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678832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80 大小:10.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一)柞蚕卵l柞蚕卵是国内目前扩繁赤眼蜂的主要寄主卵,具有卵粒大、繁蜂效率高的特点。l我国驯化、饲养柞蚕已有近三千多年的历史,东北三省、山东、河南和贵州是柞蚕的4大产区。l在产区采购柞蚕茧即可获得扩繁赤眼蜂需要的柞蚕卵。1.柞蚕茧的选购和储存(1)选购柞蚕茧注意事项l雌性茧的比例应控制在80%以上。扩繁赤眼蜂利用的是雌蛾剖腹卵,高比例的雌性茧可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柞蚕卵。雌、雄茧形态有所不同,雌茧个体大、末端钝圆、茧皮薄、茧蒂偏向一旁,雄茧个体小、末端尖、茧皮厚而硬、茧蒂位于端部中央。l尽量剔除病蛹、嫩蛹和死蛹。抽取5%的样品,逐个解剖检查,蛹皮黑褐色、蛹心定位、颅顶板和血淋巴清白,为健康蛹;蛹皮未变为黑褐色、蛹心未定位,为嫩蛹;蛹体肿胀或干瘪萎缩,为病蛹;血淋巴浑浊、变黑,为死蛹。l茧的千粒重不能低于9kg,高于11kg为优质茧。l感温茧和冻茧不能采购。1.柞蚕茧的选购和储存(2)柞蚕茧的储存条件l温度02oC,RH50%70%;l地窖、山洞、冷库等都可作为贮茧场所,但室内要求干燥,墙壁和窖顶不能有露水;l茧可以堆放在茧床、茧笼和茧筐中,将茧平铺在茧床或悬挂茧串是较好的方式,可以保证每个茧感温均匀、不发热、不受潮和不霉变。l防鼠害、烟熏,不能与有机溶剂、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物质混合存放。2.化蛾、储存与采卵l根据扩繁赤眼蜂的生产计划,计算好逐日需要的柞蚕卵量,取出一定量的贮存茧移至化蛾室暖茧,以保证赤眼蜂种蜂羽化时能提供足够的卵。化蛾室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控温,从5oC开始,每天升高1oC,后期控制在23oC左右,RH705%。l暖茧16d后开始化蛾,3d后达到高峰期,并持续3d左右,高峰期后再收集5d。每天收蛾12次,同时将雌、雄蛾分开。l繁蜂当天用人工或机械剖蛾腹取卵,然后用清水反复洗卵,漂净蛾头、足等杂物,再人力或机械碾压剔除青卵,冲洗干净卵粒,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10min,用甩干机甩干或在风扇下晾干,忌在阳光下暴晒。如果蛾羽化当天不能接蜂,将活蛾贮于25oC、RH5060%冷库,但冷藏以不超过7d为好,太长会影响赤眼蜂的寄生率。(二)米蛾卵l米蛾饲养筐:由塑料筐、铝合金等材料制成,以避免长期饲养过程中被虫蛀蚀。饲养筐规格80 cm 50 cm 10 cm(长宽高),配以同样面积大小的网盖,网盖四周附有毛条,用以防治米蛾成虫逃逸。此规格的筐可接种米蛾卵0.81.2 g,加入麦麸68 kg。l收蛾工具:米蛾成虫量少时可用软毛刷轻扫到盛蛾容器或网袋中,量多时可用吸尘器改装的吸蛾装置进行收集。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发明的一种昆虫收集器,可用来收集米蛾成虫,有效提高了米蛾成虫的收集效率。1.米蛾饲养工具l鳞片清除机:鳞片清除机(陈红印等,2000)是由一台型号为CXW-200-228A单孔飞碟式B型强力抽吸机和一个三面封闭一侧开口的箱式底座(60 cm 50 cm 4 cm)组成。操作时先将平底盘插入底座的开口处,开动抽吸机,后用羊毛刷轻轻刷动盘内米蛾卵约一分钟,使之与粉尘等物分离,利用抽吸机的吸力将粉尘等杂物除掉,获得相对清洁的米蛾卵。l杀胚架:由铁架和紫外灯管组成,铁架上下多层,每层间隔2030 cm,紫外灯管两排平行装置。杀胚时将卵均匀散在80 cm 50 cm 5 cm的框内,卵层控制在12粒。将盛卵的筐放入铁架上,打开紫外灯照射20 min。l米蛾饲养室:饲养室为设有温湿度控制仪器的房间。室内配置饲养架、空调、抽湿机、排风扇、加温器等。饲养架高2 m左右,67层,用于放置饲养筐。饲养室温度控制在26oC左右,RH70%80%。l米蛾产卵室:米蛾成虫收集在产卵笼后,置于产卵室产卵。产卵室设置多排铁架,铁架上放置铝合金框,产卵笼水平放置于框内。产卵室配备大型排气扇,定时排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将米蛾成虫鳞片等浮尘排出室外。温度过高蛾寿命缩短影响产卵量,过低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在3035oC下雌虫羽化出就交尾产卵,而在25oC时只有1/3雌蛾交尾产卵,30oC时产卵数最多,因此成虫产卵室应控制温度在30oC左右。