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42248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规肺功能测定常规肺功能测定呼吸科呼吸科 李凡李凡常规肺功能测定呼吸科 李凡概 述 呼吸防御肺的功能代谢免疫 肺功能测定是建立在临床生理学基础上的呼吸功能的测定概 述 呼吸防概 述呼吸过程:是由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及血液密切配合完成外 呼 吸:为肺功能测定研究对象 通气功能 换气功能内 呼 吸:组织细胞呼吸概 述呼吸过程:是由呼吸系统、循环系肺功能测定的目的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了解胸部或胸外疾患所引起的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协助疾病的诊断胸部或胸外疾患治疗的疗效评估肺功能测定的目的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肺功能测定的目的 分娩或手术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预测指导疾病的康复重症抢救的监测劳动力鉴定肺功能测定的目的 分娩或手术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预测肺功能测定的内容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通气动力机制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的内容肺容量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肺容量基础肺容积(basal lung volume)不能再分割的容量潮气量(tidal volume,VT)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残气量(residal volume,RV)肺容量基础肺容积(basal lung volume)肺容量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可再分割的容量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慢肺活量(slow vital capacity,SVC)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肺容量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TLC:VC+RVVC:IC+ERVIC:IRV+VTFRV:ERV+RV TLC:VC+RV肺容量的测定方法 潮气量 补吸气量直接测量的参数 补呼气量 深吸气量 肺活量测量方法-肺量计肺容量的测定方法 肺容量的测定方法 残气量间接测量的参数 功能残气量 肺总量 稀释平衡法测量方法 氮清洗法 体容积描记法肺容量的测定方法 一期肺活量和分期肺活量一期肺活量和分期肺活量一期肺活量 深吸气末用力呼出的气量分期肺活量 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的总和临床应用 正常人两者相同 阻塞性肺病前者低于后者一期肺活量和分期肺活量一期肺活量Copd患者Copd患者肺容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影响肺容量的因素 年龄 性别 身高 体重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预计值,测定值高于或低于预测值20为异常。肺容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影响肺容量的因素肺容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影响深吸气量因素 胸廓畸形 胸水 气胸 胸膜肥厚 肺纤维化 呼吸肌无力、体力衰竭肺容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影响深吸气量因素肺容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影响补呼气量因素 肥胖 妊娠 腹水 巨大腹腔肿瘤肺容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影响补呼气量因素通气功能分钟静息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 VE E)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用力肺活量(forced vilol capacity,FVC)通气功能分钟静息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通气功能 分钟静息通气量(expiratory minute ventilation)测定方法肺量计法开放通路通气测定法通气功能分钟静息通气量的临床意义呼吸频率及静息潮气量乘积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有关正常 婴儿浅而快 成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深而慢疾病 限制性肺病患者浅而快 阻塞性肺病患者深而慢分钟静息通气量的临床意义呼吸频率及静息潮气量乘积通气功能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olume,V VA A )指每分钟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的气量 解剖无效腔 生理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通气功能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olume,VA 通气功能 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测定方法 死 腔肺泡气PCO2混合呼出气PCO2潮气量肺泡气PCO2吸入气PCO2 肺泡气PCO2=PaCO2吸入气PCO2=0肺泡通气量=潮气量(1死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通气功能肺泡通气量测定方法肺泡通气量的临床意义肺泡通气量是真正有效的通气量肺泡通气量降低的后果PACO2 +PAO2 当分钟通气量不变时 深慢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浅快呼吸时肺泡通气量的临床意义肺泡通气量是真正有效的通气量通气功能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MV)(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MV)MVV=15秒内最大潮气量、最快呼吸频率的通气量4影响因素 