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程标准解析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279583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程标准解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初中课程标准解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初中课程标准解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析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析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析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析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析1 一、我国地理课程的主要问题一、我国地理课程的主要问题(一)传统的课程理念尚未突破(一)传统的课程理念尚未突破【教师中心、学【教师中心、学科中心、书本中心】科中心、书本中心】(二)地理知识与能力脱节(二)地理知识与能力脱节(三)考试指挥棒束缚地理课程教学(三)考试指挥棒束缚地理课程教学(四)师资现状不容乐观(四)师资现状不容乐观(五)课程资源利用有待提高(五)课程资源利用有待提高一、我国地理课程的主要问题2二、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二、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猛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认识到基础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都认识到基础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基础重要性,各国都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改革,其中深受各国政府和教育界教育改革,其中深受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关注的就是课程改革。关注的就是课程改革。二、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科3(一)时代的发展包括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一)时代的发展包括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是引制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是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 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和劳动力,识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和劳动力,相当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工具、资本,是经济发展相当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工具、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的直接资源。(一)时代的发展包括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生产方式、生活4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果说过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果说过去的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主去的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质力量的话,那么,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质力量的话,那么,对于新世纪时代发展起作用的因素可能就对于新世纪时代发展起作用的因素可能就是具有高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是具有高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5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二是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二是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综合国力方面,特别是表现为经济实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综合国力方面,特别是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三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三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临危机。危机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匮乏、人口危机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匮乏、人口迅速增长等,它们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此外,迅速增长等,它们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此外,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也成为危机之源。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也成为危机之源。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二是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6(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和肩负的历史重(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是引发基础教育课任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是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直接原因程改革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之一是学校教育课程的知识本位直接原因之一是学校教育课程的知识本位倾向,倾向,表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书本中心、表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7 直接原因之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直接原因之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上个世纪之末作的调查表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上个世纪之末作的调查表明,现行课程方案存在种种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现行课程方案存在种种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人才培养目标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课程内容存在对封闭、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繁、难、偏、旧”的状的状况等,致使现行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况等,致使现行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直接原因之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8 直接原因之三是地理科学发展迅猛,基础教育阶段直接原因之三是地理科学发展迅猛,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不能与其相适应。的地理课程不能与其相适应。正如地理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所阐述的,正如地理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所阐述的,“当今世界,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努力探索一条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些都给地理科学以及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富有挑路。这些都给地理科学以及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战性的新课题。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对地观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的建立建立,也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也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直接原因之三是地理科学发展迅猛,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不9三、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10 1.总目标 教育部于教育部于2001年年6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1)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方 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总目标教育部于2001年6印发的基础教11 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性和选择性。2.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12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13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14(二)地理课程改革要体现基础教育课(二)地理课程改革要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1.1.地理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要体现基地理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要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二)地理课程改革要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15教育部于教育部于2001年年7月颁布的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实验稿)明确指出:验稿)明确指出:“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通过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通过79年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16 教育部于教育部于2001年年7月颁布月颁布了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实验稿),十年后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形成了,十年后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形成了义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版)。课程性质:课程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性质的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区域性(一)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是否把区际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是否把区际联系的国内外比较加上?】联系的国内外比较加上?】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17(二)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综合性。(二)综合性18(三)思想性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三)思想性19(四)生活性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四)生活性20(五)实践性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五)实践性21课程目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观念。课程目标:22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目标的设计、是否增加一个实例:】(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2.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掌握阅读和实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得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是否补充图像观察的内容?】