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508662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学 时:162(106/56)学 分:9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医内科学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证候、证治规律及其理论的学术源流,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的规律。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以及部分难治疾病、危急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程序。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总论(自学)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熟悉中医内科学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熟悉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特点以及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要求;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第二章 感冒(2学时)重点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熟悉“寒包火”感冒、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历代沿革及其病因和预后。难点:兼挟症的症状特点和用药加减治疗。第三章 咳嗽(3学时)重点掌握咳嗽的鉴别诊断及各类咳嗽的辨证施治;熟悉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肺脏功能,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了解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他脏以及历代沿革。难点:咳嗽在肺、脾、肝、肾的症状特点和治疗用药。第四章 哮病(3学时)重点掌握哮病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道,及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熟悉哮病发作时当区别寒痰、热痰,重点着眼于肺、脾、肾的具体辨证治疗;了解哮病的历代沿革。难点:寒哮、热哮、浊哮、风哮的区别和治疗用药。第五章 喘证(34学时)重点掌握实喘与虚喘、哮病与喘证的鉴别,治疗原则和各型论治;熟悉喘证寒热互见、虚实夹杂理论和喘脱的治疗;了解喘证的病理机制为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以及现代研究进展。难点:喘证的鉴别诊断和风寒闭肺、水凌心肺的论治。第六章 肺痈(2学时)重点掌握肺痈的治疗大法及各个阶段的具体治法,重视排脓解毒,不能早投补敛,以免留邪;熟悉肺痈病理演变过程各个阶段的辨证要点;了解肺痈的历代沿革。难点:肺痈各阶段的辨证及治疗用药。第七章 肺痨(2学时)重点掌握肺痨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瘵虫感染与正气虚弱导致肺痨发病的机理,以及气阴两虚、阴伤及阳的病理变化;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肺痨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以及虚中夹实的临床处理。熟悉肺痨病位在肺,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的要点;熟悉肺痨的治则,补虚与抗痨“杀虫”的意义,重视补脾助肺的方法。了解治疗肺痨的单方、验方及预后转归,生活调摄。难点:肺痨与虚劳的鉴别。第八章 肺胀(3学时)重点掌握肺胀的辨治原则,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熟悉肺胀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饮、血瘀,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肾、心等脏,后期可出现痰蒙心包、肝风内动、喘脱等变证;肺胀出现危重证候的处理。了解肺胀的历代沿革、临床表现,并与有关病证的联系。难点:肺胀出现阳虚水泛、肺肾气虚、痰蒙神窍的辨治。第九章 痰饮(4学时)(自学)重点掌握痰饮的定义和四饮的含义及辨治原则,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熟悉痰饮的病因病机,熟悉痰、饮、水、湿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痰饮的临床表现、分类及范围。难点:对于阳虚阴盛是痰饮的病理性质,肺、脾、肾气化失调,阳气不足为饮邪发生的病理基础的理解。第十章 心悸(34学时)重点掌握心悸基本概念、辨证及治疗要点,掌握各证候类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法及常用方药加减;熟悉心悸的病因病机、主要病机转化及其诊断;了解惊悸与怔忡的区别与联系、心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难点:七个证型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区别用药。第十一章 心痛(3学时)重点掌握心痛的辨证及治疗要点,各个证候类型的辨证施治;熟悉心痛的病因病机,熟悉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心痛的基本概念、转归预后及研究进展。难点:心脉痹阻为心痛病机特点的理解和真心痛与厥心痛和胃痛的鉴别。