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3738738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 药 学 中 药 学 知 识 中 药 学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 是指在 中医药理论指导 下 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 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 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中 药 学 中 药 学 梅花鹿 中 药 学 蝉 蜕 中 药 学 代赭石 中 药 学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 和矿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采集和生产, 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 杂,气候、水土、日照等生态环境差异很 大,各地生物的分布很不相同。其质量优 劣就有所差异。所以,中药材多有明显的 地域性。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 药 学 何谓“道地药材” 唐宋以来,人们将具有 地区特 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 的药材称 为 “ 道地药材 ” 或 “ 地道药材 ” 。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其产地、 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最 重要的是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了的 可 靠疗效 。 中 药 学 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江苏的薄 荷、苍术;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 子; 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河南的地 黄,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 材。 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地黄、怀山药、 怀牛膝) 中 药 学 川芎原植物 中 药 学 川芎 药材 中 药 学 川牛膝药材 中 药 学 附子原植物 中 药 学 附子 药材 中 药 学 薄荷原植物 中 药 学 薄荷药材 (苏薄荷) 中 药 学 茅苍术原植物 中 药 学 苍术药材 中 药 学 人参原植物 中 药 学 人参药材 (东北人参) 中 药 学 人参 饮片 中 药 学 五味子 (北五味子) 中 药 学 砂仁原植物 中 药 学 砂仁药材 (广东砂仁) 中 药 学 云南三七原植物 中 药 学 中 药 学 三七药材 中 药 学 地黄药材 (河南地黄) 中 药 学 药物的入药部分与采集季节的关系 1、 根 、 根茎 、 块茎和鳞茎 。 ( 阴历二 、 八月 ) 2、 树皮和根皮类 。 (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 , 即春 、 夏时节 ) 3、 叶 。 ( 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侯 ) 4、 花 、 花序 、 花穗 。 ( 花通常在正在盛开的 时侯 ) 5、 果实 、 果穗 、 种子 。 ( 果实成熟后或将成 熟时 ) 6、 全草 。 ( 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 中 药 学 中 药 学 中 药 学 中 药 学 海马 中 药 学 天麻 中 药 学 中药的真伪优劣 中 药 学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概念: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 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 程。其在古代又称为炮炙、修治 和修事。 中 药 学 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反应,保证用药 安全。 如巴豆去油制霜可降低其毒烈之性。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如酒 炒当归能增强其温经活血作用。 3改变药物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 情的需要。 如生地加入黄酒蒸制为熟地, 则由苦寒清热凉血为主之物,变为甘温补 血之药,更宜于血虚之证。 中 药 学 4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 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用量 准确, 6.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中 药 学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 药 学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是:祛邪 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 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之 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药物发挥其基本作用,以纠正疾病阴 阳偏盛或偏衰的若干性质和特征,前人 称之为“偏性”。 中 药 学 中药的作用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 (即功效 )和不 良反应 (副反应及毒性反应 )。中药的功效 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 副反应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 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毒性反应是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 应。 