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网络安全咨询项目实施方案范文参考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7803190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215 大小:1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春网络安全咨询项目实施方案范文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15页
宜春网络安全咨询项目实施方案范文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15页
宜春网络安全咨询项目实施方案范文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宜春网络安全咨询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6一、 项目概述6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6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7四、 资金筹措方案7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8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8七、 研究结论8八、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第二章 发展规划分析11一、 公司发展规划11二、 保障措施17第三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19一、 网络安全服务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19二、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23三、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27四、 行业面临的挑战30五、 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31六、 整合营销传播计划过程34七、 行业发展态势35八、 大数据与互联网营销37九、 行业面临的机遇51十、 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52十一、 新产品采用与扩散55十二、 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58第四章 公司成立方案61一、 公司经营宗旨6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1三、 公司组建方式62四、 公司管理体制62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63六、 核心人员介绍67七、 财务会计制度68第五章 经营战略72一、 企业使命及其重要性72二、 差异化战略的基本含义73三、 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74四、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76五、 企业文化战略类型的选择80六、 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82第六章 企业文化方案83一、 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83二、 培养名牌员工89三、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原则与内容94四、 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100五、 企业文化的特征102六、 品牌文化的塑造106第七章 公司治理分析117一、 监督机制117二、 独立董事及其职责121三、 内部监督比较126四、 控制的层级制度127五、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129六、 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135七、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137第八章 运营管理142一、 公司经营宗旨142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4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43四、 财务会计制度146第九章 人力资源方案150一、 员工福利的类别和内容150二、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163三、 劳动环境优化的内容和方法167四、 员工福利管理170五、 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171六、 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的关系172七、 企业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方法174第十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179一、 坚持强攻工业,加快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182二、 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打造赣西开放门户183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评价185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8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8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8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8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8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90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92四、 偿债能力分析19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93五、 经济评价结论194第十二章 投资计划195一、 建设投资估算195建设投资估算表196二、 建设期利息19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97三、 流动资金198流动资金估算表198四、 项目总投资19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99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20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200第十三章 财务管理202一、 对外投资的目的与意义202二、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203三、 企业资本金制度204四、 决策与控制210五、 分析与考核211六、 营运资金的特点212第十四章 项目综合评价215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宜春网络安全咨询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4、项目建设地点: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5、项目联系人:陆xx(二)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2019年12月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即等保2.0)正式施行。相较于等保1.0标准,等保2.0相关标准在合规力度、覆盖范围及安全防护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法律强制执行力强,在法律效力上,从过去的条例法规上升到法律层面,等保2.0标准的最高国家政策升级为网络安全法;覆盖对象极大拓宽,将新增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使用移动互联技术的信息系统纳入重点保护体系;满足不同行业个性化要求,在安全通用要求之外,依据各行业特点及侵害严重性,个性化定制安全扩展要求。等保2.0制度是我国网络安全行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推力,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强合规需求,等级保护测评、安全咨询、安全运维等安全服务需求将加速增长,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让中心城区强起来、县市区跑起来、大宜春立起来,把宜春建设成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94.8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71.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3.50%;建设期利息4.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6%;流动资金318.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84%。