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0570130 上传时间:2021-03-3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0.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2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 2.1 金属切削过程的变形 2.2 切屑的类型及控制 2.3 切削力 2.4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2.5 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 2.6 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金属切削加工的目的: 使被加工零件的 尺寸精度 、 形状和位置精度 、 表面质量达到 设计与使用要求 。 金属切削加工 定义 金属切削加工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切削运动和刀具 。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现象: 切削变形 、 切削力 、 切削热和刀具磨损 。 研究切削变形的意义 有助于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 , 保证加工质量 , 提高生产率 和降低成本 。 F A B O M 45 a) 正挤压 F A B O M 45 b) 偏挤压 O M F c) 切削 正挤压: 金属材料受挤压时 , 最大剪 应力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约成 45 偏挤压: 金属材料一部分受挤压时 , OB线以下金属由于母体阻碍 , 不能沿 AB线滑移 , 而只能沿 OM线滑移 切削: 与偏挤压情况类似 。 弹性变形 剪切应力增大 , 达到屈服点 产生塑 性变形 , 沿 OM线滑移 剪切应力与滑 移量继续增大 , 达到断裂强度 切屑与 母体脱离 。 金属挤压与切削比较 2.1.1 切削的形成过程 2.1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 1 挤压与切削 三个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 第二变形区 第三变形区 2 变形区的划分 以塑性材料的切屑形成为例,金属切削区可大致划分为: OA 始滑移线 :塑性变形开始; OM 终滑移线:金属晶粒的剪 切滑移基本完成, 成为切屑。金 属切削过程的塑性变形主要集中 于此区域。 变形的主要特征: 剪切滑移变形 加工硬化 一般速度范围内 区宽度为 0.02 0.2mm,速度越高,宽度 越小,可看作一个 剪切平面 ( 1)第一变形区 (剪切滑移区) 前刀面挤压与摩擦, 金属 纤维化的二次变形。 此变形区 的变形是造成前刀面磨损和产 生积屑瘤的主要原因。 ( 2)第二变形区 (挤压摩擦区) ( 3) 第三变形区 切削刃钝圆部分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 并进一步产 生弹、塑性变形 ,造成纤维化和加工硬化, 影响巳加工 表面质量。此区变形是造成已加工面加工硬化和残余应 力的主要原因。 刃前区: 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此处的应力集中而复杂,被 切削层在此与工件本体材料分离 (挤压摩擦回弹区) 切屑根部金相照片 M 刀具 切屑 O A 终滑移线 始滑移线: =s 剪切角 3 切屑的受力分析 sin D ss AFA c o s ( )soFF c os( )c os( ) si n c os( )c Do o o AF F si n( )si n( ) si n c os ( )p Do o o AF F c os( ) si n c os( ) s D oo F AF ta n( ) /o p cFF ta n 切削层经塑性变形后,厚度增加,长度缩小,宽度基本 不变。可用其表示切削层的变形程度。 lch lC 切屑与切削层尺寸 厚度变形系数 D ch h h h 长度变形系数 1. 变形系数 2.1.2 切削变形程度 *变形系数值 h是大于 1的数;值越大,变形越大;可实测; h与剪切角 有关, 增大, h 减小,切削变形减小。 ch c l l l 相对滑移模型: 平行四边形 OHNM发生剪切 变形后 , 变为平行四边形 OGPM, 其相对滑移 c ot t a n( ) o s N P N K K P y M K M K 2 相对滑移 0 0 c os si n c os( ) 或 3剪切角 4o 4 o ( 1)根据材料力学平面应力状态理论 ( 2)根据合力学最小理论: c os( ) si n c os( ) s D oo F AF 4 2 2 o 分析上式可知: 1) 前角增大时 , 剪切角随之增大 , 变形减小 。 这 表明 , 在保证切削刃强度的前提下 , 增大刀具前角可 减少切削变形 , 对改善切削过程有利 。 2) 摩擦角增大时,剪切角随之减小,变形增大。 提高刀具刃磨质量、采用润滑性能好的切削液可以减 小前刀面和切屑之间的摩擦系数,有利于改善切削过 程。 