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对点训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63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对点训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对点训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对点训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对点训练1(2015湖北天门二模)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解析:选D。题干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大意是说这件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说是由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这说明王国维认为周代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决定大宗小宗的政治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即表明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所提及的制度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宗法制带有血缘色彩,不是神秘色彩,故B项错误;“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不是指天理,故C项错误。2(2015广东中山模拟)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A中央集权的加强B官僚政治的弊端C君主专制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解析:选B。据材料中“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信息可知,古代官僚政治存在弊端,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权的削弱,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官僚体系的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3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作者主张(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 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解析:选C。本题考查汉代商业的发展工商官营。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着重强调国家加强对工商业控制,防止豪民并兼攫利,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表明桑弘羊主张工商官营,国家加强控制,以防止豪民并兼,故C项正确;关注民生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4(2015河北唐山二模)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B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C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解析:选A。材料表明:孔子认为,现在人们认为的孝是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还要对父母不违背。可见他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故选A项。由材料信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可知孔子的孝道标准不同于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在“养”的基础上又提出“敬”“无违”,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支撑“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的信息,故C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孝是否在孔子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故D项错误。5(2015兰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并指出成型的中国传统文明的典型特征有哪些。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文明史观观点来回答;第二小问从经济、政治、思想的角度回答。答案:(1)措施:严格立法,加强行政管理;对重要资源加强国家垄断;注重兴修水利。(2)过程:从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演进。特征: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