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介词连词课件

上传人:_impsvz****pswzcf... 文档编号:240923517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6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介词连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古代汉语介词连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古代汉语介词连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於、乎)于(於、乎)于与於于与於在古代文献中是两个字,后在古代文献中是两个字,后“於於”简化为简化为“于于”;二者的用法大致相同,上古音不同;二者的用法大致相同,上古音不同;于、於古今字;于、於古今字;分工不同。(分工不同。(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于”。在被动句或。在被动句或描写句里一般用描写句里一般用“於於”。)。)于(於、乎)于与於1 1、遂寘姜氏、遂寘姜氏于于城颖。城颖。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2 2、癸酉,师陈、癸酉,师陈于于鞌。鞌。齐晋鞌之战齐晋鞌之战3 3、虎兕出、虎兕出于于柙,龟玉毁柙,龟玉毁于于椟中。椟中。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4 4、夫子言之,、夫子言之,于于我心有戚戚焉。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5 5、元济、元济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李愬雪夜李愬雪夜入蔡州入蔡州1、遂寘姜氏于城颖。郑伯克段于鄢6 6、自我不见,、自我不见,于于今三年。今三年。豳风豳风东山东山7 7、材不为世用,道不行、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于时。时。柳子厚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8 8、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于今六十岁矣。今六十岁矣。捕捕蛇者说蛇者说9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于是日哭,是日哭,则不歌。则不歌。论语论语述而述而6、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豳风东山1010、亟请、亟请于于武公,公弗许。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1111、齐放其大臣孟尝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富而兵强。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121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恨于于桓灵也。桓灵也。出师表出师表1313、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此布衣之极,于于良足矣。良足矣。史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世家10、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141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于邻国也。邻国也。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1515、青,取之于蓝而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于蓝;冰,水为之而寒蓝;冰,水为之而寒于于水。水。劝学劝学1616、在天者莫明、在天者莫明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于水火。水火。天论天论1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1717、郤克伤、郤克伤于于矢,流血及屦。矢,流血及屦。齐晋鞌之战齐晋鞌之战181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于人。人。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1919、蕲胜于人而取、蕲胜于人而取于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于人矣。人矣。答李翊书答李翊书17、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齐晋鞌之战介词介词“于于”1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2 2、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3 3、介绍比较的对象。、介绍比较的对象。4 4、介绍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词“于”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于与乎于与乎介词介词“于于”在古籍中又写作在古籍中又写作“乎乎”。浴浴乎乎沂,风沂,风乎乎舞雩。舞雩。论语论语先进先进“乎乎”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代替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代替“于于”。1 1、被动句通常不用、被动句通常不用“乎乎”字字2 2、“对于对于”的意义不用的意义不用“乎乎”字字只用只用“乎乎”不用不用“于于”(“恶乎恶乎”的意义是的意义是“于何于何”时时)于与乎诸诸1 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诸鄢。鄢。郑伯克郑伯克段于鄢段于鄢2 2、不识有、不识有诸诸?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3 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傅诸诸?使楚人傅?使楚人傅诸诸?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诸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4 4、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与诸诸乎?乎?”左传左传僖公十三年僖公十三年5 5、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诸厕,遂以为殉。厕,遂以为殉。左传左传成公十年成公十年6 6、军中、军中诸诸将,各有彼此。将,各有彼此。赤壁之战赤壁之战7 7、当此时,、当此时,诸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史,杀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史,杀之以应陈涉。之以应陈涉。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4、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左传介词介词“诸诸”1 1、“之于之于”的合音词;的合音词;2 2、“之乎之乎”的合音词;的合音词;3 3、用作、用作“之之”或或“于于”;4 4、用作定语,表示多而不定之数,可译为、用作定语,表示多而不定之数,可译为“众众”、“各各”等。等。介词“诸”为为介词介词“为为”1 1、介绍动作行为所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介绍动作行为所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什么事物)而发,可译为为谁(什么事物)而发,可译为“给给”、“替替”、“向向”、“对对”。2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因为因为”、“为了为了”。3 3、介绍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介绍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被”。为介词“为”连词连词“为为”用于假设复句中,可译为用于假设复句中,可译为“如果如果”。动词动词“为为”含义广泛,它像一般动词一样,可以用作谓语,含义广泛,它像一般动词一样,可以用作谓语,并带宾语。并带宾语。语气词语气词“为为”常跟疑问代词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常跟疑问代词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连词“为”而而连词连词“而而”1 1、用于联合结构中,具有联合关系的两项地位、用于联合结构中,具有联合关系的两项地位平等,不分主次。连接做谓语的两个动词、平等,不分主次。连接做谓语的两个动词、形容词或词组起关联作用。形容词或词组起关联作用。而连词“而”2 2、用于偏正结构中,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前后、用于偏正结构中,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前后语意是一种相承关系。语意是一种相承关系。3 3、用于主谓结构中,连接主语和谓语,有突出、用于主谓结构中,连接主语和谓语,有突出谓语的作用,句中往往含有转折或假设的意谓语的作用,句中往往含有转折或假设的意味。味。2、用于偏正结构中,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前后语意是一种相承关系代词代词“而而”表示第二人称,多作定语,有时也用作主语。表示第二人称,多作定语,有时也用作主语。胡不下!吾乃与胡不下!吾乃与而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自毛遂自荐荐而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促织夫差!夫差!而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左传定公十四年定公十四年代词“而”1 1、水、水则则载舟,水载舟,水则则覆舟。覆舟。荀子荀子王制王制2 2、子女玉帛、子女玉帛则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则君地生焉。君地生焉。左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三年3 3、既来之,、既来之,则则安之。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4 4、天下既定,、天下既定,则则卷甲而藏之。卷甲而藏之。