4 o 4 2 2 o 2.1.3 前刀面上的摩擦 1 摩擦的类型 ( 1)峰点接触型 (外摩擦) 接触点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发生了塑性变形,形 成 滑动接触 。服从古典摩擦法则。 实际接触面积: n r s FA r s s r s sr n n n s F AF C F F F 摩擦系数: ( 2)紧密接触型 (内摩擦) 接触点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氧化膜和吸附膜被破坏,金属 对金属的直接接触,发生 冷焊粘结 。摩擦力就是破坏冷焊粘结 的抗剪力和犁耕力(滑移剪切),不服从古典摩擦法则。 摩擦力: r s a s aF A P A 摩擦系数: sa n A F 2 前刀面上的摩擦 切塑性金属时前刀面上应力 分布情况: 刀 -屑接触区摩擦可分两部分: OA 段粘接区 :形成紧密接触型摩 擦,剪切滑移,内摩擦 AB 段滑动区 :形成峰点接触型滑 动摩擦,外摩擦 一般内摩擦力约占总摩擦力的 85% 3 影响前刀面上的摩擦的主要因素 ( 1)工件材料(相同的切削条件) 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大,摩擦系数略有减小;是因为切削速 度不变时,温度增高,导致摩擦系数减小。 ( 2)切削厚度 切削厚度越大,前刀面正压力增大,摩擦系数减小, 增大。 ( 3)切削速度 ( 4)刀具前角 2.1.4 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1积屑瘤的形成及其成因 速度不高、切削塑性金属、 形成带状切屑,刀具和切屑间 的压力和摩擦,使得切屑冷焊 并层积在前刀面上,形成硬度 很高的一块剖面呈三角状的硬 块,其硬度是工件材料硬度的 2 3倍,能够代替刀刃进行切 削,并以一定的频率生长和脱 落。这硬块称为 积屑瘤 。 1)积屑瘤的形成 ( 1)工件材料的性质 塑性材料的加工硬化倾向越强,越易产生积屑瘤; 切削区的温度和压力很低时,不会产生积屑瘤;切削 区的温度太高时,由于材料变软,也不会产生积屑瘤。 2)积屑瘤的成因 ( 2)切削区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有关。 ( 3)刀具前角 增大刀具前角可以有效抑制积屑瘤的形成。 ( 4)冷却润滑条件 加注切削液可以有效抑制积屑瘤的形成。 根据积屑瘤的有无及生长高度 Hb 与切削速度关系,可分为四个区: ( 5) 切削速度 I 区:切削速度很低,形成粒状或节状切屑, 没有积屑瘤生成; 区:形成带状切屑,冷焊条件逐渐形成, 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积屑瘤高度也增加。 摩擦阻力 Ff与切削流动推力 T: FfT 积屑瘤高度增大; FfT 积屑瘤被推走; Ff T 积屑瘤达到临界高度。 区:积屑瘤的高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到达边界时,积屑瘤 消失。速度高,切屑温度高被软化,摩擦阻力下降,滞留倾向减弱。 区:切削速度进一步提高,由于切削速度较高而冷焊消失,此时积屑瘤 不再存在,当切屑底部的纤维化依然存在,切屑的滞留倾向也依然存在。 2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 1) 增大刀具前角 减小了切屑变形,降低切削力,使切削 过程容易进行。 ( 2) 增大切削厚度 hD的变化导致切削厚度的变化,从 而导致切削力的波动和影响加工质量。 ( 3) 增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 积屑瘤伸出切削刃外的部分高低不平,外形极不规则,增大了已加工 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了表面加工质量。 1)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 4) 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积屑瘤 如生长稳定,起到了保护了刀具,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的作 用;如频繁脱落,则加剧了刀具的磨损,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 , 也有消极 的一面 。 在粗加工时 , 可充分利用积屑瘤 ,精加工时必须防止 积屑瘤的产生 , 可采取的控制措施有: ( 2) 使用润滑性能好的切削液 , 目的在于减小切 屑底层材料与刀具前刀面间的摩擦 。 ( 1) 合理选用切削速度 , 使切削速度避开产生积 屑瘤的区域 。 ( 3) 增大刀具前角 ,减小刀具前刀面与切屑之间的 压力。 ( 4) 降低工材塑性, 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硬度,减小 加工硬化倾向。 2)控制措施 ( 5) 减小进给量。 2.1.5 影响切屑变形的因素 1工件材料的影响 工件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越大, 剪 切角将随之越大, 变形系数越小, 切屑的变形越小。 刀具前角增大 , 剪切角将 随之增大; 变形系数随着刀 具的前角增大而减小 。 切屑 的变形减小 。 