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的监测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Xgjmqtw****nqtwad... 文档编号:241420810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2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功能的监测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呼吸功能的监测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呼吸功能的监测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功能的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功能的监测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2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系统2呼吸功能的监测2呼吸功能监测内容包括:呼吸功能监测内容包括:l 通气功能通气功能l 气体交换功能气体交换功能l 呼吸运动功能呼吸运动功能l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3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功能监测内容包括:3呼吸功能的监测3呼吸功能的分级呼吸功能的分级0 0级:患者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减退,但级:患者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减退,但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活动如常人;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活动如常人;1 1级:一般劳累时出现气短;级:一般劳累时出现气短;2 2级:平地速度较快或者登楼、上坡时有气短;级:平地速度较快或者登楼、上坡时有气短;3 3级:慢走不及百步即出现气短;级:慢走不及百步即出现气短;4 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5 5级:安静时也有气短,无法平卧。级:安静时也有气短,无法平卧。4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功能的分级0级:患者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减退,但日4静态肺容量及组成静态肺容量及组成5呼吸功能的监测静态肺容量及组成5呼吸功能的监测5p潮气量(潮气量(VTVT)p补呼气量(补呼气量(ERVERV)p补吸气量(补吸气量(IRVIRV)p余气量(余气量(RVRV)静态肺容量及组成静态肺容量及组成p深吸气量(深吸气量(ICIC)p肺活量(肺活量(VCVC)p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FRCFRC)p肺总量(肺总量(TLCTLC)6呼吸功能的监测潮气量(VT)静态肺容量及组成深吸气量(IC)6呼吸功能6一、通气功能监测:肺容量一、通气功能监测:肺容量l潮气量(潮气量(VT VT):):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603ml603ml,女性为,女性为487ml487ml,平均,平均500ml500ml。l补吸气量(补吸气量(IRVIRV):):平静吸气后,用力做最平静吸气后,用力做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男性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男性2.16L2.16L,女,女性性1.4L1.4L。l补呼气量(补呼气量(ERVERV):):平静呼气后,用力做最平静呼气后,用力做最大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量,男性大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量,男性0.91L0.91L,女,女性性0.56L0.56L。7呼吸功能的监测一、通气功能监测:肺容量潮气量(VT):平静呼吸时,一次7肺容量肺容量l余气量(余气量(RVRV):):深呼气后再也不能呼出的肺深呼气后再也不能呼出的肺内残气量,男性内残气量,男性1.53L1.53L,女性,女性1.02L1.02L。l深吸气量(深吸气量(ICIC):):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气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即潮气量与补吸气量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即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正常成年男性之和,正常成年男性2.66L2.66L,女性,女性1.9L1.9Ll肺活量(肺活量(VCVC):):最大吸气之后最大呼气所测最大吸气之后最大呼气所测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为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为3.47L3.47L,女性为,女性为2.44L 2.44L 8呼吸功能的监测肺容量余气量(RV):深呼气后再也不能呼出的肺内残气量,男性8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FRC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的气量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为正常成年男性为2.33L2.33L,女性为,女性为1.58L1.58L 肺总量(肺总量(TLCTLC):):最大吸气后存留于肺部的全最大吸气后存留于肺部的全部气量部气量,正常成年男性为正常成年男性为5.02L5.02L,女性为,女性为3.462L3.462L肺容量肺容量9呼吸功能的监测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的气量,正常成年男9动态肺容量的组成:动态肺容量的组成:u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VEVE)u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VAVA)u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MVVMVV)u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TVCTVC)u生理死腔量(生理死腔量(VDVD)10呼吸功能的监测动态肺容量的组成:每分通气量(VE)10呼吸功能的监测10肺通气肺通气 肺通气是指呼吸运动将氧气吸入肺中,同时肺通气是指呼吸运动将氧气吸入肺中,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反映肺呼吸生理的动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反映肺呼吸生理的动态变化态变化l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VEVE)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是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或吸入的气量,是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正常值:男性正常值:男性6.6L6.6L,女性,女性4.2L4.2L。