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2 槐乡五月 _模板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散文。 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 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 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课文的语言如同诗一样的美妙, 对称句式的描绘, 长句短句的错落、 描述抒情的柔和,使全文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感和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学情分析学生喜欢这类语言诗化, 意境美妙的课文。 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 ”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五月“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教学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齐读课题。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3、出示槐花图片,简介槐花。4、释题: “槐乡 ”顾名思义是因洋槐之多而得名。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检查:出示词语。洋槐 坡坡岗岗 瑞雪初降 酿蜜拌上 咸的 蒜泥 口福 季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跨走 喜盈盈 傻乎乎槐花飘香 醇香 漩儿“酿、盈、醇、襟 ”。浇上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自评。他评。4、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5、齐读课文。三、写字指导。1、重点指 :初、 、 、盈、傻。2、唱笔 。3、描 。四、作 。1、熟 文。2、抄写 。第二 目 1、 文内容,感受五月槐 的清香、甜美,激 学生 生活的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文。背 文。教学 程一、复 入。1、 文。【 渡】你 得五月的槐 怎 ?二、精 文。(一) 第一自然段。1、指名 第一自然段。提 : 一自然段 了什么?2、洋槐花美不美?美在哪儿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交流, 。槐 的山山洼洼,坡坡 ,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 看像玉雕的 球; 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 枝 , 近看如 吾 族姑娘披散在肩 上的小 儿。小蜜蜂 来了, 出了 打的漩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 都沉浸在香海中了。板 :花多色白花形不一花香味甜4、指 朗 。5、 着背 。(二) 第二、三自然段。【 渡】槐 五月不 槐花美,而且 怎 ?(人美)1、自由 二、三自然段。思考:槐 的孩子美在哪儿呢?2、 交流。板 。勤 能干 情好客淳朴可 3、指 朗 。4、 背 。(三) 第四自然段。 系 文回答: 什么 5 月是槐 孩子的季 ?三、 . 全文。1、有感情地朗 全文。2、 .总结。五、作业。1、背诵课文。2、照样子,写叠词。白茫茫_山山洼洼_板书:11 槐乡五月花多色白槐花孩子花形不一花香味甜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花美人美22槐乡五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4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 课万能胶水发明记 。(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二、自学出示自学提纲: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三、反馈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 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 ”这是怎么回事?(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弄清: 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四、 .总结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五、布置作业把 个故事 父母或小伙伴听。万能胶水 明 教学 由范文先生网教案 道https:/ 搜集整理,版 作者所有,转 注明出 !惊弓之 教案 文教学目 :1、学会运用 号学 文,理解 文。2、学会 4 个生字, 准多音字“更 ”,理解7 个 的意思。3、了解成 故事,知道成 的比 含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运用 号。教学 点: 理解更羸 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 “射”下来, 既是重点也是 点;从成 故事中概括出比 意 。第 1 课时教学目 :1、明确本 元 重点,能运用 号 文。2、通 文,学 部分生字新 。3、 文。教学 程:一、学 “学 提示 ”。二、揭示 。1、出示 ,理解“之 ”。2、故事中的 “ ”是哪一种 ?三、 情况。1、比 “羸 ”与 “ ”,“ ”与 “崩 ”。2、提出不理解的 。四、学 文。1、理解 “有名的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 ”, 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 他射箭技 特 高明,射箭的 特 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2、默 第一段,做 号, 思考 。( 1)一只大雁从 慢慢, 。 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平 你 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 “ ”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 ,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什么一听到 “ ”的声响,忙往上 ? 什么 了两下就直掉下来?指 朗 。3、学 第二段。( 1)梳理学生提出的 。( 2) 着 自学第二段,做好 号。( 3)要求学生用上 “因 所以 ”展开 。( 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他不但箭 炉火 青, 更是熟悉 物的生活 性和 律。 他能从大雁的 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 从大雁的声声 叫推断它的快 , 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教学过程:1、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评议中引导学生说说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从而领会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如: “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很有把握。)“你有这样的本事?”(惊讶,难以置信。 )“我可以试一下。”(虽有把握,但很谦和。)“真有这样的本事!”(吃惊,赞叹。 )2、看图复述惊弓之鸟。( 1)这幅图画的是更羸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看图展开想象,复述故事。3、揭示喻意。( 1) “惊弓之鸟 ”什么意思?(被弓箭吓怕过,一听到弦响就十分害怕的鸟。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 2)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读到的故事中看到过这种人吗?( 3)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经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学习目标1、认识 “陡、链 ”等 6 个生字。会写 “爬、峰 ”等 11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 ”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 、图片、文字介绍等。第一课时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 结合看图理解, 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 1 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2、按 “爬山前 -爬山时 -爬山后 ”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 “辫 ”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布置作业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生字、词。3、把课文第2 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 ”而不用 “登 ”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 “爬 ”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 “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深入读议,体会“我 ”受鼓舞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 ”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 ”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 “真叫人发颤 ! ”以及语气词“啊 ”“哩 ”等,读中体会 “我 ”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 “我 ”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 至 10 自然段,出示 “我 ”说的话,指名朗读。3、 “我 ”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 到7 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出示第4 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 ”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 体会 “我 ”的心理,指导朗读4、 “我 ”是怎么爬的?自由读3、 4 自然段。6、7 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a. 学生读书圈划。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 ”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 “攀着铁链 ”、 “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c. 引读第 7 段,从 “终于 ”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 7 两段。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 ”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 ”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总结课文,明白道理1、读爸爸的话, 讨论: “汲取 ”是什么意思, “我 ”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 ”力量的?2、你从 “爸爸 ”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