2 刀具前角的影响 3 切削速度的影响 A段: 积屑瘤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逐 渐形成,前角逐渐增大,所以变 形系数减小。 B段: 积屑瘤随着 vc的增大逐渐消失,前 角逐渐减小,所以变形系数增大。 积屑瘤消失 , 随着 vc的增大 , 切削温度增高 , 使切屑底层材料的剪 切屈服强度 s下降 , 导致前刀面摩擦系数 减小 , 摩擦角随之减小 , 剪切角增大 , 故变形系数减小 。 C段: 切削塑性金属时 vc是通过积屑瘤的生长消失过程影响切削变形大小的。 切削铸铁等脆性金属时,一般不产生积屑瘤。随着切削速度增大,变 形系数 逐渐地减小。 4 切削层公称厚度的影响 进给量增大,切削层厚 度增大 ;在无积屑瘤的切削 速度范围内 (Vc=200),切 削厚度越大,变形系数越 小。 5 刀尖圆弧半径的影响 刀尖圆弧半径 r 越 大,变形系数越大, 切削变形越大。 第 2节 切屑的类型及控制 2.1 切屑的类型( 从变形观点出发) 1 带状切屑 2 挤裂 (节状 )切屑。 产生条件:加工塑性金属,且切削厚度较 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 优点:切削过程平稳,切削力波动范围小,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小。 缺点:容易缠绕刀具或工件,影响加工过程。 产生条件:加工塑性金属,在低速、切削 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 特点:切削过程不平稳,切削力有波动,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大。 带状切屑 Real 挤裂切屑 Real 3 单元 (粒状 )切屑 产生条件:加工塑性金属,切削速度极 低时,增大进给量,减小前角。 特点:切削过程不平稳,切削力波动大,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大。 粒状切屑 Real 切塑性材料 带状切屑 挤裂切屑 单元切屑 0v hD 0 v hD 0 v hD 0v hD 4 崩碎切屑 切脆性材料,工件材料越是脆硬、进 给量越大则越容易产生这种切屑。 切削力的幅度小,但波动大, 切削过 程不平稳,易损坏刀具, 已加工表面粗 糙。 应 0v hD 崩碎切屑 Real 2.2 切屑的控制 1 采用断屑槽 对流动中的切屑施加一定的约束力 , 使切屑应变增大 , 切屑卷曲半径减小 。 增大刀具主偏角 切削厚度变大 , 有利于断屑 。 2 改变刀具角度 3 调整切削用量 减小刀具前角 可使切屑变形加大 , 切屑易于折断 。 即据实际条件适当选择切削用量 。 刃倾角 正值 切屑常卷曲后碰到后刀面折断 负值 切屑常卷曲后碰到已加工表面折断 进给量 切削厚度 对断屑有利 加工表面粗糙度 切削速度 切削变形 利于断屑 切除效率 l) 克服切削层材料和 工件表面层材料对 弹性变 形 、 塑性变形的抗力 。 切削力来源于以下两个 方面: 1切削力来源 3.1 切削力 、 切削合力与分力 、 切削功率 第 3节 切削力 2) 克服刀具与切屑 、 刀具与工件表面间 摩擦阻 力 所需的力 。 r Fc F Fp FD Ff FD FD f v 切削力的分解 F 切削合力 Fc 主切削力 Fp 背向力 Ff 进给力 2切削合力及分解 2 2 2 2 2 N C P fF c F F F FF 主切削力 Fc 最大,进给力 Ff 次之,背向力 Fp 最小 主偏角 Kr的大小影响 Fp 和 Ff 的配置。 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应尽可能使用 大的主偏角刀具进行切削。 主切削力 Fc 计算切削功率和设计机床的主要依据。 进给力 Ff 作用在进给机构上,在设计与校和其强度时会使用。 切深力 Fp 虽不做功,但会造成工件变形或引起振动,影响加 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特别在加工细长轴时应注意。 2切削合力及其作用 3 切削功率 3 ()10CC C KWVPF 5 单位切削力的概念 C C C C D P D Df F F FK a h bA 用 kc( N mm2) 表示: ( 书上用 P) 因为 Fp不做功, Ff比 Fc小的多 式中 Fc 主切削力 ( N); v 主运动速度 ( m/s)。 4. 机床电机功率 式中 机床传动效率,通常 = 0.75 0.85 ()cE PP KW 3.2 切削力的测量及切削力经验公式 目前常用的测力仪 有电阻式测力仪和 压电式测力仪。 2切削力的经验公式 1切削力的理论公式 c os( )c os( ) si n c os( )c Do o o AF F 1)切削力的测量 2)切削力的经验公式的建立 FcFc FpFp FfFf C F c P P F p P F F f P yx yx yx fCaF fCaF fCaF 测量仪测出切削力后,再将实验 数据用图解法、线性回归等进行处 理,其实质就是测定 FC、 FP、 Ff 后,如何确定 3个系数和 6个指数。 图解法 Fc p Fc C aP C f x y CaF fCF l og l og l og l og l og l og p P Cf F c F c FC xa FC yf FcFcC F c P yx fCaF FeFe Fe FpFp Fp FfFf Ff C FeFc P C P FpFp P C F FfFf P C yxn yxn yxn fC a vFK fC a vFK fC a vFK 3) 切削力经验公式应用 (指数公式 ) 与实验条件不符的要考虑修正系数,切削力的获得是通 过查表所得,是建立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之上。 