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培训 医学ppt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442471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牵引培训 医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骨牵引培训 医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骨牵引培训 医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牵引术骨牵引术1骨牵引术1概述概述n牵引引疗法法是通过牵引装置,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重量为反作用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四肢和脊柱某些疾病的治疗,或者作为术前准备、术后制动的手段。n牵引疗法分为皮肤牵引、骨牵引及布托牵引等2概述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重量为反作用皮皮牵引引3皮牵引3布托布托牵引引枕颌布托牵引骨盆兜悬吊固定4布托牵引枕颌布托牵引骨骨牵引引n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和休息的作用。5骨牵引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优点点n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n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配合夹板固定,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情况下,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6优点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缺点缺点n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若处理不当可引起针眼处感染n进针部位不准确,可损伤关节囊或神经血管n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作骨骺。7缺点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若处理不当可引起针眼处感染7针眼眼处感染感染8针眼处感染8适适应证n1、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n2、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n3、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n4、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n5、颈椎骨折与脱位n6、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n7、手术前的准备n8、关节挛缩畸形者n9、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9适应证1、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9骨折骨折10骨折10禁忌禁忌证n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n2、牵引局部骨骼有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n3、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11禁忌证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11骨骨牵引前的准引前的准备n包括骨牵引器械包、牵引弓、牵引架、局部麻醉用品、皮肤消毒剂、患肢皮肤准备及2%龙胆紫等。12骨牵引前的准备包括骨牵引器械包、牵引弓、牵引架、局部麻醉骨骨牵引种引种类n颅骨牵引n尺骨鹰嘴牵引n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n股骨下端牵引n胫骨结节牵引n跟骨牵引13骨牵引种类颅骨牵引13颅骨骨牵引引n适应证:适应证:颈椎骨折脱位。n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作好皮肤准备。用龙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前后矢状线,再以两侧外耳孔标志,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交为中点,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线即颅骨钻孔部位。另一方法是由两侧眉弓外缘向上述额状线画两条平行的矢状线,交点处即为钻孔的位置。14颅骨牵引适应证:颈椎骨折脱位。14颅骨骨牵引引n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尖刀在两侧钻孔标志点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止血,选用带有安全隔板的颅骨钻头,在颅骨表面向内侧约45角钻孔,以钻穿颅骨外板为度(成人约4mm,儿童为3mm)。要求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检查深度和方向,切勿穿过颅骨内板伤及脑组织。然后将牵引弓两钉齿插入骨孔内,拧紧牵引弓螺丝钮,用乙醇纱布覆盖伤口。n牵引重量一般是第1、2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增加1kg。复位后维持牵引重量为34kg。n为了防止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弓的螺丝加紧一扣。15颅骨牵引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尖刀在两侧钻牵引器具16牵引器具161、工具、工具171、工具172、划、划线182、划线183、消毒、消毒铺巾巾193、消毒铺巾194、定位、定位204、定位205.局部麻醉局部麻醉215.局部麻醉216.切开切开226.切开227.另外一另外一侧定位定位237.另外一侧定位238.另一另一侧局麻局麻248.另一侧局麻249、钻孔孔259、钻孔2510、置入、置入颅骨骨牵引器引器2610、置入颅骨牵引器2611、包扎、包扎2711、包扎27尺骨尺骨鹰嘴嘴牵引引n适应证:适应证:适用于难以整复或肿胀严重的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粉碎性肱骨下端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骨折或开放性骨折。