中 药 学 四 气 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主 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 质和特征,是最重要的性能内容。 温与热、凉与寒,分别属于同一类药性,只是温次于 热,凉次于寒,仅有程度上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区分这 一差异,有的药物还标以大热、微温、微寒、大寒等。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倾向, 只是寒热之性不明显,但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从本质 而言,四气不外乎寒热二性而已。 中 药 学 确定四气的依据 确定依据:四气主要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 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病证 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 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中 药 学 五 味 含义: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 真实滋味。中药性能中的五味,则是用 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及其附属于酸甘 的涩味和淡味,以表示药物的某些主要 作用。 中 药 学 确定五味的依据 一是药物的实际滋味。 二是药物的作用。 因此,味的实际意义是标示药 物的真实滋味,或提示其基本作用。 中 药 学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 (1) 辛: 能散、能行。 即辛味可以表示发散、 行气、活血等作用。 此外,还表示一些芳香药的化湿、开窍和 辟秽等作用。 换言之,凡具有以上作用的 药物,一般都可以标以辛味。 注意: 只用以表示真实滋味辛辣或芳香的 辛味药,则不一定都具有以上作用。 其余 各种味的情况也如此。 中 药 学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 (2) 甘:能补、能缓、能和,可以表示补虚、 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 此外, 前人还有甘能解毒之说,尚可用以表示解 毒作用。 酸与涩:能收、能涩,可以表示收敛固涩 等作用。 另外,酸味尚有生津,合甘味以 化阴的作用,此与涩味不尽相同。 中 药 学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 (3) 苦:能泄、能燥。苦泄表示的作用有 通泄 (泻下大便 )、清泄 (清热泻火 )和降 泄 (降泄肺胃上逆之气 )之分 ;燥表示燥 湿作用,其中又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 湿的不同。 此外,虽素有“苦能坚” 的说法,但其坚阴多为清热泻火的间 接效果,故实为清泄在相火亢旺而肾 阴亏虚证中的特殊应用。 中 药 学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 (4) 咸: 能软、能下,可以表示软坚散 结及芒硝等少数泻下药的作用特点。 淡: 能渗、能利,可以表示渗湿利 水的作用。 中 药 学 升降浮沉 含义: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药物作 用趋向的一种性能。 升是上升,降 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 固藏和泄利二便。 中 药 学 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和方法 确定依据和方法: 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是各药物 具有的功效。 其确定方法是相对于病证的病势趋 向而言的。 人体的各种病证,往往因气机升降出入障碍而表 现出不同的病势趋向。 如呕吐、喘咳之向上, 泄 利、脱肛之向下, 自汗、盗汗之向外, 表证不解 之向内。 能针对这些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势 趋向的药物, 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 外的作用趋向。 中 药 学 归 经 归经的含义: 归是药物作用的归 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 则是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 反映药物作用对机体的选择性。 中 药 学 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临床指导意义: 掌握了药物的归经,便 掌握了各药物功效产生效应的主要部位。 这样增强了用药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 临床疗效。 尤其是对一些基本作用相同 的药物,更是如此。 中 药 学 中药归经的确定 中药归经的确定: 中药的归经,是以中 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以所治病证 为依据而确定的。 如酸枣仁具有安神作 用,可以治疗失眠等证。根据中医学心 主神志的理论,便可确定该药归心经。 中 药 学 毒 性 西汉以前的“毒药”, 是一切药物的总 称,即总括药饵之词。 东汉以后主要指 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药物毒性的产生, 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 和剂量有关。 此外,还与贮存、加工、 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和使用时 间的长短有关。 中 药 学 正确对待无毒的药物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 但并非绝对不 会引起中毒反应。 如若剂量过大,服 用过久等 ,仍有产生中毒反应的可能。 中 药 学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含义:中药配伍是 根椐患者病情需要 和 中 药的药性特点 , 有目的地 、 有选择性地将 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在一起使用 。 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 关系称之为 药物的 “ 七情 ” 。 “ 七情 ” 包 括 “ 单行 ” 、 “ 相须 ” 、 “ 相使 ” 、 “ 相 畏 ” 、 “ 相杀 ” 、 “ 相恶 ” 、 “ 相反 ” 等 七个方面 。 中 药 学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单行 ” :单行指的是用单味药治病。病 情如果比较单纯,能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 的药物即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如 单用一味 黄连治疗痢疾,或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轻度 的肺热咳血, 或单用鹤草芽、苦楝根皮驱 除绦虫、蛔虫,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 “ 单 方 ” 等,都属于 “ 单行 ” 。 它符合简便廉 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应大力提倡, 对特别有效的还应进一步研究。 中 药 学 “相须 ”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 用 , 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 如石膏与知母配 合 , 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 大 黄与芒硝配合 , 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 疗效果 , 麻黄 、 桂枝同用 , 能明显增强发 汗解表的作用 , 荆芥与防风配合能明显增 强祛风的效果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 是 临床上经常选用的药物组合 。 中 药 学 “相使 ”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 , 或性能 功效虽不相同 , 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 应用 , 而以一种药为主 , 另一种药为辅 , 能提 高主药的疗效 。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 的茯苓配合时 , 茯苓能捉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 疗效果; 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 , 腹痛里急 , 以黄连清热燥湿 、 解毒止痢为主 , 木香调中宣 滞 、 行气止痛 , 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 果; 雷丸驱虫 , 配伍泻下通便的大黄 , 可增强 雷丸的驱虫效果 。 这样的例子也还有很多 , 也 是临床上经常选用的药物组合 。 中 药 学 “相畏 ” :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 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 如生半夏和生南 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 所以说生半夏 和生南星畏生姜 。 这是利用配伍抑制或消除药 物毒副作用的典型实例 。 “ 相杀 ”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 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 由此可知 , 相畏与相杀实 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 , 是药物间相 互对待而言的 。 如上所述 , 生姜能减轻或消除 生半夏和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 , 所以说生姜杀 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 中 药 学 “相恶 ” :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 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 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必须指出, “ 相恶 ” 只是两药的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功 效减弱或丧失,并非二药的各种功效全部受到影 响,使原有功效全都降低。如生姜恶黄芩,只是 生姜的温肺、温胃功效与黄芩的清肺、清胃功效 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这是因为生姜的温热之性 与黄芩的寒凉之性发生了冲突,但两者的功效与 归经还不完全一样,生姜还能和中开胃治不欲饮 食并喜呕之证,黄芩尚可清泄少阳以除热邪,在 这些方面,两药并不一定相恶。 中 药 学 “相反 ” : 即两种药物合用 , 能产生或增强药 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 如 “ 十八反 ” 、 “ 十 九畏 ” 中的若干药 。 “ 十八反 ” 、 “ 十九畏 ” 的具体内容如下: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 、 大戟 、 海藻 、 芫花 , 乌头反贝母 、 瓜蒌 、 半夏 、 白蔹 、 白及 , 藜芦 反人参 、 沙参飞丹参 、 玄参 、 细辛 , 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 , 水银畏砒霜 , 狼毒畏 密陀僧 , 巴豆畏牵牛 , 丁香畏郁金 , 川乌 、 草 乌畏犀角 , 牙硝畏三棱 , 官桂畏石脂 , 人参畏 五灵脂 。 中 药 学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一 、 十八反 、 十九畏的具体内容: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 、 大戟 、 海藻 、 芫花 , 乌头反贝母 、 瓜蒌 、 半夏 、 白蔹 、 白及 , 藜芦反人参 、 沙参 、 丹参 、 玄参 、 细辛 、 芍药 。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 , 水银畏砒霜 , 狼毒 畏密陀僧 , 巴豆畏牵牛 , 丁香畏郁金 , 川 乌 、 草乌畏犀角 , 牙硝畏三棱 , 官桂畏石 脂 , 人参畏五灵脂 。 