式中 CFc , CFp , CFf 与工件、刀具材料有关系数; xFc , xFp , xFf 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指数; yFc , yFp , yFf 进给量对切削力影响指数; nFc , nFp , nFf 切削速度 对切削力影响指数; KFc , KFp , KFf 考虑刀具几何参数、刀具 c磨损等因素影 响的修正系数。 强度 、 硬度越高 :剪切屈服极限增大 , F 塑性 、 韧性越大 :切屑不易折断 , F 3.3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1工件材料的影响 2切削用量的影响 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反映在经验公式中, ap的指数近似为 1,而 f的指数为 0.750.9,从切 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角度考虑,切削面积相同,加大 f比加大 ap有利。 fAD成正比 ,但 kc略 减小, 变形系数略有减小, 切削力增加但与 f 不成正比。 apAD成正比 , 变形系数不变, 切削力成正比增加; ( 1)在积屑瘤增长阶段 随 v 积屑瘤高度 变形程度 , F ( 2) 在积屑瘤减小阶段 v 变形程度 , F ( 3) 在无积屑瘤阶段 随 v ,温度升高,摩擦系数 变 形程度 F 2) 切削速度 塑性材料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没有显著影响 。 脆性材料: 在生产实践中,尽可能采用高速切 削,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减小切 削力。 3 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 1)前角 o 增大前角 o ,可以减小切削变 形,减小变形抗力,切削力减小。 加工塑性材料 0 变形程度 F 加工脆性材料 切削变形很小, 0对 F 影响不显 著 ; 0 30 或高速切削时, 0对 F 影响不显著 2) 主偏角 r 3) 刃倾角 s ( 1) r对 Fc影响较小, 影响程度不超过 10%; r在 60 75 之间时, Fc最小。 ( 2) r对 Fp、 Ff影响较大 Fp FD cos r Ff FD sin r Fp随 r 增大而减小,注意: 切细长轴 Ff随 r 增大而增大 ( 1) s对 Fc影响很小 ( 2) s对 Fp、 Ff影响较大 Fp随 s增大而减小, Ff随 s增大而增大 4) 负倒棱 1rb 5)过渡圆弧刃半径 b 1 与 f 之比增大 ,切削力随之增大。 当切钢 b 1/f 5 或 切铸铁 b 1/f 3 时, 切削力趋于稳定,接近于负前角的状态。 r 增大相当于 r减小的影响 ( 1) r 对 Fc影响很小 ( 2) Fp随 r 增大而增大; Ff随 r 增大 而减小 ( r Fp, Ff) 4刀具磨损 5 切削液 6刀具材料 以润滑为主的切削液能减小 切削力。以冷却为主的对切削 力的影响不大。 亲合力和摩擦系数;切削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立方氮化硼 陶瓷 涂层 硬质合金 高速钢 后刀面平均磨损带宽度 VB 越 大,摩擦越强烈,切削力也越 大。 VB对背向力 Fp影响最显著 第 4节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4.1 切削热的产生与传导 1 切削热的来源 1)切削层金属发生 弹性变形和塑性 变形 所消耗的能量(三个区); 2)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间产 生的 摩擦热 。 单位时间产生的切削热: Q=Fcvc P 工件 切屑 刀具 切削热的来源与传出 2 热的传导及其影响因素 1)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 2)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 3)周围介质 不同的加工方法其切削热由切屑、工件、刀 具和介质传出的比例不同。 加工方法 切屑 工件 刀具 铣削 70% 50% 15% 磨削 4% 80% 12% 4.2 切削温度的测量 1 测量方法 2 切削温度分布 剪切面上各点温度几乎 相 等,各点的应变规律基本相 同; 前后刀面最高温度点不在刀 刃上 ;切屑上最高温度比剪切 区温度高;切屑底层温度比上 层温度高。 切削塑性材料 前刀 面靠近刀尖处温度最高。 切削脆性材料 后刀面靠近刀尖处温度最高。 4.3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刀具与切屑接触区平均温度,单位为 ; C 切削温度系数,主要取决于加工方法和刀具材料; z 、 y 、 x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的影响指数。 xpyzc afvC 1 切削用量 经验公式 三个影响指数 zyx,说明 vc 影响最大,进给量 f 的影响次之,背吃刀量 ap的影响最小 。 