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铃球课间(3)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40739264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铃球课间(3)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竹铃球课间(3)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竹铃球课间(3)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竹 铃铃 球球 本单元以本单元以“健康第一健康第一”的课程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初中生的身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以发展学生为本,以校本心特点,以发展学生为本,以校本教材教材“竹铃球竹铃球”为载体,在教与为载体,在教与学的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学的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并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境,并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来充分挖掘民族体育的教学形式,来充分挖掘民族体育的精髓。精髓。竹铃球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项体育竹铃球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项体育健身项目,它集健身娱乐为一体,深受健身项目,它集健身娱乐为一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竹铃球也是我校的校广大民众的喜爱。竹铃球也是我校的校本教材,把竹铃球引入课堂教学,深受本教材,把竹铃球引入课堂教学,深受我校学生的喜爱,课外活动非常普及,我校学生的喜爱,课外活动非常普及,每年我校都会有竹铃球的比赛。每年我校都会有竹铃球的比赛。初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初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他们对于竹铃球这项民朝气蓬勃、富于想象,他们对于竹铃球这项民族体育运动即陌生又喜爱。民族体育教材的选族体育运动即陌生又喜爱。民族体育教材的选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坚定、果敢的意志品质。堂氛围,培养坚定、果敢的意志品质。1 1、了解竹铃球的特点,通过学习、了解竹铃球的特点,通过学习,能够熟悉竹铃球的规则。能够熟悉竹铃球的规则。2 2、通过、通过学习学习,能够掌握单手肩上传,能够掌握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接球的技术动作。3 3、发展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发展、发展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发展上肢力量和奔跑能力。上肢力量和奔跑能力。4 4、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集体荣誉、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感。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比赛中合理运用传接在比赛中合理运用传接球的技术球的技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传接球的技术动作掌握传接球的技术动作 1、基本掌握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基本掌握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2、改进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改进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3、熟练掌握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熟练掌握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 作,并学习一种投球技术。作,并学习一种投球技术。4、了解竹铃球的比赛规则,进行简单的、了解竹铃球的比赛规则,进行简单的 战术学习,并能在实践中运用。战术学习,并能在实践中运用。本着本着“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一”的指导思想,把竹铃球作的指导思想,把竹铃球作为教材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为教材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了解、感受民族体习中认识、了解、感受民族体育的魅力,进而热爱、弘扬、育的魅力,进而热爱、弘扬、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发展民族体育运动。竹铃球 单手肩上传接球 (第一次课)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一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一次课。新鲜的项目、动听的次课。新鲜的项目、动听的“铮、铮铮、铮”传球声,激传球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发了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达到了锻炼身心的目的。达到了锻炼身心的目的。学情分学情分析析 初一新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稳定,注意初一新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稳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力不容易集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轻松体习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轻松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满足感,让他们学有所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满足感,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这样,就能够不断的刺激学得,学有所获,这样,就能够不断的刺激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意识。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意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竹铃球项目的特点和、认知目标:了解竹铃球项目的特点和技术动作。技术动作。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竹铃球的单手肩、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竹铃球的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并能够在练习中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并能够在练习中连续传、接准连续传、接准10个球左右。