n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骨鹰嘴下2cm,尺骨嵴旁开一横指处进针。局麻后,将克氏针从内向外刺入直达骨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转动手摇钻,将克氏针垂直钻入并穿出对侧皮肤,使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以乙醇纱布覆盖针眼处,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n儿童患者也可用大号巾钳钳夹牵引。n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28尺骨鹰嘴牵引适应证:适用于难以整复或肿胀严重的肱骨髁上或髁间尺骨尺骨鹰嘴嘴牵引引29尺骨鹰嘴牵引29拇指及其他四指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引n适适应证:多用于拇指掌骨及其他掌骨或近节指骨的不稳定性骨折。n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后,在局麻下,将1细的克氏针穿过拇指末节指骨,通过塑形石膏与“U”形铁丝圈,置拇指于功能位牵引。其他四指牵引的操作方法同拇指牵引,安放后牵引弓,将“T”形铝制夹板用石膏绷带固定于前臂掌侧,保持腕、掌指关节功能位,在前臂石膏管型的掌侧放1铁丝钩,用橡皮圈连接牵引弓及铁丝钩进行牵引。30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适应证:多用于拇指掌骨及其他掌骨或近节指骨指骨指骨牵引引31指骨牵引31股骨下端股骨下端牵引引n适适应证: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向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n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置患肢于牵引架上,屈膝40,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在在髌骨上骨上缘2处或内收肌或内收肌结节上上2横指横指处。由内向外。由内向外进针,防止防止进针时损伤股股动脉。脉。穿针的方向与股骨纵轴在直角。n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1/6-1/8,维持重量为3-5kg。32股骨下端牵引适应证: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关节脱位、骶髂股骨髁上股骨髁上牵引引33股骨髁上牵引33胫骨骨结节牵引引n适适应证: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等。n操作方法:操作方法:穿针部位在胫骨结节向后2cm,在此平面向远侧2cm部位即进针点。从外侧向内侧穿针,以免伤及腓总神经。n牵引重量为7-8kg,维持牵引量3-5kg。34胫骨结节牵引适应证: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等。位置:胫骨结节下2cm,再向后2cm,自外侧向内侧进针35位置:胫骨结节下2cm,再向后2cm,自外侧向内侧进针353636胫骨骨结节牵引引37胫骨结节牵引37跟骨跟骨牵引引n适适应证:胫骨髁部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踝部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向后上移位以及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等。n操作方法:操作方法:维持踝关节于中立位,内踝尖与足跟后下缘连线之中点为穿针部位。或者内踝顶点下3cm处,再向后画3cm的垂线,其顶点即是穿针点。从内侧向外侧穿针。治疗胫腓骨骨折时,针与踝关节面呈15,即进针处低,出针处高,有利于恢复胫骨的生理弧度。n牵引重量为3-5kg。38跟骨牵引适应证:胫骨髁部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踝部粉碎性跟骨跟骨牵引引39跟骨牵引39跟骨牵引时进针点要比出针点低1cm(相当于15斜角),牵引时使足及踝轻度内翻,以使小腿恢复正常的生理弧度。跟骨牵引示意图1540跟骨牵引示意图1540跟骨跟骨牵引引41跟骨牵引41骨骨牵引重量引重量n(1)根据肌肉)根据肌肉发达程度及年达程度及年龄。n(2)根据所采用)根据所采用牵引的种引的种类。n(3)根据所需)根据所需牵引的部位。引的部位。n(4)根据受)根据受伤时间的的长短。短。n(5)根据)根据创伤及病及病变的的类型。型。n(6)根据)根据牵引引对具体具体伤病的要求。病的要求。n通常通常牵引骨折,最初重量多引骨折,最初重量多维持持24-48小小时。然后根据然后根据X线检查结果增减重量。争取一周内果增减重量。争取一周内获得复位,然后用得复位,然后用维持重量。持重量。42骨牵引重量(1)根据肌肉发达程度及年龄。42各部位牵引重量各部位牵引重量43各部位牵引重量43牵引的去除引的去除时间牵引达到预期结果:(1)骨折初步愈合及骨痂生成,可改用石膏固定。(2)肌肉已拉松,可行手术整复内固定。(3)畸形或挛缩已纠正。骨牵引以6-8周为宜,如必须牵引可改用皮肤牵引或另换部位穿针。44牵引的去除时间牵引达到预期结果:44常见护理问题常见护理问题n1患者舒适度的改变患者舒适度的改变与疼痛或牵引引起不适有关与疼痛或牵引引起不适有关n2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患者与骨折及牵引限制活动患者与骨折及牵引限制活动有关有关n3焦虑焦虑与意外受伤及担心预后有关与意外受伤及担心预后有关n4知识缺乏知识缺乏与患者缺乏牵引相关知识有与患者缺乏牵引相关知识有关关n5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压疮,足下垂,坠积性肺炎,压疮,足下垂,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硬,便秘,骨牵引针眼处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便秘,骨牵引针眼处感染,深静脉血栓等等45常见护理问题1患者舒适度的改变与疼痛或牵引引起n1对刚刚完成牵引的患者应进行床头交接班对刚刚完成牵引的患者应进行床头交接班n2维持有效牵引:每天检查牵引装置及效果,维持有效牵引:每天检查牵引装置及效果,包扎的松紧度,有无滑脱或松动;应保持牵引包扎的松紧度,有无滑脱或松动;应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嘱咐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锤悬空,滑车灵活;嘱咐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不能随便增减牵引重量;皮牵引的改变体位,不能随便增减牵引重量;皮牵引的重量一般不超过重量一般不超过5千克,一般床角抬高千克,一般床角抬高1530厘厘米,以对抗牵引力量。告知病人和家属牵引期米,以对抗牵引力量。