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的国际比较-海外策略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618834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经济的国际比较-海外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经济的国际比较-海外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经济的国际比较-海外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经济的国际比较海外中资策略:借鉴日本70年代新兴产业发展和股市经验 证券分析师:胡晓晖 A0230511040064 AXB617 2015.3 2 核 心 观 点中国 vs.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本n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面对经济增速下滑,日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进行了成功的经济改革。n 相较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中国在供给端存在着更严重的产能过剩,但在需求端具有更大的潜力。我们认为中国将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中资股的基本面类似于1975年的日本股市n 目前,中资股的基本面类似于1975年的日本股市。经济增速不断下滑,企业盈利有待改善。参照日本在70年代的经验,我们将各行业分为了五大类。我们认为: n 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兴产业在未来几年将受益于估值溢价。n 受经济改革和城镇化进程推动,盈利改善的传统行业和消费品行业将会有好于市场的表现。n 传统周期性行业将同时受困于盈利恶化与估值下滑。n 金融行业仍将有较好的盈利,但将受制于有限的估值上升空间。 3 主 要 内 容1. 中国 vs.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本2. 日本股市: 1975-1985 4 1.1 日 本 的 经 济 减 速n 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n 日本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以提振经济增长。n 宏观政策转向和第一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了自由落体式的下滑。日本经济从60年代平均10%的增速下滑到70年代平均5%的增速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5 1.2 日 本 通 胀 率 持 续 下 滑 日本在70年代后期通缩压力加大 Source: Wind, SWS Research n 70年代中期,日本由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高通胀中恢复,7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陷入通缩。 6 1.3 日 本 经 济 结 构 的 调 整n 在供给端,日本压缩过剩产能,鼓励技术创新。n 在需求端,日本受益于早先拉动国内消费的政策。n 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日本是受影响最小的发达国家。日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Source: SWS Research 年份 政策 措施 影响供给端 1978 特定萧条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 对萧条产业实施调整,共同处理过剩设备废弃、长期封存、停用、转让等 使指定的工业部门停产或报废设备帮助企业更新生产设备,削减过剩产能1970-1980 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转型;发展”创新性知识密集型”产业 重视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注重新兴产业的创新性需求端 1961-1970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充实社会资本,整顿和完善产业基础,引导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在60年代末,国内消费占日本GDP的60%左右;在70年代中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之后,国内消费在GDP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至70% 7 1.4 日 本 企 业 盈 利n 1973年1975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企业盈利降低。n 1976年1978年(经济转型期间),对能源依赖减轻,企业盈利逐渐好转。 n 1979年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经济顺利转型,企业盈利快速上升。 日本企业盈利状况从70年中后期开始持续好转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8 1.5 日 本 的 存 量 货 币n 从存量货币来看, 7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货币供应并不宽松。n 1990年以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开始逐步扩大货币供给。2014年,由于日本推行QQE,基础货币的GDP占比猛增至55%。70年代中后期日本货币供应并不宽松 2000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较为充裕 Source: Wind, SWS Research 9 1.6 日 本 的 基 准 利 率n 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n 1979年,日本央行转向紧缩以遏制通货膨胀。 n 1980年,日本央行跟随美联储再度降息。 日本央行在70年代中后期持续降息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本 中国宏观环境 日本在70年代早期完成了工业化。 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的后期。