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智能电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089066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7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智能电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河北智能电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河北智能电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智能电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市场分析7一、 有利因素7二、 有利因素8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11一、 市场规模11二、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1三、 行业基本情况12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7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19一、 公司发展规划19二、 保障措施20第四章 运营管理模式23一、 公司经营宗旨2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2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24四、 财务会计制度28第五章 人力资源配置31一、 人力资源配置31劳动定员一览表31二、 员工技能培训31第六章 劳动安全生产34一、 编制依据34二、 防范措施36三、 预期效果评价39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4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40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42三、 质量管理43四、 项目技术流程44五、 设备选型方案4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45第八章 环保分析47一、 编制依据47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47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49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49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50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51七、 环境管理分析51八、 结论53九、 建议53第九章 项目投资分析55一、 编制说明55二、 建设投资5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5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57建设投资估算表58三、 建设期利息5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5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60四、 流动资金61流动资金估算表61五、 项目总投资6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63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6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64第十章 经济效益评价65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65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6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6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6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69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6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71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72五、 偿债能力分析7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74六、 经济评价结论74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75一、 项目风险分析75二、 项目风险对策77第十二章 总结说明79报告说明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电力行业的投资重点将由电源建设转向电网建设,给包括电能表生产企业在内的电网设备公司带来了长远发展机遇。作为电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能表及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将受益于电网建设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已经确定了未来智能电网投资的六大领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电网调度,其中用电领域投资重点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1308.7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02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22%;建设期利息183.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流动资金5096.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9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3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6099.01万元,净利润5109.7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44%,财务净现值3018.0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24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市场分析一、 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电能表、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作为主要的电力需求侧设备,具有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电能消耗等功能特点,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199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正式施行,旨在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间接对电能表等电力需求侧设备的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2003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用电侧管理的通知、200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委联合发布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均提出:“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实现错峰、避峰、负荷“定企业、定设备、订设备、定时间”,对包括电能表在内的用电需求侧设备相关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符合国家电网的发展战略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电力行业的投资重点将由电源建设转向电网建设,给包括电能表生产企业在内的电网设备公司带来了长远发展机遇。作为电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能表及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将受益于电网建设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已经确定了未来智能电网投资的六大领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电网调度,其中用电领域投资重点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3、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持续、快速推进之中,国家远景规划提出将加大对中小型城市及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从而带动电能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需求量的增长,同时随着新建商品楼的增多,也将进一步拉动居民新增用户表的增长,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同步快速增长。