l冷藏室:用于冷藏寄主米蛾卵和赤眼蜂,分为05oC低温库和1012oC中温库,米蛾卵冷藏于低温库,赤眼蜂根据虫态和冷藏天数的不同,冷藏在低温库或中温库。冷藏室RH70%左右,全黑暗环境,室内配置多排铁架,用于排放寄主米蛾卵和赤眼蜂寄生卵。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的大量饲养,木栅内装有接入虫卵的麦子收集麦蛾成虫麦蛾卵除尘装置麦蛾正在产卵鼓(滚筒)内产卵,产卵鼓壁为金属纱网,成虫位于鼓内2.米蛾饲养l利用米蛾饲养筐饲养米蛾幼虫,每筐接种0.81.2 g即将孵化的米蛾卵,饲料为含水量2530%的麦麸,接种时在筐底铺一薄层麦麸,1520 d后加添加麦麸,此后每7 d添加一次,后期根据饲料消耗情况,每45 d添加一次,直到米蛾幼虫老熟化蛹。l加料后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在25oC左右,尤其夏天加料后麦麸发酵,饲料内部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很多。可将温度计插入框内饲料里检测温度,发现温度过高时打开门窗,或者开空调制冷。幼虫期湿度控制很重要,过度干燥和潮湿都会影响幼虫生长。干燥天气一天喷水2次。喷水时喷洒均匀,润湿麦麸即可。潮湿天气用除湿机将室内湿度控制在60%80%左右。幼虫末期要保证饲料的湿度,不然米蛾幼虫会出现推迟化蛹的现象。3.米蛾卵的收集与储存l将羽化的米蛾成虫移至产卵笼内,成虫堆积不能过厚,一般不超过3 cm,否则影响总产卵量。l收卵时用软毛刷来回轻扫产卵笼外壁,附着在笼壁上的卵粒便随之脱落到下面盛放笼的筐内。扫刷完毕将筐内所有的卵收集在一起,然后将卵放在一平底盘中,置于鳞片清除机中,除去鳞片和较轻的杂物。先将平底盘插入底座的开口处,开动抽吸机,后用羊毛刷轻轻刷动盘内米蛾卵约一分钟,使之与粉尘等物分离。l经过吸尘后的米蛾卵盘内仍有少量蛾子肢体和比重较大的杂物未能被除去,可以用滚动卵法清除,方法是一只手将平底卵盘托住,盘的平面与水平面呈斜角,另一只手用毛刷柄轻轻敲击盘的边缘,使卵向下轻轻滚动。其他杂物因不呈圆形而不向下滚动或滚动速度较慢,就会与卵逐步分开。l米蛾卵在清理后并不是都可以用于接蜂,这些卵的大小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还要进行优选。可用目筛选器将小卵粒与正常卵分开。这些较小的卵卵壁较薄,极易失水干瘪,不适于繁蜂。每天收集麦蛾卵,筛除杂质后可贮存在4oC下4-6周3.米蛾卵的收集与储存l米蛾卵要进行紫外杀胚处理,杀死胚胎的米蛾卵可以延长储存期和提高赤眼蜂的寄生率。杀胚前将卵均匀散铺在80 cm 50 cm 5 cm的筐内,卵控制在12层。将盛卵的筐放在杀胚架上,打开紫外灯照射20 min。照射时间和间距显著影响杀胚效果,间距控制在20 cm以内,时间20 min以上为宜。l米蛾卵储存采用保鲜冷藏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将清洁、杀胚后的卵装入玻璃管,塞上棉塞,放入4的冰箱冷藏。米蛾卵低温贮存时间越长,赤眼蜂对其寄生量越少,米蛾卵经低温贮存15 d,其被寄生量低于新鲜米蛾卵被寄生量的50%(潘雪红等,2011),贮存时间超过50 d,赤眼蜂几乎不能够寄生。(三)人工寄主卵l柞蚕和米蛾是赤眼蜂大量繁殖的重要寄主,柞蚕茧的生产有季节性、地域性,带来远距离运输、贮远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中间寄主问题,进行了人工寄主卵的研究。l赤眼蜂人工寄主卵于1984年在我国首获成功,研究者对人工饲料配方、卵壳材料、人工卵卡机、繁育赤眼蜂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lConsoli&Grenier(2010)总结了国外利用人工卵扩繁赤眼蜂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1.为什么研制人工寄主卵?人工寄主卵卡2.人工寄主卵饲料配方l配方一:鄂饲II号(湖北省农科院和湖北省林科所)柞蚕蛹匀浆30%,鸡蛋黄14%,10%脱脂乳粉液26%,无菌水30%l配方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刘文惠,1979)柞蚕蛹血淋巴43.1%,鸡蛋黄34.48%,无机盐13.79%,猪血清8.6%l配方三:(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柞蚕蛹血淋巴40%,鸡蛋黄20%,10%麦乳精溶液30%,钠化盐10%松毛虫赤眼蜂在鄂饲II号上连续多代繁殖(武汉大学1989)代别寄生率(%)羽化率(%)每卵羽化蜂数(头)繁蜂系数雌性率(%)展翅率(%)正常体型蜂数(%)每卵正常蜂数(头)11010089360279.6776777128115427.611201008785512103817877927389213010086105511102836904954411331401008214592073775854954401941501008218601710680786692540205161100462333138368169081293.