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科学教案15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419665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4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大班科学教案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3年大班科学教案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3年大班科学教案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大班科学教案15篇 大班科学教案1(1828字)【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2、让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欲。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多媒体、海绵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块、桌子、金属(小钥匙)、小花洒、木块【活动难点】:孩子们对雨水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对此教师除了有简明的叙述讲解以外,还会利用道具进行简单的演示,形象地解释雨水形成的循环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轻松愉快地入场坐好。(音乐)2、(播放雷电声雨声)利用多媒体等道具营造夏天雷电雨时的氛围,通过声音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受。3、教师提问: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会想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雷闪电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二)基础部分1、教师提问:你听过的雨声是怎样的呢?(霹雳啪啦、滴答滴答)你们知道,雨水是怎么来的吗?想知道吗?2、水的形成-观察图片(雨水形成循环图)教师用语:请小朋友们一起安静地、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答案就在里面。教师提问: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教师给小朋友自主观察与思考的时间,鼓励小朋友动脑筋、积极发言)。教师解说:雨水是这样形成的-太阳热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飘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气变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我们看见的云朵,当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积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从天空中掉落下来,这就是我们看见的雨啦!你们看,就像这样(1)解说:把海绵当做云朵,当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时,还很轻(让幼儿感受海绵的重量)太阳照射下的空气中充满水分;(2)给海绵注入水分,解说:当云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太重,于是从天上落下来,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吗?(3)请个别小朋友体验。3、水的形态-冰(1)教师用语:小朋友,水除了有液体、气体的形态,还有其它形态,是什么呢?(摇动装有冰块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与思考,引导幼儿说出冰)(2)请小朋友摸一摸冰块,说出感觉。(冷冷的)(3)教师用语:水一经冷冻,就变成冰的状态了。(4)提出问题:冰又怎么变成水的呢?(准备水的三态,让孩子观察与思考)4、水的作用教师引导:水这么奇妙,它有什么用呢?(喝、清洁、游戏等等)与幼儿谈话,适当利用语言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让幼儿自主思考,作出经验谈,知道水的用处很多,我们都需要水。教师提问:小朋友,如果没有了水会怎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没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不浪费水,可以怎么做呢?(水龙头关紧、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三)结束部分1、水的游戏操作游戏准备:准备三个透明水罐、水、海绵、乒乓球三个游戏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音乐控制)让每组幼儿轮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绵吸水灌进透明水罐里,看哪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为胜。(教师示范一次)2、小结与提问水的用处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洁,还可以玩游戏呢!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看清楚-演示:把金属钥匙和木头放进装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种物体形成对比(浮、沉)。3、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探索:为什么乒乓球和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钥匙却沉下去了呢?还有什么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请小朋友回家后,自己去寻找一个完整的答案,回来告诉老师。大班科学教案2(635字)目标:1.知道水稻有根、茎、叶、果实,是粮食的一种,是一种植物。2.了解水稻的结构特点和水生植物,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3.在操弄中学习表达描述性的语言。准备: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每人一株水稻、牙签、水稻生长视频等。进行:(一)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确认名称。桌上放的是什么?你知道它的一些什么知识?(二)引导幼儿在操弄中感知水稻的一些信息,教师巡回,收集信息。1.带着问题观察:仔细观察水稻,它的身上有哪些秘密?2.集中交流:树立水稻的结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简笔画)(三)幼儿第二次观察补充性过程。1.验证刚才小朋友的发现,进一步观察他的秘密。2.集中反馈信息,教师及时添画。