肺容量 气道阻力 肺胸顺应性 呼吸肌力量通气功能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通气功能正常人阻塞性限制性通气功能正常人阻塞性通气功能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障碍的鉴别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障碍的鉴别 最大通气量占预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计值百分比 气速指数=肺活量占预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计值百分比 正常人正常人=1=1 阻塞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111 通气功能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障碍的鉴别 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吸足气后用最大力量以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吸足气后用最大力量以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VolumeVolumeAABFEV1BACFEV2C ADFEV3D 0 S1 S2 S3 Time 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通气功能 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容量(升)A MMEF=AB/CDB C DC D 时间时间(秒秒)通气功能 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用力肺活量的临床意义正常人呼气通畅,图迹陡直阻塞性呼气困难,图迹平坦正常人FVC=VC阻塞性FVCO2的弥散量(20倍)弥散量与弥散膜两侧气体分压差有关FiO2PA AO2 弥散量增加弥散功能的临床意义不同气体的弥散系数不同换气功能吸入气分布测定方法 一口气法 氮冲洗法 放射性气溶胶通气显象换气功能吸入气分布测定方法一口气法换气功能吸入气分布测定方法 一口气法 吸纯氧到肺总量,缓慢呼气至残气位,测量呼出气容量和氮浓度。呼气相氮浓度上升的坡度反映吸气分布情况换气功能吸入气分布测定方法 一口气法换气功能吸入气分布测定方法氮冲洗法 通过单向活瓣吸氧清洗肺泡中氮气,7分钟时用力呼气,测定呼气末残余氮浓度。当吸入气分布均匀,纯氧清洗肺泡中氮气比较彻底,呼出气中氮气浓度很低。换气功能吸入气分布测定方法氮冲洗法换气功能吸入气分布测定方法放射性气溶胶通气显象 吸入放射性锝标记的气溶胶,由于气溶胶沉吸入放射性锝标记的气溶胶,由于气溶胶沉积到肺泡和气道,记录肺野各部分放射性即可积到肺泡和气道,记录肺野各部分放射性即可显示吸入气分布情况。显示吸入气分布情况。意义:意义:正常人存在吸入气分布不完全均匀正常人存在吸入气分布不完全均匀病理气道阻力不同,肺组织顺应病理气道阻力不同,肺组织顺应 性不同性不同 不均匀不均匀 换气功能吸入气分布测定方法放射性气溶胶通气显象换气功能肺血流分布测定方法通过核素显象测定。经静脉注入锝标记的巨聚颗粒人白蛋白,白蛋白可栓塞在肺毛细血管中,用照相机测定肺部不同部位核素的放射性活性即可显示肺血流的分布换气功能肺血流分布测定方法通过核素显象测定。换气功能肺血流分布临床意义正常人受体位、重力的影响疾病状态肺气肿肺栓塞肺血流充盈缺损通气显象无缺损换气功能肺血流分布临床意义正常人受体位、重力的影响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测定方法直接测量法:6种不同溶解系数的气体与生理盐水平衡后 静脉滴注入体内,测定动脉和呼出气中上述6种气体的含量,通过公式计算通气/血流比例。优点:较精确缺点:操作复杂,仪器要求高,费时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测定方法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测定死腔和分流量测定死腔和分流量死腔死腔肺泡气肺泡气PCOPCO2 2混合呼出气混合呼出气PCOPCO2 2潮气量潮气量肺泡气肺泡气PCOPCO2 2吸入气吸入气PCOPCO2 2肺泡气肺泡气PCOPCO2 2=PaCO=PaCO2 2吸入气吸入气PCOPCO2 2=0=0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测定方法间接测量法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测定方法间接测量法动静脉分流量的测定:患者通过单向活瓣吸入纯氧20分钟,然后测动脉血气,依据公式计算动静脉分流量0.0031PA-aO2(动脉-混合静脉血氧含量差)0.0031 PA-aO2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测定方法间接测量法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测定方法间接测量法动静脉分流量的测定:肺泡氧分压=大气压水蒸汽分压肺泡气PCO2PaO2可直接测定动脉-混合静脉血氧含量差=5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测定方法间接测量法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测定方法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v/Q)有效的气体交换取决于通气与血流在数量上的协调正常人 肺泡通气量4L/min肺血流量5L/min通气/血流比例=0.8疾病状态通气或血流单项指标异常时,机体通过代偿调节,可基本保持通气/血流比例正常换气功能通气和血流比例(ventilation/perf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的代偿疾病状态下 气道阻塞或肺顺应性降低,使局部通气不足时,局部小血管收缩,毛细血管血流量降低,可保持通气/血流比例适当.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的代偿疾病状态下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的临床意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通气不足肺泡通气不足肺泡低氧血症,低氧血症,COCO2 2潴留潴留 通气过度肺泡通气过度肺泡高氧血症,低高氧血症,低COCO2 2(通气过度肺泡的氧分压可提高,但肺毛细血管通气过度肺泡的氧分压可提高,但肺毛细血管氧含量因氧含量因HbHb携带氧能力的限制增加不多,因此不携带氧能力的限制增加不多,因此不能完全代偿通气不足肺泡的低氧血症。能完全代偿通气不足肺泡的低氧血症。