ap、 f 和 vc增大 ,单位时间内材料的切除量增大,切削热 增多, 切削温度随之上升 。 在提高金属切除率的同时,为了有效控制切削温度以延长 刀具寿命,优先增大 ap ,其次是增大 f , 严格控制 vc; 在刀 具材料与机床性能允许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 vc ,以进行 高效率、高质量切削。 2 刀具几何参数 1)前角 o 2)主偏角 kr 0 变形程度 F q 但 0 20 时,散热体积 , 对 的影响减小 r ,切削刃工作接触长度、刀尖角和切削宽度 , 散热面积 3)负倒棱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3 工件材料的影响 - 强度 、 硬度高 , 则加工硬化能 力强 , 切削抗力越大 , 消耗的 功多 , 产生的热就越多 。 - 热导率越小 , 传散的热越少 , 切削区的切 削温度就越高 。 b 1 、 r ,切屑变形程度 q 同时散热条件改善,两者趋于平衡 对 影响很小 4 刀具磨损的影响 后刀面磨损增大,塑性 变形增大,摩擦加剧,切 削温度升高 。 VB达一定值 , v越 高刀磨损对 影响越显著 刀具磨损是影响切削温 度的主要因素。 5 切削液的影响 浇切削液对 切削温度 刀具磨损 加工质量有明显效果。 热导率比热容和流量越大,本身温度越低冷却效 果越显著 第 5节 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 磨 损 破 损 刀具寿命 5.1 刀具磨损形态和磨损机制 1刀具磨损的形态 1) 前刀面磨损 形成条件:加工塑性材 料, v高, hD大; 刀具的 耐热性和耐磨性不足 磨损值以其最大深度 KT 表示 。 形式:月牙洼 影响:削弱刀刃强度, 降低加工质量 A A 2) 后刀面磨损 影响:切削力 , 切削温度 , 产 生振动,降低加工质量 刀尖部分磨损严重 ,以 VC表 示;中间部位磨损较均匀 , 以 VB表示 ,以 VBmax表示最 大磨损值 。 形成条件:加工塑性材料 , v 较小 , hD 较小;加工脆性材料 形式:后角 =0的磨损面(参 数 VB, VBmax) 3)边界磨损 形式: 沟纹 磨损量用 VN表示。 形成条件: 切钢料,边界 处的加工硬化层、硬质点、 毛坯表面硬层。较大的应 力梯度和温度梯度。 2刀具磨损机制 1)硬质点划痕 硬质点(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等) 各种切削速度下均存在 积屑瘤碎片 磨削 低速情况下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 取决于硬度和耐磨性 2)冷焊粘结 高温高压 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亲和力大 粘结磨损加剧 强烈摩擦 冷焊 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硬度比小 中等偏低切速 4)化学磨损 3)扩散磨损 高温作用 扩散磨损常与冷焊磨损、磨料磨损同时产生。前刀面 上温度最高处扩散作用最强烈(月牙洼)。 化学作用 边界磨损原因之一; 取决于刀具的耐热性 氧化铝陶瓷和立方氯化硼刀具抗扩散磨损能力较强。 主要发生在较高速切削条件下。 对于一定的刀具和工件材料,切削温度对刀具磨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高温时扩散磨损和化学磨损强度较高;在中低温时,冷焊磨损占主导地位; 磨料磨损则在不同切削温度下都存在。 硬质点划痕 冷焊粘结 扩散磨损 化学磨损 切削速度(切削温度) 5.2 刀具磨损过程及磨钝标准 1刀具磨损过程 (三个阶段) 与刀具刃磨质量直接相关。 1)初期磨损过程 2)正常磨损阶段 3)急剧磨损阶段 切削力、温度急升, 磨损量急剧增加 ,之前 需重新刃磨或 换刀。 刀具磨损过程 初期磨损 后刀面磨损量 VB 正常磨损 急剧磨损 切削时间 磨损缓慢,磨损量均匀增加 ; VB与 t近似正比 ,斜率表示磨损 强度 ,性能指标之一。 刀具表面粗糙度大、单位 面积压力高,磨损快。 2 刀具的磨钝标准 度量: 后刀面 ap/2处的磨损宽度 VB;径向尺寸磨损量 NB( 精加 工 ) ; 1)磨钝标准 硬质合金车刀刀具寿命试验的磨钝标准, 有下列三种可供选择: ( 1) VB 0.3mm; ( 2) 如果主后刀面为无规则磨损,取 VBmax=0.6mm; ( 3) 前刀面磨损量 KT( 0.06 0.3f) mm。 概念:允许的最大磨损的限度 。 2)磨钝标准的制定 ( 1)工艺系统刚性 工艺系统的刚性差, VB应取小值。如车刚性差的细轴。 ( 2)工件材料 切削难加工材料如高温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等, VB一 般应取小值;加工一般材料, VB值可取大一些。加工大型 工件,为了避免频繁换刀, VB应取大值。 ( 3)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时, VB应取小值。 5.3 刀具寿命 1刀具寿命的定义 刀具寿命乘以刃磨次数,得到的就是。 2. 刀具寿命的经验公式 刀具总寿命: 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 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经历 的总切削时间 ;两次刃磨之间所经 历的切削时间 T。 