(四)知道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习性。(幼儿观看视频)水稻生长在哪里?它的生长需要谁的帮忙?(五)师幼小结:水稻有根、茎、叶、果实,是粮食的一种,是一种植物。它的根生长在水田里,是一种水生植物。(六)延伸活动:了解大米制品大班科学教案3(2796字)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发现磁铁的特性,激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2、在操作活动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帮助幼儿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3、在实际的主动探究活动中幼儿感受探究的快乐,学会交流实验结果,通过记录合作学习简单评价并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愉快。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5、初步了解磁铁的小常识。重点难点:在游戏中幼儿主动发现磁铁的特性,在操作实验中积极探索磁铁的秘密。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自制钓鱼竿 鱼钩(别针) 有磁铁的小鱼若干条状或马蹄形磁铁每人一个 森林背景图片 黑猫警长图片 有磁铁的小猫和老鼠图片各两张 磁性黑板两块。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相关知识。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发现磁铁1、游戏:小猫钓鱼,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当小猫,跟妈妈一起去钓鱼。2、讨论:为什么有些顽皮的小鱼总是钓不上来呢?你们看看钓上来的小鱼,你发现了什么?这条鱼和你钓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小猫都钓到了鱼,妈妈却钓不到鱼?3、小结:只有身上有磁铁的鱼才能被钓上来,因为磁铁能吸住别针做的铁鱼钩。4、表扬幼儿的发现,肯定幼儿的观察。5、请幼儿把钓到的鱼放在磁性黑板上的草地背景图片上,进一步感受磁铁的特性。磁铁做的小鱼能吸在黑板上不会掉下来。二、基本部分:认识磁铁1、老师:磁铁能吸住铁做的别针,能吸住黑板,还能吸住那些东西呢?出示各种不同材质的实验操作材料,介绍给幼儿。2、老师:请幼儿拿出磁铁,观察磁铁的外形,颜色,摆弄磁铁,感受磁铁的特点。简单介绍有关磁铁的科学知识。3、老师提供每组一份相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动手操作,试一试那些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4、请幼儿分组交流实验操作结果,并做好实验记录,推选出小组代表在全体幼儿面前介绍本组的实验结果。5、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实验,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发现。6.请小组推荐的幼儿代表在集体面前宣布自己的实验结果,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实验结果。6、小结:磁铁的本领真大,只要是铁做的东西都能被磁铁吸住。7、老师引导幼儿了解磁铁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提问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8、小结:磁铁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比如塑料文具盒上的盖子,门吸,妈妈的钱包上的磁铁扣 活动室里的黑板上的磁扣都用到了磁铁的本领。老师启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积极观察了解磁铁的运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三、发展部分:探究磁铁1、科学游戏:小猫抓老鼠老师扮演的猫妈妈接到了黑猫警长的求助电话,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很狡猾的老鼠,小猫警长怎么抓也抓不住,小猫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2.老师演示分别用磁铁的相同两极做成的小猫和老鼠图片,由于磁铁相同两级相互排斥,所以小猫无法抓住老鼠。3.请个别幼儿上来,探索怎样才能抓住老鼠。4.老师启发幼儿运用磁铁的秘密,抓住老鼠。5.幼儿发现将小猫身上的磁铁换一个方向就能抓住老鼠,是因为两块磁铁的不同两极就能相互吸引。6.请全班幼儿一起动手操作,感受抓住老鼠的快乐,发现磁铁两极的秘密,体验科学的神奇。7.认识磁铁的两极:让幼儿观看磁铁,拿磁铁两人一组,相互吸一吸,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幼儿进行新的探索。老师提问:相互吸一吸后,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磁铁有两个极,在磁铁的两端有字母表示。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当两块磁铁相同的两级相遇时,是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不同的两级相遇时,是可以吸住的,再次让幼儿试验,老师也同时操作。启发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儿歌:相同两极扭扭头,不同两极牵牵手。幼儿边两人一组操作游戏边念儿歌。四、结束部分:1、老师:小猫咪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今天我们跟磁铁玩了很多游戏,现在小磁铁玩累了,要休息了。2、你们肚子饿了吗?那我们就把自己钓到的鱼带回家,妈妈给你们做鲜美的鱼汤喝,好吗?3.老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取下黑板上的小鱼,活动结束。活动延伸:1、启发幼儿进一步了解磁铁的特性,比如磁铁的磁力具有穿透性,可以透过物体吸住铁做的东西。2、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探索了解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是不同的,一块磁铁的两极的磁力最强。3、在家园联系栏中,鼓励幼儿和家长进一步了解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比如磁性玩具,磁悬浮列车,磁性水杯,广泛认识到磁铁的特性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活动反思:这次活动中 ,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了磁铁的神奇,通过幼儿感兴趣的钓鱼,玩磁铁,抓老鼠,完全让幼儿感受到了做一只能干的小猫是多么棒!在活动进行之中,我始终以幼儿在前,让孩子们在一系列的游戏,小实验,探索发现活动中,主动倾听;独立思考;分享合作;大胆表达。他们发现了磁铁的本领,感受了磁铁的神奇力量,探索了磁铁的秘密。孩子们觉得,科学不再是枯燥严肃的说教,变成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经验。