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治疗概况学习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530147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源性头痛治疗概况学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颈源性头痛治疗概况学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颈源性头痛治疗概况学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1 1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定义定义 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征。1983年由首次提出,年由首次提出,1992年又年又提出双侧头痛也可出现。因此,目前颈源提出双侧头痛也可出现。因此,目前颈源性头痛不再强调单侧限制性性头痛不再强调单侧限制性。2 2 定义2发展史发展史 1.1860年英国外科医师年英国外科医师 意识到头痛来自颈部结构意识到头痛来自颈部结构的功能失调的功能失调 2.1926年,年,推测头痛来自颈部或枕区的结构推测头痛来自颈部或枕区的结构 3.1948年,年,B用用“颈性偏头痛(颈性偏头痛()”这一术语来这一术语来描述源于颈椎的头痛描述源于颈椎的头痛 4.1983年,等首次正式提出年,等首次正式提出“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的概的概念,念,1990年,等发布年,等发布“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1998年作了修订年作了修订 3 3发展史3 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1.颈部症状和体征颈部症状和体征(1)以下情况,头痛症状加重:)以下情况,头痛症状加重:颈部活动和颈部活动和(或或)头部维持异常体位时;头部维持异常体位时;按压头痛侧上颈段按压头痛侧上颈段或枕部时;或枕部时;(2)颈部活动范围受限;)颈部活动范围受限;(3)同侧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痛(定位不明确),)同侧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肢根性痛。或偶有上肢根性痛。2.诊断性神经阻滞可明确诊断诊断性神经阻滞可明确诊断3.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 4 4 41.颈椎颈椎 (1)颈部和枕部疼痛,可以放射至额、眶、)颈部和枕部疼痛,可以放射至额、眶、颞、顶或耳;颞、顶或耳;(2)疼痛可被特定的颈部活动或颈部姿势)疼痛可被特定的颈部活动或颈部姿势所诱发或加重所诱发或加重;(3)至少符合以下一项:)至少符合以下一项:1)颈部被动活动抵抗或受限;)颈部被动活动抵抗或受限;2)颈部肌肉的轮廓、硬度、紧张程度及在)颈部肌肉的轮廓、硬度、紧张程度及在主动和被动活动时的反应性有改变;主动和被动活动时的反应性有改变;3)颈部肌肉存在压痛;)颈部肌肉存在压痛;4)影像学检查颈椎至少符合以下一项:)影像学检查颈椎至少符合以下一项:前屈后伸位异常;前屈后伸位异常;曲度异常;曲度异常;骨折、先骨折、先天异常、骨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疾天异常、骨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疾病。病。2.咽后肌腱炎。咽后肌腱炎。国际头痛协会()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协会()诊断标准 5 5国际头痛协会()诊断标准5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1990年,等在一所医院年,等在一所医院5520名头痛患者中按诊名头痛患者中按诊断标准调查发现,发病率为断标准调查发现,发病率为13.8%;1995年,按诊断标准调查发现,在人群中发病年,按诊断标准调查发现,在人群中发病率为率为2.5%;1995年,按诊断标准,符合所有年,按诊断标准,符合所有6大标准的的大标准的的发病率为发病率为1%,符合,符合5个标准的的发病率提高至个标准的的发病率提高至4.6%;2010年,等调查年,等调查30000名名3044岁普通人群,发岁普通人群,发病率病率0.17%,其中,其中42%合并偏头痛,平均病程合并偏头痛,平均病程8年;年;美国发病率美国发病率0.4%4.6%,男女患病率为,男女患病率为1:4;国内尚缺乏类似的统计学资料,不同文献报道国内尚缺乏类似的统计学资料,不同文献报道差异较大,差异较大,0.480%,这与研究的方法不同及所依,这与研究的方法不同及所依据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据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6 6流行病学6治疗概况治疗概况 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多种治疗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多种治疗方式综合应用。方式综合应用。7 7治疗概况7一、健康教育一、健康教育1.