单因素法: ( , )cV B v T l g l g l gcv m T A 0mccv T v T C与 的 关 系 式 : 泰 勒 公 式 Vc1Vc2Vc3Vc4 111 T gmh cp T C fva 1gf T f T C与 的 关 系 式 : 2hppa T a T C与 的 关 系 式 : 切削用量与刀具寿命的一般关系 (广义泰勒公式): m表示 vC对 T的影响程度,反映了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 m 值越大,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越小,刀具的耐热性越好。 5 2 . 2 5 0 . 7 5 T p CT v f a 可见 v 的影响最显著; f 次之; ap 影响最小 。 用硬质合金刀具切削碳钢( b= 0.763GP a)时,有: 在提高生产率,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的情况下,首先尽量 选用大的切削深度,然后根据加工条件和加工要求选取允许 的最大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使用寿命和机床功率允许的情 况选取最大切削速度。 与对切削温度的影响顺序一致。 切削速度提高一倍,刀具使用寿命降到原 3; 进给量提高一倍,刀具使用寿命降到原 21; 背吃刀量提高一倍,刀具使用寿命降到原 21; 不同刀具材料的耐用度比较 硬质合金 ( VB=0.4mm) 陶瓷刀具 ( VB=0.4mm) 高速钢 刀具耐用度 T( min) 1 2 3 5 6 8 10 20 30 40 60 8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80 60 50 切削速度 v( m/min ) 不同刀具材料寿命 ( 耐用度 ) 比较 3.影响刀具寿命的其他因素 (1)刀具几何参数 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能提高刀具寿命 。 刀具几何参数中对刀具寿命影响较大的是前角和主偏角 。 (2)刀具材料 采用涂层刀具材料和使用新型刀具材料 , 可 提高刀具寿命 。 (3)工件材料 工件材料的强度 、 硬度和韧性越高 , 伸长率 越小 , 切削时均能使切削温度升高 , 刀 具寿命降低 。 4 刀具合理使用寿命选择 令 f, ap为常数, 代入: 1 0 0 0 1 0 0 0 mmw w w w m pp L d L dt T k T v f a A f a 使工序时间最短的刀具寿命。以车削为例,工序时间: mv T A 对 T求导,并令其为 0,可得 到 最高生产率 刀具寿命为: 1 op c mTt m 1)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 tw tm tot tc tm 切削时间; tc 工序的换刀时间; t ot 除换刀外的辅助时间。 令: 1mc t ct k t T 2) 最低生产成本刀具寿命 每个零件平均加工成本 C为: () mm c t t o ttC t M t M C t MT M 该工序单位时间内的机床折旧费及所分担的全厂开支; Ct 刃磨一次刀具消耗的费用; tct 换刀一次的时间。 对 T求导,并令其为 0,可得到最 低生产成本 刀具寿命 为: 1 () t c c t CmTt mM 2) 多刀车床上的车刀 , 组合机床上的钻头 、 丝锥和铣刀 , 自 动机及自动线上的刀具 , 因为调整复杂 , 刀具寿命应规定得高些 。 l) 刀具构造复杂 、 制造和磨刀费用高时 , 刀具寿命应规定得高 些 。 5. 刀具寿命制订考虑因素 3) 某工序的生产成为生产线上的瓶颈时 , 刀具寿命应定得低些 , 这样可以选用较大的切削用量 , 以加快该工序生产节拍;某工序单 位时间的生产成本较高时刀具寿命应规定得低些 , 这样可以选用较 大的切削用量 , 缩短加工时间 。 4) 精加工大型工件时 , 刀具寿命应规定得高些 , 至少保证在 一次走刀中不换刀 。 5)一般情况下,首先最小成本刀具寿命。在生产任务紧迫等 情况下,可选用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 1)崩刃 刀具的破损形式分为 脆性破损 和 塑性破损 。 5.4 刀具的破损 切削刃产生小的缺口。在继续切削中,缺口会不断扩大, 导致更大的破损。用陶瓷刀具切削及用硬质合金刀具作断 续切削时,常发生这种破损 。 1脆性破损 硬质合金刀具和陶瓷刀具切削时,在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冲 击作用下,经常发生以下几种形态的破损: 切削刃发生小块碎裂或大块断裂 , 不能继续进行切削 。 用硬质合金刀 具和陶瓷刀具作断续切削时 , 常发生这种破损 。 2)碎断 在刀具的前 、 后刀面上出现剥落碎片 , 经常与切削刃一起剥落 , 有时 也在离 切削刃一小段距离处剥落陶瓷刀具端铣时常发生这种破损 3)剥落 长时间进行断续切削后 , 因疲劳而引起裂纹的一种破损 。 热冲击和机 械冲击均会引发裂纹 , 裂纹不断扩展合并就会引起切削刃的碎裂或断 裂 。 4)裂纹破损 2塑性破损 过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刀具表层材料将因发生塑性流动而丧失切 削能力。 