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目标的设计、是否23(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做出判断。3.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构想。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对地理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二)过程与方法24(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3.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4.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25第三节第三节 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目标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和要求第三节地理教学目标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26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 一般来讲,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一般来讲,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一样,由三个领域的内容组成,即一样,由三个领域的内容组成,即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一般来讲,地理教学目标与27“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是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是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基本技能。其中“知识知识”是指地理表象、地理概念、是指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规律等,地理原理、规律等,“技能技能”主要指地理图表阅读与主要指地理图表阅读与绘制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绘制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能、地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是指掌握地理学28地理地理“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通常包括三个等级通常包括三个等级“识记、识记、理解、应用。例如理解、应用。例如: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画出冷锋、暖锋形成示意图;画出冷锋、暖锋形成示意图;利用互联网搜集长江开发治理的资料。利用互联网搜集长江开发治理的资料。地理“知识与技能”通常包括三个等级“识记、理解、应用。例如:29“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能力等。“过程过程”(“方法方法”)指地理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指地理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思维过程(方法)、探究过程(方法)程(方法)、思维过程(方法)、探究过程(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30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两个层级:目标包括两个层级:经历(体验)、尝试。经历(体验)、尝试。例如:通过不同的角色模拟,讨论本地资源例如:通过不同的角色模拟,讨论本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两个层级:3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一般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对自然及其一般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好奇心、兴趣等。神、好奇心、兴趣等。一般包括三个层级:接受(或感受)、反应(认同)、领一般包括三个层级:接受(或感受)、反应(认同)、领悟(感悟)。例如:悟(感悟)。例如:通过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说明人与环境的密切通过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说明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关系;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般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世32(一)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一)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1.1.整体性整体性 系统考虑:系统考虑:地理课程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地理课程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一)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1.整体性33 2.2.层次性层次性 教学目标的层次要与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教学目标的层次要与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例如,关于地图阅读和绘制的技能,不可能要求学例如,关于地图阅读和绘制的技能,不可能要求学生在学习生在学习“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单元时,就一下达到最高层次,单元时,就一下达到最高层次,而是要通过有关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甚至高中地理的学而是要通过有关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甚至高中地理的学习,才能逐步达到地图阅读与绘制技能的最终目标。习,才能逐步达到地图阅读与绘制技能的最终目标。2.层次性34 3.3.具体性原则具体性原则 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所教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所教学生的共同基础以及兴趣、习惯等,把教学目标具体学生的共同基础以及兴趣、习惯等,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同时还要求在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化。同时还要求在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学习水平要求的基础上,准确选择和使用具有的基础上,准确选择和使用具有行动意义的动词行动意义的动词。例如,一般说来例如,一般说来“描述描述”、“说出说出”、“识别识别”等对应了解水平,等对应了解水平,“概述概述”、“阐述阐述”、“说明说明”等等对应理解水平。对应理解水平。3.具体性原则35 4.4.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解释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解释】4.灵活性原则36(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 1.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 第一种是第一种是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即明确表达学。即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教学目。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教学目标,主要应用于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领域。领域。如:能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西亚、北非的位置;如:能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西亚、北非的位置;说出地形的五种类型。说出地形的五种类型。(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37 第二种是第二种是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教学目标,主要应用于的教学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度与价值观”领域。领域。第二种是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38 如:如:收集、交流我国各种不同地域民居的邮票、照收集、交流我国各种不同地域民居的邮票、照片、画片、景观图片;片、画片、景观图片;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我国南方和北方居民不同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我国南方和北方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的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如:39 2.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如:通过运用地图和数据进行分析(行为条件),学生(行如:通过运用地图和数据进行分析(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够归纳(行为动词)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为主体)能够归纳(行为动词)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省略行为主体和行为条件,但前提是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省略行为主体和行为条件,但前提是不会引起误解。不会引起误解。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40 行为主体是学生,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行为主体是学生,设计教学目标时不宜采用宜采用“使学生使学生”、“让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提高学生”等语句来陈述,而是应该等语句来陈述,而是应该采用学生为行为主体的语句。【分别举例】采用学生为行为主体的语句。【分别举例】行为主体是学生,设计教学目标时不宜采用“使学生41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范围。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一是关于使用辅助手段关于使用辅助手段,如,如“通过观看地理景观图,说通过观看地理景观图,说出出”;二是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如“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能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能”;三是三是时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如,如“在在1010分钟内,找出分钟内,找出”;四是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如“在课堂讨论时,讲述在课堂讨论时,讲述”。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42 行为动词: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行为动词: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避免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可以观察和测量,避免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像像“知道、认识、掌握知道、认识、掌握”等抽象动词,可用来表述总等抽象动词,可用来表述总括性的课程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但括性的课程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但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避免使用。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避免使用。行为动词: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43第一类第一类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识目标常用知识目标常用动词动词:了解水平、理解水平;:了解水平、理解水平;技能目标常用技能目标常用动词动词: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迁移水平。水平、迁移水平。第二类第二类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动词: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内化)水平。