人工寄主卵繁育赤眼蜂效果松毛虫赤眼蜂在鄂饲II饲养后转寄主培养(武汉大学)母蜂代别回接寄主寄生率(%)羽化率(%)每卵羽化蜂数头雌性率(%)展翅率(%)正常体型蜂数%514柞蚕卵992791467248859629931524柞蚕卵100771280348879831002529柞蚕卵8211591945358869541003034松毛虫卵895661126138959231003538松毛虫卵749402915893390101004.人工寄主卵的几个问题l配方组成成分:不含昆虫物质,赤眼蜂的化蛹率和羽化率较低。柞蚕蛹血淋巴和鸡蛋黄是赤眼蜂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血淋巴降至15%20%以下,就不能将赤眼蜂培育至成蜂。l人工卵卡的材料与厚度:与赤眼蜂产卵管长短有关。卵卡材料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厚度在18.564m之间(3040m)。l产卵引诱剂:二十三碳烷(60g/ml)和Na2CO3(1%)水溶液引诱效果较好。l防菌防霉问题:鄂饲II用150IU青霉素和150IU卡拉霉素防细菌感染。广东农科院用羊13号防霉菌。l卵型问题:人工卵卡,寄生蜂不能出壳,需剪去一角,才能出蜂。因此,卵型有待改进,如圆形人工卵,更近似昆虫卵。二、赤眼蜂扩繁品系的采集、筛选与分离l每种赤眼蜂及其不同品系都有各自偏好的寄主。l根据目标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获得偏好目标害虫的赤眼蜂种类或品系即蜂种,是利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的前提。(一)蜂种的采集l直接采集法。根据需要防治的目标害虫,从田间直接采集被寄生蜂寄生的害虫卵进行保育,收集羽化的寄生蜂。l 挂寄主卵采集法。采集或饲养目标害虫,将获得的目标害虫卵挂在大田目标害虫寄主植物上,引诱田间的赤眼蜂寄生,在害虫卵孵化前收回保育,等待赤眼蜂羽化。l上述方法获得的赤眼蜂羽化、交配后,将每个雌蜂分别装入小玻璃试管(外径10 mm,长80 mm)中,并提供足量的寄主卵和15%的蜂蜜水,建立单雌品系,编号建立档案。(二)蜂种的筛选l挑选10头1 d龄的健壮雌蜂装入玻璃试管(长100 mm,直径26 mm)中,并接入含有约400粒寄主卵的卵卡,卵卡上滴1滴15%的蜂蜜水,试管用棉塞塞住。l重复10次,在(25+1)oC、RH 60%70%下进行。l寄主卵包括米蛾或麦蛾卵、目标害虫卵等。l14 d后计数被寄生的寄主卵和羽化的雌蜂数。l试验结果可以反映赤眼蜂不同种类或品系对不同寄主的寄生能力。1.寄生力试验l挑选1头1 d龄的健壮雌蜂装入玻璃试管(长100 mm,直径26 mm)中,并用棉球塞住管口;在边长2 cm的正方形纸片上,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粘贴目标害虫卵,在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粘贴米蛾卵,在两条对角线交会点(即纸片中心点)加一滴15%的蜂蜜水,并接入装有单头雌蜂的试管中;l在最初36 h内观察8次,记录每个雌蜂的停留位置如寄主卵、米蛾卵或其他地方,观察间隔时间至少30 min;l重复30次,在(25+1)oC、RH60%70%下进行。l14 d后,统计每个雌蜂寄生的不同寄主卵数及羽化的成虫数。试验结果反映了雌蜂对不同寄主的选择与接收。2.选择性试验单个雌性的分离单个雌蜂对不同寄主卵的选择试验单个雌蜂对不同寄主卵的选择试验(30头)不同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和麦蛾卵的选择性赤眼蜂品系不同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和麦蛾卵的选择性赤眼蜂品系(三)蜂种的保存与复壮l蜂种在养虫室内多保存在米蛾或麦蛾卵上,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会出现营养驯化和种群退化现象。l营养驯化是指对保种寄主卵的长期适应而出现的偏嗜。蜂种退化具体表现在同一批蜂羽化不整齐、羽化率降低、蜂体大小不一、腹大翅小、飞翔力弱、寿命短、雄性数量增大等方面。主要原因可能是:l保种用的寄主卵质量不好;l恒温恒湿条件下长时间用同种寄主卵连续繁殖代数过多;l繁蜂容器过小,成虫没有进行充分的飞翔活动即能获得寄主卵;l蜂量与寄主卵的比例不当或接触时间过长,造成高度复寄生;l管理不善。