第十二章 不寐(2学时)重点掌握不寐的治疗原则、各证型的辨证治疗;熟悉不寐的调摄护理;了解不寐的病因病机,明确本病多由火热扰心及心神失养所致。难点: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以及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型失眠的证候表现、治法及方药。第十三章 汗证(2学时)重点掌握汗证的治疗原则;熟悉自汗、盗汗与脱汗、战汗的区别及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了解汗证的病因病机。难点:战汗、黄汗的概念与治疗。第十四章 血证(56学时)重点掌握血证的概念、范围、病因病机、基本治疗原则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鼻衄、齿衄、紫斑、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的辨证论治;了解诸种血证的预后转归、调护及出血性疾病中医现代研究进展。难点:咳血与吐血、便血与痢疾、尿血与血淋的鉴别。第十五章 痴呆(3学时)(自学)重点掌握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掌握辨证要点和证治内容;熟悉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归;了解痴呆是老年常见病证、范围及研究进展。难点:痴呆与郁病、健忘、癫证的鉴别。第十六章 厥证(2学时)重点掌握厥证的证治方药;熟悉厥证的分类、历代医家对厥证的认识、中医文献中有关其分类、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及其转归的论述;了解厥证的发病、定义、范围、调护。难点:厥证急救方法。第十七章 痫病(2学时)重点掌握痫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证治方药;熟悉痫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特点;了解痫病的概念、范围、调护。难点:痫病的病理环节和病理演变以及风痰痹阻、痰火扰心、心脾两虚、肝肾阴虚的治法方药。第十八章 癫狂(3学时)重点掌握癫狂的病机要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辨证方药;熟悉癫狂病因、病机及癫与狂的证候分类;了解癫狂的概念、历代沿革、范围和调护。难点:癫与狂的区别和用药。第十九章 胃痛(3学时)重点掌握胃痛的治疗原则,证治分类;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辨证要点;了解胃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体范围、调摄护理、吐酸和嘈杂的辨证以及研究进展。难点:胃痛与胃痞、真心痛的鉴别和胃痛各型的症状特点、治法、方药。第二十章 痞满(3学时)(自学)重点掌握痞满治疗原则、证治分类;熟悉痞满的病因病机、辨证和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了解痞满的定义、范围、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难点:痞满与胃痛、鼓胀、胸痹、聚证的鉴别。第二十一章 呕吐(3学时)重点掌握呕吐的治疗原则、证治分类;熟悉呕吐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了解呕吐的概念、大体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了解反胃的辨治大法。难点:病机要点与肝脾关系的理解。第二十二章 呃逆(3学时)(自学)重点掌握呃逆治疗原则、证治分类;熟悉呃逆的病因病机,熟悉呃逆的辨证和诊断要点、简易止呃的有效处理;了解呃逆的定义,其与干呕、嗳气的区别,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难点:呃逆与肺、胃、肾、肝关系的理解。第二十三章 噎膈(2学时)(自学)重点掌握噎膈的治疗原则、证治分类;熟悉噎膈的病因病理特点,熟悉噎膈诊断及辨证要点;了解噎膈的定义,与呕吐、反胃的鉴别要点,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难点:其发病与胃、肝、脾、肾关系的理解。第二十四章 腹痛(2学时)重点掌握腹痛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腹痛常见证候的表现、治法、方药;熟悉腹痛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了解腹痛的发病情况、范围。难点:腹痛病机“不通则痛”理论的理解。第二十五章 泄泻(3学时)重点掌握泄泻的病理关键、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了解泄泻的定义,与痢疾、霍乱的区别,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难点:泄泻各型症状特点及治法方药。第二十六章 痢疾(56学时)重点掌握痢疾的各证型之辨证论治和疫毒痢的救治措施;熟悉痢疾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与辨证要点;了解痢疾的概念、传染性和流行情况、痢疾的预防和转归。难点:对病理变化的理解和各型的区别与治疗用药。第二十七章 便秘(2学时)重点掌握便秘常见证候的特点及治法、方药;熟悉便秘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要点;了解便秘的定义、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难点:病理性质、病机要点及病位相关脏腑等发病原理的理解。第二十八章 胁痛(2学时)重点掌握胁痛的诊断要点、分证论治;熟悉其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了解胁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及与其他病证的关系、鉴别诊断、该病的范围、调摄与护理以及现代研究进展。