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694.8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07.24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87.61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9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247.6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78.9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59.0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3.19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704.67万元(产值)。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立项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七、 研究结论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八、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694.851.1建设投资万元371.731.1.1工程费用万元220.531.1.2其他费用万元146.221.1.3预备费万元4.981.2建设期利息万元4.601.3流动资金万元318.522资金筹措万元694.852.1自筹资金万元507.242.2银行贷款万元187.613营业收入万元29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247.645利润总额万元638.646净利润万元478.987所得税万元159.668增值税万元114.319税金及附加万元13.7210纳税总额万元287.6911盈亏平衡点万元704.67产值12回收期年3.1913内部收益率59.06%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1277.90所得税后第二章 发展规划分析一、 公司发展规划(一)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经营目标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二)具体发展计划1、市场开拓计划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下:(1)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2)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员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4)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2、技术开发计划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此,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培育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2)加强与高校间的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3)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4)积极探索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企业并购计划公司将抓住行业整合机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竞争优势,整合有价值的市场资源,推进收购、兼并、控股或参股同行业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公司,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5、筹融资计划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计划和需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筹措资金。(三)面临困难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业务将不断发展和扩大,但在战略规划、营销策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公司今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也使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的压力。公司必须尽快提高各方面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1、资金不足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融资手段较为单一,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成本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将成为公司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公司的发展计划将难以如期实现。2、人才紧缺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高级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将影响公司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否尽快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将对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四)采用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公司拟建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为公司未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1、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对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面临的挑战公司现有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将不能完全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需加快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确保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此,公司拟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通过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公平有序的职业晋升机制,吸引优秀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加入公司,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保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3、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增强公司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厚度,形成完整有序的人才梯队,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2、以市场需求为驱动,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密切跟踪印染行业政策及最新发展动向,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开拓高端市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二、 保障措施(一)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完善规划体系研究制定促进规划落实的工作制度和配套措施,根据工作职能和任务,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编制产业培育等专项规划或计划,出台相关发展政策和指导意见。加大规划指导调节力度,促进区域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优化。完善区域产业经济和产业事业发展规划体系。(二)完善产业监管体系强化产业监管,健全监管组织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对产业战略规划和政策标准落实,提高监管效能。(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民间资本投向产业领域。加大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诚信、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倡导“工匠精神”,传承和创新工业文化,为产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产业+知识创造”的实践之路。广泛开展典型案例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产业的认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四)创新融资渠道建立、完善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制定发布产业鼓励发展目录等方式,引导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进入产业。