l蜂种退化是常见现象,通过以下途径可以防止蜂种退化:l控制用同一种寄主卵连续繁蜂的代数,考虑在保种繁蜂过程中用另一种寄主卵(原寄主卵或相似寄主卵)繁殖12代;l变温锻炼,提高蜂种的生命力,具体做法是将接蜂后的寄主卵卡放在不同温度环境锻炼,发育到中蛹期再放回正常保种温度条件;l使用较大的繁蜂器皿,增加成蜂的活动空间和飞翔活动;l控制蜂卵比,降低复寄生数;l做好寄主卵的保存工作,确保使用高质量的寄主卵。l在保种繁蜂过程中定期检查蜂种的质量,并适时复壮,是利用赤眼蜂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赤眼蜂的扩繁、冷藏与运输l凡能保温保湿、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和无鼠、蚁的房间都可以作为繁蜂室。l接蜂前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烟雾熏蒸消毒繁蜂室,每10 m用5 ml甲醛和1 g高锰酸钾熏蒸24 h,熏蒸完毕打开门窗,让室内刺激物质散发干净。l室内要求温度25oC左右,RH6080%,全黑暗环境。用黑色膜封严门窗漏光处,保证关灯后室内为全黑暗环境。l繁蜂后,用消毒水擦洗桌椅、铁架等设备表面和地板,做好消毒工作。(一)扩繁的基本条件l繁蜂室三、赤眼蜂的扩繁、冷藏与运输l冷藏室:用于冷藏寄主米蛾卵和赤眼蜂,分为05oC低温库和1012oC中温库,米蛾卵冷藏于低温库,赤眼蜂根据虫态和冷藏天数的不同,冷藏在低温库或中温库。冷藏室湿度705%,全黑暗环境,室内配置多排铁架,用于排放寄主米蛾卵和赤眼蜂寄生卵。l繁蜂框:用无味木头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80 cm 50 cm 5 cm(长宽高)。一个框接500 g柞蚕卵,卵均匀平铺在框内,使卵层厚度在11.5粒范围内。l繁蜂架:用无味木头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高1.8 m,均分成6层。繁蜂架的前后左右及顶部被黑布完全遮掩,目的在于遮光并阻挡里面的种蜂逃逸。(一)扩繁的基本条件赤眼蜂的工厂化生产箱:将寄主卵暴露给成蜂将寄主卵定期放入育有赤眼蜂的容器内,以获得被寄生的寄主卵l采用散卵繁蜂的方式,将500 g柞蚕卵均匀平铺在繁蜂框里。将发育至蛹后期的种蜂卡装入容器内,待10%成蜂羽化时移至全黑暗的繁蜂室里,放入繁蜂架上,将种蜂卡迅速均匀撒在繁蜂框,并用软毛刷迅速、轻柔地将已羽化的成蜂均匀地扫到框内卵上,整个过程在黑暗条件下完成。繁蜂室保持25oC、RH75%左右。蜂卵比为3:1至4:1。l接蜂后1012 h,将繁蜂框搬出繁蜂室,取出已羽化的种蜂卡,驱除残留的成蜂,编号注明日期,置于25条件下发育至老熟幼虫虫态,然后统一储存。(二)扩繁的基本方法1.柞蚕卵(1)接蜂l用清水浸泡分离法去除漂浮在清水上层的种蜂卵壳,过滤晾干得到纯寄生卵。制卡纸为7080 g的16开书写纸,胶水选用优质无毒白乳胶。用排笔刷涂胶于卡上,将寄主卵撒粘其上,粘成3条 21.5 cm 3 cm,共195 cm2,晾干即成蜂卡。l蜂卡制成完成后,测算蜂量。按8085 cm2/千粒卵测算卵量,蜂量=卵粒寄生率卵粒羽化率单卵出蜂195 cm21000/(80 85)cm2。(二)扩繁的基本方法1.柞蚕卵(2)制作蜂卡l随机抽取同一批成品蜂中的1%,在所抽取样品中以对角线取5点,每点取20粒。l从总样中随机抽取500粒寄生卵,装入一个试管(简称样A)。再抽取20粒寄生卵分装20个试管内(简称B1、B1B20样本)。l将A、B样本分别在252oC,RH705%条件下羽化,其余样本为C样本。l从C样本中随机抽取300粒,检数青卵数,计算青卵率;从C样本中随机抽取300粒,逐粒剖卵检数寄生卵粒数,计算平均寄生率;待A样本全部羽化结束后,逐粒检查带有羽化孔的卵粒数,计算平均卵粒羽化率;(二)扩繁的基本方法1.柞蚕卵(3)成品蜂卡质量检测l单卵羽化蜂量,从C样本中随机抽取20粒,逐粒检数单卵蜂头数,计算平均单卵出蜂数;l分别检数B1、B1B20样本中羽化总蜂数、畸形蜂数、雌雄蜂比例,计算畸形蜂率、性比、雌蜂寿命;l检数B1、B1B20样本中,每个卵壳内遗留蜂数,计算其遗留蜂率。l放蜂前按分级标准和检测结果,填写每批次蜂卡出蜂数和放蜂面积。蜂卡质量分级标准中八项指标有一项低于三级蜂标准,视为不合格蜂卡。(二)扩繁的基本方法1.柞蚕卵(3)成品蜂卡质量检测(二)扩繁的基本方法1.柞蚕卵(3)成品蜂卡质量检测一级蜂卡二级蜂卡三级蜂卡四级蜂卡寄生率(%)90.080.089.960.079.959.9羽化率(%)80.070.079.950.069.949.9青卵率(%)3.03.14.04.14.95.0单卵蜂量(头)70.080.060.069.950.059.949.9遗留蜂(%)15.016.020.021.025.026.0畸形率(%)5.06.08.09.010.011.0雌蜂率(%)85.07584.950.074.949.9雌蜂寿命(天)5.04.03.02.0螟黄赤眼蜂蜂卡质量分级标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l在全黑暗的繁蜂室内进行,保持2628oC、RH6070%。