二、 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电能表、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作为主要的电力需求侧设备,具有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电能消耗等功能特点,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199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正式施行,旨在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间接对电能表等电力需求侧设备的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2003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用电侧管理的通知、200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委联合发布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均提出:“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实现错峰、避峰、负荷“定企业、定设备、订设备、定时间”,对包括电能表在内的用电需求侧设备相关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符合国家电网的发展战略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电力行业的投资重点将由电源建设转向电网建设,给包括电能表生产企业在内的电网设备公司带来了长远发展机遇。作为电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能表及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将受益于电网建设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已经确定了未来智能电网投资的六大领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电网调度,其中用电领域投资重点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3、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持续、快速推进之中,国家远景规划提出将加大对中小型城市及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从而带动电能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需求量的增长,同时随着新建商品楼的增多,也将进一步拉动居民新增用户表的增长,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同步快速增长。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 市场规模电能表市场需求主要由电能表更新需求及新增需求两方面构成。我国电能表用户保有量居世界第一位,约3.5亿台,每年均有15%左右的电能表产品需要更新,随着电能表用户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未来更新需求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随着下游工业、农业等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电网改造及智能电网建设的快速推进,电能表产品新增需求同样面临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国家电网公司在2014年工作会议提到,国网公司将完成全部专变客户、公变台区(不含2014年新上划)采集建设,新增通信模块可更换、支持双向通信的智能电表6100万只,到2017年实现经营区域内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目标。另外,国家电网将着力为双向互动服务、双向计量、抄收自动化、计量及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购售电分析、有序用电控制、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撑,提高智能电网自动化水平。同时,通过构建以客户为导向,以智能化、互动化为特征,电网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友好互动的智能互动服务体系。二、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营业收入下滑的风险本行业是充分竞争行业。电能表产品竞争格局呈现围绕行业标准制定在技术升级、围绕产业链整合在行业集中度提高、围绕智能电网建设在产品升级等几个方面展开竞争。如果不能在上述几个方面有所提高,将会导致产品丧失竞争力,进而导致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下滑的风险。2、客户高集中性和区域性风险电能表市场的大部分需求主要来自于国家电网公司及其下属网省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下属网省公司、地方电网公司,这些客户对电能表的需求受下游市场所在区域的经济景气度、电网建设投资规模与速度以及国家对电力行业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3、技术面临替代、技术优势消失的风险电能表行业具有技术进步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升级频繁等特点。随着业内其他优势企业的崛起,服务模式、技术特点被借鉴、复制,如果决策层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出现偏差、不能及时调整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或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不能被迅速推广应用,将会导致失去技术优势,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 行业基本情况智能电表是由用户交费对智能IC卡充值并输入电表中,电表才能供电,电表电量用完后自动拉闸断电,从而有效地解决上门抄表和收电费难的问题。同时,用户的购电信息实行微机管理,方便查询、统计、收费及打印票据等。智能电表发展较快。电工仪器仪表按其功能可划分为电能表、安装式仪表、精密仪表、交直流仪器等细分产品,其下游行业涵盖工业、农业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近年来,受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因素的拉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和较高生产能力,生产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电能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感应式(机械式)电能表、普通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子式电能表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以前,电能表基本上采用电气机械原理,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感应式电能表;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开始研究并试验采用仿真电子电路的方案,到了80年代,大量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相继出现,为仿真电子式电能表的更新奠定了基础。而在中国,2005年之前国内使用的电能表主要是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从2005年开始电子式电能表的销量首次超过了感应式电能表。智能电表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式电能表,它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储存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相对普通电表,除具备基本的计量功能以外,智能电表带有硬件时钟和完备的通信接口,支持双向计量、自动采集、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冻结、控制、监测等功能,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等级以及大存储量等特点,可以为实现分步式电源计量、双向互动服务、智能家居、智能小区等奠定基础。大规模的全球性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智能电能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智能电表是全球电力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础,其内含计算和双向通信一体化,使普通电表从简单的电力计量工具转化成高智能的设备,并在电力基础设施中担当更广泛的角色。InformationHandlingServices(以下简称“IHS”)表示,截至到2011年底,在全球已安装的14.3亿台电表中,带有“智能”通信功能的电表占比不到18%,而且这些电表不但包括单向自动抄表系统(AMR),也有带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功能的电表,同时有可提供双向通信的住宅用智能电表。根据Visiongain最新发布的报告“全球智能电表市场:2012-2022年”显示,全球智能电表市场在2012年达到约70亿美元的规模。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的增长为智能电表生产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国际能源署估计,2013年底全球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表安装数量达到7.6亿只,到2020年智能电网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在不同阶段的爆发,形成了全球智能电表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的电能表行业处于智能电表替代阶段。