积极采用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拓宽企业项目的投融资渠道。 (五)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产业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应用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与国外产业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及时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趋势。鼓励企业与国外产业先进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鼓励企业创造条件到境外设立产业研发机构,努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本地设立产业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争取更多高端产业项目落户本地。(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行业协会自主运行、有序竞争、优化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制定相关规划、公共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业数据统计等事务。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依规对行业协会加强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第三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一、 网络安全服务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网络安全的定义为:可用于保护网络环境、机构组织以及用户资产的政策、理念、技术等的集合。从广义上讲,网络安全是指包括涉及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物联网、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在内的所有系统相关的设备安全、数据安全、行为安全及内容安全。网络安全主要解决网络空间中电磁设备、信息通信系统、运行数据、系统应用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既要防止、保护包括互联网、各种电信网与通信系统、各种传播系统与广电网、各种计算机系统、各类关键工业设施中的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等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系统及其所承载的数据免受攻击;也要防止、应对运用或滥用这些信息通信技术系统及其所承载的数据免受攻击;更要防止、应对运用或滥用这些信息通信技术系统而波及到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情况的发生。网络安全在新时代出现了新的外延和内涵。2017年,伴随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实施,网络安全市场进入全面发展期,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都迎来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密码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保2.0国家标准等不断出台,网络安全在国家监管层面也产生新的内涵,不仅包含网络安全对象的扩张,也包含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机制和安全管理手段的完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逐步扩大,新的安全威胁随之产生,新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在政策、技术、市场需求的多重因素推动下不断增长,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1、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政策推动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网络形态不断转变,安全服务不断转型,近几年来,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增速较快。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28.8亿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81.2亿元,预期2021年至2024年增长率均超过29%。2、网络安全服务在网络安全市场中占比较低,发展空间较大从全球网络安全市场来看,安全服务市场占据较大份额,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0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以服务为主,占比为64.6%。中国安全市场以安全硬件为主,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支出中仍占主导地位,占比高达47.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服务市场还处于早期成长阶段,安全服务的投入和市场规模在网络安全行业中占比较低,未来我国网络安全市场发展趋势将与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趋同,将从提供硬件为主转向提供软件和服务为主,国内安全服务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3、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断落地,安全服务法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自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网络安全上升到与信息化并重的国家战略高度,我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不断出台,网络安全法密码法等法律的出台奠定网络安全服务市场的法律基础,等保2.0标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出台明确了信息系统建设中新的网络安全硬性要求,而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则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建设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网络安全服务市场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4、等保2.0推出带来硬性网络安全需求,直接推动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快速发展2019年12月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即等保2.0)正式施行。相较于等保1.0标准,等保2.0相关标准在合规力度、覆盖范围及安全防护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法律强制执行力强,在法律效力上,从过去的条例法规上升到法律层面,等保2.0标准的最高国家政策升级为网络安全法;覆盖对象极大拓宽,将新增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使用移动互联技术的信息系统纳入重点保护体系;满足不同行业个性化要求,在安全通用要求之外,依据各行业特点及侵害严重性,个性化定制安全扩展要求。等保2.0制度是我国网络安全行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推力,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强合规需求,等级保护测评、安全咨询、安全运维等安全服务需求将加速增长,市场规模快速扩张。5、网络安全服务主体不断丰富,安全服务种类不断多样化在网络安全发展的初始阶段,为满足综合安全目标,客户一般是通过采购软硬件安全设备来保障基本安全需求,网络安全服务仅是满足基本需求和合规性要求。传统的安全服务主要关注安全系统测试、攻防渗透等层面。随着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带来IT架构颠覆式的变革,特别是等保2.0相关制度推出,传统的网络安全服务远不能满足需求,客户对网络安全的聚焦点也在发生迁移。第三方网络安全服务主体不断增加,与传统网络安全厂商提供以产品为核心的安全服务相比,第三方机构以其独立地位,为客户提供专业公正的网络安全检测与评估、安全咨询、安全运维服务。随着网络安全政策推动和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等带来新场景的出现,网络安全服务向新兴场景进行拓展,为适应新的架构和体系,行业内各类企业不断推出安全规划、安全检测评估、安全攻防演练、应急演练、安全培训等多种服务,个性化、定制化的安全服务不断出现,服务种类和服务模式不断多样化。6、网络安全运营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综合安全服务能力将成为客户未来关注的焦点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受合规需求驱动,但近年来的灾难性攻击表明网络风险是重大威胁,客户开始把安全视为一项重要的商业风险,并且更看重网络安全服务的持续性。