在与老师的交流,与同伴的合作,与集体互动的表现中,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探究,观察,发现的主动性,也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情绪高涨,围绕活动主题主动学习,与老师互相配合,动静交替,很好的完成了活动的三个目标,让孩子们学习科学有了一个快乐的开始。大班科学教案4(2070字)设计意图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及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在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会学胜过学会,学会学习已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和其他领域相结合,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为此,我特别设计了这个浪漫且充满温暖的语言综合活动“温暖”,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看、听、说的环境,调动幼儿爱说、愿说、爱做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及运用语言。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2.理解散文内容,产生联想,感受被爱的幸福,以及奉献爱的快乐。3.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枫叶卡片若张,邮票一张,小纸条六张,邮筒一个,房子、火炉、棉衣、被子图片若干。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初步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难点: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近一步拓宽幼儿的想象力。活动过程一、导入:收礼物“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一位邮递员叔叔送来一个大包裹请老师签收。原来是大风车栏目组为小朋友寄来的圣诞贺卡。(以此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二、设疑:挑战栏目组的叔叔阿姨说,我们需要通过六关才能得到这份礼物,这些考验题目就藏在这些小纸条里面,请依顺序打开。三、基本部分:感受温暖1.打开第一张纸条:请看看卡片上有些什么?并自己试着念念散文诗。圣诞老人、花纹、枫叶和散文诗2.打开第二张纸条:老师朗读卡片上的散文诗,小朋友认真聆听,也可以跟着小声地念。老师根据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散文诗“温暖”,小朋友认真聆听也可以跟着一起小声地念。3.打开第三张纸条:冬天来了,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谁看见了枫叶?把它当做什么?最后怎么样了?教师根据情境发展出示相应的教具,让幼儿充分感受小动物们的温暖,并创设情境表演小动物们到枫叶里面的动作。4.打开第四张纸条:冬天来了,小动物们把枫叶当房子、棉衣、伞,来给自己温暖,你们是用什么使自己温暖的?教师启发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对应的一些图片。5.打开第五张纸条:我们也有很多物品或方法使自己在冬天感到温暖,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小动物换成自己,念一句话或散文诗,如“冬天来了,天冷了,我钻到房子里面挡霜冻”教师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学用散文诗的语言。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相应的表演。6.打开第六张纸条:一起朗读散文诗,感受温暖。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那丝丝的温暖。在温暖中,幼儿得到了卡片。四、结束部分:传递爱我们温暖了,可是还有一些人却住在透风的房子里,他们没有足够的棉衣,棉被过冬,没有火炉烤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分享你们的温暖吗?老师也愿意,我想把我这份礼物,这份充满爱和温暖的卡片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希望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愿通过画画画出来,把我们的爱传递出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送上自己的祝福,邮寄出去活动反思活动以大风车栏目组为小朋友寄来圣诞贺卡为主线,通过欣赏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感受被爱的幸福,以及奉献爱的快乐,这也正是本活动的目标。“温暖不容易表达,所以活动设计中我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多次运用情景表演让幼儿充分感受温暖,体现整合理念,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让孩子们懂得爱,懂得给与,和帮助,善待每一个人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渲染和提升幼儿关爱情感的培养,才能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大班科学教案5(1029字)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2、尝试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判断其过冬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3、激发对大自然中的动物的探索兴趣,能积极参与讨论和游戏活动。活动准备:头饰卡片、小动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兴趣。1、出示挂图: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2、寒冷的冬季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穿上大棉袄,戴上帽子和手套,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这样我们就再也不怕冷了,但是我们的动物朋友,松鼠、小燕子、蛇等会是怎样过冬的呢?小朋友想知道吗?那这节课,老师就告诉你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二、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1、板书课题:动物过冬。2、倾听故事:动物过冬(略)3、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后,都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引导幼儿回答帮助幼儿理解储藏、迁徒、冬眠、换毛的词汇。)