保持良好工作和休息体位;保持良好工作和休息体位;2.注意自我保护和预防头颈部外伤;注意自我保护和预防头颈部外伤;3.急性损伤应及时治疗;急性损伤应及时治疗;4.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精神紧张,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精神紧张,保持良好心情。保持良好心情。8 8一、健康教育8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镇痛药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西乐葆、阿片类等对乙酰氨基酚、西乐葆、阿片类等2.抗抑郁药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度洛西丁等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度洛西丁等3.抗癫痫药抗癫痫药 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妥泰等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妥泰等4.肌肉松驰剂肌肉松驰剂 巴氯芬、替扎尼啶、巴氯芬、替扎尼啶、A型肉毒毒素等型肉毒毒素等 9 9二、药物治疗9三、神经阻滞疗法三、神经阻滞疗法 1010三、神经阻滞疗法 10 枕大神经阻滞枕大神经阻滞 枕大神经由枕大神经由C2后支,少量来后支,少量来源于源于C3神经纤维,分布于枕后内神经纤维,分布于枕后内侧及头顶皮肤。侧及头顶皮肤。穿刺水平位于上项线,距枕后穿刺水平位于上项线,距枕后结节外侧结节外侧2.5处,紧靠枕动脉内侧处,紧靠枕动脉内侧垂直进针抵达枕骨表面,给予药物垂直进针抵达枕骨表面,给予药物阻滞。阻滞。1111 枕大神经阻滞11 亚甲蓝注射亚甲蓝注射 亚甲蓝为一种氧化还原剂,与神经组织有较亚甲蓝为一种氧化还原剂,与神经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局部注射时作用于神经末梢,损害强的亲和力。局部注射时作用于神经末梢,损害末梢神经髓质。注射后多有疼痛,经末梢神经髓质。注射后多有疼痛,经4小时左右小时左右疼痛逐渐转为麻木,约疼痛逐渐转为麻木,约30天后,新的髓质生长,天后,新的髓质生长,感觉可恢复正常。感觉可恢复正常。有人先以有人先以1利多卡因利多卡因1行枕大神经试验性阻行枕大神经试验性阻滞阳性后,注入滞阳性后,注入0.5亚甲蓝亚甲蓝2(2利多卡因利多卡因2与与202混合液混合液)治疗头痛,取得一定效果。治疗头痛,取得一定效果。1212 亚甲蓝注射12 枕小神经阻滞枕小神经阻滞 枕小神经的纤维来自枕小神经的纤维来自C2、C3颈神经前支,分出皮支支颈神经前支,分出皮支支配且外侧头皮及耳廓后上部。配且外侧头皮及耳廓后上部。枕小神经的定点位于乳枕小神经的定点位于乳突后方的胸锁乳突肌附着点突后方的胸锁乳突肌附着点后缘处,或枕大神经刺入点后缘处,或枕大神经刺入点外侧外侧2.5 处。如引不出放射痛处。如引不出放射痛时,只要针尖抵骨,回吸无时,只要针尖抵骨,回吸无血注药。血注药。1313 枕小神经阻滞13 耳大神经阻滞耳大神经阻滞 耳大神经的纤维来自耳大神经的纤维来自C2、C3颈神经前支,发出皮支支颈神经前支,发出皮支支配耳廓、外耳道、下颌角及配耳廓、外耳道、下颌角及腮腺表面的皮肤。腮腺表面的皮肤。方法;与颈浅神经阻滞方法;与颈浅神经阻滞方法一致。患者取仰卧位,方法一致。患者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确定胸锁乳突头转向健侧,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用肌后缘中点。用3.5长,长,7号号短针沿该中点进针约短针沿该中点进针约1左右,左右,回吸无血,注射局麻药回吸无血,注射局麻药35。1414 耳大神经阻滞14 颈颈2椎旁注射椎旁注射 操作方法:第操作方法:第2颈椎橫突位于胸鎖乳突肌后緣,距颈椎橫突位于胸鎖乳突肌后緣,距乳突下端乳突下端12,坐位時相当于下頜角水平。先确认穿,坐位時相当于下頜角水平。先确认穿刺点作好标記,皮肤常規消毒,在穿刺点垂直进針,对刺点作好标記,皮肤常規消毒,在穿刺点垂直进針,对于椎旁压痛明显者,每进針于椎旁压痛明显者,每进針0.51 注射注射2 药液,针尖药液,针尖触及橫突后回吸无血无液,分次注射药液。触及橫突后回吸无血无液,分次注射药液。1515 颈2椎旁注射 15 胡云等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和胡云等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和C2横突旁注射横突旁注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颈源性头痛患者96例分别采用例分别采用C2横突局部注射横突局部注射36例例(A组组)、星状神、星状神经节阻滞经节阻滞36例例(B组组)及单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胶囊及单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胶囊24例例(C组组)。结果发现:。结果发现:A、B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优于显著性意义,但均优于C组组(P0.05)。结论。结论2横突横突旁局部注射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作用相近,旁局部注射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作用相近,对颈源性头痛均有较好疗效。