中 药 学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 、 引产外 , 禁忌使用的药物 。 妊娠禁忌药按作用强度分禁用药与 慎用药慎用药两类具体药物如下 。 禁用药:水银 、 砒霜 、 雄黄 、 轻粉 、 斑蝥 、 马钱子 、 蟾酥 、 川乌 、 草乌 、 藜芦 、 胆矾 、 瓜蒂 、 巴豆 、 甘遂 、 大戟 、 芫花 、 牵牛子 、 商陆 、 麝香 、 干漆 、 水蛭 、 虻 虫 、 三棱 、 莪术等 。 慎用药:牛膝 、 川芎 、 红花 、 桃仁 、 姜黄 、 牡丹皮 、 枳实 、 枳壳 、 大黄 、 番泻叶 、 芦荟 、 芒硝 、 附子 、 肉 桂等 。 中 药 学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 禁忌 , 又简称 食忌 ,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忌 口 。 一般而言应 忌食生冷 、 辛热 、 油腻 、 腥膻 、 有刺激性的食物 。 如 热性病 患者 、 应忌食辛辣 、 油腻 、 煎炸 性食物及甘温助热的食品; 寒性病 患者 , 应忌食生冷瓜果 、 清凉饮料 等; 中 药 学 胸痹 患者应忌食肥肉 、 脂肪 、 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 、 烦躁易怒等患者应忌食胡椒 、 辣椒 、 大蒜 、 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黄疸 胁痛患者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 品; 脾胃虚弱 患者应忌食油炸粘腻 、 寒冷固硬 、 不易 消化的食物; 肾病水肿 患者应忌食盐 、 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 刺激食品; 疮疡 、 皮肤病 患者 , 应忌食鱼 、 虾 、 蟹等腥膻发 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 中 药 学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1 用量的含义: 用量的含义: 用量 , 称为剂量 , 一般是 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 也有的是指 在方剂中 , 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 即 相对剂量 。 中 药 学 确定用量的依据 确定用量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即 药物方面 、 应用方面与患者方面 。 具体内容如下: 一 、 药物方面 药材质量 :药材品质优良者药力充足 , 许多 “ 道地药材 ” 如川黄连 、 广木香 、 东北细辛 、 云南三七等 , 用量勿须过大; 品质次者药力往往不足 , 用量可加大一 些 。 如果是伪品 , 加大剂量不仅无效 , 可能还有害 。 中 药 学 药材质地 :一般来说 , 质地较轻的花 、 叶类药材如番泻叶 、 月季花等 , 用量宜 轻 (无毒类药材一般用量为 3 l0g); 质地较重的金石 、 贝壳类药材如石膏 、 石决明等 , 用量宜重 (无毒药材一般用 量为 10 30g);鲜品药材 , 如鲜地黄 、 鲜石斛等一般用量也较大 (无毒药材一 般用量为 30 60g)。 中 药 学 药物性味 :药性较弱 、 作用温和 、 药味 较淡的药如茯苓 、 白茅根等 , 用量可稍 重 , 药性较强 , 作用强烈 , 药味较浓的 药如干姜 、 肉桂等 , 用量则宜轻 。 有毒无毒 :无毒药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 有毒药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中 药 学 二 、 应用方面 方药配伍 :一般无毒药物单味应用时 , 用 量可较大 , 入复方应用时 , 用量可减少 。 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 , 一般较之作辅 药时用量较重 。 剂型 :多数药物作汤剂时 , 因其有效成分 多不能完全溶解 , 特别是一些非水溶性成 分含量较高的药材 , 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 、 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 中 药 学 用药目的 :临床用药时 , 由于用药目的不同 , 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 。 如厚朴在大承气汤 与小承气汤中的用就不一样 , 前者用 15g, 后 者用 6g, 又如槟榔 , 用以消积 、 行气 、 利水 , 常用剂量为 615g, 而用以杀姜片虫 、 绦虫时 , 即须用到 60120g。 再如洋金花 , 如用以止咳 平喘或止痛 , 一般只用 0.30.6g, 每日量不 超过 1.5g, 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 20g。 即 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 , 也可能因为用药 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 。 如泻下药牵牛子 , 同是用以泻下 , 用以通便导滞 , 用量宜轻 , 若用以峻下逐水 , 则用量宜重 。 中 药 学 三 、 患者方面 年龄大小 :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 , 老 年人气血渐衰 , 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 。 特 别是作用峻猛 , 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 , 用量 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 , 即使是使用补益药 亦应如此 。 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 分之一 , 五 、 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 。 但对有毒的药物应按体重计算 。 性别 :对于一般药物 , 男女用量区别不大 , 但妇女在月经期 , 妊娠期 , 用活血祛瘀通经 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 中 药 学 体质强弱 :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 , 体质虚弱 者用量宜轻 , 即使是用补益药 , 也宜从小剂 量开始 , 以免虚不受补 。 