l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VAVA)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所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气量中所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量。VA=fVA=f(VT-VDVT-VD)。正常值:)。正常值:4.2L4.2L。11呼吸功能的监测肺通气 肺通气是指呼吸运动将氧气吸入肺中,同时排出二氧化碳11肺通气肺通气l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MVVMVV)是指每分钟用力呼出和是指每分钟用力呼出和吸入的最大气量,评估通气储备功能,男性吸入的最大气量,评估通气储备功能,男性104L104L,女性,女性82.5L82.5L。l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TVCTVC)深吸气后用最快的速度,深吸气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时间最最大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时间最大呼气率(大呼气率(FEVFEV):呼出气占用力肺活量):呼出气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的百分比。FEVFEV1.01.0%83%83,FEV FEV2.02.0%96%96 FEVFEV3.03.0%99%99。12呼吸功能的监测肺通气最大通气量(MVV)是指每分钟用力呼出和吸入的最大气量12肺通气肺通气l生理死腔量(生理死腔量(VDVD):):由解剖无效腔与肺泡由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组成。无效腔组成。l解剖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口鼻气管和细支气管这一段口鼻气管和细支气管这一段呼吸道,正常值:男性呼吸道,正常值:男性0.128L0.128L,女性,女性0.119L0.119L。l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一部分在肺泡中未能与血流一部分在肺泡中未能与血流发生气体交换的空间发生气体交换的空间VD/VTVD/VT正常值:正常值:0.20.20.350.35,可以不计。,可以不计。13呼吸功能的监测肺通气生理死腔量(VD):由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组成。1313肺通气肺通气l临床上一般监测临床上一般监测VD/VTVD/VT的比值,主要临床意的比值,主要临床意义是判断肺泡的死腔通气,即换气功能。义是判断肺泡的死腔通气,即换气功能。VD/VTVD/VT的正常值为的正常值为0.20.20.350.35。lBohrBohr计算公式:计算公式:VD/VT=VD/VT=(PaCOPaCO2 2-P-PE ECOCO2 2)/PaCOPaCO2 2lVD/VTVD/VT的值增加,提示肺泡通气的值增加,提示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血流比例失调,无效通气量增加调,无效通气量增加14呼吸功能的监测肺通气临床上一般监测VD/VT的比值,主要临床意义是判断肺泡14肺通气肺通气l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aCO PaCO2 2 ):血浆中溶解的:血浆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压力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压力 ,它是反映通气功,它是反映通气功能常用的指标,临床用于评价患者通气量足能常用的指标,临床用于评价患者通气量足够与否,指导机械通气。正常值:够与否,指导机械通气。正常值:353545mmHg45mmHg。PaCO2PaCO2CO2CO2产生量产生量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15呼吸功能的监测肺通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中溶解的二氧化碳15二、二、气体交换功能:气体交换功能:l1 1、氧合作用指标监测、氧合作用指标监测l2 2、氧交换效率的监测、氧交换效率的监测l3 3、呼吸功能综合判断、呼吸功能综合判断16呼吸功能的监测二、气体交换功能:1、氧合作用指标监测16呼吸功能的监测161 1、氧合作用指标监测、氧合作用指标监测l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PaOPaO2 2)的监测)的监测l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aOSaO2 2)的监测)的监测l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 PvO2 2 )及静脉)及静脉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SvO SvO2 2 )的监测)的监测17呼吸功能的监测1、氧合作用指标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监测17呼吸功17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PaOPaO2 2)的监测)的监测l指溶解在动脉血浆内的氧所产生的张力,是决定氧运输量的重要因素。lPaO2正常值:80100mmHg。l临床上根据PaO2数值将缺氧分为轻、中、重:轻度低氧血症中度低氧血症重度低氧血症6079mmHg4059mmHg40mmHg18呼吸功能的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监测指溶解在动脉血浆内的氧所产生的18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aOSaO2 2)的监测)的监测l是指动脉血液中血红蛋白在一定氧分压下和是指动脉血液中血红蛋白在一定氧分压下和氧结合的百分比,正常值:氧结合的百分比,正常值:95959797。