告知病人和家属牵引期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461对刚刚完成牵引的患者应进行床头交接班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n3维持有效血液循环:观察患肢肢端有无肿胀,维持有效血液循环:观察患肢肢端有无肿胀,麻木,皮温降低,色泽改变及运动障碍,如发麻木,皮温降低,色泽改变及运动障碍,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n4局部皮肤护理:注意观察皮牵引患者胶布边局部皮肤护理:注意观察皮牵引患者胶布边缘皮肤有无水疱或或皮炎。若有水疱,可用注缘皮肤有无水疱或或皮炎。若有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吸并给与换药,若水疱面积较大,应立射器抽吸并给与换药,若水疱面积较大,应立即去除胶布,暂停牵引或换用其他牵引方法。即去除胶布,暂停牵引或换用其他牵引方法。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473维持有效血液循环:观察患肢肢端有无肿胀,麻木,皮温降低,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n5预防感染:骨牵引时,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预防感染:骨牵引时,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洁,以无菌敷料覆盖针眼处,每日滴洁,以无菌敷料覆盖针眼处,每日滴75%乙乙醇两次,以防感染。若牵引针有滑动移位,醇两次,以防感染。若牵引针有滑动移位,应消毒后予以调整。应消毒后予以调整。n6避免过度牵引:对骨折或脱位的患者,应避免过度牵引:对骨折或脱位的患者,应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牵引过度。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牵引过度。48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5预防感染:骨牵引时,穿针处皮肤应保 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n7、患肢功能锻炼:在骨折早期,应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在骨折早期,应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和足趾伸屈运动,并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和足趾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中期可指导患者逐渐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中期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膝关节伸屈拉牵引锤运动,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膝关节伸屈拉牵引锤运动,后期拆除牵引后可据医嘱双拐不负重锻炼后期拆除牵引后可据医嘱双拐不负重锻炼49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7、患肢功能锻炼:在骨折早期,应指导患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n 常见并发症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n压疮压疮保持床铺干燥,清洁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在骨在骨n突起部位放置棉圈,如肩突起部位放置棉圈,如肩n背部,骶尾部,足后跟等背部,骶尾部,足后跟等n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n咳嗽,咳痰咳嗽,咳痰如患者病情允如患者病情允n许,应给与患者半坐卧位许,应给与患者半坐卧位n定时拍打背部,平卧者应定定时拍打背部,平卧者应定n时翻身时翻身,雾化吸入,震动排雾化吸入,震动排n痰痰50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5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n 常见并发症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n便秘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高纤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高纤n维食物,指导患者每日按摩维食物,指导患者每日按摩n腹部如已有便秘,可用开塞腹部如已有便秘,可用开塞n露塞肛门或肥皂水灌肠处理露塞肛门或肥皂水灌肠处理。n肌肉萎缩肌肉萎缩详细指导患者做肌肉等长收详细指导患者做肌肉等长收n缩缩n关节僵硬关节僵硬按摩患者肌肉,以促进血液按摩患者肌肉,以促进血液n循环循环51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51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n 常见并发症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n牵引针眼感染牵引针眼感染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n针眼处如有结痂,且无去除针眼处如有结痂,且无去除n痂壳,使其形成天然保护层痂壳,使其形成天然保护层nn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多活动,以促进指导患者多活动,以促进n血液循环血栓已形成时,患血液循环血栓已形成时,患n肢应抬高制动,禁止按摩热肢应抬高制动,禁止按摩热n敷敷52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52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n常见并发症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n足下垂足下垂患者行胫骨结节牵引时,要准患者行胫骨结节牵引时,要准n确定位,以免误伤腓总神经每确定位,以免误伤腓总神经每n天主动或被动伸屈踝关节让患天主动或被动伸屈踝关节让患n者穿防旋鞋,以保持踝关节功者穿防旋鞋,以保持踝关节功n能位患者行下肢牵引时,应在能位患者行下肢牵引时,应在n患者膝外侧垫棉垫,以防止压患者膝外侧垫棉垫,以防止压n迫腓总神经迫腓总神经53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53结束束谢谢!54结束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