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和护理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1139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和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和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和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治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和护理疗和护理南京市建邺医院医院急诊科南京市建邺医院医院急诊科杨小阳杨小阳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和护理南京市建邺医院医院急诊科1.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概述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概述 2.老年病人静脉穿刺的流程及提高老年病人静脉穿刺的流程及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3.老年静脉输液的其他要点老年静脉输液的其他要点1.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概述一一.老年病人血管的生理病理改变老年病人血管的生理病理改变 1.血管解剖 a 外膜:血管最外一层,由弹性纤维和疏松组织组成,主要作用是支持和保护血管 b 中膜:静脉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弹性蛋白、胶原、平滑肌纤维组成。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管壁的张力,有收缩、舒张的作用c 内膜:血管的最里层,由内皮细胞、基底膜组成。能分泌肝素及前列腺素,起抗凝作用能一.老年病人血管的生理病理改变2.生理病理变化a 内膜:增厚,粗糙,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减慢b 中膜:纤维化,脂肪化,钙沉积c 外膜:组织松弛,弹性纤维磨损,血管弹性降低,由于血管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血管的脆性增加,弹性及韧性减弱,血管硬化,易滑动。老年人消瘦、衰竭、体胖水肿的现象较常见,血管滑而不易固定3.3.皮肤改变皮肤改变 皮肤老化,皱纹增加,皮下组织疏松,皮肤干燥,表皮菲薄3.皮肤改变皮肤老化,皱纹增加,皮下组织疏松,皮肤干燥,二.病人心理类型及应对措施1.精神紧张型 a.希望法:介绍通过输液治疗可以治病,使病人增加康复的信心和增强对穿刺疼痛的耐受力 b.注意转移法 c.遮挡法2.久病成医型应对措施:护士应先稳定情绪,相信自己,不受病人干预,提前做好解释,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纠纷二.病人心理类型及应对措施一.一般情况的评估1.评估病人的病情、合作程度及心理的稳定性2.评估输液量,输液的性质:高渗、等渗、酸性、碱性等3.评估血管的大小、长度、弹性、硬度、部位及滑动度等4.评估病人的痛觉敏感程度5.环境,如灯光的明亮度、杂音一.一般情况的评估二.护士的心理准备1.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表现 a.胆怯 b.焦虑 c.倔强 d.紧张 d.烦躁2.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a.增强自信心b.稳定情绪c.细心d.排除外因的干扰e.重视,认真对待每一次穿刺三.用物准备二.护士的心理准备 四.老年人外周静脉的选择1.外周静脉选择的总原则 a.粗、直、弹性好,易固定,不易滑动,血流量较丰富 b.先远端后近端(留置针除外)先上肢后下肢 c.皮肤完整且弹性良好部位的血管 d.根据输液量、液体性质选择血管。如:等渗溶液,1000ml 前臂以上的大、中血管四.老年人外周静脉的选择1.外周静脉选择的总原则2.选择静脉的注意事项a.避免选用关节部位、受局限部位的血管,避开静脉瓣b.滑动、硬化、条索状的血管不宜选c.外伤、受损伤未愈或不完整的血管不宜选d.皮肤破损、有疼痛感的血管不宜选e.穿刺点避开前一次的进针点f.偏瘫肢体或失用综合症的肢体尽量不选g.深静脉栓塞肢体的血管不宜选 2.选择静脉的注意事项a.避免选用关节部位、受局限部位的血管五.老年病人静脉穿刺工具的选择5.5号与其他类型针头的比较针头型号针梗长度针头斜面内径5.51.500.20.37.02.50.30.558.02.50.320.80五.老年病人静脉穿刺工具的选择5.5号与其他类型针头的比较针 5.5号输液针头在老年人输液中应用效果最佳,可减少皮肤与表皮的接触面,刺过皮肤时阻力小,容易穿刺,且对皮肤刺激小,疼痛较轻,降低病人的不适感,对血管的损伤小,并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拔针后出血和淤血,对长期输液者有保护血管的作用。5.5号输液针头在老年人输液中应用效果最佳,可六.穿刺角度1.粗直静脉:进针角度为30%40%,甚至到60%原理:进针角度大,头皮针穿刺的皮孔与静脉血管壁针孔的水平距离越短,可减少刺激,使痛觉降低2.表浅、细静脉尤其是皮肤菲薄者:进针角度宜小,一般10%20%3.在血管的上方进针痛度小,在血管的侧面进针痛觉比较明显六.穿刺角度 七.老年滑动血管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点上方固定血管,穿刺点下方绷紧皮肤,穿刺皮肤后,头皮针先随血管移动,将滑动血管逼到一边使其不能动后,快速进针,成功率高七.老年滑动血管的穿刺方法八.穿刺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穿刺针2.针头、输液管固定牢固,必要时予木板加固3.高渗溶液、刺激性溶液选大血管4.