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1523523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1统编版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件2统编版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件3作作者者作作品品介介绍绍作者作品介绍4孟子(前372前30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称为“亚圣”。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的思想,哲学上提出“性善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了解孟子孟子(前372前30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5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思想、社会活动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孟子善辩,故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作品介绍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6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对社会分工问题对论述)孟子思想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孟子思想7孟子故里孟子故里8 齐桓齐桓 晋文晋文 之之 事事文题释义齐桓公晋文公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齐桓晋文之事文题释义齐桓公晋文公用武力称霸诸侯的9齐桓公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晋文公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晋文公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本文内容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作者是孟子,创作于战国时期。这篇散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本文内容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作12如今(您的)恩德足够推广到禽兽身上,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恩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这样就知道轻重;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2)结构严谨,说理透辟。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引导方法:举出的事例。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译】(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引导方法:说明“推恩”与“保民”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齐宣王说:“有这事。1、本文中孟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制民恒产黎民不饥不寒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这篇散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孟子认为老百姓“无恒心,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文文本本研研读读如今(您的)恩德足够推广到禽兽身上,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恩惠13无道:没有谈论是以:即“以是”因此。无传:没有流传未之闻:宾语前置,即“未闻之”。无以:不得已,“以”,通“已”,止。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译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听吗?”孟子回答说: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行王道的事的事吧!吧!”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wng)乎?”齐王实问“霸道”孟子转谈“王道”【解读】:无道:没有谈论【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14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王道”与“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15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何如:如何则:才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保:安抚何由:从何处御:阻挡,抵挡 【译译】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借机提出论点“保民而王”【解读解读】: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何如:如何【译16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牛何之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 s),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就:走向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识:知道 爱:吝惜诸:兼词,之乎之:到,往以:用来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若:如此,这样 就近取譬,循循善诱【解读解读】: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17 【译译】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诚然知道您是于心不忍。”【译】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18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无异于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译】(齐宣王)说:“是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19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宜乎百姓之百姓之谓我爱也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译】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20 王说,曰:“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译】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王说,曰:“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21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老吾老,以吾老,以及及人之老;人之老;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译】(齐宣王)说:“不去做与不能做的表现,有什么区别呢?”(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弯腰作揖,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尊敬自己家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译】22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而谈。(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齐宣王)说:“楚国会胜。如今(您的)恩德足够推广到禽兽身上,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恩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这样就知道轻重;尊敬自己家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就近取譬,循循善诱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2)结构严谨,说理透辟。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齐桓晋文之事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译译】(齐宣王)说:“不相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保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曰:“否。”【译】23 诗云: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译】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够来安抚天下百姓,不推广恩德没有办法来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古代圣人远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够推广到禽兽身上,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恩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这样就知道轻重;用尺量,这样就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24 主要论述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主要论述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举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接着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开头 至至 “王请度之王请度之”)主要论述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25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译】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以后心里才痛快么?”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绚丽的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身边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26 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译】(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曰:“否,吾不为是也。”【译】(齐宣王)说:“不是,27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译】(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28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ss )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译】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29 反面论述反面论述“霸道霸道”的危害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列举霸道的种种害处,又以“缘木求鱼”的生动比喻,再举邹与楚战为例,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至 “孰能御之”)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30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假使假使通通“昏昏”糊涂糊涂聪慧聪慧长久长久只有只有有志之士有志之士一般人,平民百姓一般人,平民百姓放、侈:放纵放荡放、侈:放纵放荡辟、邪:不正辟、邪:不正通通“矣矣”,表示确定语气,表示确定语气等到等到罔:通罔:通”网网“名词名词作动词,用网捕作动词,用网捕哪里哪里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假使通“31【译】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译】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32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通过这次对话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使齐宣王接受了他对观点,并自愿受教,从而宣扬了他“保民而王”对“仁政”思想。