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教师培训资料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40713856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教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保健教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保健教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保健老师培训资料刘大瓮小学主要内容:v学校常见传染病v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v学校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学校常见传染病v一、麻疹v二、风疹v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v四、手足口病v五、预防与控制一、麻 疹v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个月至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v临床症状: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v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要直接与患者接触才被感染,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染的可能性较小。v因此出疹前后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没有患过麻疹的,不论男女老幼皆易受到传染。个月以下的小儿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可暂不受传染。如果母亲没有患过麻疹,新生儿也能发病。v麻疹潜伏期一般在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天,接受过免疫注射者可延长至周。麻疹鉴别诊断v风疹:快出快退v幼儿急症:高热,热退时或后出疹躯干为多v猩红热:发热、咽痛明显、1-2天出疹、疹间皮肤充血、疹退后大片脱皮v肠道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 夏秋季多发v其他:败血症、药物疹、过敏性皮疹、斑疹伤寒等治疗原则v现在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麻疹,流行时给予儿童高剂量的维生素A(400,000IU)能明显降低麻疹患者病死率,但不能防止发病。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风 疹v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疫苗问世前,风疹呈世界性分布,1岁以下不易感染,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是儿童常见的一个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35年,呈周期性流行。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v传染源:病人v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v易感人群:幼龄儿童。但在学校、军营等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暴发流行临床表现v潜伏期10-23天,风疹传染性不如麻疹,症状比麻疹轻。(一)典型的风疹: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本病的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度一般为38左右,也有39以上的风疹流行报告,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v风疹主要并发症:1关节炎和关节痛:成年(青年)妇女中常见,疹退后出现,累及多个大小关节。2脑炎:发病率约占风疹病例1/5000,多在出疹后17天内发生,病程5-21天。发病急,症状重,突然头痛、发热、嗜睡、昏迷、颈强直,脑脊液中可查到风疹特异IgM抗体,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有报道病死率达到20%。3血小板减少紫癜v(二)无皮疹型风疹轻度发热,无出疹。v(三)隐性感染约占风疹感染2550,成人比例更高。v(四)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rubellasyndrome,CRS)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一个或多个器官畸形。以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畸形和耳聋等为典型特征,此外还有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紫癜,心肌炎和青光眼等统称为CRS。CRS患儿体重低,行为及运动能力低下,有些畸形出生时已很明显,但耳聋、智力低下、运动失常等在1岁或几岁之后才被发现。治疗原则治疗原则v现在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风疹,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孕妇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明确诊断后应考虑终止妊娠。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v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v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v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v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发展中国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普遍存在,也常引起暴发流行。在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临床表现v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治疗v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手足口病v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v人是人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传播本病。v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易感性v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v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7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临床表现v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合并症v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EV71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2岁以内患儿。治疗v目前,对于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症治疗和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孩子发烧期间,要多休息,多饮开水,吃些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和含维生素多的水果和蔬菜。患儿的皮肤、手脚要勤洗干净,指甲要剪短。患儿的衣服被褥要保持清洁,不要让孩子搔抓皮疹,以免感染化脓。对已破溃的疱疹可用龙胆紫涂抹。对患儿的玩具、粪便要消毒处理。发烧的患儿可口眼退烧药、维生素C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如板兰根、大青叶等,亦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清瘟解毒丸等。只要护理得当,就是不眼药也可以自行痊愈。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v一、疫情监测(随时提高警惕,发现)v二、疫情报告(必须强调及时、快速)v三、预防接种(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预防疫苗相关疾病的方法)v四、健康教育v五、日常消毒v六、饮食卫生(水、食物)v七、出现暴发疫情时各项控制措施的切实落实(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监 测v1、每日晨检v2、体检:入学体检、定期健康体检v3、因病缺课统计v4、采样监测(每年根据疾控中心要求)v5、出现暴发疫情时针对性的疫情监测v6、其他:家长、班主任老师的反映等报 告v1、常规报告(根据疾控部门要求上报)v2、疫情报告vA一般:发现传染病病例,及时向相关部门当地防保机构口头报告vB如出现多例同一传染病病例或1例甲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罕见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重点)应立即向疾控机构以以下方式快速报告及时报告的重要性v及时进行调查v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通过疫情监测和病例搜索v切断传播途径v易感人群的保护v应急接种的及时性v有利于溯源 预防接种v迄今为止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疫苗相关疾病的方法;v做好凭证入学入托工作,做好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减少免疫空白人群。