而通气而通气过度肺泡能代偿通气不足肺泡的高碳酸血症过度肺泡能代偿通气不足肺泡的高碳酸血症)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的临床意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对动脉血气的影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的临床意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主要影响动脉血氧分压,对CO2分压影响不大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的临床意义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的临床意义 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典型病例 肺梗塞局部血流阻塞,V/Q无穷大,死腔 肺不张局部气道阻塞,V/Q为零,静脉血分流量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的临床意义 通气/血流(V/Q)比例失通气动力机制通气动力机制又称呼吸动力机制主要研究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阻力通气 外环境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需产生肺泡和外环境之间的压力差由呼吸中枢、神经传导、呼吸肌和呼吸器 官参与。通气动力机制通气动力机制又称呼吸动力机制影响通气动力的疾病呼吸中枢呼吸中枢脑炎、脑外伤、脑血管意脑炎、脑外伤、脑血管意 外、脑水肿、外、脑水肿、麻醉药过量麻醉药过量神经肌肉传导神经肌肉传导 膈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原膈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原 病变、格林巴利综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征呼吸肌呼吸肌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养不良症、低钾血症症、低钾血症影响通气动力的疾病呼吸中枢脑炎、脑外伤、脑血管意通气动力测定呼吸中枢的反应性高CO2反应性低氧反应性呼吸肌功能的测定最大口腔吸气压(MIP)最大口腔呼气压(MEP)经膈压通气动力测定呼吸中枢的反应性通气阻力部位分类部位分类 气道阻力气道阻力 肺组织阻力肺组织阻力 胸廓阻力胸廓阻力物理特性分类物理特性分类 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肺顺应性肺顺应性 胸廓顺应性胸廓顺应性 呼吸系统总顺应性呼吸系统总顺应性 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粘性阻力粘性阻力惯性阻力惯性阻力通气阻力部位分类 气道阻力弹性阻力吸气时必须克服的肺和胸廓容积变化所产生的弹性回缩力 可用顺应性表示。弹性阻力吸气时必须克服的肺和胸廓容积变化所产生的弹性回缩力弹性阻力顺应性是单位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容量改变顺应性是单位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容量改变肺顺应性肺容量改变肺顺应性肺容量改变(V)/(V)/经肺压经肺压 经肺压是胸腔内压与肺泡内压经肺压是胸腔内压与肺泡内压之差之差胸壁顺应性肺容量改变胸壁顺应性肺容量改变(V)/(V)/经胸壁压经胸壁压 经胸壁压是胸腔内压与体表压经胸壁压是胸腔内压与体表压之差之差胸廓总顺应性肺容量改变胸廓总顺应性肺容量改变(V)/(V)/经胸廓压经胸廓压 经胸廓压经肺压经胸壁压经胸廓压经肺压经胸壁压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粘性阻力维持气体流动所需克服阻力 包括:气道粘性阻力 肺组织粘性阻力惯性阻力引起气流加速度所克服的阻力非弹性阻力粘性阻力维持气体流动所需克服阻力通气阻力平静呼吸时的阻力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惯性阻力惯性阻力粘性阻力粘性阻力 100100 7070 0 0 3030 肺脏肺脏 气道气道 1/51/5 4/54/5 通气阻力平静呼吸时的阻力小气道阻力(small airway resistancesmall airway resistance)小气道是指直径小于2mm的气道。小气道的口径虽然较小,但数量很多,因此总的横截面积远大于大气道,故小气道的阻力只占总气道阻力的一小部分,用常规肺功能检查不易检出小气道阻塞。小气道阻力(small airway resistance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闭合气量(Closing volume)测定方法:N2气法 He气法表达指标:CV/VC%CC/TLC%闭合气量(Closing volume)测定方法: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 70%70%预预计值计值 Vmax25%70%Vmax25%70%预计预计值值 2.5/12%绝对值200ml 支气管哮喘阳性气流受限改变的可逆性(支气管扩张试验)测量指标通气功能的昼夜波动率(日变异率)测量指标:FEV1、PEF 日内最高值-日内最高低值变异率=(同日内最高值+最低值)20%为异常通气功能的昼夜波动率(日变异率)测量指标:FEV1、支气管激发试验激发剂:特异性 变异原 非特异性、组织胺、乙酰甲胆碱测定指标:FEV1、呼吸阻抗 表达方式:PC2O PD20支气管激发试验激发剂:常规肺功能临床应用举例呼吸科 李凡常规肺功能临床应用举例呼吸科 李凡病例一男,71岁,体重88Kg,身高175cm。吸烟1480年支,主诉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轻度活动出现气喘。有家属性肺疾病史。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吸入支扩动态肺容积FVC4.291.94452.76FEV13.291.03311.25FEV1/FVC7753FEF25-752.80.4150.5MVV1255141静态肺容量TLC6.619.37142RV/TLC3575214DLCO251040病例一男,71岁,体重88Kg,身高175cm。吸烟1480病例一1.如何评价检测结果?2.DLCO的减少说明什么?病例一1.如何评价检测结果?分析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吸入支扩剂动态肺容积FVC4.291.94452.76FEV13.291.0331(38)1.25FEV1/FVC775364FEF25-752.80.4150.5MVV1255141静态肺容量TLC6.619.37142RV/TLC3575214DLCO251040分析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 吸入支扩剂答 案一、评价1.