4、出示教学挂图。(1)、图上都有哪些动物?(2)、这些动物是以什么方式过冬的?(3)、出示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卡片。让幼儿加深对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储藏、迁徒、冬眠、换毛有一定的记忆。(4)、领读、教读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三、分组说说动物过冬的方式。总结: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大班科学教案6(1177字)设计意图:1.蜜蜂是昆虫中典型的益虫,对幼儿有很大的认识价值。然而,由于蜜蜂不宜捕捉且形体细小,影响日常认识效果。而现代传媒手段录像却为幼儿认识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不仅能让幼儿真实地看到外形,还能逼真地让幼儿看到蜜蜂奇妙的生活情景,对极大地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吸收大量有益的知识是不可多得的形式。2.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对动物的认识录像教学效果是最好的,孩子被整个教学活动深深地吸引。此活动在骨干教师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活动目标:1.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2.有探索自然界小动物的欲望;3.丰富相应的词活动准备:蜜蜂的录像带一盒图片一张活动过程:1.观看一段蜜蜂活动的无解说词录像,重点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让幼儿带着问题观看:你看到了谁,它属于什么动物类型?(昆虫)还有谁和它同类?(苍蝇、蜻蜓、蝉)相比之下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腿上有毛、嘴上有刺、翅膀振动的声音等等)出示图片,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单的图示概括蜜蜂的特征和其它昆虫形象。(三对足、两对翅膀、复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等等)2.观看第一段有解说录像:蜜蜂的种类带着问题观看:蜜蜂有哪几个种类?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图示。(工蜂、雄蜂和蜂后)3.观看第二段录像:母蜂产卵工蜂采蜜观看前提问:一窝蜂里的蜜蜂都做同一件事吗?(工蜂采蜜母蜂产卵)它们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图示,并小结。4.观看第四段录像:跳舞蜂看前启发:蜜蜂像我们人一样会说话吗?它是怎样告诉别的蜂事情的?(跳两种舞:太阳舞和摇摆舞)。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图示,并小结。5.观看第四段录像:蜜蜂的蛰观看前提问:蜜蜂有什么特殊的武器?(蛰)什么情况下会用?用了后他自己会怎么样?(五脏六肺都拉出来了,死掉)。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图示,并小结。6.集体小结:你今天看了蜜蜂的录像获得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老师在图示上打钩。教师启发:原来小小的蜜蜂身上有那么多的秘密,你觉得大自然奇妙吗?激发幼儿的自然的探索欲。大班科学教案7(831字)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骨牌的倾倒与路线、排列、间隔有关。2、能够通过观察、合作、比较,大胆的进行有目的有规律地探索。3、培养幼儿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游戏的乐趣。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三张路线图、两张记录表各5份、骨牌若干数量、笔、投影仪、课件、录像、地垫。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玩木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积木,想玩吗?去玩一玩。二、老师演示推多米诺骨牌,引起幼儿兴趣。老师排出8块,轻轻推第一块,你们猜这些积木会怎样?是这样吗?我来试试。你们想玩吗?三、幼儿玩多米诺骨牌。1、你成功了吗?为什么会倒?你的为什么没有倒?2、幼儿再次玩。排成弯的。出示两条线,大拐弯和小拐弯。讨论哪种更容易倒。四、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1、看图片。多米诺骨牌除了排成直的和弯的,还可以排成各种图案呢,看。你们能排出其它的图案吗?2、合作玩多米诺骨牌。交代要求:我们一个人的木块不够,怎么办?怎么合作呢?找好朋友,5个人一组,选一个组长,讨论排成什么图案。最后请他来介绍后并且推倒。五、游戏:人体多米诺。生活中除了用积木,还可以用麻将牌、硬的香烟壳子来玩多米诺。更有趣的是还可以用我们的人体当多米诺骨牌呢。大班科学教案8(1520字)设计意图:儿童是天生的大自然和科学的爱好者,自然界中的无穷奥秘、生活中的奇妙现象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是孩子议论的永恒主题。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师要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吹泡泡”活动_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好玩、最难忘的游戏之一。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探究吹泡泡工具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活动目标:1.知道有洞洞和缝隙的工具能吹出泡泡。2.尝试改变物体,自制吹泡泡的工具。3.体验吹泡泡的乐趣,萌发探究欲望。活动重点:探索发现有洞洞和缝隙的工具能吹出圆圆的泡泡。活动难点:尝试改变物体,自制吹泡泡的工具。活动准备:1.操作材料:钥匙、雪花片、牙刷、梳子、毛根、树叶、泡泡液、盆、毛巾等。2.记录表活动过程:一、基本部分:激趣导入:出示泡泡液,教师吹泡泡,幼儿观察,感受吹泡泡的乐趣。师:泡泡是怎么出来的?二、基本部分(一)探索发现能吹出泡泡的材料的特点。1.猜想出示钥匙、雪花片、牙刷、梳子、毛根、树叶,幼儿认识并大胆猜测哪些工具能吹出泡泡,教师与幼儿共同记录猜测结果。2.验证(1)提出操作要求:五人一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泡泡液,不要对着同伴的脸吹泡泡。(2)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3.小结(1)观察对比记录表,讲述操作结果(对有异议的工具请幼儿现场试验。)(2)交流:为什么有的材料可以吹出泡泡,有的材料吹不出泡泡呢?(幼儿交流原因,教师引导发现钥匙、雪花片上都有洞洞,所以能吹出泡泡;而牙刷、梳子上虽然没有洞洞,但有缝隙,所以也能吹出泡泡。)(3)教师小结:只要有洞洞和缝隙的物体都能吹出泡泡。(二)尝试改变物体,动手制作泡泡器。1.激发幼儿制作泡泡器的欲望。2.交流方法(引导幼儿将学会的经验加以运用,把这些不能吹出泡泡的东西变成能吹出泡泡的吹泡器。)