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2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436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2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2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2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跟踪检测评估2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41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广东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圣西门将社会中的人群分为“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其中“劳动者”包括农民、存在雇佣关系的工人和工厂主、商业阶层以及银行家等,“游手好闲者”包括封建贵族、君主等。这表明圣西门()A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将革命的对象指向封建专制制度C主要从经济意义上划分阶层D深刻认识工业革命中的阶级对立解析:就材料中“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的包含对象来看,圣西门主要是从经济意义上划分阶层,故选C项;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是马克思,排除A项;圣西门只是将社会中的人群进行了划分,看不出将革命的对象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工业革命中的阶级对立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材料不能显示,排除D项。答案:C22020山西太原一模“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A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解析:根据材料“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可知工业发展推动了工人走向革命联合,故选C项;材料的主旨是工人由分散状态走向革命联合,排除A项;同理,排除B项;“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与材料“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相左,排除D项。答案:C32020广东肇庆模拟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材料表明()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B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C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生变化D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解析:材料反映了“大危机”爆发前后和1942年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不同认识,体现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和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生变化,也不能说明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41871年4月2日,巴黎公社颁布了公职人员薪金法令,规定各公社机关职员的年薪最高为6 000法郎,而这个薪额只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年薪;随后,公社决定取消供市政厅使用的豪华轿式马车,并规定公社为在市政厅办公的公社委员提供的用餐费其家属不得享受。这些措施旨在()A调动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B明确公社委员的责任意识C强调公社领导的担当意识D强化公社委员的公仆意识解析:材料中巴黎公社限制公社职员最高年薪,取消豪华轿式马车,取消家属的优待,旨在从制度上保证公社委员的廉洁,这有利于强化公社委员的公仆意识,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公社委员的责任意识,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公社领导的担当意识,C项排除。答案:D5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告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市做出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B巴黎工人建立的自治政权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D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解析:由“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可以得出巴黎公社是巴黎工人建立的自治政权,故选B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巴黎公社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故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由“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市做出榜样”“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可以得出C项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但不是社会主义政权,故排除D项。答案:B6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马克思说:“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即用领导者的政权机构取代了先前统治国家的政权。”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的()A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B暴力革命斗争方式C普选建立政权方式 D新型政府运行机制解析:从材料“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可知,马克思肯定的是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方式,排除B项;从材料“即用领导者的政权机构”可知,巴黎公社是用巴黎公社的领导人的阶级属性建立了相应的政权,没有涉及普选,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没有涉及新型政府的运行机制,排除D项。答案:A72020福建福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对下一代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18811882年间,法国政府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这反映了 ()A“一票共和”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B法国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竟事业C工业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D理性主义成为两者共同的指导思想解析:“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对下一代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18811882年间,法国政府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可得出重视教育是这个时代(工业时代)的必然要求,故选C项。答案:C82020湖南怀化模拟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离婚权。这说明当时的法国()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解析:根据题干“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离婚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已经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规范,说明革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选C项。答案:C92020安徽安庆模拟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A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利B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C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D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解析:根据“共和政府通过法律:使离婚合法化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可知,法国女性在大革命期间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促成了其政治地位提高,但“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利”说法绝对化,故选C项,排除A项;材料未将女性与其他主体比较,排除B项;根据“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可知,男性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排除D项。答案:C102020江西上饶模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皇帝召开,由皇帝宣布开幕和闭幕。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A保留种族歧视的旧俗 B皇帝掌握一切大权C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 D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解析:由材料“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可知公民享有民主政治的权利,而材料“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可知对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进行条件限制,由此可知,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故选C项。答案:C112020福建南平模拟1878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向帝国国会提案,要求实行关税改革,并对粮食和工业品征收高额进口税,次年帝国国会以217票对117票通过了提高税率的新关税法则。这表明德国()A内阁宰相拥有一定立法权B农业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C意在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D提高关税以应对经济危机解析:“对粮食和工业品征收高额进口税”意在保护国内市场,使市场符合统一的要求,故选C项;“帝国国会通过新关税法则”体现了议会的立法权,排除A项;“对粮食和工业品征收高额进口税”虽是对工农业的保护,但不能说明其非常薄弱,排除B项;“1878年”没有发生世界性的大危机,排除D项。答案:C122020四川南充模拟13世纪英王为树立王朝权威,需要教士、骑士和市民的支持,特别是富裕市民的财政支持,号召大家开会的场所便是议会。近代英、法、美、德等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到今天代议制在世界更是普及,这表明代议制()A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形式B它是王权战胜教权的结果C当今世界所有国家都在使用D是全人类共同的政治财富解析:“到今天代议制在世界更是普及”反映出代议制有重要的世界意义,说明代议制是全人类共同的政治财富,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代议制的发展历程,不能体现它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形式,排除A项;英国最初的议会是市民和王权的较量,排除B项;C项说法太过绝对,排除。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上院联邦议会和下院帝国议会是全国立法机关。联邦议会代表各邦,议员为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它的决议必须经联邦议会通过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号,是“联邦之首”。皇帝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由任命首相和文武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两个议会。普鲁士宰相同时是帝国首相,直接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限制王权的大宪章”“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可知“王在议会”,国王没有专制权力;根据材料“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可知,上院、下院分工不同,相互制衡。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并结合所学总结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普鲁士主导统一、德意志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者的推动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可知,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总揽国家统治大权;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答案:(1)含义:“王在议会”,国王没有专制权力;上院、下院分工不同,相互制衡。历程: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形成;19世纪中期,议会改革;19世纪中后期,文官制度改革。(12分)(2)背景:德意志的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德意志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者的推动。不同: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总揽国家统治大权。(13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卡尔马克思认为 ,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他们向银行请求借钱,卡尔马克思认为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没收银行的资产。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共运百科:无产阶级政权史巴黎公社史评论材料中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主要观点。(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开放性历史论述试题在高考评卷时,分观点、论证层次、语言三个方面赋分。首先,必须准确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观点时,必须有概括性的表述。其次,史实应准确,论证应充分,且史实能充分支持观点。第三,应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从材料信息看,马克思从许多角度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首先,分析这些原因的合理性。其次,应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角度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就当时的生产力而言,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最后,运用史实进行评述。答案:观点:马克思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评论:他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的反动军队,造成他们的反扑;二是没有全部没收法兰西银行的资产,使政权丧失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这说明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即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这才是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另外,公社对团结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发动广大农民,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