l种蜂开始羽化时提供25%蜂蜜水以补充营养,羽化高峰期时用于接蜂。l不同设备繁殖赤眼蜂的方法不同,主要有卵片、蜂筒和繁蜂箱接蜂法等三种方法。l繁蜂箱接蜂法是将卵均与地撒在繁蜂框中,卵层厚度不超过2 mm,接蜂时的蜂卵比为1:61:9,接蜂时间约24 h。l待完成寄生后,再用与柞蚕卵相同的方法,制成蜂卡。(二)扩繁的基本方法2.米蛾卵l将用柞蚕卵制成的蜂卡每10张用旧报纸包成一包,注明批注、日期,置于35oC条件下储藏待用,冷藏时间不超过40 d。l米蛾卵接蜂后第4天,赤眼蜂发育至老熟幼虫或预蛹,放入冷藏室(04oC)。l幼虫期和预蛹期的赤眼蜂受冷藏影响相对较小,是进行中、短期冷藏的适用虫态,其中又以处于幼虫中后期的为首选虫态(陈科伟,2002),但不同赤眼蜂有所差异(蒲蛰龙,1982),生产上应进行试验摸索确定最佳冷藏条件。(三)冷藏赤眼蜂释放卵卡每公顷50个卵卡将不同发育阶段的寄生蜂相混合生产的卵卡可贮存在10oC的冰箱内l放蜂前计算好出蜂期,从冷库取出冷藏的蜂卡。l对于用柞蚕卵制作的蜂卡,在25oC,RH705%的条件下发育;大部分蜂体进入中蛹期,可向放蜂地发放;蜂卡每10张报纸包成一包,立式放置包装箱内,运输时不与有毒、有异味货物混装,要求通风,严禁重压、日晒和雨淋。l对于用米蛾卵制作的蜂卡,在放蜂前6 d从冷藏室取出,在发育室发育,5 d后成蜂开始羽化,羽化前完成释放;经过发育控制的赤眼蜂,羽化时间相对集中,90%的蜂在放蜂后的2 d内羽化。(四)运输装箱发运四、田间释放技术与效果评价l成蜂释放法:先让蜂在室内羽化,饲以蜂蜜水,然后把成蜂直接放到田间,边走边放,优点是受环境条件变化影响较小,效果比较有保证;缺点是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不适合大面积应用。l蜂卡释放法:将上述制成的蜂卡按照布点进行释放,研究者为此设计了不同的释放装置,如袋式放蜂器、盒式放蜂器、释放卡和三角形释放器等。优点是简便、释放均匀,缺点是易受大风雨影响,也会遭受蜘蛛、蚂蚁等天敌的侵袭。(一)田间释放技术1.释放方法将卵卡挂在玉米叶上防治欧洲玉米螟玉米螟的卵就产在玉米叶上,赤眼蜂羽化出来后即开始搜寻寄主玉米叶上的玉米螟的卵被赤眼蜂寄生的玉米螟的卵变成黑色利用赤眼蜂防治橄榄蛾的释放装置放置有几个赤眼蜂释放装置的橄榄树释放装置内面观赤眼蜂释放装置的正确放置方法错误!释放装置与植物没有接触正确!释放装置与植物叶片密切接触l释放点的多少取决于赤眼蜂的扩散能力。赤眼蜂在田间的寄生活动是由点到面以圆形向外扩散,有效半径17 m,以10 m内的寄生率为最高。l赤眼蜂的扩散受风向、风速和气温的影响,顺风面活动范围大些。l如广赤眼蜂在20oC以下时以爬行为主,25oC以上则以飞翔为主。2.释放点l根据害虫、作物、赤眼蜂的种类不同决定释放次数和释放量。l原则上,对发生世代重叠、产卵期较长、虫口密度较高的害虫,释放次数应较多较密,每次释放量也要大些,每次释放间隔日数也应短于目标害虫卵的发育日期,释放次数应以使害虫某一世代成虫整个产卵期间都有释放的赤眼蜂为标准。l第1、2次的释放量要大,尽可能降低早期虫源。l上风头的田块或释放点的释放量应较下风头的大。l据广东经验,防治甘蔗螟虫每亩每次放蜂不少于1万头,全年放蜂宿根蔗9批,新植蔗8批,约每隔1520 d放一批;防治森林害虫,每公顷不超过10万头,放蜂35次;防治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早稻每丛禾有卵5粒以下,每亩放蜂1万头的效果良好,晚稻每丛禾有卵30粒,每亩放蜂23万头即可。3.释放次数与释放量l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放蜂,雨天不宜放蜂。赤眼蜂有喜光和多在上午羽化、白天活动、晚上静息的习性,因此,放蜂时间应在上午8点左右为好。l根据害虫的发生情况确定放蜂的具体日期。根据害虫的发育进度,在产卵始盛期放第一批蜂,以后每隔23 d放一批,释放的具体次数根据害虫产卵期的长短确定。l为减少放蜂次数,可以制作长效蜂卡放蜂。方法是将寄主卵分批逐日接蜂,在同一条件下分批培育,然后将寄主卵混合制成蜂卡,释放后能保持每天分批出蜂,持续15 d左右(一般蜂卡仅维持23 d)。4.释放时间l 选择适当的赤眼蜂种类或品系。每种赤眼蜂或品系都有其特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寄主和环境条件要求也有差异。如果选择不当,会影响赤眼蜂的生活力和寄生效能。l选择恰当的扩繁寄主。