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观察,给予有困难的孩子帮助。4.交流分享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三、结束部分小结:今天我们使用各种工具吹泡泡,知道了生活中许多有洞洞、有缝隙的东西都能吹出泡泡;还知道了有些材料本来不能吹出泡泡,但经过小朋友动脑筋,也能变成好玩的吹泡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都能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们回家后继续找一找,试一试吧!大班科学教案9(1328字)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动物的翅膀,学习使用观察记录表。2、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3、幼儿能大胆想象,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动物翅膀的资料、卡片等,布置“动物翅膀”展。2、实物投影仪。3、观察记录表若干。胶棒、记号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一、带领幼儿参观翅膀展,初步观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1、参观动物翅膀展。(幼儿搜集的资料图片、手工、玩具、图书)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动物翅膀展,在参观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2、引导幼儿分析讨论。提问:“刚才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它会飞吗?”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原来,动物们的翅膀是不同样的,有的有羽毛,有的没有;有的有两对翅膀,有的只有一对;有的会飞,有的不会飞。现在我们再去仔细地观察一下,然后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二、第二次参观,学会使用观察记录表。1、出示、介绍观察记录表“首先请小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将它们的小图贴在左上角,然后根据你观察的内容分别记录在下面”。第一:“它的翅膀上有羽毛吗?如果有,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标记?没有又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幼儿讨论,回答)第二:“它有几对翅膀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幼儿讨论)第三:“它会飞吗?可以做什么标记?”(幼儿讨论)2、幼儿自由观察记录,教师在旁给予指导和帮助。“现在我们就拿上记录表,选择你感兴趣的动物去观察吧!”3、集体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自己记录的结果。三、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1、“动物有翅膀就一定会飞吗?”(不是)“哪些会飞哪些不会呢?”(鸡、鸭、鹅等不会飞,鸟、蜜蜂、蝴蝶等会飞。)2、“哪些动物的翅膀有羽毛?”(鸡、鸭、鸟等有羽毛,蜜蜂、蝴蝶等没有。)3、“哪些动物有一对翅膀,哪些有两对呢?”(鸟、鸡等有一对,蝴蝶、蜻蜓等有两对。)4、“你还知道有那些动物也有翅膀呢?它们的翅膀又是怎样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四、幼儿自由想象“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如果我们人也有翅膀那该多好呀!你们想要翅膀吗?如果有一对会飞的翅膀,你想做什么呢?”幼儿畅谈。“小朋友们想得真好,我们一起到班上去把我们美好的愿望画出来吧!”带幼儿出活动室大班科学教案10(1065字)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网状物品的作用及其应用情况,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准备1、图片-手球 乒乓球2 网球22、收集的各类网状物品若干(如窗纱、菜罩、蝇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网、网兜、捕虫网、发网等)。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这是什么?(蜘蛛。)它们在干什么?(织网、捕捉昆虫。)2、蜘蛛是怎样用网捉虫的?(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或经验讲述。)二、讨论交流1、教师:蜘蛛网的用处真大,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也都用上了网或像网的东西,你们找到这些东西了吗?在哪里找到的?2、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看到的网状物品。启发幼儿:-妈妈的衣服像网-装西瓜的袋子是网状的-足球门像网-乒乓球桌的中间有网等等。3、集体讨论网状物品的作用。教师:这些东西为什么要做成网状的?做成网状有什么好处?教师小结:有的是为了美观,有的是为了透气,有的是为了让人们看得更清楚等。三、了解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1.观看-儿童公园的网状跳跳床-电扇上的安全网-空调上的防尘网-洗衣机里的滤网-围墙上的铁丝网-网状保安窗、纱门、纱窗、各种球网等。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看到的网状物品,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四、设计各种各样的网1.教师:如果请你设计,你想做一张怎样的网,用来干什么?2.幼儿在纸上自行设计各种用途的网或网状物品。3.小组交流所设计的网状物品及其用途如捕捉动物的网,用作游戏的网,用于日常生活的网等。大班科学教案11(1335字)活动目标: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球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操作习惯,激发探索与合作精神。活动准备: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橡筋、席子、积木、沙、记录表A、B、铅笔)2、VCD机,(有关斜坡的内容)活动过程: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球滚得快。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球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幼儿自由议论,将自己发现的说出来)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老师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3、幼儿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在下斜坡时滑得太快会很危险,得想个办法减慢速度,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小球滑得慢起来。