随着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作为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表的需求大幅增加。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电能表招标中,智能电表比例逐渐成为主流。据IHSiSuppli公司统计,2012年中国电表总出货量为1.106亿只,其中智能电表9,850万只。以国家电网为例,2012年国家电网招标的智能电表占总电能表招标总量的90%以上。智能电表已经成为中国电表市场未来的主流。国内智能电表生产企业主要通过参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招标的形式进行销售,国家电网基本占据了中国电网建设投资的绝大部分。根据2010年国家电网规划,到2014年计划安装2.22亿只智能电表,实现直供直管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截至到2013年底,国家电网已累计招标2.58亿只电表,其中智能电表大约为2.46亿只。根据国家电网2013年社会责任书,国家电网已累计安装了1.82亿只智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累计覆盖1.91亿户。2013年国家电网电能表集中招标中,智能电表的招标数量为6,216万只,其中单相智能表5,541万只,三相智能表675万只。以乡镇农村为主的农网招标、新增住宅需求和更新换代需求将推动未来智能电表招标量保持稳定。2012年上半年,国家电网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4,420亿,大力建设农村电网。随着农网改造的进行,之前属于代管模式的县级用户将转变为国家电网的直供直销客户,而在2010年规划初时,农网改造这部分的投资考虑不足,因此在规划的量上面可能出现了偏差,使国家电网采购量将大于2010年的规划值。在2012年的第四次国家电网招标中,湖南等省网公司已经陆续开始招标智能电表用于农村配网改造工程。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总计133,972万人,家庭规模为3.10人/户,可以推测全国共有家庭4.32亿户。假设到2015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完成对现有全国居民家庭智能电表的全覆盖,则更新的市场容量约为4.3亿只以上。假设未来三年全国每年新增商品房住1000万套,同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今后5年内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房覆盖率达到20%,2010-2012年每年完成保障房建设数量为370万套、400万套、601万套,未来三年仍需建成约2200万套保障性住房。综合未来的商品房住宅和保障性住房的增量,到2015年对智能电表的新增需求约为5,200万只。综合现有家庭更新需求数量和未来新增住宅需求,到2015年居民用户对单相智能表的需求为4.8亿只。这仅是居民家庭用户对单相智能表的需求测算,按照国家电网历次招标的统计,三相智能表与单相智能表的招标比例约为1:10,据此测算,到2015年智能电表的市场容量约为5.3亿只。上述测算基于每户家庭配套一只智能电表的假设,未考虑一户多表、自建住房、商业与工业用建筑等情形。另外,上述测算也未考虑智能电表产品未来技术和功能升级换代带来的替代需求。根据IHS公司预测,中国智能电表企业2014年出口将达到3790万只,2015年达到4,380万只。据IHSiSuppli公司预测,2014年之后的几年内,中国智能电表市场将继续增长,平均复合年度增长率为9.5%。当前国内智能电表属于AMR表计,仅能单向作业,满足远程自动抄表的需求,属于智能电表中智能化程度较低的产品。未来的智能电表要求不仅能够在控制结算中心对电表实施远程管理、控制收费,而且还能够显示电力信息、气象信息等多种信息,是一个双向多用的网络终端,以构成AMI系统。另外,随着绿色能源逐渐走向分布式发展,智能电表还需要满足大量的绿色能源净计量的需求。未来智能电表还可以在任何地点对家庭和公共用电设备进行管理控制,可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可以预见智能电表行业还将经历数次换代,未来增长可持续。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一、 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二、 保障措施(一)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产业有序转移的需求发现和对接服务机制,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性政策。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主体市场化合作,协同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联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转移,合作搭建区域服务业融合创新和展示交易平台,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开展合作。(二)推进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将品牌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品牌质量监督。(三)加快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整体创造力与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加强行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依托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展从业人员学历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区域重点高等学校开展高端人才培训。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四)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在规划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机构积极参与,在技术交流、人才培训、信息沟通、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发挥行业中介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公众积极性和参与度,凝心聚力推进规划实施。(五)健全标准体系完善标准体系,扩大标准覆盖范围,强化规范指导。完善产业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制定标准规范或导则,进一步提升产业水平。(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合产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等融资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积极稳妥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完善创业投资扶持机制。支持产业企业采用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质押以及仓单质押、商业信用保险保单质押、商业保理等多种方式融资。第四章 运营管理模式一、 公司经营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立足主业,引进新项目、开发新技术、开辟新市场,以求高信誉、高效率、高效益,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和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一)目标近期目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精干主业,分离辅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完善管理制度及运营网络。远期目标:探索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坚持发展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多元化战略,向产业集团化发展,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把公司建设成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主要职责1、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法自主经营。2、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智能电表行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重大经营决策。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智能电表行业有关政策,优化配置经营要素,组织实施重大投资活动,对投入产出效果负责,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内智能电表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5、指导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管理公司的名称、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搞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6、在保证股东企业合法权益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公司可依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集中资产收益,用于再投入和结构调整。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一)销售部职责说明1、协助总经理制定和分解年度销售目标和销售成本控制指标,并负责具体落实。2、依据公司年度销售指标,明确营销策略,制定营销计划和拓展销售网络,并对任务进行分解,策划组织实施销售工作,确保实现预期目标。