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冲击全球市场。 全球金融危机后外需持续疲弱。1974年,日本经济从平均10%的增速跌入负增长。 中国经济从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下滑至7%左右。70年代后期日本通缩压力上升。 中国存在一定通缩压力。供给端 日本受困于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 中国正处于淘汰过剩产能阶段。日本缩减产能过剩,鼓励技术创新。 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创新融合,壮大新兴业态。需求端 日本在70年代早期完成了城镇化。 中国仍处于城镇化过程之中。 国内消费占GDP的60%。 国内消费占GDP的50%。企业盈利 70年代中期恶化,后期逐渐改善。 企业盈利呈下滑趋势。货币存量 货币供应并不宽松。 货币供应较为充裕。10 1.7 与 中 国 的 比 较n 相较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中国在供给端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但在需求端有更大的潜力。n 中国将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 VS.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本 Source: SWS Research 11 主 要 内 容1. 中国 vs.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本2. 日本股市: 1975-1985 12 2.1 日 本 股 市n 1973-1974: 日经指数下跌31.7%。估值水平比股指价格下降更多。n 1975-1976: 日经指数反弹。 估值水平先于企业盈利上升。n 1977-1980: 日经指数稳步上升。估值水平下降。n 1981-1985: 日经指数上涨超过100% 。市盈率从17倍上升至34倍。 日经指数和估值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13 2.2 行 业 表 现n 我们观察了1975年至1985年间日本股市不同行业的股价表现和估值变化。n 我们把行业分为五个大类,分别为新兴行业、盈利改善的传统行业、消费品行业、传统周期性行业和金融行业。 五大行业分类行业分类 组成行业新兴行业 科技、电子/电气、旅行休闲和工业支持服务盈利改善的传统行业 一般工业品、医药、传媒消费品行业 食品饮料、汽车、个人及家庭用品、零售、公用事业和通信传统周期性行业 矿业、建筑及材料、林业及纸业金融行业 银行、金融服务、房地产和保险Source: SWS Research 14 2.3 新 兴 行 业 : 科 技n 1Q75 1Q77: 指数温和上升,估值上升幅度大于日经指数。 n 1Q77 3Q80: 指数上升,估值正常化。n 3Q80 2Q84: 指数上升,估值上升幅度大于日经指数。n 2Q84 4Q85: 指数下跌, 估值显著下调。指数:科技 VS. 日经指数 估值:科技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15 2.4 新 兴 行 业 : 电 子 /电 气n 电子/电气行业大体走势与科技行业相同。指数:电子/电气 VS. 日经指数 估值:电子/电气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16 2.5 新 兴 行 业 : 旅 行 休 闲n 旅行休闲行业大体走势与科技行业相同。n 旅行休闲在1984年2季度和1985年4季度之间继续跑赢日经指数。指数:旅行休闲 VS. 日经指数 估值:旅行休闲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17 2.6 新 兴 行 业 : 工 业 支 持 服 务n 工业支持服务行业大体走势与科技行业相同。n 工业支持服务行业取得了比其他新兴行业高得多的增长。指数:工业支持服务 VS. 日经指数 估值:工业支持服务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18 2.7 盈 利 改 善 的 传 统 行 业 : 一 般 工 业 品n 1Q75 4Q78: 指数跑赢日经指数 。 估值上升幅度小于日经指数。n 4Q78 4Q81: 指数下跌。 估值保持稳定。n 4Q81 4Q85: 指数跑赢日经指数 。估值温和上升。指数:一般工业品 VS. 日经指数 估值:一般工业品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19 2.8 盈 利 改 善 的 传 统 行 业 : 医 药n 医药行业大体走势与一般工业品行业相同。指数:医药 VS. 日经指数 估值:医药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0 2.9 盈 利 改 善 的 传 统 行 业 : 传 媒n 传媒行业大体走势与一般工业品行业相同。指数:传媒 VS. 日经指数 估值:传媒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1 2.10 消 费 品 行 业 : 食 品 饮 料n 1Q75 3Q78: 指数跑赢日经指数。估值与日经指数持平。 n 3Q78 3Q80: 指数跑输日经指数。n 3Q80 2Q84: 指数基本保持不变。n 2Q84 4Q85: 指数随日经指数同步上涨。指数:食品饮料 VS. 日经指数 估值:食品饮料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2 2.11 消 费 品 行 业 : 汽 车n 汽车行业大体走势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同。n 在大多数时间,汽车行业相对于日经指数存在估值折价。指数:汽车 VS. 日经指数 估值:汽车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3 2.12 消 费 品 行 业 : 个 人 及 家 庭 用 品n 个人及家庭用品行业大体走势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同。指数:个人及家庭用品 VS. 日经指数 估值:个人及家庭用品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4 2.13 消 费 品 行 业 : 零 售n 零售行业大体走势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同。指数:零售 VS. 日经指数 估值:零售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5 2.14 消 费 品 行 业 : 公 用 事 业n 公用事业行业大体走势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同。n 在大多数时间,公用事业相对于日经指数存在估值折价。