柞蚕卵和米蛾卵是扩繁赤眼蜂的优良寄主,目前广泛使用,但应控制每个卵的产蜂数,即每粒柞蚕卵产蜂约6080头(刘志诚等,2000),米蛾卵则只能1头,可以保证每头蜂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l赤眼蜂的生命力。赤眼蜂在田间的活动能力取决于赤眼蜂的生命力强弱,直接影响防治效果。生命力指标包括蜂体大小、繁殖能力、成蜂寿命和适应田间环境能力等4个方面。如果用同一寄主在恒温条件下连续多代扩繁种蜂,会出现种质退化而导致生命力减弱。因此,必须注意种质退化和复壮的问题,可以通过变温锻炼、改变寄主、减少用同一寄主繁育的代数等解决。l选择正确的放蜂方法和准确的放蜂时间。正确的放蜂方法可以促进赤眼蜂的扩散和减少天敌的为害,而能否抓住害虫产卵初期适时放蜂,则是获得理想放蜂效果的保证。5.影响释放效果的因素l田间效果评价前,要注意释放区和对照区的地形、作物品种、作物长势、田间管理以及当代害虫发生数量的一致性;l对照区务必设置在距离释放区1 km以上的逆风区(王承纶等,1998)。(二)田间效果评价1.释放区与对照区的选择l效果评价指标因作物种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甘蔗螟卵的寄生率、枯心苗率、螟蛀蔗节、有效茎数和产量的多少等,而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卷叶率、卵寄生率等。l调查方法通过抽样调查进行。在释放区和对照区采用相同的抽样方法,如棋盘式、平行式、对角线、随机、五点取样等,选择哪种方法要考虑害虫在田间产卵的分布类型。2.效果评价指标和调查方法l释放赤眼蜂前在放蜂区和对照区各调查1次,以了解自然寄生率的情况。l放蜂后710 d进行调查,仔细检查样方内的所有蔗株,将寄生和未寄生的螟卵记入下表,计算寄生百分率。3.田间效果评价-以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为例(1)螟卵寄生率样本编号寄生率总平均寄生率(%)备注白螟条螟二点螟总卵数(粒)寄生卵(粒)寄生率(%)总卵数(粒)寄生卵(粒)寄生率(%)总卵数(粒)寄生卵(粒)寄生率(%)甘蔗螟卵寄生率调查表(蒲蛰龙,1982)品种:植期:调查日期:调查地点:l在枯心期调查样方内的全部苗数和枯心苗数,分别填入下表,计算枯心苗率。l但须区别螟害和蔗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3.田间效果评价-以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为例(2)枯心苗率甘蔗螟卵寄生率调查表(蒲蛰龙,1982)品种:植期:调查日期:调查地点:样本编号调查总苗数枯心苗率备注枯心苗数%l在甘蔗收获期进行,将样方内的全部蔗茎砍下,称取样方内所有蔗茎的总重量。l计算每一蔗茎数,并按蔗螟种类及被害节数,填入下表,然后求出各蔗螟为害的被害节百分率,并计算每亩有效茎数和产量,另行登记。3.田间效果评价-以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为例(3)被害节和有效茎数甘蔗螟卵寄生率调查表(蒲蛰龙,1982)品种:植期:调查日期:调查地点:样本编号茎数节数被害节数重量备注黄螟条螟二点螟合计视频1.甘蓝夜蛾赤眼蜂的生产技术与应用2.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第二节丽蚜小蜂的繁殖与释放技术烟粉虱烟粉虱烟粉虱烟粉虱丽蚜小蜂丽蚜小蜂l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属膜翅目蚜小蜂科恩蚜小蜂属,是目前世界广泛商业化用于控制温室作物粉虱的寄生蜂,也是研究最广、应用面积最大的蚜小蜂种类之一。l据统计,19801990年代,世界上有22个国家利益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有6个国家的15个单位进行商品化生产。我国1978年自英国引进丽蚜小蜂用于防治粉虱类害虫。一、丽蚜小蜂的生物学特性l丽蚜小蜂体长约0.6 mm,是单寄生、内寄生性寄生蜂。l取食:成虫取食蜜露或用产卵器穿破虫体取食寄主血淋巴,可取食除卵期外的粉虱各个虫期,但更喜欢二龄若虫和蛹。取食时用产卵器穿刺蛹或若虫6分种以上,用其下颚扩大伤口进行取食,已取食过的若虫将不会再被产卵,而已被寄生过的粉虱也不会被取食。l产卵:成虫偏好产卵于白粉虱和烟粉虱的3、4龄若虫和预蛹,这些虫态的被寄生率最高。用白粉虱饲养丽蚜小蜂每天可产5粒卵(死亡前共产59粒卵),每天取食3个若虫,在其12天的预期寿命中平均可杀死95个若虫。产卵至成虫历期25天。蜂龄大时产卵量下降。l影响成虫搜寻寄主的因素:叶脉、叶片刺毛多、过多的蜜露、遇到合适的若虫(取食或产卵了就不走了)、温度下降、低气压和体内卵少。二、丽蚜小蜂的大量繁殖l丽蚜小蜂的大量繁殖技术一般包括笼罩繁蜂法、单室繁蜂法和五室繁蜂法等。l单室繁蜂法又称常规繁蜂法,五室繁蜂法又称商品化繁蜂法。