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0.45,FEV1/pre=0.38,气流受限,通气功能障碍。2.TLC和RV/TLC升高,肺过度充气。3.支气管扩张试验:FEV1=4.5%,FEV1绝对值220ml。阴性4.弥散功能降低意味着肺气肿存在。二、DLCO的减少:1.反映肺实质或肺血管的异常,此例是肺气肿引起。答 案一、评价病例二女性,36岁,体重83Kg,身高162cm。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吸入支扩剂动态肺容积FVC3.693.27893.36FEV13.102.93942.93FEV1/FVC8489FEF25-753.14.0131MVV113121106静态肺容量TLC5.044.6292RV/TLC272178DLCO2424100病例二女性,36岁,体重83Kg,身高162cm。问 题1.该病人有通气功能障碍吗?2.检测数据支持你的初步影像吗?3.该流量-容积曲线正常吗?问 题1.该病人有通气功能障碍吗?分 析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吸入支扩剂动态肺容积FVC3.693.27893.36(91%)FEV13.102.93942.93(95%)FEV1/FVC848987FEF25-753.14.0131MVV113121106静态肺容量TLC5.044.6292RV/TLC272178DLCO2424100分 析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 吸入支扩剂答 案没有通气功能障碍。检测数据正常。呼气至2.4L时,出现“膝状”拐点,此后气体流量急剧下降,属于正常变异,尤其女性。曲线到达拐点前,曲线的形态取决于气管最狭窄段,这段曲线称“气管平台”。答 案没有通气功能障碍。病例三女性,29岁,体重129Kg,身高165cm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吸入支扩剂动态肺容积FVC3.943.0678FEV13.342.6479FEV1/FVC8586FEF25-753.42.885MVV1209075静态肺容量TLC5.184.2382RV/TLC2428117DLCO252496病例三女性,29岁,体重129Kg,身高165cm问 题1.有通气功能障碍吗?2.所示数据可以作何诊断?3.该患者有何特别之处?4.如果患者吸烟9年,共72年支,诉气管炎反复发作,伴气喘及呼吸困难,还要做哪些检测?问 题1.有通气功能障碍吗?分 析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吸入支扩剂动态肺容积FVC3.943.0678轻度通气FEV13.342.6479功能障碍FEV1/FVC8586FEF25-753.42.885MVV1209075静态肺容量TLC5.184.2382RV/TLC2428117DLCO252496分 析答 案轻度通气功能障碍。TLC较低但正常,FVC和FEV1成比例降低,但FEV1/FVC正常,DLCO正常,提示“非特异性通气功能障碍”。病人肥胖,BMI47.7(正常)气道激发试验。答 案轻度通气功能障碍。说 明非特异性通气功能异常:FEV1和FVC均下降,但FEV1/FVC正常,符合限制性疾病,但TLC正常,所以限制性疾病诊断不成立,故称。说 明非特异性通气功能异常:气道激发试验图中提示:FEV1下降了21%。诊断:中度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原因:哮喘和肥胖。气道激发试验图中提示:FEV1下降了21%。病例四男性,76岁,体重779Kg,身高168cm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吸入支扩剂动态肺容积FVC3.692.4466FEV12.831.3347FEV1/FVC7755FEF25-752.60.7MVV1123027静态肺容量TLCRV/TLCDLCO病例四男性,76岁,体重779Kg,身高168cm问 题通气困难的严重程度?引起通气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检测数据中有何异常?流量-容积曲线有何异常?还需做其他什么检测?问 题通气困难的严重程度?分 析预计值实测值实测/预计动态肺容积FVC3.692.4466中度下降FEV12.831.3347重度下降FEV1/FVC7755严重下降FEF25-752.60.7MVV1123027严重下降分 析答 案严重通气功能障碍主要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MVV下降程度大于FEV1下降程度,可能存在:配合不好、神经肌肉疾病、大气道疾病。答 案严重通气功能障碍答 案流量曲线异常:在FVC的前50%以内,流量在1.3L/s,之后曲线出现异常平台期,是典型的大气道病变。需要进一步做“吸气流速-容量环”检测。答 案流量曲线异常:在FVC的前50%以内,流量在1.吸气流速-容量环测定最大吸气流量与最大呼气流量接近一致的降低,提示气道内病变为固定性病变。这是一例韦格纳氏肉芽肿病人,两侧主支气管受累。支架后仍未达到正常。吸气流速-容量环测定最大吸气流量与最大呼气流量接近一致的降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正常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正常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阻塞性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阻塞性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限制性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限制性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胸腔外气道可变性阻塞性病变。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胸腔外气道可变性阻塞性病变。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胸腔内气道可变性气道阻塞性病变。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胸腔内气道可变性气道阻塞性病变。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固定性气道阻塞性病变。如气管内环状的固定癌灶、或固定的声带麻痹等。几种常见的流量容积环意义固定性气道阻塞性病变。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常规肺功能测定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