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0738271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1课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和和思想儒家的形成思想儒家的形成人教版历史必修人教版历史必修人教版历史必修人教版历史必修3 3“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所谓“百家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所谓“争鸣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出现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政治上: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4、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从从“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学在民间学在民间”。“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二、百家争鸣的代表二、百家争鸣的代表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 1、儒家学派、儒家学派(1)、孔子)、孔子A、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生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对他的思想形成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贵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有着重大的影响。贵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朝的“礼礼”;家族的;家族的“没落没落”,地位的下降,则促,地位的下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使他希望以“仁仁”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庙、孔府、孔林。孔孔庙庙杏杏坛坛“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B、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a、“仁仁”(核心核心)与与“礼礼”b、注重政治与人事、注重政治与人事子曰:子曰:“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曰:曰:“仁者先难而后获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可谓仁矣。”论语论语雍也雍也子曰: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请问之?”曰:曰:“恭、恭、宽、信、敏、惠。宽、信、敏、惠。”子曰: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焉。非礼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论语颜渊颜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拱)之。之。”论语论语为政为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必偃。”论语论语颜渊颜渊“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子曰: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子曰: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论语为为政)政)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论语(论语为政)为政);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论语学而)学而);子曰: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论语述而)述而)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论语为政)为政)子曰: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主要贡献在于:以主要贡献在于:以“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的思想创办私学。此外:在此外: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与与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许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文学贡献:其言论文学贡献:其言论论语论语,编订整理出,编订整理出诗经诗经、尚书尚书、春秋春秋等。等。“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国国风风周南周南国国风风召南召南国国风风邶邶风风国国风风鄘鄘风风国国风风卫风卫风国国风风王王风风国国风风郑风郑风国国风风魏魏风风国国风风唐唐风风国国风风齐风齐风国国风风秦秦国国风风陈风陈风国国风风桧桧风风国国风风曹曹风风国国风风豳豳风风小雅小雅鹿鹿鸣鸣之什之什小雅小雅南有嘉南有嘉鱼鱼之什之什小雅小雅鸿鸿雁之什雁之什小雅小雅节节南山之什南山之什小雅小雅谷谷风风之什之什小雅小雅甫田之什甫田之什小雅小雅鱼鱼藻之什藻之什小雅小雅都人士之什都人士之什大雅大雅荡荡之什之什大雅大雅文王之什文王之什大雅大雅生民之什生民之什周周颂颂闵闵予小子之什予小子之什周周颂颂清清庙庙之什之什周周颂颂臣工之什臣工之什商商颂颂鲁颂鲁颂駉之什駉之什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是我国第一部诗诗歌歌总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约五五百多年的百多年的诗诗歌三百零五篇。歌三百零五篇。诗经诗经共分共分风风(160篇)、雅(篇)、雅(105篇)、篇)、颂颂(40篇)三大部分。它篇)三大部分。它们们都得名于音都得名于音乐乐。“风风”的意的意义义就是声就是声调调。古人。古人所所谓谓秦秦风风、魏魏风风、郑风郑风,就如,就如现现在我在我们说陕们说陕西西调调、山西、山西调调、河南河南调调、“雅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叫做雅部,带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颂”是用于宗是用于宗庙庙祭的祭的乐乐歌。歌。诗经诗经目目录录“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1 1)主观目的:)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A 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展。B 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稳定(3 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2)具有进步性:“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C、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思想的影响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的正统思想,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主流思想。“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2)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3)荀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把孔子把孔子“仁仁”的思想发展为的思想发展为“仁政仁政”思想;思想;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天行有常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礼”。“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2 2、道家学派、道家学派(1)、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A A、“道道”为世界的根本,用为世界的根本,用“道道”来说明宇宙万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物的起源和演变。B B、认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认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 C、看不到事物的转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消极悲、看不到事物的转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消极悲观。观。“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2)、庄子)、庄子庄子(约前庄子(约前369-前前286年),名周,战国年),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庄子(又被称为(又被称为南南华经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庄子其人:庄子其人:(1)、把)、把“道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2)、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庄子的思想庄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3 3、法家学派、法家学派(1)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及主张:李悝(变法措施)李悝(变法措施)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第一,废除官爵世袭制。对于那些国家没有贡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第一,废除官爵世袭制。对于那些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第二,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第二,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以此来,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以此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第三,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第三,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第四,实行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第四,实行“平平籴法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第五,改革军制,精选武士。中选者免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第五,改革军制,精选武士。中选者免除全家徭役,并奖给田宅。除全家徭役,并奖给田宅。“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商鞅商鞅(变法措施)(变法措施)变法主要内容变法主要内容:经济措施经济措施 废井田、开阡陌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政治措施政治措施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推行县制定秦律,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燔诗书而明法令”变法主要作用变法主要作用: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开阡陌,肯定了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开阡陌,肯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打破了奴隶主世袭贵族的特权,确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打破了奴隶主世袭贵族的特权,确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政治势力;中央集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政治势力;中央集权的实行,巩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发展了封建经权的实行,巩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发展了封建经济,壮大了地主阶级经济力量;方便了税收和交换。济,壮大了地主阶级经济力量;方便了税收和交换。“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其人,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韩非其人,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一前233年)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禹州市),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写出了孤愤 五蠹 内外储 说林 说难等著作。思想:思想:“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不阿贵法不阿贵”;国家图治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的思想。“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2)评价:)评价:法家以主张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以法治国”的的“法治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4 4、墨家学派、墨家学派(2)主张:)主张:(1)代表人物:墨翟)代表人物:墨翟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儒家思想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政治理想和和道德准则道德准则。道家学说道家学说构成了构成了2000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哲学基础。法法家思想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同同仁的思想仁的思想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异异人性论人性论爱人爱人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足食足食民信之民信之性相近性相近仁政仁政仁义仁义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善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恶论“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2、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要提倡它吗?为什么?1、儒家强调、儒家强调“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儒家提倡、儒家提倡“孝孝”、“仁义仁义”、“诚信诚信”等道德伦理观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儒家强调“正身自省正身自省”、“修已安人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行。4、儒家提倡的儒家提倡的“仁仁”“德治德治”“民本民本”思想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5、儒家主张的、儒家主张的“大一统大一统”思想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实意义。“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5历史必修3人民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