网络安全需要持续化投入,仅仅依靠安全产品和手段已不能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安全运营服务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网络安全的企业开始布局安全运营服务,在大数据及AI安全运营服务、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营服务、工业互联网安全、云安全等运营服务等多个细分场景深入布局,面向城市、行业和企业网络安全运营服务理念出现,安全运营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事件发生后的安全管理和运维,安全服务的需求也从基础的安全防御服务向以安全规划、安全测评、安全管理、安全运营为主的综合性服务方向转变,企业综合性安全服务能力将成为客户未来关注的焦点。二、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由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两大细分市场组成。近年来,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具有技术驱动的特点,总体发展平稳,呈现出服务化的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软件应用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明显。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以上的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业务收入94,994亿元。其发展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长尾效应持续发力,滞后的软件需求将持续释放;二是国际环境倒逼国内加大对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以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为代表的软件产业更快发展;三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恢复及“新基建”加速建设为市场带来的需求增长。2、政策和技术双重驱动中国软件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一直受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文件,鼓励我国信息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8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和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大力支持国产信息技术企业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国外垄断,实现重点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国民经济安全稳定的发展。一系列重大政策为中国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进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奠定了政策基础。同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一批新兴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正迎来深刻的变革,新型产品将不断涌现,新细分领域的技术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3、数字化转型巨大需求逐步落地数字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冠肺炎疫情拉开传统的社交距离,但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将拉近数字服务与各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2021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以及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新动能,全社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逐步显现。在这一过程中,对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需求增加。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行业企业将不断推进创新,加速高端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服务化趋势,推进信息技术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链的形成。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4、细分领域中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最高从细分领域来看,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最高,信息技术服务收入60,312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3.5%,软件产品收入24,433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5.7%,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825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1.9%,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8,425亿元,占比为8.9%。5、国内垂直行业是信息技术服务的重点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转变,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背景,大量垂直行业将会重新寻找自身的创新驱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信、政府、银行等行业发展迅猛,相应数字化投入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了国内信息技术服务主要需求领域。中国医疗卫生、电信、政府、银行和制造等行业依然是中国IT服务市场的重点行业。6、东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76,164亿元、4,618亿元、11,586亿元和2,6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6%、18.9%、19.4%和12.1%。其中,中部、西部地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1.7个百分点。四个地区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0.2%、4.9%、12.2%和2.8%。7、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全面推广,国产关键软硬件系统和相关配套设施要实现“可用”“好用”到全面替代,未来五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深入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三、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求全球市场上的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对手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求得自身发展壮大。四、 行业面临的挑战1、技术迭代迅速使企业难以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领域具有技术进步快、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短、升级频繁等特点。随着政企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信息系统及其承载的业务及数据的价值大大提升,技术迭代速度也呈现显著加快的趋势。这要求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企业必须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持续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以满足市场需求。当技术迭代较快时,企业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将面临困难。如果企业无法紧跟技术迭代节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2、高质量人才供应严重不足国内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高端人才数量较少,特别是既掌握客户的行业特点又具有高级分析能力的高端人才十分匮乏,相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后,以较高的薪酬和较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加剧了对国内高端人才的竞争。五、 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1、资质壁垒在我国从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等业务需具备对应的业务资质;行业客户通常在检测评估、运维、应急等网络安全项目招标过程中,会要求投标机构具备对应的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等。相关资质的申请需要申请机构在专业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工具仪表储备、历史业绩储备、实验室场地、质量业务体系运行时间等多方面满足相应要求,且一般要从最初级开始逐级升级。