抗塑性破损能力取决于刀具材料的硬度和耐热性。硬质合金和陶瓷的 耐热性好,一般不易发生这种破损。相比之下,高速钢耐热性较差,较 易发生塑性破损。 3 防止刀具破损采取的措施 1)合理选择刀具材料的种类和牌号 。 2)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 。 3)保证刀具焊接和刃磨质量 , 避免各种缺陷 。 4)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 5)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 , 减少振动 。 6)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 , 防止刀具承受突变载荷 , 不 要断续使用切削液冷却脆性大的刀具材料 。 第 6节 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角度的合理选择 2.6.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11 T gmh cp T C fva 刀具的寿命和切削 用量的关系 T 成本 (v , f , ap) 生产率 T 成本 (v , f , ap) 生产率 T 一定 (v , f , ap ) 一定 生产率? 1. 切削用量与刀具的寿命、生产率的关系 Zw =1000 AD Vav ( mm3/min) 金属切除率和切削用量的关系 Zw 1000 ap Vc Zw 和 ap Vc 成线性关系,任何一个参数增大,都 可提高生产率。 111 T gmh cp T C fva T 一定 (v , f , ap ) 一定 增大任何一参数,其他两参数就要相应减小。生产率? mc m g h p Cv f a 例: YT15车刀, 不加切削液, 纵车外圆,碳素结构钢材料。 m= 0.2; m/h=0.15; m/g=0.35。 Zw 1000 ap Vc ap 增大三倍 3 / / 0 . 1 5 / 0 . 8 5( 3 ) 3p cca m g m gm h m h pp Cvv aa C ff Zw3 ap =1000 (3ap )(0.85Vc) 2.6 Zw 即 ap 增大三倍, Vc降低 15,生产率提高 2.6倍。 增大三倍 3 / / 0 . 3 5 / 0 . 6 83( 3 ) ccf m g m gm h m h pp Cvv aa C ff Zw3 =1000 ap (3 )(0.68Vc) 2 Zw 即 增大三倍, Vc降低 32,生产率提高 2倍。 Vc增大三倍 /gm c Cf v 3 / 1 / 0.35 / 0.043( 3 ) 3cv g m g mcc CCff vv Zw3Vc =1000 ap (0.043 )(3Vc) 0.13 Zw 即 Vc 增大三倍, 降低 95.7,生产率下降 87。 Vc 增大三倍, 为一定值, ap 值?生产率下降? 综上,在保持刀具寿命一定条件下,提高切削深度比提 高进给量的生产率高,比提高切削速度的生产率更高。 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切削深 度,其次根据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刀杆刚度或已加工表面 粗糙度要求,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查表和公 式确定切削速度。 111 T gmh cp T C fva 2、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用 ( 1)粗加工 尽可能一次切除粗加工全部加工余量 1) 切削深度的选定 切除余量过大,分几次走刀。 ( 4)切削表层冷硬较严重的材料时,应尽量使切削探度 超过硬皮或冷硬层,以预防刀刃过早磨损或破损。 ( 2)半精加工 ap可取 0.5 2 mm。 h2mm一次切除。 如单面余量 h 2mm时,第一次取 ap (2/3 3/4)h,第二次取 ap=(1/3 l/4)h。 ( 3)精加工 一次切除精加工余量。 ap取为 0.1 0.4 mm。 2)进给量的选定 实际生产中,采用查表法确定。 粗加工:加工材料、刀柄尺寸、工件直径、切削深度 (半)精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 粗加工 主要受机床的进给机构强度 、 效率 刀具的强度与刚性 工件的装夹刚度等因素的限制 。 精加工 主要受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限制 。 3)切削速度的选定 当 ap和 f选定后,可按查表(书表 2 7)法选定( 切削用 量手册) 或公式计算得出 : / V cVm m g m h p CvK T a f 生产中选择切削速度的一般原则是: 1) 粗车时 , ap和 f 均较大 , 选择较低的切削速度 v ; 精车时 , ap和 f 均较小 , 选择较高的切削速度 v 。 2) 工件材料强度 、 硬度高时 , 应选较低的切削速度 v ; 反之 , 选较高的切削速度 v 。 3) 刀具材料性能越好 , 切削速度 v选得越高 。 4)精加工时应尽量避免积屑瘤和鳞刺产生的区域; 5) 断续切削时为减小冲击和热应力 , 宜适当降低 v ; 6) 在易发生振动的情况下 , v应避开自激振动的临界速度; 7) 加工大件 、 细长件和薄壁件或加工带外皮的工件时 , 应 适当较低 v 。 