教战守策教战守策5 5、使子路反见之。至,、使子路反见之。至,则则行矣。行矣。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6 6、人死、人死则则曰:曰:“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寡人之于国也也7 7、实欲言十、实欲言十则则言百,百言百,百则则言千矣。言千矣。论衡论衡儒增儒增8 8、布帛长短同,、布帛长短同,则则价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价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则价相若;五谷多寡同,价相若;五谷多寡同,则则价相若;屦大小价相若;屦大小同,同,则则价相若。价相若。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9 9、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则没为奴婢。没为奴婢。柳子厚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6、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1010、会请先,不入,、会请先,不入,则则子继之。子继之。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1111、公子、公子则则往,群臣之子敢不负羁绁以从。往,群臣之子敢不负羁绁以从。左左传传定公八年定公八年1212、君无术、君无术则则弊于上,臣无法弊于上,臣无法则则乱于下。乱于下。韩非韩非子子定法定法1313、此、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岳阳楼记1414、唯赤、唯赤则则非邦也与?非邦也与?论语论语先进先进10、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晋灵公不君则则连词连词“则则”1 1、并列关系、并列关系2 2、顺承关系、顺承关系3 3、转折关系、转折关系4 4、条件关系、条件关系5 5、假设关系、假设关系6 6、表示说明或者判断、表示说明或者判断则连词“则”然然1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2 2、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然子病矣!子病矣!齐晋鞌之战齐晋鞌之战3 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河东凶亦然然。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然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4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然也。也。劝学劝学5 5、烨、烨然然若神人。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6 6、宜围棋,子声丁丁、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然。黄冈竹楼记黄冈竹楼记7 7、有亭翼、有亭翼然然临于泉上者。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醉翁亭记8 8、若火之使、若火之使然然,泉之始达。,泉之始达。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上9 9、吴广以为、吴广以为然然。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然然“然然”作连词,连接句或段,表示转折,可译为作连词,连接句或段,表示转折,可译为“但但是是”、“可是可是”、“然而然而”等;等;“然然”作代词,用作指示代词,常指代上文所说的作代词,用作指示代词,常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一般充当谓语;情况,一般充当谓语;“然然”作词尾,放在形容词后。作词尾,放在形容词后。“然然”作助词,表比拟,相当于作助词,表比拟,相当于“像像 一样一样”、“像像 似的似的”。然“然”作连词,连接句或段,表示转折,可译为“但是”、“可 练练 习习1 1、夜半、夜半于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庄子庄子徐无鬼徐无鬼2 2、臣不敢载之、臣不敢载之于于书。书。史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蔡泽列传3 3、诸公莫敢复明言、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于上。上。史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4 4、秦王之国危、秦王之国危于于累卵。累卵。史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蔡泽列传5 5、荆国有余、荆国有余于于地而不足地而不足于于民。民。墨子墨子公输公输 练 习6 6、赏必加、赏必加于于有功,而刑必断有功,而刑必断于于有罪。有罪。史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蔡泽列传7 7、须贾为魏昭王使、须贾为魏昭王使于于齐。齐。史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蔡泽列传8 8、吾、吾于于天下贤士,可谓亡负矣。天下贤士,可谓亡负矣。汉书汉书高帝纪高帝纪6、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v下列句中的介宾词组位置不同的是()下列句中的介宾词组位置不同的是()A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论语述而述而B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C 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上D 燕于姬姓独后亡。燕于姬姓独后亡。史记史记燕世家燕世家古代汉语介词连词课件v解释下面句中解释下面句中“于是于是”的意思。的意思。1、于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孰可以代之?”对对曰:曰:“赤也可。赤也可。”于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之。左传左传襄公三年襄公三年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于是冯谖不复歌。冯谖不复歌。战国策战国策齐策四齐策四3、于是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嚇!”庄子庄子惠子相梁惠子相梁4、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罃。于是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左传左传成公三年成公三年解释下面句中“于是”的意思。1 1、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以沛公言报项王。沛公言报项王。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2 2、魏其武安由此、魏其武安由此以以侯家居。侯家居。史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3 3、武安侯虽不任职,、武安侯虽不任职,以以王太后故,亲幸。(同上)王太后故,亲幸。(同上)4 4、故、故以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同上)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同上)5 5、公子、公子欲欲以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史记史记魏魏公子列传公子列传6 6、侯生曰:、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以至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同上)(同上)1、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1 1、楚战士无不一楚战士无不一以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2 2、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以继日。继日。孟子孟子离离娄下娄下3 3、若晋君朝、若晋君朝以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以入,则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左传僖公十年僖公十年4 4、陈胜起山东,使者、陈胜起山东,使者以以闻。闻。史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刘敬叔孙通列传1、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1 1、谁、谁为为大王为此计者?大王为此计者?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2 2、仕非、仕非为为贫也,而有时乎贫也,而有时乎为为贫。贫。孟子孟子万章下万章下3 3、吴公子光曰:、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言伐楚,欲自为为报私仇也,非能报私仇也,非能为为吴。吴。”史史记记刺客列传刺客列传4 4、如姬、如姬为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姬。史记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列传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1 1、寡君其罪、寡君其罪之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左传昭公昭公三十一年三十一年2 2、从天而颂、从天而颂之之,孰与制天命而用,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之?荀子荀子天论天论3 3、君亡、君亡之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左传左传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五年4 4、十一月,沛公引兵、十一月,沛公引兵之之薛。薛。汉书汉书高帝纪高帝纪5 5、之之子于归。子于归。周南周南桃夭桃夭6 6、羔羊、羔羊之之皮。皮。召南召南羔羊羔羊7 7、鹏、鹏之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庄子逍遥游逍遥游1、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