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和政策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61296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和政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和政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和政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和政策一、农村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一、农村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科学技术促进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农村发展的经验三、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三、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举措政策举措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和政策一、农村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理1一、农村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农村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n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n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含义如下:n1)生产发展,就是按照市场需求,科学配置生产要素;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建设现代农业,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持续繁荣。一、农村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2n2)生活宽裕,就是要逐步建立农民增长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是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n3)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农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创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培养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2)生活宽裕,就是要逐步建立农民增长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3n4)村容整洁,技术村庄布局合理,自然生态良好、生产生活设施完善、农民住房美观实用,人居环境感觉清洁等,即要做到“布局优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让农民在良好得三乘、生活环境里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n5)管理民主,技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础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改善乡村治理结构,让广大农民以主人翁地位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享受更多的民主权利。4)村容整洁,技术村庄布局合理,自然生态良好、生产生活设施完42.参与式法制与包含性发展n“参与式发展”作为一种以强调“参与”和“赋予”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国际发展援助而兴起的一种发展模式。n参与式发展的基本内涵如下:n1)发展干预必须因地制宜n2)强调发展干预中的赋权2.参与式法制与包含性发展“参与式发展”作为一种以强调“参与5n3)尊重农民的创新精神n4)重视农民的能力技术n5)关注参与的公平性3)尊重农民的创新精神63.农村整体发展的模式n艾伯特沃特斯顿认为农村整体多种是综合性的,农村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丰富农村居民的物质和社会福利。农村整体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一种能自给自足的农业,这种农业能够成为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并提高全体农村居民经济和是福利的基础。3.农村整体发展的模式艾伯特沃特斯顿认为农村整体多种是综合7n这种自给自足的农业实现的基本路径是:第一,在农业中尽可能使用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技术而不是资本密集性技术;第二,农村地区应该建立只需少量资本的、使用较多劳动力的小规模轻工业,以补充农业劳动就业机会;第三,必须以自力更生或自助为基础,即从农村发展中获益的人们必须承担责任来筹集农村发展部分资金;第四,合理地使用劳动力等。这种自给自足的农业实现的基本路径是:第一,在农业中尽可能使用84.有关村庄城镇化的争论n应对即将出现的快速城市化,中国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一,任由市场机制自由调节。二,由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协助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经济,推进村庄城镇化。三,因势利导,把城镇化过程设计成真正同时解决农村问题和城市化问题的伟大工程,在中国土地上一劳永逸地消除城乡差别,化解“三农”问题。4.有关村庄城镇化的争论应对即将出现的快速城市化,中国存在着9n实现乡村城市化的总体战略设想是:在不影响现有大中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所带的的城市化的前提下,有政府主导,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和重点发展小城镇,在自愿、互惠你的前提下,用大约50年时间,让大多数现有农村人口逐步迁入小城镇;与此同时,通过对农民原有宅基地实现经济补贴等适当的激励机制,将现有农村的居住用地逐步变为耕地,是目前遍布全国的百万村庄逐步走人历史。实现乡村城市化的总体战略设想是:在不影响现有大中城市对农村劳10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科学技术筹集农村发展的经验n1.韩国“新村运动”n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首次把农村开发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开始谋划推进“新村运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基础建设,逐步实现传统乡村的现代化。勤劳、自立、合作精神就成为新村运动口号。n韩国新村运动大致经历了基础建设、扩散推广、充实提高、国民自发推进和自我发展5个阶段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科学技术筹集农村发展的经验1.韩国“新村11n2.英国的田园城市构想和农村发展战略n战略重点如下:n1)振兴乡村经济与社会事业,保证各级经济政策发展适合农村具体情况,促进位于农村地区的各类企业能够同等发展。在部分存在结构性经济缺陷且社会状况较差的地区,合同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来采取吸引和发展商业,增加当地居民技能、构建公共机构和社区能力等。2.英国的田园城市构想和农村发展战略12n2)确所有人的社会公正,即使所有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不让任何人的利益因为居住在农村地区而受到伤害。