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这篇散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对比对偶排比【译】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齐宣王)说:“不相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治以礼仪老者衣帛食肉行“王道”必胜。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往,走向往,走向侍奉,赡养侍奉,赡养养活养活妻子和儿女妻子和儿女丰年丰年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君主代词,指君主足,够足,够何,哪里何,哪里空闲空闲讲求讲求通通“返返”回来回来根本根本规定规定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通过这次对话劝说齐宣王33【译】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译】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3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耽误,失耽误,失种植种植名词作动词,穿名词作动词,穿小猪小猪猪猪头顶东西头顶东西重视重视古代的学校古代的学校反复说明反复说明尊敬兄长尊敬兄长须发花白。颁,通须发花白。颁,通“斑斑”。背负东西背负东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耽误35 【译】(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给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绸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译】(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36 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王曰: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到 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37重重难难点点解解析析重难点解析38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14):):孟子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通过“以牛易羊”这件事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第二部分(第二部分(15-20):):孟子论述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并进一步说明“不为”与“不能”的区别。第三部分(第三部分(21-33):):孟子指出齐宣王的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该反本行王道。第四部分(第四部分(34-35):):孟子在齐宣王心动的基础上,为齐宣王阐述了施行王道的具体办法:“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14):孟子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通过“以39齐桓晋文之事牛羊之喻见牛未见羊心怀仁术以羊易牛折枝之喻挟太山以超北海结构梳理为长者折枝不能能能行王道缘木求鱼邹楚之喻治国良策辟朝莅抚以一服八,后必有灾应行王道制民恒产黎民不饥不寒治以礼仪老者衣帛食肉王道乐图齐桓晋文之事牛羊之喻见牛未见羊心怀仁术以羊易牛折枝之喻挟太山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1、本文中孟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2、理解孟子迂回曲折的辩论艺术。首先:帮助宣王树立起“保民而王”的信心。其次:解决了宣王主观上“为”与“不为”的思想矛盾。再次:排除了宣王“保民而王”的巨大障碍。最后:向宣王阐述“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1、本文中孟41 下面列出了孟子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势利导,说服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保民而王”的主张的过程。请根据课文,的主张的过程。请根据课文,梳理文章思路梳理文章思路,体会,体会孟子孟子的的论辩特色论辩特色,填写填写其他的空白其他的空白。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42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 而谈 。内容要点:引导方法:抓住宣王想 的心理。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 的条件。内容要点:引导方法:举出 的事例。霸道王道“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统治天下“保民而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以羊易牛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而谈。第二步43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 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引导方法: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诗经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44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 而王”并非 而是 。内容要点:引导方法: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不为”。“不能”“不为”“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不能”“不为”“45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 ,并明言内容要点:引导方法:展开分析。大欲“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後快于心与?”“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缘木求鱼”为喻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并明言大欲“以若所为”则46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 的道理,要他采用 的主张。内容要点:引导方法:举 说明行霸道 (以 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 其败);再举 说明 行“王道”必胜。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保民而王”“小固不可以敌大,其若是,孰能御之!”邹楚之战必败“天下归心之状”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47第七步引导:阐述 的具体措施。内容要点:引导方法:孟子 论述自己“保民而王”的 具体措施。孟子认为老百姓“无恒心,放辟邪侈”是因为“”,只有 拥有了恒产,解决了生活问题,才谈得 上讲礼仪。所以明君要“”先使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再 。“保民而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面无恒产制民之产施以教化第七步引导:阐述的具体措施。“保民48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物质精神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49写作技巧:(1)掌握心理,因势利导。(2)结构严谨,说理透辟。(3)善用比喻,气势迫人。(4)运用对比,加強说理。(5)善用修辞,增加文釆:对比对偶排比 反诘引用比喻写作技巧:对比对偶排比50本本文文主主旨旨本文主旨51 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通过这次对话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使齐宣王接受了他对观点,并自愿受教,从而宣扬了他“保民而王”对“仁政”思想。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通过这次对话劝52文文言言知知识识小小结结文言知识小结53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通假字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通假字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通假字通假字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通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古今异义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词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词类活用词类活用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1、是乃仁术也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4、是折枝之类也5、是罔民也6、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判断句判断句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2、将以(之)衅钟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4、及(其)陷于罪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省略句省略句1、是乃仁术也特殊句式判断句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特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特殊句式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道(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4)道芷阳间行(取道)(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一词多义之(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2)牛何之(去、往)(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道(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一词多义之(1)齐舍(1)sh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2)sh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3)sh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4)sh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5)sh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一词多义诚(1)诚有百姓者(的确)(2)是诚何心也(真的)(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舍(1)sh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一词多义诚(1)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