切削用量三要素选定之后,还应校核机床功率。 2.6.2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0 变形程度 F q T 振动 质量 刀刃和刀头强度 散热面积容热体积 断屑困难 1. 前角的选择 1)前角的功用 ( 1)影响切削区的变形程度 ( 2)影响切削刃与刀头强度、 受力性质和散热条件 ( 3)影响切屑形态和断屑效果 ( 4)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 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合理值 2)合理前角概念 ( 2)加工塑性材料,取大。加工脆性材料宜取小。 ( 3)刀具材料韧性好、抗弯强度大时 取大。 ( 6)工艺系统刚性差或机床动力不足时,取大。 3)合理前角值的选择 ( 1)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较低,取大。加工特硬的材 料,前角甚至取负。 ( 5)粗加工、断续切削或工件有硬皮时,取小。精加工,取 大。 ( 4)对切削刃形状要求高刀具,取小 硬质合金加工一般钢,取 10o20o;加工灰铸铁,取 8o12O。 ( 1) 影响后刀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 o 2 后角 1)后角的主要功用 ( 3)刀具寿命;工件尺寸精度 ( 2)后角越大,切削刃钝圆半径值越 小,切削刃越锋利。 0 rn 锋利、 摩擦 F 质量 VB 一定,磨损体积 T 但 NB 刀头强度 散热体积 重磨体积 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合理值 2)合理后角的概念 不同材料刀具的合理后角 不同前角刀具的合理后角 ( 3)切削厚度 (或进给量 )较小时,取大。粗加工、强力切削 及承受冲击载荷的刀具,取小。精加工,取大。 3)合理后角值的选择 ( 1)工件材料较软、塑性较大, 取大;脆性材料,取小。 工件材料硬度、强度较高取小; ( 2)尺寸精度要求高 ,取小。 ( 4)工艺系统刚性差,易出现振动时,应减小后角,有增 加阻力作用。 车削一般钢和铸铁时,车刀后角通常取为 6 8度。 3 主偏角 、 副偏角 r r ( 1) 影响已加工表面的残留面积高度 1)主和副偏角的功用 ( 4) 共同决定刀尖角 , 直接影响刀尖强度 , 散热条件和刀 具寿命 。 ( 2)影响切削层形状 ( 3)影响三向切削分力的大小和比例关系 ( 5)主偏角影响切屑效果和排屑方向,增大主偏角,切屑 变厚变窄,易折断。 r hD AD 单位刃长负荷 T 刀尖强度 散热体积 , Ra Fp 变形 加工精度 ,易振动 Ra , T 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合理值 副偏角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已加工表面。 副偏角 Ra 刀尖强度 散热体积 副刃工作长度 摩擦 Fp 易振动 Ra , T 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合理值。 看系统刚性。若刚性好,不易变形和振动, r取较 小值;若刚性差(细长轴), r取较大值( 90 ); 考虑工件形状、切屑控制、减小冲击等,车台阶轴,取 90 ;镗盲孔 90 ; r小切屑成长螺旋屑不易断;较小 r, 改善刀具切入条件,不易造成刀尖冲击。 2.合理主、副偏角的选择原则 加工性质。精加工, 断续加工,不振动,副 偏角取小。 工件材料性质。强度大,硬度高, r取小。 4. 刃倾角的选择 1)刃倾角的作用 影响刀刃锋利性 . s 0e 、 rn 锋利性 负刃倾角 刀 头强度 散热体 积 负刃倾角 Fp 变形 ,易 振动 Ra 正 s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负 s切屑流向已加工表面 2)刃倾角的选择原则 粗加工、有冲击、刀材脆、工材强度硬度高, s取负值; 精加工、系统刚性差(细长轴), s取正值; 微量极薄切削,取大正 刃倾角。 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合理值 2.7 切削液的合理选用 2. 切削液的作用机理 冷却 摩擦 热的产生;将热量带走。 本身导热系数、比热、汽化热及流量、流速、冷却方 式等。 润滑 切削液的渗透性、形成润滑膜能力、润滑膜强度 排屑、清洗 防锈 防锈 添加剂 1.切削液的分类 水溶液 水添加剂 冷却 粗加工 乳化液 乳化油水 切削油 矿物油添加剂 润滑 精加工 3. 切削液的合理选用 ( 1)从加工要求考虑 粗加工,选用水溶液或低浓度乳化液; 精加工,选用极压切削油或高浓度乳化液; ( 2)从刀具材料考虑 高速钢,需用切削液; Y合金等 ,可不用或充分连续用; ( 3)从工件材料考虑 钢等塑性材料,需用切削液;铸铁等脆材,可不用; 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宜用极压切削油或乳化液 ( 4)从加工方法考虑 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拉削等,宜用极压乳化液或切削油; 成形刀具齿轮刀具等用极压切削油;磨削宜用乳化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