随着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包括经营资质、准入事项等更细致化管理,本行业具有一定的资质壁垒。2、技术壁垒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信息系统日趋多样,网络空间更加复杂多变,网络安全检测评估服务涉及的范围更广。对于提供检测评估服务的机构而言,一方面需要熟悉被测系统的系统性能,另一方面需要对被测系统的网络结构、安全防护能力特性等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还需要掌握等级保护测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系统测评的测评方法和测试规程。系统日益复杂、网络安全防护要求的日益提升对测评机构的安全测评技术、密码技术均有较高要求;目前检测评估需要在考虑网络安全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原则下,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开展,这对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多方面技术综合性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面对各行业客户日益多样化、综合性服务需求,服务机构需具备较强的熟练掌握各行业设计检验检测标准、编制测评方案、设计测评方法、研发测评工具的能力,并具备跨行业、跨专业技术融合的能力,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因此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3、人才壁垒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相关人才供需严重失衡,不仅体现为数量不足,更体现在不同类型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现阶段,人才队伍呈现“底部过大、顶部过小”的结构,即从事运营与维护、服务支持等业务人员相对较多,从事战略规划、架构设计、深度技术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对业务和技术均有深刻理解的高端综合人才,人才的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合理的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构成进入本行的人才壁垒。同时,拥有相当数量的具备执业资格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是企业申请业务资质的前提。进入本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壁垒。4、项目经验壁垒行业客户主要是通过参与招标或政府采购、直接委托等方式确定服务商。在招标或竞争性谈判过程中,通常对服务商是否有类似成功案例和项目经验较为重视。此外,客户也非常重视过往业绩和项目经验。因此,行业领先企业拥有较丰富的项目经验,对其市场开拓、品牌宣传等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对新进入者形成一定的壁垒。5、全过程服务能力及品牌壁垒作为第三方机构,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规划阶段的咨询设计与方案评审,建设阶段的信息系统咨询、安全测试、适配验证,运行阶段的检验检测评估、安全运维以及事后评价等。随着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大对网络安全服务和信息技术咨询行业,特别是对全过程咨询的推广以及对信息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企业需要具备较高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各阶段服务均需具备一定积累,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具备全过程服务能力。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作为独立公正第三方机构,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的公信力对品牌影响较大,品牌塑造依赖于较好的检测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良好的客户满意度及品牌影响力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新进入此行业的机构很难能在短期内形成良性的品牌效应。因此,进入行业具有一定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及品牌壁垒。六、 整合营销传播计划过程在制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过程中,营销企业需要结合各种促销组合要素,平衡每一个要素的优势和劣势以产生最有效的传播计划。可以说,整合营销传播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目标受众进行有效传播的过程,包括策划、执行、评估和控制各种促销组合要素。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制定者必须决定促销组合中各要素的角色和功能,为每种要素制定正确的策略,确定它们如何进行整合,为实施进行策划,考虑如何评估所取得的成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营销传播只是整体营销计划和方案的一部分,必须能够融合于其中。七、 行业发展态势1、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第三方网络安全市场蓬勃发展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深入,网络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网络病毒在世界上大范围爆发、数据泄露、高危漏洞、恶意攻击以及相关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影响力、破坏力较大。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此,国家不断出台法律法规政策,加强网络安全组织管理,强化网络安全的地位。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并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我国还相继出台了密码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网络安全相关的法规政策已涵盖从国家网络安全、重点行业信息安全到个人信息保护等各个层面。网络安全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正从顶层设计逐步转向落地实施。在此背景下,国家支持第三方网络安全服务行业发展,鼓励从第三方角度开展公开、科学的测评、咨询、运营等网络安全服务活动,构建完整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2019年,“等保2.0”正式实施,在原有等保制度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技术领域安全保护需求,形成新的等保基本要求标准,推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同时国家大力推动商用密码应用和保护,2020年推出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试点机构,将商用密码安全性评估工作落地实施。目前,第三方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迅速扩大,未来随着我国网络安全建设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第三方网络安全服务成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更大作用。2、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市场不断扩大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家高度重视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目前,全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市场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八、 大数据与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是直复营销的重要载体,更是互联网时代企业与顾客互动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具有跨时空、交互式、个性化、信息多样化(文字、声音、图像)等特征,而且其成本较低,使得互联网营销(亦称网络营销或网上营销或在线营销)客观地存在一种高效率的互动关系。互联网(包括移动网和互联网融合的移动互联网)为营销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机会。(一)大数据、移动网络推动了互联网营销1、大数据是互联网营销的技术保障“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给出的解释或许更易于理解,他认为,“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并不是很大或者很多的数据,并不是一部分数据样本,而是针对某个现象或事项的所有数据。比如说关于一家企业的数据信息,除了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财务信息、经营信息、外部关联关系、诚信状况等信息。大量、多维、立体、交织信息的汇集,就可以基于不同需求分析为不同主体提供数据基础。依照大数据时代的翻译者、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周涛教授的说法,“大数据”是“数据化”趋势下的必然产,物。