指数:公用事业 VS. 日经指数 估值:公用事业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6 2.15 消 费 品 行 业 : 通 信n 通信行业大体走势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同n 在大多数时间,通信行业相对于日经指数存在估值折价。指数:通信 VS. 日经指数 估值:通信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7 2.16 传 统 周 期 性 行 业 : 矿 业n 1Q75 1Q78: 指数跑输日经指数。估值上升。 n 1Q78 3Q80: 指数跑赢日经指数。估值大幅下调。n 3Q80 4Q85: 指数跑输日经指数。估值逐步恢复。指数:矿业 VS. 日经指数 估值:矿业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8 2.17 传 统 周 期 性 行 业 : 建 筑 及 材 料n 建筑及材料行业大体走势与矿业相同。指数:建筑及材料 VS. 日经指数 估值:建筑及材料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29 2.18 传 统 周 期 性 行 业 : 林 业 及 纸 业n 林业及纸业行业大体走势与矿业相同。指数:林业及纸业 VS. 日经指数 估值:林业及纸业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30 2.19 传 统 周 期 性 行 业 : 工 业 运 输n 工业运输行业大体走势与矿业相同。指数:工业运输 VS. 日经指数 估值:工业运输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31 2.20 传 统 周 期 性 行 业 : 化 工n 化工行业大体走势与矿业相同。n 化工行业是唯一没有跑输日经指数的传统周期性行业。指数:化工 VS. 日经指数 估值:化工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32 2.21 金 融 行 业 : 银 行n 1Q75 1Q79: 指数跑输日经指数。 估值上升幅度低于日经指数。 n 1Q79 1Q84: 指数跑赢日经指数。 估值基本跟上日经指数。n 1Q84 4Q85: 指数跑赢日经指数。估值 上升超过日经指数 。指数:银行 VS. 日经指数 估值:银行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33 2.22 金 融 行 业 : 金 融 服 务n 金融服务行业大体走势与银行相同。指数:金融服务 VS. 日经指数 估值:金融服务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34 2.23 金 融 行 业 : 房 地 产n 房地产行业大体走势与银行相同。指数:房地产 VS. 日经指数 估值:房地产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35 2.24 金 融 行 业 : 保 险n 保险行业大体走势与银行相同。指数:保险 VS. 日经指数 估值:保险 VS. 日经指数 Source: Reuters, SWS Research 36 2.25 对 于 香 港 中 资 股 的 借 鉴 意 义n 香港中资股面临着和1975年的日本股市类似的基本面: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企业盈利有待改善。 n 我们在香港中资股中寻找了对应的行业分类。对于香港中资股的借鉴意义行业分类 组成行业 借鉴意义新兴行业 可再生能源、天然气、 科技、传媒、非银行金融服务 新兴行业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获得估值溢价盈利改善的传统行业 一般工业品、医药、公用事业 受中国改革推动,盈利改善的传统行业将能跑赢市场消费品行业 与70年代的日本大致相同 由于具有更大的城镇化潜力,中国的消费类股票将会有比转型期的日本消费类股票更好的表现传统周期性行业 与70年代的日本大致相同 传统周期性行业将会受困于盈利恶化和估值下调,由于产能过剩更为严重,预计中国传统周期性股票将比转型期的日本传统周期性股票更大幅度地跑输大盘金融行业 与70年代的日本大致相同 尽管金融行业仍将有较好的盈利,但其股价表现将继续受制于估值水平 Source: SWS Research 37 信息披露证券分析师承诺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与公司有关的信息披露本公司隶属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资格证书编号为:ZX0065。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本公司可以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本公司的客户发布。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客户可通过索取有关披露资料或登录信息披露栏目查询从业人员资质情况、静默期安排及关联公司持股情况。法律声明 本报告仅供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报告首页列示的联系人,除非另有说明,仅作为本公司就本报告与客户的联络人,承担联络工作,不从事任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业务。客户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http:/网站刊载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并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因素。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公司特别提示,本公司不会与任何客户以任何形式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分担证券投资损失,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 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作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属于非公开资料。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38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隶属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胡晓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