第二十九章 黄疸(34学时)重点掌握黄疸病的概念及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熟悉黄疸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黄疸的定义、历代沿革及范围、急黄的转归及预防和预后、黄疸的调护知识及研究进展。难点:阳黄与阴黄的区别和治疗用药。第三十章 积聚(2学时)重点掌握积聚的治疗原则、积证与聚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熟悉积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何为积聚,积与聚如何区别,古代文献对于积聚的认识,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积聚的转归预后及研究进展。难点:积聚与鼓胀、痞满的鉴别。第三十一章 鼓胀(3学时)重点掌握鼓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证治方药;熟悉鼓胀的病因病机、调摄护理及其转归;了解鼓胀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明确范围、历代沿革及研究进展。难点:鼓胀早期、中期、晚期的区别与治疗。第三十二章 头痛(3学时)重点掌握头痛的分类、辨证与治疗要点及分证论治内容;熟悉头痛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其范围、转归及研究进展。难点:头痛与郁病、失眠、健忘、眩晕的鉴别。第三十三章 眩晕(2学时)重点掌握眩晕的病因病机,风、火、痰、虚、瘀的病理变化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和区别及辨证论治;熟悉眩晕的历代沿革;了解眩晕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难点:各证候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第三十四章 中风(45学时)重点掌握中风的基本概念、病机要点、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中风的历代沿革、范围、辨证要点、分证论治及调护;了解中风发病情况及其研究进展。难点: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的鉴别。中风与痫病、厥证、痉证、口噼的鉴别诊断。第三十五章 郁病(3学时)重点掌握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辨证论治;熟悉郁病的基本概念;了解郁病的病因病机、调摄护理和精神治疗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难点:郁病不同证型的辨证、治法及方药。第三十六章 瘿气(2学时)(自学)重点掌握瘿气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熟悉瘿气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古今治法、转归;了解瘿气的定义及学术源流,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通过书籍、杂志、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瘿气研究的新动向。难点:各型的辨证和方药治疗。第三十七章 痉证(2学时)(自学)重点掌握痉证的临床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熟悉“清热解毒、养阴熄风”法治疗痉证的机理及临床研究状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转归;了解痉证是临床常见急证、重证,痉证的范围及中、西医治疗乙脑、流脑的研究进展。难点:其与痫病、厥证、中风等病鉴别。第三十八章 颤震(2学时)(自学)重点掌握颤震的概念、诊断依据及其与瘛疭、脑萎的鉴别要点及证治内容;熟悉颤震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归;了解颤震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其范围、预防护理及研究新进展。难点:治疗时如何使用虫类药。第三十九章 水肿(3学时)重点掌握水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熟悉水肿的发病因素及肺、脾、肾在水肿发病中的作用,水肿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法;了解水肿的概念、发展为关格的转归及研究进展。难点:阴水、阳水的区别及用药治疗。第四十章 淋证(附尿浊)(2学时)重点掌握淋证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熟悉淋证历代各种分类及教材分类关系,理解金匮要略、丹溪心法及景岳全书关于淋证的论述。熟悉淋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尿浊诊治要点;了解淋证历代沿革、范围及研究进展。难点:六淋的形成及相互关系的理解。第四十一章 癃闭(2学时)重点掌握癃闭的分证论治;熟悉癃闭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癃闭的辨证和治疗要点、古今治法及转归;了解癃闭的定义及学术源流,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及临时处理、预后调理。通过书籍、杂志、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癃闭研究的新动向。难点:其与淋证、关格的鉴别。第四十二章 消渴(3学时)重点掌握消渴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熟悉消渴病的概念、并发症,消渴病发生与阴虚、燥热、血瘀的关系以及消渴病继发证的病机;了解消渴病的预后与转归及糖尿病研究进展。