l繁殖丽蚜小蜂的寄主植物一般选择温室白粉虱嗜好的植物,如番茄、黄瓜等。番茄苗黄瓜苗(一)笼罩繁蜂法l笼罩繁蜂法适于繁育少量丽蚜小蜂,即利用实验室常用的养虫笼进行繁蜂,可在室内进行,适合为实验室研究提供蜂源。l笼罩法一般主要包括清洁苗的培育、粉虱的接种和培育、接种丽蚜小蜂及收获寄生蜂等过程,所有工作都应在25oC左右条件下进行。成虫若虫若虫成虫假蛹卵温室白粉虱1.培育清洁苗l在培养箱或清洁室内,育好番茄苗,待定植到花盆中后,及时放入养虫笼内,加强肥水管理,培育清洁壮苗。l常用的养虫笼有2种,一种为木制框,一种为铝合金框。顶部为透明的有机玻璃;四周为120目左右的纱网,筛网的筛目太高时内部透气性差,太低时丽蚜小蜂容易逃逸;底部为木板或玻璃,规格为60cm60cm60cm。木框养虫笼铝合金框养虫笼2.接种和培育粉虱l当苗高达30cm时,将粉虱移入含有清洁苗的养虫笼中产卵,移入数量按每叶片上5头计算。l接种时间掌握在2428h,最多不超过48h,目的是为了让粉虱的卵和若虫发育整齐,提高既定时间内丽蚜小蜂的寄生率。烟粉虱不同发育阶段被寄生的烟粉虱若虫(黑色)3.熏杀残余粉虱成虫l在粉虱产卵养虫笼中轻轻摇动植株,以赶走大部分成虫。l然后将带有粉虱卵的植株移到塑料薄膜密封罩中,用吸有敌敌畏原药23滴的滤纸条熏蒸1012h。4.培育粉虱若虫l将经过熏蒸处理的带有粉虱卵的番茄植株移入另一养虫笼内培养约15d。l当粉虱若虫发育到23龄时,便可接入丽蚜小蜂。5.接种丽蚜小蜂l一般接蜂的蜂:虫为1:2030;l要控制丽蚜小蜂的羽化期与粉虱若虫23龄期相吻合,接蜂时间为89d。6.收获丽蚜小蜂l粉虱若虫接蜂89d后,被寄生的粉虱若虫变成黑蛹;l待未被寄生的粉虱若虫羽化为成虫后,采摘带有粉虱“黑蛹”的叶片释放或冷藏。(二)单室繁蜂法l温室或网室选择:单室繁蜂即利用一个网室或温室繁育丽蚜小蜂。繁育前首先选定一个比较理想的网室或温室,清除室内的杂草。l栽培寄主植物:选择黄瓜、番茄等烟粉虱嗜好的寄主植物,将育好的植株按常规方法定植在温室内,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健壮植株。l接种和培育烟粉虱:当植株长至2530cm高时,接入粉虱成虫。粉虱成虫的接入量计算依据为:粉虱雌性成虫约占种群的50%,每头雌虫每天产卵1015粒,最后要求植物叶片上烟粉虱卵的密度为2030粒/cm2,因此,烟粉虱成虫的接入量约为4头/cm2(部分雌雄)。(二)单室繁蜂法l接入丽蚜小蜂:粉虱产卵1214d后,大部分粉虱若虫发育到23龄,此时在室内释放丽蚜小蜂成虫,要求寄生蜂的数量约为粉虱若虫的2倍(?),以保证大多数的粉虱若虫都可以被寄生。也可接丽蚜小蜂的蛹,但要比成虫早23d进行。l丽蚜小蜂收获与储存:在丽蚜小蜂羽化前23d,采收带有丽蚜小蜂蛹的叶片,经室内阴干后可储存于1012oC的低温箱内(储存1个月,羽化率可达85%以上),也可直接用于田间防治。为了不断繁殖丽蚜小蜂,需保持室内有足够的粉虱和丽蚜小蜂,在采摘叶片时要保留少部分带有丽蚜小蜂蛹的叶片。若粉虱量不足时,就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烟粉虱成虫,以保证为蚜小蜂提供足够的寄主。(三)五室繁蜂法l五室繁蜂法又称为商品化繁蜂法,为国际上的通用繁蜂技术。五室主要包括清洁苗种植室、粉虱接种室、粉虱若虫观察室、丽蚜小蜂接种室和粉虱丽蚜小蜂分离室。1.清洁苗培养l在清洁苗生产温室内,分期种植粉虱嗜好的寄主植物,如番茄、黄瓜等。l可先在育秧盘中育苗,在幼苗长至45叶期时移入花盆(口径2530cm),每盆1株。l当番茄、黄瓜苗长至6070cm高时,便可用于粉虱接种。2.粉虱繁殖和接种l在粉虱接种室内利用番茄、黄瓜等植物繁殖粉虱。l当植株长至3045cm时,接入粉虱成虫让其在植株上产卵,经3周左右即可繁出大量粉虱。l将清洁苗搬进此接种室接种粉虱。接种期间,要摇动老植株,使粉虱成虫飞到清洁苗上去,同时也要轻轻摇动接种的植株45次,以保证粉虱均匀地在叶片上产卵。夏季接种12h左右,冬季及阴天接种24h左右为宜。接种时要注意检查粉虱的产卵量,当叶片上的卵量达到3040粒/cm2时就停止接种,赶净植株上的粉虱成虫,并将完成接种的植株搬出粉虱接种室,运到粉虱若虫培育室。l将植株剪去生长点,以促进叶片生长。l粉虱接种10d后每天检查若虫的发育情况,当粉虱若虫进入23龄时则可用于丽蚜小蜂的接种。3.丽蚜小蜂的接种、收获与储存l当植株上的粉虱若虫发育到23龄时,将植株从粉虱若虫培育室运到丽蚜小蜂接种室,挂上即将羽化的丽蚜小蜂蛹的植物叶片,应保证丽蚜小蜂蛹羽化后,平均每平方厘米叶片上不少于1头雌蜂。l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前1d收集羽化的丽蚜小蜂成虫,再释放到丽蚜小蜂接种室,以保证丽蚜小蜂寄生和其后代发育整齐。l丽蚜小蜂接种48h后,赶净植株上的丽蚜小蜂,将完成接种的植株移至粉虱丽蚜小蜂分离室,经过10d左右,未被寄生的粉虱先行羽化,此时将植株搬出分离室,并将分离室内的粉虱成虫用敌敌畏等农药熏死。