3、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向、销售动态、市场竞争发展状况等,并定期将信息报送商务发展部。4、负责按产品销售合同规定收款和催收,并将相关收款情况报送商务发展部。5、定期不定期走访客户,整理和归纳客户资料,掌握客户情况,进行有效的客户管理。6、制定并组织填写各类销售统计报表,并将相关数据及时报送商务发展部总经理。7、负责市场物资信息的收集和调查预测,建立起牢固可靠的物资供应网络,不断开辟和优化物资供应渠道。8、负责收集产品供应商信息,并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技术和供就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公司需求计划,编制与之相配套的采购计划,并进行采购谈判和产品采购,保证产品供应及时,确保产品价格合理、质量符合要求。9、建立发运流程,设计最佳运输路线、运输工具,选择合格的运输商,严格按公司下达的发运成本预算进行有效管理,定期分析费用开支,查找超支、节支原因并实施控制。10、负责对部门员工进行业务素质、产品知识培训和考核等工作,不断培养、挖掘、引进销售人才,建设高素质的销售队伍。(二)战略发展部主要职责1、围绕公司的经营目标,拟定项目发实施方案。2、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定期编制信息分析报告,及时报送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并对各部门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行考核。3、负责对产品供应商质量管理、技术、供应能力和财务评估情况进行汇总,编制供应商评估报告,拟定供应商合作方案和合作协议,组织签订供应商合作协议。4、负责对公司采购的产品进行询价,拟定产品采购方案,制定市场标准价格;拟定采购合同并报总经理审批后,组织签订合同。5、负责起草产品销售合同,按财务部和总经理提出的修改意见修订合同,并通知销售部门执行合同。6、协助销售部门开展销售人员技能培训;协助销售部门对未及时收到的款项查找原因进行催款。7、负责客户服务标准的确定、实施规范、政策制定和修改,以及服务资源的统一规划和配置。8、协调处理各类投诉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并建立设诉处理档案,做到每一件投诉有记录,有处理结果,每月向公司上报投诉情况及处理结果。9、负责公司客户档案、销售合同、公司文件资料、营销类文件资料、价格表等的管理、归类、整理、建档和保管工作。(三)行政部主要职责1、负责公司运行、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完善和修订工作。2、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制定及优化公司的内部运行控制流程、方法及执行标准。3、依据公司管理需要,组织并执行内部运行控制工作,协助各部门规范业务流程及操作规程,降低管理风险。4、定期、不定期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和其他方法(如经济活动分析、专题调查资料等)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并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五、在选择产品供应商过程,定期不定期对商务部部门编制的供应商评估报告和供应商合作协议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5、负责监督检查公司运营、财务、人事等业务政策及流程的执行情况。6、负责平衡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实际业务发展的冲突,其他与内部运行控制相关的工作。四、 财务会计制度1、公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2、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将不另立会计账簿。公司的资产,不以任何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3、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本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存在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情况的,公司应当扣减该股东所分配的现金红利,以偿还其占用的资金。股东大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参与分配利润。4、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将不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将不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5、公司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作出决议后,公司董事会须在股东大会召开后2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事项。如股东存在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情形的,公司在利润分配时,应当先从该股东应分配的现金红利中扣减其占用的资金。6、公司利润分配政策为:(1)利润分配的原则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政策,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并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2)利润分配的形式公司采取现金分配形式。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公司应优先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公司一般情况下进行年度利润分配,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的资金需求状况提议公司进行中期现金分配。(3)现金分红的具体条件和比例在当年盈利的条件下,如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连续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公司董事会在制定以现金形式分配股利的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等因素在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80%的范围内确定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独立董事应针对已制定的现金分红方案发表明确意见。7、公司利润分配决策机制与程序为:公司当年盈利且符合实施现金分红条件但公司董事会未做出现金利润分配方案的,应在当年的定期报告中披露未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以及未用于现金分红的资金留存公司的用途,独立董事应该对此发表明确意见。第五章 人力资源配置一、 人力资源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劳动定员是以所需的基本生产工人为基数,按照生产岗位、劳动定额计算配备相关人员;依照生产工艺、供应保障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招聘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生产车间管理工作人员按一班制配置,操作人员按照“四班三运转”配置定员,每班8小时,根据xx投资管理公司规划,达产年劳动定员294人。劳动定员一览表序号岗位名称劳动定员(人)备注1生产操作岗位191正常运营年份2技术指导岗位293管理工作岗位294质量检测岗位44合计294二、 员工技能培训1、为了得到文化技术素质较高、操作熟练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是提高企业效益、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选择国内外同类型生产设备对操作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上岗前熟悉操作,以保证设备顺利开车及安全生产。2、人员培训工作在设备安装前完成,以便操作人员能在设备安装阶段熟悉现场配置和生产工艺流程,并作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和投料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项目人员的培训工作考虑在国内相似工厂进行。3、项目建设单位将对新增各类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上岗人员需经所应聘岗位和职责范围进行应知应会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4、新增员工在上岗前,由项目建设单位培训部门按岗位职责范围,统一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届时聘请劳动就业局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请消防部门和电力部门讲授安全操作知识,同时加强公司经营理念综合培训,教育员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5、本期工程项目需进行培训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新增人员岗前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核的方式,其培训内容及程序入厂军训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培训法制培训消防、安全培训技术理论培训(设备操作程序及原理、加工工艺、检测方法、设备维修与保养,各种原材料、辅料、备品零部件的识别及使用方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考试、考核。