对颈源性头痛均有较好疗效。1616 胡云等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和C2横突旁注射1 颈深丛神经阻滞颈深丛神经阻滞 鉴于颈源性头痛常见于鉴于颈源性头痛常见于C2或或C3神经根分布区,神经根分布区,E 等等行改良颈深丛神经阻滞,对一侧头痛者,只阻滞患侧,对双行改良颈深丛神经阻滞,对一侧头痛者,只阻滞患侧,对双侧头痛,则先阻滞严重一侧,侧头痛,则先阻滞严重一侧,12周后再行对侧阻滞。周后再行对侧阻滞。方法:方法:39 例病人,其中例病人,其中男男11人,女人,女 28人。进针人。进针至至C2、C3横突后,回抽无血横突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无脑脊液后,注入1造影造影剂,可显示神经根影,然后剂,可显示神经根影,然后注入含注入含80甲强龙的甲强龙的0.25%布比卡因布比卡因10,术后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个月。1717 颈深丛神经阻滞17 结果:患者首次治疗前后的评分分别为结果:患者首次治疗前后的评分分别为9.541.53、6.753.23(p 0.001),术后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发现疼痛在个月发现疼痛在6.62 8.1 周回复到中重度,周回复到中重度,在在3个月时,有个月时,有10人人(24%)4 而在而在6个月时仍有个月时仍有 7人人 4。结论:改良颈深丛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结论:改良颈深丛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有短期疗效,但需采取更为积极方法以便取痛有短期疗效,但需采取更为积极方法以便取得长期治疗效果。得长期治疗效果。1818 结果:患者首次治疗前后的评分分别为9.54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临床中发现很多低位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有根性症临床中发现很多低位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有根性症状的同时,伴有头痛,为了明确患者的头痛与颈椎间盘突出状的同时,伴有头痛,为了明确患者的头痛与颈椎间盘突出的关系,可行。的关系,可行。1919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19 等研究了等研究了275例患有颈椎病(例患有颈椎病(C5/6、C6/7 椎间盘突椎间盘突出)患者,出)患者,161人在有根性疼痛的同时伴患侧头痛,人在有根性疼痛的同时伴患侧头痛,对对 上显示有明显根性压迫的神经根进行上显示有明显根性压迫的神经根进行。针尖到位后,注。针尖到位后,注入入1%甲哌卡因甲哌卡因0.5。结果结果表明:表明:59%患者头患者头痛有一半以上缓解,痛有一半以上缓解,其中其中69%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结果表明:低位结果表明:低位颈椎退变导致根性痛颈椎退变导致根性痛的同时,也可诱发的同时,也可诱发头痛。头痛。2020 等研究了275例患有颈椎病(C5/6、C颈交感神经阻滞颈交感神经阻滞 头痛的患者多伴有焦虑或植物神经紊乱头痛的患者多伴有焦虑或植物神经紊乱或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所以可选择星状神经或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所以可选择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住院者可颈前置管分次推药。节阻滞治疗。住院者可颈前置管分次推药。2121颈交感神经阻滞21 为巩固疗效可选用射频治疗为巩固疗效可选用射频治疗 2222 为巩固疗效可选用射频治疗22 颈部硬膜外腔注射颈部硬膜外腔注射 经椎旁注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者,多系病变位经椎旁注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者,多系病变位于椎管内,可选用颈部硬膜外腔注药法。对于单侧疼痛于椎管内,可选用颈部硬膜外腔注药法。对于单侧疼痛者,可在第者,可在第2、3颈椎棘突间隙穿刺,将针口斜面转向患颈椎棘突间隙穿刺,将针口斜面转向患侧置管,也可在第侧置管,也可在第5、6颈椎棘突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颈椎棘突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注药治疗。注药治疗。2323 颈部硬膜外腔注射 23 颈段侧隐窝注射颈段侧隐窝注射 选定病变间隙的下选定病变间隙的下12间隙的下位棘突为间隙的下位棘突为 穿刺水平;穿刺水平;旁开距离:小关节间距旁开距离:小关节间距/2-2;穿刺针垂直进针碰到椎板后,退后穿刺针垂直进针碰到椎板后,退后23,稍向外并向头端稍向外并向头端45 60进针,经黄韧带进针,经黄韧带 进入侧隐窝;进入侧隐窝;回抽无血无液后,注入回抽无血无液后,注入0.51%利多卡因利多卡因2,观察观察20以上无脊麻征像,患侧头痛消失,以上无脊麻征像,患侧头痛消失,感觉减退,说明阻滞阳性,可进一步注入消炎感觉减退,说明阻滞阳性,可进一步注入消炎 镇痛液或置管连续阻滞。