健康教育v一般传染病主要分为肠道传染病与呼吸道传染病;而且传染病一般都有好发的年龄与季节;因此学校在不同时期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也是控制或减少传染病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v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幼儿园与小学;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不对着别人打喷嚏等;正确的洗手六步法:正确的洗手六步法:日常消毒v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消毒原则如下:v首先知道发生什么传染病?v确定主要污染的环境及物品是哪些?v不同的污染程度的物品使用不同的浓度,以达到消毒与预防两重效果;v日常消毒原则与方法。幼托机构日常消毒v一、消毒原则:一、消毒原则:v1、日常工作以清洁为主,必要时采用有效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定期采取预防性消毒,发生传染病时进行终末消毒处理。v2、消毒剂及消消毒器械必须要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产品卫生许可证;v3、消毒方面:首先物理消毒方法(如煮沸、日晒、开窗通风);其次低、中效消毒剂;最后含氯含溴消毒剂(有疫情时)。二、常用二种消毒的要求知与方法二、常用二种消毒的要求知与方法v1、紫外线灯消毒、紫外线灯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硬质光滑物体表面的消毒;vA、要求:在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室内安装的数量为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灯一般为30W,相当于10个m2一盏)。高度一般为2-2.5米(带反光罩);消毒时间大于30分钟。使用中强度不低于70uW/cm2。vB、注意事项:每1-2周95%的酒精擦拭一次,发现有灰尘、油污时及时擦拭;消毒室内空气时应保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湿度大于60%时适应延长时间;不能在有人时消毒,以免引起损伤。v2、含氯消毒剂(以施康为例):、含氯消毒剂(以施康为例):适用于物表、器具、餐具、粪便等等;vA、要求:属高效消毒剂,不同的物品要不同的浓度;一般来讲预防性的消毒以1:200最常用;视污染程度而相应的增加浓度和作用时间。vB、注意事项:配制消毒液须准备量筒或量杯,以配制消毒液浓度精确;含氯消毒剂有一定的腐蚀性,用后须用清水冲洗干净。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主要内容v一、凭证入学入托的目的及意义v二、凭证入学入托工作的依据v三、学校中常见的疫苗相关传染病v四、学校在查验工作中的职责v五、如何进行有效地查验预防接种证v六、查验预防接种证的相关内容v一、凭证入学入托的目的及意义一、凭证入学入托的目的及意义v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证制度”、“托幼机构、学校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补种”;v2、查验预防接种证主要是及时发现免疫空白人群,及时进行疫苗的查漏补种,切实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v3、学校可以根据查验预防接种证,了解学生的预防接种情况,对控制疫苗相关传染病的暴发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v二、凭证入托入学工作的依据二、凭证入托入学工作的依据v1、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v2、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v3、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卫疾控发2005408号文件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v4、河北省教育厅、卫生厅下发的200582号文件河北省幼儿、学生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v5、沧州市教育局、卫生局下发的沧教教2005106号文件关于下发沧州市婴幼儿、中小学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v6、沧州市教育局沧教教200421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v三、我区学校历年疫苗相关传染病暴发情况三、我区学校历年疫苗相关传染病暴发情况v1、学校中常见传染病主要有: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感等;v2、2004年2008年学校发生的相关传染病暴发疫情:vA、2004年全区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8起,水痘疫情18起;vB、2005年全区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4起,水痘疫情9起;vC、2006年全区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2起,水痘疫情6起,风疹1起,流感疫情8起。vD、2007年全区发生腮腺炎疫情3起,水痘13起,流感样7起,麻疹1起,其他18起。vE、2008年(至7月底)风疹疫情4起,水痘9起,流感2起,麻疹4起,诺如9起,手足口病63起,荨麻疹1起。v四、学校在查验工作的职责四、学校在查验工作的职责v1、做好查验前的宣传发动工作;v2、查验预防接种证的登记工作;v3、组织通知儿童家长查漏补种工作;v4、上报查验及登记的情况v五、如何进行有效地查验预防接种证五、如何进行有效地查验预防接种证v1、制订制度:区教育局已将凭证入托、入学的工作列入常规计划,各学校、幼托机构应因地制宜地制订符合本校的查验工作制度;v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学生入学通知中,学校应告知家长相关事宜,让家长提前准备好儿童预防接种证;v3、做好登记工作:在入学的时候,学校收齐儿童预防接种,并将接种情况填写到“杭州市余杭区集体儿童预防接种登记表”,见附表1;v4、通知家长进行查漏补种:对于查验中发现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程序的儿童,学校应通知家长及时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补种;可以参考文件中的附表样张;v5、补种情况登记:学校将补种情况也登记入“杭州市余杭区集体儿童预防接种登记表”中,直至登记表完整,并将附表1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给当地预防接种门诊。v六、查验预防接种证的相关内容v1、查验对象:、查验对象:就读于我区所有托幼机构、小学和初中的全体新生,包括流动儿童、本区借托借读学生及插班新生;v2、查验内容查验内容:应该查验接种证上所有的接种过的疫苗,必须查验的有国家规定的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BV或HepB)、脊灰糖丸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麻疹疫苗(MV),流脑疫苗(MeningococcusA)、乙脑疫苗(JEV),甲肝(HAV或HepA)及麻腮风疫苗(MMR);另外有肺炎、HIB疫苗、水痘、流感、伤寒等。v3、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及程序,见附件4;v4、登记报表填写;v5、查验结果报告;要求在每年9月30日前报当地预防接种门诊;v6、儿童查漏补种原则;预防接种门诊及时将补种情况反馈到学校,学校及时进行登记。儿童查漏补种原则v根据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要求,14岁内儿童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应尽早补种,补种原则:v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v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v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v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v5、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补充v今年下半年11份将开展8月龄-6周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v初三学生实行麻风二联疫苗强化。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