6、项目建设单位将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到教育有计划、考核有标准、培训制度化,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第六章 劳动安全生产一、 编制依据(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月5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月5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4年1月1日起施行)。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2009年)。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二)采用的标准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8、建筑设计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10、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设备设计规范(GB50058-2014)。1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17、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18、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1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20、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2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三)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自然危害、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机械伤害、灼伤等,具体情况如下:1、自然危害因素有:暴雨、洪水、雷电、地震、酷热等。2、火灾爆炸: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3、中毒: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易造成操作工中毒事故。4、噪声:罗茨风机、空压机及各种泵类等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较大噪声,会对操作工造成危害。5、灼伤: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喷溅,会造成操作工灼伤事故。6、机械伤害:机泵转动设备会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7、触电:电气设备老化、腐蚀均能造成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8、高温烫伤:高温的设备和管道若无适当的防烫保温措施,生产过程中会发生高温烫伤事故。9、低温冻伤:操作工接触低温设备或管道,可能发生冻伤事故。10、高处坠落:生产过程中有位于高处的操作平台,在操作及检修过程中会造成高处坠落事故。二、 防范措施1、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业安全卫生的规定,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的原则,将各有害因素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按文明生产要求组织生产,在系统调试安装过程中做好安全保护工作。2、本项目整个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辅料品种较多,成分复杂,噪声也能对人体构成威胁,因此对于安全和工业卫生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及法规去设计。公司内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严格的防火防爆、防机械伤害等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并对上岗工人组织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杜绝一切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3、工艺布置应有利于安全生产和有效操作,并按消防安全规范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安全门,为便于事故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在主要安全通道设置事故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标志,车间内配备消火栓、消火箱、灭火器等消防设施。4、所有电源、电线安装均由有资质的电力部门负责实施,车间低压动力线路及供电照明设施皆要有过热、过流保护,各用电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措施,特殊设备有防静电措施,确保操作安全。建筑物避雷、接地措施要符合有关规定,建筑物防雷接地、用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及通讯设备安全接地等可共享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0欧姆。5、对所有存在危险因素的区域均放置警示标志,对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实行定期体检,及时掌握职工的身体状况,预防职业病的发生。6、建筑装饰采用阻燃材料,设置带离子感应探头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建立应急照明系统和疏散标志。7、职工的劳动用品及其它防护用品的配置和发放均按劳动部门的规定执行,根据各岗位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劳动保护用品,以确保职工劳动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8、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纳入公司统一管理,安全责任到人,并加强预防性检测。对新招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在岗工人的安全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9、项目设计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从根本上杜绝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对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同时在相应的岗位上设置急救用品,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能够使中毒人员得到及时抢救。10、在总图运输设计中严格执行各种规范和规定,保证建筑物及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并在装置和建筑物之间设环形道路,保证消防安全通道。11、设置医务室、浴室、休息室等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对空闲地进行绿化,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12、自动控制设计以集中检测为主,重要参数引至控制室,随时观察生产过程变化,对确保安全生产的参数设置越限报警。此外,为保证安全生产,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自动调节系统,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三、 预期效果评价1、项目建设单位设计配套了完善的安全卫生专用设施,主要包括防火防爆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水消防系统、空调设施、岗位通风设施、隔声降噪设施、安全供水、安全供电设施。2、项目建设单位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和有害卫生的部位,采取了较为完善的防护措施,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只要操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在符合安全和卫生条件的环境中工作,并保障其劳动安全。3、本期项目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技术,在设计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的安全卫生措施。4、项目建设单位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加强劳动安全管理,本期工程项目完工后,其生产秩序是安全可靠的。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目前多数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处于浅加工阶段,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附加值低,普遍存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问题。而且因为资金和规模所限,产品品种较为单一,更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随着市场竞争中品牌竞争、质量竞争的加剧,这种低素质状况已经对中小企业的生存构成了威胁。结合行业特点,公司制定了“小而专、小而精”的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设立了企业产品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研发体系。经过十多年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料,与客户进行广泛技术交流,公司拥有了多项核心技术,应用于各类产品,服务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一)核心技术人员、研发人员情况公司员工总数为xx人,其中研发人员xx人,占员工总数的xx%。