(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个小球同时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B,老师巡回指导。(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了各种方法使小球慢了起来,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黑板简单记录)老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的,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4、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积极去探索的精神。(1)(向幼儿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请小朋友先看看录像,再想一想,为什么?(2)知道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不断去探索,发现更好的方法。好!那我们就把我们发现去告诉开车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大班科学教案12(3830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想像、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电脑大海图:问:这是哪儿呀?谁去过?海边好玩吗?你能把在海边玩时的高兴的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拿着照片给大家讲。)3出示电脑小女孩在沙滩玩时的图:你们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们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儿,那个姑娘想听听你们读书,行吗?4自己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5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他们的读音是否正确?6小姑娘这有几个词语看谁读得准确。电脑出示词语:浪花玩耍笑了跑来唱歌眼泪送给贝壳淘气娃娃小脚丫放电脑录音:你们读得真准!我答应和你们一起玩。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教师范读第一段:刚才大家读得挺好的,老师也不想落后呀?给我个机会读读书行吗?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们听听哪儿读得好?通过老师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浪花迈着轻轻的步了走来的轻轻的读得好,体会浪花迈的步子很轻。)板书:轻2浪花怎么轻轻地走来?请同学表演。3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浪花涌上沙滩的响声很小。)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自己着读一读。4指名读。5还有哪儿读得好?(悄悄地弄痒了我的小脚丫)板书:悄6真的有人弄痒了它的脚丫吗?那指的是什么?小女孩的表情什么样?(当浪花轻轻的溅到脚上。给人一种庠庠的感觉。)7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呀?8学生练习读。9还有哪读得好?(浪花笑着跑回家。)板书:笑跑10“浪花笑着跑回家”的“笑着”指的是什么?(浪花卷上来发出的声音。)11(指板书说)浪花“轻轻地、悄悄地笑着”这是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可以看出什么?(小姑娘对浪花的喜爱。)你们喜欢吗?能不能带着对浪花的喜爱之情读一读。学生自己读、同桌读,指名读。(二)学习第二段: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2同桌同学互读互评。3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浪花什么样?4学生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5你们还想让大海给你们带来些什么?点击电脑在图上出示:可爱的小螃蟹、绿绿的海藻、翠绿的海白菜、美丽的珊瑚6电脑出示:“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教师指导读如果你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这时你是什么心情?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吗?自己练读同桌读指名读。(三)学习第三段:1.学生齐读第二段。2练习用“像”说话。(如: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拱桥。)(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配乐朗诵。三、指导背诵:1.自己试着背一背。2同桌互背。3指名背。4齐背。四、让学生谈谈到海边玩时的感受?可以编出小儿歌。学生编出小儿歌:(l)浪花浪花多美丽,像一朵朵白色的云,在海中唱着哗哗哗,一会儿仰头又低头,浪花浪花你多美,真像美丽的蓝海豚,浪花浪花我真羡慕你!(2)蓝蓝的大海,软软的沙滩,绿绿的海藻,白白的珊瑚,大海真美呀!五、板书:14浪花轻悄笑跑捧像喜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本课12个生字,并且正确、规范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完成课后练习234题。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及字义。2完成课后练习234题。教学难点1正确、规范地书写“笑、都、跑”3个字。教师重点指导。2课后练习3照样子说词语。教学过程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想象在海边时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体会、感受通过读书表达上来。二、识字教学(一)巩固生字词的音。1自己小声读读本课的生字。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3抽读生字学法。(二)分析字形结构和了解字义: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记忆字形的好办法。3请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讲解:4电脑出示词语;学生读。三、写字教学: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观察后把8个字的红字描一遍,边描边记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2学生在书中第一个田格中把8个生字试着写一遍,写完后与范字进行比较修改!3学生想出认为难写的字,如:笑、都、跑、唱4教师范写:“笑”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竹字头,两边的笔画要写对称。