知言,因言以知人。知言对人(知人言),养气对己(立己言)。知言对人(知人言),养气对己(立己言)。对对“气气”的理解的理解 性质上,至大至刚,塞于天地;性质上,至大至刚,塞于天地;途径上,集途径上,集“养养”(后天坚持非先天赋予);(后天坚持非先天赋予);内容上,内容上,“配义与道配义与道”,四端。,四端。指指人人格格修修养养达达到到很很高高水水平平时时所所具具有有的的一一种种浩浩然然之之气气,是是一一种种精精神神美美、人人格格美美。养养气气是是后后天修身功夫。养气要醇正、醇厚。天修身功夫。养气要醇正、醇厚。修即要修到真如本性修即要修到真如本性“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 知言与养气的关系:知言与养气的关系:养气是本,知言是用。养气是本,知言是用。养气以知言,因言以知人。养气以知言,因言以知人。知知言言对对人人(知知人人言言),养养气气对对己己(立立己己言)。言)。知知言言养养气气,培培养养鉴鉴别别力力。由由内内而而外外,由由人及文的过程。人及文的过程。文文论论上上的的生生发发:创创作作上上注注重重人人格格修修养养,培养内美。培养内美。三)三)“以意逆志以意逆志”说说咸丘蒙曰咸丘蒙曰 :“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诗云: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曰:王事而不得养父母,曰:此莫非王事,我独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云汉之诗曰: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万章上万章上1 1、提出、提出思考:思考:1 1)上下文的语境)上下文的语境2 2)诗之本义)诗之本义3 3)咸丘蒙之义)咸丘蒙之义4 4)孟子之义)孟子之义1 1)上下文的语境)上下文的语境孟子在和咸丘蒙讨论有关舜的事迹孟子在和咸丘蒙讨论有关舜的事迹 ,特别是舜的孝弟思想,以此阐释孟子的特别是舜的孝弟思想,以此阐释孟子的仁的思想。孝弟,仁之本。仁的思想。孝弟,仁之本。2 2)诗之本义)诗之本义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3 3)咸丘蒙之义)咸丘蒙之义望文生义,以辞害志。望文生义,以辞害志。4 4)孟子之义)孟子之义反对咸的望文生义,读诗不要拘泥字句,揣反对咸的望文生义,读诗不要拘泥字句,揣测文意最重要。测文意最重要。曾为台湾调查员的的丁祖伋为照顾父母放弃升迁机会曾为台湾调查员的的丁祖伋为照顾父母放弃升迁机会“这事本份的事,不值得关注这事本份的事,不值得关注”2,释义:,释义:“说说诗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逆志,是为得之。”朱注:文,字也;辞,句也。逆,朱注:文,字也;辞,句也。逆,说文说文:“逆,迎也。逆,迎也。”朱:朱:“逆是前去追迎之意逆是前去追迎之意,盖盖是将自家意思去前面等候诗人之志来。是将自家意思去前面等候诗人之志来。”志,志,作者之志。作者之志。第一层:钱钟书,第一层:钱钟书,“文词有虚而非伪,诚而不文词有虚而非伪,诚而不实者实者”。如镜内映花,灯边生影,言之虚者。如镜内映花,灯边生影,言之虚者也,非言之伪者也,物之不实者,非心之不也,非言之伪者也,物之不实者,非心之不诚者,如诚者,如“假语村言假语村言”非诳语,非不诚语。非诳语,非不诚语。第二层:以意逆志第二层:以意逆志 1 1)“以读者之意,求古人之志以读者之意,求古人之志”。以以赵歧赵歧、朱熹朱熹为代表。为代表。汉代赵歧认为:汉代赵歧认为:“人情不远,以己意逆诗人人情不远,以己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之志,是为得其实矣。”孟子章句孟子章句朱熹认为:朱熹认为:“言说言说诗诗之法,不可以一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意,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而害一句之意,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若但以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若但以其辞而已,则如其辞而已,则如云汉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孑遗”所言,是周之民真无遗民矣。唯以意所言,是周之民真无遗民矣。唯以意逆之,则知作者之志在忧旱,而非真无遗民逆之,则知作者之志在忧旱,而非真无遗民也。也。”(孟子集注孟子集注)。)。2 2)“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清吴淇为代表,清吴淇为代表,通过典籍的思想内容,去通过典籍的思想内容,去推求作者的原意。推求作者的原意。“诗以言志诗以言志”与与“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坡讨源,虽幽必显情,沿坡讨源,虽幽必显 ”四)孟子文论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四)孟子文论对后世文论的影响:1 1、文学批评中的、文学批评中的“道德模式道德模式”:确立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确立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知言知言”模式。模式。中,知人知世,冷静知性的道德判断。中,知人知世,冷静知性的道德判断。西,沉醉迷狂,灵魂被卷走的忘我状态。西,沉醉迷狂,灵魂被卷走的忘我状态。2 2、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上、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上“以气论文以气论文”的模式的模式:“先器识后文艺先器识后文艺”,强调人格修养与好作品的关系。,强调人格修养与好作品的关系。道德发于内,文势发于外。宋明以来讲道统与文统道德发于内,文势发于外。宋明以来讲道统与文统关系者,无不要上溯到孟子。关系者,无不要上溯到孟子。韩愈:韩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苏辙:苏辙:“文者气之所形,文者气之所形,孟子曰:孟子曰:我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称其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称其气之小大。之小大。”(上枢密韩太尉书上枢密韩太尉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