公司的核心管理和技术团队形成了以总经理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团队,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重点、项目管理为主线的研发管理体系。(二)研发机构设置公司的创新活动由总经理负总责,公司形成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创新平台,负责创新活动的具体实施。公司创新组织机构完善,管理运作规范,确保了公司各项持续性创新机制的实施以及各项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技术研发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负责新产品开发计划、策划、设计、实施工作,负责公司日常工艺、技术标准化管理,组织开展工艺和技术创新工作,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公司的整体发展。(三)技术创新机制和制度安排技术创新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公司一直将设计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了进一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产品开发步伐,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各项创新活动的实施。(1)持续关注国际领先技术和产品公司积极组织研发人员参加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行业及应用展会,充分了解和学习国际领先技术和产品,更加深入了解下游客户对产品的应用,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定期会议和培训公司鼓励研发人员主动拜访各地的主要客户,了解客户的及时需求及公司产品的适用情况。公司管理层和研发人员定期召开会议,对新需求、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集中讨论,形成产品技术开发方案,从而达到技术分享和激发创新的目标。(3)制度激励公司制定了企业技术中心产品开发管理规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实施方案、企业技术中心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以创新产品开发为核心的考核、奖惩管理办法,针对新产品的开发、量产、改进等,为研发人员设置了项目奖,激发了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此外,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一)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本期项目的技术来源为公司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1、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上相对其它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2、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本期工程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采购。3、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三)工业化技术方案可靠性分析1、这条生产线充分考虑和核算了生产线整体同各单机间的物料平衡协同关系,并考虑和计算了各单机的正常加工、进料出料、输送、故障停机及排除所需要时间和各单机间的合理缓冲。2、产品生产线能够运行连续稳定、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要求,并确保能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三、 质量管理(一)质量控制体系与标准公司设立了质量管理部,全面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规程的建立、维护、审核和完善工作,并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控制实施细则,明确了各部门、各生产环节质量管理的职责,保证公司质量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二)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措施如下:1、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了质量管理部,各生产车间建立了质量小组,配备了专职的质量管理员,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各项质量控制细则,规范了公司的质量管理行为; 3、加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保持公司产品质量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4、完善产品质量检测手段,建立了原材料和产品检测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为保证产品的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四、 项目技术流程工艺流程说明:本项目产品为智能电表,主要原材料为电子元器件、线路板、接线铜件和其他配件,经贴片、焊接、装配、调试、包装后即为成品。五、 设备选型方案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工艺装备和检验设备的选用以“先进、高效、实用、节能、可靠”为原则,生产设备应具有效率高、质量好、物料损耗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噪音低的特点。2、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公司对比考察了多个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优选了专用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国内先进的环境保护节能型设备,确保本期工程项目生产及产品质量检验的需要。本期工程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98台(套),设备购置费5936.21万元。主要设备包括:高温房、测温仪、数字示波器、工频耐压仪、卫星同步时钟仪、频率测试仪、单相表走字架、互感器测试仪、兆欧表、数字万用表、数字式微欧计、示波器、高温烘箱、电烙铁。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单位:台(套)、万元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购置费1主要生成设备694155.352辅助生成设备8474.903研发设备9534.264检测设备6356.173环保设备5296.813其它设备2118.72合计985936.21第八章 环保分析一、 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8、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9、污染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1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11、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13、建设方提供的与本项目相关的其它技术资料。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一)各类燃油动力机械排放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x、SO2、烟尘。该类污染会随燃油动力机械设备停止而不排放,该类污染产生时间不长,量不大,易于扩散。(二)扬尘扬尘为项目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之一,针对扬尘采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进行文明施工,洒水作业。在沙、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临时堆放地必须设置围栏或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2、对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车辆进行覆盖,禁止冒顶运输,避免尘土沿途散落,及时清扫建筑工地出入口和沿途散落的尘土,并进行适当的洒水作业。严格按照城建相关的运输操作规范作业,控制车速、采取措施避免车辆带泥现象;避免在行车高峰时运输;按规定路线运输。施工工地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作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3、风速四级以上,施工单位应暂时停止土方开挖,并对施工现场中堆放的材料进行篷布覆盖,防止扬尘飞散。4、施工采取封闭隔离措施,施工建筑拉上密实的防护网及采取双层防护措施(采用专用施工篷布),双层防护布的高度应始终高于施工建筑高度,防止扬尘飞洒,施工场地周围用隔板与外界隔离。5、要求购买商品混凝土作建筑材料,避免现场搅拌产生污染。6、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堆放场地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7、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8、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来源包括暴雨的地表径流和建筑施工废水。本项目的建筑施工废水一般是施工期间开挖、钻孔产生一定量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行的冷却水,以及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