具体政府包括国家承诺支持各类志愿公益活动,与社会和地方政府一起建设交通、卫生、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n3)提升农村价值。农村地区除生产和提供粮食外还有价值,如野生动物、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资源。政府将注重小城镇文化特色的保护,加强对各种自然遗产的保护,包括农田、河流、山地等;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乡村打造,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和生物多样性。2)确所有人的社会公正,即使所有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不133.中国台湾地区建设“富丽农村”的经验和政策n其主要政策如下:n1)加快农村社区更新和新城镇建设。n2)建设示范农村。n3)安定农民生活。n4)增加农业灾害求助等。3.中国台湾地区建设“富丽农村”的经验和政策其主要政策如下:14n概括讲,台湾“富丽农村”政策的成功推进应归功于一下原因:n1)重视以科学技术推进现代产业竞争力的提升。n2)重视乡村人类资本的开发。n3)注重农村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开发。n4)注重农民福利的改善。n5)重视基层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发挥。概括讲,台湾“富丽农村”政策的成功推进应归功于一下原因:154.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n“城乡等值化”的主要思路如下:n1)制定“村镇整体发展规划”,调整地块的分布,改善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等。n2)调整农村的产业机构,积极推广农村机械化作业,组建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n3)保护传统文明。n4)加强教育培训,推行“双元制”教学,让孩子从小既学习文化课,也学习适用技术。同时,村里各种娱乐设施齐全。4.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城乡等值化”的主要思路如下:16n5)用科学理念引导村庄发展,逐步全面改变农村面貌,用土地管理带动环境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休闲价值都提到与经济价值同等重要的高度。n6)用法律手段保障村庄更新。5)用科学理念引导村庄发展,逐步全面改变农村面貌,用土地管理175.欧盟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思路n概括讲,欧盟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如下:n1)保持乡村“原汁原味”。n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n3)设置专门基金协调农村建设。n4)坚持农村发展,规划先行。5.欧盟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思路概括讲,欧盟新农村建设的主要18三、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举措n1.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经验n我国近30年来围绕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创新活动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n1)实施“星火计划”,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n2)创建农村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科技示范园,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n3)进行农业科研和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科技创新。n4)完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三、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举措1.中国建设社会主义192.中国新农村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多层面需求n概括讲,全国新农村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主要需求包括以下几个层面:n1)农业现代化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n2)农民增收对逻辑程序的巨大需求。n3)人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治理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n4)农村社区管理所提出的科技需求。2.中国新农村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多层面需求概括讲,全国新农村建203.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模式选择n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模式有多个可能的设计或选项。n1)“一村一品”模式。n“一村一品”模式虽有许多不足,但这种模式为新科学技术等要素融入乡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需求和整合机制。随着乡村农业试验站等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国家和完善,“一村一品”将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3.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模式选择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21n2)建设生态农村。n建设生态农村首先需要修建农村生态住宅。n生态村落落实生态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n生态产业是生态农村建设的动力和重点。n基于生态农村的发展需要,农村科技发展应该着力开发的关键技术是生态住宅关键技术、生态村落关键技术和生态产业关键技术。2)建设生态农村。22n3)创新性乡镇n创新性乡镇是指那些探索出独特乡村经济发展、价值创造和社会治理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的农村乡镇。其主要特征是农村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开发、村民生活质量提高、节能降耗减排、生态环境友好,以及乡村是治理的模式和机制创新是其最基本的特征。n创新性乡镇建设的基础是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和乡村知识资源、自然资源等的创造性整合或融合。n创新性乡镇建设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3)创新性乡镇234.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创新思路n总体思路应该是:n1)以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为导向,全面调整农业科技战略和重点。n2)推进参与式管理,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n3)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n4)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n5)以国际合作为契合,创造新农村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模式。4.中国以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创新思路总体思路应该是: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