难点:消渴病病机特点的理解。第四十三章 腰痛(2学时)重点掌握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其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机与转归;了解腰痛的概念、发病情况、范围及相关疾病的现代治疗进展。难点:寒湿腰痛与湿热腰痛、肾阳虚与肾阴虚腰痛的区别及用药。第四十四章 关格(2学时)(自学)重点掌握关格的辨证论治;熟悉关格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关格的概念、内经与伤寒论的论述,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及关格的预后。难点:关格与癃闭、走哺、呕吐、反胃、噎膈的鉴别。第四十五章 遗精(附:阳痿)(2学时)(自学)重点掌握遗精的总治则、辨证论治;熟悉遗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遗精的概念、发病机理及历代医家的论述,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掌握阳痿的证治;熟悉阳痿的病因病机;了解阳痿的概念、历代医家的论述,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难点:遗精与溢精、早泄、走阳、精浊、膏淋的鉴别。第四十六章 虚劳(4学时)重点掌握虚劳的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熟悉虚劳的病机特点、各个证候的辨证论治;了解虚劳的发病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关系、预后及调摄护理。难点:虚劳和肺痨及一般虚证的区别与联系。第四十七章 内伤发热(3学时)掌握内伤发热的概念、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掌握治疗原则及主要证候的辨证论治;熟悉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了解内伤发热的预后、调护及研究进展。难点:内伤发热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关系的理解,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第四十八章 疟疾(2学时)(自学)重点掌握疟疾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熟悉疟疾的病因病机、各种证候的辨证治疗;了解疟疾的概念、流行概况及我国对疟疾认识的沿革概况、有效单方和验方、预后及调摄护理。难点:初疟与久疟、寒疟与热疟及疟母的区别用药。第四十九章 痹病(3学时)重点掌握痹病的概念、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熟悉痹病研究的历史源流及痹病的病因病机、转归;了解痹病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预后转归、护理措施及研究进展。难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的区别与用药治疗。第五十章 痿病(2学时)重点掌握痿病的概念、病机要点、转化规律、诊断及与痹证的鉴别诊断要点;熟悉痿病的辨证论治;了解痿病的病因、病理变化、“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和痿病与肺、脾、肾的关系,痿病的调养、调护及研究进展。难点:“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的理解。第五十一章 癌症(3学时)(自学)重点熟悉癌症的概念、诊断及鉴别诊断;了解癌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转归预后及预防护理。难点:各种癌症的诊断。三、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课堂讨论。临床见习,对典型病例进行讨论、记录,辅以小讲课。配合教学录像片、多媒体教学方法。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临床见习考核、卷面考核。成绩评定:临床见习考核成绩占20%,其中期中病例考核占5%,期末病例考核占5%,医德医风占5%,实习笔记(书写40份病历)占5%;卷面考核成绩占80%,其中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学参考书1.景岳全书 明 张介宾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杂病源流犀烛 清 沈金鳌撰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谦斋医学讲稿 秦伯未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用药心得十讲 焦树德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5.从病例谈辨证论治焦树德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6. 各家医案六、其他说明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执笔人:王新月、储真真)附:中医内科学课程见习教学大纲学 时:56一、见习的目的与任务中医内科学见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掌握中医内科学的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和常见内科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正确运用中医四诊检查、辨证论治对内科常见病证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和处理,掌握部分疑难、急重病证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熟悉内科常见病证的诊疗常规,熟悉内科护理工作及技术操作,学会书写门诊病历,掌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规范”,了解门诊及病房的管理。