第一类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识目标常用动词:44 表现程度:表现程度:如如“说出所有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说出所有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选用选用1 1种方法算出图中种方法算出图中A A、B B两地的实际距离两地的实际距离”表现程度:45(三)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三)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一是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一是地理课程标准,二是地理教材,三是学生。二是地理教材,三是学生。第一,不能以地理课程第一,不能以地理课程“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代替地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三)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46运用地图指出北方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地区、南方地区地理单元的范围,比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各地理差异,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响;在地图上找出秦岭、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意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能够说明能够说明“秦岭秦岭淮河淮河”一线一线是划分我国东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限;是划分我国东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限;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归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归纳北方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纳北方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南方和北方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南方和北方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体验区域地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体验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理学习的方法比较法和归纳法。比较法和归纳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南、北方人民感受我国南、北方人民的智慧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之美;在南、北的智慧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之美;在南、北方居民角色扮演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方居民角色扮演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47 第二,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第二,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要求。要求。如:如:“列举和解释亚洲的气候特征列举和解释亚洲的气候特征”第二,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要求。48 第三,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第三,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教学目标设计是按照三个领域分别设计出若干个教学目标设计是按照三个领域分别设计出若干个目标,在实施教学目标时,往往是将三方面目标整合目标,在实施教学目标时,往往是将三方面目标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时逐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具体教学目标设计时逐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具体地把握教学目标,综合地实现教学目标。地把握教学目标,综合地实现教学目标。第三,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49 2.2.地理课程的设置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地理课程的设置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选择性小学、初中、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体现均衡性;小学、初中、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体现均衡性;综合性体现在地理课程的内容要把自然地理和人综合性体现在地理课程的内容要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结合;文地理相结合;选择性体现在学生对选修课程模块的选择上。选择性体现在学生对选修课程模块的选择上。2.地理课程的设置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50 3.3.地理课程要注重选择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地理课程要注重选择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发展有用的内容 如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如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要反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容。3.地理课程要注重选择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51 4.4.地理课程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加以实施,注地理课程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加以实施,注重多种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多种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学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学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包括:养。具体要求包括:(1)突出地理学的)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地域性”和和“综合性综合性”特征特征(2)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3)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地理课程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加以实施,注重多种52 5.5.地理课程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地理课程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6.6.地理课程要重视乡土地理和校本课程地理课程要重视乡土地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开发5.地理课程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53四、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四、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一)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与评价机制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与评价机制 3.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 (1)构建开放构建开放的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 (2)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理课程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基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理念 (1)学习对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构建开放构建开放的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四、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一)初中地理新课程54(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理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从纯粹的“科学世界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55 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服饰与地理服饰与地理 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服饰变化与季节更替服饰变化与季节更替 饮食与地理饮食与地理 南米北面;八大菜系南米北面;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徽”住房与地理住房与地理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出行与地理出行与地理 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几桶方式。出发时间与选择几桶方式。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56“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凸现地理学科的价值;有利于凸现地理学科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具有积极的意义:57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即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即“生活地理生活地理“的内容,包括:的内容,包括:正确使用指南针、地图;正确使用指南针、地图;初步学会观云识天;初步学会观云识天;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知识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知识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运用地理常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运用地理常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知道怎样利用环境或选择路线来进行休闲活动;知道怎样利用环境或选择路线来进行休闲活动;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熟悉地域文化的特色,了解异域文化。熟悉地域文化的特色,了解异域文化。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即“生活地理“的内容,包括:58(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展等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反映59 地理学习与学生终身发展有密切关系。除了生活地理学习与学生终身发展有密切关系。除了生活方面(应该说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必然是对终身方面(应该说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必然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对于终身发展的作用还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对于终身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表现在:掌握生存必需掌握生存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等基本思维形式基本思维形式 地理学习与学生终身发展有密切关系。除了生活方面(应该说对60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具体包括: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获取、处理与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获取、处理与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领会地理信息的含义并表达出来的能力;把地理研究对象分解成若干领会地理信息的含义并表达出来的能力;把地理研究对象分解成若干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把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能力;对有关决策进行评价,对把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能力;对有关决策进行评价,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选择的能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选择的能力。