个球左右。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能与同伴相互、情感目标:在学习中,能与同伴相互交流沟通,共同进步。交流沟通,共同进步。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协调连贯的发力。重点:协调连贯的发力。难点:传接球的准确性。难点:传接球的准确性。教法:教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教学法、分解练习法、展示评价法、分解练习法、展示评价法、分组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学法:学法:观观摩摩法、小组学习法、法、小组学习法、竞赛法、竞赛法、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法。慢跑、徒手操慢跑、徒手操游戏:游戏:“砸沙包砸沙包”教师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示范四角传接球竞速比赛四角传接球竞速比赛放松放松 课后小结课后小结 徒手练习徒手练习 两人一组距离两人一组距离5米米 传接球练习传接球练习 分组巩固练习分组巩固练习 两人一组距离两人一组距离3米米 传接球练习传接球练习学生展示学生展示,正误对比正误对比 第三个步骤:教师组织学生进第三个步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两人一组距离行两人一组距离3 3米的近距离传接米的近距离传接球练习。因为考虑到竹铃球的个体球练习。因为考虑到竹铃球的个体比较小,速度和轨迹都不易于把握,比较小,速度和轨迹都不易于把握,所以教师组织传接球练习时,首先所以教师组织传接球练习时,首先强调对接球口诀的运用。接球动作强调对接球口诀的运用。接球动作的规范和准确能为后面的教学大大的规范和准确能为后面的教学大大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第四个步骤:教师利用练习法组织第四个步骤:教师利用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传接球练习。学生先采用两学生进行传接球练习。学生先采用两人一组距离人一组距离3 3米的单手肩上传接球练习,米的单手肩上传接球练习,在传接球较准确后,改为距离在传接球较准确后,改为距离5 5米的练米的练习。在这些练习在中,要求学生传球习。在这些练习在中,要求学生传球就念传球口诀,接球就念接球口诀,就念传球口诀,接球就念接球口诀,并让口诀指导自己的技术。教师安排并让口诀指导自己的技术。教师安排练习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再加练习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再加上巡回指导,运用个别纠错和集体指上巡回指导,运用个别纠错和集体指正相结合,从而进一步解决了本次课正相结合,从而进一步解决了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逐步达成本次课的教的教学重难点,逐步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学目标。第五个步骤:教师运用展示与评价第五个步骤:教师运用展示与评价法帮助学生纠正动作、树立信心。通过法帮助学生纠正动作、树立信心。通过上一个练习,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拔出学上一个练习,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拔出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中引导展示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中引导展示学生与自身的动作进行对照和比较,帮助生与自身的动作进行对照和比较,帮助学生正确的去辨别、判断、纠正自身的学生正确的去辨别、判断、纠正自身的动作。然后教师激励学生相互评价,同动作。然后教师激励学生相互评价,同时结合口诀改正自身的不足,为突破教时结合口诀改正自身的不足,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再巩固学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再巩固练习,完善动作,树立自信。练习,完善动作,树立自信。第六个步骤:为巩固学习的技术动作,第六个步骤:为巩固学习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教师采用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教师采用游戏竞赛法游戏竞赛法组织学生进行组织学生进行“四角传接球竞速四角传接球竞速”比赛。教比赛。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在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在10米米边长的正方形场地进行传接球竞速比赛,规边长的正方形场地进行传接球竞速比赛,规定时间内传接球成功次数多的队获胜。考虑定时间内传接球成功次数多的队获胜。考虑到水平四学生的特点:喜欢游戏,热衷竞赛,到水平四学生的特点:喜欢游戏,热衷竞赛,在最后一个步骤安排一个在最后一个步骤安排一个游戏竞赛,有助于游戏竞赛,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技术动作的巩固,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技术动作的巩固,有助于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也能够循序渐有助于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也能够循序渐进的解决了本次课的重难点。进的解决了本次课的重难点。1 1、集合队伍,带领、集合队伍,带领学生在学生在兔子舞兔子舞音音乐的伴奏下放松。乐的伴奏下放松。2 2、教师总结,点评,、教师总结,点评,指导值日生回收器材。指导值日生回收器材。3 3、宣布下课,师生、宣布下课,师生互道再见。互道再见。场场 地地 与与 器器 材:材:篮球场两块,竹铃球篮球场两块,竹铃球4141个,挂图个,挂图1 1块,标志物块,标志物1616个个 教教 学学 预预 计:计:练习密度:练习密度:30-35%30-35%平均心率:平均心率:120-130120-130次次/分分亮点一:利用口诀的传授,能够使学生准确、快速掌握单手肩亮点一:利用口诀的传授,能够使学生准确、快速掌握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上传接球的技术动作。亮点二:考虑到竹铃球的个体比较小,接球易脱手,捡球花时亮点二:考虑到竹铃球的个体比较小,接球易脱手,捡球花时间。所以在徒手练习完后,接着是两人一组距离间。所以在徒手练习完后,接着是两人一组距离3 3米的传接球米的传接球练习,熟练掌握了接球技术后,让传球的同学更有自信,这也练习,熟练掌握了接球技术后,让传球的同学更有自信,这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效率。亮点三: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亮点三: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功的喜悦,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树立信心。都有成功的喜悦,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树立信心。恳请专家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恳请专家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