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疫情防控.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1394885 上传时间:2024-06-23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疫情防控.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疫情防控.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疫情防控.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防控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防控市疾控中心传防科市疾控中心传防科2021-9-27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病根本认识全球和我国疫情概况、风险认识及防控后续技术准备工作黄热病黄热病根本认识全球和我国疫情概况、风险认识及防控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寨卡病毒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全长为11kb的单股正链RNA主要有非洲型和亚洲型两个亚型,新加坡病例中最新别离的病毒与2021年以来南美传播的均为亚洲型病毒,新加坡病毒可能是上世纪60年代已在东南亚传播的病毒变种。系统发生树上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或西尼罗病毒非常相近该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别离出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别离出黄热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和紫外线均可灭活。传染环节传染环节患者、无病症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疾病可以“人/动物-蚊媒-人/动物的方式循环。埃及伊蚊是目前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也可传播中国CDC2021年实验室研究结果证明,通过细胞接种和定量RT-PCR检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均可被寨卡病毒感染阳性率为11/31(35.5%)vs.3/15(20.0%)目前发生本地传播疫情的国家以埃及伊蚊为主既往登革热疫情提示,白纹伊蚊可导致大规模本地传播疫情研究发现,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均可作为寨卡病毒的传播媒介,两者传播效率无差异且均比预期要低寨卡病毒大范围传播流行可能与免疫空白人群密度大且与伊蚊接触密切等因素有关蚊媒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蚊媒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F Amraoui.Eurosurveillance.2021;Thais Chouin-Carneiro,PLoS Negl Trop Dis 2021其他传播途径其他传播途径人与人之间传播母婴传播可通过胎盘传播,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传播;乳汁中可检测到性传播男传女为主,有病例提示存在女传男和男传男现象研究发现,男性病例在潜伏期、病症期和痊愈后均可从精液排毒最长188天,无病症感染者也有传播病毒的风险WHO最新预防性传播指南,男女均应至少6个月采取平安性行为或禁欲,方案怀孕者,至少等6个月后再考虑经输血传播实验室感染偶有报道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患者是否具有持续保护力尚不清楚其他黄病毒感染,病后有同型免疫力38(37.538.5)临床特征临床特征潜伏期:可能为3-12天。感染者约20%发病,急性期病症一般持续1-2周,病症温和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罕见死亡病例一般出现在有根底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2021年以来全球共报告12例死亡病例Cerbino-Neto J,et al.EID.2021巴西57例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并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改变。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寨卡病毒感染致神经系统寨卡病毒感染致神经系统疾病疾病-1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较多,婴儿也可出现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综合征,其他神经系统病症较少小头畸形孕妇在孕早期9月龄婴儿进行黄热病疫苗常规免疫疫苗接种建议疫苗接种建议2021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免疫策略专家咨询委员会(TheStrategicAdvisoryGroupofExperts,SAGE)得出结论:接种1剂YFV足以提供持久免疫和终身保护,并不需加强免疫2021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决议:从2021年6月开始废止IHR规定的接种1剂YFV后每隔10年加强免疫的要求新的接种建议为:1剂YFV可提供持久的保护,对大多数旅行者是足够的。具有暴露风险的实验室人员和某些免疫低下的旅行者应考虑接种YFV的加强剂次。