镇痛液或置管连续阻滞。2424 颈段侧隐窝注射24 联合阻滞联合阻滞 1.在使用、肌松剂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行在使用、肌松剂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行枕大神经、颈椎小关节和局部痛点注射,达到减轻疼痛枕大神经、颈椎小关节和局部痛点注射,达到减轻疼痛并减少口服药物使用;并减少口服药物使用;2.等将等将50例头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枕例头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枕大、枕小神经,其中大、枕小神经,其中16人还联合应用面神经阻滞方法进人还联合应用面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等量,研究发现:治疗组评分约降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等量,研究发现:治疗组评分约降低低50%,头痛持续时间、程度以及镇痛药使用大大减少;,头痛持续时间、程度以及镇痛药使用大大减少;2525 联合阻滞25四、物理治疗四、物理治疗 激光、中药汽化、等激光、中药汽化、等五、中医中药治疗五、中医中药治疗六、颈部肌肉注射或松解六、颈部肌肉注射或松解 2626四、物理治疗 激光、中药汽化、等26 脊神经后支射频脊神经后支射频 小关节注射或射频小关节注射或射频 脊神经根射频脊神经根射频 背根节脉冲射频背根节脉冲射频 2727 脊神经后支射频27C2背根节脉冲射频背根节脉冲射频 浙江省中医院麻醉科张娟等报道:浙江省中医院麻醉科张娟等报道: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在枕大神经阻滞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在枕大神经阻滞阳性,行阳性,行C2 脉冲射频,结果:疼痛消脉冲射频,结果:疼痛消失,持续失,持续6个月。个月。J,R.(C2).J .2011 25.2828C2背根节脉冲射频28椎间盘造影椎间盘造影 对应用上述方法效果欠佳者,应考虑椎对应用上述方法效果欠佳者,应考虑椎间盘源性可能,椎间盘造影有助于确诊。间盘源性可能,椎间盘造影有助于确诊。2929椎间盘造影29 射频热凝术射频热凝术 去神经作用去神经作用 修复纤维环修复纤维环 降低盘内压降低盘内压 热疗作用?热疗作用?3030 射频热凝术 30单极射频单极射频 3131单极射频31双极射频双极射频 双极电流同时在两点之间加热,双极电流同时在两点之间加热,形成带状灶,使热凝的范围显著增形成带状灶,使热凝的范围显著增大,可提高疗效,并缩短手术时间。大,可提高疗效,并缩短手术时间。3232双极射频32 333333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一薄枕,使颈稍后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一薄枕,使颈稍后伸,前后位或侧位透视下于颈部皮肤定位并标记伸,前后位或侧位透视下于颈部皮肤定位并标记出相应椎间盘穿刺水平;出相应椎间盘穿刺水平;3434操作方法34 2.常规消毒铺巾后,在相应标记线上,先于左侧是气管和血常规消毒铺巾后,在相应标记线上,先于左侧是气管和血管鞘之间以管鞘之间以10射频穿刺针顺利穿刺入椎间盘,正侧位透视观察并射频穿刺针顺利穿刺入椎间盘,正侧位透视观察并调整射频针位置;由助手帮忙固定好射频针后,再穿刺右侧,观调整射频针位置;由助手帮忙固定好射频针后,再穿刺右侧,观察并调整射频针位置。察并调整射频针位置。3535 2.常规消毒铺巾后,在相应标记线上,先于左侧 3.射频针位置满意后,启动电刺激,分射频针位置满意后,启动电刺激,分别用别用50、1V,2,2V电压刺激无异常;电压刺激无异常;4.开通双极射频模式,以开通双极射频模式,以60、70、80 60s,90 240s参数行射频热凝术。参数行射频热凝术。加热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神经根异常刺加热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神经根异常刺激反应,颈后、上肢出现轻度异感为正常现激反应,颈后、上肢出现轻度异感为正常现象,无需停止手术;如为中度以上则需停止象,无需停止手术;如为中度以上则需停止射频并适当调整针尖位置。射频并适当调整针尖位置。3636 3.射频针位置满意后,启动电刺激,分别用 杨小林等对双极射频热凝术在鸡蛋清杨小林等对双极射频热凝术在鸡蛋清及离体髓核中的热凝毁损的形态和范围进及离体髓核中的热凝毁损的形态和范围进行研究发现:两针距在行研究发现:两针距在210之间,角度之间,角度60均能形成稳定的毁损灶,两电极针随均能形成稳定的毁损灶,两电极针随距离及角度增加,毁损范围增大,需加热距离及角度增加,毁损范围增大,需加热时间延长,超出电极针的范围缩小。时间延长,超出电极针的范围缩小。3737 杨小林等对双极射频热凝术在鸡蛋清及离体髓核中 枕神经电刺激枕神经电刺激 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经济条件好的患者。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外科手术外科手术 3838 枕神经电刺激38谢谢 谢!谢!3939谢 谢!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