l采收的带有丽蚜小蜂蛹的叶片在室内阴干12d,即可包装、储存和应用。带有羽化盛期粉虱成虫盆栽苗21盆寄主植物番茄77盆接有粉虱卵的番茄70盆熏蒸除去粉虱成虫粉虱若虫至23龄带有小蜂寄生卵的70盆番茄释放新羽化化的小蜂成虫约6万头放3盆清洁苗诱集粉虱成虫留下7盆并替换出等量老苗敌敌畏熏蒸杀死滞留粉虱成虫,分离粉虱和丽蚜小蜂采收、包装、储藏、释放接粉虱成虫2436 h番茄叶上“黑蛹”零星出现丽蚜小蜂大量繁殖工艺流程清洁苗培养收获丽蚜小蜂粉虱繁殖与接种接种丽蚜小蜂三、丽蚜小蜂的释放技术l相同条件下,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类害虫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释放方法,具体有释放成蜂或蛹两种方法。l在国外,一些发到国家的温室或网室可控好,室内的温度、湿度稳定,多采用释放丽蚜小蜂蛹的方法,即把带有丽蚜小蜂蛹的叶片挂在植株上,或者直接将带有丽蚜小蜂蛹的盆栽植物搬入温室或网室内。l在国内,常规温室和网室的温湿度变化较大,如采用释放丽蚜小蜂蛹的方法,则不易使成虫羽化期与适宜的寄主龄期相吻合。为了准确掌握放蜂适期和放蜂量,可采用释放成蜂的方法,可以及时发挥成蜂的作用,提高寄生率。(一)释放成蜂的方法l放蜂地点:首先确定放蜂的温室或网室的蔬菜、花卉等作物的保护地,放蜂时温度应在2035oC之间,夜间不低于15oC,光照充足。l放蜂时期:作物定植后,注意定期调查植物叶片,随机取样50100株,若发现植株上有粉虱害虫,且平均每株有粉虱成虫0.52头时,即第一次放蜂。l放蜂数量:平均每株释放35头成蜂。放蜂的前2d将存放在低温箱内的丽蚜小蜂蛹卡取出,置于2628oC的恒温箱内,以促使丽蚜小蜂快速羽化,第3天计数后,将丽蚜小蜂轻轻抖在植株上。l放蜂间隔:即前后两次放蜂的时间间隔。1014d放蜂1次,且在下一次放蜂前调查植株上粉虱的种群密度,即下一次放蜂的虫口基数。l放蜂次数:根据作物的生长期长短,可放蜂35次。(二)释放“黑蛹”的方法l将低温储存的丽蚜小蜂蛹卡或从繁殖丽蚜小蜂的温室内采摘带有“黑蛹”的叶片,随机悬挂在保护地的植株上。l释放“黑蛹”的数量、释放前粉虱成虫基数和效果调查与释放成蜂相同,每公顷释放45万头。l特别重要的是,释放黑蛹的时间应比释放成蜂时间提早23d,以免丽蚜小蜂羽化后错过其最佳的寄生龄期,这与防治效果关系极大。(二)释放“黑蛹”的方法l将低温储存的丽蚜小蜂蛹卡或从繁殖丽蚜小蜂的温室内采摘带有“黑蛹”的叶片,随机悬挂在保护地的植株上。l释放“黑蛹”的数量、释放前粉虱成虫基数和效果调查与释放成蜂相同,每公顷释放45万头。l特别重要的是,释放黑蛹的时间应比释放成蜂时间提早23d,以免丽蚜小蜂羽化后错过其最佳的寄生龄期,这与防治效果关系极大。视频3.丽蚜小蜂的工厂化生产及应用方法1.蒲蛰龙等(1956)利用广赤眼蜂防治 螟虫,并于1958年在广东顺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赤眼蜂繁殖站,首开了国内大量扩繁赤眼蜂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先河。A.水稻;B.甘蔗;C.玉米;D.小麦2.赤眼蜂繁殖与释放技术主要包括寄主卵的准备,品系的采集、筛选与保存,赤眼蜂的扩繁、冷藏与运输,田间释放技术与效果评价等五个环节。A.保种;B.野外;C.扩繁;D.室内3.原产印度,1980年代前广东、安徽、四川、福建、浙江和山东等省曾有大量饲养,可用于繁殖广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等。A.家蚕;B.蓖麻蚕;C.柞蚕;D.樟蚕4.利用柞蚕卵繁育赤眼蜂须选购柞蚕茧,雌性茧的比例应控制在 以上。A.50%;B.60%;C.70%;D.80%5.米蛾卵要进行 杀胚处理,杀死胚胎的米蛾卵可以延长储存期和提高赤眼蜂的寄生率。A.红外;B.远红外;C.紫外;D.远紫外6.赤眼蜂蜂种退化具体表现在同一批蜂羽化不整齐、羽化率降低、蜂体大小不一、腹大翅小、飞翔力弱、寿命短、数量增大等方面。A.雌性;B.雄性;C.畸形;D.死蜂7.丽蚜小蜂是目前世界广泛商业化用于控制温室作物粉虱的寄生蜂,也是研究最广、应用面积最大的 种类之一。A.缨小蜂;B.啮小蜂;C.榕小蜂;D.蚜小蜂8.影响丽蚜小蜂成虫搜寻寄主的因素包括叶脉、叶片刺毛多、过多的 、遇到合适的若虫、温度下降、低气压和体内卵少。A.蜜露;B.水分;C.灰尘;D.气体9.繁殖丽蚜小蜂的寄主植物一般选择温室白粉虱嗜好的植物,如 、黄瓜等。A.菜豆;B.茄子;C.辣椒;D.番茄10.五室繁蜂法为国际上通用的丽蚜小蜂繁蜂技术,五室分别为清洁苗种植室、粉虱接种室、粉虱若虫观察室、丽蚜小蜂接种室和粉虱丽蚜小蜂分离室。A.清洁苗;B.土豆苗;C.辣椒苗;D.茄子苗复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