扎止血带时间小于2min,不宜过紧5.穿刺时绷紧皮肤6.溶液宜接近室温,25357.扎止血带后不宜拍打血管,因为此时血液回流受阻,管腔充盈,拍打引起血液振动,刺激管壁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八.穿刺注意事项九.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其他有效方法 1.扎两根止血带法 适应征: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固定的老年人 方 法:手 背,一 根 于 腕 关 节 上 方,一 根 于 第25指的第一指节处 足背,一根于踝关节,一根于足部15跖骨处九.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其他有效方法1.扎两根止血带法2.易见回血法a.调节器高调法:调节器置于紧贴墨菲氏滴管下端b.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调节器如上法高调,但输液瓶低于穿刺点,这样头皮针斜面一进入血管,血液很容易回到针管内,见到回血c.输液瓶低位法:常规排气后夹紧调节器,另一人一手拿输液瓶并低于穿刺部位,当穿刺针进入皮下后,一手放开调节器,进入血管后血液立即回流入针管 d.手捏输液器下段法:讲输液器下段反折,穿刺针进入皮下后立即松开反折处,刺入血管后可立即见回血2.易见回血法a.调节器高调法:调节器置于紧贴墨菲氏滴管下3.局部血管扩张法 (1)外涂血管扩张药法 a将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能使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 b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皮肤812次,25min,小静脉迅速充盈 c2山莨菪碱擦拭皮肤4次,适用于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的血管 (2)热敷法 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适用于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血管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药法4非握拳穿刺法 被穿刺手自然放松,护士左手讲病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5手指推压法 大拇指轻按欲穿刺的静脉,近心端向远心端轻按,推行35cm,再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推行6.穿破血管后的补救法 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向外撤,当有回血时停止,松止血带,立即用手指重压扎穿部位1min,然后打开调节器输液,或在外撤见回血时,将针头再往前送少许,使针头超过原来扎穿部位,这样可顺利输液,并避免渗漏4非握拳穿刺法 一.拔针方法1.固定针翼,撕开固定软管或输液管的胶布2.撕开覆盖于穿刺点上的输液贴3.撕开固定针翼的胶布,关调节器4.右左手持针,左右手拿棉签轻放于穿刺点上方,与血管平行,迅速拔出针头时立即下压棉签,按压力量以皮肤不出现凹陷为准5.皮肤穿刺点和进血管点同时按,避免血管机械损伤一.拔针方法二.血管预防保护方法1.根据病情、药物的量和性质,有计划、分步骤选择穿刺血管2.由远端至近端,由细至粗3.长期输液病人要经常更换不同血管4.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5.凡穿刺过的血管可每天用喜疗妥软膏少许外揉12次,能使血管快速恢复二.血管预防保护方法三.预防液体外渗的方法1.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进退针头2.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避免药物浓度过高和输液速度过快对血管的损伤,输注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高渗液体、红霉素、化疗药物时,应选择粗大的血管,注意控制滴数三.预防液体外渗的方法4.拔针后避免发生药液渗漏的方法:a.平卧举手屈肘90,拔针后输液侧上肢在平卧体位时,屈肘90并举手23min。坐位及站立位:将输液侧上肢举起,手超过头顶水平维持23minb.按压部位正确c.拔针后不宜马上活动 如上洗手间、检查等4.拔针后避免发生药液渗漏的方法:a.平卧举手屈肘90,四.输液局部并发症的处理方法1.喜疗妥霜剂外揉法 含有粘多糖类物质,能有效控制炎症,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吸收渗液,治愈红肿。其药性温和,易于吸收,对皮肤及其他组织无刺激作用 用法:少许涂于患处,再轻轻按摩12min,每天涂擦35次,不可在开放性伤口、粘膜或眼睛上直接涂药四.输液局部并发症的处理方法1.喜疗妥霜剂外揉法含有粘2.马铃薯片外敷法 消炎、活血、消肿,冷敷可使表皮毛细血管收缩,并可提高痛阈 用法:新鲜马铃薯洗净后切成12mm薄皮,直接敷于患处,根据外渗的面积,选择一片或多片马铃薯片将该部位完全覆盖,30min更换一次,至患处不适感消失,每天可敷23次2.马铃薯片外敷法消炎、活血、消肿,冷敷可使表皮毛细3.冷敷 用于抗肿瘤药物及对组织有强烈刺激药物的外渗治疗 用法:用冰敷或冬天直接用自来水湿敷,每天敷23次,每次2030min4.热敷:用于比较平和药物和血管收缩剂的外渗治疗 用法:4050水湿敷,用热水袋热敷,每天23次,每次2030min3.冷敷用于抗肿瘤药物及对组织有强烈刺激药物的外渗治疗5.75乙醇外敷 用于急性期的渗出、红肿等局部症状 用法:纱布蘸75%乙醇均匀的覆盖在患处,每天2次,每次2030min5.75乙醇外敷用于急性期的渗出、红肿等局部症状 The end 谢谢 谢!谢!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