见习重点是抓好中医的四诊运用、辨证分析、立法方药及病历书写。二、见习内容:、正确掌握中医四诊方法。、掌握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及气血津液等辨证论治规律,并运用于临床实践。、按时书写合格门诊病历50份,其中包括初诊和复诊病历。病历书写要认真仔细、格式正确、内容属实、记录及时、字迹清楚整洁,符合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要求。、正确填写各种化验、检查申请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独立诊治,完成见习医师工作职责。门诊见习:系统观察、诊治病人,学习临床技术操作,做好检查、治疗等工作,并协助做好护理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熟悉门诊工作内容及特点,正确填写检查申请单,了解采集标本及回报情况,学会运用四诊,辨证论治正确诊治内科常见病证,并掌握一些疑难病证的诊治原则。掌握常见病证38种: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痰饮、血证、心悸、心痛、不寐、痫证、郁病、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腹痛、便秘、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痴呆、汗证、水肿、淋证、癃闭、腰痛、消渴、痹证、痿证、虚劳、内伤发热、癌症等。三、见习方法采用三段教学法,使学生练好基本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 见诊阶段:4次(16学时)此阶段以教师示教为主,教师把每次课的内容、目的、要求先向学生讲明,并按照要求向学生示教。第一次:(4学时)内容:(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问诊的层次,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病人叙述中抓住主症。(2)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格式,各项内容的具体要求。要求:(1)采集病史力争做到十二个字,即要确切、要全面、按系统、抓重点。(2)书写病历要求做到十二个字,即项目齐全、内容充实、字迹工整。病历格式要求严格执行中医药管理局拟定的格式。第二次:(4学时)内容:查体目的:反复训练和掌握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和要领、西医视、触、叩、听等物理诊断方法。要求:按临床医生要求,严格训练达到熟练掌握。其中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第三次:(4学时)内容:辨证分析目的:学习临床辨证分析的方法。要求:辨证分析要求做到十六个字,即言之有理、理必有据、陈述简明、表达准确。第四次:(4学时)内容:立法处方。目的:学习如何据证立法、选方用药。要求:做到十六个字,即据证立法、以法带方、有方有药、排列鲜明。在病历上书写方药每行四味药。(二) 助诊阶段:4次(16学时)此阶段是让同学在老师辅导下,进一步深入复习见诊内容和要求,让同学在整个见习过程中都要按照上述要求去做。方法为前三次见习,每大组选择一名病人,由一名学生主要负责问诊,由教师处方或批改同学的处方交给病人。然后教师和同学一起评考,讨论对该病人的四诊、辨证、处方的准确程度。第四次为每组选择一名病人,由学生进行四诊辨证分析、立法处方、写出一份完整的门诊病历、作为见诊、助诊两个阶段的总结,并作为一次平时成绩记分。(三) 试诊阶段:6次(24学时)此阶段以同学为主,教师为辅,尽量多接触病人,尽可能见习常见病证38种(如前所述)要求每位学生都做好见习记录,在自己的见习笔记上进行辨证论治,教师逐一进行批改,重点批改其理、法、方、药,以提高学生的辨证分析能力。1、肺系病证:共1次(4学时)(1) 目的要求:巩固课堂讲授内容,掌握肺系病证、辨证、鉴别诊断、立法、处方及调护。(2) 见习内容:感冒、咳嗽、肺痈、肺痨、喘证、哮病、肺胀等常见病种。(3) 见习方法:同前。2、心系病证:共1次(4学时)(1) 目的要求:巩固课堂讲授内容,掌握心系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立法、处方用药。(2) 见习内容:心悸、心痛、真心痛、不寐等。(3) 见习方法:同前。3、脾胃系病证:共2次(8学时)(1) 目的要求:巩固课堂讲授内容、掌握脾胃系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分析及立法处方用药。(2) 见习内容:胃痛、痞满、呕吐、痢疾、泄泻、便秘等。(3) 见习方法:同前。4、肝胆系病证:共1次(4学时)(1) 目的要求:巩固课堂讲授内容、掌握肝胆系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处方用药。(2) 见习内容:黄疸、胁痛、积聚、鼓胀、中风、头痛、眩晕、痴呆。(3) 见习方法:同前。5、肾系病证:共1次(4学时)(1) 目的要求:巩固课堂讲授内容,掌握肾系病证的诊断、辨证分析、立法处方及用药。(2) 见习内容:水肿、淋证、癃闭、腰痛等。(3) 见习方法:同前。四、考核与成绩评定采用中医内科多指标综合考核法。具体内容、考试时间及分数如下:病历书写见习笔记医德第一次第二次分数5分5分5分5分时间第3周第11周见习结束见习结束共计20分成绩评定:以学生提交的两次病历书写、平常的见习笔记与医德进行考核。以20%(20分)的比例列入中医内科学课程总成绩。其中第三周行第一次病例考核占5%(5分),第十一周行第二次病例考核占5%(5分)。见习结束时医德医风评定占5%(5分),实习笔记(书写50份病历)评定占5%(5分)。 曲阜中医药学校 中医专业部 孔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