第七笔撇要写在靠近中心点的位置,第八笔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九笔撇的起点要在竖中线旁边的横中线上。“撇”不要写得太长,“捺”书写的稍长一点。“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要写完左成左宽右窄。左上边的“土”字,要注意第二个横稍长些,第四笔“撇”的起点在第一笔横的旁边写,撇尖与第三笔的横的起笔上下对齐。“日”字,横折的“横”要写在横中虚线上。“耳刀”的起笔在“土”字而横的中间起笔写“横撇”撇尖离横中线不远。“弯钩”不要写得太长。“跑”是左窄右宽的字。在写“足字旁”时,注意第五笔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六笔“竖”的起笔从横中线上起笔写。右边“包”字的第一笔高一点,撇尖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二笔横折钩的“横”比“口”字稍低一点写,“钩”过横中线,“竖弯钩”从竖中线上起笔写,注意钩朝天。电脑出示3个部体:“口”“日”“日”让学组“唱”字。A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B让学生拖动鼠标把部体放到田格中,如果拖得不对,部体返回原位置。正确的拖动应该是:5学生在书中的第二个田格中书写“都、跑、笑、唱”这几个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6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讲评!7同桌同学互评互改这几个字。8学生书写其他四个字,教师个别辅导。四、巩固练习:1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每字3遍。2学生抄写词语,每词3遍。五、完成课后练习:1照样子说词语:学生填写词语时只要搭配合理就可以。2读句子。让学生多读,体会句子的特点,也可以仿照句子说几个句子。六、朗读全文:七、教师小结: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浪花这篇课文,通过与浪花嬉戏,使我们感受到浪花的可爱、大海的可爱。这节课我们又一起学习了生字,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写得也非常好!大班科学教案13(977字)活动目标1、 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重要性2、初步培养环保的意识活动准备1、没有破的塑料袋人手一个2、每小组透明塑料瓶大小各一个,吸水手帕一块活动过程1、导入师:今天啊,老师为你们来带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我的桌子上现在有什么。有半瓶水的大塑料瓶,两块一样的小手帕,和一个小的塑料瓶2、 不会湿的小手帕教师示范实验:1)将小手帕浸入水中,证明小手帕是吸水,会湿的。2)将手帕放入小塑料瓶中,压倒瓶子底部。再将小塑料瓶开口朝下压入水中。请幼儿猜测小手帕的结局3)拿出小塑料瓶,将小手帕取出,请个别幼儿上来亲手触摸看小手帕是否湿掉。3、是什么让小手帕不会湿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手帕没有湿。是不是什么东西把手帕保护住了呢?师:对,就是空气,这是不是告诉我们空气是看不见的。4、幼儿体验实验幼儿分组实验,体验空气压入水中的感觉,体验空气的存在。实验结束后,请幼儿谈谈有什么感觉(压下去要用力,从而感受空气)5、空气的味道分发干净的不漏塑料袋,请幼儿去教室里抓一袋空气回来。抓到后马上回到座位上,并且微微敞开塑料袋,让空气漏一点出来,闻一闻,看空气是否有味道。6、我们需要空气,干净的空气请幼儿想象没有空气的世界。挖掘幼儿对臭臭的空气的经验,请他们讲一讲,在设想以后闻到的一直是这种臭臭的空气会怎么样。7、保护环境既然空气这样重要,没有干净的空气,我们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那小朋友可以做什么呢。保护植物,不乱认垃圾,提醒家长们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种植植物,爱护动物。大班科学教案14(3159字)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小汽车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行驶的情况,知道过大的斜坡,会使汽车翻掉。2、通过实验记录养成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合作精神。活动准备:三人一组、板、积木三块。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1) 与幼儿讨论小汽车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跑的有快又远。(2) 介绍记录方法。2、幼儿进行操作。3、讨论操作结果。教师:大家看了活动,很有收获,也有一些想法想和您交流。我们边回顾边交流好吗?杨:先说说设计这次活动的起因。现在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都有小汽车,都玩过小汽车。从他们拥有的汽车档次来说有遥控的、装电池的赛车、最差的也是回力车。车有很多玩法却很简单。在玩得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多少知识经验。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幼儿开动脑筋去玩,同时获得有关汽车、摩擦力、惯性等方面的经验。养成记录总结的习惯。活动回顾:师生进行讨论教师和小朋友进行讨论怎样使我们的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生1:用力推小汽车就跑的又快又远;生2:在斜坡上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教师:孩子讨论的气氛特别热烈,情绪高昂,师生互动起来。杨:因为,我觉得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有话可说。在和幼儿课前非正式活动的讨论中,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这一活动内容的已有认识。现在,所研究讨论的问题正是幼儿自己提出的,也是幼儿很想了解的。教师:这正是体现了您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幼儿感性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活动回顾:介绍记录方法,尝试记录请小朋友把汽车跑得情况记录下来。师:没有到红线的在红线上打 ,没有到绿线的在绿线上打 ,超过绿线的在红旗上打 。这个 表示什么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这次翻车了,就要在 上打 表示翻车。介绍积木的排列方法与记录结合起来。 红线 绿线 红线 绿线教师:说实在的大班小朋友第一次尝试记录,大部分就能记录,很不简单。杨: 介绍表格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我在介绍的次序上做了简单的调整,从第二格红线开始讲起,逐步分析符号的意义,在和幼儿一同分析了前2格符号的意义后,让幼儿猜猜x符号的意义,增加了游戏的氛围也调动了情绪。