而数据化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一切都被记录,一切都被数字化”。大数据不是一部分数据样本,而是关于某个现象的全部数据。对企业而言,理解大数据要重视其多样化的形态和来源,发展对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力,从而整合内部和外部信息,融合业务资源和社交媒体,进行准确预测。从战略思维视角来解释,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思维和运作范式。通过数据融合与分析挖掘,借以提升管理效率,开拓价值创造模式,它契合了互联网的开放性、普惠性、个性化特征。大数据变革了需求发现机制提升了发现需求的能力;通过记录顾客或客户的消费历史、网页浏览路径、市场供需变动、甚至客户画像(个人客户画像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消费能力数据、兴趣数据、风险偏好等;企业客户画像包括企业的生产、流通、运营、财务、销售和客户数据、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等数据)等,企业的营销活动能够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借助大数据能够完成更精细的市场细分。基于此,对不同客户,企业能够借助大数据对其进行更精准的营销以刺激需求。亦即,企业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类别的客户选用不同推送方法,使得每一类顾客获取到的是自己期望获得的产品及相关信息,如此,相比全覆盖的轰炸式营销,能够减少顾客对促销的抵触感,提高营销效果。2、移动网络助力互联网营销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Tim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但他也许不会想到万维网(wwW)如此迅速地推广,并对这个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指出,“与电的发明不同,互联网还未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但它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且将会对下一代产生更为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有利于那些求知若渴的人、愿意去应付那些由泛泛之交构成的超大关系网的人、愿意以极快速度吸收信息的人”。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且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与3G相比,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通信更加灵活、智能性能更高、兼容性能更平滑、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频率使用效率更高、通信费用更加便宜。4G网络的建设带动了4G手机用户的迅速增加。运营商的网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消费者的通信体验大大改善。4G网络将移动上网的速度提升到100Mbps,已经达到了部分用户家庭中固定宽带的速率,使得人们能够在手机上体验到更快的网络访问速度。在没有WiFi的时候,4G网络可以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4G网络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信息交换效率。总之,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互联网营销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主要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更好地满足了顾客的时间碎片化的便利性需求。可以说,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营销的技术基础。(二)官网自营互联网营销(习惯性称谓,在此章实际是互联网促销)有很多形式,如官网自营、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搜索引擎营销、视频营销等。当然,不同分类下的称为也不尽相同,有的还有内容上的交叉。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具有传播与促销的功能,有的还有直接提供服务的作用。官网上自营是互联网企业传递信息的直接渠道。不难理解,官方网站是体现主办者意志想法,企业信息公开,专用、权威和公开性质的一种网站,人们也常将其作为了解企业信息的首选方式。官网自营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原有品牌影响力,官网的权威性给自身品牌背书。因此,企业在官网(PC端、移动端)开通互联网通道、发布品牌及产品信息、提供官方应用程序下载、设立产品论坛等,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官网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形成自营渠道,实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在自有业务平台(即官网)上传播品牌及业务,这是非常普遍的常态传播形式。同理,在相关管理部门许可的前提条件下,线下场景中也有在企业办公大楼上竖起广告牌的情形。只是线上的广告制作成本更低,甚至有时是零成本。(三)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微博进入门槛较低,它融合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功能于一身,具有强劲的传播优势:便携、即时、快速、互动性强,传播具有“裂变性”,有价值的信息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关注,并迅速传播开来。有研究表明,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微博基于公开平台架构,允许用户创作和发布信息并附加多媒体内容,还可以帮助用户获得大量的内生和第三方开发的应用。加之微博营销的成本投入少、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品发布、促销信息传播、活动公告宣传、危机公关处理的首选平台,最终发展成为企业的自媒体。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013年8月2日,其认证的企业微博近32万家2。2013年8月5日新浪与拥有900万家淘宝商户的阿里巴巴共同推出的新浪微博淘宝版,则使得微博这一营销模式发挥到了当时的极致,表现为当用户账户绑定后,微博用户可直接登录淘宝平台完成交易、支付等功能,实现新浪微博与淘宝账户互通,用户在绑定后可以用一方账号登录另外一方的业务,大大减少在两个平台登录切换的成本,让购物和信息分享更为方便快捷。新浪微博积极推动用户基数增长,提升用户活跃度,加强移动端变现,优化广告产品以求从各个维度更好地服务持续增长的客户群体。微博的广告和营销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四)微信营销毫不夸张地说,微信的出现相当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用户的使用频率和用户黏性远高于其他社交平台,因此,企业也有必要选择并利用好这样的工具实现有效的传播。微博最大的营销优势是其粉丝形成的广度,而微信的优势在于其点对点的沟通深度。相比微博而言,微信是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也正因为微信将用户置于熟人关系中,在微信中所产生信息的关注度比微博要高得多,尤其是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的文章往往能实现非常高的阅读量。微信与微博并不矛盾,并且可以联动、整合。1、微信营销的优势微信营销是指企业借助微信功能,通过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点对点的营销。(1)潜在客户数量多。微信的快速的技术迭代,功能越来越强大,给用户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便利和实用性,使其成为众多商家和企业潜在客户的聚集地,且微信的用户数量还在不断地攀升。至2016年年底,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正式超越了,在用户数字上,微信成为名副其实的腾讯第一大平台。可以预见,8亿多微信用户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客户、市场容量大。(2)营销成本低廉。传统的营销推广多在线下,成本固然较高;而微信是一种软件,且使用是免费的。也就是说,微信从注册、开通,到使用各种功能都不收取费用,只是在使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由网络运营商收取比较低廉的流量费。如此,企业通过微信开展的微信营销活动的成本自然也是非常低的。(3)营销信息到达率高。如果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发布者无从知晓他(她)的粉丝是否真正收到、阅读了的信息。微信则不同。由于每一条信息都是以推送通知的形式发出,企业所发布的每一条的信息都会送达订阅用户手中,到达率几乎是100%,信息传播到达率高于微博。(4)精准营销。微信公众账号能够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等手段对用户进行多样化分类,有利于准确发现用户(顾客)需求,进而实现精准的信息推送,包括推送信息的方式、推送信息的内容等。(5)营销方式多元化。微信不仅支持文字,还支持语音以及混合文本编辑,普通的微信公众账号就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三个类别的内容。而经过认证的微信公众账号,会有更高的权限,能推送更漂亮、更能体现企业意愿的图文组合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