l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及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及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有直接关系,呈有直接关系,呈“S”“S”型型19呼吸功能的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监测是指动脉血液中血红蛋白在一定19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血红蛋白解离曲线l1 1、曲线上段:相当于、曲线上段:相当于6060100mmHg100mmHg时,时,PaOPaO2 2下降较大下降较大 ,但,但SaOSaO2 2的下降却较小,意味着的下降却较小,意味着PaOPaO2 2大于大于100mmHg100mmHg时,对增加时,对增加SaOSaO2 2极为有限,极为有限,仅能增加物理性的血氧溶解含量。仅能增加物理性的血氧溶解含量。l2 2、曲线下端:相当于、曲线下端:相当于101040mmHg40mmHg时坡度陡时坡度陡直,意味着直,意味着PaOPaO2 2略有降低,略有降低,SaO SaO2 2即有明显下即有明显下降,有利于向组织细胞供氧。降,有利于向组织细胞供氧。20呼吸功能的监测血红蛋白解离曲线1、曲线上段:相当于60100mmHg时,20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血红蛋白解离曲线l影响因素:影响因素:PHPH值、温度、值、温度、2-3DPG2-3DPG、PaCO PaCO2 2 21呼吸功能的监测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影响因素:PH值、温度、2-3DPG、Pa21PvOPvO2 2和和 SvOSvO2 2的监测的监测lPvOPvO2 2和和 SvOSvO2 2是了解肺气体交换及周围循环灌是了解肺气体交换及周围循环灌注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能总体反映全身组注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能总体反映全身组织氧合状况。织氧合状况。SvOSvO2 2的正常值约为的正常值约为757522呼吸功能的监测PvO2和 SvO2的监测PvO2和 SvO2是了解肺气体交22PvOPvO2 2和和 SvOSvO2 2的监测的监测23呼吸功能的监测PvO2和 SvO2的监测23呼吸功能的监测23二、气体交换功能:气体交换功能:l1 1、氧合作用指标监测、氧合作用指标监测l2 2、氧交换效率的监测、氧交换效率的监测l3 3、呼吸功能综合判断、呼吸功能综合判断24呼吸功能的监测二、气体交换功能:1、氧合作用指标监测24呼吸功能的监测242 2、氧交换效率的监测、氧交换效率的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吸氧浓度(Pa(PaO O2 2/FiO/FiO2 2)的监测:的监测:反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效率的最简化指标。其反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效率的最简化指标。其正常值:正常值:400400500mmHg500mmHg。当比值小于。当比值小于150mmHg150mmHg时时提示患者气体交换及氧合作用极差,为气管插管提示患者气体交换及氧合作用极差,为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指征。及机械通气指征。25呼吸功能的监测2、氧交换效率的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5呼吸功能的监测培训ppt课件26肺内分流肺内分流(Q(QS S/Q/Qt t)的监测:的监测:l肺内分流的监指心排血量不经过肺毛细血管肺内分流的监指心排血量不经过肺毛细血管而直接进入人体循环中的血流,是判断肺内而直接进入人体循环中的血流,是判断肺内分流最准确的指标,可反映肺内通气与血流分流最准确的指标,可反映肺内通气与血流灌注比例是否正常。其正常值为灌注比例是否正常。其正常值为3355l分流增加可见于以下情况:分流增加可见于以下情况:1 1、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左至右分流;左至右分流;2 2、肺不张与肺萎缩;、肺不张与肺萎缩;3 3、肺部、肺部感染;感染;4 4、肺水肿;、肺水肿;5 5、ARDSARDS2 2、氧交换效率的监测:、氧交换效率的监测:27呼吸功能的监测肺内分流(QS/Qt)的监测:肺内分流的监指心排血量不经过肺27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的监测: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的监测:l是一项换气功能的指标,无法直接从血气分析的结是一项换气功能的指标,无法直接从血气分析的结果中测得,一般在血气分析的基础上,依从公式计果中测得,一般在血气分析的基础上,依从公式计算得出。正常值为:算得出。正常值为:515mmHg515mmHg28呼吸功能的监测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的监测:28呼吸功能的监测28呼吸功能综合判断呼吸功能综合判断29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功能综合判断29呼吸功能的监测29呼吸运动监测呼吸运动监测l呼吸频率(呼吸频率(RRRR)l呼吸幅度、节律和呼吸周期比率呼吸幅度、节律和呼吸周期比率l胸腹式呼吸活动的观察胸腹式呼吸活动的观察l呼吸动力监测呼吸动力监测30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运动监测呼吸频率(RR)30呼吸功能的监测30呼吸频率呼吸频率l正常成人正常成人12181218次次/min/min,新生儿,新生儿4040次次/min/min l呼吸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成人少于成人少于6 6次次/min/min 超过超过3535次次/min/min 31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频率正常成人1218次/min,新生儿40次/min 31呼吸幅度、节律和呼吸周期比率呼吸幅度、节律和呼吸周期比率l呼吸幅度:呼吸运动时患者胸腹部的起伏大呼吸幅度:呼吸运动时患者胸腹部的起伏大小小l呼吸节律:呼吸的规律性呼吸节律:呼吸的规律性l呼吸周期比率:呼吸周期中吸气时间与呼气呼吸周期比率:呼吸周期中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吸呼比)时间之比(吸呼比)异常呼吸:紧迫型呼吸、浅快呼吸、急性呼吸异常呼吸:紧迫型呼吸、浅快呼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深大呼吸窘迫综合征、深大呼吸32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幅度、节律和呼吸周期比率呼吸幅度:呼吸运动时患者胸腹部32胸腹式呼吸活动的观察胸腹式呼吸活动的观察u胸腹式呼吸是否同步胸腹式呼吸是否同步u胸式呼吸左右是否对称胸式呼吸左右是否对称u有无异常呼吸体征有无异常呼吸体征33呼吸功能的监测胸腹式呼吸活动的观察胸腹式呼吸是否同步33呼吸功能的监测33呼吸动力监测呼吸动力监测l肺、胸廓顺应性:单位压力改变所引起的肺肺、胸廓顺应性:单位压力改变所引起的肺容积的改变容积的改变l最大吸气压(最大吸气压(MIPMIP)和最大呼气压()和最大呼气压(MEPMEP)MIPMIP正常值:男性正常值:男性12.743.14kPa12.743.14kPa 