特别是最后介绍圆圈的意义,运用排除的方法,带幼儿一次一次分析,帮助幼儿寻找最适合最正确的意义。这样幼儿的印象比较深,比较清晰。在第一次表格(较难)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更符合幼儿的水平。因此,效果较好。教师:一定要向您学习,学习您以孩子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因为第一次活动时,您发现了图表有问题,马上就进行了第二次修改。虽然部分孩子掌握的不尽如人意,导致我们老师对记录方法产生不同的意见。从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只要从实际出发,挖掘孩子的潜力,就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再创造。教师:您现在觉得使用这张图表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杨:还有不足,横线标记,想改成竖线标记活动回顾:幼儿进行操作幼儿实际进行操作,教师在每组分别指导孩子,并且随时提醒幼儿记录,有问题时互相交流,使每个孩子都充分的活动。教师:孩子们玩尽兴了吗?愿意跟您回来进行讨论吗?杨:我觉得幼儿玩得很尽兴。因为,我给了他们充分的实验时间,大约有20 分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打断过幼儿的活动 。我给了他们活动时的自由空间包括活动空间和心理空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意外(没有考虑的)情况,我都没有给予否定或不理睬。始终是充满鼓励地说:“你可以试试”“再去拿一张记录表”“给你换一辆小汽车。”我始终认为教师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引导、激发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是科学实验活动的最高目标。即便这个问题是教师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也不知道答案的。教师: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您并未生硬干预,而是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儿学习的行列中去,成为幼儿忠实的有能力的伙伴,与孩子一起探索、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互相学习。我想我们老师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活动回顾:集体交流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记录图表,让幼儿指着自己的记录图表,说说在几块积木上跑的最快最远。生1:我是在搭第三块积木时,车跑得最快。生2:我是在搭两块积木时,车跑得最快。(这种回答最多)师:如果你们是小司机,喜欢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吗?生:喜欢。师:翻车也不怕吗?生:(情绪高涨)不怕。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都很勇敢,可是从很高的斜坡上掉下来会摔死的,车也会摔坏的。如果你出车祸,爸爸妈妈回伤心的,希望你们珍惜生命,不要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教师:这一段交流促使孩子回顾、比较、梳理深化了记录活动,激发了孩子参与本次活动的热情。杨:在幼儿充分操作、记录的基础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结果进行小结。是希望幼儿把实验中的感性认识上升成理性的认识。用科学的方法推翻课前的假设坡子越高车子跑得越快。并能把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动中。教师:您是否设计了后面的环节“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杨:幼儿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但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我的宗旨,尊重不等于赞同。因此,我首先肯定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再引导幼儿珍惜爱惜生命,进行安全教育。这也是符合新纲要中的整合教育精神。把健康教育自然地结合进科学活动。教师:您在评价时,没有因为孩子们未按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而打断或不予理睬幼儿的讲述,而是引导幼儿珍惜爱惜生命,把安全教育融入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杨:虽然有这个意识,也进行了尝试,但毕竟这是公开课中的意外情况,还是担心话题跑得太远,求稳的心态还是有的。教师:其实您还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出车祸了,爸爸妈妈会怎样?老师同学会怎样?这又是一个生成活动的好题材。活动回顾:教师的体态语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调平稳,手势不多,随着内容进行有张有弛。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手势作邀请状,而且不停地用手抚摩孩子让他们平静下来。教师:您的手势运用的特别好,使孩子能感受到爱、尊重。这充分体现您尊重幼儿、平等的对待幼儿的态度。杨:课堂气氛很热烈,幼儿经过充分的实验,都有很多信息想和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这时请幼儿回答问题,点名已不能控制局面,因此,用幅度较大的手势,被请到的幼儿知道这请我。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在我身边特兴奋的几个,我不听地摸他们的头提示他听听别人的意见。大班科学教案15(1713字)活动目标1在品茶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茶叶的功效。2通过观赏茶艺初步掌握茶具的名称,用途和摆放。3享受自主设计茶具摆放带来的乐趣。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基本茶具、茶具摆放图片、泡茶视频2.经验准备:幼儿对茶具有一定的了解,有过喝茶的体验活动过程(一)通过品茶与谈话,引起幼儿对茶叶的功效了解1.教师给幼儿喝茶,幼儿尝试说出茶叶的功效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杯茶,请小朋友品尝一下自己桌上的茶,喝完请轻轻把杯子放到原来的位置上,并告诉老师你喝到的茶是什么味道的。2.教师提问幼儿从中喝到的味道,以及尝试让幼儿自主说出茶叶的功效。3:教师对于幼儿给出的答案给出补充和总结师:小朋友说的非常好,我们喝茶可以提神、助消化、提高免疫力、长高。还可以让我们的女生变的越来越漂亮,男生越来越帅气。(二)通过观看视频,认识茶具并且了解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1:教师第一次播放视频,幼儿初步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