力。形成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正确的地理观念 包括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灾害观、可持续发展观。包括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灾害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61(2)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的激励性评价机制。”(2)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课程标准62注重发展性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是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是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思想,其基本思想是: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思想,其基本思想是:在评价方向上,发展性评价立足现在,回顾过去,在评价方向上,发展性评价立足现在,回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注意评价对象的现实表现,更重面向未来,不仅注意评价对象的现实表现,更重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重在使评价对象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重在使评价对象“增值增值”。以促进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以促进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注重发展性评价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63重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积重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积极性。重视多渠道交流信息,提倡被极性。重视多渠道交流信息,提倡被评价者之间相互评价。评价者之间相互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学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相互协调的动态过程价对象相互协调的动态过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积极性。重视多渠道交流信息,提64 3.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1)构建开放)构建开放的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充分重视校内内外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着力拓宽学习空间,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多样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流、积极探究。”3.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1)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65 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具体表现: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具体表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不再以掌握知识为惟一目标,更强调培养能力,不再以掌握知识为惟一目标,更强调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提高素质。课程形态的开放性:课程形态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人类资源、物质与人类资源、物质与场地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场地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具体表现:66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改变地理学习方式(1)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地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地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指出: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1)改变地理学习方式6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主体”而不是而不是“客体客体”。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才是有。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才是有效的地理学习。效的地理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68互动性学习互动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理论性学习理论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基础性学习基础性学习拓展性学习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地理学习方式模块组合示意图主要地理学习方式模块组合示意图倡导多元的地理学习方式:互动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理论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基础性学习拓展性学习69 按按功能功能分类,可分为基础性、拓展性、研究分类,可分为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地理学习方式。性地理学习方式。基础性基础性地理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地理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拓展性拓展性地理学习是为扩展知识视野而采取的地理学习是为扩展知识视野而采取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培养发展性学力(自主学学习方式,它主要培养发展性学力(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等)。习、自我发展能力等)。研究性研究性地理学习是地理探究活动,它的主要地理学习是地理探究活动,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按功能分类,可分为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地理学习方式。70按按内容内容分类,可分为分类,可分为理论性、实践性理论性、实践性地理学习方地理学习方式。前者偏重对原理的理解与探讨,后者强调在式。前者偏重对原理的理解与探讨,后者强调在活动中对知识的运用,两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活动中对知识的运用,两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按按行为行为分类,可分为分类,可分为自主性、互动性自主性、互动性地理学习方地理学习方式。前者体现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自式。前者体现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自我组织,也突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挥;互动我组织,也突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挥;互动性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与交流。性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与交流。按内容分类,可分为理论性、实践性地理学习方式。前者偏重对原理71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问题的学习方式。包括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包括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和交流阶段。践体验阶段;表达和交流阶段。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72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两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两种:课题研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究类和项目活动类。前者以认识客观世界。前者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后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后者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者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模拟设计某一条地铁线路的活动目的,如模拟设计某一条地铁线路的活动等。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两种: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前73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过程性、社会性、实践性、自主性、乡过程性、社会性、实践性、自主性、乡 土性、创新性、综合性、合作性。土性、创新性、综合性、合作性。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74(2)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造适宜的环境。”(2)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标准指出:75 信息化的地理课程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信息化的地理课程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呢?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化、形象化表示。资源全球化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特别是: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使世界地理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可使世界地理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师生共享。供广大师生共享。信息化的地理课程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76情境虚拟化情境虚拟化:地理演进的漫长性与突发性、地地理演进的漫长性与突发性、地理运动的空间性与复杂性,电脑可以通过技术处理运动的空间性与复杂性,电脑可以通过技术处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让学生犹如身临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如大陆漂移、地壳变动的漫长过程、其境一般。如大陆漂移、地壳变动的漫长过程、火山爆发的瞬间状态、地球、太阳、月球的空间火山爆发的瞬间状态、地球、太阳、月球的空间关系概念等。关系概念等。教学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活动合作化情境虚拟化:地理演进的漫长性与突发性、地理运动的空间性与复杂77(二)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思路(二)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思路 1.课程内容定位课程内容定位以区域地理为主以区域地理为主 为什么要以区域地理作为基本的学习内容呢?为什么要以区域地理作为基本的学习内容呢?首先,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古老核心,目前仍是地理学的首先,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古老核心,目前仍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科学之一。重要分支科学之一。第二,区域地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第二,区域地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心理。第三,以区域地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第三,以区域地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中活实际,其中“生活中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更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思路1.课程内容定位78 2.课程内容排序,不作硬性规定课程内容排序,不作硬性规定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