病程长短 :一般来说 , 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 小 , 用量可稍重 , 久病多虚 , 用量宜轻 。 病势轻重 :一般来说 , 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 , 如急腹症患者 , 一日可以 23剂;病缓病轻者 用量宜轻 , 如许多慢性病只能缓缓取效 , 不 能急于求成 。 如病重药轻 , 药不能控制病势 , 若病轻药重 , 药物也会损伤正气 。 中 药 学 确定用量的依据 在确定药物剂量时 , 除应注意上述因 素外 , 还应考虑到 季节 、 气候 及 居处 的 自然环境 等方面的因素 , 做到 “ 因 时制宜 ” 、 “ 因地制宜 ” 。 中 药 学 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用量 有毒药 、 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用量: 马钱子: 内服剂量 , 0.3-0.9g。 樟脑: 内服剂量 , 0.1-0.2g。 蜂房: 内服剂量 , 1.5-3g。 蟾酥: 内服剂量 , 0.015-0.03g。 轻粉: 内服剂量 , 0.1-0.2g。 砒石: 内服剂量 , 0.002-0.004g。 中 药 学 雄黄: 内服剂量 , 0.3-0.9g。 硫黄: 内服剂量 , 1-3g。 胆矾 :内服剂量 , 0.3-0.6g。 瓜蒂: 内服剂量 , 0.3-1g。 甘遂: 内服剂量 , 0.5-1g。 大戟: 内服剂量 , 0.5-1g。 中 药 学 芫花: 内服剂量 , 0.3-0.6g。 巴豆: 内服剂量 , 0.1-0.3g。 牵牛子: 内服剂量 , 1.5-3g。 乌头: 内服剂量 , 1-2g。 麝香: 内服剂量 , 0.06-0.1g。 牛黄: 内服剂量 , 0.2-0.5g。 珍珠: 内服剂量 , 0.3-1g。 中 药 学 中药的应用方法 入药方法 (包括 先煎 、 后下 、 包煎 、 另 煎 、 烊化 、 冲服 ) 用法 , 是指中药的应用方法 , 内容十分 广泛 。 例如中药的给药途径 、 应用形式 、 入药方法 (包括先煎 、 后下 、 包煎 、 另 煎 、 烊化 、 冲服 )及服药方法 ( 服药的 时间 ) 等 中 药 学 中药的应用方法 应用形式:无论从什么途径给药 , 都需要将 药物加工制成适合医疗 、 预防应用的一定剂 型 。 传统的中药剂型 , 有供口服的 汤剂 、 丸 剂 、 散剂 、 酒剂 、 滋膏剂 、 露剂 ;供皮肤用 的 软膏剂 、 硬膏剂 、 散剂 、 丹剂 、 涂擦剂 、 浸洗剂 、 熏剂 ;还有供体腔使用的 栓剂 、 药 条 、 钉剂 等等 。 现代还有 注射剂 、 胶囊剂 、 软胶囊剂 、 冲剂 、 气雾剂 、 膜剂 、 缓释剂 等 新剂型 。 中 药 学 中药的应用方法 煎煮方法:首先要考虑 煎药器皿 , 煎药 器皿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 砂锅 、 砂罐 。 其次可用 白色搪瓷器皿 或 不锈钢锅 。 煎 药特别 忌用铁 、 铜 、 铝等金属器具 。 煎 药用水也很重要 ,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 、 洁净澄清 , 矿物质及杂质含量要少 。 中 药 学 加水量也要考虑,加水量应为 饮片 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 所需药液量的总和 。再有,中药饮片 煎前浸泡 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 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 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 破坏过多。 中 药 学 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 间适宜 。 煎一般药宜 先武火后文火 , 解 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 , 一般用武火迅 速煮沸 , 改用文火维持 10-15分钟左右 即可 。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 、 骨 角类 、 贝壳类 、 甲壳类药及补益药 , 一 般宜文火久煎 , 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 中 药 学 中药的应用方法 1 先煎:如磁石 、 牡蛎等 矿物 、 贝 壳类 药物 , 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 应先入煎 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 煎 , 川乌 、 附子 等药无论生用或制用 , 因经久煎可以降低其毒性 、 烈性 , 宜 先煎 。 如制川乌 、 制附片也应先煎半 小时再入它药同煎 , 生用煎煮时间应 加长 , 以确保用药安全 。 中 药 学 中药的应用方法 2 后下 :如 薄荷 、 白豆蔻 、 大黄 、 番 泻叶 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 或分解破坏而不耐长时间煎煮者 , 入药 宜后下 , 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 , 煎沸 几分钟即可 。 大黄 、 番泻叶等药甚至可 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 其攻下作用更强 。 中 药 学 3 包煎:如 蒲黄 、 海金沙 等因药材质 地过轻 , 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 , 或 成糊状 , 不便于煎煮及服用 , 车前子 、 葶苈子 等药材较细 , 又含淀粉 、 粘液质 较多的药 , 煎煮时容易粘锅 、 糊化 、 焦 化 , 辛夷 、 旋覆花 等药材有毛 , 对咽喉 有刺激性 , 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 裹入煎 。 中 药 学 4 另煎: 如人参 、 西洋参等 贵重药 物宜另煎 , 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 他药渣吸附 , 造成浪费 。 5 烊化: 如 阿胶 、 鹿角胶 、 龟胶 等 胶类药 , 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 , 既浪费药材 , 又容易熬焦 , 宜另行烊 化 , 再与其它药汁兑服 。 6 冲服: 如 芒硝 等入水即化的药及 竹沥 等汁液性药材 , 或 三七 、 川贝母 等需研末服用的药物 , 宜用煎好的其 它药液或开水冲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