女性女性9.602.45kPa9.602.45kPaMEPMEP正常值:正常值:男性男性22.544.61kPa22.544.61kPa 女性女性16.172.48kPa16.172.48kPa34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动力监测肺、胸廓顺应性:单位压力改变所引起的肺容积的改34呼吸动力监测呼吸动力监测l气道压力(气道压力(APAP):峰值压力、平台压力、平):峰值压力、平台压力、平均压力、呼气末压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均压力、呼气末压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l气道阻力:为气道压力差与吸入气流速比值气道阻力:为气道压力差与吸入气流速比值l跨膈压:吸气象腹内压与胸内压之差,反应跨膈压:吸气象腹内压与胸内压之差,反应膈肌收缩强度膈肌收缩强度 正常值正常值8.8221.07kPa8.8221.07kPa呼吸功:指标有压力时间乘积及时间指数呼吸功:指标有压力时间乘积及时间指数35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吸动力监测气道压力(AP):峰值压力、平台压力、平均压力、35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有创血气监测:有创血气监测:监测项目和指标:血监测项目和指标:血PHPH值、值、PaCOPaCO2 2/HCO/HCO2 2、PaOPaO2 2、SaO2SaO2等。等。36呼吸功能的监测血气分析有创血气监测:36呼吸功能的监测36动脉采血注意事项:动脉采血注意事项:1 1、采血前须肝素抗凝,以免血液凝固及影响、采血前须肝素抗凝,以免血液凝固及影响检验的准确性。检验的准确性。2 2、采血量不宜过多,单查血气分析约需、采血量不宜过多,单查血气分析约需0.5-0.5-1.0ml.1.0ml.3 3、采血后需立即排空气泡,再将针尖刺入橡、采血后需立即排空气泡,再将针尖刺入橡皮塞封闭针孔,以免接触空气造成检验结果皮塞封闭针孔,以免接触空气造成检验结果失败,并尽快送检。失败,并尽快送检。4 4、标本送检时需附上吸氧浓度或流量参数。、标本送检时需附上吸氧浓度或流量参数。37呼吸功能的监测动脉采血注意事项:1、采血前须肝素抗凝,以免血液凝固及影响检37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1 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2 2)采血时机:采血时机要合适。)采血时机:采血时机要合适。(3 3)血标本留取)血标本留取(4 4)血标本送检时间:标本应及时送检。)血标本送检时间:标本应及时送检。38呼吸功能的监测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1)心理因素38呼吸功能的监测38无创血气监测无创血气监测l具有快速、动态、连续性床旁监测的功能,具有快速、动态、连续性床旁监测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穿刺去学的次数,避免在血很大程度上减少穿刺去学的次数,避免在血管内留置导管,在临床应用广泛,已成为目管内留置导管,在临床应用广泛,已成为目前前ICUICU中的主要监测手段。中的主要监测手段。l检测仪器:脉搏测氧仪、经皮检测仪器:脉搏测氧仪、经皮O O2 2和和COCO2 2电极电极及及COCO2 2浓度测定仪。浓度测定仪。39呼吸功能的监测无创血气监测具有快速、动态、连续性床旁监测的功能,很大程度上39无创血气监测无创血气监测1.1.脉搏血氧饱和度:利用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脉搏血氧饱和度:利用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吸收光谱不同血红蛋白吸收光谱不同正常值:大于正常值:大于94%94%小于小于90%90%提示低氧血症提示低氧血症2.2.经皮氧分压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老年和经皮氧分压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老年和婴幼儿及应用机械通气、麻醉机和低温治疗婴幼儿及应用机械通气、麻醉机和低温治疗的患者的患者3.3.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精确度受到许多内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精确度受到许多内在外在因素影响在外在因素影响4 4、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常用红外线主、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常用红外线主气流和旁气流测定法气流和旁气流测定法40呼吸功能的监测无创血气监测1.脉搏血氧饱和度:利用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40l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浓度曲线分为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浓度曲线分为4 4相:相:l1.1.解剖死腔呼出气体,不含二氧化碳解剖死腔呼出气体,不含二氧化碳l2.2.随气体呼出,二氧化碳上升到平台水平随气体呼出,二氧化碳上升到平台水平l3.3.主要是肺泡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高峰主要是肺泡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高峰(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l4.4.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低到吸入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低到吸入气二氧化碳值,回到零点值,回到零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41呼吸功能的监测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浓度曲线分为4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4141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42呼吸功能的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42呼吸功能的监测42谢谢!43呼吸功能的监测谢谢!43呼吸功能的监测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