出入境疫苗接种相关规定出入境疫苗接种相关规定国际卫生条例(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IHR)允许国家在旅行者入境时要求其提供黄热病疫苗YFV接种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那么?国务院第574号令第八十五条来自黄热病疫区的人员,在入境时,必须向卫生检疫机关出示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卫生部关于加强对赴黄热病和疟疾疫区出国人员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的通知?88卫防字第43号我国要求我出国人员前往安哥拉必须实施黄热病预防接种国家国家疑似疑似/可能可能确诊确诊死亡死亡传播传播类型类型输入国安哥拉40654065884884372372本地感染/传播乌干达6873 3秘鲁745017乍得共和国11-巴西-11哥伦比亚22-加纳4-刚果民主共和国260326037575107107输入和本地传播安哥拉中国11111仅输入安哥拉肯尼亚221安哥拉刚果共和国2-尚不能确定几内亚39-国内外疫情概况至国内外疫情概况至9月月8日日非洲地区疫情非洲地区疫情8国国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乌干达几内亚加纳乍得肯尼亚亚洲地区亚洲地区-仅中国有输入黄热病例报告仅中国有输入黄热病例报告最后1例病例4月12日报告以来无新发病例报告报告11例自安哥拉输入黄热病确诊病例,死亡1例。疫情概况疫情概况均为我国赴安哥拉经商或务工人员,在卢安达发病后回国治疗报告日期3月12日-4月12日,发病日期3月5日-4月5日男性8例,中位年龄42岁18-52岁入境口岸:北京7例,上海4例,乘飞机入境报告地区:福建5例,北京5例死亡1例,上海1例暴露史:10例发病前6天内有明确蚊虫叮咬史,1例不详疫苗接种史:5例发病前有疫苗接种史接种-发病时间间隔:3例为10天内1、4、7天,另2例分别为1年、5年6例发病前未接种疫苗其中1例发病后4天接种了疫苗11例病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WHO风评风评2021-8-12-1安哥拉黄热病疫情正在消退最近的病例发病日期是6月23日,之后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尽管如此,在全国各地仍需要保持高水平的警戒刚果民主共和国需密切关注疫情态势防止疫情向其他省份和原来有疫情报告的3个省的其他地区扩散由于媒介伊蚊的存在和活动,以及该国局部地区人群的低免疫率,疫情可能蔓延到其他省WHO风评风评2021-8-12-2疫情应对疫情应对-12021年8月31日,WHO总干事宣布该事件目前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安哥拉73个市已经接种了1596万65%的人口人群8月15日启动了优先接种工程,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共接种280万人,覆盖94%的目标人群22个地区中的15个到达了90%的疫苗接种率,三个地区正在补种第二阶段的接种将在12个省的21个地区开展刚果民主共和国8月17日启动优先接种,目前已经结束,各地区均超过98%接种率采用了1/5剂量接种策略仅用于应急状态和疫苗有限时超过1000万人已经接种疫情应对疫情应对-2截至9月8日,WHO已提供2700万支疫苗给安哥拉和DRC这是前所未有,在过去,从未使用超过400万份疫苗来控制黄热病爆发1800万给安哥拉,900万给DRCICG目前可供给急接种的疫苗为400万剂,该数字不包含已经分配给各国进行疫情应对的疫苗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不排除我国继续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可能,但输入风险较低。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的客观条件存在,但风险较低安哥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黄热病疫情明显减弱,疫苗覆盖率较高我国与疫区国家均有航班来往,有大量旅行者或归国人员来华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肯尼亚3个国家已经报告了自安哥拉输入确实诊病例,这也凸显了疫情通过未免疫的旅行者进行国际传播的风险我国在安哥拉人员近20万,虽然我国已针对在安哥拉华人开展疫苗接种,可能仍有局部人员未及时接种,存在感染和随后输入的风险黄热病为疫苗可预防疾病我国本地传播的风险我国本地传播的风险假设持续存在自境外输入的黄热病病例,不排除在我国出现本地传播的可能,但发生的范围和强度应非常有限。我国11例输入病例中发现3例病毒血症患者潜伏期的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一旦输入,很难被及时识别和发现病例识别难度大,临床表现不特异,与其他黄病毒属病毒如登革、乙脑病毒等存在血清学交叉反响我国为黄热病非流行地区,人群对黄热病普遍易感5-10月是我国局部地区伊蚊媒介的活泼季节输入到登革热流行地区蚊媒相似,传播风险更大鉴于我国今年蚊媒监测和控制工作部署早、力度大,假设各地能切实落实相关工作,发生的范围和强度应非常有限防控建议防控建议密切关注国际黄热病疫情进展,动态开展风险评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赴黄热病流行国家/地区旅行人员疫苗接种效劳。进一步完善赴黄热病疫区和自疫区入境人员的接种证查验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和预警,继续做好以灭蚊防病、环境整治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做好输入病例的发现、报告和调查处置。继续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专业人员培训。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