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汗症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76600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5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汗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医基础汗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医基础汗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汗汗证证汗 证1概概述述1.概念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概 述1.概念2分类: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盗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战汗:外感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脱汗:危重病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危证。黄汗: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分类: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3 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1脱汗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2战汗 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3黄汗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4病因病机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种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汗出异常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病因病机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51.肺气不足 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自汗 2营卫不和 风邪外袭营卫不和卫不外固,营不内守-汗出1.肺气不足 63.心血不足 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失血之后,心血不足汗液外泄:自汗盗汗4阴虚火旺 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阴虚火旺蒸津外泄:盗汗自汗3.心血不足 75邪热郁蒸 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嗜食肥甘,湿热内生邪热郁蒸迫津外泄:汗多6、阳气衰微阳气衰微阴津失固 大汗出脱汗7、正邪交争正邪交争战汉5邪热郁蒸 8综上所述,汗证的综上所述,汗证的病 位:卫表肌腠,与肺心肾密切相关。病 机:阴阳失调,汗液外泄。病 性:分虚实 实:热邪迫津外泄 虚:气(阳)虚不固或阴虚火旺,津液外泄。综上所述,汗证的9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汗出异常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也会使电解质紊乱,血粘度增高,头晕乏力等,黄汗多属湿热蕴蒸之实证。分类: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在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种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战汗:外感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汗后心悸,胸闷气短,腰酸腿软,面白唇淡,尿频而清,夜尿多。所以在心内为血,在外就是汗。出汗的症状是反映人体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的象征。热者,或火热蒸腾,迫津外泄;病 机:阴阳失调,汗液外泄。1脱汗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这些,只是说明一个道理:人体脏器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各司其职的。实:热邪迫津外泄1脱汗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战汗:外感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多属阴虚内热,然气虚、阴虚、湿热也间或有之。战汗属外感病中,正邪剧烈交争的转折点。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辨虚实及证候特点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 寤时汗出。多属气虚不固,然实证也或有之。盗汗 寐则汗出。多属阴虚内热,然气虚、阴虚、湿热也间或有之。脱汗属阳虚不固,阴不内守,阴极阳竭之证。大汗淋漓,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证。黄汗多属湿热蕴蒸之实证。汗出色黄,染衣着色。战汗属外感病中,正邪剧烈交争的转折点。或正胜邪退,疾病向愈;或邪胜正虚,疾病加重。外感病中,突然恶寒战栗汗出。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汗出异常的病因病机10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泄里热,清热利湿,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注意:汗出异常属虚者均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调和营卫112.辨寒热及证候特点 热者,或火热蒸腾,迫津外泄;或阴虚火旺,心液外泄。汗出而热,或热气蒸腾,汗臭粘腻。寒者,阳虚气弱,津失固摄。汗出而冷,清稀不臭。2.辨寒热及证候特点12治疗原则 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热之。治疗原则13分证论治分证论治自汗自汗1.肺卫不固(肺气虚衰)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2.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头痛,或失眠多梦心悸,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治法:调和营卫。分证论治自汗143.心肾亏虚症状:动则心悸汗出,或身寒汗冷。汗后心悸,胸闷气短,腰酸腿软,面白唇淡,尿频而清,夜尿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治法:益气温阳4.热郁于内症状:蒸蒸汗出,或但头汗出,或手足汗出。发热,面赤气粗,口苦口渴喜冷饮,胸腹胀闷,烦躁不安,大便干结,或见胁肋胀痛,阳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治法:清泄里热3.心肾亏虚15盗汗1.心血不足症状:盗汗。心悸少寐,眩晕健忘,神疲气短,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成人多见。治法:补血养心。2.阴虚火旺症状:夜寐盗汗。久咳虚喘,五心烦热,眠差多梦,形体消瘦,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盗汗16脱汗:危重病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危证。嗜食肥甘,湿热内生邪热郁蒸迫津外泄:汗多风邪外袭营卫不和卫不外固,营不内守-汗出症状:急性热病中,突然恶寒战粟,而后汗出。病 位:卫表肌腠,与肺心肾密切相关。或阴虚火旺,心液外泄。战汗:外感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损;热者,或火热蒸腾,迫津外泄;辨证要点-辨虚实及证候特点病 位:卫表肌腠,与肺心肾密切相关。脱汗脱汗症状:突然大汗淋漓,如油如珠。病情危重,神疲、肢厥、气短息微,舌卷少津或舌淡胖嫩,脉微欲绝或脉大无力。治法:益气回阳固脱脱汗:危重病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危证17战汗症状:急性热病中,突然恶寒战粟,而后汗出。发热口渴,躁扰不宁,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扶正祛邪战汗18黄汗黄汗邪热郁蒸(湿热并重)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黄汗19心主血、汗乃心之液。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故汗出皆由心肾虚致之。所以在心内为血,在外就是汗。出汗的症状是反映人体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的象征。汗液属阴,如人体的正气不足,阳气不固,则阴液失去约束而汗液外泄。汗与心有关;又肺主皮毛,这个皮毛就是医书所讲的营卫,所以汗又与肺有关;汗走肌表,脾主肌肉,所以汗与脾有关;而心为火,肾为水,人体正常,必要心肾相交,交通上下,所以汗也与肾有关。肝肾同源头,那么汗也与肝有关。这些,只是说明一个道理:人体脏器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各司其职的。心主血、汗乃心之液。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故汗出皆由心肾虚致之20汗是心液,流汗过多,会造成心之气阴受伤,虚火内扰,导致心悸惊惕、短气烦倦等证。耗气伤津,致使体内元气不足,阴津亏虚。也会使电解质紊乱,血粘度增高,头晕乏力等,气属阳,血属阴。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弱,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汗证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损,实证则为湿热迫蒸。汗是心液,流汗过多,会造成心之气阴受伤,虚火内扰,导致心悸惊21中医基础汗症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